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夫-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霁雯点头表示附和,“左右也不急在这一日两日的,主要还得选一位可靠些的。”
做出决定之后,老爷子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这孩子……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实在不行,只能从旁支过继一个来养了。
冯霁雯:“……”
相比之下,她忽然觉得自己那句亡羊补牢还挺含蓄的?
……
回到府里用罢午饭后,冯霁雯见午后的太阳极好,便带着西施去了冯府后花园里散步消食。
园子里并没有太多奇花异草,因眼下已是初冬,除了一些常青丛和桂菊之外,大多都已枯败,被负责侍弄的下人拿蒲草绑了花茎防冻。
横过花园正中央的一条小溪上的石桥边,倒有一溜儿排开的十余株梅树长势不错,只是还未到开花的时候。
逛了大半圈下来,实在没什么景色好赏。
只是胜在日头很好,晒得人暖烘烘的,十分舒服。
“什么时候回去看一看太妃。”冯霁雯忽然说道。
“姑娘在静云庵里住了两个月,倒是愿意同太妃亲近了。”西施笑着说道:“可是姑娘,咱们才回来几日啊?您就开始这么念叨着太妃娘娘了。”
冯霁雯算了算,似乎确实也才五六日的时间而已。
可她真的有些想念太妃了。
“明日应当没什么事情,若是天气好的话,便去一趟静云庵吧。”她说道。
西施想了想小醒之前交代给她的那句,让她看好姑娘,近期最好不要让她出门儿抛头露面的话,一时不由地有些犹豫要不要劝一劝冯霁雯,让她避开这段风头再去看望况太妃。
只是不待她开口,冯霁雯已被前面传来的动静吸引去了注意力。
“瘦丫儿,你慢些搬……仔细别给弄打了。”
“放心吧,这点子力气我还是有的!”
前方隐隐是一群着粗布衣裳的下人,在搬运着大大小小的盆栽。
一群人中,多是男家丁的打扮,唯独一位着青衣的、高高瘦瘦的赫然是位小姑娘的模样,在一群人中间分外地显眼。
一眼望去,冯霁雯顿时呆住了。
西施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却是一副不能再平常的面色。
这让冯霁雯不禁对自己所见产生了怀疑,于是口气诧异地问道:“那是……府里的丫头?”
原来那一群人怀里抱着的盆栽,多是已经凋零的花株,或是两人合抬着一盆修剪得当的小松柏,然只有那个青衣小姑娘……竟是一个人独自抱起了一棵栽种在一方青花瓷半人高厚壁大坛子里的景观树!
这场面……简直称得上惊骇啊!
“是啊,那是……瘦丫儿。”说到她名字之时,西施的口气稍稍停顿了一下。
冯霁雯却没有察觉,因为她只顾得上惊叹了。
瞧着那高瘦的小丫头健步如飞的模样,她面上的震惊逐渐为惊喜所取代。
“这是哪个院子里的丫鬟?”她问道。
“算不上什么丫鬟,她就是在这花园里照看照看花草,做做杂活儿。”
冯霁雯一听,更觉得满意,当即便道:“那你回头去问一问她,愿不愿意去棠院里伺候?若她答应的话,你便找庆叔从中安排安排。”
西施闻言顿时目瞪口呆,望着自家姑娘那捡到了宝似得惊喜模样,长长地“啊——”了一声。
“啊什么啊?”
“姑娘,您是说,你想要瘦丫儿去咱们院子里伺候?”西施满脸的惊愕之色。
“怎么?”冯霁雯的目光还在一直追随着那个力大无穷的小姑娘。
她一直想找个有把子好力气的丫鬟来着,眼下遇着了现成儿的,自然是高兴。
“姑娘,瘦丫儿她做惯了粗活儿,只怕不适合待在咱们院子里。”西施低声劝道。
这是什么话?
冯霁雯看向她,道:“做惯了粗活儿怎么了,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她不见得就只能待在花园子里做粗活儿吧?”
西施闻言面色复杂了一瞬,到底没有再多说。
毕竟这件事情,确实轮不到她来插手。
“那奴婢现在就去问吗?”她犹犹豫豫地说道。
029 不情之请
冯霁雯见她这幅模样,好笑道:“不然的话,你还想等到明年不成?”
西施沉默了一瞬,点点头道:“奴婢明白了。”
说罢,便要去找那位瘦丫儿。
然却忽然听冯霁雯在身后道:“等一等——”
西施以为她变了主意,连忙回过头去。
“先问一问小醒的意思吧。”她没忘记之前答应过小醒的话,棠院要进新的下人,必须要由她把关。
咳,方才是她一时高兴,忘了这茬儿了。
再者她看人的眼光不如小醒,等她确定没问题了,再招进院子里,也能更放心一些。
“你莫忘了跟她说,我是看中了这丫头的力气啊——”冯霁雯交待道。
西施闻言绝倒。
姑娘,请问您这种生怕别人不知道瘦丫儿的优点的迫切感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
西施找到小醒之后,跟她说明了大致的情况。
小醒听罢,皱了皱眉。
“姑娘是不是没认出她是谁来。”
西施嗯嗯啊啊了一阵儿,替冯霁雯圆场道:“都那么些年了,兴许姑娘早忘了吧……”
不是早忘了,是全忘了。
小醒想了想,最后道:“这丫头也是在府里长大的,确实不错,没什么心眼儿,虽然性子过直了些,但做个二等丫鬟还是可以的。既然姑娘主动提了,又是知晓根底儿的可靠人,那便让她来伺候吧。”
当家的丫鬟都没了意见,西施也不好再过多置词。
罢了,反正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之前的姑娘忌讳她们,可如今的姑娘什么都记不得了,想来也没什么值得忌讳的了吧?
……
冯霁雯回到棠院后,在书房里练了会儿字,约到了申时时牌左右,听得家里来了人,说是奉恩辅国公府里的下人过来传话:府中临时有事召了紫云回府,今日赶不过来了,于是约定明日一早再过来英廉府。
冯霁雯得知后看了一眼摆在书桌上的锦盒,里头装着的是给紫云备好的礼物。
那就明天再给她吧。
“紫云格格明个儿要过来的话,那姑娘就不能去静云庵了。”西施在一旁讲道。
“那便改日再去好了。好在也没有派人去告知太妃,倒省了她白准备一场,我却临时去不了。”
西施低头笑了笑,没有说话。
她在想,纵然况太妃知道姑娘明日要过去,只怕依照这位太妃娘娘的性子,也不会有丝毫准备的。
只是这话要说出来,姑娘又得拿无奈的眼神看着她了。
冯霁雯不知她这小丫头的腹诽,想着反正紫云也不过来了,便干脆重新铺了纸继续练字儿。
……
而另一边有小醒在,瘦丫儿来棠院的事情很快便办妥了。
当天晚上,瘦丫儿便被领来了棠院,算是先见一见主子,在棠院里安置下来,明日一早再正式上岗。
她身上穿的不再是白日里搬东西时的那身衣裳,虽十分干净,但也是粗布的料子,且不大合身,袖口处还有些短,露出了大半截手腕来。
她站在离冯霁雯五步开外的距离,低着头略有些局促,眉目间一片怯生生的神色。
“你叫瘦丫儿?”坐在椅上的冯霁雯开口问道。
“是。”
小姑娘十三四岁的模样,单眼皮儿塌鼻梁,长得不算十分漂亮,却胜在看起来干净利落,且神采奕奕。
“身子看着确实过瘦了些,但我下午在花园里瞧见你搬东西,力气却是出奇的大。”冯霁雯笑着说道。
不料这句话瞬间点燃了瘦丫儿,她抬起头来,虽仍怯视冯霁雯,却提高了声音道:“是啊,奴婢的力气是很大呢!奴婢自幼就跟着爹爹学打拳,跟府里一起长大的丫鬟和小厮掰手腕儿,奴婢可从来都没有输过!”
说着,便抬起了一只胳膊来,攥紧了拳头做了个屈伸的动作,道:“您别看奴婢单薄,可奴婢身上的肉结实着呢!跟砖头块儿似得!”
西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这这这……有什么好炫耀的?
她虽出身贫苦,却也没见过这么……这么糙的女孩子。
怎么跟个男孩子似得?
冯霁雯也忍不住笑了,却是觉得这丫头率真可爱,于是问道:“棠院里虽然没什么重活儿需要你做,但规矩是不少的,你在后花园里呆了这些年,一时可能会难以习惯,可真的想好了要留下来吗?”
她话音刚落,便见原本还在炫耀肌肉的瘦丫儿“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奴婢愿意伺候姑娘,求姑娘给奴婢赐名儿!”她再没了起初的拘谨,一双圆圆的眼睛满含激动地看着冯霁雯。
从没有过给人取名字的经验的冯霁雯一时有些犹豫,目光在手肘侧的茶具上落了落,道:“棠院里的丫头多是小字起头的,你不如就叫……小茶吧?”
原谅她是个取名无能星人。
好在瘦丫儿很捧场,十分干脆地“嘭嘭嘭”磕了三个响头,高高兴兴地道:“谢姑娘赐名儿!”
冯霁雯见状忙地示意小醒上前将人扶了起来。
这一起身冯霁雯才瞧见,好家伙,这丫头把额头都给磕红了,还一副嘿嘿傻乐儿的模样。
真是个实在的孩子啊。
冯霁雯由衷感叹道。
她看向小醒说道:“时辰不早了,小醒你带小茶去后头安置吧,同她讲一讲二等丫鬟素日里需要做哪些事情和一些简单的规矩。”
“奴婢省得。”小醒对着冯霁雯行了一礼,便对瘦丫儿讲道:“跟我走吧。”
小茶照搬着方才小醒行礼的动作,将双手放在腰侧矮下身子福了一福,看起来僵硬又笨拙。
冯霁雯被她逗笑,摆着手道:“快去吧。”
小茶这才笑着跟小醒去了。
“姑娘,奴婢有个不情之请。”西施忽然说道。
心情正好的冯霁雯端起了茶盏来,笑着问道:“什么不情之请?”
“奴婢、奴婢也想改名儿……”西施满脸殷切地看着她,小声说道。
冯霁雯闻言当即点头允了,道:“你这名儿,确实也该改一改了。”
虽然长得好看没错儿,但这么招摇确实不太好。
030 宅女必备
“是啊,奴婢回回跟着姑娘出去,亮出这个名儿来,都觉得别人在笑话奴婢……”西施说罢又觉得自己失言,忙地补救道:“奴婢并非是嫌弃姑娘给取得名儿不好听,奴婢只是,只是……想有个正常些的名字。”
冯霁雯点头道:“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
尽管嫌弃吧,反正又不是她取的。
“那姑娘是答应奴婢了?”西施满脸惊喜的模样,活像是一个被关在不见天日的地牢中终于看到了出狱希望的重犯。
被这样一个绝色小美人儿拿这种眼神一盯,冯霁雯不由自主地便问道:“那你想改什么名儿?”
诶,这个不是应该她这个做主子的人来定吗?
罢了,长得好看理应有特权。
西施低下了头去,不好意思地绞着帕子,微微笑着说道:“奴婢想要叫……小仙儿。”
冯霁雯石化了一瞬。
“你怎么不干脆叫小凤仙儿呢?”她忍不住问道。
“姑娘觉得不好?奴婢还另外想了几个不带小字儿的呢,冰蝶、紫陌、泪韵……”
“就叫小仙儿吧,挺好的!”冯霁雯开口打断,阻止了她再继续说下去。
好好的一个小姑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上了玛丽苏这条不归路的……!
她竟然都没有及时察觉。
“那奴婢就改这个名儿了?”
“改吧改吧。”
“多谢姑娘成全!”西施,不,小仙笑的一派明媚。
冯霁雯无力地叹了口气,脸上赫然写着一句话——你开心就好。
……
改了名儿的小仙,一晚上都兴奋的不行。
就连站在浴桶后伺候冯霁雯沐浴时,还时不时地吃吃地笑着。
冯霁雯被她笑的有些发毛,干脆打发了她去屏风外守着,待自己洗好之后,方唤了她进来。
她站在浴桶前的脚垫上,擦干身子后,穿上了宽松舒适的丁香紫细绸中衣。
小仙取了鞋子过来。
冯霁雯瞅了一眼,问道:“府里一年四季,连双拖鞋也没有吗?”
“拖鞋?”小仙费力地理解了片刻后,折身出去了。
片刻后,便将她理解中的拖鞋取了过来。
冯霁雯又瞅了一眼,不由沉默了。
这分明是一双厚厚的木屐。
“这呱嗒板儿是姑娘夏日里冲凉时穿的,现如今这个时节,怕有些冷吧?”
这么明显的事情还需要问吗?
“没有其它的吗?譬如那种穿上去不露脚面儿的?”冯霁雯尽量正常地描述道。
在乾隆时期,竟然还没有出现软拖鞋吗?
“不露脚面儿的……姑娘您说的是茅草编成的吧?”
可那是穷人家穿的啊,他们府里怎么会有。
冯霁雯听到这里大致确定了。
这个时空里,是真的还没有出现柔软舒适的拖鞋。
试问作为一个宅女,怎么能没有一双冬日居家必备的棉绒拖鞋呢?
大冬天里洗完澡还踩着过于合脚的绣鞋,可是一件很降低幸福度的事情。
为此耿耿于怀的冯霁雯,决定要自己动手做上一双。
起初,她是打算把绣鞋的后根儿直接拿剪子铰了,再让小仙把豁口处拿针线给缅好,先做个‘概念版’出来来着。
只是她这个简单粗暴的打算还未来得及实施,便被小醒给拦住了。
她认定冯霁雯是胡闹,冯霁雯费力地同她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小醒还是皱眉,看样子应当是没有听懂。
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古人,没有体会过穿上宽松绵软的拖鞋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她对冯霁雯的想法无法理解,冯霁雯并不介意。
只是她还是拿起了剪刀来,打算把想法贯彻落实。
看着自家姑娘一意孤行的模样,小醒深感无奈,再次拦下了冯霁雯之后,妥了协道:“明日冯婆子会过来给姑娘量做新衣新鞋,她的手艺是出了名儿的好,姑娘想要做什么,不如让她试试看吧——也好过您什么都不会,在这瞎费功夫了。”
冯霁雯听罢眼睛一亮。
这倒是个省功夫的好法子。
穿越女并不一定就是万能的,她虽然有想法有概念,但终究没有亲手做过,请专业人士帮忙,确实明智的多。
于是当即搁下了剪刀,让小仙去书房取了纸笔过来。
她打算画个大概的图纸出来,以免明日仅凭着口头上的描述,说不到点子上去。
这回小醒倒没拦着,任由她趴在桌子旁拿笔描画着。
……
次日早,冯霁雯刚用罢早饭,冯婆子便上门了。
昨晚她画图纸的时候,听小仙说,这位冯婆子同他们冯家并非是上门做生意的关系,而是东家和掌柜的关系。
原来冯英廉也和大部分官员一样,虽然表面上遵循着官员不经商的原则,但却也暗下由一位姓刘的心腹出面开了几间铺子在打理着。京官难捞油水,光凭着他一个人的俸禄要养活一大家人,尤其还有个花钱如流水的孙女儿,确实不大容易。
但生意做的也不大,只有两间成衣坊;还有一家纺棉作坊;另有两家书斋,卖些纸墨笔砚,书画等物。
这些都不是什么利润大的店铺,生意也一直不温不火的,除了要支付伙计们的工钱外,一年到头的盈利也剩不下多少。
而这位冯婆子便是开在北锣鼓巷子里那家成衣坊的负责人,据说之前是伺候在已故的老夫人身边的婆子,当年在府里,那双手便是出了名儿的巧。
与她齐名的还有一位姓刘的婆子,在跟着丈夫打理着另外一家成衣坊。
“两身袄子的样式都按今年京中最时兴的来做,上回新到的几匹好料子我看着给您留了些,颜色都在这儿,姑娘您看着挑一挑吧。”冯婆子为冯霁雯量完了身量儿之后,将随身带着的一个小匣子打开,冯霁雯一瞧,只见是几块巴掌大小颜色不同的碎布。
有嫣红的,有玫红的,还有橙黄的。
冯霁雯翻了翻,好不容易翻到了一块儿还算不那么扎眼的颜色,鹅黄。
另外又挑了一块天青。
“就这两个颜色吧。”她说道。
冯婆子起初没在意她的动作,听她挑好了,才转头去看,一眼望过去那被她挑出来放在小几上的两块碎布,不由愣了一下。
“姑娘今年不做红色的袄子了吗?”
年年都做,今年怎么不做了?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031 御寒工作
冯霁雯本以为她是欣慰于自己的品味得到了改善,刚要找了借口,却听冯婆子笑着说道:“新年穿的喜庆些才好,姑娘挑的这两个颜色也好,但镇不住场子啊。”
她一个小姑娘,镇什么场子啊?
冯霁雯有些哭笑不得,继而却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指的是她作为冯家嫡出大小姐的气场。
可一个人的气场,哪里是仅凭衣裳的颜色能够决定得了的?
“今年都及笄了,不好再穿那样招眼的颜色了。”
红色是最挑人的,真不是她目前这幅尊容能够驾驭得了的,人固然要有追求,但也不能总是去追求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那给姑娘做个坎肩儿吧,铺子里还有点儿红色的花缎,虽然不多,但做个坎肩儿是够的,到时再给您镶上一圈儿白色的狐狸毛,怎么瞧怎么喜庆,配着件颜色清淡些的旗服穿,还不会显得太花哨。“
这到底是有多想让她添件儿大红色的衣裳啊?
冯霁雯瞧着她满心的热情,又想到自己还有事要她帮忙,便也应了下来。
接下来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也不知道添了多少件衣裳,最后终于说到了鞋子上头。
冯霁雯这时才发现,这个时空里不仅没有出现棉拖鞋,甚至连棉鞋都没有。
这时的鞋子面料大致分为三种,草葛、皮革和布帛。
冬天男人们御寒,也多是穿皮革制成的靴子。
这时的棉纺品已经相当普及,可似乎并没有人想到要在鞋子的两层料子中间夹上一层棉花来御寒。
冯霁雯觉得这甚至说不通。
难道又是因为她所在的大清,被太多人穿越来穿越去,以至于历史出现了扭曲吗?
历史上的乾隆朝究竟有没有出现过棉鞋她完全没有印象,但她很清楚自己冬天没有棉鞋会活不下去。
她是个连雪都没见过的南方人,她很担心自己会因为御寒工作做得不好,而折腰在这大北京城的第一股寒流当中。
“冬天还穿这缎面儿鞋,不会把脚给冻坏吗?”冯霁雯问冯婆子。
“姑娘这说的什么傻话?”冯婆子被她给逗笑了,道:“冬天的鞋子多放些尺寸出来,里头多了层厚棉布衬子,到时再穿上羊毛织的袜子,还能冷到哪儿去?另外再做双新的鹿皮翻毛靴,雪天穿,绝不会冻着姑娘的。”
冯霁雯这才明白过来。
果然是她无知了。
古代虽然远远不如现代发达,但人最起码的本能还是健全的,没有棉花,却也总能想到其它御寒的法子。要不然几千年下来,广大北方人民还不得冻绝迹了?
可什么棉布衬子,翻毛靴子等,保暖的功效想当然是不能同棉花比的。
“为什不能再塞一层棉花进去呢?”她用一种极为无知的表情跟冯婆子问道。
在冯婆子眼中,她这个只知在闺阁中享福的富贵姑娘确实是相当无知的。
“棉花塞到鞋子里,可还怎么穿?”冯婆子啼笑皆非道:“就是拿它当鞋垫儿,也不好固形啊。”
“就像被子那样啊。”冯霁雯继续‘无知’着。
“鞋子和被子哪儿能一样……”冯婆子说到这里,声音戛然一止,脸上原本和冯霁雯逗趣儿的笑容也凝固住了。
瞧着她那双越来越亮的眼睛,冯霁雯便知自己的提醒到位了。
“姑娘这么一说,我可想到了一个好法子!棉花是不能直接塞到鞋子里,但可以纺成形儿来缝进里子里,做出夹棉的鞋子来呀……”冯婆子显得很激动:“就跟做棉坎肩儿一个理儿。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冯霁雯咳了一声,笑道:“我也是胡诌的,你不妨就按你想的回去试试,若真能成的话……”
她话没说完,就被兴奋中的冯婆子给打断了:“好姑娘啊,若这个法子真能成,那咱们的铺子今年可就有赚头儿了!”
欸?
冯霁雯怔了一下。
她想说的其实真的只是‘若真能成的话,就给她做两双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