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若安年-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了起来,为防生乱,不得随意走动。一旦不听从的,便立刻杖毙。至于身边这些人,若是有起了异心的,一律格杀勿论。起初,他们还不信邪,杀鸡儆猴了几回,流了些血,自然便老实了。”

    郑皇后说得平淡,裴锦箬却是听得心头怦然。

    郑皇后到底是经过事的人,她经过前朝之乱,如何会重蹈覆辙?

    只是,那些人都当她平日里好性,不信她会施用这般重典,以身犯法,总得付出代价。

    望着郑皇后沉静的面容,裴锦箬的心,更安定了一些。

    去往承明殿的路上,倒还遇着了好几拨人,有慧嫔带着宁王妃和宁王府的两位小郡主,也有其他的宫妃、以及重臣家眷。


………………………………

第546章  逼宫

    也是因为有这些人在,虽然乍见裴锦箬,有些人有些诧异,不过,裴锦箬的存在也算不得太过打眼。

    虽然也有人诧异这人不是去礼佛去了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又是何时,如何进宫来的?

    只是,如今毕竟是非常时期,她又在郑皇后身边,这些人中,多得是聪明的,自然知道什么该问该说,什么不该问不该说。见郑皇后提也不提,便也都闭紧了嘴巴。

    因而,都只是行礼后,便是一路沉默,往承明殿赶。

    承明殿外,已是被禁军和锦衣卫重重围护,到得这里,倒是听得武定门处的喊杀声愈加清晰,便也让人愈加心惊肉跳起来。

    进得殿内,如预料之中的宽阔,只却已经站了不少的人。

    她们女眷或是直入偏殿,或是绕到后殿进去的,并未惊动前殿的人。

    隔着屏风,她们能隐约瞧见前殿的人,也能将他们的话听得清楚,反倒是前殿的人瞧不见他们。

    她们进得殿来,便有人甩着拂尘迎了上来,“娘娘,您可算来了,陛下已是问了几回了,您来了,陛下想必才能安心。”

    而后,又望向裴锦箬,却也是面无异色,展开笑来道,“世子夫人也来了,那更好了,如此,便算了了陛下一桩心事。”

    裴锦箬见着面前的魏俨,心念电转,面上却是半点儿不显,一如从前般,神态恭敬而从容地道,“多谢公公惦念。”

    这时,前殿隐隐传来争执之声,想必也是对此时的情形不安。

    魏俨面色如常,笑着道,“娘娘暂且稍坐,奴才去与陛下回禀一声,也好让陛下安心。”

    也就是裴锦箬是跟着郑皇后的,这才能一路畅通无阻,直入后殿。

    至于其他的宫妃和女眷则直接被领进了偏殿之中。

    郑皇后点了点头,魏俨这才躬身退了下去。

    裴锦箬扶着郑皇后到一旁坐下,抬头,透过屏风便能瞧见魏俨走到了永和帝身边,正躬身回话。

    永和帝背对着她们,看不清楚表情,不过至少背影还算得端正笔直,想来,还算得康健,至少不如传闻中那般。

    殿门骤然开启,一个人影快步进来,从洞开的殿门隐约可以瞧见外面人影散乱,竟已是能看见身穿甲胄的士兵从外聚拢,转眼,便在整个承明殿外层层护卫起来。

    进门来的居然是一身甲胄的靖安侯,说起来,裴锦箬还没有怎么见过靖安侯身穿甲胄的样子,倒也是格外英武。

    哪怕是面容沉肃,鬓起寒霜,也是步履矫健,好似,只要甲胄上身,他所有的伤病都会不药而愈似的。

    他阔步到了永和帝跟前,躬身抱拳行了礼,才沉声道,“陛下,武定门怕是已破,臣已着令退守承明殿,定然誓死护卫陛下。”

    永和帝低声咳了两下,“靖安侯辛苦了,承明殿的门户交给你,朕和皇后以及众臣工的安危交托于你,朕很放心。”

    靖安侯拱手应了一声,便又转头往殿外走去。

    而那些本来就在窃窃私语,惶惶不安的文武大臣们到得此时,便再也忍不住了。

    低声商量片刻后,便有人上前跪请道,“陛下,终归是父子,不如将福王请进来,有话好说,说不得,都是误会。”

    “是啊!陛下,误会说开了,便也好了。”有人起头,便有人附和。

    “误会?”永和帝冷冷一哼,“依众臣工来看,是什么样的误会?”

    “陛下,福王怕是以为陛下出了什么事,所以,担心陛下,也是为人子的孝心。”

    “朕倒是不知,杨大人你,居然是福王一党。”永和帝截断那人的话,慢吞吞地勾起唇角,说出口的话,却带着冷冽的味道。

    先前说话的那人蓦地打了一个哆嗦,抬起头来,便是撞上了永和帝毫无温度的眼,登时一个激灵,连忙伏跪在地道,“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臣只是……”只是不出来,却已是一头的冷汗。

    “福王是个什么心思,朕比你们清楚。照你们所说,这个所谓的误会要怎样才能解开?福王他若要东宫之位,朕是不是便要废了太子,允他上位?或者,他若想要直接当皇帝,朕是不是也要退位让贤?”

    永和帝这番话甚至没有提高音量,但却带着莫名的威势,登时让整个殿内为之一寂,紧接着,几声“噗通”声相继响起,人便已是瑟瑟伏跪了一殿。有几个还高声喊起了“陛下饶命!”

    唯独上座几人,好似不受影响一般。永和帝半阖着双目,搁在椅扶上的手指没有规律地轻轻敲打着,拇指上所戴的白玉扳指与紫檀木的台面轻轻磕碰,发出轻微且清脆的声响。那声响,虽是轻微,落在有些人耳中,却是声声惊颤。

    且不说,这承明殿外已是兵戈之声渐起,也不知道最后到底会如何。至少,如今高坐于殿上龙椅之上的那人,却是握着足够大的权力,顷刻间,便可对他们生杀予夺。

    魏俨自回了话之后,便是袖着手,与太子萧允一左一右立在永和帝身旁。魏俨就罢了,萧允更是自一开始,便如同一道影子一般,静默地伫立着,恍若没有听见他们所说的任何一句话般。

    此时,殿外的兵戈之声越发明晰起来。

    殿内的人,再不说话。

    彼此都沉默下来,好似连呼吸都屏住了,都在等待着什么。

    今夜,有些事情,终将尘埃落定。

    兵戈之声渐渐回落,沉寂下来。

    殿内,落针可闻。

    俄顷间,殿外隐约传来脚步声,一声声,沉闷地,像是敲在人的心坎儿上,却是穿过了承明殿外宽敞的空地,上了台阶,直往殿门处而来。

    殿内的人,纷纷转头望向紧阖的殿门,就连萧允也不例外。

    窗外的天色已渐渐转暗,下了许久的雪,天阴沉得厉害,还不到酉时,却已好似快入夜了一般。

    承明殿外,已是燃起了火把,忽明忽暗的火光将人影映衬在门扉之上,让人心头惊跳,心脏好似都要从喉咙口跃出来一般。

    终于,沉重的殿门“吱呀”一声轻启。

    两道身穿甲胄的身影逆光走了进来,当先一道,步履带着些急迫,虽然极力克制,脸上隐隐的兴奋,却也压制不住。哪怕是卷着风雪而来,脸上却是春光无限。


………………………………

第547章  忠心

    福王,居然是福王?

    福王,果真是福王!

    殿内众人心中各异,望着大步走进,春风得意的萧奕,却是都不由自主变了神色。

    至于萧奕身后跟着那人,也是一身甲胄,微微有些发福,也不若靖安侯那般浑身铁血杀伐之气,不过,却也带着久居上位者的倨傲与威严,虽然没怎么见过,却也不难猜出身份,想必正是那位辽东总兵董大荣。

    那两人一路从殿门走到了殿中,萧奕忽觉芒刺在背一般,抬眼间,便见得殿上永和帝一双眼微微眯着往他看来,他脚步微微一顿,赶步上前,却是蓦地一个伏跪,便是哭道,“父皇!父皇!儿臣可算是见到您了。听说父皇为人所害,儿臣锥心刺骨,只恨不得以身相替。儿臣当时便想着,哪怕是刀山火海相阻,儿臣也定要赶回父皇身边,以尽孝道,如今,还能再见父皇,儿臣真是……死而无憾。”说着,便已是抱拳,一个重重的响头便是磕了下去,倒是不曾含糊。

    他身后,董大荣亦是紧跟着跪下。

    一番话说得极是真诚,可惜,永和帝却没有半分动容。

    “这么说,你倒是孝心一片了?朕倒是不知,朕不过病了一回,如何便能让你大动干戈,居然伙同辽东总兵董大荣兵围凤京城,还与朕的守军,甚至是亲卫动了手,直闯禁宫。萧奕,你身在皇家,难道不知无诏领兵进京,乃是视同谋逆吗?还有你,董大荣!你有几颗脑袋,够朕砍的?”

    果真是董大荣,只是永和帝提气怒骂,却眨眼之间便是岔了气,竟是咳嗽了起来。

    这一咳,便止不住一般。

    边上魏俨连忙将准备好的药茶奉上,服侍着永和帝略用了两口,过了片刻,好歹是将咳声和缓了些。

    董大荣却早在永和帝那一通斥骂后,便已是以额抵地,伏跪下来。

    此时才拱手道,“陛下息怒。若是因臣让陛下大动肝火,伤了龙体,臣就是万死也难辞其罪。”

    “你若还记得你是臣子,便不会行如此悖逆之举,伙同福王起兵谋反了。”永和帝颤巍巍伸手直指他道。

    “陛下,这样的罪名,臣实不敢当。”董大荣面色不变,犹自沉稳道,“福王殿下一片孝心,臣也是考虑再三,却知道情势危急,哪怕是为着陛下一直以来的看重,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陛下出事。进京勤王,臣自认是一片忠心,还请陛下明鉴。”说着,便已是抱拳深深拜下。

    好一个刚正不阿,忠心不二的臣子。

    永和帝冷冷勾起唇角,“福王与董大人一再说起进京勤王,朕却是不知自己是何时发了诏令,或是你们又是从何得知朕身陷险境了?何况,就算有误会,朕在你们兵围凤京时,也送了圣旨去陈晓利害,可你们,却还是一意孤行,又该如何算?”

    “回禀陛下,那个时候,臣与福王殿下已是不敢信任任何的消息,就怕一个不慎,反倒害了陛下。只得冒天下之大不韪,先行见到陛下才是正理。”

    “如今你们已是见到了朕,那还不速速认罪?”永和帝猛地一拍椅扶的台面。

    “臣愚昧,不知何罪之有?陛下,您本来身子康健,如今,虽然不如传闻中那般昏迷不醒,但也是龙体受损,因何受损,难道陛下不该仔细查查?陛下不要因着一时心软,蒙蔽试听,于己不利,于国,更是大大的有害啊!陛下!我大梁开国以来,先祖皇帝便立下了仁义治天下的祖训,若是一个为了一己之私,连亲生父亲也能下手谋害之人,何德何能坐拥天下?陛下,您自继位以来励精图治,也使我大梁海晏河清,是臣等最为信服爱重的陛下,可莫要到了此时,才误己误国啊!陛下!”董大荣一番话,那叫作慷慨激昂,声泪俱下,闻者莫不涕泪四流啊!

    永和帝却是哼道,“董大人这番话,意有所指啊!”

    “陛下,臣知道忠言逆耳,可有些话,为君为国,臣哪怕明知不妥,也不得不说。陛下,太子自入主东宫以来,无德无贤,实在不堪大任。储君之位,关乎国本,还望陛下收回册宝,重新册立储君,以正国本。”

    “董大荣!你好大的胆子!妄议储君,你可是想要朕诛你九族吗?”永和帝厉喝,抬起手,颤巍巍指着董大荣道。

    底下董大荣跪得笔挺,脸色仍是如常道,“陛下,臣身为臣子,当为国尽忠,哪怕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若是陛下果真要因此治臣之罪,臣,甘愿领罚。”说着,已是重重一个响头磕了下去。

    这一番做派,还真是一个为国尽忠的忠臣模样。

    “朕看,董大人是仗着你带来的那五万兵马,还有此时承明殿外的部署,觉着,朕、太子,乃至这殿中重臣的性命都捏在你手里,这才胆大包天吧?”

    “陛下言重了,臣不敢。”董大荣嘴里说着不敢,可这眉宇间却没有半分敬畏的意思。

    可不就是底气足,腰板硬,觉着自己有了外边儿的兵马,将整个凤京城都捏在了手中,便有能力置喙这个,拿捏那个了吗?

    永和帝目下轻闪间,强压下了眼底的讥诮,“董大人说得倒也对,朕这一身病骨支离,确实是需要好好查一查。”

    话到此处,殿外却适时传来了一阵吵嚷之声。

    董大荣蹙了蹙眉心,转头与萧奕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俱是不解又疑虑。

    只有永和帝抬起眼,朗声问道,“殿外何人何事吵嚷?”

    此时,有人阔步而入,一身蟒袍,大步流星,器宇轩昂,身带清贵之气,正是宁王萧覃。

    而他身后紧跟着的,居然是靖安侯,再往后,是一串被绑成了粽子的人。身上还穿着甲胄,居然是西山大营的服制,被一行禁军押解着送进了殿中。

    这是唱得哪一出?

    殿中诸人皆是不解,可有些人心中,却是不自觉地,有些惴惴起来。

    此时,萧覃已阔步到了永和帝跟前,先是朝着永和帝行过礼,又朝着萧允拱了手,口称“皇兄”,这才道,“父皇,儿臣前来复命。”

    永和帝抬起眼往他身后那一串粽子样的人身上匆匆掠过,不怎么意外地道,“看来,让他逃了?”


………………………………

第548章  反转

    萧覃神色间略有些不自然,打扫了一下喉咙这才道,“父皇果真是料事如神。儿臣按着之前二皇兄的部署,带人去候着,果然瞧见六皇弟。。。。。。哦!不!是瞧见了叛贼萧綦以清君侧勤王的名义,竟是带着西山大营几百余人趁着方才靖安侯与辽东军的人马胶着之时,想要趁虚而入,从承明殿侧门入。好在,陛下早有所备,他们不知从何处备来的火铳、鸟铳等物皆是受了潮,不好使了,否则,对着那么一百多把玩意儿,儿臣也没有法子将人拦下。”

    “不过,萧綦却是狡猾得很,见势头不对,居然在死士的护持之下逃了,儿臣已经立刻着人去追,只是暂且还没有消息。儿臣无能,还请父皇责罚。”说着,已是双手平举眉间,长揖到底。

    永和帝轻轻一挥手,“此事倒也算意料之中,他若如此好对付,也不会一计重一计,事到如今,还不死心地卷土重来了。”

    眼下的情形让董大荣有些不安,萧奕亦然。

    只是萧奕想起城内城外的数万大军,包括此时已经将承明殿重重包围的数千精兵,他又有恃无恐起来。

    若非全无办法,方才,靖安侯会如此轻易认输,让他们进殿来?

    不过是因为知道大势已去,无谓再多做牺牲罢了,只是,到了如今,父皇居然还要虚张声势?

    想到这些,萧奕越发安之若素。

    永和帝的目光则转而睐向董大荣,“如何?忠心耿耿的董大人,可要帮朕分忧?带兵去将萧綦那个逆子给朕抓回来?”

    董大荣目光闪了闪,还不待说话,边上萧奕却已是道,“父皇,萧綦那个逆贼自然是跑不了,可是当务之急却是眼前的事。”

    “哦?眼前的事?”永和帝听罢,也觉得甚是有道理一般,点了点头道,“确实,眼前的事,也总该有个结果。你说呢?靖安侯?”

    萧奕奇怪地瞥了一眼靖安侯,这样的事,为何要问靖安侯?不过,父皇能够松口便是好事啊!

    萧奕将心中乍起的疑虑压在心底,打迭起精神笑望向永和帝,谄媚道,“父皇英明!”

    永和帝轻瞥他一眼,那目光中,好似带着许多难言的意味,只是一眼过后,他却是又转头望向靖安侯,似是非要等靖安侯的一个答案。

    直到靖安侯躬身朝着永和帝一点头,永和帝便是笑了起来,“如此甚好,有些事,确实是到了该要清算的时候了。”

    永和帝言罢,双眸已是彻底沉冷下来,转头望向那一串显然正是萧綦同伙的“粽子”,淡声吩咐道,“将这些人先押下去吧!等到将那逆子拿回,再一并处置。”

    “是。”那一队禁军中的小旗应了一声,便是将那一串“粽子”又拎了下去。

    萧奕不知为何,觉得有些不安,回过头望向董大荣,却见他不知何时也是紧攒着眉峰,面色凝重的样子。

    萧奕心下更是不安了,只是想着他们重兵在手,有什么好怕的,又勉强端住了。

    只下一刻,却见着一个有些眼熟的人影大步从殿外进来,到得御座前,竟是很恭敬地躬身行了礼。

    永和帝让他起身,“如何了?”

    “回陛下,都妥当了。”那人毕恭毕敬应道。

    萧奕却直到此时才认出这有些眼熟的来人是何许人也,就是因为认出了,才是瞠目结舌,不敢置信,又很是有些不安地道,“董大人,这不是……这不是你那个……”

    “正是我那侄儿,董成。”董大荣沉声应道。

    萧奕的心,沉得更是厉害,转头往董大荣望去,董大荣却已没有看向他,目光望着上座的永和帝,神情很是复杂。

    “总以为陛下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我宰割,却没有想到,临到头来,反倒是我,落进了陛下的局中,已然坐困愁城。”董大荣突然变了一个人一般,将方才面上粉饰太平的忠臣模样尽数抹去,甚至挺直了腰板儿,笑了起来,也再未以“臣”自称。

    恍若除去了面具,露出了最为真实的模样。

    而这番模样,想必是连萧奕也未曾见过,否则,他也不会望着眼前的人,目光有些怔忪和陌生了。

    然而,待得明白过来他话里的意思,他的表情中,便更多了两分惊骇。

    下意识地便是嗫嚅着唤道,“董大人?”

    他自来便不是胆子非常大的人,虽然一直心有不甘,总觉得都是龙子龙孙,都是父皇的儿子,缘何他却要比旁人低上一等?萧綦也就罢了,他母家出身高贵,可是萧允呢?他的生母甚至还不如他的母亲,却凭什么能够成为皇后的养子,从而身上多了个嫡出的身份,一跃居于众皇子之首?

    这些年,多是母妃在耳边告诫于他,他们得忍,慢慢来。

    可是到了如今,本以为再也不用怕什么了。

    怎么好像刹那间,事情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董大荣却好似根本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一般,甚至懒得朝他看去一眼。

    萧奕的心口好似破了个洞,呼呼地直往内里灌冷风,寒意,从心间起,窜至四肢百骸。他忍不住,悄悄打了个哆嗦。

    许久后,才茫然地转头,望向了殿上。

    也不知是望向了龙椅之上,坐着的那个生养他的君父,还是望向了永和帝身下那张金碧辉煌,让人不由自主心生向往,不自觉想要靠近的椅子。

    近在咫尺,却已是咫尺天涯。

    永和帝也没有看向萧奕,说起来,这个儿子委实是不堪。

    从前,只当他是不堪大用。

    却也没有想过要彻底放弃他,毕竟是自己的骨肉。

    以为,将他放到辽东去,历练一番,说不得能有点儿长进。

    加之,他一直对辽东有些谋算。

    却没有想到,他非但没有醒悟,反倒野心膨胀,越陷越深,好似入了迷窍一般,终至今日,再无归途。

    这一遭,永和帝的对手,从来不是他这个蠢儿子。

    同样的,董大荣又何曾真正奉他萧奕为主?身为棋子,而不自知,实在是蠢得无可救药。

    “董大荣,朕心中,自来有两处心结,一是西北狄族,此为外患,二便是你辽东董大荣,拥兵自重,不敬朝廷。多年来,都是称病,从不进京述职。口中称臣,却早已将辽东当成了你董家的天下。”

    


………………………………

第549章  蠢货

    “看来,陛下心中,早已容不下我董家?这番布局,难道是从将福王贬谪辽东,便已开始了吗?”董大荣终于转头望了萧奕一眼,只那一眼的意味,却是让萧奕并不是那么舒坦。

    可眼下的情形,好像再不舒坦,他也是无计可施了。

    “开始,还真没有。你在辽东拥兵自重,朕心中早有忌惮是真,但你董家从前于我大梁开国有功,这一点,朕也一直记在心中。朕并非那等鸟尽弓藏之人,只要你不生不臣之心,好好镇守东北边境,朕,也绝不会轻易动你。何况,如今西北未稳,实在不宜再生内患。将这逆子送去辽东,不过是知道你带兵治理确实有一套,想着他若能跟你学上一学,也能有所长进。当然,也存了予你提醒之意。却万万没有想到,你二人,居然一拍即合,甚至为了野心,煽动弩月族叛乱,借由叛乱,从朝廷要粮,名正言顺动兵。”

    “今日之局,不过是你们起的因,朕,顺势而为罢了。”

    “陛下不过顺势而为,便能轻易反败为胜,董某,该甘拜下风了?”董大荣勾起唇角,语带讥诮。

    “朕知晓你心中所想。”只是永和帝这个一国之君,却比他想象得要从容大度,丝毫没有被他激怒,仍然是沉定的模样,语调平稳淡静,“你不过是不耻朕要动你,却要借助于你董家之人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