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儿是上辈子的死对头-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秋萍一想也是,遂放下心来。主仆二人该做什么仍做什么,仿佛什么也不知道。
  直到唐筠柔的侍女察觉屋内静悄悄的似乎有些不对劲,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发现屋里只有信王躺在床上似是睡着了,却不见唐庶妃的人影。
  待她不经意地望向信王,见他的脸色青白,心中一突,颤声唤了句‘殿下’,不见反应,强忍着害怕上前,随即一声尖叫响彻半空。
  信王死得难看,天熙帝只觉得一阵气血翻涌,眼前一花,而后被太子赵元祐眼明手快地扶稳了身子。
  天熙帝大声咳了起来,一边咳一边恼道:“咳咳,孽、咳咳,孽障,孽障啊!”
  “父皇息怒,千万要保重龙体啊!”赵元祐一边为他顺着气,一边劝慰着。
  可事到如今,他除了干巴巴地劝他息怒外,也说不出别的什么话来。
  “全力缉拿逃走的姬妾,除信王妃外,其余王府姬妾一律没入掖庭!”天熙帝喘着粗气,一字一顿地道。
  赵元祐迟疑片刻,还是没忍住轻声劝道:“父皇,那唐庶妃固然该死,可其他王府姬妾……有罪者自该处置,可无辜者不应被牵连。”
  “儿臣认为,不如将此事交由二皇嫂处理,她乃王妃,对后宅之事想必会更清楚,谁是谁非更能理得清。”
  天熙帝深深地望着他,望得他心中不安,不自禁地揪了揪袖口。
  “便依太子所说去办吧!”终于,他沉声下了旨意。
  内侍总管躬身应喏,自去传达旨意。
  赵元祐顿时松了口气。
  天熙帝心情却有些复杂。
  这孩子心肠柔软,待人宽和,这很好。可是若为一国之君,却恐怕易被臣下左右。毕竟,御下不严与御下过严同样非正确用人之道。
  只是秉性已成,再难扭转,他能做的,便是在有生之年尽快教会他为君之道,亦为他安排好一切。
  “父皇……”见他只是定定地望着自己也不说话,赵元祐不安地轻唤。
  “对唐松年与邱仲二人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彼此不服对方,你如何看待?”天熙帝忽地问。
  赵元祐稍想了想,回答道:“两位大人都是朝廷肱骨之臣,虽偶有争执,政见亦多有相左,但均出于一番为君为民之心。”
  天熙帝颔首:“不错。你要记住,从来便没有哪一位皇帝可以对天下事了如指掌,皇帝绝非万能,不可能面面俱到,你要做的,便是学会用好人。”
  “为人君者,御下最重要的便是掌握平衡之术,倘若朝堂成了某位朝臣的一言堂,便会形成君弱臣强的局面,为君者则会彻底失去对国家的掌控之力,更有甚有会沦为傀儡。”
  “有邱仲一日,你便可放心重用唐松年;同理,有唐松年一日,你亦可放心用邱仲。倘若这两人有哪一位先倒下了,也必须迅速扶持好代替者。”
  赵元祐在心里默默记下他的这番话。
  “朝堂从来便不需要一团和气,一团和气的朝堂,不是朝臣无能,就是皇帝无能。你可明白?”
  赵元祐点点头:“儿臣明白。”
  天熙帝又咳嗽了几声,赵元祐不放心地道:“儿臣请太医……”
  “不必了,朕的身体自己清楚,没什么要紧。你先回去,把朕交给你的那几份折子批好,晚膳过后朕要考校。”天熙帝摆摆手,不在意地道。
  赵元祐无奈,唯有应下。
  信王妃得了皇帝的旨意,只回了句‘府上一众姬妾多年来尽心侍候,并不曾有行差踏错,唐庶妃所犯之罪,不应牵连无辜人等’。
  待内侍将她这番话传回宫中,天熙帝听罢沉默片刻,而后叹了口气,再不曾多说半句。
  待办完信王的身后事,信王妃高坐宝座,一一望向站在屋里满脸迷茫不安的王府侍妾,那一张张脸,有她熟悉的,也有她不认得的,可无一例外,这些女子脸上有的只是解脱,并不见哀容。
  “你们都不曾上皇家玉牒,如今殿下不在了,你们又年轻,大可去过些新的生活。”
  “如若想离开,我作主赠银百两,另加嫁妆一副。若想留下来与我一同教养小郡主自然无任欢迎。”
  众侍妾们面面相觑,待看到仆妇位抬着一个个箱子进来,箱子里装着的不是白银,便是上好的绸缎等物,始知王妃此话并不是客套,更不是试探。
  信王无子,唯有两年前一名侍妾生下一女,那小姑娘生得瘦瘦弱弱的,生母生下她半年不到便过世。
  信王妃虽怜惜这个孩子,可她自己也是朝不保夕,故而这两年只暗中命一名老嬷嬷照顾着她。
  如今最大的威胁没有了,她便名正言顺地把那孩子养在膝下,日前更是请旨册封小姑娘为郡主,而天熙帝亦同意了。
  片刻之后,有一名侍妾率先表示了想要回乡的愿望,立即便得到了信王妃许诺的一百两和一副嫁妆,喜得她连连磕头。
  有了人带头,陆陆续续也有人站出来表达了意愿。
  有想要离开的,自然也有希望留下的。信王妃均如她们所愿。
  孙氏最后选择的是留下,吃人的魔鬼没有了,而她在王府多年,早已失去了在外求生的本事,更不敢相信男人,倒不如留下来过些舒心日子。
  事实上,年纪稍长的侍妾多是选择留下。
  最后一名选择离开的侍妾拿着属于自己的银两与嫁妆走后,信王妃起身,望向窗外那湛蓝的天。
  片刻,她的唇边缓缓绽开了笑容。
  这么多年来,她还是头一回发现,原来信王府的天也可以这般清朗。
  ——
  唐筠瑶得知信王是死在唐筠柔床上,而唐筠柔居然在被人发现前逃出了王府,
  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马上风……这辈子的信王居然死于马上风!
  信王一死,久等不到陈兆勇来接自己的唐筠瑜便提出要回去,唐筠瑶自然不会挽留,只是阮氏放心不下,特意使了人去陈家看看情况,却得知陈兆勇竟被陈广节赶出了家门,宣称断绝父子关系,陈家也再无此人。
  陈兆勇之母江氏亦被休弃,母子二人俱不知所踪。
  唐筠瑜听罢脸色惨白,身子一晃便瘫软在地。
  “他不要我了,他一定是不要我了……”她喃喃地道,说着说着便失声痛哭起来。
  “他不要我了,他怎么可以不要我,他说过会来接我的,他说过的……”
  “莫哭莫哭,待他安顿好之后一定会来接你的。他如今骤然没了家,你婆母又在病中,他既然照顾她,又要另谋生计,一时抽不开身也是有的。”王氏搂着她的肩安慰道。
  “真的么?他真的还会来接我么?”唐筠瑜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问。
  “真的,祖母何时骗过你?快起来,地上凉,若是生了病便不好了,你也不想再增加他的负担不是?”王氏温和地劝着。
  “好,好,好,我会照顾自己,不会增加他的负担,不会让他再担心……”唐筠瑜立即扶着她起来,不停地说着。
  儿子唐淮耀带来的麻烦还没有完,庶女唐筠柔又闯下了弥天大祸,再加上唐筠柔的畏罪潜逃,朝廷虽不好明言她的罪状,但也四处缉拿,更是隔三差五便到唐柏年府中逼问唐筠柔下落。
  唐柏年又是震怒又是惧怕,可他哪里知道唐筠柔下落,在某一回再被官兵逼问时眼皮一翻,轰的一下便倒在了地上,吓得一旁的妾室尖声叫着请大夫。
  待他被大夫救起时,嘴也歪了,半边身子更是不能动了。


第108章 
  消息传到唐松年耳中,他只是淡淡地道了句“知道了”,倒是王氏欲言又止,只是见他这般模样却又不敢多说什么。
  唐松年知道她的性子,见状叹了口气道:“大哥这样反倒可以给大房一脉留下生机,也避免了被唐筠柔拖累得抄家的下场。”
  唐柏年膝下子女众多,除了嫡出的两子一女和长成的唐筠柔外,还有四个年龄相差颇远的庶子和三个庶女,最大的庶子才不过十岁,最小的还是襁褓中的婴孩。
  另外三个庶女也只是六七岁左右,一家子孩童,若他再认不清形势四处蹦哒,早晚得受他所累。
  王氏听罢长长叹了口气,又有些不安地问:“那我想给老大家的送些银两可以么?”
  “银两便免了,有手有脚,纵然没有万贯家财,养活一家子也是没有问题。娘若是放心不下,倒是可以给孩子们送些吃穿用度。”唐松年道。
  王氏一想也觉得可以,遂去安排不表。
  李氏收到婆母送来的东西时怔了怔,一时百感交集。
  在人人避她们一家如蛇蝎的这个时候,这样的简单慰问更是难能可贵。
  甚至在她的女儿落难时,唯一敢对她伸出缓手的也是三房。
  这固然有唐松年位高权重不惧信王的原因所在,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顾念骨肉亲情。
  便连她的儿子淮耀,若不是唐松年帮忙,只怕早就已经被判斩首,哪里还可以保得住性命。
  这桩桩件件,三房一家完全可以视若无睹的,可他们最终还是出手了,对比自己一家曾经做过的那些事……
  她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更多的却羞愧与悔恨。
  唐筠瑶一直没有听闻唐筠柔被抓获的声音,对她居然能逃得这般久也有几分佩服。
  这日是严小五十一岁生辰,她受邀出席。
  当日严永业夫妇把女儿暂且留在唐府,打算回信王府收拾收拾便搬出来的,哪里想到蒋氏前去向孙氏辞行时,却看到她身上的累累伤痕,又惊又怒之下一再逼问,才终于知道这个远房表妹这些年在信王府过的是什么样的苦日子。
  她又是心疼又是愤怒,看着独自饮泣舔伤的表妹,辞行的话便再也说不出口,也不放心把她一个人留下。
  这一拖便又拖了几个月,一直到信王出事,孙氏选择继续留在王府,她才开口辞行,正式搬离了信王府,也从唐府接回了女儿,一家三口住进了租来的小宅子里头。
  严氏夫妇有四子一女,四个儿子均在外求学,此番妹妹生辰亦未能回来,但是都托了人送回了给严小五的礼物。
  看着捧着兄长们的礼物笑得眉眼弯弯的严小五,唐筠瑶脸上也不禁添了笑容。
  许汀若与言妩所缺乏的亲情,这一回上苍终于弥补了她。疼爱她的爹娘与兄长,一如从不曾涉足红尘纷扰的言妩那般纯粹明媚的笑颜,已经表明了这辈子她的幸福与自在。
  严小五到京城的时间不长,相熟之人只得五公主与唐筠瑶两人,五公主无法出宫,便托唐筠瑶转交了给她的礼物。
  严小五亲亲热热地挨着唐筠瑶,指着堆满桌的礼物,一一向她解释是何人送的,眉目之间的欢喜,让人瞧见了也不禁忍不住展露笑容。
  屋外的蒋氏看见这一幕,笑着摇了摇头,端着茶点静悄悄地离开,也不欲打扰这两人。
  她其实也颇为意外女儿居然会与唐家姑娘这般投缘,要知道小丫头虽然性子单纯,冲谁都是乐呵呵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十分合得来的朋友。
  因是女儿生辰,蒋氏还临时请了短工前来帮忙,席间唐筠瑶离席,行经一处树后,突然被人抓住手腕,她一惊之下便要出手,却在看清对方容貌时止了动作。
  “你竟然藏在这里?”她不动声色地望着神情慌张,穿着打扮如同寻常人家妇人的唐筠柔,没有想到会在严家看到她。
  “三妹妹,求求你帮帮我,信王的死当真与我无关啊!你跟三叔说,请他救救我,救救我……”
  从信王府逃出来的这段日子,唐筠柔每一日都在担惊受怕,身上又没有钱,根本连京城都逃不出去。
  唐筠瑶瞥一眼她抓住自己的手,唐筠柔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而后缓缓地收回了手,可怜兮兮地恳求道:“三妹妹,求求你了,三叔那般厉害,只要他肯帮我,一定可以的。”
  唐筠瑶气笑了:“你觉得凭什么?你自己闯下的祸,便要我们给你擦屁股?你哪来这般大的自信,认为我们一定会出手救你?”
  唐筠柔脸色一白,她其实并无十分把握,可是走投无路之下,能想到的也只有唐松年能帮自己。
  唐淮耀身犯当街刺杀信王这样的死罪,唐松年都能把他给救下来,若是他肯出手帮她,她一定可以安然脱身的,毕竟她没有害信王,信王是她的终身依靠,她又怎么可能会害他呢?
  可是她根本没有办法接触得到唐松年,甚至连唐淮周与唐筠瑶都无法接近,她其实一直藏身于离唐府不远之处,好不容易看到有人给唐筠瑶送帖子,花了好些心思才打探到她今日会到严家来,故而才趁着严夫人请临时帮手时潜了进来。
  “我也是姓唐,也是唐家人,你们都能帮唐筠瑜和唐淮耀,为什么就不能帮我?我是无辜的,信王的死根本与我无关!”唐筠柔颤声道。
  不待唐筠瑶回答,她又忙道:“你难道不记得了?唐筠瑜曾经还陷害过你,差点害得你委身那陈兆勇,而我从来没有,从来没有害过你。”
  唐筠瑶冷笑:“你不是不想,只是还没有机会而已,唐筠瑜又蠢又坏,而你则是又毒又狠。”
  “你们两个,不管是谁,便是跪死在我眼前,我都不会多瞄一眼。你要怨便怨自己命不好,至少不如唐筠瑜好命,有一个还勉强算有担当的夫君为她出头。”
  唐筠瑜是什么样的人,上辈子曾和她交过手的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辈子没有嫁入豫王府,而是嫁给了陈兆勇的唐筠瑜,或许会有所变化,但那不过是因为际遇不同所致,绝非她转了性子。
  若是当初她依然得嫁高门,未必不会再与自己作对。
  故而当日陈兆勇若求的不是唐淮周而是她,她只会视若无睹。
  敌人纵是遭难了,际遇堪怜,可依然还是敌人,她没有落井下石便是最大的仁慈,没理由还要出手相助。
  见她如此决绝,唐筠柔便知道自己最后一个希望都没有了,只是不甘心,面目狰狞地道:“你们不过是嫌弃我是庶出,可是出身是我可以选择的么?!李氏和她的儿女全都不是好人,打小她们是怎样对我的,你们都瞧在眼里,可你们谁又为我出头了?!”
  唐筠瑶懒得与她再多话,转身就要走,却又被她一把抓住手腕。
  “你不准走,你不准走,我今日的一切,都是唐家造成的,全都是你们姓唐的造成的……”
  “放手。”唐筠瑶没有挣扎,只是冷瞥着她。
  “是你们欠我的,都是你们欠我的,若不是你们逼我,我不会沦落到今日这般地步,都是你们逼的……”
  一会儿语气又是一转,哀求道:“求求你让三叔救救我,我真的不想死,真的不想死,求求你了,我、我给你跪下了……”
  唐筠柔眼神凌乱,已经渐渐有点语无伦次,可却还是紧紧地抓着她的手不肯放。
  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希望,若是不抓紧,等待她的便会是死亡。
  可她不想死,她还这般年轻,她不能死,不能死……
  她抓着的力度越来越紧,也让唐筠瑶不适地皱起了眉,脸色也当即冷了下来,正想发力把她甩开,忽听身后传来严永业的喝斥:“你要做什么?还不把唐姑娘放开?!”
  唐筠柔吓了一跳,想也不想转身就跑。
  严永业见状立即喝道:“抓住她!别让她跑了!!”
  如此心虚,必定不是什么好人,他可不能让她跑掉了。
  唐筠瑶看着严永业率先朝着唐筠柔跑掉的方向追出去,紧接着又有两名帮工跟上。
  外头还有不少奉旨缉拿唐筠柔的官兵,她这般冲出去,基本上没有逃脱的可能。
  唐淮耀刺杀信王,可是信王却只是受了伤,性命无忧,又因为此事归根到底是信王行为不轨在前,故而还有转寰的余地。
  可这一回信王却是死了,无论唐筠柔是否有错,失子的天熙帝必定不会放过她,只怕若不是信王妃,信王满府的姬妾一样逃不过责罚。
  而隔得几日,她便从唐淮周口中得知唐筠柔被秘密处死的消息。
  她瞥了一眼脸色有点发白的唐筠瑜,忍不住道:“仇人终于死了,我以为你会很高兴。”
  唐筠瑜怔怔地望了回来,良久,苦涩地道:“我也以为自己会很高兴,毕竟若不是因为她,我不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可她真的死了,我却发现自己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如今仔细回想,确是我娘和我薄待了她们母女,怨不得她恨我们。”
  “确实,就凭你们母女当初那般对待她,她确是有充分的理由恨你们。”唐筠瑶毫不客气地道。
  唐筠瑜的脸色又白了几分,同时也有几分难堪,低着头轻声道:“对不住。”
  至于对不住谁,又对不住什么,唐筠瑶也懒得深究,拂了拂袖口便离开了。
  唐淮勉中举的消息传回来时,前线也终于传回了捷报。彼时唐筠瑶正在五公主宫里,看着她终于换下了整整一年的素净打扮。
  “再插上这根簪子便更好看了。”太子妃梁毓嫣把手中的金丝嵌宝石簪子插入五公主如云鬓发中,含笑道。
  “多谢皇嫂。”五公主笑着道谢。
  唐筠瑶捧着脸蛋坐在一旁,看着梁毓嫣拉着五公主的手轻声细语地说话。
  梁毓嫣望向自己的眼神总是带着有意无意的审视与隐隐几分敌意,让她一阵纳闷。
  明明早前她对自己并不是这样的。


第109章 
  “小唐唐,你的及笄礼可定好日子了?”五公主忽地想起这事,连忙问已经觉得有点儿无聊的她。
  “定好了,就在下个月初八日。”唐筠瑶回答。
  “我要当赞者!”五公主眼睛一亮,大声道。
  “本来也是打算请你的呀!”唐筠瑶抿嘴一笑,她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五公主以外的人选。
  五公主高兴极了,快步走到她的身边,拉着她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末了才一副老怀安慰的模样道:“我家小唐唐终于长大了,将来也不知便宜了哪家的臭小子。”
  说到臭小子时,她冲着唐筠瑶挤眉弄眼,笑得坏兮兮的。
  唐筠瑶当然明白她暗指贺绍廷,只还是装着听不懂的模样,无辜地眨巴眨巴眼睛。
  五公主‘噗嗤’一笑,在她脸蛋上掐了一把,又压低声音取笑道:“装,你继续给本公主装!”
  梁毓嫣怔了怔,遂含笑也走了过来:“原来筠瑶妹妹的及笄礼快到了,我竟是这会儿才知道的。”
  “昨晚才最终定下的日子,帖子还未曾写好,故而也还未曾来得及通知大家。”唐筠瑶笑着回答。
  眼前的姑娘杏脸桃腮,一双乌亮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眉不画而黛,唇不点而朱,笑起来脸上还会跳出两个浅浅的诱人梨涡,甜甜的勾人得很。
  她的眼神有几分复杂,只很快便掩饰了过去,笑着道:“方才五皇妹有句话却是说对了,妹妹长得如花似玉,将来也不知便宜了哪家小子。”
  她脸上虽带着笑,语气也很是平和,可唐筠瑶还是听出了她话里的几分试探意味,当下更是不解,只装作害羞的模样靠着五公主。
  五公主嘻嘻地笑得愈发不怀好意:“必是要天底下最好的男儿才配得上啊!”
  梁毓嫣笑了笑,正想要告辞,便有宫娥走了进来,笑着禀道:“太子殿下来接娘娘回宫了。”
  她愣住了,那厢五公主却掩嘴直笑:“皇嫂还没来一会儿呢!皇兄便巴巴地来接了,真真是半刻也离不了。”
  唐筠瑶也望着她笑。
  眼前这位未来的梁皇后还很年轻,与太子的关系更是处于最融洽之时,还没有被对手逼得狼狈不堪,不得不寻找帮手的地步。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太子东宫,真正有名份的女主子便只得她一个人,上辈子让她焦头烂额的死敌丽妃胡燕仪还没有出现。
  “走走走,咱们得把皇嫂送还给太子皇兄,免得他等急了。”五公主坏笑着抱着梁毓嫣的胳膊,带着她走了出去。
  唐筠瑶笑着跟上前。
  殿外,赵元祐背着手静静站立,听到脚步声回身一看,脸上便扬起了有几分无奈的笑容:“静安,你是不是又使坏了?”
  “我哪有使坏,分明是体贴你呢!听见你来了,还特意把皇嫂给你送了出来,你说,我是不是很体贴呀?”五公主笑眯眯地道。
  赵元祐方才在御书房议政,出来时听闻太子妃在五公主宫里,想着既是顺道,不如便接了她一道回去。没想到才来便被这个鬼见愁般的五皇妹取笑了一通。
  他宠溺地道:“是,五公主殿下当真是个体贴的姑娘。”
  顿了顿又道:“筠瑶妹妹也在啊!好些日子不见,孤正好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妹妹。”
  唐筠瑶好奇了:“好消息?是什么好消息?”
  “方才孤在父皇处听到了一个大好消息,前线送回了捷报,贺将军大破敌军,已经逼近东狄国境。”
  “当真?!”唐筠瑶又惊又喜,时隔一年,她终于得到了贺绍廷的确凿消息。
  “你若是不相信,回去之后问问唐大人便知。”赵元祐笑道。
  “太子殿下的话我怎会不相信。”知道贺绍廷打了胜仗,唐筠瑶心里美得很,连笑容也明媚了几分,看得一旁的五公主捂着嘴‘噗嗤噗嗤’地笑个不停。
  赵元祐见状也忍不住笑了。
  世人常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