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宠天成-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夫人,这是你的包子铺吗?”冯亦彻没有直接回答沐萦之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沐萦之道:“不是我的铺子,是我家的铺子,这位是将军和我的二叔。他初来京城,想靠这家铺子在京城里挣一份家业。”
  “如此。”冯亦彻笑起来,“也是巧了,三年前我在荆楚之地游历时碰到过一位隐居于山林间的老者,他蒸了一笼包子招待我和好友,我俩都觉得那包子做得极好,口感柔软不说,馅儿料尤其鲜香不腻,追问之下,那老翁将他做馅儿的方子告诉了我。”
  “冯公子,那馅儿怎么做的?你能告诉我吗?”白永旺忙凑近了问。
  沐萦之没有追问,她知道,冯亦彻肯讲出来,自然是愿意告诉白永旺的。
  “当然!”冯亦彻道,“调馅儿的时候,不要往鲜猪肉里加水。”
  “不加水?那哪能拌得开啊?”白永旺听迷糊了。
  “白二叔别急,你听我说,不加水,往猪肉馅里加排骨汤。”
  “排骨汤?”
  “嗯,拿一根肋排或者大棒骨,加上几块老姜熬一个时辰,排骨自己吃了,汤拿来拌肉馅,拌匀之后撒上香油、酱油、姜末、葱末就成了!”
  光是听冯亦彻这么一说,沐萦之就觉得唇齿生香了。
  她笑言:“骨汤加上肉馅,这听起来颇有些灌汤包的风味。”
  原是随口一说,谁知她一说完,冯亦彻就侧过脸惊奇地看向她。
  “怎么了?我脸上有东西?”沐萦之瞅着他。
  冯亦彻盯了她一会儿,长长舒了口气,“夫人聪慧,那位老者告知秘诀时,特意说明这是他从前制作灌汤包失败时想到的改良方子。原是怕汤料浪费,谁知走出来后竟然如此美味。这就叫包子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听到冯亦彻随手改了诗句,沐萦之不禁失笑,“这倒好,这包子不如就叫妙手包好了。”
  “好,好一个妙手包,哈哈!”冯亦彻拍手叫好,端起桌上的茶壶,给沐萦之倒满,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正想举起杯子,这才留意到要喝的是茶,而不是酒。
  沐萦之自然猜出了他的心思,主动端起茶杯,“以茶代酒,为妙手包干杯!”
  “以茶代酒,干一杯!”冯亦彻端起茶杯,与沐萦之碰了一下,将茶水一饮而尽。
  沐萦之喝了茶,放下杯子,拿帕子轻轻擦了嘴,“久闻公子书画双绝,等安顿好后,不如就请公子为小店题写牌匾?”
  “没问题。”冯亦彻一口应了下来。
  白永旺站在旁边虽跟不上他们俩的谈话,但听到冯亦彻要帮自己写块金字招牌,亦是非常高兴,见冯亦彻已经将面前的两个包子吃掉了,立马又给他端上两个。
  “白二叔,我已经吃饱了,不用再上了。”冯亦彻急忙摆手。
  沐萦之看着他,心中微微一动,“二叔,你陪冯公子去绸缎庄买身衣裳吧。”
  不等冯亦彻拒绝,沐萦之便道:“你既要帮二叔写匾额,他送你身衣裳只当礼尚往来了。”
  如此一说,冯亦彻倒不好拒绝了。
  他本是个洒脱爽利之人,知道沐萦之是好意,自是点头应下了。
  这么一身破破烂烂的,见了堂姐指不定吓着她。
  当下说好,白永旺便托沐萦之看着铺子,带着冯亦彻往绸缎庄去了。
  沐萦之一个人坐在铺子里,正不知该如何打发时间,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了包子铺的门口。
  那马车朱漆华盖,悬挂着八宝攒珠琉璃,车轴上拿黑漆烫了一个“温”字。
  马车停稳之后,丫鬟挑开车帘,扶着温子清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温子清长相不佳,但衣着一直是养眼得体的。
  今日她穿了一件天水碧的长裙,那裙子样式简单,但染色别出新意,上身是浅浅的蓝,裙摆处却点染出了朵朵白云,打眼望过去,恍若走在云端的仙子。
  尤其她戴了一顶冪篱,轻纱将脸庞蒙住,五官若隐若现,并不觉得丑陋。
  “温妹妹这般的贵人,怎地来这里了?”
  温子清扬眉一笑,“姐姐都来得,我怎么来不得?”
  说着,便不请自入的坐到了方才冯亦彻坐的位置,顺手将冪篱摘下,放在一旁。
  “我方才在街边就看到姐姐,只是姐姐这边有朋友说话,我不便过来,如今姐姐没人陪伴,我陪姐姐说会儿话吧。”
  她这嘴确是甜,这一番说辞,叫沐萦之也不好说些甚么。
  沐萦之看着温子清,想着日前听说的事情,心里忽然有了主意。
  既是温子清自己送上门来,那就不能怪沐萦之了。
  当下沐萦之便吩咐冬雪从柜子里给温子清拿了个茶杯出来,还没倒上茶,温子清身边的丫鬟就怒道:“只是什么脏东西,也拿出来给我家姑娘用?”
  “放肆!你出去!”温子清低低喝了一声。
  那丫鬟被她一训,委屈极了,却什么都不敢说,默默退到铺子外面去。
  冬雪见她如此讲究,便拿热水将茶杯重新洗了一遍,再给温子清倒上茶。
  温子清什么也没说,端起茶杯若无其事的喝了一口。
  沐萦之明白,温子清平日在府里,自然是跟孙氏一般拿水晶杯喝茶饮汤的,面前这碗粗茶,完全是给自己面子才喝的。
  她只当没看见,笑道:“我听说妹妹的亲事已经定下了,下过了婚书了吗?几时过门?”
  “前几天才定的,南安侯府那边急,说下月就成亲。姐姐应当不会来吧?”
  “你是知道的,我身子不好,旁人宴席都不会给我下帖子。”沐萦之朝冬雪使了个眼色,冬雪会过意,也站到铺子外面去了,并有意地将温子清的丫鬟往远处挤了一些。
  铺子里只剩下沐萦之和温子清。
  温子清扬起下巴,“姐姐有话要说?”
  “你我都是聪明人,有些事不妨摊开了说。”
  “哦?”温子清的眼睛里划过一抹光芒,“妹妹洗耳恭听。”
  “我同裴云修的事,你是知道的,”沐萦之坦然道,“当初我跟他,也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至始至终,我爹都不同意这桩婚事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我爹说,南安侯府贪欲太重。”沐萦之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温子清的眼睛,见她微微闪烁,便更加大胆的说下去,“南安侯府中,南安侯和南安侯世子都是庸才,唯有裴云修有些资质,想必温相和你都心知肚明。但偏偏南安侯和南安侯夫人不肯认清这件事,非要把南安侯世子这块烂泥扶上墙。妹妹要跟裴云修定亲,他们自然会把主意打到妹妹和温相身上。”
  温子清静静看着沐萦之,过了一会儿,方才平静的问:“姐姐怎么突然想起说这些了?”
  “不就是闲聊么,你叫我一声姐姐,我瞧着你,这心里有些话不吐不快罢了。”沐萦之轻笑,“是呀,你快要嫁进南安侯府做新妇了,我这些话听起来像是挑拨你跟婆家的关系,妹妹若不想听,我不说便是。”
  “我哪里又不想听了,是我说错话了,姐姐别生气,我就喜欢听姐姐说话。”
  “那好,我说的话,你只当是听耳旁风,听过便罢。”
  “那是自然。姐姐有何高见,妹妹真心求教?”温子清说话的时候,脸上的神色始终淡淡的,叫人摸不清底细。
  既然今日碰上了,沐萦之必须一试。
  “裴云修虽然是南安侯府的嫡子,却是嫡幼子,没有办法袭爵。妹妹若是嫁过去,这府里的中馈现有侯夫人管着,将来定然是要交给世子夫人打理,妹妹出身如此高贵,一直居于人之下,岂不憋屈?”沐萦之娓娓道来,像是设身处地为温子清着想一般,“这些话都是我爹对我说的,我这副身子嫁过去,便只能任人宰割,根本无还手之力。”
  见温子清沉默不语,沐萦之又道,“当然,是我自己的身子不争气,妹妹聪慧康健,我是比不得的。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姐姐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我是怕你多心,当我是恶人,往后都绕着我走,”沐萦之轻轻叹了口气,“我只是有这么个主意,从前也是我琢磨过的。南安侯府既有求于温相,想让温相给南安侯世子谋个好差事,妹妹不妨借着这个机会,把中馈之权拿过来。我身子孱弱,精力不济,这个法子对我是行不通的,但妹妹不一样,你是温相的女儿,见了多少世面,哪有管不好一个侯府的道理。”
  温子清的眸光微微一闪,依旧没有说话。
  沐萦之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起了作用,趁热打铁道,“你如今还是姑娘,不知道自己做主的好处,在家里住着,凡是都有爹娘管束,如今我自己住在将军府里,想出门就出门,想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南安侯府人丁兴旺,你嫁给裴云修,上头顶着婆婆和嫂子,哪能过得了舒心日子。我的话,你好好想想吧。”
  温子清垂眸,似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方才道:“多谢姐姐提点。”
  虽然她并未在沐萦之跟前露出什么心思,但沐萦之明白,她的话就像一颗石子投到湖里,已经泛起了阵阵涟漪。
  她相信温子清必会有所触动,即便现在对自己的话不屑一顾,但只要温子清嫁进了南安侯府,必然会想起自己的话。
  裴云修的母亲杨氏是一个掌控欲极强的女人,世子夫人是她的娘家外甥女,因此杨氏处处偏向世子夫人。温子清那般的天之骄女,怎么可能忍得了这种压制?
  沐萦之上一世因为身子弱,无心力与她们相争,但这一世的温子清就不一样了。
  “真没想到姐姐会这样说。”温子清忽然低头浅笑道。
  “看吧,你果然把我视作恶人。”
  “姐姐哪里的话,我只是没想到,姐姐对裴云修这样无情。”
  无情?
  沐萦之抿唇,正要自嘲几句,忽然想到了什么。
  她想利用温子清搅乱南安侯府,但却一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裴云修。若是温子清出嫁之后,与裴云修琴瑟和鸣,那她的计划自然是行不通的。
  想到这里,沐萦之便敛了眉眼,柔声道:“我和他,如今既没了干系,自然就没了情。”
  她声音低柔,萦绕着一股若有似无的哀伤。
  这哀伤不是装出来的,只是为前世枉死的自己而哀,落在温子清的耳中,则变成了对裴云修情之已逝而伤。
  温子清的胸口莫名有一点堵。
  她不爱裴云修,与裴云修成亲全然是爹娘的意愿,但她知道裴云修心里只有沐萦之,此情此景,哪里又能让她一点想法都没有呢!
  两人正在沉默中,铺子外面传来了白永旺和冯亦彻说话的声音。
  温子清还未出阁,在市井之地抛头露面也是不当之处,哪里还能在这种地方见外男,她戴上冪篱,说了一声“告辞”便匆匆出了门,与白永旺和冯亦彻擦肩而过。
  冯亦彻换了新衣裳,重新梳好了发髻,与先前进店的模样判若两人。
  他出生世家,又饱读诗书,整个人干净清澈得宛若线装书一般,看到他,仿佛看到雨后的群山中,袅袅的白雾缓缓升起,林间溪水潺潺,树叶被冲刷得干干净净,叶尖轻轻地划过一颗雨滴。
  “夫人。”冯亦彻正式地向沐萦之见礼。
  沐萦之微微颔首,站了起来,“时辰不早了,我们回将军府。”
  “好,”冯亦彻点了点头,侧首问道,“不知方才从铺子里走出去的是哪家的小姐?”
  沐萦之笑得冯亦彻是个喜好风花雪月的才子,对美酒美人、好诗好茶都是兴味盎然,若是别的姑娘也就罢了,温子清素有丑名,若是说出她的名字,怕会有损观瞻,便道:“非礼勿视,非礼勿问。”
  冯亦彻本想寻美,却得了这么个□□,只好无奈一笑,跟着沐萦之走了出去。


第80章 
  沐萦之坐着马车缓缓行着,冯亦彻跟着走在马车外面。
  凌春巷跟将军府只隔着一条大街,没多久便走到了。
  只是与往常不同,马车没有停在府门正前,而是停在的将军府后面的一座小院门口。
  这里就是沐萦之留给冯亦倩母子三人的小院。
  “堂姐就住这里?”冯亦彻问。
  沐萦之搭着冬雪的手走下马车,朝他点了点头。
  冯亦彻见状,上前轻轻叩了叩门。
  等了等,却没有人开门。
  “这个时辰,冯先生可能正在府中为我的两位妹妹授课。”
  “这样啊,”冯亦彻正欲转身,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着力又敲了几下门,边敲边喊,“立言、立行,你们在吗?”
  过了一会儿,院门后面就有了一点响动,传出一个稚气的声音,“小舅舅,是你吗?”
  “是我!”冯亦彻笑了起来,“立言,是你吗?快给我开门。”
  “嗯。”门后头那个人应声过后,却没有马上开门,而是对着屋里的说道,“哥哥,真是小舅舅,我能给小舅舅开门吗?”
  院子里又响起了脚步声,另一个稍显沉稳的孩子声音响起,“小舅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吗?”
  “除了我,还有将军夫人,就是收留你们住在这里的白夫人,是她带我过来找你们的。”
  “将军夫人?我知道啦!”话音一落,就听到了拔门栓的声音。
  院门吱嘎一声打开,露出一高一矮两个小少年的脸庞出来。
  “夫人,请进。”两个少年对着沐萦之恭恭敬敬道。
  沐萦之微微一笑,往院子里走去,冯亦彻随后跟了上来。
  这院子的确不大,原本是将军府的园丁住的地方,只有三间屋子,其中一间是堆放工具的地方,冯亦倩没动那间屋子,只把另外两间收拾出来,当做母子三人的卧室。这里没有厨房,只在工具间外面搭了灶台,灶上燃着火,正煮着一锅东西。院子里没有专门吃饭的屋子,看起来他们一家都是在院子中的石桌上吃。而这张石桌,除了用作餐桌,还是两个孩子的书桌,眼下,石桌上就摆着几本书和笔墨纸砚。
  “你们娘亲呢?”冯亦彻摸了摸立言和立行的脑袋。
  冯亦倩的夫家姓崔,大的这个孩子叫崔立行,小的叫崔立言,俱是眉清目秀。
  立行已经大了,不习惯这样的亲昵,肩膀一晃就站到旁边去了。立言则跟冯亦彻十分亲近,冯亦彻一问,他马上就高声回答道,“娘去将军府给两位小姐讲课了,再过一会儿就回来了。”
  “你刚才为什么不给我开门?”冯亦彻故作生气道。
  立言嘟了嘟嘴,“娘说,她不在家的时候,不管是谁来了都不能开门。”
  “为什么?”冯亦彻问。
  “娘说,怕奶奶反悔了,要把我和哥哥接回去。”
  听到立言这么说,冯亦彻沉默了。
  他四处游历,过得潇洒自在,虽不时耳闻堂姐在夫家的事情,但也没有细想过,没想到堂姐竟然过得如此艰难,心中自是有些愧疚。
  “别怕,往后有舅舅在,没人敢欺负你们,也没人能把你们带回崔家去。”
  “嗯!”崔立言用力地点了点头。
  “夫人,请用茶。”
  正在这时候,崔立行端着两杯茶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方才他跑进屋,沐萦之以为他是怕生,没想到竟然是去斟茶去了。
  小小的年纪,却如此知书识礼,可见冯亦倩对两个孩子的教养是用了心的。
  “多谢。”沐萦之接过茶杯。
  冯亦彻接了茶,看到早熟的立行,心里仍是难过,“不过你们往后还是得牢记娘说的话,她若是不在家,谁要敲门都别开。今儿是遇到了我,往后若真是有歹人,那就不好了。”
  崔立行轻轻一哼,“我又不是给你开的门。”
  “那你给谁开门?”
  崔立行望着沐萦之,“娘说,将军夫人是我们家的恩人,恩人到我们家里来了,哪有闭门不开?”
  沐萦之惊奇道,“你们没有见过我,怎么知道我就是将军夫人?”
  “夫人的马车上,写了将军府。”
  原来如此,没想到这孩子的观察力如此惊人,正要夸他几句,又听到崔立言奶声奶气道,“娘说,将军夫人生得跟仙女一样,一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仙女夫人了。”
  “是冯先生谬赞了。”沐萦之笑着摇了摇头。
  冯亦彻一脸苦恼,“看来是我自作多情了,能进这院子,还是沾了白夫人的光!”
  正说得热闹的时候,同往将军府的内门忽然打开,露出了冯亦倩焦急的脸庞。
  然而,当她看清楚坐在院子里的人时,脸上的焦灼顿时转化成了惊喜。
  “堂弟?夫人?你们怎么在这里?”她急忙走过来。
  既惊讶于两个人在这里的出现,又惊讶于这两个人居然碰到了一起。
  “巧合,巧合,相逢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听到冯亦彻又改了这句诗,沐萦之会心一笑。
  冯亦倩听得迷迷糊糊的,不过见到亲人,心中的欢喜溢于言表。
  “方才我在那边听到说话声,心里急得不得了,没想到居然是你来了!”
  冯亦彻正色道,“堂姐,你的事白夫人已经同我说了一些,之后我会在京城呆上几年,崔家再敢来找麻烦,我会出面解决。”
  “嗯。”这几年冯亦倩孤身在外,早已独当一面,但此时能有一个可靠之人站出来,心中当然觉得温暖。
  “娘,猪皮汤已经煮好了。”崔立行道。
  “我们中午都吃得简单,夫人……您要是不嫌弃,留下来一起用膳?”
  在这里用膳?
  沐萦之本来只是想过来瞧瞧冯亦倩住的怎么样,没想过在这里吃饭,但冯亦倩既然提出来了,她若是拒绝,只怕显得太过高傲。
  她本不是顾及他人感受的性子,但她很喜欢冯亦倩一家人,想了想,欣然同意了。
  冬雪在旁边暗暗咋舌,这一日也是奇了,现在街头吃包子,现在又在这里吃面。
  “那夫人在这边坐坐,我去煮面。”
  冯亦彻站起身,按着冯亦倩的肩膀,让她坐在沐萦之的身边,“堂姐,你在这里陪夫人说话,我去煮面。”
  “你去?你还会做饭了?”
  “看了那么多饕餮客的食单,总得试试,你们就安心等着吧。”冯亦彻说完,大笑着往灶台那边去了。
  立言和立行也跟了过去,立行帮他生火,立言则在一旁洗菜,一看就是做惯了家务了。
  冯亦倩陪着沐萦之说话,将白玲和白珍近来的功课细细说了一遍。
  没多时,便听到崔立言开心的声音,“面出锅了!”
  灶台那边,冯亦彻拿着一双筷子,将面均匀地挑到四个大碗里。
  沐萦之一见那斗大的碗,忙道:“冯公子,我胃口小,少要一点面。”
  “行,那多给你一点浇头。”冯亦彻说着,往面最少的那只碗里舀了两大勺的肉沫,对着崔立行道,“这碗给将军夫人。”
  崔立行端起碗,稳稳地走过来,将面放到沐萦之的眼前。
  面是寻常的手擀面,但汤料是熬煮了一个时辰的猪肉汤,白生生的特别香,里面还有烫好的青菜。沐萦之拿起筷子,将面和肉沫拌匀,又从底下翻出来一个鸡蛋。
  这碗面,倒是花了心思。
  尝了一口,面条爽滑劲道,面汤咸香四溢,不知不觉地,沐萦之竟然将整碗面都吃光了。冯亦彻并非吹嘘,他对于美食之道是真有研究的。
  只是嘴巴满足了,肚子却撑得满满的,这么一碗面都吃光了,着实用得多了些……沐萦之正欲拿帕子擦嘴,一不留神轻轻的嗝了一声。
  实在是太丢人了,她活了两辈子,从来没有因为吃得太多而打嗝儿,还是当着外人的面!
  沐萦之略显苍白的脸庞霎时变得通红。
  冯亦彻正好吃完了,本来他没觉得打个嗝儿有什么,但见沐萦之的脸红成这样,顿时觉得有点好玩,唇角一扬就笑了起来。
  冯亦倩自然也留意到了,她常年在高门大宅里当差,自然知道沐萦之的窘况,她担心冯亦彻打趣沐萦之,急忙放下碗筷,“你说要在京城呆几年,依你那性子,你能老老实实呆着?”
  “那是当然,这回我可是有事要做。”
  冯亦倩见他顺着自己的话接了过来,微微松了口气,“你想通了?愿意去考取功名?”
  “当然不是。”提到功名,冯亦彻懒懒一笑,“我又不当官,考功名做什么?”
  “那你要在京城做什么?难不成看上哪家姑娘了,要在京城娶妻生子?”
  “堂姐,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有个好朋友,叫苏颐,你还记得吗?”
  “你那些酒肉朋友,我哪里记得全?”冯亦倩没好气的说。
  她不认识苏颐,沐萦之却听过这个名字。
  苏颐是京城有名的花花公子,他的母亲是安平大长公主,与当今陛下是侄兄弟,京里盛传的都是他斗鸡走狗、寻花问柳的事迹,没想到他居然跟冯亦彻是好友。
  “大长公主府建成已久,陛下敬重大长公主,另赐了一座府邸,因此你找不到他。”
  “原来是这样!”冯亦彻挠了挠头。
  他游历在外,与苏颐一直通信,但被山贼劫过后,他身无分文,与苏颐也失了联系,只想着到京城找他,谁知到了原来的公主府外,府邸都被夷为平地。
  “夫人,你认识这位朋友。”冯亦倩问。
  “嗯。”沐萦之应了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