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嫡女有空间-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五个月,南凤国全国菜市场內,竟然都没有一个卖肉卖鱼等荤食的,全国各地酒楼荤菜也全部撤销,进门的客人,全部点的是素斋。
    就连皇宫给太皇太后举办的丧宴,也全都是素斋,没有荤食在內。
    太皇太后的丧事办完后,苏怀宁一行人留在南凤国又待了半年,陪着亲人吃了一顿团圆年夜饭后,在正月十六这一日,才返回女儿国。
    他们走的这一日,皇太祖和皇太后没提再去女儿国住的事,两个老人选择了留在南凤国过日子,南凤国皇宫才是他们真正的落叶归根之地,女儿国,那是别人家的国家,是别人家的根。
    先前对女儿国好奇,皇太祖和皇太后才会跟着苏怀宁一行人去女儿国看看,现在,该看的都看过了,也真正认识到了仙凡之间都差距,也感觉到了自己这等凡夫俗子和苏怀宁一行人的差距。
    顿时间,皇太祖以前还想要在女儿国养老余生的心思,顿时改变了。
    女儿国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不是他能呆得住的。
    在南凤国,他是皇太祖,身份尊贵,高高在上,就连皇上,都不得不听从他的存在,可他到了女儿国后,他顿时犹如那蝼蚁一般,在修士面前,他感觉不到一点儿高高在上的存在,甚至还觉得自己卑微。
    仙凡之间的差距,顿时让他失去了要去女儿国养老的心思,也让他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彻底老实了下来。
    数十年来,皇太祖一直对女儿国存着好奇之心,也想要利用女儿国,把南凤国变强,可在他真正感受到了女儿国的强大之后,这番心思就彻底熄灭了,别说利用女儿国,就连这个想法,都不敢有了。
    南凤国,一个凡人世界,人家女儿国随便出一个修士,就能要了整个南凤国子民的性命。
    在这等差距之下,皇太祖纵然有再多的心思,也不敢真的有所为。
    女儿国,那是南凤国做风火轮,也追不上的一个存在。
    苏怀宁一行人回了女儿国后,她和段旭霆二人就一直坐镇女儿国皇朝,女儿国皇朝也因多了两个大乘期修士坐镇后,行事也比以前果断了几分,敢于和十大门派的修士去争取女儿国皇朝该得的资源。
    十大门派的人,轻易也不敢再找女儿国的麻烦,更加不敢再联合一起挤兑女儿国皇朝的修士。
    特别是苏怀宁是整个修仙界唯一一个九级炼丹师,段旭霆也是整个修仙界唯一一个九级符箓师,就凭这两点,就足够让十大门派的人忌惮的,不敢小觑了女儿国。
    也因此,原本和修仙界十大门派总是麻烦不断的女儿国,这些年来,十分的太平。
    苏怀宁和段旭霆的日子,也过得十分的逍遥自在。
    

第3165章

  五年后,南凤国传来消息,秦家的老太爷和老太太,双双大限将至,苏怀宁和苏怀瑜商量,立即带着夫君和孩子们,回了南凤国。
    坐飞行器,半个月后,就赶到了南凤国。
    秦家正在办丧事,苏怀宁一行人踏进秦家门后,就见到了秦家摆在大堂的一口宽大的棺柩。
    秦大太太也是快七十的人了,两鬓有了白发,脸上多了许多皱纹,腰也没以前直了,真正老了许多。
    她看着眼前,外貌还似二八十六岁的小姑娘般的苏怀宁和苏怀瑜姐妹二人,眼泪哗哗落下,哽咽着道,“公公和婆婆临走时,嘴里还念叨你们,想见你们最后一面,可还是没等到你们来。”
    秦家的两位老祖宗,寿命也都九十来岁了,也算是喜丧,可两个老人这结伴一块儿都走了,秦大太太的心里感觉一下子就空了般,难受的紧。
    秦大太太自嫁进秦家后,就和婆婆关系处的跟亲母女一样好,甚至比亲母女还要好,婆媳二人处了五十多年,都没红过脸,这感情,简直比海都还要深。
    这婆婆突然间走了,公公也走了,秦大太太的心,瞬间空落落的,哇凉哇凉,怎么用火炉烤,也烤不热乎。
    这几日,她不顾自己身体老迈,一定要给公公婆婆跪灵,要不是几个儿媳妇,轮番上阵来劝她去休息,只怕她都要跪死在灵堂前。
    秦大太太,哦,不,现在该称呼秦老太太。
    秦老太太亲自领着苏怀宁一行人去了灵堂前,给两位老人上了一炷香,又磕了三个头,然后去了偏房说话。
    “老祖宗临终前说,没再见你们一面,虽然有些小遗憾,但看着秦家子孙昌盛,荣华富贵,子孙们又个个听话,前途似锦,他们就是去了地下,也有脸去见秦家的列祖列宗。”
    秦老太太又道,“知道你们赶回来,给他们磕了头,上了香,老祖宗去地下也能安息了。”
    两个秦家老祖宗办的是喜丧,停棺的日子久,但也不能越过太皇太后去,太皇太后停棺一百六十天,秦家就为两位老祖宗停棺一百三十六日,喜丧从二月份,一直办到六月中旬。
    停棺时间长,且到了五月份后,天气会一天比一天炎热,苏怀宁担心两位老祖宗的尸体会腐烂变味儿,就让人开了棺盖,放了两枚能制住尸体腐烂的丹药,含在两位老祖宗的嘴里。
    丹药入口即化,即使两位老祖宗驾鹤仙去,那丹药入了嘴后,就化成了一滩灵药水,细细的流进了他们的肚子里。
    不过片刻,两位老祖宗的尸体就有了变化,原本煞白的皮肤,竟然一点一点的在恢复红润之色,僵硬的身体也渐渐变得柔软起来。
    明明就没了呼吸,可这会儿看着,两位老祖宗却像是睡着了一样,一点儿也不像尸体。
    秦家的老太爷见了,就心知苏怀宁给两个老祖宗喂的,一定是灵丹仙药,是仙家宝贝,秦家老太爷感激道谢。
    

第3166章

  苏怀宁道,“这丹药,也只是能保老祖宗的身体一年内不会腐烂……”却救不回老祖宗的命。
    但仅如此,秦家上上下下,也都十分感激苏怀宁。
    能保老祖宗的尸体在停棺之日不腐烂,不变色,这就是对秦家的大恩大德,而秦家欠苏怀宁的,又何止这一件事。
    苏怀宁一家人,在秦家祭拜了两个老祖宗后,就回了段家,探望段武峰。
    段武峰今年已七十有余,但人一点儿也不显老,保养的很好,七十岁的人,看着就像五十岁的人,头发都没白一根,身体十分健康。
    比他小三十来岁的司马玉兰,眼角比几年则前多了几条皱痕,两鬓也长了几根白发,脸上还多了一丝愁容。
    司马玉兰说,“还不都是愁棉儿那丫头的婚事给愁的,都十七岁的丫头了,偏偏婚事上艰难,定了两个,都退了……”
    退了两门亲事,谁还敢上段家来提亲啊。
    段家门槛再高,再多人巴结,可也架不住棉儿退了两门亲事的名声。
    司马玉兰为段武峰生的一双儿女,儿子二十岁,在两年前就已成家立业,分家另过,娶的媳妇也有了身孕,再过两个月,就要生了。
    女儿棉儿十七岁,自打她十三岁后,司马玉兰就在为女儿相看婆家,可数年过去了,棉儿的婚事一直磕磕绊绊没能成,让一向万事不愁的司马玉兰,这一次可愁坏了。
    司马玉兰唉声叹气说,“先头定了一个,是朝廷二品梁大将军家的二小子,梁大将军出身段家军,和你大哥都认识,还是你爹一手提拔起来的,两家算是世家,都知根知底,两相交好,可谁知,那梁家二小子是个没福分的,定亲才半年,他出去骑马,摔了一跤,竟然摔成了瘫痪,得躺在床上一辈子……”
    司马玉兰一边抹眼泪,一边道,“梁家二小子毁了,梁大将军不想再毁了棉儿一辈子,就主动上门来退了这门亲事,你爹知道,这亲事若退了,那就是我们段家欠了梁家的,可是,不退,我和你爹又舍不得棉儿下半辈子去和个瘫痪在床的男人过一辈子,那跟守一辈子的活寡,有何区别?棉儿还小,她还这么年轻,这就剜了我的心,还要疼呢。”
    然后,又说起了第二次定亲的事。
    “这门亲事,是她刚芨笄那年定的,是我娘家排行第三的侄儿,原本,我嫂子和我提起这门亲事时,我就不答应,可我嫂子在我面前哭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说是我侄儿见过棉儿一面后,就茶不思,饭不想,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还说得了相思病……纵然这样,我也没答应,嫂子她就骂我,说我忘恩负义,把司马家的养育之恩都忘了……虽然,司马家在我后来归娘家那几年,确实苛待了我,可我在娘家做姑娘时,娘家人却从未亏待过我,这个恩,我得念着。”
    就是她如今的好日子,也是司马家用了一个人情,才和皇后换来了她能嫁入段家的机会。
    这恩情,她不能不念着,更不能不报。
    

第3167章

  为了报恩,要把女儿的一辈子搭进去,司马玉兰万分不愿意,可当她看到侄儿瘦骨嶙峋的躺在床上后,终究是心软了,同意了这门亲事。
    她同意了,可段武峰没同意,棉儿也不答应嫁进司马家。
    为了说服司马玉兰,段武峰还派人去调查了司马家的少爷,得到的结果,让段武峰大吃一惊,也让司马玉兰后悔不已。
    原来,司马三少爷不是什么思念棉儿茶不思饭不想,而是得了一种厌食症,吃不下饭,吃什么,吐什么,吃多少,吐多少,才会那么瘦弱,瘦的连床都下不来。
    司马家请了不少大夫给司马三少爷治病,可大夫束手无策,司马三少爷药汤喝了不少,可病却丝毫不见起色。
    司马太太担心儿子会就这么病死了,她儿子还没娶媳妇呢,她就求了司马老爷想办法,去求得太医来给儿子看病。
    可司马家早已不复以往,那儿请的动太医啊。
    没办法,司马太太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死,而司马三少爷的心里也确实有棉儿,对棉儿一见钟情,只是还没到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而已。
    司马太太就想出了要为儿子求娶棉儿的主意。
    一旦她儿子,和棉儿定了亲,那就是段家的女婿,以段家如日中天的地位,给她儿子请一个太医过来治病,那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既能如儿子的愿,娶到段棉儿,又能请了太医给儿子治病,一举两得的好事,这不,司马太太就在司马玉兰面前,演了一场苦肉戏,逼的司马玉兰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
    当段武峰调查到内情后,司马玉兰后悔不迭,她当即就去了司马家,找了嫂子,闹了一场,把婚给退了,不过,好歹也是亲侄儿,最后,司马玉兰也求了段武峰出面,请了太医,去给司马三少爷治病。
    厌食症,哪儿又是那么好治疗的。
    如今,几年过去,司马三少爷的厌食症还没好全,平日只能喝一些清淡的汤汤水水,吃点儿新鲜水果,其余的,一律吃不进嘴里。
    而段棉儿,因为退了两门亲事后,名声有损,甚至还有人在背地里说段棉儿八字太强,克夫,谁摊上,谁遭难。
    这传言,虽然顾及着段家的势力,没大肆宣扬,当暗地里也有不少人传来传去,以至于,段棉儿十七岁了,也没人敢上门求娶。
    司马玉兰为了她的婚事,愁的饭吃不香,夜不能寐,白头发一天比一天多。
    苏怀宁听了来龙去脉,道,“母亲,姻缘之事,都讲究一个缘字,或许是棉儿的缘分还未到,还需再等一等。”
    “都十七岁的大姑娘了,眼看这个年,又要过去了,再不嫁出去,明年就成老姑娘了。”司马玉兰焉能安心等待。
    她是费尽心思,想要给宝贝女儿,寻一门好亲事,可是,偏偏不如意,她急啊。
    苏怀宁却提起了那位梁家二少爷,“伤的怎么样,是断了腿骨?还是断了筋脉?腰骨也断了吗?”
    问的十分仔细。
    

第3168章

  司马玉兰惊喜,“怀宁,你可是想给他治伤?”
    “到底是和段家交好的世家,听你口吻,那梁家二少爷人也不错,若是我能医治好他,这门亲事,或许还能重提。”
    不过,未免司马玉兰抱着大希望,最后却失望,她还是说道,“能不能治好,我也没把握,毕竟还没看到人,母亲也别抱太大的希望。”
    毕竟她只是修士,并不是真正能肉白骨的活神仙。
    司马玉兰重重点头,“我知道,只要你肯去医治,我已经很高兴了,至于能不能好,那就的看梁家那二小子的福分。”
    半个时辰后,段武峰就带着苏怀宁去了梁家。
    梁家二少爷,骑马摔成了残废,在床上已躺三年,京城所有的大夫,都来给他医治过,还有太医院的太医,也全都给他开过药方,可是,三年里,他汤药没少喝,却没见效果。
    要说效果,也只是止了点儿痛,可身体却一直瘫痪着,从腰部以下,整个身体没知觉,动不了,就是用手在他腿上用力掐几下,也没有一点儿感觉。
    苏怀宁没给他把脉,而是直接展开了神识,沿着他体内的筋脉,一条条查看过去。
    他的腰脊椎骨断了,断裂后,因没有及时纠正,此刻断裂的那一截骨头已经长歪了,还压迫着一条主干筋脉,也难怪,腰部以下会没知觉。
    筋脉被压迫着,腰骨又断裂,有知觉才怪呢。
    然后,神识又一点一点的往下看,左腿没事,完好无损,右腿却断了一根,断裂了两截,但由于腰骨哪儿压迫了一条主干筋脉,导致两条腿都没知觉,所以腿断了,梁家二少爷也感觉不到疼,也动不了。
    苏怀宁见有一根断裂的腿骨也长歪了,有一根骨头顶着肉,都快要长出来了,如果她没来,估计用不了一年时间,梁家二少爷的大|腿|上就会顶出一根尖细的骨头出来。
    “郡王妃,我儿怎么样?”
    一旁,战战兢兢见苏怀宁盯着儿子两条腿目不转睛的梁太太,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出声问了句。
    苏怀宁将神识收了回来,道,“二少爷的腰骨断裂了,右腿上也有两处断裂,那骨头都长歪了,用手摸,就能摸出来,这腿上断骨,都是小事,敲碎了,重新接一下就是,只是这腰骨……长了三年,已经定型了,要治好,也得重新敲断在接上。”
    梁家老爷太太听了,齐齐脸色大变,“敲……敲碎了?那还能接吗?”
    骨头碎了,还能接么?
    若不能接,她儿子岂不是要伤的更重?
    梁太太脸色犹豫,有些不敢让苏怀宁下手医治,梁老爷却果断道,“郡王妃,就按照你说的办法医治。”
    郡王妃是第一个说他儿子可以医治的人,就连当初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没有一个说能治好他儿子的伤,只是开一张药方,摇头说没的治。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人说他儿子可以治好,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一次可以让他儿子痊愈的机会。
    

第3169章

  何况,郡王妃苏怀宁是神医,还是神仙,若她都治疗不好他儿子,那他儿子可就真正的没了希望。
    哪怕有一丁点希望,他也不想放弃。
    儿子好好的一个人,他不想让儿子就这么一辈子躺在床上,做一个废人。
    梁老爷开口了,梁太太也只好点头,还询问苏怀宁,“需要我们准备什么吗?有需要,郡王妃尽管开口,府里的下人,随时听候差遣。”
    苏怀宁就不客气吩咐了,“拎一桶温水进来,再多准备一些干净的布巾,还有一块大木板子,要能睡得下一个人的,再准备两根手臂一样粗细长短整齐的木棍,好了,暂时就这些吧,若再有需要,我会告诉你的。”
    梁太太把东西都在心里默记了一遍,然后就急急出去,吩咐下人去准备。
    梁老爷带着两个小厮,在旁边打下手,按照苏怀宁的吩咐,把梁家二少爷抱着去了木榻上,又把梁少爷身上的衣服都去了,只剩下里面一件四角亵褲,然后让梁少爷,平躺在木榻上,万事俱备。
    下人端了一个棉杌子,放在木榻旁,苏怀宁坐在棉杌子上,就对梁老爷说,“我要重新敲碎梁少爷的腰骨和腿骨,再重新给他接上,要很长一段时间,你们可以留在屋子里,但切记,不可出声扰了我心神。”
    “那……那我们还是出去,免得扰了郡王妃。”
    以免治疗期间出了差错,梁老爷带着两个小厮都出了屋子,而梁太太带着下人,很快就把苏怀宁需要都东西都准备齐全了。
    苏怀宁道,“梁太太,留下一个胆子大的丫鬟给梁少爷擦汗就行,其他人,就都出去吧。”
    梁太太左思右想,不放心丫鬟留下来,最后决定自己留下来。
    苏怀宁也没说什么,她只说了句,“不要扰了我就行。”
    等梁太太把下人都谴出去后,苏怀宁一挥手,梁二少爷的身体,就突然悬空飘了起来,然后翻了身,又落回了木榻上,让原本仰躺着的梁二少爷,变成了趴着。
    还不等震惊的梁太太回过神来,苏怀宁就抬手,在梁二少爷的腰骨上,弹了几下,又在他右腿上弹了几下。
    随着她的弹动,只听得梁二少爷的体内发出了嘎巴嘎巴几声骨头断裂的响声,梁二少爷痛的嘶声惨叫,不过,刚叫一声,就被苏怀宁点了几处穴道。
    动不了,也叫不出声,只能硬生生的扛着身上的痛。
    痛到极致,额头上满是大汗,而一旁的梁太太,哪儿还记得给他擦汗啊,她压抑着哭声,默默垂泪,心疼的不得了。
    还是苏怀宁见梁二少爷脸上的汗珠子都快要迷了他眼睛,她看不过去,道,“梁太太,现在不是心疼二少爷的时候,你还不快给他擦擦汗。”
    梁太太这才记起了自己坐在这里,是有任务的。
    她赶紧抹了一把眼泪,捞起盆里的布巾,拧干水,给儿子擦汗,可随着苏怀宁在一点一滴的接骨后,梁二少爷脸上的汗珠子,就像是在下大雨似的,哗啦啦的往下滴。
    梁太太擦都擦不过来。
    

第3170章

  重新敲碎了的腰骨,苏怀宁要用灵力,一点儿一点儿的为梁家二少爷重新接起来,接的时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也不能留有一丝一毫的缝隙,不然就是失败。
    还有被压迫了三年的筋脉,苏怀宁在接好腰骨后,要打通那根筋脉被拥堵的地方,让它得以恢复生机……
    苏怀宁做的小心翼翼,仔仔细细,而梁家二少爷,也痛晕了,晕了后,又被痛醒,反反复复几次,真心生不如死。
    他身上也跟津了水一样,湿漉漉的,梁太太擦湿了三十多块布巾,还是不够擦,又找了几十块帕子继续擦,擦到最后,梁太太无声大哭,手足无措。
    两个时辰后,在梁二少爷痛晕过去六次,他的腰骨腿骨,总算是接好了,恢复了原状,只是,因刚接骨,骨头脆弱,一碰就易再断,苏怀宁就直接将梁二少爷整个身子绑在了下人找来的那块板子上。
    又将两根木棍,绑在了右腿上,固定接好的骨头,然后才吩咐梁太太,“一个月内禁食,什么也不能吃喝。”
    “啊……一个月?”那不得饿死?
    梁太太傻眼了,不过,很快,她就松了一口气,因为,苏怀宁拿出一个瓷瓶交给她,并说,“这是仙家辟谷丹,一颗管一天,不吃不喝也行,这一瓶是三十颗,够他吃一个月。”
    然后,严肃叮咛,“切记,不可再食其他食物,水也不可以。”
    人喝了水,吃了东西,就会要如厕,梁二少爷的腰骨受不住如厕,也不能动惮,只能靠着辟谷丹维持生命。
    好在,自去了女儿国后,她炼制了一些凡人可食用的辟谷丹,本来是给女儿国凡人界中一些贫苦人家吃的,这下倒好了,竟然还救了梁二少爷一条命。
    苏怀宁走时,梁老爷,也就是梁大将军要领着家人,给苏怀宁磕头道谢,被苏怀宁拦住了。
    苏怀宁笑道,“磕头就不必了,等梁二少爷恢复如初后,他和段家的那门亲事,我希望能继续下去。”
    “只要段家不嫌弃,下官求之不得。”
    梁老爷哈哈大笑,十分高兴。
    接下来,苏怀宁就一直在秦家帮忙,一个月后,她回段家时,司马玉兰告诉她,“梁家那二小子,听说身体好了,能下床走几步了。”
    然后,欲言又止,几次想说什么,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
    苏怀宁就是瞎子,也看出她有话难以开口。
    她眼神闪了一下,问道,“是不是你嫂子求上门了?”
    “你猜出来了。”司马玉兰苦笑,“我嫂子听说你回来了,还治好了梁二少爷的伤,她就来求我,哭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想让你去司马家给我那侄儿看看。”
    “等两个老祖宗七七之后吧,这几日,我没空。”苏怀宁道。
    等秦家两老祖宗七七之后,去秦家祭拜的人就少了许多,秦家人忙了一个多月也总算是能有一些可歇着的时间。
    苏怀宁就抽空,让司马玉兰陪着,去了一趟司马家。
    

第3171章

  司马少爷的厌食症,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得罪了人,被对方按着脑袋,吃了一桶黄金之物后,就得了厌食症。
    自那之后,他吃什么,都觉得是那黄金之物,吃进去,没过一个呼吸间,就会吐出来,吃多少,吐多少,肚子里压根儿就剩不下一丁点东西。
    后来,经过了几个太医医治后,才总算能吃下一些药膳汤,但也仅仅一顿能喝下半小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