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医农女:买个相公来种田-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环顾四周,这应该是一个村子,炊烟袅袅,又有小儿女在枣树下嬉戏。
阿妩带着尚霓衣和两个侍卫进了村里,找了户人家。
这家似乎贫寒,院墙都没有,只用树枝粗糙地围了一圈做围栏,低矮又凌乱。
院子里,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在喂鸡,门槛上坐着一个做针线的妇人,四十多岁,头发梳得很整齐,看得出来是个利落的妇人,应该是前面女人的婆婆。
还有两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光着屁股,头拱着头不知道趴在地上数蚂蚁还是干什么。
阿妩笑着上前打招呼道:“大婶、嫂子,我是过路人,能不能讨一碗水喝?”
喂鸡的女人回头看那老妇人,显然等着她发话。
老妇人上下打量他们一番,见他们穿着体面,身后还跟着马车,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游,便扶着门站起来,道:“家穷也没有地方让贵人们坐,要是你们不嫌弃就在院子里坐坐。淑芬你去烧水来。”
被叫做淑芬的女人低头道:“是,娘。”
她放下笸箩,在围裙上擦擦手,走到旁边低矮的灶台边上洗手。
阿妩带着尚霓衣进来,侍卫守在外面。
两个男孩子站起来,身上到处是黄泥,怯怯又好奇地看着来人,又看看外面的马车,显然对马很好奇。
两人长得一模一样,瘦得根根肋骨分明,乌黑的眼睛显得格外大。
马可是金贵的东西,村里最多有牛和驴,这样体态匀称,皮毛发亮的宝马是从来见不到的。
阿妩对尚霓衣道:“霓衣,你不是带了饴糖吗?拿出来给两个小子尝尝。”
尚霓衣把自己腰间的荷包解下来,对两个男孩子招招手道:“拿着吧。”
两人你推我搡,都不敢上前。
那老妇人道:“既然是贵人赏的,你们就收着吧。从前咱们家过得宽裕时候,也时常自己做饴糖。就亏了你们两个……长了这么大,没尝过糖是什么滋味。”
阿妩拿过荷包,站起身来塞给其中一个孩子,又指着马车道:“出去看吧。找那两个叔叔抱着你们上去坐坐也行。”
尚霓衣有洁癖,她的东西不喜欢人碰,所以这个荷包,她肯定也不要了。
因为出门,她随身的东西都不是自己做的,所以也不珍惜。
“那可不敢。”老妇人仓皇道,“别弄脏了贵人的马车。你们两个出去帮忙喂喂马吧。”
两个孩子拿着糖,欢天喜地地出去了。
从攀谈中阿妩得知老妇人姓李,媳妇姓周,这家人则姓孙,准确地说,这就是孙家村,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姓孙。
孙家父子俩担着粮食去交赋税了,婆媳二人在家看孩子。
阿妩问李氏:“大婶,今年收成可好?我是粮商,来看看有没有好粮可收。若是其他人家有的,回头还要央求大婶做个中人,定不会亏待大婶。”
李氏叹了口气:“谁家有余粮?能吃饱就不错了。”
第1492章 村庄见闻
这也是情理之中,阿妩没觉得多失望。
她笑道:“我知道这是皇上登基第一年,开荒垦地,都不容易,以后就越来越好了。我也不是非要今年收,以后常来常往。”
李氏道:“也多亏了皇上登基,让开垦荒地,虽然收成差些,但是好歹比没有强。以后地养熟了,能更好些。”
阿妩忍不住表扬自己的哥哥:“皇上圣明。虽然荒地出产低,但是也不要赋税,算下来总能剩下些嚼头。我在京城中还听说,皇上以后要推行其他作物,产量更高,不愁吃不饱。”
李氏道:“经是好经,就是底下的人,念歪了,唉。”
阿妩听着心里一沉,难道还有人敢做文章?
哥哥明晃晃的圣旨都下了,谁嫌脑袋太牢靠了?
她也不敢多问,害怕引起李氏的警惕,便偷偷推了推尚霓衣。
尚霓衣毕竟是女装打扮,和妇人攀谈更容易让对方放下防备。
尚霓衣道:“皇上圣旨都那样下了,谁还敢抗旨不成?”
李氏道:“公子夫人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身,哪里知道底下的这些弯弯绕绕?比如这荒地,春天播种,夏天管理,好容易秋天有点出息,有人就出来说,原本这不是荒地,是他的,非要一半收成,要不就去告官。”
阿妩气坏了,“让他去告官啊!”
“敢这么做的人,上面都有人。咱们哪里告得起?”李氏道,“一半就一半,咱们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好歹还剩下些。”
这种行为极其卑劣了。
如果作恶之人想要全部抢走,恐怕农民就会奋力反抗;可是抢走一半,让农民不至于饿死,哪怕吃些苦,恐怕他们也多会选择忍耐。
赋税不过十分之二,皇上还体谅百姓多艰减免了。
这些硕鼠,却张口就拿走一半,他们倒比皇上还威风了!
阿妩强忍着怒气,告诉自己别吓到李氏,恐怕还有比这更过分的。
周氏烧开了水,把粗瓷大碗当着阿妩她们的面刷了好几遍,然后才给她们倒了水。
李氏道:“从前咱们不敢说是地主,也是家境殷实。现在家里来客,竟然一点儿茶叶沫子都拿不出来,真真……”
看她伤感,周氏忙上前低声劝解:“娘,大毛二毛爹能干,我爹还有瓦匠的手艺,咱们能吃苦,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看起来,像个贤良温柔的媳妇。
李氏道:“柱子啊就一根独苗,人家欺负咱们,咱们也得受着,唉。”
阿妩道:“婶子您往好处想,天下太平了,皇上又体恤民意。您一家齐齐整整,这一对大孙子,多让人羡慕,以后日子真的会越来越好的。”
家有独子不征兵,这是惯例。
李氏想起邻居家出征再也没有回来的儿子,果然脸色好了许多。
尚霓衣轻声道:“公子懂得多。”
阿妩冲她得意一笑,露出虎牙。
尚霓衣偷偷道:“别笑,笑就不像男人了。”
阿妩:“……”
她又不动声色地试探,问了许多收成啊、赋税啊之类的问题。
荒地不交赋税,但是孙家本身有二亩良田,算起来应该交一石粮,一匹布。
据李氏说,紧吧紧吧能坚持到明年春夏之间。
到了春夏就饿不死人了,野菜野果这些都是很好的补充,只要能熬过冬天,对他们来说就是新的希望。
阿妩虽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但是转念一想,只要她能替他们讨回来被抢走的那一半荒地收成,应该就过得宽松许多。
看,哥哥的初衷是好的,也能让老百姓吃饱饭,坏就坏在有人心歪了。
这些人,该杀不该留。
阿妩觉得自己血液里涌动着一股控制不了的暴戾。
大毛二毛两个多么可爱的孩子,瘦得皮包骨头,这么大了连身衣服都没有。
虽然今天是不冷,但是也是秋天了啊。
前几天冻雨那样不至于,可是也不是能光着身子道时候了。
想到这里她有些心酸,暗暗发誓一定要揪出来那些作恶之人。
她无法照亮所有黑暗,但是也并不会因为自己力量有限就放弃眼前的正义,这是苏清欢一直以来对她的教导。
喝完水,刚要起身去村里其他人家逛逛,忽然就见父子模样的两人挑着担子向他们的方向走来。
周氏对李氏道:“娘,我爹他们回来了。”
阿妩打量了两父子一番,发现他们衣衫破烂,皮肤黝黑,脚上穿着自己编制的草鞋,看起来都是能吃苦的那种人。
只是父子两人面上似乎有愁苦之色,尤其做父亲的孙树,脸上的愁容更甚。
孙柱可能年轻些,从李氏的口中阿妩也知道,这是个涉世不深又有些热血冲动的青年,也是双胞胎的父亲。
父子两人看到门口的马车愣住了,再看看院子里坐的人,几乎不敢走近。
孙树看着李氏道:“他娘,这是哪里来道贵客?”
李氏和孙氏婆媳两人上前,把各自男人身上的空担子接过来。
李氏道:“是路过收粮道客商,在咱们家歇歇脚。我这一直等着你们父子俩回来,我和淑芬两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怠慢了贵客。赋税交完了,一切都顺利吧。”
显然,她也看出了自己男人脸上的愁苦,说这话的时候小心翼翼的。
孙树道:“回头再说,先招待贵客。”
他进门冲阿妩行礼,口中说着怠慢,阿妩笑着回礼,道:“大叔这是遇到什么不舒心的事情了吗?”
“没事,没事。”孙树摆摆手,“就是之前以为现在好了,没想到还和从前一样。”
孙柱有点冲,对着两个上来抱大腿的儿子道:“出去玩,爹没给你们买糖。”
大毛二毛却都举着手中的糖要给他吃,说贵人给的。
孙柱骂道:“不知大小的东西。不应该先给祖父吗?”
孙树道:“你冲孩子嚷嚷什么?又不是现在才这样的,以前不也这样,不一样活下来了吗?”
孙柱一拳打在树上,愤怒地道:“我原本以为不一样的,不应该一样的!”
第1493章 弄清原委
阿妩听得懵懵懂懂,不知道这父子俩交个赋税,怎么回来就这样了。
周氏忙上去查看相公的手,嗔怪道:“你这是干什么!”
李氏也道:“就是。这也不单单是谁家一家的事情。别人都能活下去,咱们就能活。你嚷嚷什么!要是让有心人传出去,说你对朝廷不满,你有几个脑袋让人砍的?”
孙柱咬牙道:“不该一样的!”
“你没完没了了是不是!”李氏上来在他肩膀上打了一巴掌,又对周氏道,“带你男人进去洗洗,别在这里杵着。”
周氏小媳妇一样拉拉相公,看着他的臭脸,也不敢开口劝说。
阿妩站起身来道:“孙大叔,孙大哥,你们这是怎么了?说出来听听,虽然我不见得能帮上忙,但是万一能呢?”
孙柱忽然大声道:“你能帮上什么忙!站着说话不腰疼!”
阿妩被他吼得一愣,外面的两个侍卫就有点急了。
阿妩用眼神安抚他们。
李氏担心地看了一眼阿妩,见她没生气,才骂儿子道:“你好好的冲贵客发什么邪火?也就是贵客不跟你计较……”
孙柱一脚踹翻脚边的筐,大步走进黑漆漆的屋里。
阿妩道:“可能孙大哥受了委屈,不打紧的。虽然不知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但是遇到就是缘分,我又喝了你们的水。若是不嫌弃,我让下人去买些酒菜来,劳累大婶和嫂子帮忙做一下,一起吃顿饭。”
乡里人淳朴,孙树道:“来了就是客,怎么能让公子破费?淑芬,去杀只鸡待客。”
阿妩忙道:“多谢大叔。我知你们赚钱不易,不敢让你们破费。”
她看了尚霓衣一眼,后者取出一块碎银子,对大毛二毛道:“你们这里可有卖肉的地方?去帮我买块肉,再去打一壶酒来,剩下的钱给你们买糖吃。”
“那哪里用那么多银子!”孙树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手足无措道。“他们两个小毛孩子,怎么能拿这么多银子。”
他们家里的全部积蓄,也不过二三两银子。
这一块,看起来至少也有那么多。
阿妩笑道:“那还要麻烦嫂子跑一趟了。”
城里上好的席面也不过几钱银子,这二三两银子的巨款,显然是贵人想要帮扶他们的。
李氏忙接过银子,道:“多谢公子。老婆子也不跟您客气了,日子就是艰难……”
阿妩摆摆手:“还要劳累您。”
李氏自己拿了银子出去买酒买肉——这个阿妩倒是明白,乡下妇人,一文钱也看得极重,把得紧紧的,不会给儿媳妇接触钱的机会。
李氏倒也不是贪婪之人,虽然取了银子,但是也在能力范围内置办了最好的酒肉。
她带着周氏在灶台间忙活,孙柱被李氏喊了出来坐在孙树的下首陪客,尚霓衣自去旁边坐着看婆媳做饭,阿妩同父子俩攀谈起来。
孙树老实巴交,不善言辞;但是孙柱是个愤青,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
“今天要不是我爹拉着我,我就跟那帮杂碎同归于尽了。他们这是不给人留活路啊!”
周氏听到相公义愤填膺的话,担忧地看过来。
李氏骂道:“你有话好好说,别满嘴喷粪。”
阿妩低头笑,粗俗得有些可爱了。
孙柱却仿佛没听到自己娘亲的呵斥,对上阿妩迷茫求解的眼神,说得越发详尽起来:“秦公子你既然是粮商,就该听过淋尖踢斛吧。”
阿妩愣了下,这个名词晦涩难懂,她并没有听说过。
她眼珠子一转,从容道:“不瞒孙大哥,我出身京城,家中几代经商。我是幼子,我爹不喜我,总骂我没出息。我这才拿了我娘给我的银子出来,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给我爹看看。收粮也是我一时兴起,从前并没有做过……”
“原来如此。”孙柱道,“交赋税的时候,要把我们称好带去的粮食倒入斛中检查成色。斛里倒满粮食会有一个尖儿,那些贪官污吏就故意踢斛,把上面的粮食踢撒,然后才把剩下的粮食给我们过称,自然就不够了。”
阿妩又惊又怒:“那撒掉的粮食,就这样被他们贪去了?”
孙柱道:“就是如此。这是那些官员半公开的秘密。”
孙树开始抽起旱烟,闷声道:“你小点声。以前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之前是我们自己想岔了……”
孙柱怒气冲冲地道:“这不是改换了天地吗?皇上不是明君吗?我当年要不是因为没有兄弟,早就去投军了。现在看来,我真傻,真的。”
阿妩听到这里就不高兴了,但是也明白他这种底层小民,受了不公平待遇,除了发几句牢骚还能如何?
最后贫困艰难,还是他们在忍受。
孙树一巴掌甩过去:“还没完没了了是不是!不想坐就回去给我称粮食,明天再去送!”
“再交粮食,哪里够吃?回头还得拿银子去买!倒不如就出点钱算了。”孙柱赌气道。
“交银子收你火耗钱,不也一样的理儿?有银子什么不能买,有的是用处!”
父子俩吵了起来。
阿妩又懵懂了:“什么是火耗?”
孙柱怒道:“官府收了银子,会说成色不一,重新铸银有损耗,要收我们一成损耗钱,这叫银子火耗。”
“哪里就用得上一成的损耗!真损耗那么多,他们收钱的时候眼瞎了吗?”阿妩怒不可遏。
“变相搜刮民脂民膏罢了。”孙柱冷笑,“这天下,迟早要完,没个好了。”
说完这话,又被他爹打了一巴掌。
他不服气,父子俩吵了起来。
阿妩气得几乎不知道说什么好,孙柱见状道:“公子就是不知道我们老百姓的苦处罢了。您有空去交赋税的地方看看,在那里哭得死了爹娘一样求官差脚下留情少踢点粮食的老妪多可怜。再去看看那些吃饱的贪官什么嘴脸。”
阿妩道:“我会去看的。”
这些蛀虫,一条一条,她全部要挖出来。
她不杀一儆百,她把他们一锅端了!
第1494章 层层黑幕
吃饭的时候,可能是为了照顾尚霓衣,又在旁边摆了一桌。
孙家的人一直没有请阿妩她们进去坐,可能家里真的家徒四壁,也可能是他们就习惯在院里吃饭。
阿妩让两个侍卫一起和孙家父子一桌,李氏陪着尚霓衣,周氏忙活着做饭上菜,两个孩子着尚霓衣道坚持下也和她们坐在一桌。
桌上有鸡有鱼,看得出来也是精心准备过的。
阿妩又问了些平时生活和耕种之事,孙家父子一一说了,尤其孙柱这个愤青,全程都在愤慨。
从她口中,阿妩知道了许多黑暗。
豪绅欺压,官府剥削,收成一般……
阿妩听见李氏跟尚霓衣说,“幸亏之前我想到了,让淑芬多织了一丈布。我想着,如果五丈一匹正好够用,四丈一匹的话可以卖些钱换粗盐。没想到,到底是没剩下来。我们种地的老百姓,不容易啊!”
阿妩心里怒火腾腾地往上窜。
四丈一匹是官方规定的,多的这一丈可想而知去了哪里。
这些小吏的胆子,真是太肥了,只要过他们手的东西,都雁过拔毛。
孙柱还告诉阿妩,岁役二旬,就是按照规定,每个壮丁一年有二十天是要为当地政府征用免费劳作的。
这些工作包括修筑城墙、清理河道等等。本来是正常的,可是官老爷们还能把这二十天扩到四十天,借口是工作时间不够,开恩让他们晚上睡觉,所以拖延到四十天。
这顿饭阿妩真没吃几口,气都气饱了。
大毛二毛两个一人啃一只鸡翅膀,啃得骨头都快被吞下去也舍不得扔。
周氏大概怕婆婆责怪孩子,跟尚霓衣解释道:“夫人勿怪,两个孩子生在战乱时候,从小到大没吃过鸡肉。”
尚霓衣道:“家里养了这么多鸡,虽然艰难,但是也别一味苛待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别让他们长不高。”
周氏眼底有泪水,低头道:“也是今年才开始养的。前几年那种境况,兵荒马乱的,养也不知道进了谁的肚子。”
“以后慢慢会好的。”
要离开的时候,尚霓衣悄悄问阿妩:“要不要给他们再留些银子?”
阿妩摇摇头,带着她上了马车。
回去的路上她才解释,“已经多给了银子,要是再多给,恐怕他们会生了不劳而获的心。孙家虽不容易,但是比起许多遭遇过战乱的人家已经好很多了。”
在村里,存粮能吃到第二年,已经是少数人家了。
因为孙家人口少,两个壮劳力,女人孩子吃不多,负担轻。
阿妩心情沉重的是,席间孙家父子数次提起还要再称了粮食去交赋税,垂头丧气仿佛被割肉的模样,让她历历在目。
皇上怜悯民间疾苦,这些贪官污吏却在扯着皇上的后腿。
皇上通宵达旦,不敢怠慢,唯恐体察不到天灾人祸,民怨民声;这些蛀虫却在搜刮民脂民膏,制造民怨。
皇上在皇城之中,怎么能知道银两火耗、淋尖踢壶这种把戏!
尚霓衣道:“民生多艰。”
阿妩咬牙:“我回去就给哥哥写信!”
陆弃从军营巡视回来,见只有苏清欢自己在屋里,不由问道:“小老虎呢?还没回来?”
阿妩去乡下的事情,他也知道。
苏清欢笑道:“回来了。只一回来就把自己关在屋里,说是要给皇上写信,不知道在闹腾什么。”
阿妩正好进屋,嘟囔道:“娘怎么能说我闹腾呢?我是在忙正事!”
她愤愤地把今日所见所闻跟父母说了,咬牙切齿地道:“今日太晚了,明日我就要去看看收赋税那些人的鬼把戏。”
陆弃显然也很愤怒,道:“我去问问向廷远。”
苏清欢拉住他袖子:“等等,这件事情是不是该打听清楚再问?”
“问就是问他个措手不及。”陆弃道,“不要一味在我面前装胆小老实,要是让我知道他贪污,纵容手下做这样的事情,我砍了他!”
说罢陆弃就出去了。
阿妩还愤愤不平:“娘,您是没见到那两个孩子多可怜。那么大的孩子,这么冷的天还光着屁股。还有,那些贪官怎么想出这么多鬼花招的,并且还明目张胆,有恃无恐,真真令人气愤。”
“你来了不就是想做你哥哥的眼睛,替他看清楚这些龌龊吗?”苏清欢道,“你该庆幸,你今日遇到了。给你哥哥的信送出去了?”
阿妩点点头:“让阿星带走了。”
小可到了辽东后,宋霆的儿子宋承祖见面时候就送了他一只海东青,小可直接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回中原给阿妩。
他对阿妩,还是深深歉疚,因为吴如沐的事情。
所以他努力修复和阿妩的关系,虽然后者已经屡次表态说没放到心上。
这只海东青算起来,是阿娇的曾孙子了。
阿妩给它取名叫阿星,爱不释手。
阿星现在是皇上和阿妩的信差。
阿妩恨不得皇上立刻知道这些事情,当然要派阿星执行这么重要紧急的任务。
阿妩一直在苏清欢屋里没走,等着陆弃的消息。
看到陆弃回来,她迫不及待地问:“爹,向廷远怎么说?”
陆弃道:“他知道。”
阿妩震惊地瞪大眼睛:“他知道?他承认了?”
胆小如鼠的向廷远,竟然敢做这样的事情,并且还承认了?
“因为这是多少年以来的陋习,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并且已经默许了这是当地官员自上而下的重要收入来源。”陆弃冷着脸道。
阿妩直拍桌子:“这是旧例?竟然有这样的旧例!为什么不废止?是朝廷没有给他们发俸禄吗?竟然敢如此厚颜无耻地搜刮民脂民膏。”
向廷远胆子小,所以不敢挑战这样的世俗,但是他也没敢收这个银子。
可阿妩还不满意,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然他明知道不对,却不据理力争,为百姓出头,这样的回家种地算了,还当什么官!”
苏清欢道:“你冷静冷静,他孤掌难鸣,也得对上对下,有自己的难处。”
第1495章 蹊跷的圣旨
皇上九五之尊,还要被朝中的各种势力掣肘,向廷远想以一己之力改变什么,也很困难。
更何况,他本身也不是一个多么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