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童养媳-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许是因为两人都姓袁,五百年前是一家,袁胤和袁涣的关系倒是比杨弘要好一些。
  所以在决定跟冯氏他们一起去并州之后,袁胤就想到了袁涣,袁涣在淮南从不拉帮结派,可以说是孤家寡人一个,袁术一倒他不也没处可去吗?不如让他跟他们一起去并州?
  “你也是来劝我的?”袁胤刚进门,还不待喘口气,袁涣的问题就到了。
  “也?还有人过来了?谁?”来的次数多了,袁胤也不客气,自顾自的近来,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杯茶。
  “杨弘,你又是要去哪?徐州曹家?”袁涣刚刚在看书,这会儿手里的书也没放下,拿着本书,就走到了袁胤的身边。
  “杨弘?他要去哪儿?江东?张勋应该也去江东吧?以前孙策还在哥哥手下时,他就对孙策颇多赞誉,现在得了机会,肯定第一时间投孙策去吧?”
  “恩,你呢?去徐州?”
  “不是。”袁胤摇摇头。
  “你也要去江东?”
  袁胤再次摇摇头,“嫂子和侄子要去并州,我跟他们一起,你要不要一起?”
  “并州?夫人怎么会想起来去并州?”袁涣疑惑。
  “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嫂子说的也没错。”然后把冯氏刚刚给他说的几点原因给袁涣说了下。“你觉得呢?并州如何?”
  “并州还不错”袁涣想了想,“夫人说的也有道理,并州在纳降方面,确实表现的很有风度且宽容的多,如果想要投降后有所建树,去并州确实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你也同意去并州?那你跟我们一起去?”
  “我话还没说完。”袁涣笑笑,在袁胤身边坐下,接着道,“并州确实富庶、包容,不过同样人才济济,自打开办并州书院以来,并州可以说各行各业人才荟萃。因此不管你是文臣还是武将,如果你没有真才实学,去并州恐怕都得不到多少重用,毕竟比你厉害的太多了。”
  “嗨,我还以为你要说什么呢?我袁胤虽然不才,却也自认有些本事,大的不敢说,一个太守还是能做的。并州现在地盘这么大,光需要的太守就这么多,哪儿就安插不了我一个?再说我也不是那有野心的,过得去就行了。”袁胤毫不在意的摇摇头,“倒是你,曜卿,你意如何?”
 。。。 

  ☆、第三十章 并州出剑6

  “我?我什么?”
  “曜卿(袁涣字),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你真的想从此以后,放逐山林?”在袁胤看来,袁涣德才兼备,实在不应该埋没了。
  “那倒不至于”袁涣沉默了一会儿,接着道,“只是,我还没想好去哪里。”
  “哎呦,这不简单,你既然不知道去哪?不如就跟我们一起?大家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不是?再说,你自己也说了并州是个不错的选择。”
  “恩,我再想想吧。”
  第二天一早,袁术的登基仪式正式开始,同时开始的还有寿春城外三军攻城的命令。
  寿春城楼上负责守城的士兵看着城外黑压压一片推压上来的军阵,两股战战。
  “老大,我们真的还要在这里守着吗?主公自己都要死了,还念念不忘要当皇帝,现在又不管我们的死活,我们为什么还要卖命在这里给他守城?”
  “是啊,老大,我们投降吧,投降还能留的命在,等他们攻进来,我们小命可就没了。”
  “你们都给我小声儿点,活腻歪了是吧?没看到那边的监军吗?你们往那边走试试,看看你们的脑袋还在不在你们的狗脖子上?格老子的,你们以为老子想去送死,老子不想投降啊?那也得保得住命。”
  百夫长模样的军官骂骂咧咧的把身边几个多嘴多舌的小兵训了一通,然后大刀一把。把几个小兵轰到原位置上去了。
  徐州、并州、江东各占据了一个城门,发起攻城后,随着三军将士越来越近,寿春城上巨大心理压力之下,崩溃的士兵越来越多,而伺机逃跑的人也越来越多。
  没多久整个城楼就乱成了一锅粥。
  别说阻挡外来三军的进攻了,自己人先和自己人杀到了一起。
  而与此同时,袁府的登基仪式正进行到关键时刻。
  “曜卿(袁涣字),外面顶不住了,他们很快就会打起来。还有刚刚嫂子跟我说。哥哥随行的大夫说了气数已尽随时都可能去了。你到底决定了没有?跟不跟我们一起去并州?”
  似乎是为了印证袁胤的话,袁胤话音刚落,外面就跌跌撞撞的跑进来一个浑身染血的士兵,“不好了。不好了。三军杀进来了……”
  “怎么可能?怎么会这么快?”
  “是啊?怎么会这么快?守城的士兵呢?”
  “现在怎么办?这登基仪式还要继续下去吗?”
  “还继续?”还继续干嘛?眼瞅着命都要丢了?你还乐意在这里看这无聊的登基仪式?
  “……”
  一时间。现场各种喧闹骤起。
  “不好了,不好了,主公。主公去了……”
  “快跑啊,三军杀进来了……”
  众人四处逃散,而袁胤这时候也顾不上袁涣究竟要不要跟他去并州了,急急忙忙去寻冯氏和袁耀。
  “嫂子,我们现在怎么办?”
  “先把你哥哥入殓,然后带上细软,我们就去西门。”徐州、并州、江东三军同时攻城,并州从西北方向过来攻的自然是西门,他们这时候去西门应该能遇上来接他们的人,至于剩下的事情,就跟他们没关系了,还是交给该操心的人操心吧。
  “好。袁耀侄儿,你过来帮忙。”
  有袁胤、袁耀加上冯氏及几人手下一些心腹下人,众人很快将袁术入殓,并收好必要的金银细软以及有用的账目、书籍等。
  “好了,走吧”再看一眼住了几年的袁府,一行人连白色的孝服都没来得及穿上,就带着袁术的棺木往西门去。
  好在往西门没多久,迎面就遇到了并州的先锋部队——曹性率领的先锋营。
  “曹将军”
  “冯夫人,袁大人,袁公子节哀。”因为还有任务在身,曹性并未多做停留,只是留下一些人护送袁家诸人继续往西门去寻张辽,而他自己则带人继续往前突进。
  攻占寿春的这场战役,很快就结束了,三家成果相差不大,曹性因为赶得及,端了寿春的匠作营和工坊俘虏了不少工匠师傅也搜罗了不少的刀剑盔甲之类的,而曹军因为缺少粮草,进城后直奔寿春的粮仓,所以最后得了十几万石的粮食,而江东,人家那是有杨弘和张勋的带路,直奔袁府,将袁府里值钱袁胤、冯夫人着急没能带走的金银财宝什么的全都弄到了手,只是再想去抢粮草、军械就迟了。
  而后,寿春城,被三军割据,袁胤护送袁术的灵柩和冯氏、袁耀等人跟随此次投降并州的淮南众人一路往兖州去见吕布。
  见了吕布后,袁术的灵柩会被运到并州择一风水宝地安葬,而袁胤、纪灵等人则要等淮南的事情彻底了结后,再由吕布论功行赏。
  再说寿春,三家全都不肯退让,据理力争,最后三方谈判,寿春最终让给了曹操,而曹操则要把兖州旁边的一小城割让给并州作为补偿。
  淮南事件落幕,并州虽然也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吕布明显还不是很满足。不过现在也急不来,只能慢慢来了。
  给淮南诸城重新分配了管理者和军队驻扎后,吕布就暂熄了动作。
  一直打战也是不行的,怎么的也得让部队休整一番不是?
  “主公,晋阳来信了。”
  “哦?又出事了?”荀彧等人汇报事情的信是有规律的,没什么大事的话五天一封,昨天荀彧的信才刚到,现在又来信了,肯定是出什么事儿了。
  “是,西凉出事儿了。”
  “西凉?西凉能出什么事儿?”大约三个月前开始,西凉马腾和韩遂之间的战争就成了拉锯战,两人一人占着西凉一半地盘,今天你夺我一城,明天我夺你一城,看着似乎挺热闹的,但是双方损失都不大。要不是两人之间深仇大恨的,众人都会以为两人在演戏。
  “马腾战死,马超的意思是,让马铁回去一趟,给马腾送葬。”马铁到并州也好几个月了,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十几岁的少年也没他二哥马休那么多的心思,吕家对他都还算满意,平日里读书、习武什么的也都不拘着他,他在并州过得还不错。
  “马腾死了?怎么死的?”西凉那片地上,又谁能把马腾给杀了?
  “不仅马腾死了,韩遂也死了,两人可以说是‘同归于尽’,不过下面的人传来消息,马腾和韩遂都是被阎行弄死的。”
  “阎行?就是那个当初差点一个照面就杀死马超的阎行?韩遂的女婿?”吕布惊讶,一开始听说阎行差点杀死马超时,他只是觉得这小子不错,现在看来还是个有野心有魄力的,竟然敢动手杀死自己的岳父?
  “是啊,这个阎行是个狠角色,任其发展下去,将来恐怕会是个麻烦。”李儒老谋深算,早已将西凉看成了并州的囊中之物,自然不愿意其间再起波澜。
  “文优说的在理,奉孝,你让人把马腾和韩遂的真实死因宣传出去,让他们狗咬狗去。至于马铁那孩子,就让他回去吧。马腾死了,若是不让他回去奔丧显得我们并州吕家太不近人情,怕那孩子将来也会怨我们。不过,派些人跟着他,总不能回去一趟,就把我们吕家的女婿弄没了……”
  “主公放心,主公的意思我明白,嘉会办好的。”郭嘉脸上带着诡笑,一看就是某人要倒霉了。
  处理好西凉的事儿,几人闲来无事,吕布突然兴起去城里走走的想法,于是三人轻车简从带了几个侍卫就出了门。
  兖州自打推行跟并州一样的政策后,百姓生活富足了很多。
  虽然还是需要每五户出一丁,服兵役三年,而且战争永远都不可能没有伤亡,不过并州一向赏罚分明,对待战死的军卒家眷也都多有补贴,又无人敢贪墨。
  再者即使是和平年代,老百姓也是要服兵役的,因此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其实已经和和平年代差不多了。
  因为此时正是上午巳时左右,街上商铺都已经开了门,街两边也都到处摆着各种小摊,卖胭脂水粉、卖自己家里女人做的荷包,糕点什么的,小商贩各种吆喝,应声不断,倒是热闹非凡。
  几人在街上随意逛着。
  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郭嘉突然感慨了一句。“主公是一代明主,将来得掌天下,天下的老百姓也会得福祉。”
  “奉孝此言甚是。”李儒附和,因为到处征战,这几年郭嘉、李儒也走了不少地方,冀州、徐州他们虽然没去过,不知道怎么样?但是却从来往并州的商人口中得知不少,就拿冀州邺城为例。
  邺城作为冀州的中心城市,袁绍的老巢所在,可是其经济、政治,百姓的生活情况,却非常糟糕。
  即使是城里,很多人家都吃不饱,饿得面黄肌瘦、皮包骨头什么的非常常见。
  再看并州、兖州,一上街,你就能看出来老百姓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虽不能说个个都喜笑颜开的、穿金戴银的,却不论穷富,对生活都充满了希望,最起码,他们知道他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 

  ☆、第三十一章 并州出剑7

  “哈哈,能得奉孝、文优如此评价,布惭愧啊。”吕布大笑,而后感叹到,“将来有一天若是吕家真的得掌天下,福佑百姓,那么吕家最大的功臣,全天下最大的功臣都不是我,而是弟媳妇。”
  想了想,吕布又道,“哎,也不知道,弟媳妇这次能不能再给我吕家生个小子?只有承儿一个,我这心里不踏实啊。”
  “主公,圣人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二夫人善行善举,无形之间已经不知庇佑了多少无辜百姓?使得多少无辜生灵免于涂炭,这么多功德在身,二夫人一定能够为并州多添子嗣,主公实不该烦恼这些。”
  “恩,奉孝所言甚是”吕布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很快就自我调节了过来,大声招呼郭嘉、李儒两人,“走,逛街,逛街,我们今天都好好逛逛”
  一行人走在街上,因为穿着随意倒也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
  逛了半天,几人在一家酒楼前停了下来。“主公,走了这么长时间也累了,不如进去歇歇脚?”
  “也好。”
  “客官里面请,客官是楼上雅间还是……”有客人上门,机灵的小二赶紧欢喜的迎了上来,看这几人的气势,虽然穿着一般,却也不像一般人,没准伺候好了,还能得点赏钱?
  “不用上去了”吕布挥挥手,“就在楼下吧,好不容易出来一次,也见识见识外面的热闹繁华。”
  “那几位客官这边请”小二见几人不要雅间。虽然有些可惜没了赏钱,脸上却依然笑脸迎人,不见分毫不满,很快的替吕布几人找了个一面靠墙的,又视野比较开阔的位置。
  “几位客官要点什么?”
  “你看着上吧,拿你们这儿的招牌菜上这么几个就行了。”
  “好嘞,客官您稍后。”小二麻利的安排几人坐下,擦了擦桌子,然后颇为潇洒的把布巾往肩上一甩,找后厨点菜去了。
  *******
  吕布等人的旁边桌子上坐着三个身穿儒衫。腰带配件的文士。其中一人身着灰褐色衣袍,正是袁胤离开淮南都在心心念念的袁涣。
  原来,当日三军攻打寿春,众人惊慌之下四处逃散。袁涣想着自己房里还有一些东西对今后有用舍不得丢弃。就回了房里取东西。等他回头再去寻时。袁胤等人那时已经离了府。
  后来,江东士卒闯入袁府,到处抓捕没来得及逃走的官员。疯抢金银珠宝,幸亏他躲得及时,才藏到后院一个废弃的地窖里没有被人发现。
  等他从地窖里爬出来,袁府就像蝗虫过境一般,早已被掳掠殆尽,就连镶嵌在墙上的金银珠宝都被人抠走了。
  从袁府翻墙出来,他原本想一路赶往并州,这样即使到时候没能追上袁胤他们,他也能去并州见识见识并州的富庶和繁荣。
  只是没想到在路上刚巧碰到了于晨和李德这两个袁府里的书佐,三人就相约一起上路。
  “曜卿(袁涣字)兄,也不知夫人他们到哪儿了?我们这样?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他们啊?”于晨、李德二人都读过些书,虽然没多大本事,却非常清高,当初孙策还在袁术手下时,对孙策匹夫之勇非常看不上,经常背地里挖苦、讥讽孙策,这也是二人从江东士卒手底下逃出来的原因,他们怕孙策报复。
  后来碰上袁涣,他们也没有地方去,这才跟上袁涣一路北上。在于晨、李德二人的眼中,袁涣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去了并州应该也会得重用,这会儿二人跟他共患难,将来也能得他些照顾不是?
  只是二人到底不坚定,这不,半个月下来,一路上也没打听到多少冯氏和袁耀等人的消息,所以两人私下里都有点打退堂鼓。
  李德、于晨二人的态度,袁涣心知肚明,不过他也不好说什么,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安慰几句,“别急,一定赶得上,夫人和公子是扶灵柩去并州,走的不会太快,就算比我们早走一些,我们路上赶赶也肯定能赶上。”
  “可是?”
  “于兄有话不妨直说。”
  于晨身着深蓝色儒衫,看上去倒是一副衣冠楚楚的样子,只是,此时眉头紧锁颇有些欲言欲止,犹豫不决的样子。
  “我听闻,吕将军并不在并州,我们就算赶上了夫人他们,去了并州也见不到吕将军啊?再者,这一路下来,曜卿你也听说了,夫人他们的安置并州都还没定下来呢,这万一我们去了,却得不到重用,我们千里迢迢的跑过去不是白瞎吗?”
  “是啊,曜卿,这并州官场,我们什么人也不认识啊。再说并州荀彧、程昱、吴辉等人都是早先就投过去的,颇得重用。虽然曜卿你也是个有才的,可是有这么些人珠玉在前,你也不好越过去不是?”
  “那李兄的意思是?”
  “你看,我们不如从这里改道徐州?在下听闻徐州前段时间也贴了纳贤榜文,且徐州刚刚起步,求贤若渴……”
  ******
  旁边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热闹,吕布几人初始还听得津津有味,后面却越听越不爽。
  什么叫有人珠玉在前,后面的人想出头难?这不妥妥的给并州拉仇恨吗?
  难道并州还不识人才?再说现在并州发展这么快,地盘这么大,那需要的人才是徐州能比的吗?
  “主公?”我去试试他们?如果真的是个人才就招揽过来?郭嘉跟吕布使了个眼色。
  恩,去看看也可以,那个袁涣听袁胤提起过似乎不错,你去考考他,吕布眼神回复。
  “行”郭嘉得了吕布的命令,给旁边的李儒也使了个眼色,就一手拎起桌上小二刚刚摆上来的小酒壶,一手拿酒杯,起身走向了旁边袁涣那一桌。
  “三位……”
  郭嘉的性子是个很适合交际的人,这不很快就得了袁涣几人的好感,几人开始一起吃吃喝喝了。
  “主公,你想招揽袁涣?”袁涣这个人,本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精神,李儒在并州把主意打到淮南时就仔细查过。不错,袁涣是个不错的人才,不论是智谋还是理政甚至带兵,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只是有一点让李儒稍稍对他有些不满,就是当初他们让袁胤拉拢他时,他没有立刻靠过来,这让李儒多少有些芥蒂。
  “文优的意思呢?”吕布不是个专横跋扈的领导,自然不介意咨询咨询得力手下的意见。
  “是个不错的人才。”
  “恩”吕布点点头。
  吕布从街上回来没多久,袁涣三人就被郭嘉带了回来。
  袁涣可堪大用,至于另外两个,小聪明有一些,大智慧没有,放到下面做做文书什么的,倒也还可以。
  ******
  再说马铁,自打收到阿父马腾战死的消息后,就日夜不休、马不停蹄的往回赶,一路上累死了好几匹马,终于赶回了西凉,赶上了马腾的葬礼。
  “三弟,三弟,你回来了。”
  马腾身故后,马腾的势力自然而然由长子马超继承了,庞德、马休等人在旁边辅佐。原本按照马超的性子,该是直接带兵跟韩遂的兵马拼命的,可是因为郭嘉等人的动作,现在整个西凉几乎都‘知道’了,马腾和韩遂死于阎行设计这件事。
  这倒是让马超渐渐冷静了下来,而且最近因为消息泄露,韩遂的兵马内部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大变动,韩遂的死忠和阎行的势力发生冲突,双方内里斗得你死我活。这个时候如果他们插手,相当于给了阎行一个暂缓内部矛盾一致对外的借口,所以马休的建议就是暂时按兵不动,等韩遂的兵马内部分裂后,他们再各个击破。
  这也是马铁回来,看到大家似乎都很平静的原因。
  “阿父,究竟是怎么去的?”虽然身在晋阳,不能亲自跟在马腾和两位兄长身边,但是马铁一直都很关心西凉的情况的,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一封信回来,只是自打收到马腾出事的消息后,他就在赶路,到现在还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说起来,都是阎行那小子狡诈,他收买了韩遂老贼身边的心腹,然后用激将的方法让韩遂老贼挑起阿父的怒火,而后让两人在他设计好的地方约战。
  在阿父和韩遂约战的时候,他又派人暗地里偷袭,重伤了阿父……大哥心忧阿父,也糟了他的算计上去救人,结果就在这时候韩遂也被他埋伏的人杀了……双方都以为对方杀死了自己的主将,于是……”
  “一场混战?”
  “是”
  马铁无语,不知道是不是去并州书院听了几节军事理论以及战略课,这次回来,他觉得在武略方面,他进步很大。阎行布的这个陷阱并不高明,难就难在他抓住了阿父和韩遂甚至大哥马超几人的性格弱点。
  韩遂一向自视甚高,即使当初跟阿父称兄道弟也不承认自己不如阿父,更何况这会儿两人争锋相对。
  而阿父,阿父自打遭韩遂背叛后,似乎心里就有了心结,而且这个心结越结越深,不除不快,所以韩遂的约战,他一定不会示弱或露怯。
  
 。。。 

  ☆、第三十二章 并州出剑8

  从马超处得知马腾之死的来龙去脉之后,马铁的心中除了对阎行的恨意还有对大哥等人的失望。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西凉马家和并州吕家之间的巨大差异。
  “大哥,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做?”是找阎行报仇雪恨?还是坐看韩遂部下四分五裂?
  “二弟的意思是先等等,等他们先闹起来,我们再浑水摸鱼,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马超对这些阴谋阳谋不感兴趣,他自己也不擅长,不过二弟说的话,他觉得挺有道理的,所以就听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倒是也可以,具体呢?怎么做?”
  “三弟,你刚回来,先去休息一下,去后院看看小妹吧?小妹这段时间可是经常把你挂在嘴边,至于阎行那边,你放心,我们鱼饵都已经布置好了,就等着鱼上钩了。”
  “好吧”见两位兄长似乎不太愿意让自己知道,马铁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却也没有表现出来,老老实实的去后院看小妹马云禄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