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领的新娘-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0'
契丹族日益兴盛,并向南发展。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四年(553年)亲率大军攻击南下的契丹部落,俘获10余万人、数十万头牲畜。契丹部族损失惨重,后又受到突厥的侵扰,因而“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17'隋初又分别臣附于隋朝与突厥,逐渐得到恢复,游牧于辽西地区,诸部落平时各自“逐寒暑,随水草畜牧。隋大业元年(605年),契丹族南下营州(今辽宁朝阳)地区时,又遭到在隋将主使下突厥的袭击,4万人被俘,再次受到重创。
部落时期
大贺氏首领
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为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
契丹人
契丹人'18'
联盟,曾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武德二年(619年),酋长大贺咄罗率军进攻平州。武德六年(623年)遣使到长安,给唐高祖进贡名马、丰貂,但其政治立场仍趋向于突厥颉利可汗。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大贺摩会率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唐朝皇帝曾赐给契丹首领旗鼓,后来成为契丹可汗权位的象征。又于贞观三年(629年),以室韦、契丹族人置师州。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后唐太宗以契丹人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通辽一带),以大贺窟哥为松漠都督,赐姓李氏。但其孙大贺阿卜固在位时却开始伙同奚族骚扰唐朝边境,被擒送洛阳。唐高宗以窟哥孙子枯莫离为左卫将军、弹汗州刺史,封归顺郡王;另一孙子李尽忠为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继统契丹八部。'19'
武周建立后,契丹受不了压迫,于是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十二日,尽忠与其妻弟孙万荣反,攻陷营州,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尽忠自立为无上可汗,这是契丹人首次称汗。武则天大怒,改尽忠名为李尽灭,孙万荣为孙万斩,并派兵围剿,却被尽忠击败。后尽忠病死,李万荣(即孙万荣)继位,继续尽忠的事业。不久万荣兵败,被家奴杀死。开元二年(714年),尽忠堂弟李失活与奚族首领李大酺到长安见唐玄宗,玄宗恢复
☆、134你的样子好色啊
契丹族为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早期分八部。'1'唐朝初年契丹中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当时契丹酋长辗转臣服于唐朝和突厥之间。唐太宗贞观以后,唐置松漠都督府,赐姓李。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契丹人又建立了遥辇氏部落联盟,依附于后突厥汗国。天宝四年(745年),后突厥为回纥所灭,此后百年间,契丹人一直为回纥所统治。'2'
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日渐强大,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即可汗位,神册元年(916年)称皇帝,国号契丹。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改国号为辽,'3'统和二年(984年)又改称大契丹;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大辽。'4'人们习惯上把契丹人建立的王朝统称为辽朝。'5'
天庆五年(1115年),女真族建立金朝。在金军的进攻下,辽朝于保大五年(1125年)灭亡。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一部分人向北进入漠北地区,后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西辽延庆九年(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于金兴定二年(1218年)为蒙古所灭。'6'
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辽国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随着辽国的灭亡,契丹人逐渐融入了其他各民族,还有少部分演变为今日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
中文名契丹族
外文名khitay
发源中国东北地区
图腾“白马青牛”
政权辽朝、西辽
文字契丹文字
信仰佛教
发式髡发
人物耶律阿保机、耶律大石等
别称吉答、乞塔、乞答、吸给
目录
1族称
2历史沿革
?发源传说
?早期历史
?部落时期
?建立大辽
?南下中原
?辉煌时期
?辽朝衰亡
?后续发展
3政治
?政治体制
?组织形式
4军事
5文化
?文字
?文学
?绘画
?乐舞
?宗教
6经济
?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7对外关系
?五代、北宋
?渤海国
?高丽
?西域诸国
8社会风俗
?仪俗
?服饰
?发型
?婚俗
?居住饮食
9后裔追溯
1族称
编辑
“契丹”之名,始见于北齐天保五年(554年)成书的《魏书》。而汉人记契丹事,以《资治通鉴》为最早,东晋义熙元年(406年)初,“燕王熙袭契丹”。契丹称号见于朝鲜《三国史记》更早,东晋太元三年(378年)已有契丹人犯高句丽“北边,陷八部落”。'1'《新唐书》等明确指出:“至元魏,自号曰契丹。”有的学者则认为汉以来即有契丹之号'7'。有的学者认为契丹一词出于宇文氏酋长名字之演变,约当西晋末东晋初,其异名已显,意为“镔铁”'8'。'2'一般认为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其含义众说纷纭,通行说法为“镔铁”之意。'1'另外说法有:“切断”说、“刀剑”说、“奇首之领地”说、“酋名”说、“寒冷”说、“大中”说、“草原、沙漠或与森林相关的意义”说等等。
由于金帐汗国自13世纪至15世纪长期是欧洲的霸主,而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例如俄语中至今犹称中国为“契丹”。'9'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读音分别为kitay,kita1a,cathay),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相传哥伦布航海的目的就是找寻传说中的契丹。'10'
2历史沿革
编辑
发源传说
传说中的契丹祖先
传说中的契丹祖先'11'
对于契丹族的起源,相传北方大草原流淌着两条河,一条从大兴安岭南端奔腾而下,契丹人称其为西拉木伦河,亦称“黄水”,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自医巫闾山西端而来,名为老哈河,亦称“土河”。契丹民族就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这一地区民族的迁徙、融合呈现出十分频繁复杂的状态。'12'
契丹人关于自己始祖有这样的传说,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倍感天宫的枯燥寂寞,她驾着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宝马,从“马盂山”随土河一直向东信马由缰。青牛和白马,在潢水与土河的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了。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松开马缰,相对走来。两人相爱并结合,繁衍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八部,'1'居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之南,黄龙(今辽宁朝阳)之北。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13'这无疑是有关青牛白马传说的最权威、最准确的记述。由此可知,契丹族发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10''12''14'
早期历史
契丹最早记载见于《魏书》。《魏书》在记载与北魏政权联系和交往的各民族时,首次为契丹和与它关系密切的库莫奚(也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原与契丹同属一支,后分开,再后又被契丹吞并)立了专传。此后,《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唐会要》、《五代会要》、《册府元龟》、《文献通考》、《宋会要》等,都有关于契丹人活动情况的专门记录。上述文献在记载契丹人的起源时,大致有“匈奴说”和“东胡说”两种意见。这两说又派生出另两说:一说“是匈奴和鲜卑融合的产物”,一说“起源于鲜卑系的别部而不是鲜卑的直接后裔”'1''15'。
根据《后汉书》的记载'16';契丹来源于鲜卑或鲜卑宇文部,出自当时人和稍后唐人之笔;契丹为“匈奴之种”,则是数百年后宋人的说法。当然,鲜卑族的成分很庞杂,其中确实有人认为契丹为东胡系统东部鲜卑宇文部之裔,来自匈奴的“余种”,宇文部更是如此。东汉永元元年(89年)至永元十七年(105年),匈奴被汉将耿夔击破,北单于逃走后,鲜卑进据匈奴故地,“有十余万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加入了鲜卑。然10余万落匈奴人并未继续以匈奴为号,而“皆自号鲜卑”了。此后,在与原东胡种的鲜卑人长期错居杂处中,由于相互通婚等影响,差别越来越不明显,它在形成过程中虽有一个主源,但仍是多源多流的。'10'
契丹族日益兴盛,并向南发展。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四年(553年)亲率大军攻击南下的契丹部落,俘获10余万人、数十万头牲畜。契丹部族损失惨重,后又受到突厥的侵扰,因而“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17'隋初又分别臣附于隋朝与突厥,逐渐得到恢复,游牧于辽西地区,诸部落平时各自“逐寒暑,随水草畜牧。隋大业元年(605年),契丹族南下营州(今辽宁朝阳)地区时,又遭到在隋将主使下突厥的袭击,4万人被俘,再次受到重创。
部落时期
大贺氏首领契丹族日益兴盛,并向南发展。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四年(553年)亲率大军攻击南下的契丹部落,俘获10余万人、数十万头牲畜。契丹部族损失惨重,后又受到突厥的侵扰,因而“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17'隋初又分别臣附于隋朝与突厥,逐渐得到恢复,游牧于辽西地区,诸部落平时各自“逐寒暑,随水草畜牧。隋大业元年(605年),契丹族南下营州(今辽宁朝阳)地区时,又遭到在隋将主使下突厥的袭击,4万人被俘,再次受到重创。
部落时期契丹族日益兴盛,并向南发展。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四年(553年)亲率大军攻击南下的契丹部落,俘获10余万人、数十万头牲畜。契丹部族损失惨重,后又受到突厥的侵扰,因而“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17'隋初又分别臣附于隋朝与突厥,逐渐得到恢复,游牧于辽西地区,诸部落平时各自“逐寒暑,随水草畜牧。隋大业元年(605年),契丹族南下营州(今辽宁朝阳)地区时,又遭到在隋将主使下突厥的袭击,4万人被俘,再次受到重创。
部落时期
☆、135人生不过数十年,一眨眼也便过去了
麦格与乌兰珠二人形同陌路,乌兰珠更是搬回耶龙宁生前的住处居住,这无疑是告诉所有人,她乌兰珠深爱的仍旧是耶龙宁。
麦格对此颇有微词,却又左右不了乌兰珠执拗阴冷的性子,也便由她去了。
多戈却觉得自己的四弟真是窝囊,不过对付一个女人,有何难的?
“大哥倒是有何高招?”麦格随口问道。
麦格对自己的大哥并不抱有希望的,多戈一向冲动,又蠢又贪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不信他有什么好主意。
事实上,多戈也确实没有什么好主意,他居然想趁着半夜乌兰珠睡着时,蒙面进去将乌兰珠揍一顿,如此龌龊卑鄙的念头,也只有多戈的脑子才能想得到罢。
连麦格都对此不屑,“由她去罢,说到底也是个可怜的女人,我与她虽无情意,却也不必将事情做得那般上不得台面。”
听麦格如此说,多戈冷哼一声,“你是说大哥上不得台面?虽然如此,却也是简单有效的法子,那乌兰珠如此毫无顾忌,摆明了没把我们这一脉的耶龙兄弟放在眼里,你不出头,难道还由着她以为他们兄弟都是酒囊饭袋了?”
麦格不想与多戈争辩对错,便说了“大哥,您别管这事了”,也便走了。
麦格只以为这事也便如此了,谁知那多戈竟真的自作主张,择了个阴雨的夜里,偷偷潜入乌兰珠的毡帐,多戈本来真的是想教训一番乌兰珠,但见到床榻之上的乌兰珠,身段玲珑,竟起了色心,便临时将暴揍改为强暴。
乌兰珠被多戈的动作惊醒,随手摸出枕边的匕首,向着自己身上的人便是狠狠一刀。
这一刀正插在多戈的肩上,他惨叫一声,便跳下床逃走了。
也亏得多戈肉厚,这一匕首下去,虽然受了伤,却也是不致命的,只不过因为不能让人知道他的行径,在伤好之前,他也只能尽量避免出现在人前,憋闷不已之时,对乌兰珠便是更为怀恨了,他发誓他总要睡一回乌兰珠,一雪此耻。
*******
遭遇这种事,乌兰珠连个能倾诉的人都没有,也便独自默默承受下来了。
但看那男人身形,听他的声音,即便是蒙着面,乌兰珠也知道那人是多戈。
乌兰珠在僰弩部,也只有耶龙宁的阿妈会偶尔来看她。
其实也不算来看她,阿妈有时想念自己已过世的儿子,便到耶龙宁的旧居去看看,那些耶龙宁生前的用具,乌兰珠都一应保全着。
两个女人总是相对着回忆起耶龙宁,唏嘘感概。
阿妈劝乌兰珠与麦格好生过日子,左右耶龙宁已经不在了,放在心里惦记着便好,总不能一辈子都如此寂寥地活着。
乌兰珠微微叹口气,将自己那晚遇袭之事说与阿妈听,“过去我还曾满腹怨恨,但现如今,却只想这样平静地守着耶龙宁住过的地方度日,人生也不过几十年,一眨眼也便过去了。”
阿妈心里一酸,握住乌兰珠的手,“傻孩子,你这又是何苦呢?”
乌兰珠淡淡笑笑,“守着一个干净的灵魂,比守着一个肮脏的躯体要好得多了。”
阿妈听了此话,除了动容,也便说不出其他的话语了。
待回去,阿妈便特意找了耶龙诚,将乌兰珠遭遇袭击之事说了出来。
“何人如此大胆?乌兰珠无论如何,还是一名王妃。”耶龙诚怒道,他对乌兰珠也是有些同情的。
“族民谁会有这个胆子,无外乎多戈,听乌兰珠说,她用匕首刺伤了那人的肩,你可以去试探一下多戈,若真的是他,便让他不许再打乌兰珠的歪主意。”阿妈叹息道。
耶龙诚听了点点头。
*******8
过几日,耶龙诚果然寻了个由头去见了多戈的毡帐。
多戈正卧床休息,夏日炎热,身边两位侍妾正在为他慢慢扇着风,听到通报说耶龙诚来了,多戈一愣,也便忙起了身,迎了出去。
耶龙亿与耶龙诚,多戈都十分忌惮,耶龙亿现如今是一国之君便不用提了,便是耶龙诚,终日阴着脸,你永远不知他在想些什么,偶尔见识一下,做事的手段也是十分毒辣,令多戈有些惧怕。
“耶龙诚?真是稀客啊,不知前来有何贵干?”多戈哈哈笑问道。他们虽是堂兄弟,平时却并不走动。
“也无其他事,只是想来通知堂兄,一道启程去胜京的日子。”耶龙诚沉声说道。
胜京既是皇宫所在地。
“哦,此等小事,差个下人来禀报一声即可,倒叫你亲自走这一趟。”多戈客套道。
“怎会是小事呢?那可是二皇子的百日庆典,何况,我亲自来,才能彰显堂兄在我心中的地位。”耶龙诚说着,伸出双手拍在多戈的肩上,这是天狼族人表达亲密的姿势。
多戈的左肩传来剧痛,令他忍不住皱眉啊了一声。
“怎么?”耶龙诚故意问道。
“无事,拉弓时不小心抻到了肩膀。”多戈干笑几声,退后了一步。
耶龙诚却冷哼了一声,“堂兄的肩膀怕不是抻到了,而是被人用匕首刺伤了吧?”
耶龙诚如此单刀直入,丝毫不留余地,令多戈的脸面有些挂不住,却也不敢对耶龙诚动怒,只好铁青着脸立在那里,算是默认。
“乌兰珠好歹是你的弟妹,你竟如此对她。”耶龙诚的目光里沉着寒光,看得多戈脊背一凉。
见多戈不语,耶龙诚也便不再多言,警告道:“往后莫要再去惊扰乌兰珠,不然即便你是我的堂兄,我也不会手下留情,我会替耶龙宁守护她。”
多戈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要多难看有多难看,“替耶龙宁守护她?别忘了,她此刻可是麦格的王妃。”
“堂兄既然知道她的身份,又为何不懂得自重呢?”耶龙诚紧跟着问道。
多戈张了张嘴,觉得自己不论如何说辞,都站不住一个“理”字,也便不再自讨没趣,闭上了嘴巴,恨恨地看着耶龙诚。
耶龙诚迎着多戈的目光,与他对视。
多戈先示了弱,“我多戈再怎么说也是堂堂七尺男儿,怎会和一个小女子一般见识,堂弟,你是想多啦。”
“那便最好不过。”耶龙诚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
见到耶龙诚离开了毡帐,多戈这才呲牙咧嘴地痛起来,忙将外衣褪了,看看左肩位置,伤口已经渗出血来,这个耶龙诚明明就是故意用力捏住他的伤口的,多戈想到这里,真是恨的牙根痒痒。
“定要寻个法子夺了耶龙亿耶龙诚的权利,将他们压制住才能泄我心头之火。”多戈握了握拳阴森地想。
*******
温言在僰弩部也是没有朋友的,每日里,除了耶龙诚,便是耶龙诚的阿妈与两个伺候她的婢女为伴。
这一日,阿妈要去见乌兰珠,半路遇见了温言,便带着她一道儿去了。
“乌兰珠是个苦命的女子,你有空可以多与她走动,做个朋友。”阿妈用生硬的汉语道。
温言听了,恭敬地阿妈点头说是。
乌兰珠见了温言,并不惊讶,她早就知道,耶龙诚从宫中带回一个渤国进贡来的佳人,此番见了,竟是那晚晚宴上吹箫的女子,温婉娇美,耶龙诚的眼光果然好。
温言的性子柔和,与乌兰珠的冰冷沉默很是不同,却因为都是孤身在外,情感上有惺惺相惜的共鸣,几次接触后,也便亲密起来。
她们由最初的客套,到彼此掏心,很快成为知心好友。
温言向乌兰珠打听起佩颜的下落,乌兰珠奇怪地问:“为何不问耶龙诚呢?他知道得应该更清楚罢,他可是如今僰弩部的族长呢。”
温言低头一笑,没有说话。她不能告诉乌兰珠,她不敢问耶龙诚这些问题。
“住在军营附近的一座毡帐里,大王的亲兵在僰弩部只有五位,她便是那五位亲兵的专用军妓。”见温言笑而不语,乌兰珠也便不为难她,便知无不言起来,“也怪她不自量力,大王对王后的感情之深厚,怕是没有比我更明了的了。”
乌兰珠说着,便叹了一口气,遥想她十七岁那年,耶龙亿前去恭贺阿爸的寿诞,那时的自己单纯明媚,只以为未来都是快乐与幸福在等着她,哪能想到世事难料,这世间会出现一个夏至倾呢?
“那我能去探望佩颜吗?”温言又问。
“当然可以,不过那种地方,你真的要去吗?”乌兰珠看着温言。
温言点了点头,“我们毕竟是一起来到安国的,我很担心她。”
乌兰珠也便不再劝说,便带着温言同乘一匹马,往军营方向去了。
远远的,便看到军营之外,散落着一些玫色的毡帐,一些女子在毡帐外懒懒地晒着太阳。
近了,温言才发现那些女子的穿着极为大胆暴露,简直是酥胸半露,她便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一双眼睛简直不知该望向何处。
那些女子,见了乌兰珠与温言这两位姿色不凡的美人儿,麻木的脸庞上尽是嘲讽与敌意的表情,乌兰珠向她们打听佩颜的毡帐,这些女人竟没有一人愿意开口的。
☆、136万一又有了身孕怎么办?
仲夏沉闷的午后,夏府千金夏至倾捧着一本医书,百无聊赖地翻看着。
但着实看不进去,她焦躁地把书扔在一旁,托着下巴撅着嘴思考,再过一月有余,就是她大嫁之日,而她连对方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想到自己即将嫁给一个陌生人,她的心里颇为不安。
“冬梅,冬梅。”夏至倾扭头,对着倚在回廊上昏昏欲睡的侍女急切地喊了两声。
冬梅睁开眼,声音慌张:“倾小姐,什么事?”
“跟我去趟西街,去看看乔家粮铺的少东家长什么样子。”夏至倾说着,已经起身。
冬梅吓了一跳,“使不得啊倾小姐,被老爷发现会很惨的,而且现在世道不宁,听柜上的伙计说,我们康平城里也有天狼族的人呢。”冬梅阐明要害,只盼着常常异想天开的小姐能知难而退。
“天狼族人都是用来吓唬小孩子的,传了这么多年,你见过吗?”夏至倾颇不以为然。
夏至倾生在医学世家,父亲夏济仁是康平城里赫赫有名的神医,育有两女一子,长女夏至柔年方二十有三,已经出阁。长子夏天诚年方二十有一,也已娶妻。
夏至倾年方十七,是夏家最小的孩子,生得肤如凝脂灵透脱俗,因此备受夏济仁宠爱。夏济仁不仅请私塾先生教她认字,还传授她医术,更在她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