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珠传-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宝珠,一个没忍住,直接就笑出了声来!
  她实在是没有想到,在如此一个没意思的地方,居然还会有崔艺玲这样有意思的小姑娘,这一趟的李府,果真是不虚此行了!
  

☆、第五十三章假装

  那些闺秀小姐们见崔艺玲竟然这般缺心眼,便不将她放在心上。
  宝珠却悄悄问崔艺玲:“你果然听不明白她们在说什么吗?”
  崔艺玲闻言却是笑了一笑,眼中波光闪烁,唇角笑意如花,为她原本并不甚出众的五官平添了几许亮色。她笑着道:“也不是不明白,只是我觉得若是我明白了,她们肯定会很开心,但我却开心不起来了。”
  这话说得,宝珠不由会心一笑。她原本就姿色出众,这一笑,愈发花娇柳媚,恍如天仙化人。
  崔艺玲脸上露出吃惊的神色,非常诚挚地道:“你长得可真好看。”
  宝珠自然知道自己姿容秀丽,也有许多人夸过她,但是像崔艺玲这样诚心夸奖她的却不多有,她不知怎地,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对待别人的虚情假意,她游刃有余,偏偏别人诚心对她,她却是有些不知所措了。
  不一会,宴席开起,宝珠随着众人一起上了座,大家规矩,食不言。就是说吃饭的时候是不要说话的,因此原本叽叽喳喳的小姑娘们这一会都安静得很。她们吃饭的动作缓慢优雅,每样菜夹的都不会多于三筷,想是家中教导如此。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外面突然传出喧哗声,李瑶瑶便招了人进来询问才知道竟然是当今圣上送了一幅御笔过来,上面写的是寿比南山,专为李老夫人祝寿。
  众客人知道,都称赞李老夫人好大福气,大寿之日能得圣上亲送墨宝。又在心中暗暗猜想李尚书果然圣眷隆重,皇恩深厚,那攀附谄媚的心思也变得更加盛大起来。
  宝珠由此想起在万木林中看到的刘元昭,心上却有些不能平静。
  李尚书吗?
  想她曾经为大长公主的时候,这个李尚书对她甚是友好,却对刘元昭的某些做法颇有微辞。却原来,他竟然得刘元昭这般器重。
  他的令家慈大寿,刘元昭还亲送墨宝,并且还带着人微服在他的府中游逛,这代表什么?
  他们的关系并不像从前自己以为的不甚和睦。
  而他们却偏偏要在自己面前做出不和睦的样子来,是为了给自己看吗?
  还有那夏冬,原本是被她视为心腹之人,却在她身死后跟随在了刘元昭身边。
  这一切,都让她感觉有些荒唐。
  可若换一个思路去想,并非什么荒唐,而是一个真相。只是这个真相令她不太敢相信罢了。因为若然她相信了这个真相,那么她就要相信曾经患难相扶的亲人对她用过险恶手段。她的上一世可能根本没有活明白过。这是对她前生的否定。她自然不愿意相信的。
  回去的路上,坐在马车里,素锦有些不太高兴地道:“三妹妹,你为什么要同那崔家姑娘交好?你难道不知道她粗鲁野蛮吗?你是咱们冯府的人,和这样的人来往,可是要坠了咱们侯府的名头的?”
  二太太疑惑地道:“是怎么一回事?”
  素锦便将宝珠和崔艺玲交好的事情细细地描述了:“那崔艺玲在西北长大,说话不上台面,众小姐们都不大看得上她,偏偏三妹妹和她有说有笑,连我这个亲姐姐都搁在了后头。别的小姐们看在眼中,哪还有什么好话说咱们侯府?”
  二太太听说,却斥责素锦:“你三妹妹同人交好,本是好事一桩,怎么偏从你嘴里说出来,倒成了不是。”又对宝珠道,“你二姐姐也是一片好心,你不要跟她计较。”
  宝珠一笑道:“怎么会,我知道二姐姐是为着我好的。只是那崔家姑娘虽然在北地长大,但是性格淳朴善良,实在是一个可交往的朋友。二姐姐没同她说过话,也并不了解她的为人。”
  素锦把嘴一撇道:“你同她说话玩笑还不够,还要搭上我?那些小姐们都说你和她是一丘之貉呢?”
  “素锦!”二太太叱喝了一声,“怎么同你三妹妹说话的?”
  素锦满肚子的不高兴道:“母亲,你不要什么事情都纵着她,她平日做的那些混事我可以不管,毕竟是关起门来的事情,可如今丢脸都丢到外头去了,我同她是姐妹,她行为不检,别人看她不起倒还罢了,只是却带累了我。我平日谨言慎行,不敢行差踏错一步路,生怕别人说出什么不好听的来。她倒好,随心所欲,如今还交往那样不上台盘的朋友。母亲你不说她,还纵着她。”
  二太太见女儿这样不受教,也有些上火了:“你今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三妹妹不过是交了一个朋友,你就有这许多话说?咱们侯府是什么样的人家,岂是说带累就带累的?你若再如此不明事理,回去我就告诉老太太,让她重重地惩戒你!”
  素锦这才没有话说。
  回到冯府,二太太将素锦叫到跟前,对她道:“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从前同你说过多少回了?你三妹妹即使做了再混账的事情说了再混账的话你都要当看不到,怎么今天竟然如此沉不住气了?”
  素锦委屈地道:“母亲不知道,今天李瑶瑶悄悄同我说,三妹妹在外面的名声很不好听。这我是晓得的,因此也并不放在心上。可是李瑶瑶又说,若然三妹妹总这样下去,她自己的名声倒不甚要紧,可是若把侯府的名声带累了,连我将来的亲事都有妨碍的。母亲请想一想,她这话说得有没有道理?”
  二太太听了便笑了:“原来是为的这个事情。你放心,你的亲事我和你祖母早就心中有数的,断不会让她误了你去。”
  素锦一听这话别有意思,不由问道:“究竟是个什么主意?母亲同我说说。”
  二太太原本并不想这么快同女儿讲起这些事情,如今见女儿着急,便把事情说了:“你的亲事,你祖母和你姐姐早有主张。去岁我进宫的时候,你姐姐已经同我说过,恒王殿下身份贵重,手握重兵雄据西北,但是却一直因为公务繁忙不曾娶亲。你姐姐的意思,想找一个机会向圣上讨下赐婚书,让你嫁予恒王殿下。”
  

☆、第五十四章谈婚

  素锦听了大吃一惊。这个恒王殿下她虽然没有亲见过,但是却也听说过,据说他文武兼备,为国为民,而且长着天人之表,是大乾朝第一美男子,才比子健,貌胜潘郎。是京城许多名门千金的梦中情郎。只是可惜这位恒王殿下似乎无心婚娶,即使有高官显爵家欲结秦晋,也被他婉言回绝。若然能嫁给这样一个人,实实在在是会令许多人羡慕的。
  只是,在她的心中,却有一个存了很久的想头,她不知道要怎样与母亲说起。只是若然再不说,恐怕就没有机会了。想到这里,她心中有些着急起来,不由鼓起了莫大的勇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下定了决心道:“母亲,恒王殿下虽然很好,只是他已经老大年纪,而且于婚嫁上似乎不太上心,这当中或许还有别的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隐情。纵然姐姐真的能够向陛下讨得赐婚旨意,我如你们所愿嫁了过去,但是他若待我无情,我又有什么意思呢?女儿成亲是要同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而不是为了结仇。”
  二太太皱着眉头道:“究竟是你怕恒王殿下不乐意还是你自己心上不乐意?你不要欺瞒我才好。”
  素锦红了脸道:“我并不是要欺瞒母亲,我说的是心里话。恒王殿下纵然有千好万好,倘若对我不好也不中用。当然,我心里也实在是有点不中意的。”
  一面说着,一面早已面上通红起来。毕竟还是个女孩儿家,有些话儿她实实在在地说不出口。
  二太太见她这般情状,心中已经有些明白肯定另有别情,便用言语逼迫道:“你的这些话不过都是些小孩子的主张。你自己既然也说那恒王千好万好,你还有什么不中意的。再说成亲后她待你好不好,这也要成亲后方知道。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不是恒王,换成了别人,究竟两个人能不能够过到一块去,也是要相处了才知道的。除非你心上已经有了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你实与我说,究竟是不是我猜的这样,若真是这样,你实话同我说,我或许还能为你设法,若是没有,你就依了你姐姐的主张。恒王殿下手握兵权,无论是于你姐姐还是于我们侯府,若然能结上这样一门好亲,都是莫大的好处,你难道不明白吗?”
  素锦听得大为着急,也顾不得遮掩了,径自把心中的话和盘托出:“母亲既然逼问,女儿少不得同母亲说明。女儿心上的确有一个人呢。母亲难道忘记沈大哥了吗?小的时候,母亲还曾经说过待我长成,要把我配了他去?难道竟然忘记了这话吗?”
  二太太闻言大吃一惊道:“怎么你心上中意的竟是他?我那些话不过是一时的戏言,你怎么就当了真呢?那时候我同沈夫人关系要好,你们两个小孩子又玩到一处,我们两个见你们在一起玩得高兴,也就高兴起来,不过是随口说出的话,你竟然也能当真?何况当年的沈夫人如今也早就没了。沈家大郎其人性格又有些怪诞荒唐,年都二十了尚不说亲,我也听现在的沈夫人提起过,说每次跟他说起亲事,他都要闹上一场,已经不知道拒绝了多少门亲事,得罪了多少人了?难道你还要巴巴地把自己的脸送上去给他踩吗?”
  素锦道:“沈大哥是一个好人,那都是外人误会了他。他现在的母亲是个继母,自然造他的谣言。母亲怎么也信这些流言蜚语。”
  二太太道:“空穴不会来风,事出必有原因,必然是他做出了一些什么,别人才会这么说他。而且你们也不过是小时候的交情,他如今究竟怎么样了,你也不知道。你难道会比别人更了解他吗?再者说,若我没有记错,自他从军中回来,你们连面都没怎么见过,你怎么就能一心一意地想着他了?”
  素锦急道:“谁说我没有见过,我”说到最后却自知言语不妥,闭口不语了。
  二太太却疑惑心起:“你怎么样?难道你们竟然私相授受了不成?”
  素锦听了这话,急的眼睛都红了起来:“母亲怎么能这么想女儿?我和他之间清清白白,什么也没有发生。他连我的心意都不知道,只是我一心一意认定了他,还请母亲成全。”
  二太太听了这话,却是又有些心痛地道:“我的傻女儿,你连他的心意都不知,竟然还来让母亲成全。先你自己也说,你不想嫁给恒王,是因为怕他将来待你不好,如今你不知道那沈大郎的心意,怎么就敢冒冒失失地说让母亲成全你的话了?难道这一会你就不怕他将来待你不好了吗?”
  素锦道:“不怕。我心上有他,即使将来他待我不好,我也没有甘心承受,但是我与恒王却是素昧平生,今日只因为姐姐希望,我便嫁了他,将来过不下去了,姐姐难道能代替我过日子不成?”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二太太有些恼怒,“你姐姐难道不是为的你好,你说出这样话来?难道为了那沈况竟然连姐妹间的情谊都不顾了?他如今还同你一毫关系没有,你就这样护着他,将来倘若真的嫁了他,你的眼睛里还会有别人吗?只怕连我这个生你养你的母亲都要抛在脖子后头了吧?”
  说到最后,二太太不由伤起心来:“人家都说儿女都是父母前世的债,果然如此。”
  素锦听母亲说出这样的话,心里很明白再说只会更伤母亲的心,可是不说她又不甘心。她是小女儿,二太太自来宠溺她,因此性子难免缺少了些忍耐,这一会便也没有忍住道:“母亲说姐妹情谊,姐姐若是对我有姐妹之情,怎么会只考虑她自己的处境,不管我心上如何,执意让我嫁那恒王。母亲不说我也知道,姐姐并不是为的我,而是为了她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什么姐妹之情,不过是说来哄着我听她的话罢了。母亲素来疼我,可是为了姐姐,也不顾我的意愿。母亲说我伤您的心,难道您这样就不伤我的心吗?”
  说着说着不由自怨自艾起来,泪珠从眼眶中滚出。
  

☆、第五十五章劝导

  素锦走后,二太太一人独自坐在房中,思来想去却是越想越乱。她从心底也希望小女儿将来日子过得顺心,不希望她像过去的自己那样。但是那沈况在她看来并非一个可托付终身的人。
  但是小女儿说的话也有些道理,那个恒王虽然身份尊贵,但是究竟小女儿嫁过去后会不会受委屈,也是未知之事。
  其实她从本心上宁愿女儿低嫁,但是老太太肯定是头一个不同意的。还有如今在宫中的大女儿,想当初老爷老太太一力主张送进宫去,她虽然不舍得却也无可奈何。上次进宫,大女儿清羽同自己哭诉宫中生存艰难,她虽然位份不低,但是贵妃萧氏掌管着后宫,向来与她不对付,联合着几个嫔妃天天挤兑她。
  那萧氏之所以能够如此猖狂,皆因为她的哥哥宁国公在东南沿海领着兵权。倘若他们冯家之中也有在军中效力的人,她便能与那萧贵妃分庭抗礼,也不至于受她那般气。
  她当时听大女儿说得可怜,心上也就跟着伤心起来。因此大女儿提出想让妹妹嫁了恒王,她才一口答应。
  可是如今看小女儿这态度,只怕这件事情还有的烦了。
  张妈妈领着小丫头送茶进来的时候,见二太太正想事情出神,便让小丫头把茶放下,自己也蹑着脚想出房去。
  二太太恰在这时候看到了她,把她叫住:“张妈妈。”
  张妈妈住了脚,回神笑对二太太道:“二太太可是有什么心事想不明白?”
  张妈妈是从二太太小的时候就跟着过来的,可以算得上她的心腹,她平时也没有什么话需要隐瞒张妈妈,因此这时候张妈妈问,她便很自然地说了:“我正烦恼素锦的婚事,她如今也到了出嫁的年纪,可是她将来的婚事……”二太太叹息了一声,“说实在的,我有些担心啊。”
  张妈妈笑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太太现在给咱们姑娘打算婚事是好的,可是也不要过于忧心了。咱们姑娘才貌性格都出挑得很,将来肯定也能找一个有才有貌的丈夫。再说咱们侯府这样的门第难道还怕姑娘找不到什么好亲事吗?”
  二太太眉头依然紧锁着道:“你不知道,老太太和清羽给她想的人家她不愿意,刚才正和我使性子呢。我是害怕啊……若是将来不顺她的意,她可别闹出什么事来才好?”
  张妈妈听到这里,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刚才我看姑娘眼睛红红地出去,原来竟然是为这件事情吗?”
  二太太苦笑道:“正是为了这件事情了。虽然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可若然她打定了主意不愿意,我难道还能给她绑上花轿吗?”
  张妈妈诧异道:“是那个人哪里不好吗?既然老太太大姑娘都看上的人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呀?是家世不好还是人物不好?”
  二太太道:“两样都不是,就是她自己心上不乐意。你知道的,她是我最小的孩子,我总希望她能顺心如意,只希望她将来能过上和和美美的日子,并不指望着她为我带来什么荣耀。可是老太太的意思我怎么拒绝得了?何况还有清羽。我心里烦闷,不知道应不应该为这件事情去与老太太争取。”
  张妈妈道:“如果那人的才貌家世都还不错,依老奴的小见识,太太还是应该劝劝二姑娘才是。一来,老太太的主意是不好更改的,何况还有大姑娘,她如今是宫里的娘娘了,二姑娘是大姑娘的亲妹妹,她难道会不为她好?若是那个人实在不好,二太太身为母亲为着二姑娘与老太太大姑娘争取也是应该的,可如今并不是那样,只是二姑娘现在一时想不开。她一个小孩儿家,看的东西浅着呢?您别看她现在主意大,脾气倔,等到将来的时候说不定还会为今天做的事情后悔,怨您当初为什么不劝她呢?”
  二太太听了这话点点头道:“你说的这话很有道理。”
  宝珠回到院子的时候,有两个小丫头们正在院子里踢毽子,见她回来,便迎了上来道:“姑娘,书玉姑娘来了。”
  这个书玉正是教宝珠功课的王先生的女儿林书玉。
  宝珠同林书玉可谓不打不相识,起初两人的关系并不好,主要是林书玉对宝珠的成见很大,只因为有一次林书玉偷跑出外玩耍,回来的时候宝珠替她打了掩护,林书玉便对宝珠态度好了起来。
  这之后林书玉不再躲着宝珠,两人便时不时地见了面,偶尔就会打招呼。一来二去两人说起话来,关系也就越见亲厚了。
  有时候林书玉还会找到宝珠的院子里来。
  有一次林书玉发现宝珠会弹琴,而且弹得很好,便更加喜欢起来。
  因为林书玉是一个喜欢乐理的人,她见宝珠擅长此道,便把她引做了知己。
  这林书玉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宝珠原本就喜欢她的性格,因此也很愿意应酬她。
  林书玉甚至因为景渊是宝珠的弟弟,因此很为他的病情担心,给他打听好医生来看。
  有时候见景渊可怜,还特地带着景渊去玩。
  起初的时候,景渊被她烦得不行,天天在宝珠面前抱怨这个林书玉有多么烦人,后来也不知是被烦得习惯了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慢慢地竟然不抱怨了,有时候见她几日不来,甚至还会打听她的情况。
  宝珠看在眼中,也很为两个人建立起来了友情高兴。
  宝珠这会听了小丫头的回禀,便笑着走进了房去,恰好看到林书玉正带着景渊在玩翻花绳。
  林书玉见她进来了,咧嘴一笑道:“我听说你跟着你们二太太出门去什么尚书府给人祝寿去了。怎么样?那尚书府的院子好看吗?”
  

☆、第五十六章迁就

  宝珠道:“挺好的。”
  林书玉听她说话有些懒懒地,猜测道:“看你的样子不像是高兴的样子,看来即使看了好院子也不能让你的心情变得好些。肯定是那里的人让你不顺心了。不是我说你,你这个人,别的倒还好,只是有一点,你那不迁就人的脾气很该改一改。你是公侯家的小姐,将来接触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的,那么多眼睛看着你,你又不肯迁就,他们得说出多少不堪的话来。现在的人,你对他好十分,他也未见得就说你一分的好,何况你这么个脾气,他们就更该说得狠了。你又没有父母兄弟给你保驾护航,你还这样一味地任性,只怕将来要吃苦头。”
  宝珠道:“你自己也说,现在的世道,对别人好十分,别人也不见得说一分的好。那我又何必为了那一分的好去费尽了十分的努力,只怕到时候不等别人将我怎样,我自己都累死了。不如不去迁就他们,反落得我自己心里先痛快了呢。再说了,你自己也不是一个很迁就别人的人,怎么倒拿这道理来说我。”
  林书玉被宝珠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好心同你说,你倒编派你我的不是来。我是哪一门子的人,不过是个蓬门小户里女孩子,将来交往的人也没有几个,和你是不同的。你可不能拿我当榜样。”
  宝珠不由轻轻地笑了起来:“听你这话说得,真是酸得了不得。你也太自轻自贱了,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说不定你将来也成了什么奶奶诰命,而我反落拓成了丫头也未可知?”
  林书玉摆摆手:“别说这个话,我可当不起,我今年都十八岁了,我母亲还在为我的亲事发愁呢?你知道的,我家里没有什么人,只有我母亲带着我,她一个女人家又不是什么爱交往的人,哪里给我找人家?何况我们家又没有什么家资,我将来出嫁,显见得不会有嫁妆了。现在的人何等势力,像我这样的,她们谁能够看得上?”
  宝珠道:“你有才有貌,那些人看不上,是他们没有福气,你可不要妄自菲薄,而且那样的人,看不上你,那是你的福气。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你这样的人物,难道还怕将来没有缘分吗?”
  林书玉道:“谁说我怕了?其实我自己也想过,嫁不嫁人有什么要紧的,要是找到了一个不好的,把我一味的糟蹋起来,那我宁愿终身不嫁。听说连那什么大长公主也终身不嫁,我这又算什么?”
  ……
  难道林书玉说的那个大长公主是她吗?宝珠默默地想。她咳嗽了一声:“你说的是哪个大长公主?”
  林书玉道:“还能有哪个,就是那个已经死了好几年的当今皇帝的帝姑呀,听说她到死都没有嫁出去。她还是个公主呢都嫁不出去,跟他一比,我这就不值一提了。”
  看来她前生的存在还安慰到了像林书玉这样嫁不出去的女子的心,她是不是该感到荣幸呢?
  宝珠心里别扭极了,便默默地不不再说话了。
  林书玉却并没有察觉到她的异常,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道:“差点忘记了。我这一次来是要同你说我和我母亲过两天就要搬出府去了。”
  王先生近来已经停止了给她上课,不过她并没有想到她们会搬走的这么快,闻言诧异地道:“这么快就要走了?你们打算搬到哪儿去?”
  林书玉道:“搬到十叶胡同去。母亲已经在那里购置好了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