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哑夫农妇-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宝作为尉迟锡的传人。虽然也很受老娘的喜欢。但是他老爹对他就没有对妹妹那么宠爱了,毕竟是男孩子,不能太娇惯。
    夫妻俩的意识还是很明确的。男孩子要管的严格一些,女孩子可以宠爱一些,不是说了嘛“穷养儿子,富养女。”
    不过呢。现在两个孩子才几个月,所以都先一视同仁好了。不然人家可是要扯皮的。
    宝宝还不知道要让着贝贝呢,虽然说赫连香和尉迟锡经常教导,可是人家还记不住,这么小。能记住啥呢?
    赫连香想了想也是,感觉她自己也是,三岁以前的事是完全想不起来的。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是三岁以后开始的。
    好吧,不管怎么样。先慢慢的教,潜移默化是最好的,免得说的多了,造成小孩子的反感就不好了。
    宝宝和贝贝被打扮的像观音座下的玉童一般,不用怀疑,这都是赫连香的眼光,尉迟锡一个糙爷们儿,哪里会注意到这些。
    宝宝和贝贝的衣服可是赫连香专门找人定做的,布料也是她亲自挑选的,样式也是她自己想的。
    赫连香回想起在上一世那些好看的童装,她就不忍心让她的小宝贝穿的跟别人家一样,遂在空闲的时候自己设计了几个样子,找了专门的裁缝铺子为宝宝贝贝兄妹二人制作。
    现在的情况是,那个赫连香找过的裁缝铺,就是天衣阁,已经被赫连香收购了,赫连香现在也算是这个铺子的正式老板了。
    赫连香找上这铺子的时候,这铺子已经入不敷出了,为什么还没垮台,可能是因为这成衣铺的绣娘还有几分功夫,但是这铺子因为衣服的样式太过于老旧,没有什么新意,所以要被淘汰了。
    赫连香最不缺的是什么?就是新意了,人家是从哪儿来的?二十一世纪呀?她穿了多少衣服?看过多少的时装展?那是数不胜数呀。
    虽然她的专业领域是做菜,但是这毫不影响她的品味,好吧。
    有时候,一件衣服,也能让她产生做菜的灵感的,好吧。
    所以咯,赫连香在成衣铺水深火热之际,把店铺给救了。没办法,谁叫这帝都竞争压力大,一不小心就被淘汰了。
    天衣阁以前是不叫这个名字的,以前叫“柏氏成衣铺”,一听这名字就没有“天衣阁”高端大气上档次,如何能吸引那些眼光毒辣的贵客嘛。
    赫连香和成衣铺的老板交接完毕以后,赫连香就把这成衣铺的员工进行了筛选,笑话,她可是不养闲人的。
    现在自己的孩子们也出生了,她可是要为他们攒钱了,以后他们还得进学啊什么的,要给他们请师傅,等长大了还要成亲生孩子,这些都不要钱呐,所以赫连香现在觉得自己还差很多钱了。
    成衣铺的掌柜还算不错,脑子灵活,年纪也不大,才三十几岁,赫连香就把他留下了,另一个绣工不错的绣娘也被她留下了,其余的人她一个也看不上,所以就把他们都辞退了。
    赫连香现在觉得,这些人啊,她妨不过来,要相信一个人也不容易,索性就让留下的两人签了卖身契。
    那掌柜和绣娘本还有些犹豫,最好一咬牙,算了,反正就自己一个卖身,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他们要是丢了这饭碗,去哪里找更好的呢?
    索性就签了卖身契给赫连香,赫连香也没亏待他们,给了不少的银子呢,这下赫连香也安心给他们安排事情了。
    什么布料的货源啊,招收伙计啊,绣娘啊什么的,赫连香都一一安排好了让那个掌柜去做,那绣娘就在后面做赫连香画出来的衣服就好。
    话说,就这么过了段时日,天衣阁装修好之后,人员招齐了之后,这天衣阁就再次开张大吉了。
    有了赫连香画的图纸,新招的秀娘们没日没夜的赶工,这生意想不红火也难啊,现在的天衣阁,要当场买衣服可以,只能选铺子里一楼挂出来的。
    二楼的衣服样子都是要预定的,至于要什么样的料子,伙计会给顾客推荐,至于选什么样的料子,还得顾客自己选。
    当然,对于有些款式,某种料子做不出那种效果,而顾客又硬要为难的话,这天衣阁是不会接单的。
    这做出来的东西不符合标准,岂不是有损天衣阁的名声么?东家说了,就是赫连香说了,要做出自己的品牌,有损名誉的单子是不接的,少赚点儿钱没什么?重要的是质量。
    所以咯,赫连香从出了月子也没闲下来啊,一直在位家里的的衣食住行操心,现在开个成衣铺还不是为了自家人的穿着。
    两个小混蛋穿的有了,赫连香还要考虑吃的了,她一个人又要照顾宝宝贝贝,虽然有丫鬟帮忙,但她不放心,又要做吃食,肯定是忙不过来的。L

☆、第一百六十四章 烦恼

所以,赫连香决定,她得开个酒楼,至于开个什么样的酒楼,她还没想好,反正先想想,其他的再说。
    小三儿自从听说自己的师傅要开酒楼就那个高兴啊,每天围在赫连香身边嗡嗡嗡,见到赫连香的第一句话就是:“师傅,您什么时候开酒楼啊?”
    闹的赫连香都怕了他了,赫连香每次的回答都是:“还没计划好,等着。”
    小三儿在师傅这儿得不到答案,就回去烦老蔡,老蔡也是个有雄心壮志的,虽然年纪不小了,可是还想着一展宏图呢。
    现在他是在伺候赫连香娘几个,但是他也想到时候跟着小三儿,跟着主人家去酒楼历练历练。
    这在别人家里当厨子跟在酒楼当厨子还是有区别的,他之前在别人家里当厨子,吃他做的菜的人也就那些,哪里有酒楼来往的人多,肯定是酒楼里更历练人啦。
    小三儿每天在他面前叨咕,搞得他心痒难耐,就想跟着去,小三儿还答应了他等酒楼开起来,他就帮他求求情,让他也去酒楼里干活儿。
    这将军府的厨子,让他师傅再请一个,话说,小三儿,酒楼还没开呢,你就夸下这样的海口,真的好吗?
    你确定,你师傅知道了不会打你,不要以为她对你和颜悦色了许多,你就嘚瑟,当初是她怀孕了,怕动了胎气,现在孩子生出来了,身体也恢复了,看你还有好日子过。
    日出日落,这日子又过了一个月,现在两个小混蛋已经八个月大了。嘴里开始冒话了,“咿咿呀呀”什么的不算,时不时的还可以说几句,尽管赫连香还听不懂。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赫连香每天还是坚持不懈的教两个孩子叫“爹”“娘”。
    赫连香曾经听过一个段子,具体是这样的,如果你爱一个男人。你就给他生个女儿。让他在老了的时候,还有人搂着他的脖子跟他撒娇,批评他不听话。给他买温暖的鞋子,帮他装烟斗。
    如果你恨一个男人,你就给他生个儿子,让儿子在他老了的时候摔着杯子。掐他脖子,管他要房子……如果实在恨的太深。就多给他生几个儿子。
    话说,这话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来说还真有几分道理,然而,在这重男轻女的大历朝来说。别人还真不这么觉得。
    大历朝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你要是爱一个男人就该给他生个儿子传宗接代的说。
    不过赫连香这有儿有女的状态,肯定是爱尉迟锡滴啦。
    这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空气中还弥漫着丝丝热气。
    今年的夏天相较以往也都热了些,这都到秋日了居然还有些许热气,要是往年,恐怕早就不那么热了。
    这帝都本来四季温差不太大的,但今年都出了差错,从冬日开始就比以往寒冷,还下了雪,春天倒是差不多,到了夏日真是酷暑难耐,其他的地方恐怕更是炎热。
    赫连香本来正在大厅里逗弄着两个小家伙呢,听到丫鬟们禀报说:“夫人,将军回来了。”
    赫连香就将两个孩子给丫鬟们抱着,自己去迎尉迟锡了,刚到门口,就见尉迟锡走了进来。
    尉迟锡今日当完差回来,不像往日那么精神,于是赫连香上前几步,来到尉迟锡身边,笑问:“相公,你今日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怎么不太高兴的样子。”
    话说,现在的赫连香完全就是扮演的一朵解语花呀有木有。
    虽说大历朝的女人们都不干政,只负责让男人开心,让自己貌美如花,从来不管男人们在朝廷里的事情。
    但是赫连香可不是他们,她可是上过朝的人呐,人家曾经也是个二品官的说,虽说只是个厨子,但是人家也有上朝的的机会不是。
    尉迟锡从来也不避着她干什么事儿,当然,皇帝陛下吩咐的秘密事情他是要保密的。
    赫连香也是个懂道理的,什么事儿该问什么事儿不该问,她很清楚,如果是秘密的话,她也不会多问什么,知道的多并不一定就是好事,不是么?
    尉迟锡揉了揉眉心,虽然他不想让赫连香担心,但是也不忍心让她什么都不知道,胡思乱想,白白担心。
    便实话实说道:“皇帝陛下说,让我去青城走一趟,听说青城今年遭了旱灾,这秋天到了,粮食收成不好,让我前去看看,需不需要调拨粮食。”
    赫连香想了一会儿,又问:“皇帝陛下是让你只去青城,还是要去平安镇什么的。”
    尉迟锡笑了笑,捏了捏坐在他腿上的小媳妇儿的脸颊,道:“就知道瞒不住你。”
    赫连香道:“那当然,我这么聪明,你什么心思我还不清楚?”
    尉迟锡乐着和她说笑,赫连香顿了顿,道出了他烦恼的关键,“你是因为要去平安镇怕见到家里人而烦恼么?”
    尉迟锡沉默着点了点头,赫连香掰正他的脸,面对面道:“你有什么好烦恼的,他们既然是你的父母,回去了自然要见一见,不然别人还以为你自己飞黄腾达了就忘了本。而且,回去之后,该孝敬的你要孝敬,但是那些不该你操心的人,你就别替他们操心了。”
    赫连香此番话一出,还真把尉迟锡给点醒了,他回去怎么了?难道还不能回去呢?还怕了他们呢?笑话。
    既然他回去了,回去看看父母也是应当的,毕竟有生养之恩,尽管他们对他不好,可以说是非常刻薄,但毕竟他也长到了这么大,该孝敬的自然不能少。
    其他人,不管是兄弟还是姊妹,该怎样怎样,他又不欠他们的,还怕了他们不成。
    想通以后,尉迟锡就开心了,笑呵呵的跟赫连香一块儿逗弄自己的孩儿们去了,这时候丫鬟们就该自动隐身,退下了。
    一家四口,吃过小三儿送来的饭菜,悠闲的在院子里遛弯儿。
    不要问为什么现在小七他们不跟他们一块儿吃饭了,人家忙啊,小七现在是跟她的顾哥哥好着呢,整天看不见人影儿,直到天黑了才回家,也不知道在干些啥。
    儿小三儿呢?他要跟老蔡吃的嘛,他师傅一家四口吃的温馨甜蜜,他一个单身狗天天在那儿杵着,哪儿受的了啊,他们不要太甜蜜,太幸福的说。
    老蔡这个老头子,一把年纪不在家里享福,跑出来做活儿,一个月才有两天时间回家,平时晚上也都是住在这儿的,小三儿不陪他陪谁啊?L

☆、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回北河村

更何况小三儿和老蔡现在还住在一个院子里,老蔡现在和小三儿可以说是莫逆之交的说。
    在一个凉快儿的日子,尉迟锡带着赫连香给他准备的东西前往青城办差去了,当然这次与他同行的还有另外两位官员,不过他们都是副将,得听尉迟锡调配,另外还有一队士兵,大概百多人。
    话说,这一行人还真不少的,浩浩荡荡自不必说,不过都是骑马而行,走的也快。
    本来坐马车需要十几日的功夫才能到青城的,尉迟锡他们只花了六七日的时间就到了青城。
    这次他回来可是有官职的,又有皇帝陛下的命令,招待他的人当然是客客气气。
    虽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京官在地方上的权利没有地方官员大,但是人家是皇帝陛下身边的,地方官还是不敢得罪。
    万一人家回去参你一本,这地方官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咯,再万一皇帝陛下发了火,把你给革职了,你这地方官在地方上再有权利也没用,难不成你还真敢造反不成?
    所以嘛,尉迟锡被那些仆人们恭恭敬敬的领着,去跟青城的知府什么的会面去了。
    尉迟锡本来到这个地方也只是查看收成的,并不是来找事儿的,所以人家知府对他也很客气,不过知府当然是希望尉迟锡看到的是收成不好啦,这样上面才能给青城多拨点儿粮食来。
    不管最后这粮食是入了谁的口袋里,反正青城知府只有高兴的份儿。
    尉迟锡先是随着知府安排的人在青城周边的农田里查看了一番,最后又把带来的人分为几波,分别去青城下面的乡镇查看。
    他自己嘛,自然是带着几个人去了平安镇。以及平安镇下面的各个村子,他决定最后才去北河村。
    这一日,查看完毕平安镇其他的村子之后,尉迟锡给跟着他的人放了假,让他们休息一天,他自己则准备回北河村去看看。
    秋日炎炎,青城的天气可没有帝都凉快。这里虽然进了秋天。还是很炎热,尉迟锡在望江楼找王掌柜借了辆马车,带着自己买好的东西往北河村走去。
    半道上他还真遇到了不少北河村的人。不过大家都不太认得他了,毕竟这几年他的变化很大,不止是是样貌,就连身上的气势也跟以往大不相同。
    就算有人觉得他长得像尉迟锡。他们也不敢认,更何况他还坐在马车上(只有他一人。他自然是坐在外面赶车的哈,所以别人才能看到他)。
    不过快到北河村进村的村口时,赵大柱发现了他,他虽然也不太敢认吧。但是他觉得就是他。
    索性,赵大柱老远就喊了一声:“尉迟老三,是你吗?”
    这时候尉迟锡也认出了赵大柱。他答应道:“赵大哥,是我。”
    话说。这下周围的人炸开了锅,都开始议论起来,这人真是尉迟家的老三啊,不是听说失踪了嘛?咋又回来了?巴拉巴拉……
    在尉迟锡身边议论的倒是没有多少,毕竟他的马车跑的比较快,早把这些人甩开了距离,所以他也没有听到这些话。
    他现在只一门心思的跟赵大柱说话呢,哪里有空听别人说什么。
    尉迟锡将马车赶到赵大柱旁边停下,赵大柱正在村口的一颗大柳树下,所以他们二人加马车都在柳树下。
    尉迟锡和赵大柱聊的正欢实,这四周的人都围了过来,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还有人早已得了信跑到尉迟老爹他们家报信儿去了。
    虽然说平日里大伙儿关系不一定多好,但是大家都是一个村儿的人不是,大家最喜欢看热闹了,报个信儿什么的不是小事儿么。
    尉迟老爹听来人说,他们家老三回来了,他的哑疾好了,还驾着马车就不淡定了,这能淡定么?他们可是做了亏心事儿的,把人家两口子报了失踪,还占了他们的房屋田地的说。
    只有刘氏,听说她三儿子驾着马车回来了,立马准备前去看看,这有马车了还得了,肯定是发了财了,得去看看。
    刘氏都来不及打扮打扮,更来不及多想,就催着尉迟老爹跟她一块儿去,一块儿去就一块儿去,反正他也想看看。
    等刘氏和尉迟老爹到村口的时候,村口已经围满了人,就连村长都来了,话说,这马车什么的,这北河村儿多年见不到一辆,谁不想来稀罕稀罕。
    更何况驾马车的人还是他们北河村儿的人呢。
    不过大家还不知道,尉迟锡已经不是北河村儿的人了,人家都报了失踪了,现在差不多是属于已经算死亡级别的人了,哪里还是北河村儿的人呢。
    刘氏见大家都围着他们家的马车,就不高兴了,这些什么人啊,他们家有了马车,关他们什么事儿,都在这儿看啥。
    话说,刘氏不要太不要脸,这马车不是你们家的哈,而且也不是尉迟锡的,是人家望江楼的哈。
    这时候的尉迟锡已经从村里人的议论中,得知了自己和赫连香被申报失踪,被销户的事儿,心里那个拔凉拔凉的。
    心道,果然他不该对他们抱有太多的希望,这完全是找虐,他还回来干什么呢?早知如此,他就不该回来的,就让他们以为他这个儿子真的失踪了。
    刘氏早已忘记自己做过这种愧对尉迟锡的事儿,看见尉迟锡的马车,便道:“老三啊,你回来啦。”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好在尉迟锡知道自己要回来,怕自己穿的太好太打眼,就把赫连香为他准备的好衣服都收了起来,买了身普通的好料子衣裳穿着。
    虽然说是好料子,但是完全不能跟赫连香在天衣阁为他定制的衣服相比,周围的人还在议论呢,尉迟锡已经黑了脸。
    本来他也不是什么热情的人,以前好好些,自从经历的事儿多了,他也就逐渐变的冷漠了,当然这是对外人的态度,对自己人是不会这样的。
    众人把他当稀奇看,他可不愿被人围观,他向赵大柱和村长告了辞,就牵着马走了。
    马车一路上“咕噜咕噜”的,好在去尉迟家老屋的路比较宽敞,足够将马车牵到院子里。
    尉迟锡听了大家伙儿的传言,此时真没什么心思跟他们寒暄,虽说他早已对他们寒了心,但毕竟是骨肉至亲,他过好了还是想着拉他们一把的,现在看来,恐怕没这个必要了。
    尉迟老爹和刘氏一路无话,刘氏只顾着盯着马车看了,就想知道马车里面有没有什么好东西。L

☆、第一百六十六章 心寒

尉迟锡来到老屋还没坐下,尉迟寿和尉迟小杏儿都闻声出来了,刚刚尉迟锡寿在屋里读书,尉迟小杏儿在房里绣花儿,有人来报信的时候他们也是听见了的,听说他们三哥驾着马车回来,他们自然要出来看看。
    保不齐他们的三哥发达了呢,虽然说尉迟寿专心于读书,但是读了这么多年他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斤两,能当个秀才已经不错了如果还想当举人的话,恐怕有些难。
    他早就想找点儿事儿做,毕竟年纪也不小了,也到了要成亲的年纪,只是他的娘刘氏死活不让他干别的,一心想让他当官人,可是也得他有这个命啊。
    他听说三哥赶着马车回来了,就想着要是三哥发达了,他就求求爹娘,让他也跟着去锻炼锻炼,要是三哥没发达,他就继续在家读书好了。
    尉迟小杏儿是怎么想的呢,她就是想看看她三哥是不是挣了钱,要是挣了钱的话,她怎么也得让他给她留些嫁妆钱,毕竟她已经定亲了。
    话说,这一家子都只为自己考虑的说,没一个人关心尉迟锡夫妻的遭遇的说。
    刘氏让尉迟锡到堂屋里坐,还专门去为他煮了茶,当然这一切都是看在这两马车的份儿上。
    这时候尉迟老二两口子也来了,他们是来看看是不是可以占些便宜的,这几年里,尉迟锡老二越发的好吃懒做了,不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反正从刘氏手里骗到了尉迟锡家的房子,他们现在住在那里。
    尉迟老大一家没来,他们是没有颜面来。尉迟锡让他们帮忙守着房屋、田地什么的,现在都让尉迟老爹他们拿了去,他们还有什么脸面来见尉迟锡呢。
    尉迟锡坐在堂屋里,黑着个脸,一言不发,他是没什么话多他们说的,本来他还计划着。就算不能接了父母跟他去享福。怎么的也在北河村给他们整块儿好地修一栋大房子,还买些地,让他们当地主。把钱租出去,每年只要收租子过活就成了,现在看来都是他自作多情了。
    话说,刘氏要是知道自己为了那点儿蝇头小利而失去了当地主婆的机会。不知道会不会呕得吐血。
    当然,尉迟锡不说话不代表别人也不会说话了。尉迟老爹本想说两句,最终还是嗫喏不语。
    刘氏煮茶去了,倒是让尉迟锡的二嫂先开了口,她谄媚的笑道:“三弟啊。你这一出门就是几年,到底是去哪儿呢?是不是在外边儿发了大财啦。”说完还一直往尉迟锡的衣服上看。
    这衣服尉迟锡的二嫂王氏虽然没穿过,但是她看见别人穿过呀。那都是镇上的有钱人穿的。
    看王氏的模样,她恨不能在尉迟锡的衣服上盯出个窟窿来。
    尉迟锡知道王氏的德行。自然不会理她,她就是个见钱眼开的货,理她干啥。
    王氏站在一旁半天,见尉迟锡不搭理她,就酸道:“老三啊,你这是在外面挣了钱就看不上我们这些穷亲戚啦!”
    不管王氏酸不酸,反正尉迟锡还是不理她,看见尉迟锡的表现,尉迟小杏儿就在心里暗道:“不就是挣了几个臭钱么?还真以为自己了不起了,摆什么臭架子,哼。”
    虽然说尉迟锡小杏儿看不惯王氏,但她更看不惯尉迟锡夫妻啊,怎么说,她还是跟二嫂的关系好些。
    尉迟寿是不会随便开口说话的,因为他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人家可是读书人,比其他人还是靠谱的多。
    一时静默,等到刘氏端了茶进来,才打破了屋子里的沉寂,刘氏虽然说自私自利,但是她还是会看人的。
    这一看尉迟锡铁定是挣了钱的,她肯定不会就这么得罪他,毕竟还没拿到好处不是,可不能翻脸。
    刘氏也就给尉迟老爹,尉迟锡,尉迟寿以及自己端了碗茶,其他人可没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