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弓记-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和尚还做了些什么?”
  “说来奇怪,那和尚唱了个什么歌……叫好了歌……”
  二丫头!此事定与二丫头有关,她为什么要拐这么大的弯想要认孟小小?难道……她知道了……她知道一切与皇后有关,她要复仇,她要让孟小小多了雷家这个助力,与皇后分庭抗礼,好了歌是她给他的暗示。
  穿越帝手不停地拈着念珠,这件事对他也有好处,现在后宫是闻皇后一家独大,诸葛文燕自从三皇子夭亡了之后就失了主心骨一般,再没有了斗的心思,孟小小……确实可扶植,哼,也该有人治一治她了。
  “不瞒你说,这个八字是孟小小的。”
  “啊?竟是她的?不!不成!就算是二丫头死了,也不能认她。”
  “诶,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是亲生的父亲吗?孟小小生性娇憨没有什么心机,二丫头认她为义母也是极好的!义母她做了,义父我来做!就凭你献宝之功,我不光要认她做义女,还要给她个县主来坐一坐。”公主是不成了,县主是可以的。
  “臣……还有事相求。”
  “快说啊,别吞吞吐吐的,小的时候被师傅骂吃不饱饭,小叶子偷了馒头给我们,你都要抢大块的,怎么这个时候跟我客气起来了。”
  “呵呵呵,小时候的事别提了。”雷霆笑道,“那高僧还说了,二丫头需得远离父母寻一处佛国净土隐居到年满十八才能回京。”
  “佛国净土?”
  “是啊,臣也糊涂了,那时滕指挥使也在,他说二丫头骨骼资质极佳,可帮二丫头引荐他同门的师姑为徒,习武强身……”
  所以……这就是二丫头给自己规划的路线?她是畏惧京城想要逃跑了吧?还要习武自保?这丫头的脑回路啊……“嗯……我曾去过一趟少林,少林附近有一县,地势平缓风调雨顺,百姓大多信佛……那县名叫良弓县,我就将二丫头封为良弓县主,在良弓县找一山清水秀之地,替她修一栋别院,让她隐居如何?至于拜师,此事我就帮不上忙了。”
  “皇上……有此心思,臣鸣感五内!”雷霆心道没想到皇上这么轻易就答应了这些没头没脑的要求,真是因为郭家宝藏太过高兴了?他想到小女儿提要求时理所当然的样子,更觉奇怪,唉,不想了,能成就好。
  “你只为二丫头着想,就不为自己多想想?”
  “臣现在什么都不缺。”
  “你啊,就是这样粗粗拉拉的性子,我听说小叶子在买铺子买地?这样吧,内务府有几间兴隆街的铺面,你挑两间,我在赏你两处田庄。”
  “臣谢圣上。”
  “先别急着谢,小叶子这次若是生了儿子,我再赏他个轻骑督尉。我没兄弟姐妹,小叶子就是我的妹妹一般,不能封她长公主,封她的儿女也是好的。”
  “谢圣上。”
  “你啊,得对小叶子好啊,别让你府里的那些莺莺燕燕欺负了她。”小叶子是好女人啊,闻氏变得那么快,只有小叶子……一直没变,女人还真得蠢一点傻一点单纯一点啊。

☆、第63章 谍战(一)

    十年后(划掉)
  七年后
  七年的时光,对某些人而言是从牙牙学语到小小萌童,对另一些人而言是青春时光,对大齐朝而言是风起云涌的七年。
  新皇上任第一年就召令天下,国以农为本,实行均田令、垦荒令:凡各流民人等无论户藉“凡各处逃亡流民,不论原籍、别籍均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使之安心乐业,查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俟耕至六年后,有司官亲察成熟亩数,抚按勘实,奏请奉旨,方议征收钱粮。其六年以前不许开征,不许分亳佥派差徭。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为优劣,府道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每岁终,抚按分别具奏,载入考成”。
  又令摊丁入亩,不再收人头税改收土地税,又推行春季良种低息、无息贷款,秋收之后以粮或银钱还债的政策,设立国家统一收购点,全国统一规定最低粮价,设立国营粮铺,按人口户藉每人按年龄性别每人每月按户藉、粮本平价买粮、买盐,设立平价副食店,设立平价国营药堂,将所有矿山、盐田、山林,统归国有,严禁私人乱采滥伐。
  听说了这些政策的二丫头表示没想到穿越帝竟然是这样的穿越帝,把□□那一套学得很到位,只是实行起来很考验官员的清廉程度和执行力。清廉嘛,有经常扮演平民在全国各地“买东西”、借贷的锦衣卫们在,一般的官员没点胆子还真不敢随便下手,想要勾结当地的锦衣卫,又发现这些人油盐不进不说,人家还是垂直管理,跟地方没有任何瓜葛,人家的升迁一是凭办大案要案,二就是抓他们这些官员,官员和他们属于猫和鼠的关系。当然了,钱到位猫和鼠的关系是可以变的,可偏偏锦衣卫的高层往往出身很高,在这些人眼里钱并不如前程重要,想要拉拢腐蚀很困难。
  执行力方面,一开始确实比较困难,穿越帝先搞出了京城试点、直隶试点,试出了很多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毕竟古人不比现代人,文肓极多,很多百姓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再加上交通不便,偏远地区的农民信息闭塞,官府收粮一开始甚至便宜了一些二道贩子。更重要的是就算官员理解这些政策,小吏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各种设障,由于历史的原因,吏很多都是世袭的,就算是大康朝被打败了,这些世袭的吏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他们抱起团来,官员都指挥不动他们,只得打板子、清退可这样一来做事的人没了。
  遇见问题不怕,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穿越帝针对吏,搞出了“公务员”考试制度,对千百年的铁打的吏流水的官进行了改革,不同于科举考试,“公务员”考试不设门槛,在个人户藉所在地,登记通管简单的初视既可参考,考试的内容也很公务员,针对各岗位还偏重了理科和实际工作能力考试。
  这对于从小到大一直以文科为主的“士子”们震动很大,当然了他们也不肖于做小吏,可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讲,捧朝廷的金饭碗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尤其是吏员考试不限出身只考察是否有前科,对很多出身底层又想要改变命运的人来讲更是通天梯。
  一批穷困童生、中举无望的秀才、原本经商甚至做伙计的普通人通过考试摇身一变成为了吏,这些人被充实进了官衙,吏员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经济获得恢复的同时,穿越帝提高公务员和官员的薪资水平,同时利用锦衣卫大力反腐,一时间天下气象一新,百业俱兴,渐渐有了欣欣向荣之势。
  在南征方面,穿越帝选择了先平定境内的匪患,乱兵,稳定后方尤其是边境,雷霆被派到了山海关镇守,严防北方胡人趁虚入境。同时在长江北岸收编渔民为水军,修建战船,积极备战。
  在天启六年,天启帝御驾亲征,带七十万大军跨过长江南渡成功,打下金陵城……一路高奏凯歌……
  连战连捷的战报连良弓县这种偏远县城都人人皆知,户户欢庆。
  二丫头躺在屋顶上,看着满天的星光,不管为人如何,穿越帝做事还算不错,良弓县是农业县,受惠颇多,至少平民百姓能安居乐业,巨富大户不再一门心思的扩张土地,而是更重商业,经济渐渐活跃了起来。
  这些年海外寻回的玉米、地瓜被二丫头引种成功,先在良弓县推广,后又报到京城,在京城附近试种,这两种高产抗旱的作物很快得到了农民的欢迎,西红柿和辣椒也摆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天下人皆知这四种作物是皇上的义女良弓县主引种,对她颇多猜测,有说她幕后有能人相助,也有人说她是天女转世的,二丫头想得则是新拿到的棉花种子,能否在良弓县引种成功,眼下南边渐渐平定,杂交水稻能否提上日程,她出资办的扫肓班和幼童义务教育,不知进展如何。
  想来想去……她最想的还是家人,母亲生了个弟弟,姐姐在她中毒那次暴发了一次之后,又沉默了下去,每日闭门读书不问世情,旁人都在前线立功,父亲一个人在山海关苦守边关,打退了一次又一次自称为金人的狄人扰袭,小功不断,大功没有……舅舅留京辅佐监国的太子,渐渐有出了处理政事上果断、廉洁、机智的名声,她想回家啊……没听说皇后薨了,也没听说皇贵妃薨了,看来闻皇后被有了雷家跟叶家的支持孟小小搞得很头疼,估计无暇找她的麻烦了?或者更恨她了?
  唉呀,不想了……
  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躺在房顶看月亮想心事的时候,一个人正在飞速往县主府方向奔逃,几个黑影像是幽灵一样紧紧地缠着他。
  快到了,就快到了,在这附近县主府是最安全的所在,良弓县主也是最可信任的人,快!快一些!再快一些!
  梆梆梆!县主府的铜门环被人扣响,守门的侍卫打着呵欠打开侧门,只见一个人拿着一块牌子冲进了自家大门。
  “你!你是何人!因何擅闯县主府?”
  “下官锦衣卫统领霍瞻求见县主!”
  锦衣卫?良弓县主引种良种天下闻名,一直南边来的细作或者肖小想要偷入县主府或是偷窃良种或者破坏,因此县主府的保卫也极严格的,当地的锦衣卫属官也常来常往,这位霍瞻……“你是新来的锦衣卫属官?”
  “在下是邻县久安县属官,有紧急要务禀报县主。”
  那人上一眼下一眼打量他,金牌是对的,官服也是对的,瞧他的样子也像作伪……“你等着,我寻人往里面奏报,若是县主睡了,无暇见你,我也没有法子。”
  锦衣卫?漏夜前来?二丫头别说没睡,就算是睡了也会爬起来见。
  到了前厅,下人隔了一道屏风出来,二丫头透过屏风瞧着那人,飞鱼服、绣春刀……只要没有胖得走形,三分的样貌也会被衬出十分的威风来,这个叫霍瞻的,却不是很出众的样子,跪下施礼过后,第一句话就是:“下官有要事要面见县主,可否斗胆请县主撤出屏风。”
  大齐朝虽然民风开放,但基本的礼仪还是要守的,尤其是在良弓县这样的县城,有些家庭的寻常人家的姑娘很少见外男,出来做事交际的全都是已婚妇人,他这样大胆的要求撤屏风见一名未嫁的县主……
  “大胆!”已经嫁了人做媳妇打扮的雨丝大声呵斥道。
  “小人有一信物面呈县主。”霍瞻从怀里掏出一个似铁非铁似陶非陶的东西,雨丝接过那东西看了一眼,面露疑惑,进了屏风交给二丫头。
  二丫头一瞧那东西,虎头、独角、犬耳、龙身、麒麟足,这是谛听!此人不是锦衣卫,是谛听司的间谍!
  “来人!撤了屏风!派人去请滕指挥使,所有侍卫严守此院,没有我的口谕,连只鸟都不许从天下飞过!”
  雨丝传令下去,县主府整个都惊动了起来,灯光一盏一盏的燃气,白班的侍卫们也起身加入巡逻,内院巡宅的婆子紧锁住各院的大门,严禁闲杂人等出入。
  前厅的屏风被撤掉,二丫头与那人面对面相对,这个自称叫霍瞻的人个子很高,半跪着仍能看出腿很长,容长脸,容貌不丑不俊,没有什么特色,一双眼睛精光四射,看得出人很精明。
  霍瞻也在打量这位良弓县主,她的年龄应该不是很大,穿着斜襟肉粉桃花纹湖绸窄袄,外罩薄如蝉翼的浅粉宽袖披风,头梳飞仙髻,因是夜晚的缘故并未多戴首饰,因有几个固发的金花之类的。人都说良弓县主是绝色佳人,看起来确实是个美女,只是离绝色尚远,只是一双眼睛……霍瞻做得就是研究人的活,寻常人不必说话,只需在他面前走过,都会被他看透,这位县主有一双成熟老练的眼睛……若单看眼睛,说是四十岁他也是信的。
  他正打量二丫头,二丫头忽然笑了,眼睛里的成熟变成了少女的娇憨。
  “不知这位贵人,究竟有何事来我这县主府?”
  也许这种贵族少女,天生的比寻常百姓家的女孩早熟吧,霍瞻收了目光,“下官得了一封密信急需送进京去,谁知一路上竟被几路人马追杀……”
  “进京?良弓县离京城甚远,你是从何处来?”
  “不瞒县主,下官从江对岸来。”
  “那你可真是绕了个大圈子。”何止是绕了个大圈子,简直是南辕北辄。
  “不瞒县主大人,下官进京的路早已经埋伏下天罗地网,就算是绕了个大圈子,仍然……难已进京。”
  “这就奇了,天下早已大定,谛听司过去在南边都如走平地,怎么现如今……”
  “下官……得到的密信,是云南那边的兄弟拼死传出来的消息,京城谛听司有内奸,谁想下官竟被诬指成为内奸,追杀下官的正是谛听司。”
  内奸……我勒个去……这是要演谍战剧情啊,她只不过想要种田啊,怎么摆脱了宫斗、宅斗,消停了几年,竟然连谍战戏都来了?
  不演!不演!她坚决不演!
  “你既然是内奸,我这里就更留不得你了!请!”

☆、第64章 谍战(二)

    霍瞻脸上并无失望惊慌之色,他并不意外在良弓县主里得到这样的答案,只是淡淡一笑道,“县主可记得去岁三月有人从县主这里盗走几穗良种之事?”
  眼下南北交战,北地以抗旱作物比如玉米、小麦、高梁之类为种,南方水网密布以水稻为主粮,二丫头培育的良种虽然在良弓县小范围内还能做到保密,一旦推广出去,就很难制止其流入南境,因此穿越帝虽以献祥瑞为名,收集嘉禾(虽然传说中九穗为最吉,但两穗稻已经很难得),又命人将稻种悄悄送到良弓县。二丫头一直收着稻种,并未试种。去年县主府里有人监守自盗,盗走了玉米、高梁、地瓜良种,顺手牵羊盗走了被高高“供”起的两穗稻。
  玉米、高梁、地瓜良种二丫头不是很着急,虽然这些种子要比市面上的高产一些,但也并没有珍贵到怕泄露出去的地步,可那些稻种……
  万幸的是种子很快被找了回来,尤其是稻种七穗稻种,一粒未少。
  “你怎么知道此事?”
  “不瞒县主正是下官千里奔波将稻种寻回的。”
  “你……”
  “下官若是有异心,只需说未曾寻回稻种,将稻种送到南边去或是把县主收藏两穗稻的事知会南边即可,县主名声在外,南边也供奉了人培育良种,一见到县主收藏稻种,想必……”
  “你竟然……”到底是搞情报工作的,看见稻种就意识到了事情的症结,“这么说你真的不是内奸?”
  “下官若是内奸,怎敢来县主府?下官只想到县主这里自首,由滕指挥使带人押解下官进京去见叶大人。”
  “叶……”
  “谛听司的首座正是叶侯爷。”
  舅舅原来是情报头子?难怪当初舅舅久居深山却知天下事,难怪舅舅“寸功未立”却得了伯爵,难怪穿越帝对舅舅有所顾虑,难怪这个人会在走投无路之下来到县主府,“既然如此……”
  她刚想再继续说话,忽然不知何处飞来一支□□,射入霍瞻的后背。
  吓得二丫头身边的丫鬟媳妇瑟瑟发抖地拦在二丫头前面,二丫头脸色惨白地看着刚才还在跟自己说话的霍瞻双眼翻白,口血鲜血……
  就在这个时候,一声惨呼过后,一个黑影像是面袋子一样从房檐下栽了下来,滕鲲鹏随着也一跃而下,踢了那人一脚之后,将那人交由一拥而上的侍卫们抓捕,自己则是冲进了室内。
  “县主!您没事吧!”
  “没,没事!快去看看霍瞻!”
  滕鲲鹏弯下腰去看霍瞻,这一箭角度刁钻不说,从伤口出流出的黑血来看,还是带毒的……“禀县主,箭是带毒的。”
  “啊?”二丫头坐直了身子,谛听司做事果然如传闻般狠辣,不过这也做实了这人是被人冤枉的,否则他们大可以当场现身揭穿此人,不必犯下当着自己的面杀人这样的大罪。
  “下官来迟了,让县主受惊了。”
  “他们想要杀人,谁来了都会杀的。”二丫头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霍瞻手指颤抖着指着自己的衣袖,“密信!侯爷!”说完便再没了声息。
  滕鲲鹏摸索他的衣袖,在里面果然发现了密信,密信是由密语写成,在滕鲲鹏和二丫头这样的外人看来,就是一堆毫无关联跟意义的呓语。
  “将他带下去,好好收殓安葬。”二丫头摆了摆手,这件事,现在她想不沾都不行了,追杀霍瞻的人已经知道他临死前见了自己,也能猜出自己得到了密信,若是像霍瞻说的,派滕鲲鹏进京,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他武功虽高,也不会是以暗杀见长的谛听司杀手的下场,让他进京就是送死。
  可若是不管……内奸能指鹿为马,将忠的说成奸的,将黑的说成白的,又能调动这么多谛听司的杀手,甚至在自己面前杀人,想必层次很高能量很大,眼下南征正在紧要关头,若是内奸在其中使什么计谋……
  二丫头忽然想到自己离京之前与姐姐的一番谈话,姐姐承认了自己是重生的,因此对很多事能料敌知先,神机妙算……按照姐姐的说法,朝廷是在郭玥献上郭家密宝,供出京中南朝情报网之后才南征的,在南征的过程中郭玥又放出了许多的假情报,因此立功被封为嫔……
  郭玥与姐姐同龄,她能封嫔想必也不会太老,难道穿越帝寿命不长?
  可恨姐姐不肯多说关于自己的事,否则她也能知道自己的推广良种、扫肓、初步工业化的设想有没有成功,没有了穿越帝,就算皇帝是自己的亲姐夫,想必自己的很多想法……也只能是想法吧……
  还有舅舅,舅舅毕竟是谛听司的首座,那些人既然敢在自己面前杀人,估计也不怕自己告状……舅舅在京里危险了!
  思前想后,二丫头终于下定了决心,“滕大哥,县里进奉给皇上的军资和兵源可启程了?”
  “禀县主,后天启程。”滕鲲鹏想了想又道,“县主可是想夹带信件给皇上?”
  “呵,他们连县主府都敢闯,从良弓县到南边千里迢迢,那怕把护送军资的车队全杀了,也只需报个路遇流民、草寇、敌军便可,怎能夹带信件?你在征集令中再加两样,裁缝和锅匠,然后在所有明折密折中,加一句——进奉裁缝、锅匠、士兵、间谍即可。”
  滕鲲鹏有些怔愣,“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见了自然会明白。”心中有鬼的人只会拦截密折,明折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未必懂是什么意思,现在他们恐怕也不敢封锁一切从良弓县出去的消息,那样动作就太大了。
  “办妥了这些事,你再护送我进京。”
  “县主!您!”
  “我倒要看看,有没有人敢在大齐朝的地面上,暗杀良弓县主。”
  京城
  相比与七年前的百废待兴,如今的京城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擦踵已不足矣形容其繁华。
  虽然人口众多,车马居全国之冠,最中间重新规划的三纵三横天字一号、二号、三号大街可容八辆马车同时并行,规划出的人行道、马路,隔离线,十字路口指挥的吏员,便得一切井然有续。
  外地人瞧着京城车马都觉得新鲜,载货的、载人的各行其路不说,每只马的马尾巴都系着,后面带着个大袋子装马粪,马车前都悬挂着牌子,官用的、军用的、私用的、拉脚用的各有标识,就算是不识字的也能分辩清楚。
  每隔一段路,还有一个小亭子,亭子里挂满了各种书藉、写满了字的纸张,还有果子、糖和一个卖茶的大茶壶,总有读书人模样的人围在亭子旁拿着一张纸等活计,过路的人交了几个铜子给老板之后,将纸卖给那人,点点货口就会让读书人再抄写几张出来。
  原来这就是京中坻报,不光记载着官员升迁、过寿、师从、履历等等,还会记录一些朝廷大事,如今皇上正御驾亲征,更是每日一个消息,一时间洛阳纸贵,这些读书人都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一考不中之后留在京中,靠着抄抄写写也能糊口。
  大齐朝的官员薪俸福利高,举人却不及前朝,每人名下只有一百亩地可减免税款,地只能在举人自己名下,连父母兄弟都不能沾光更不用说家族、投田之类的了,举人若是家庭人口少靠自己尚能维持小康生活,若是人口多就只能温饱,所谓京城居大不易,没有家底的举人也只能出来卖脑力,就是这样举人们还是对新朝颇多好感,毕竟皇上重视教育,京城已然按街区开辟蒙童馆招收学童,又推广大齐数字,使得全国一片向学之象
  举子们抄完了文章,凑在一起议论着京里近期发生的事,顺便“偷看”路过妇人,京城民风开放,治安又好,小门小户的妇人多有出来做生意的也有出来自己买东西的,看戏的,逛街的,虽说大多数是些市井妇人模样,偶尔也有一两个好看的夹杂其中。
  若是运气好,遇见富贵人家的女眷出来,虽说不是隔着香车薄纱,就是骑着高头大马头戴帏帽看不真切,但体态婀娜香气袭人美人美态,美不盛收。
  你看前面就来了一队的车马,从形制上来看最低也是侯门千金,最前面两排十六名侍卫骑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