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邪王强宠:至尊毒妃不好惹-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有顾轻眉的到来,所以李默白将一干女眷都归附到了她这里。
  当然,顾轻眉又找到了几名当地的女大夫,她们几个,专门负责女眷的诊治,如此,倒是少了不少的麻烦。
  李默白刚开始这么做,一是顾虑到了有可能会给他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再则,也不愿意让顾轻眉给一些不相干的男人来诊脉。
  哪怕是正常的看病,他也觉得不妥!
  “小姐,您先歇一歇,喝口热汤吧。”
  青环看着一日比一日瘦的小姐,当真是心疼坏了。
  可是眼下允州的情形不容乐观,她也知道,想要让小姐休息一日是不可能的。
  也只有偶尔说句话,劝她休息一会儿。
  “嗯。这位大婶,你先稍等一下。”
  “诶,好!谢谢顾小姐了。”
  顾轻眉抿唇笑笑,没有接青环手上的热汤,而是站起身来,在附近走动了一会儿,活动了一下胳膊,再转动了一下脖子后,才喝了青环递过来的汤。
  “小姐,楼公子找您。”
  顾轻眉抬眼一瞧,楼东阳行色匆匆,眉眼间难掩的疲惫,使他整个人看起来更多了分沧桑感。
  “有事?”
  “家父在容城也筹集了一些粮食,虽然不多,可是也能让咱们再撑几日了。”
  “嗯,有杨家贡献出来的粮食,一时半会儿还好。”
  “我听说,现在大雍各地的粮商们都在涨价,除却允州,其它地方的百姓们,也是开始怨声载道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办法了
  
  
  晚上,李默白和顾轻眉等人都聚在了书房里,谁也不说话,屋子里的气氛,格外的沉闷。
  顾华生看看几人,犹豫了许久之后,才小声道:“默世子,我们朝廷对这些粮商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吗?”
  李默白叹了一口气,“想要压下粮价,朝廷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开官仓,平稀市面上的价格。可问题是现在允州受灾,数万百姓,要有几个月没有一粒粮食的来源,朝廷怎么可能会打开官仓,只为了冲击粮价?”
  “那岂不是没办法了?”
  楼东阳亦是一脸的愤慨,“这些个奸商!难怪总有人瞧不起这些商人呢,简直就是趁火打劫!竟然一点儿也不顾虑百姓们的死活。”
  “呵呵,这倒不至于。现在粮价还只是刚刚开始涨,若是能保持在这个价格不动,那我也只能说这些粮商还算是有些良心。可若是再继续涨?”
  顾轻眉接过了话茬,“我看价格稳定的可能性不大。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既然能出一个是无尘公子这样不计较银钱的义商,为何就不能出一些只贪图利润的奸商?”
  李默白挑眉,笑眯眯地看着她。
  那眼神分明就是在说,你自己夸自己,倒是一点儿也不谦虚。
  顾轻眉回他一记眼神,我本来就是义商!
  “那现在怎么办?万一朝廷顾虑大局,真的开了官仓,那我们允州的难民岂不是吃不上饭了?”顾华生到底是年轻,而且又不曾出门经过事儿,难免有些着急了。
  楼东阳摇摇头,“先别急。这件事情,相信皇上也自有主张。”
  李默白沉默不语,粮价一事,可大可小。
  就算是皇上有心整治,俗话说,法不责众。这一次,那些粮商们显然是有备而来,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样的状况。
  若是都处置了,只怕会激起民愤民怨,反倒是会将粮食的价格给哄的更高。
  可若是不处置,那些奸商又岂肯就此坐视银钱的流失?
  顾轻眉突然眼前一亮,“默白,是不是只有有低价粮食能冲击进来,那粮价就会只跌不降?”
  李默白点点头,“理论上正是如此。”
  “那好办了!我有办法。”
  “什么?”李默白的一双黑眸中此时也散发出了一抹光茫,显然是对她的计划,有所期待。
  顾轻眉也没想着再瞒着顾华生,直接将她的计划一五一十道来。
  “不是吧?妹妹,你几时对于周边国家的行情也如此了解了?你怎么知道西越的粮食今年是大丰收?”
  “西越的庄稼长势好,自然是与天气原因分不开的。而且到现在为止,西越已经是连续几年不曾有过天灾了。就算是今年西越有事,他们的粮食储备也是用不完的。”
  “所以你就想着从西越以低价购入粮食,然后再运回大雍?”
  “不错!不过,有一点你说错了。”
  顾轻眉神秘地笑了笑,“事实上,我去年就已经在做准备了。只不过当时没想到我们大雍会出现这等灾情,我的本意,是想着在西越赚一笔的。”
  李默白笑道,“你早就囤积了粮食?”
  “嗯。不是太多,也只有几十万石,不过应付当下的局面,应该是足够了。”
  顾华生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几十万石?
  这还不多?
  他能说自己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吗?
  “我现在立刻派人将这些粮食秘密地运入大雍,另外,再继续在当地收购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好。只是你确定你的人手能顺利地将粮食运出来?”
  顾轻眉愣了一下,一路上关卡重重,若是几十车粮食,她倒是有把握一定能运过来。可几十万石,这的确是一个大数目。
  万一引起了西越官方的注意,那就真麻烦了。
  就算目前还算是友国,可是西越也不会愿意看到有人出手帮大雍解决麻烦的。
  做为邻国,而且还是曾经被大雍所欺负的邻国,他们巴不得是大雍越倒霉越好。
  “那就想办法转移西越官员的注意力。”
  李默白突然出声道,“楼东阳,你先从容城找几位靠得住的粮商,然后我再派人带他们去西越,是极为高调的过去,就说是去采购粮食,看看西越的态度就好。”
  “这法子可行。只是,这么大的事情,你是不是应该要先禀明皇上?”楼东阳有些担忧。
  毕竟事关国本体面,这样大的事情,可不是一个世子就能做得了主的。
  “无妨,我即刻修书与皇上,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入京城,你们也都各自去安排,争取越快越好。”
  “好。”
  顾轻眉转身欲走,被李默白一手拉住了,“你等一下,有关运送粮食的人手,你确定你有?”
  顾轻眉的面色微窘,她的确是考虑不周了。
  “这样,我们想个办法,你先让人二十车,二十车地往大雍运,只说是要卖个高价,好赚些银子。对于这样的说法,我相信西越的官员还是十分感兴趣的。”
  赚邻国的银子,他们当然愿意看到!
  “可是这二十车二十车地运,只怕是太难了。而且不能是同一拨人,也不能在同一天,会不会太耽搁时间了?”
  “我们与西越的贸易通道主要有两条,距离并不近,就算是他们之间要互通消息,没有个五六天,也是不可能的。再说了,只怕他们之间也未必就有这样的默契。”
  李默白话落,似乎是又想起了什么,“我正好在西越有个朋友,我让他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其中一条通道里,一次性地运出一百车粮食来。”
  顾轻眉的眼睛一亮,“那敢情好!”
  “西越那边可需要你亲自跑一趟?”
  “不必,我让清风去一趟就可以了。”
  “好,就这么定了,我们分头行动,希望越快越好。”
  待书房里只剩下了李默白一个人的时候,他的脸色却是一点一滴地慢慢地凝重了下来。
  到底是什么人能有如此大的本事,将这一切都操控得如此顺手周密?
  先是趁着水患下毒,再是明知大雍粮食有可能不济的情况下,还哄抬粮价?
  
  第二百八十八章 黑衣人
  
  
  不管是谁,李默白都没忘了他姓李,是大雍的皇室子弟。
  他绝不容许有人借着水患之故从而胡做非为!
  这一次还好顾轻眉之前早有准备,虽然并非是为了应对水患而准备的,可是几十万石的粮食呢,有了这些,这一次,大雍的危机,必然是能安全度过!
  思虑再三,李默白还是写了一道密折,再将暗卫叫出,命他火速送往京城。
  李默白没说他在西越的那位友人到底是谁,是何来历,顾轻眉也聪明地没问。
  有些事情,她知道了,未必就是好事。
  几乎就是同一晚,天机阁有所动作,杨家也同样有所动作了。
  书房内,杨老太爷命儿子将一些该销毁的东西,迅速销毁,独自一人看了一会儿书之后,便扭头进了内间儿,随后启动了一个机关,进入密室。
  “你这些日子都去哪儿了?”
  一位黑衣人,几乎是从头到脚都蒙在了黑色之下,只有一双眼睛露出来,乌溜溜的,如果不是还有些眼白,实在是让人很难注意到,这是一双眼睛,而非黑布。
  “自然是去外面走走。”
  “如今外头的粮价飞涨,可是与你有关?”
  “呵呵,你在责怪我?”
  黑衣人听出杨老太爷的语气不善,难免有些轻嘲,“别忘了你的身分。如果没有我在背后给你们做支撑,你们以为那个蠢笨的太子还能撑多久?”
  杨老太爷的怒气顿生,只是思索再三之后,还是将怒气又压了下去。
  眼前之人的本事,不是他能招惹得起的。
  就算是杨家在允州根深蒂固,可是他没忘了,在这个天下,皇权至上。
  只要皇上真的敢动手,那允州,仍然是皇上说了算的。
  “你之前是如何应承老夫的?现在为何出耳反耳?”
  “杨老太爷,你弄清楚了,如果不是你们的人先行破坏了我的计划,现在坐在刺史府里处理这些的,还是楚王。可是你们偏偏就是按捺不住,非要对李元赫出手,现在好了?”
  冷笑一声,黑衣人语气中对于杨家的不满,也越来越浓。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自作主张,允州的情形,自然是比现在还要糟糕,届时,想要将李元赫拉下马,让他永无翻身之日,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杨老太爷紧紧地抿着唇,很显然,他无法反驳对方的话。
  如果不是他们太心急了,伤了楚王,或许事情就不会发展地如此糟糕。
  “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什么都不必做。只需要静静地看着就好。如今粮价飞涨,我倒要看看皇上要如何应对。是开仓压下粮价,还是先紧着允州的难民呢?呵呵,本座当真是有些期待了呢。”
  杨老太爷怔了一下,突然就心生一股懊悔。
  眼前之人,明显就是为了将大雍搅乱,而非真正地想要扶助太子上位。
  或许,当初他不该轻信了此人,亦不该走错了路。
  只是如今悔之晚矣。
  “若是什么也不做,岂非引起皇上的责难?”杨老太爷聪明地反问地了一句。
  “你们不是已经贡献出了一个粮囤的粮食?这对于粮食紧缺的大雍来说,已经足够了。”
  杨老太爷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哑着嗓子问了一句,“允州官仓里丢的粮食,也是你的手笔?”
  黑衣人身上的气势陡然一冷,缓缓地轩身与杨老太爷对视。
  一个是来历神秘,身分特殊的上位者,一个是三朝元老,受尽天下臣民推崇的老者。
  两人的对视,自然是压力不小。
  片刻后,黑衣人笑了笑,“无论是不是我做的,你都别忘了,我们是一条船上的。我若是沉入了水底,你也必定是在泥沼之中挣扎。”
  杨老太爷的身子抖了抖,到底年纪大了,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扶着桌子,缓缓坐下了。
  “老夫并非要与你撇清关系的意思。只是我们既然是合作,你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瞒着老夫吧?”
  “有些事情,你知道了未必就有好处。你只要相信一点,我定然是会竭力扶助太子登基的,至于李元赫,我当然不会让他好过。”
  杨老太爷的一双老眼动了动,现在,他还真是有些怀疑这个人的初衷了。
  “你之前不是训练了一批暗卫?也该让他们大显身手了。”
  杨老太爷的身子一僵,此人竟然什么都知道。
  难道这些年来他们杨家的所做所为,他都是看在眼里?
  心中莫名地就有些发寒,总觉得眼前这个人的心计太深,太过可怕了。
  “楚王身边有当初太后留下来的暗卫,虽说后来经由他们自己训练,已不及真正的皇室暗卫厉害,可是至少比普通的侍卫要强。你们若是再隐忍不发,只怕太子哪一天就能直接死在了东宫里。”
  这话说的还真是重!
  杨老太爷也的确是被这样的言论给吓到了。
  不过,一想到了自己的那个外孙子,杨老太爷的心里又多了几分的胆气。
  没有什么,比杨家的前程更重要的。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是一如往常般的忙碌着。
  几人都十分有默契地对于外头的粮价颇为关切,同时,也都表现得十分忧虑。
  京城的皇上在收到了李默白的密折之后,竟然生了一场大病,一连三日不曾上朝,朝上之事,都交由平王与靖王暂时打理。
  太子虽然已被解禁,可是行事小心了许多,不敢再提朝政二字,一心孝顺地侍奉在皇上跟前,颇为尽心。
  李元赫也不甘示弱,日日守在了承乾宫,虽说不及太子那样能近前侍奉,可是至少也能守在宫内,免得再有什么风吹草动。
  皇上一病倒,诸多事务也不敢再去惊扰圣驾。
  倒是有关粮价,还真的就是一天一个价,短短数日,那粮价竟然已是翻了数倍!
  就连京城,都跟着被哄抬了起来。
  所有的一切,似乎是都不正常。
  然而,更不正常的是,就在两日后的一个晚上,几个粮价最高的州郡内,同时有六七名粮商被下了狱。
  杨老太爷听到消息之后,整个人几乎就要晕了过去。
  
  第二百八十九章 另有忧虑
  
  
  依杨老太爷对皇上的了解,他十分确定,皇上定然是早已有了万全之策,否则,是断断不可能会下这样的决定的。
  很快,朝廷的旨意出来。
  比数日前粮价超过五倍的粮商们,统统被处以十倍的罚额。
  而之前被下狱的几名,他们的粮价已是逼近十倍,所以,朝廷将处以抄没家产,流放三千里的处罚。
  此事很快就在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百姓们自然是纷纷拍手叫好。
  而一些小号的粮商,不知是出于什么原由,竟然纷纷闭门,不肯再出售一粒粮食了。
  这一切,很显然是早有预谋。
  只要是他们的人被抓了,那么,接下来,他们将联手*,这是要逼着朝廷放人了。
  杨老太爷派人密切地关注着外头的风吹草动,允州目前因为有李默白在,所以粮价并未上涨,最主要,也是被先前的难民们冲进来给吓着了。
  若是他们也胆敢这样跟着起哄,只怕之前的事情,还有可能会再演一变。
  大雍的几处州郡的确是出现了粮商*一事,此事,很快也就捅到了宫里头。
  太子与李元赫对视一眼,再看看倚在榻上的皇上,小心道,“父皇,依儿臣看,这次的事情,只怕是早就有人在暗中布局了。就等着咱们朝廷抓人呢。若是粮商们*,用不了几日,便极有可能会引起民乱呢。”
  “太子说的是,两位王弟,你们觉得如何?”
  平王先起身,“皇上,依微臣看,这次的事情,朝廷既然有了决断,就不能再姑息那些奸商。皇上试想,若是我大雍多一些像是无尘公子这样的义商,那我们大雍还何惧水患天灾?”
  靖王也跟着点点头,“平王兄言之有理,皇上,依微臣看这次的事情,我们朝廷断不能向那些奸商低头。若是他们真的*闹起来,那咱们也就只好派兵镇压了。”
  李元赫拧了下眉,“两位皇叔,若是果真如您二位所言,那遭殃的,还是我大雍的百姓。而且还劳民伤财,实在是划不来。”
  皇上转过头去,看着李元赫,“你有何好的建议?”
  “回父皇,依儿臣之见,当是先派官员前往说服。若是能不动兵刃,自然是最好的。若是实在不成,那咱们便先退一步,看看能不能取个折中之法。”
  折中之法?
  平王微微皱眉,显然是不同意这位楚王的意见。
  朝廷固然不能轻易对百姓用兵,可是也不能向一些奸邪之人低头,这岂不是输了皇家的颜面,也失了气度?
  就算是朝廷出兵镇压,那也是师出有名,也是为了大多数的百姓能吃上饱饭,与这些奸商妥协,这绝非良策。
  靖王也是轻轻摇头,对于李元赫的提议,不甚满意。
  自古以来,哪有朝廷向几个商人低头的道理?
  顾恒之见大殿的气氛凝固了下来,试探地回了一句,“若是如同太子所言,这一切是早有布局,那么,只怕那些粮商的手中,现在也未必就有大批的粮食。他们岂会不做好万全的准备?”
  “顾公的意思是说,他们会将那些粮食都藏匿了起来?”平王更为担忧了。
  “这倒是小事,若真的只是藏匿,想要审出来,也非难事。可问题是,若真是有人布下如此精密之棋局,又岂会如此轻易地被我们给破了?”
  “那依顾公之意,我们这次就是无可奈何了?”李元赫的语气颇有些不满。
  “非也。皇上,依微臣之见,眼下还是再看看,三五日粮商不开市,死不了人的。”
  皇上点点头,“眼下也只好如此了。再看看吧,若是他们知道进退,那朕也便饶他们一命。若是胆敢挑衅我朝廷的威严,那就是死路一条!”
  “皇上圣明。”
  李元赫的身子明显有些僵硬。
  刚刚皇上虽然并未斥责他的不是,可是皇上那句话,分明就是在敲打他。
  不要以为一些小聪明就足以理政了。
  朝廷的骨气还是要有的!
  出了大殿,李元赫的脸色分外难看,再看看一旁正虚心向平王请教的太子,心中的闷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哼了一声,一甩衣袖,出宫了。
  三日后,各地果然开始出现了一些民怨。
  只是这当地的官员还来不及向上禀报,便陆续有粮商开始打开门做生意了。
  不仅如此,这粮价,已是跌至了原价。也就是涨价之前的正常价格。
  如果说是仅一地开了一家,这倒也罢了。
  可问题是,现在是各地同时开始有粮商开始售粮,而且一打开门,便能让百姓们看到满满的屋子里全是粮食。
  价格降下来了不说,而且粮食还有的是!
  有此一闹,这百姓们自然也就安稳下来了。
  皇上收到了各地的呈报之后,放声大笑。
  “这个李默白,果然是有两下子。不错!这次,也多亏了有顾轻眉的帮忙。默白说是顾轻眉提议的,然后他们才会有了这个计划。顾公生了一个好女儿呀。”
  顾恒之如何敢居功?连忙低头道:“这都是默世子的功劳。”
  靖王一脸笑意,皇上的心情也十分愉悦。
  “好了,都是大家的功劳。这一次,楼东阳也是居功甚伟!李默白这次去允州,不仅将当地的灾情控制住了,关键是还解决了我大雍的粮食问题。好!”
  “皇上,据默白的呈报,只怕他们还要在允州再待些日子。听说现在顾小姐和几名女大夫,一天就只能睡两三个时辰,实在是辛苦了。”
  “嗯,朕也看过了。这天底下能配得上默白的,也就是这个顾轻眉了。”
  这可算是极大的赞誉了!
  顾恒之连忙谢了恩,大气儿都不敢出了。
  有的时候,皇上的赞誉太多,可未必就是好事呢。
  允州,刺史府。
  “我们现在的粮食虽然不多,可是足以应付一阵子了。我现在担心的是,万一那人教唆着百姓们去哄抢粮食的话,我们之前的计划就全都落空了。”
  李默白的语气有些凝重,显然,并非如其它人那般地欢喜。
  
  第二百九十章 没安好心
  
  
  顾轻眉看着他愁眉不展,也跟着有些担忧。
  “我们不是还在想办法继续从西越运粮食过来?应该没问题的,你不必太担心了。”
  话虽如此,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是没底的。
  “嗯,万一不行,我们靖王府也还有些存粮,想要度过这次难关,也不是不可能。”
  顾轻眉怔了一下,随后用一种很是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你实话实说,如果我没有说出我的这个法子,你是不是打算直接动用靖王府的存粮了?”
  “还真是,的确是有这个想法。”
  顾轻眉瞪他一眼,“我不信。”
  “你不信我也没办法。不过,这次的事情,还是多亏了你。”
  “他们想要收购这么多的粮食,也未必就可行。几十万石粮食呢,想要都买下来,可是需要不少的银钱。我猜他们这次不会有这么大的魄力。”
  顾轻眉浅笑了一下,“但愿吧。”
  事实与李默白想像的差不多。
  粮价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眼见他们的计划落空,许多小商贩也跟着都开门营业。
  而几乎是每座城池里头都有那么两三名粮商被罚了巨额的罚金,与此同时,还被当众施以鞭刑。
  如此重惩,当然是被百姓们拍手称快,如此一来,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