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斗]四季锦-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扇羰亲约阂蝗吮话螅幢乜铣鍪帧H偃桶补姑挥斜怀瓷涎鄣拿孀印
  至于楚懋无声无息低调地处理这件事,是因为人家压根儿就没想拉拢唐府、荣府。这两府最后都是他的刀下俎。楚懋最后弑君篡位靠的是武力。
  若他真和唐阁老有什么瓜葛,反而更容易引人注意,对他的计划不利。
  当然救人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虽然不屑拉拢,但是卖人情总比成仇人好。
  荣三爷又赞叹四皇子芝兰玉树,淡然出尘。就是阿雾也觉得楚懋的长相非常迷惑人,那样的假仙模样深得文人雅士的欣赏,也难怪直到楚懋兵临城下,那些士子清流才肯相信儒雅的四皇子居然是个血手修罗。
  阿雾依然对楚懋深有心结,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内心深处她是极端感谢他的。天知道阿雾有多怕水面,当时她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跳船的,可是蝼蚁尚且偷生,阿雾对人间多有眷恋,沉入水底时心里充满了恐惧、不舍和不甘。
  幸而得救了。
  算上去年的那一回,她已经欠了楚懋两个大大的人情了。
  阿雾在病中一直心绪纠结,一时感谢楚懋,一时又想到长公主未来的遭遇。说实话,对于楚懋登基为帝,阿雾并没有什么反对心思。若是向贵妃的儿子哀帝一直在位,长公主也未必能有好下场。而当今皇后的嫡子是个不成器的,他做皇帝,黎民必然处于水生火热之中。
  楚懋虽然登基时血流成河,但是对天下百姓而言却是个好皇帝。兴利除弊、勤政爱民。
  可是长公主却是阿雾心头最挂记的人,阿雾不知道该如何阻止未来的惨剧发生。劝长公主转而支持楚懋,那是绝无可能。别说长公主根本不可能听阿雾的,就她本身而言,她是一直看不惯楚懋的,阿雾也不知原因,长公主只说楚懋冷心冷情,不会顾念皇族。但阿雾觉得这些理由还不够充分。
  或者阿雾可以阻止楚懋登基,把他的真面目揭露出来。阿雾自问以她目前的资本,是绝对没资格挑战楚懋的,越是接触他,就越觉得他深不可测,让人恐惧。阿雾没有骄傲自大到,以为自己是重生而来,就能赢过年纪轻轻就老谋深算的楚懋。
  况且前辈子,阿雾对政治的接触并不多。至少里面的勾心斗角和惊心动魄她都没有切身体会过,长公主并不愿意她接触这些。可是最后阿雾却无奈地体会了政治的残忍。
  阿雾落水后,一直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才好。
  紫扇刚从外头回来,咋咋呼呼地道:“姑娘,你听说了吗,经常来我们府里的那个冯道婆被官府捉起来了,听说是她擅使巫蛊,害死了安郡王妃。”
  冯道婆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前世具体是哪一天爆出她的事的,阿雾已经记不真切,一直让紫砚留心着。
  回头阿雾单独留下紫砚,紫砚对她点了点头。
  “姑娘一点儿没料错,今天早上我看香芹鬼鬼祟祟地进了夫人的屋子,司画姐姐从夫人的床板下找到了这个。”紫砚偷偷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娃娃来。上面贴了一张红纸,写着八字。阿雾算了算,像是老太太的八字。
  嗯,阿雾点点头,真是一举数得,还拔出了崔氏身边藏得极深的一刻钉子。
  “姑娘是怎么知道会有人在夫人床下放魇物的啊?”紫砚十分惊奇,许久前阿雾就吩咐了紫砚看着点儿,甚至还料到了是要往崔氏屋里放这种巫蛊之物,这让紫砚如何不惊讶。
  其实阿雾只是从老太太或者二太太的角度出发思考了一下。冯道婆的事情要曝光,璃镜是知道的,可是借着这件事,在后院掀起波澜的不会只有安郡王府。阿雾以为,若她是老太太和二太太也会趁机将三房钉死的,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鱼肉三房的机会,若一旦成功,只怕三房就再也跳不出老太太的手掌心了。
  何况,阿雾还特地给了她们借口。是崔氏曾经明目张胆地将冯道婆请到三房的,当然其实是阿雾请的,但是看起来就是崔氏做的。
  阿雾让紫砚防备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她算准了老太太多半要钻这套子。
  当然阿雾的这些想法是不能同紫砚明说的,只道:“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只是让你防备着而已。你再去院子里各处查一查,别有什么漏掉的。这件事可小不了。”
  紫砚是个聪明人,见阿雾不肯说,她就不再问,只心里想着,六姑娘绝不是无的放矢之人,且她还允许王姨娘同冯道婆自由来往,又想到紫扇说的消息,紫砚心里一惊,不敢再往下想。
  阿雾示意紫砚低头,在她耳边悄声嘀咕了几句,紫砚有些迟疑,但还是点了点头。
  当晚,睡梦里,上房的老太太和二房的二太太同时梦魇尖叫,状似疯魔。遇人喊打喊杀,最后倒在床上口吐白沫,险些就要去了。
  当夜本来已经黑下去的安国公府又重新点亮了全府的灯,大太太表情严肃地坐镇上房。稍微有点儿经验的老人,都能看出老太太和二太太这是中了邪了。
  “查,给我立刻去查,挨个院子的给我搜。”大太太狠厉地道。
  太医、大夫、大太太都派人去请了,不管用。该做的戏都做全了。
  王姨娘披着衣服坐起身,皱着眉道:“晴明,你去看看外面怎么了,怎么吵吵嚷嚷的。”
  还没等晴明趿拉好鞋,王姨娘的门就被人猛地敲响了,门被推得擂鼓似地作响,“开门,开门。”
  “来了,来了。”晴明被这阵势吓到了。
  门已经被推得摇摇晃晃,险些散架,晴明连衣裳都顾不得披,将门拉开,道:“大半夜的,瞎嚷嚷什么呐?”晴明也是被惯坏了小丫头,在三房院子里也是能说得上话的,崔氏又惯来温和。
  “作死的小贱蹄子,怎么这么久才来开门?”一个粗使婆子推开晴明,后面进来一个四十来岁寒着脸抄着手,看起来极有脸面的一个妈妈,而她的身边站着崔氏屋里的李妈妈。
  晴明不认识,见她们一来就要往屋里闯,赶紧对着李妈妈喊道:“李妈妈,你们干什么呐,这是要干什么?”
  “这是我们世子夫人跟前儿的宁妈妈,奉了世子夫人之命,搜查各屋。”那粗使婆子将晴明绑到一边。

☆、60晋江vip
  大夫人以掩耳不及雷霆之势;下令查抄各院。她亲自带人去了崔氏屋里;又让崔氏派了李妈妈跟着她的人去搜其他屋子,这也有避嫌的意思;省得最后崔氏说她诬赖人。
  屋里的王姨娘一听,心“咯噔”一下就沉了,只是这当口再做什么已经来不及,只求她们千万不要搜到。
  宁妈妈一进屋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来,不吭声。她身边站着的崔氏屋里的李妈妈柔声细气地安慰王姨娘道;“王姨娘不要慌张;老太太和二太太中了邪;请来的道爷说是府中有巫蛊作祟;世子夫人下令搜查;你别紧张。”
  王姨娘如何能不紧张。
  屋里的箱笼、铺盖、木箧、床板全部都被摷了开来,几个婆子粗鲁地把摷出来的东西扔到地上,三房的任何人都不用给面子。琤r>  “找到啦。”有个婆子欣喜的大叫,手里拿着一个小布偶。瞧着是个穿袍子的男人,背上贴着红纸,上书三个字,“荣吉昌”。
  王姨娘脸色一白,“不是,这不是……”她怎么会去巫镇荣三爷呐,这是冯道婆说的“养人”,只要和布偶养出了感情,荣三爷的心就会转到她身上。因为王姨娘不知道荣三爷的生辰八字,冯道婆就让她写上名字。
  可是这会儿要说是镇人的巫蛊也是可以的,王姨娘就是有一千张嘴也说不开了。
  李妈妈瞪大了眼睛,惊呼道:“天呐!”
  宁妈妈没想到会在王姨娘的屋子里搜出这种东西来,由于李妈妈在场,她就算想帮王姨娘掩饰掩饰也没有法子。
  “带走,把她绑到三太太屋里去。”宁妈妈当即道,就算表面功夫,也得做到铁面无私。
  而崔氏的屋里这会儿也是吵吵嚷嚷的。大夫人亲自敲开了崔氏的门,荣三爷和崔氏皆应声而起。
  “因为是为了老太太,还请三叔包含。”大夫人欠了欠身。
  荣三爷和崔氏事先都不知情,而阿雾为了某个原因也没知会她们,还特地吩咐司画、司水不许走漏消息,连崔氏和李妈妈都瞒着。若非是需要借助司画、司水的手来搜查东西,阿雾的意思是连她们也要瞒着的。紫砚听从阿雾的安排,费了好大力气才劝服两个丫头的。
  荣三爷一听大夫人的话,心里就暗道不好,只怕是暗中着了道。查抄全府可不是什么好事,若非对方笃定,若最后什么也没查到,可是要闹出天大笑话的。
  崔氏更是吓得脸都白了。
  大夫人带来的四个婆子,将崔氏屋里里里外外,边边角角,还带着梯子连房梁都查了。当然是毫无收获,对着大夫人摇了摇头。
  大夫人脸色丝毫未变,向荣三爷和崔氏赔了个不是,“打扰三叔和三弟妹了,这都是为了老太太好。请恕嫂子我冒昧了。你们歇着吧。”
  大夫人话音刚落,就见宁妈妈带了王姨娘来。
  “这是怎么回事?”大夫人的眼睛亮了亮,但看宁妈妈微微摇了摇头,眼神就暗了。
  “回夫人,奴婢在王姨娘屋里搜到了这个。”宁妈妈示意旁边的婆子把布偶递过去给大夫人看。
  大夫人扫了一眼,对荣三爷道:“三叔和三弟妹看看吧,这是你们院子里的事,好在是今天万幸地搜了出来,我这个做嫂子的也算是做了件功德,你们自己处置吧。”
  大夫人可不想最后被荣三爷当枪使,说完,大步就离开了三房的院子。
  “三爷!”崔氏一见这布偶,脑子里“轰”地一下就白了,不敢相信王姨娘居然作恶到这个地步,她们有什么对不起她的地方,她要这样诅咒荣三爷。“你,好你个贱人,你怎么敢,怎么敢……”崔氏气得话都吐不出来了,王姨娘诅咒荣三爷,比诅咒她自己还来得让崔氏愤怒。
  王姨娘被人绑着,嘴里一直喊冤,“我不是,我不是,三爷,三爷,我冤枉呐。”
  任王姨娘喊得多凄惨,荣三爷也生不起怜香惜玉的心思,心里只有愤怒,居然敢诅咒自己,就为了自己冷落她?好恶毒的女人,一时又联想到她是老太太赐的,就更是愤怒了。一脚踢开了靠着他脚的王姨娘。
  王姨娘应声倒地,知道这回是什么都完了。
  阿雾已经穿戴好站在了院子的一角,欣赏着她筹划的这一刻。也是王姨娘自己寻死,若非她起了歪心,同冯道婆合作,又怎么会有今天,阿雾可没逼她,不过是帮她理清了障碍物而已。
  当然阿雾也不是没有后手的,那日吩咐了紫砚后,紫砚回来说,王姨娘屋里已经有一个布偶了,那就不需要阿雾再脏了自己的手了。只吩咐了紫砚一句,“真是自作孽。这样也好,你仔细看着她吧。”
  缘何阿雾自己不去揭发王姨娘,那是因为能由外人来揭发,岂不更好地消除了自己的嫌疑,生得荣三爷起疑。
  如今阿雾是完完全全撇开了自己的,毫无嫌疑。大夫人雷霆之速,事前谁也不知道这消息,三房的崔氏以及阿雾还有众丫头自然都没有嫌疑,王姨娘的罪是板上钉钉的。
  总不能老太太送的人,自己来搬手头砸脚吧。
  “给我拖出去打死。”崔氏气得手直发抖。
  阿雾扑上去抱住崔氏道:“太太,不要。”
  “你这是做什么,居然为她求情,你可知她要咒死你爹爹呐。”崔氏推开阿雾。
  王姨娘想不到阿雾会为自己求情,赶紧道:“三爷,太太,我不是,我只是受冯道婆蒙蔽,这布偶是用来养人的,不是用来咒人的,她说我好好养着这布偶,三爷就会回心转意,我,我……”
  荣三爷简直无法再忍受王姨娘的辩驳,不管是什么原因,王姨娘触到了荣三爷的底线。
  “爹,好歹是一条人命,又是老太太赐的,这会儿老太太还病在床上人事不省呐,可不能再见血了。”阿雾急道。
  荣三爷想了想,对啊,这王姨娘的存在,就是老太太的把柄,自然留着比弄死了好。于是点了点头,“把她押回去,不许再出来丢人现眼。把她身边那个丫头,卖了。”
  经此一役,荣三爷大约是再也不会心疼和怜惜王姨娘了,阿雾知道,王姨娘自己也知道。
  却说,在大太太抄查了各院后,老太太和二太太便果真好了起来。唯一遗憾的是,没能从三房崔氏的屋里搜出东西来。
  老太太和二太太对视一眼,眼底都有些诧异。明明香芹来回报,说是已经放好了的,东西怎么会忽然不见了。若是被三房的人发现了,她们怎么会不说,也没有闹出什么要查人的事情来,莫名其妙的平静,老太太和二太太是如何也想不通的。
  所以老太太和二太太都看向大太太,看她怎么说。大太太也知道这件事,那是二太太出的主意,她瞧着崔氏和荣三爷都像是不知道的样子,她带人去翻检时,他们也是一脸的震惊,特别是老三,脸上一片死灰,他大概是猜到有人设局了。只是大太太也不知道缘何那东西就不见了,也不知谁不知不觉救了三房。
  对她们而言,这将永久成迷了。
  阿雾可没想要闹出来,这件故意栽赃巫蛊的事情,老太太她们若得手了,可以钉死三房,三房回击,却未必能钉死她们,所以还不如藏起来,云里雾里,也好叫她们因为不知而恐惧,能收敛些。
  其实大太太是有些怪二太太的,居然拿自己当到刀子使,这回牛刀出鞘却只杀了只鸡回来,还打草惊蛇,今后再想对付三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老三可不简单,只怕要愈发防备了。
  大肆查抄,只在二房的梅姨娘处查出了写着二太太闺名的布偶,肚子上还扎着针。看样子二太太马上就要准备流产了。梅姨娘当时就被堵了嘴巴绑了,二老爷也偏袒不得。
  相对于大太太的愤怒,二太太虽然遗憾没能整到三房,但是她主要的目标还是解决了,这梅姨娘想挑战她正室的尊严,真是自找死路。
  那日梅姨娘把冯道婆请了去时,二太太当时就想出了这个主意。那冯道婆还算知趣,没敢两边拿钱,都跟二太太招了。那蠢货,以为她私下请冯道婆,自己还不管她,真以为是自己不敢管她?二太太得意地笑了笑,不管冯道婆最后倒不倒,反正梅姨娘的结局是注定了的。
  就当二太太要行动的时候,大太太那边突然带回来冯道婆施行巫蛊之事,二太太立时就意识到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然后她又觉得自己这一招真是高,若是只解决梅姨娘一个,实在有些小题大做,况且由她来做,怕二老爷今后恨她,这成想法子撺掇了老太太,陷害三房,再由大太太出面查抄,就把自己撇清了。
  不得不说,这一点上,阿雾和二太太出乎意料的“心有灵犀”了。


☆、61晋江vip
  且又说回王姨娘处。古语云;破罐子破摔。
  人一旦没了想头;要么是看不开死了,要么是什么都看开了。
  没过多久;紫砚就回禀了阿雾,王姨娘大概是被二老爷弄上手了。“我们要不要告诉老爷和太太,”紫砚以为阿雾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算计这个,否则也不会让她鼓励王姨娘去和梅姨娘套近乎了。
  阿雾听了后面色很平静,“不用;这等事情又不是什么光鲜的好事。她也是条命;如今都到了这个地步;她自己作践自己可以;我们却不该再作践她。”阿雾叹息一声;“只是二伯可不是良人,王姨娘,哎,可惜了。”
  阿雾是真不想要王姨娘的命,不想脏手,也算是积阴德。当然这些都是她自我的安慰。
  紫砚也点点头,这是虽然她们在里面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但谁也没逼着王姨娘去自甘下贱,这叫自作孽不可活。出了这档子事,紫砚以为阿雾居然还肯救王姨娘,进而帮她掩饰,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阿雾的心事哪里是紫砚猜得透的。王姨娘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阿雾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若非她一步一步将王姨娘的后路全部断绝,她也不会便宜了二老爷那个花花脓包。
  阿雾不仅不揭发王姨娘,还嘱咐紫砚若能帮王姨娘遮掩一二,也就遮掩一二,这事闹出去,二房、三房都丢脸,男人戴绿帽子可不是什么好听的事情。
  何况如今正是阿雾的五哥,荣玠的关键时候。
  听说理学大儒董祢(mi)要收关门弟子,全国各地的士子都沸腾了,京城近郊的玉垒山一时学子云集,人数之多,比起三年大考也不遑多让。
  能得董祢垂青,比中进士还让人值得兴奋,那就是官场的一张泥金通行证,不仅受天下士子尊敬,还能得上上下下许多师兄扶持。董祢的弟子虽是凤毛麟角,但无一不是身处高位之人。
  比如如今的内阁首辅胡启中,如今的唐阁老,唐晋山大学士等等。
  若是能成为他们的师弟,那官运简直不亨通都不行的。
  何况,能当得起,理学大儒之称的董祢确实是货真价实的有惊世之才,虽未出山辅佐帝王,但其弟子已经代其之身。董祢自称是他更适合退而教学,比他本身出仕更具价值。
  隆庆帝的父皇都不曾为难董祢,他也就不敢再劝董祢出山。两朝帝王的尊礼相待,更让德高望重的董祢倍受世人敬仰。
  为了董祢挑选弟子,家里凡是有适龄子弟的家族近日无一不开始管束子侄,就怕传出不好的名声。素日斗鸡走狗、横行霸市的纨绔公子无不收敛了行径,企图迷惑一下已经耄耋之年,可能已经老眼昏花的董祢的眼睛。
  安国公府也如此。大夫人的儿子,荣珉,行四,今年十五岁,二房的荣珏,行六,十四岁,三房的荣玠,行五十五岁,荣珢行七,十二岁,都符合董祢挑选弟子的年纪。
  所以安国公府将这件事看做了头等大事,连老太太都收敛了许多糊涂心思,但是大房、二房越发看三房不顺眼,因为荣玠的名声如今不论是在书院还是在京城的子弟之间都很有名,又是新科状元的儿子,他成为董祢的关门弟子的呼声是最高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荣珢还是糊里糊涂的,每日只喜欢跟着拳脚师傅耍刀弄棍,崔氏打骂他都不听,荣三爷则认为,成才各有其道,不是非得读书不可,天下读书人毕竟是少数,但是难道其他人就不能建功立业了,这就未必。
  何况安国公是军功出身,荣珢是上体先祖,荣三爷觉得也未尝不是好事。因而也从不强逼荣珢读书。
  荣玠,则不同了,他年纪小小,就表现了读书的天赋,虽然比不得曹子建的七步成诗,但荣三爷是亲自考校荣玠长大的,一心觉得自己如此年纪时,绝对不如荣玠。他身上寄托了荣三爷很大的期望。
  所以这些时日,荣三爷也不出门应酬了,每日从衙门回来,就去外院亲自指导荣玠的功课。
  荣珉、荣珏那里,大夫人和二夫人大延名师,希望能抱抱佛脚。
  董祢挑选弟子的方式是很简单的,由由拜师之心的学子本人亲自去他居住的玉垒山白鹤院取考帖,若是他看得上眼的,就赐你一贴,若是看不上,就请你哪儿来的就回哪儿去。
  这是第一关,叫相人。能取回考贴的不过十之一、二。
  荣府的荣珉、荣玠都取回了考贴,荣珏和荣珢就差了点儿。
  前世,董祢也选过关门弟子,阿雾还记得有哪些人入选,唐瑜唐秀瑾是其中一个。但是荣府是无人中选的。因为阿雾自认是才女,所以对理学大儒选关门弟子这种事必然要极为上心的,否则就算不上才女圈子的人物。
  前辈子,阿雾不认识荣玠,也就不知他的才学。而今生,阿雾同荣玠是同胞兄妹,一起练过字,还受过荣玠的指点,阿雾以为,他的才学足够成为董祢弟子的,也不知他怎么会失败。
  但是阿雾很快就知道为什么了。
  第二关是投文。董祢发的考贴里是他出的题目,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这一关传回来的消息是,荣珉进了,荣玠败了。
  荣玠一回府就倒下了,脸色发青,着急得崔氏心绞痛都犯了。“选不中就选不中,这有什么呀,他看不上咱们是他没眼光,玠哥儿,你可别吓娘,咱们今后考个状元郎给他看看,让他知道是他有眼无珠哈。他都七老八十了,早就昏庸了,你犯不着记在心上啊,玠哥儿,玠哥儿。”崔氏急得绕着荣玠团团转。
  又是喂参汤,又是掐人中。
  荣三爷在一旁坐着没说话。他不是崔氏这等深宅夫人,自然清楚不能成为董祢的弟子对荣玠的一辈子是何等样的损失。荣三爷心里比荣玠更气苦,却还不敢责备荣玠。荣玠投的文,他是事先看过的,只觉得花团锦簇、言之有物,析之得力,是上等佳作,却不知为何不能得中。
  一时荣三爷开始怀疑起自己的才学来,呆愣不严的荣玠也在怀疑自己的才学。因为在他二人眼里董祢的眼光和才学是毋庸置疑的,自己不中,一定是才学不够。
  董祢迄今为止,就收过五个弟子,这五人都曾是状元郎。这是何等的名师。
  阿雾因为知道董祢最后收的两个关门弟子是谁,也读过他们的文章诗词,丝毫不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