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定良缘(凤亦)-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年前往南方筹措银粮之时,方先生就推算出淮南日后要出洪灾,太子当时踌躇满志,还曾想着就此做出一番业绩,早预防早免灾,不料父皇争得天下之后事务繁多,一直未能做成。倒是在裂土封王时,父皇欲将西北方封赐予端王,方先生得知后劝告说千万阻止皇上这么做,西北幅员辽阔,天高地广,霸王气重,端王常年在边关,与西北防众将士同甘共苦,深受众军拥戴,若任他得了西北为根本,无异于龙入云、虎添冀,兄弟有天一语不合,他卷土而来,取代易如反掌!
  不如力劝皇上将淮南赐予端王,淮南富庶,软绵安乐之乡,正好消磨其霸王意志,子孙后代也多会耽于安乐,容易掌握。
  太子当然不愿意相信弟弟会跟自己争皇位天下,但世事难料,还是听从了方先生的话,以疼爱弟弟为由,请皇上将富饶的淮南赐给赵瑜。
  没想到那个差不多被遗忘的预言竟然在此时应验,连天大雨导致淮河水暴涨,决堤而下,浸淹良田农庄,人民死伤自是不少。
  天灾加上有心人故意纠结生事,淮南路巡按上的折子中称:一些地方流民成群结队,推举头首率领队伍四处招摇掠夺,甚至打砸衙门公堂,占山拦路抢劫,俨然有叛乱之势。
  殿中侍郎念着折子,忍不住朝端王看了一眼,心想这位巡按不知是什么人,会不会用词啊,这“叛乱”二字他随意就能写出来,自己这可是当着端王的面念,还能不打顿的?
  淮南是端王封地,还好王爷在京城,要是人也在淮南,那这“叛乱”两字是能够让朝堂上这些大臣乱上小半天的。
  赵瑜回到王府,心情有点沉重,这两年一心扑在国防上,对属地还真没太上心,只道富庶平和之地不应该有什么事,没料到几场大雨,引发灾害,还出了乱子。
  派几个得力下属协同朝廷大臣一同过去视察赈灾应该可以了吧?本来按父皇的意思确实应该亲自去看看,他还没去过自己的属地!
  长年在西北打仗,回京先忙去江南寻找小乔,准备婚娶之时还要兼顾南方战事……一直没有空闲,淮南城内王府形同虚设,可在这个非常时刻,他不想、不能够去!
  小乔怀着身孕,再过两个月就临产了,必定也不愿意他离开!

    第二百七十四章 离别

  小乔得知此事,也跟着发愁:这都什么事啊?快到生的时候封地发生灾害,自己不舍得赵瑜远离,赵瑜肯定也不肯走,可那是他的领地,天灾肆虐,受灾民众流离失所,温饱不继,做为一方领主,不去行吗?
  因而劝赵瑜:“难怪今年气候不一样,前阵子显见得比往年濡热许多,却原来是南方降大雨发大水了!既是封地出事,就该过去看看,不能每年只顾收取消受封地赋税,对人民生计却不闻不问,那些地方官是如何管的河防,也该责问一二!”
  赵瑜此时最怕小乔着急,见她微蹙双眉,面有忧虑之色,忙抚慰道:“不用担心!才发上来的奏报,水淹良田,毁坏房屋,当地衙门筹措着及时救护,应没多少伤亡,大水过处,衙门和私家粮库都不保,饥饿肯定是有的……附近州衙接济些也能过得几日,这就立刻派下边人携带钱粮衣物过去赈灾!”
  小乔说:“可记得去年初春那件事?仁王封地济州发生雪灾,仁王只派了属下随同户部的官员过去,结果不知为什么善后不力,死伤太多……这事你没告诉我,但我后来知道了,若不是德妃哭着求情,父皇不可能只是轻罚仁王,毕竟那都是一条条人命,没被冰雪砸死,却冻僵在露天山洞里!天灾**已无情,咱们既然领了那地方,这些年也收受着它的好处,大难来时就不能偏安一隅。*。漠然置之不理!阿瑜,你还是得亲自去一趟,督促他们及时赈灾,从我们接到消息为止,不能再死人!”
  赵瑜小心拥着小乔,轻抚她的大肚子叹道:“去淮南日夜兼程来回都要将近一个月,就算发放钱米赈灾不需亲力亲为,总得视察灾情、勘探河防、商讨筑堤之计……可你现在这个样子,稍有不慎就不知是什么后果,子民的性命很重要。自会派得力官员前去安抚救助,我的妻儿对我来说更珍贵,我不能放心离开!”
  小乔靠着他,在他怀里蹭来蹭去怎么坐也不是,最后索性坐到他腿上,笑着说:“也不怪小孩儿总想要大人抱,坐大腿上就是比坐椅子上舒服!”
  赵瑜哧地一笑。拥紧她:“那你还要赶我去淮南?我去了,谁陪你,谁抱你?”
  小乔认真道:“我当然舍不得你离开家,炫儿也不愿意!可那也是一种责任!为君长之责!不然日后你去淮南,看人家会不会心甘情愿拥戴你、尊敬你!灾情紧急,你若是明天立即启程,会早些到达淮南。。安置好灾民。最多不过三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回来了!”
  赵瑜不语,只将她鬓旁一缕秀发细心地抿起,小乔将脸贴在他颈窝,轻笑着说:“知道你放不下我和孩子,我向你保证:我会替你保管好孩子,保护好自己,一定不出意外!可以了吧?”
  赵瑜摇摇头。
  小乔又说:“不相信我,总该相信宜师傅和静师傅啊。还有几十个太医呢!忠义侯夫人、我二嫂嫂、宋娉婷都会来陪着我,还有宫里的德妃、太子妃、你姐姐荥阳公主,这些女人都懂生产,你也信得过,非常之时,又不是利益相争,她们会全力帮助我的!”
  赵瑜仍不作声,小乔叹口气,伸出双手揽住他的脖子:“你这是在纵容我!那我要改变主意了,不放你走了——你就在家陪我生孩子,陪炫儿,哪里都不许去!”
  二人纠缠在一起,赵瑜亲吻着小乔,哑声道:“小乔,你有如此胸怀,品性像母后……我又怎能让你们失望?你答应过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回来要看到你们母子毫发无损!”
  小乔紧偎在他怀里,好一会才答应:“我会做到的!”
  又叮嘱道:“赈灾的钱粮朝廷不会给很多,不足的,理应由咱们补贴,除了粮食要紧之外,还需要药物和布匹,灾后防病更重要!多带些医官去没错!我知道你军需方面私下用了很多银子,挪去王府金库不少金银,那也无妨,咱们不缺这点钱!”
  赵瑜皱眉:“青梅这丫头,我都拿绿水贿赂她了,她还要跟你告密,我不想你这时候东想西想费心机!”
  小乔笑说:“她是我的人,贿赂收下,事情还得回禀!”
  “不用担心,军资到了立即平上银库!”
  “那个自有青梅、海棠管着,不平的话她们又不找我,只会找你们……王府金库目前银子数目应该不多,瞧着若不够便让海棠开启储备金库。咱们拿出多少钱粮,朝廷自会看在眼里——这么些年收受税赋,取之于民,今日还归于民!让人看见咱们有这个储备,并没自顾享乐乱花费。总之尽量安抚好灾民,帮助百姓重建家园,淮河治理工程灾后便立即动工,要他们列清所需银项……付出代价,必须有相应结果,堤坝修建得坚固牢靠,沿河百姓才能够心无忧虑,安居乐业!”
  赵瑜抬手拔了她头上金钗,如云乌发披散而下,小心抱起她往内室走:“费神想这许多,还要那些官史做什么?不要想了,闭眼睛睡觉!”
  “阿瑜,我不想睡!”
  “大热天的,肚子里有这两个吵闹着早上又不能睡懒觉,现在说着话自是不想睡,过一会就很困了——来躺下,我也歇会!”
  有事需要布署,又不想让小乔伤神,最好的办法就是哄她睡午觉,她一睡着没有一两个时辰是不会醒的,一两个时辰里赵瑜可以办好很多事情了。
  心里不着急是不可能的,也想亲眼看看受灾的领地是什么样的景像,需要怎样的整治……可偏偏在这个不上不下的时候!去了就难得回来,小乔又快要生孩子!
  赵瑜心里自是明白,小乔所虑一点儿没错,许多人在看着他,若要抗住朝廷上下压力,不亲自去一趟领地,不论拿出什么理由,都抵挡不住御史们的弹劾,皇帝也会对他有看法,淮南水患严重,他人在京城,又无别的要紧战事牵挂住,如此无视子民生计,着实令人不齿。
  但他坚持一点:赈灾的物资钱粮会尽量发往灾区,至于本人去不去,由自己做决定!
  小乔从小懂事、深明大义,却也惯会撒娇,他想着在这个非常时刻她是离不开他的——她此次怀的可是双胎!
  却没想到她如此勇敢,贤明之处不亚于母后,他思虑再三,决定南下!
  小乔还有两个月才生,把行程做个周密安排,尽量赶在她生产之前回到京城!
  就这样,赵瑜急赶着手下人办事,做好一切准备,钱粮物资早在前两天就由罗允真安排,源源不断先运走,药材一时筹措不到太多,听从宜师傅建议,由医官沿途一路收买,治病的和预防的,分类标注清楚……头天晚上还对着小乔千叮万嘱,第二天早晨小乔睡醒来时,他人已站在南下的大船上,迎风凭栏而立,背向京城,面色庄肃清冷,此时的心情,恨不能化身雄鹰,一日内便飞到南方将事情办完,立刻又飞回京城,守护在妻儿身边。
  随行人员除了端王府的一些下属,还有朝廷派出的工、户、吏部官员,手下人呈上名册,端王一看,许真卿居然夹杂其间。
  端王将许真卿叫到自己船上,许真卿解释说原是派的两位四品官员前往考较灾区官吏,其中有一位年纪稍大了毛病不少,临行忽然病得起不来,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见上司着急,他想着自己年轻,也需要历练,增长见识,便毛遂自荐,陪同上司去往灾区。
  “水患过处,疾病横生,你不怕会染上恶疾吗?”
  许真卿道:“王爷何等尊贵?千金之躯尚且以民众疾苦为先,不惜奔波劳顿,京城官民一片颂扬之声,想淮南之地必定盼君如盼春雨甘霖!卑职们方才还聚在一起,与医官探讨灾后防病之措,疫病何惧?只要大家同心协力,集思广益,防范得当即能免除病害!”
  端王含笑点头,即日起一边催促船队快行,一边与众官员每日在船上聚会议事,关于灾后重建的许多对应之措,都有了良好的框架和思路。
  京城里,小乔内心空空落落,郁郁寡欢,把赵瑜劝走了,自己反倒失去所有意趣。
  早知如此……早知如此也还是得让他去!
  身为女人都要怀孕生子,古往今来还没听说哪个女人以生孩子为由不许丈夫出门办正事,男儿志在四方,他因一时疼宠心甘情愿让你捆绑,总有一天他会后悔,难道自己也跟着到那天才一起后悔,有用吗?
  于千般宠爱中保留一点清醒,没有错!
  赵瑜才出行一天,小乔感觉像过去了一年,起来对镜梳妆,看着里边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叹了口气:不能这样,不能像个无助的孩子!
  赵瑜在家,可以做一只被宠坏的猫,赵瑜不在家,难道日子就这么冷冷清清地过下去?

    第二百七十五章 谋士

  心随他去,灵魂得守住家园,等他归来!
  打起精神,特意让青梅、海棠挑些精致奇巧的首饰戴上,衣裳穿不了漂亮的那也不要紧,舒服清爽就行。
  女子们一旦在穿衣打扮上花费心思,心情也会随之改变,小乔一扫松懈懒散的模样,端起王妃架子,精神十足在王府各处巡走,细致入微地将周遭事物了解一遍,交待青梅和海棠管理好王府内务事,外务自有赵瑜留下的人员照管,说过不用王妃操心,但王妃岂会真的不操心,总得了解一二才行。
  赵瑜在家时阻止去做的事,现在都能做,接见来探访的客人,当然仅限于自己想见的人,过问、打探府外各方面消息,酷热的天气里很想往房间里多放两个冰盆,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虽说不像赵瑜想的那么娇弱,到底被他养成习惯,突然加冰估计还真受不了,到时受罪的可不止是自己,还有肚子里两个呢!
  可以自己带着儿子赵炫了,这是个亮点!母子俩相互陪伴,高高兴兴地整天待在一起。
  赵瑜在家时不会允许他们这样亲近。
  赵炫满周岁之后智力和体力都给人一种暴发的感觉,突然会讲很多话,走路专门用跑的,而且跑得很快,要去哪里像颗炮弹一头扎过去眨眼就能冲到,有天在小乔身边高兴地左冲右奔,被赵瑜回来看见,直接把赵炫扔前院去跟侍卫们呆着。从那时起早中晚吃饭时才能进后院跟母亲见面。
  小乔抗议,赵瑜说:“你防不了他,他有力气却控制不好,万一真撞了怎么办?我怪谁去?”
  其实儿子很乖,早就能听得懂教导,他走过母亲身边从来都留有距离,刻意不碰小乔的大肚子,是当爹的想太多了。
  宫里德妃奉皇旨来探看过后,太子妃又来了。
  她是三天两头来一次,除了奉太子之命过来陪伴探看小乔之外。还看上了厚院的新鲜菜蔬——皇长孙赵烨喜欢吃那里边长的每一样蔬果。
  这一次太子妃带来了敬王新娶的王妃萧氏,因敬王大婚之时,端王妃有身子不能前去观礼,妯娌此时才相见,小乔少不得又另备一份见面礼,萧氏恭恭敬敬谢过,便收下了。然后很亲昵地拉着赵炫逗他玩,赵炫跑累了,也老实站着和萧氏对答几句。
  小乔从旁看这位敬王妃姿容秀丽,温婉娴雅,点头道:“这一位敬王妃看着温柔可人,只是行止略显拘谨些,比淑妃荐的蔡氏好吧?”
  太子妃轻笑:“淑妃荐的人能成什么样?原先的蔡王妃那毒辣劲儿。敬王都不敢碰!萧氏胆儿小些。敬王却就喜欢这样儿的!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和和美美,萧氏性情温婉会做人,敬王府原有的几位旧侍妾也相处极好。淑妃年前不是又为敬王定下一位蔡氏为侧妃么?敬王寻个借口回了!”
  小乔忍不住好笑:“敬王现在听见蔡字就会发抖!”
  “可不是!被蔡王妃闹得王府几年不得安宁,连个侧妃都不敢娶!”
  太子妃说:“待过完这个月天气凉爽些,敬王府再迎侧妃高氏进门——原是我族妹,偏远一支的,论模样和萧氏相差无几!与我同一支的妹妹们、皇后娘娘亲侄女儿倒还有三两位正值妙龄。都是姿容出众,专请了宫里的嬷嬷们教养……”
  小乔不待她说完,扶着肚子慢慢站起来,笑着说道:“嫂嫂不是要采摘新鲜紫茄给烨儿吃么?你看日头西斜,照不到畦上了,咱们亲自去摘罢!我也顺势走几步,今儿坐得太多了,不舒服!”
  太子妃一句话未说完,哽在喉咙里很不舒服,瞪眼看小乔,却见她自顾叫上萧氏,伸手牵了炫儿迈步就走,也只好跟上。
  一路缓步而行,小乔另找了话题论说,心里却想:太子妃的狐狸尾巴藏了这么久,总算露一下,也好,让自己知道太子和太子妃不死心,仍想让赵瑜娶一个高氏!那就戒备着吧!
  能有什么办法?这个朝代就有这种风气,娶三妻纳四妾正常得如同饮水吃饭,即便不是贪淫好色,也为着延续香火后代,多子多孙,还为巩固联系二姓家族势力!
  更可笑的是她曾听黄文正说过的依据,竟然是责任二字!他认为自己应该对秀云负责任,就必须娶她!真是荒谬透顶!
  幸亏赵瑜和自己是一心人,赵瑜说过:只容许儿女们插坐在夫妻俩中间,任何人都不行!
  小乔完全信任赵瑜,她只需要配合他做一些必须的防范就可以了!
  在厚院菜畦边看侍女们摘菜豆,边与太子妃、敬王妃闲话,太子妃忽指着一丛碧绿的植物问道:
  “那叶子细细的是什么?”
  小乔看了一眼答:“野夏韭!”
  “就是夏韭?可入药的夏韭?”
  小乔一楞:“是夏韭没错,不过是侍卫们野地里挖回来种植,因而我们叫它野夏韭!至于能否入药,我真不懂!”
  “能的!它能入药!当阳处的夏韭入药效果更好!”
  太子妃有些激动:“方先生写的方子里,就让找一味新鲜夏韭。每天让人早早去集市上买,回到府里先生又说不够新鲜……我怎么没想到,像你一样辟一个院子,也让会种菜的家院种上几畦?你这几丛夏韭给我吧,我拿几盆花儿换你!”
  小乔笑着说:“值什么?这个很容易生长,随意找个厨娘就会种,你只管让她们挖回去,只给我留一丛就行!”
  难怪太子妃不怕她翻脸,敢于跟她提高氏女如何出众,原来是方先生回来了!
  赵瑜曾告诉小乔,太子身边有过一位厉害谋士,是个道士,会医术、懂诡术,当年晋、楚相争之时他为太子出谋划策,做了很多事,都成功了,太子因此得居高功,此人姓方,深得太子推崇敬重,太子尊之为“方先生”。
  去年那位方先生还无影无踪的时候,太子妃听说小乔能为赵烨找偏方,定食疗方案,曾经那样小心冀冀地守在她身边,学做赵烨喜欢的吃食,妯娌无话不谈,连赵瑜有任务要娶高氏女的秘密都说给她听了,当时两人只是一笑置之,小乔说端王府不会有侧妃,太子妃也附和说你们夫妻如此情深,真令人钦羡!
  现在有医术高明的方先生守护皇长孙赵烨,太子妃无所顾忌,她不钦羡端王夫妻情深了,试探着向小乔扔出一颗炮仗。
  小乔不予理睬,太子妃也觉讪讪然,回去向太子禀明。
  太子微笑:“小乔不松口应允,想让四弟娶侧妃那是妄想!也罢,我们夫妻尽力了,母后毕竟只是病中口头说说,没能当着他耳提面命,他不尊从,也奈何不得他!况且你那几个族妹,若真进了端王府,成了四弟的人之后也不见得还会听你的话,四弟夫妻二人都是极警敏的,岂容得你插人在身边!”
  太子妃看看太子,暗自腹诽:明明是你劝我试试,这会又变成我想插人了?
  太子妃退下之后,方先生自侧门走进中堂,笑道:“这位端王妃确实非同一般,她就是当年四爷口中喊着的‘小乔’?想不到他们还能遇上,缘份不浅啊!”
  太子颔首,沉吟道:“两个人的运气都是极好的!我与端王至亲手足,本来没感觉怎样,可自从他娶上这位端王妃,发生了诸般事情,令我总觉得不踏实!”
  方先生说:“殿下无忧!我夜观天像,七星北斗未呈异常,显见你兄弟仍和好如初。不过——当初是哪位高人替端王找的新王府址?那可是个福地啊!四方祥瑞之气自行来投,邪气浸染不入,复被逐开……日间与夜晚我都去细细瞧看,四面察探,却并非异人相助布局,故意吸引瑞气,如此自然而来的吉祥福地实在难得!”
  太子怔住:“自然而来?那时父皇带了钦天监的人,亲自为四弟选择王府宅基,我有事未能跟随在侧!”
  方先生微微点头道:“这便是自然!天子亲点,钦天监的人懂得不多,只会按图索冀,乱算一气,却也能算出合乎天机的吉时吉辰!王府内所有殿宇、檐角的朝向,房屋座落方向,各院落划分,都是十分随性按常理所为,建成之后各主体偏偏生成一个吉祥卦象……此为天意,无法更改,逆之不得,否则就是逆天,遭受天谴!”
  太子盯着方先生看:“先生何以说得如此……严重?”
  方先生沉默了一下,叹口气道:“多说也是如此——你与端王,兄弟无间隙,但端王府实则应为太子府!那里边不仅有祥瑞之气,还有——皇气!”
  太子大惊,脸色变白:“请先生明说——端王,他会取代我?”
  方先生苦笑:“我能看出来的,都已经说了:兄弟不会相争,端王之势,会强盛一生,他若想争,殿下是争不过的!”
  “那要怎么办?请先生指点!”
  “端王是擎天柱,撼不动,撞之只会伤了自己,只有一个办法……”

    第二百七十六章 儿女

  太子和方先生低声密谈之际,小乔正坐在端王府里,拿着洁白的细纺亚麻帕巾替儿子擦洗牙齿,刚给他吃了几块红枣糕,茶水漱口不抵事,有几点红枣碎皮粘在他牙上,见小家伙用舌头舔个不停,知道他不舒服,便亲自给他擦拭。
  夏日傍晚,一群人坐在小木楼廊下,吹着凉风,自由自在地闲话,大小侍女围在王妃和小王爷身边,看母子俩逗趣,不时发出阵阵欢笑声。
  小乔教赵炫:“这样,啊!”
  赵炫啊地张开嘴,小乔才将手指放进他嘴里,小家伙调皮地合上嘴,不轻不重地咬了她一下,小乔哎哟一声,大小侍女有的惊叫,有的嘻笑,赵炫也咯咯笑着张嘴,小乔笑骂:
  “你是小老虎啊,咬人呢!”
  一旁的宫嬷嬷忙收了笑,端庄起面容道:“请王妃慎言!小主子可是金枝玉叶、龙子凤孙!”
  小乔笑笑不作声,心里却想:“他爹是皇家人,他就该是龙子凤孙,那黄文娇还是将门虎女呢,这孩子不该是小老虎么?”
  想到他爹就不免想念赵瑜,暗叹口气,对着赵炫喊了句:“赵瑜!”
  赵炫看看母亲,又转头看看周围,复对着母亲认真答道:“他不在!”
  侍女们都笑,小乔笑问:“那你是谁?”
  赵炫从座垫上爬起来,朝着母亲的肚子看了看。转到后边去,扑在小乔背上,搂住她脖子咯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