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妖魅志-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容止微微一怔,笑了笑,看了看古月,见她微微点头,遂先行一步,径自出了门。刘远景随后抬手一指,指向府中意偏僻小亭。
    “那儿有一凉亭,甚是幽宁,姑娘请。”
    林间有溪,水声潺潺,清泠悦耳,配上枝头雀鸣,恰好掩饰了两人之间的沉默。
    他们一前一后,相隔不过两步。
    那凉亭以原木搭就,圆柱栏杆等皆未刻意雕饰花纹,朴素天然,与林中风景浑然一体,野趣横生。
    亭中有一桌四椅,桌椅表面俱露树干纹理,十分干净。只是,刘远景无意落座,转身一把抱住古月,唇边溢出温柔的低唤——
    “月月……”
    他闭上眼,埋首于她发间,贪婪地呼吸着她身上的幽香,记忆中的那一丝幽幽淡淡的甜似乎愈加浓郁了,是如此甘美,若千年淳醴,可遇不可求,教他如何放手!?
    那夜,孤亭雨凉。
    当日,在得知两人已无望时,他便以心魔起誓,发誓有生之年,再也不见古月。
    却不知情种已深,如何遗忘。
    最后皇帝赐婚,已然心中无爱的刘远景点头答应。宫中环境复杂,他何苦再让之更加混乱。哪知你退一步,只是让别人更加相欺罢了。

正文、【082章】救人

温柔乡,英雄冢。
    在一个又一个思念成灾,难以入眠的夜里,他如此警戒自己,痛饮消愁酒,挥剑斩情丝。
    然而,如何能预料,她竟会再度出现在他面前,陌生的容颜,熟悉的感觉。他措手不及,心乱如麻,认或不认,进退两难,直至最后一刻,挽留之语突破心之禁锢……
    古月依偎在刘远景怀里,缄默不语。两人的确是不可能。
    说了又如何?徒增烦恼罢了。
    不如就此好聚好散。
    “你怎么认出来的?”她只奇怪,自己明明已经易容成另一副全然陌生的相貌,而且嗓音与身形也截然不同,他是如何看破伪装的呢?
    刘远景拂起她耳边柔滑如缎的青丝,轻抚她耳垂上那颗鲜红的痣,柔声道:“样貌特征感觉不会变。”
    古月摸着耳垂恍然了悟。
    她咬唇苦笑,推开他的怀抱,将手腕上的玉镯退下:“此次已是为了见你的最后一面,如果有缘再见吧。对了,这个还给你。”。
    刘元景抓住她的手:“你干什么?!”
    “你也要成亲了,希望你以后好好对她。这个玉镯我再带就不合适了,这个还是给你的妻子吧。”古月不冷不热地说道,使劲甩开他的手。
    刘元景死死缠住她那纤细滑腻的手指,斩钉截铁:“月月,戴着它!它是属于你的。除了你,世间再无女子可得我心。”
    古月不为所动,望着他的眼神寂寂如枯井,自嘲道:“刘将军的真心,天下有多少女子欲求不得,我又何德何能独占君心?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刘元景心中一颤,仿佛被人塞进一大块黄连。苦涩由心口一直蔓延至唇舌,苦得他几乎说不出话来。是他让她失望了。他未忘,那个相伴五十年的承诺。但这场夭折的婚礼已经成为了铁证,证明他的诺言作废。
    刘元景自嘲一笑,眼神充满绝望的看着古月。
    她不知道。
    或许,她原就不该与他一起。
    动了情,伤了心。明知无缘相伴厮守。何必藕断丝连,纠缠不清?
    “往事已矣,勿须再追。你会有你的新娘,我也会有我的夫君。就此别过罢。他日再见,道一声别来无恙就好。”
    古月一字一句,说得极缓,语气决然。说完后,转身即走,毫不留恋。只走了两步,就被萧潋之拽住手腕,从背后紧紧抱住。
    “好狠的心……”刘元景俯首,狠狠地吻上她的颈。牙齿厮磨着。带着仿佛要吸干她的冷血的怨气,誓要在那片白皙柔腻上烙下自己的印记,永不磨灭的印记。
    吻痕如蕾,血色愈深,就会绽放得更鲜艳。
    她可以避开的。
    却不动。
    默许了他的深吻。只为留下纪念,最后一次。
    初秋的夕风,卷着干燥的凉意,吹落枯叶片片。枝叶婆娑,舞乱了草地上的光影,与溪水流动声合奏一曲伤调。
    他的指腹,带着薄薄的茧,轻轻地划过她柔软如花的唇。
    “月月,我们成亲吧,今天就成亲!不,现在就成亲,好不好?”既然两人再次相见,那么又是为何不能在一起。
    感受到他指间的一丝颤抖,古月唇瓣微翕,最终,咽下叹息。
    暗哑低沉的嗓音里含着一种几近哀求的意味,一颗心,隐隐作疼,刘元景边吻边道:“你本该是我的妻……”
    话音未落,一个清冷的声音毫无征兆地在他身后响起——
    “你错了,她并不属于你。”
    霎时,刘元景浑身泛起一种如芒刺背的寒意。他骇然转身,只见亭外的白杉树下,容止静静的站在树下,目光深邃如无垠深海,并未施压。但那冷然的神态,却散发着一股惊天动地,震慑人心的威压……
    这种慑人无形的感觉,让刘元景再次感受到了一种平凡人的无力感。原来仙人便是这样的吗?
    对比之下,两者的强弱,竟有云泥之别,为何如此,为何老天要如此对他!!!
    古月也是一愣。
    男子身影一闪,瞬移至她身前,手指微动,那玉镯兀然径自飞离了她的手腕,而后落入刘元景手中。
    “心魔之誓,天地共证,你没有资格成为她的夫君。”容止缓缓说道。
    “你们也叙旧叙的够久的了,此次一别,月月便将闭关修炼。刘将军,你也要保重。”
    “月月……”
    古月顿了一下,别过眼,试图忽视那双双眸里的失望与痛楚。
    刘元景见状面色大变,如同被人剐去了大块血肉,不复完整,痛彻心肺,身形晃了晃,几欲倒下。
    他猛地一手按住桌面。
    这时,容止一贯清冷的声音再度飘过他的耳边——“天魔将临,苦海无边,破而后立,或可有一线生机。”
    刘元景眼前一黑,心血翻腾,汹涌上喉,禁不住喷薄而出。
    血,染红一地。
    溧水起源于西北梵天高原的阿母赣琊山,流经北燕国的西凤州、白河州、连州,以及郅高国的漳、岱二州,最后由岱州的兆吉县流入南海。全长四千多丈,是昆华大陆上的第二长河,许多北燕人称之为阿母江。其在溧水镇一带的河道较为宽广,水流顺畅,不似中上游的几处地段那般曲折,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容易形成水灾。
    此事告一段落,容止带着古月御剑飞行,途径溧水镇。
    然而,隔着百丈高空,映入眼帘的并非是回忆里的风平浪静,而是前所未见的滔滔巨浪,汹涌澎湃!江水不再清澈,浑浊腥臭,如同一条受伤的巨龙,张牙舞爪,咆哮不断,奔腾不止,卷起千重浪,一泻千里,摧枯拉朽……
    沿岸一带的屋舍农田皆已被淹没。
    除了地势极高的几个地方,整个离江镇几乎都沉浸在水里。
    无数人影在水浪中尽力挣扎,凄厉嘶喊,纵然不肯认命,但每一刻都有人沉下水底,或浮尸水面。
    在无情的天灾面前,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脆弱渺小。
    古月曾几度徘徊于生死之间,自觉心性已定,不会轻易被外人外事所影响。但是,当她居高临下,看到那惨不忍睹的一幕幕——
    一位老人孱弱,不愿拖累子女,自沉江底;一个汉子拼死举高桌子,托着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落水;一名身怀六甲的女子被人抢去赖以求生的木板;一个女童背着弟弟,死死抱住树干,任那怒浪冲冲,至死不放手;一个襁褓婴儿躺在木盆里,随波飘荡,号啕大哭,仿佛已经意识到双亲罹难溺亡……
    怎能无动于衷?怎能!
    古月浑身微微一震,一种莫名的颤抖从灵魂深处蔓延而出。求救的看了容止,她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怜惜的情绪。
    容止轻皱眉,双指一捏法诀,一条白影随即自他头顶飞出,迎风猛涨,瞬息间,化成了一条鳞须晶莹似雪的百丈白龙。
    镇魂绫出,一声高亢裂云的龙吟响彻天地。
    霎时,风云变色。
    白龙带着一股铺天盖地的霸气,一阵无穷无尽的生机,冲下云端。
    这一刻,在滔滔江浪中拼命逃生的人们似乎都忘记了挣扎,目瞪口呆,仰望着那条雪白的庞然龙影席卷着蒙蒙云雾,从天而降!
    灵气化龙入江,长达数十丈的龙尾朝江面一横,顿时挡住了一方奔涌浪势。同时,龙首一咬一甩,便将一个刚刚沉下水面的稚龄男童平平稳稳地扔到了龙背上。
    “大家上来!都上来!”
    古月聚气丹田,声音传遍方圆百里,震醒了所有被白龙凛凛威势所慑的百姓。
    朝容止点了点头,古月从仙剑上一跃而下,足点江面,不浮不沉,如履平地,弯腰托起溺水中人,一个接一个地送上龙背,人们顿时醒悟过来,一边哭号着神龙显灵,呼喊着佛祖慈悲,一边争先恐后地游向白龙……
    容止隐于半空中,控制白龙游向,待到龙背载满人,即时掐动法诀,令白龙腾空,飞向镇郊的牛角山,在半山腰的一片平地上放下众人,然后飞回镇中继续救人。
    溧水缺堤,洪水泛滥,淹没的不止离江镇,还有周边下游的村庄镇县,受灾人数至少有二三十万。水灾自凌晨突发至今已持续将近两个时辰,淹死无数庄稼牲畜,溺死的人口少说也有六七万。若非百姓长居江岸,多半识水性,恐怕死的人会更多。
    白龙体长背宽,一来一去,每回可载数千人。
    古月跟随白龙,跳上跃下,抢救无力自救的老人幼童,片刻不停歇,忙得浑身汗水淋漓,内力如流水般消逝。
    得救的人大多精疲力尽,或瘫坐于地,茫然失措,或四下寻找亲者,或痛哭哀号家破人亡,或跪地拜天,祈求神龙与神僧将自己的亲人救上山来……
    有一部分人吃水过多,已陷入昏迷,奄奄一息。幸好人群中有药师大夫及时施救,并组织起一些幸存的学徒,在山上采集草药,就地钻木取火,熬煮药汤给人们驱寒暖胃。
    山腰上人头济济,三教九流,渐渐泾渭分明,各据一方。
    镇长年岁已高,经此一番折腾,仍强打起精神,安排归队的衙役分散各方,维护秩序,以防有人趁乱闹事。
    月往西移,天际隐隐露出鱼肚白。

正文、【083章】更替

此时两个身着道袍的修士将最后三批泥土石块从储物袋中倒出,填实了宽达两里的堤坝缺口,江水泛滥之势终得暂缓。
    “可惜我们来迟了,这场大水不知得淹死多少生灵……为了一己之私,残害无辜百姓,有违天和,虞丘望达死不足惜……”说话的道士足踏一把流光溢彩的星纹飞剑,身形高大,五官英俊得几近妖异,却流露着一丝悲天悯人的神色。
    站在他身边的小道士肌肤粉白,眉目精致,气质脱俗,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清脆嗓音里犹带着悦耳的稚气:“大师兄,我们先去救人吧。”
    那英俊道士点点头,心神一动,足下飞剑疾如闪电,带着他与小道士飞向下游。
    天斧峡与溧水镇相隔约莫两百里。
    飞了半刻钟,远远地,英俊道士最先感应到一阵阵不同寻常的灵气波动,似乎有人在前方施展法术,于是加快速度。
    临近望去,两人皆是一震,只见一条雪白龙影背着密密麻麻的人正飞离水面,朝镇外而去。此时,千里江域已无活人,漂浮的俱是尸体、草木及家什死物等等。而那条白龙的身影越飞越淡,待到最后一人落地后,竟如晨雾一般,在旭日升起的那一瞬间,无声消散。被它救起的十几万人,齐聚在牛角山上,同声惊呼,以为神龙归天,一个个都情不自禁地跪地叩首,感谢之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响遍百里。
    英俊道士看得真切,那白龙消逝后便在半空中化成了一条素净无华的白绫,徐徐飘落崖谷。他心中好奇,暗忖。不知是哪位同道在这里行善,如此天大恩德,却不欲与人知?
    于是驱使飞剑跟过去。
    却说这两人乃是卜嗔和他的师弟丸子。
    他们来此地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本来是为了消除水患,却没想到在来的路上看到了某地的怨气浓重。
    北燕国之北,接近渡海的地方,连绵着一座座白雪皑皑,冰封千里的雄奇山峰。人们称之为天雾山脉。传说太黎女帝的神宫便是隐于山脉深处。尽管太黎皇朝早已不复存在。但六百年来。信奉仙人的人却只增无减。
    三十年,十二月,九天星,神宫现。四方动,英杰聚,尽本领,千人入,半仙出,惊天下,为谁歌……
    这段三字民谣在昆华大陆上流传极广,其意是,每隔三十年。最后一个月。当天空中出现九大星图的时候,太黎神宫就会从天雾山脉的最深处冉冉浮升。每当此时,天下群英汇聚,明争暗斗,机关算尽。只为夺得神宫中各种世所罕见的宝物。入神宫不难,但想安然出神宫却非易事。千人当中或许会有一个得到神的眷顾,待到再度出现在世人面前时,往往已成为长生不死的强者。这些人借天地之力,御空飞行,一掌可碎山,一脚能断河,却如流星闪过,很快便从凡人眼界中销声匿迹,据说他们最后都去了西南仙山……
    不悔峰,高达万丈,直插云端,是天雾山脉中最峻奇也最荒凉的一座山峰,其中有一处必死之地,名忘情渊。
    此渊夹于两块十人高的巨石之间,水色乌黑,不沾冰雪,如同一只无眼白的巨形玄瞳,连接着鬼府冥地,幽森无比,令人望而胆寒。当地人根本不敢靠近这片区域,从前有些登高探险之辈,艺高胆大,死活不信邪,碰巧遇上了总忍不住走近巨石,想一睹究竟,结果俱是有去无回。久而久之,再无人敢踏足至此,忘情渊也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死地。
    然而,这一天,忘情渊边,恒久不变的黑白景象中竟多了两道火红色的人影。
    “咦?好深的怨气啊!”小道士虚浮于半空中,俯视忘情渊。
    卜嗔道:“这下面封印着一个巫师王,听说本事不小,可惜是非不分,执念过深,才被娘娘以净心台镇压在此。如今看来,要她回归正道,少说也得再压个万年才行。”
    此日经过不悔峰,卜嗔想起以前听说过的忘情渊,便顺道过来瞧瞧,没想到千年已过,渊底之人的怨气竟浓郁得几乎可以凝结成实体。可想而知,若无净心台的镇压,此人说不定真有机会进化成上古传说中的阴巫大帝。
    “巫师王?哪一族的?”小道士好奇。
    “袱嗣族。”卜嗔想了想,又加了句,“这人名字很怪。”
    小道士眼神一动,好奇心被吊了起来,只是还没开口问,忘情渊底竟然隐隐飘出一个娇柔婉转的声音——
    “物是人非,奴家的姓名,奴家都不记得了……”
    这下子,小道士更好奇了,紧紧盯着忘情渊,恨不得一眼望到底。只可惜,仅仅是深渊表面第三层封印光罩就已挡住了他的神念。
    “既然忘了,那就永远都不要想起。”卜嗔正色,缓缓说道。
    那声音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疯狂地吼叫起来:“本王叫鼙罘丌巽!本王死也不会不记得!焱攸!你是我的!是我的!谁也不能抢走你!……妮舞婉你这个不得好死的女人!敢抢本王的男人!本王要把你的灵魂抽出来日夜燎烧!把你的肉身扔到阴狱洞里给万鬼奸侮千万遍!哈哈哈哈哈……”
    卜嗔沉下眸色,冷哼一声,转身飞走,懒得理那忘情渊底的疯女人。小道士跟在他后面,嘴巴里碎碎念着,最毒妇人心啊最毒妇人心。
    古老神秘的咒语响荡一方,蔚蓝的天色霎时暗淡下来,狂风呼啸,乌云翻卷,枝叶婆娑欲癫,野草折腰难直。
    深蓝积木的表面骤然浮现出一片璀璨耀目的金色符纹,将飞剑的光芒彻底淹没。
    不过片刻,飞剑发出一阵颤然嗡鸣,如遭重创,倒射出积木。
    卜嗔面色微变,右手捏诀招回飞剑,左手同时从如意荷包里取出一个拇指大小的白玉小瓶,吞下一颗补元丹。
    感觉到体内的真元充盈至极,他腾空飞起,毫不犹豫地祭出宝器。
    妖物停下了咒语,抬手挥出一件淡黄色气波。
    气流飞入阵内,变成狂风暴雨,压向宝器。
    半空中兀地轰然一声巨响,宝器径自冲破气流,顿时,几条深达数丈的裂缝出现在阵纹上。内部金符尽碎,积木晃荡几下,四分五裂。整座阵为之一滞。
    卜嗔趁机闪出阵外,一边收回宝器作护身之用,一边将真元如缺堤洪水一般倾注到足下飞剑之中。
    飞剑光芒大放,载着他瞬息间已飞出阵外。
    明明是午后时分,天地却昏沉如死寂深夜。
    黑暗中,一个圆如满月的巨盘冉冉升腾,盘中倒立着一个晶莹无色的大宝瓶。煌煌光华从瓶口倾泻出来,照在卜嗔身上,暖暖的。
    妖物看了恍然不能自已。
    “不应来此间,轮回六道里,转!”
    随着他这一声轻喝,空中的莹白巨盘疾速转动起来,爆发出堪比炎夏午阳的灿烂光辉。宝瓶的光华在刹那间凝聚成束,夹着来自冥界的森然气息,几如实质一般,穿透了黑暗中的妖物。
    痛苦的嘶吼声鱼儿不绝于耳。
    什么是刻骨铭心的痛楚,什么是撕心裂肺的绝望,是身体深处突兀的空洞。生命的流失,不容挽回……
    二月,南陵帝于奉天殿喜蒙仙召,含笑归天,临去前留下遗诏,传位与仺王。
    此番皇位更迭,因先有天命殿赞祝,后得神殿默允,故而文武百官虽不看好体质羸弱的仺王,但亦不敢狂言妄意。
    朝廷动荡之势仅持续了半个月。
    葬礼毕,新皇登基,敕谕天下,凡执医令者免赋三年,各地医堂皆可招收女药童入学,资质绝佳者许考医士令,坐堂应诊。圣旨颁下后,举国轰动,喜极而泣之人数不胜数,反对之声也纷然而起。
    世事纷扰,光阴飞逝,三月煦风拂过大江南北,带来盎然春意,转眼又见桃花红。
    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只要风调雨顺,没有横征苛役,谁当皇帝都一样。而有些远离繁华县城,住在偏僻山区里的人家甚至还不晓得新皇新政。
    譬如浮礼村。
    这个坐落在南陵东北部的小山村,十几户人口,依傍着大山,家家以打猎为生。时下太平,猎户们早出晚归,每月十五,由三四名身手最矫健的壮汉结伴出山,将村里处理好的野味皮毛等带到最近的小集市,换取米面盐醋及日常用物。除此以外,他们与外界几无联系,只图个暖衣饱食,日子过得也还算自在。
    大山深处驻有猛兽,猎户们轻易不敢涉足其中,生恐招来杀身之祸,一般只在外围打些麋鹿花貂野猪等。
    而村里的孩子通常长到六七岁,便会跟随大人上山学习猎术。正所谓出生牛犊不怕虎,这天,年仅十一岁的罗一一瞒着大人,带头深入大山捕猎。后面两个身板壮实的小家伙,一个年近十二岁,小名二福;另一个九岁,名叫六平。都是听说了青牙峡有千金狸,耐不住好奇,又想争笔横财才跟来的。

正文、【084章】收徒

千金狸贵在其瞳,入药能治天生复视之症,是一种十分名贵罕见的药材。这三个小家伙背弓执刀,进入青牙峡没多久就发现了一只毛皮纯白的千金狸,兴奋之下,三箭未中,紧追不舍,不知不觉跑进了
    狼群的地盘。数十只黑狼围过来,三人吓得浑身发抖,这才明白大人们为何总是耳提面命,叮嘱他们千万不要靠近深山。年纪最小的麦六平机灵过人,率先爬上树。麦二福反应稍迟,结果被狼咬断了左脚,痛得眼泪直飙,几欲昏厥。
    罗一一惊怒交加,使尽全身力气将麦二福拉到树顶,麦六平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药膏给他敷上。黑狼在树下流连不散,时而仰首咆哮,声震四野。僵持,僵持。夕阳西沉,晚风渐寒。麦二福伤口疼得厉害,趴在树干上,一动不动。
    罗一一与麦六平啃着干粮,食不知味。半个时辰后,狼群终于散了大半,只剩下寥寥几只在附近徘徊。罗一一越等越心慌,害怕再拖下去,二福的脚真的会废掉,于是决定自己回去搬救兵,让六平呆在这里照顾二福。此处树密,枝干交连,罗一一身手灵敏,借着月光,小心翼翼地从树冠间攀爬出林。确定四周无狼之后,他辨好方向,下了树,
    撒腿就往山外跑,可惜运气太差,临近峡口,竟撞上一只成年花斑虎。老虎扑面而来,犹如小山压顶。罗一一啊的一声惊叫,挥刀扔向老虎,拼命逃跑。奈何他人小腿短,又未学过轻功,哪里是老虎的对手,眼看着就要丧命于虎口,忽然一片冽冽寒光闪过。老虎轰然倒下,颈间鲜血汩汩如泉涌。跌坐在乱草丛里的罗一一惊魂不定,大口喘气。不远处,一个白衣男子收剑入腰。
    罗一一见他要走,急忙爬起来,跑过去。他想拜托此人帮忙把林子里的两个伙伴救出来,只是话到嘴边。舌头突然打起结来。“神、神仙?!”山霭渺漫。虚淡月色洒在白衣男子身上,映出那清俊无瑕的眉目,脱尘如天人。
    孩子离队失踪,浮礼村的汉子在大山外围苦苦寻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