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子妃的繁花田园-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姐,这是墨鱼”,刘况把桶放在厨房入口处的一边,抹着额头的细汗说道:“那海外的居民都爱吃这个,这个得现炒了才好吃。车上还带了不少存储的螃蟹,小姐做饭可要使。”
山庄里的下人都知道,自家小姐最会做、也特别爱做新鲜美味的吃食。
乐轻悠听到有墨鱼,忙过来看,半桶新鲜的海水里,两只墨鱼正游的恣意,“要保存这些海鲜,费了你们不少功夫吧。”
刘况笑道:“供小姐和少爷们用的,再多的功夫都应该。”
乐轻悠好笑,“这一路你也很辛苦,先去歇会儿,等做好了饭,分你和光伯一人一份。”
光海已经把那一包东西放到了门后,闻言笑道:“那我可是沾光了。”
“多谢小姐体谅”,刘况说道:“不过车上还有些新鲜海鱼,小人得都拿下来。”
光海也笑说道:“对了小姐,刘况说这里面都是咱家那小岛上产的水果。您看看有没有用到的,需要我做什么您也尽管吩咐。”
乐轻悠看了看那包裹里的东西,尽是新鲜个儿大的芒果、凤梨、香蕉,她便道:“那光伯帮我削几个凤梨吧。”
反正这里有三哥新给她做的一个烤炉,比山庄那个大了一倍不止,既然有这么多新鲜原料,她便准备多做些蛋糕。
看现在时间还早,蛋糕做好时,那些去府学考试的学子应该还没出发,让差役给他们一人送一大块去,美食肯定能再帮方宴在那学子中间再拉一波人气。
……
将将午时,梅元希才看到他爹背着一个蓝色的大包袱、手提一个小包袱往县衙这边走来了,他忙跟周、马两位童生告罪一声,跑着去接他爹。
看着那小孩子跑向其父的背影,马童生不由有些脸红,觉得自己连个小孩子都不如,忙转过身接过了一旁老父手里的一个包袱。
他们这些村里出来的学子,家里没有下人,都是由父亲跟去陪考的,一应事务,老父便跟老仆一样帮他们打理。
但他却理所当然地受了。
马童生觉得抬不起头来,周童生也是如此。
正当两人自我反省时,梅元希已经扛着小包袱和他爹一起过来了。
不片刻,县衙里就走出来赵书办和刘捕头,刘捕头旁边还站着张副捕头。
赵书办还在咽口水,小姐又在做蛋糕了,且味道比之前些日子做的更好闻许多,飘到前衙的蛋糕香惹得他不停咽口水,这时来到外面,蛋糕香不那么浓郁了,他才觉得好些。
咳了一声,赵书办对那些已经聚集到县衙门口的学子道:“午时了,咱们便登车吧。连带着陪考的,咱们共十六人,太爷让多租了两辆车,一辆车上坐五人吧。最大的那辆马车上再多坐一个人。”
至于赶车人,自然是早就安排好的。
赵书办又罗嗦了两句,便对刘捕头道:“刘大,你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刘捕头笑了笑,说道:“众位在路上听我的安排就行。”
面对着这一帮可能成为老爷的读书人,刘捕头可不敢像赵书办训话似的说些什么。
“好”,赵书办点了点头,“望请众位路上听从安排,好好府试,莫辜负了咱们大人的一片栽培之心。那就,登车吧。”
“等一等”,话音刚落,后面就响起喊声,两个差役一人端着一个大托盘跑了过来。
随着他们而来的,还有一股浓郁的香甜味。
“这是咱们小姐做的蛋糕,让给你们一人分一块,权作垫饥的点心”,左边那差役说着就掀开托盘上盖着的洁白棉布,用布垫着,一块一块地往那些人手里分,“众位先生吃了这点心,也都好好考。”
另一名差役则从站队的另一边开始分,分到梅元希时,还特地挑了个比较大的。
梅父看着紧跟着被递到自己手边的糕点,不由自主地拿手在衣服上蹭了蹭,接过来时,还受宠若惊地道:“我也有?”
这差役就边继续分边继续道:“怎么没有?小姐知道每位先生都跟着一个陪考的,便给你们也都准备了。”
接过蛋糕的人都道:“多谢小姐挂心咱们。”
十六块蛋糕很快就分完了,两名差役转身回去,刘捕头忙叫住他们,指指自己和张副捕头,“我们两个没有?”
小姐虽然做过两次蛋糕,但是衙门里的人也不少,他们只尝过一小块,加起来也没有那些书生一人分得多。
瞧大人和小姐对书生这般重视的样子,以后也得让自家孩子好好读书啊。
两名差役一起笑道:“头儿,张哥,怎么可能没有你们的,另一盘就好了,咱们这就拿去。”说完笑着跑进了大门。
孤零零站在一旁的赵书办:我的呢?
很快便有那一个差役拿了两大块蛋糕出来了,递给刘捕头和张副捕头时低声道:“这里面有香蕉泥,香蕉是什么,没听说过吧?是大人和小姐家的下人从海外带回来的。我特地给你们挑的这种。”
刘捕头不动声色地接过那块蛋糕,嘿道:“记你一功”,转身对众人道:“出发。”
童生们各自同着相熟的人上了车,周、马、梅三人自然还是一起的,再加上他们各自的陪考父亲,六人,便去了前面最大的那辆马车。
有两个城里的童生想占这个,只是还没刚露出争的意思,刘捕头就过来了。
年长些的周童生道:“捕爷,我们都是相熟的,六人坐一起可行。”
刘捕头点点头。
那两个城里的童生见此,带着家人默默走向第二辆马车。
不一会儿,刚才还熙熙攘攘的县衙门口就恢复了宁静,赵书办眺望着远去的车队,想到刘大和小张分到的那大蛋糕,直想跟他们一起去。
那样,自己肯定也能分一大块吧。
正想着,背后响起叫声:“老赵,小姐刚让人拿了一盘蛋糕过来分,你还不快去?”
赵书办一听,忙转身奔回县衙。
……
辘辘的马车声中,梅元希拿出了收到时便包好放在包袱里的蛋糕,一块给了父亲,一块送到嘴边,咬下一口,双眼立即亮了。
“好吃”,梅元希边咀嚼边对父亲道:“爹,您快尝尝,这蛋糕特别特别好吃。”
梅父咽了口口水,“这样松软的好点心,放着你吃吧,我吃咱们带的干粮就行。”
梅元希摇头,“爹,您快吃吧,这点心只怕放冷了不好吃。”
旁边的马童生、周童生也劝,他们年纪都不小了,周童生儿子都一岁了,他们的父亲倒是没有梅父那种面对幼子时的心情,便也跟着劝那梅父。
一车里的人都在吃,梅父到底没能抵住那种美味的冲击,掰下来一小块,细细品尝。
见他吃了,众人也不再关注他,转而说起这个蛋糕。
“这糕点如此香甜软和,也不知道怎么做的?”马父说道。
周童生感叹:“咱们真是幸运,能成为方大人任下考出来的学生?”
“是啊”,马童生点头,“只看府里小姐都能如此关心咱们这一众学生,就知道大人对咱们有多重视。”
梅父这时疑问道:“那小姐,是大人家的闺女?”
一句话令马、周二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周童生道:“伯父,您有所不知,方大人看上去跟我差不多大笑,就是有闺女,只怕也才三四岁?怎会做糕点?”
梅元希虽然不怎么跟那些大书生交流,却是听见过他们说话,那天吃姜糖水时也听到了那几名送姜糖水的差役说的话,便忙忙咽下了嘴里的蛋糕,对自家爹解释:“爹,小姐可不是大人的闺女,听说是大人的未婚妻。”
“未婚妻啊?”车里的三个老父亲都异口同声地惊讶,半晌,梅父看了看手里的糕点,慨叹道:“咱们大人可真有福气”,完了又嘱咐自家儿子:“儿子,你可得好好读书,说不定将来也能跟大人一般,娶上个心灵手巧的女子。”
…
第269章
此时的靖和县衙门中,兄妹四人正围着桌子吃午饭。
那些墨鱼,做了一份青椒炒墨鱼,一份墨鱼炖鸡,都是乐巍、乐峻、方宴下手做的。因为墨鱼多,乐轻悠让哥哥们多做了两份墨鱼炖鸡,一份给刘况,一份给了光伯。
至于其他人的饭食,让崔大娘炒几个菜、炖汤蒸馒头便可。
再加上清蒸虾、香酥虾,以及方宴让春明从福缘楼里定的菜,餐桌上摆满了盘盘碗碗。
他们兄妹吃饭时是从来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吃着时,乐巍就问起了方宴在靖和这边治理的如何。
乐峻也没有怎么给方宴冷脸,还说看靖和县衙破成这样,他完了差事回京,向皇上写回劄时,可以给靖和县要些修筑钱粮。
又说起了当今登基时的一些险事。
“季玄泰倒是个聪明人”,乐峻这么说道,“今上登基之前,他就站在了今上这一边,先帝驾崩那晚五皇子在长公主和明珠郡主支持下发动了宫变,本来该在东北的季玄泰却是拿着先帝的召回折子带兵出现了。也不知那折子上是什么旨意,他带着三万精锐,站当时的三皇子一边,三皇子自然顺利登基。”
乐巍听二弟这意思似乎挺好奇那封先帝的召回折子,便提醒道:“咱们如今身处官场,一些隐秘的事情不知道才更好。”
乐轻悠也道:“二哥,大哥说得对,好奇心害死猫,不管先帝的那封召回折子写的什么,跟我们都没关系。”
乐峻忍不住笑道:“什么好奇心害死猫?二哥不傻,虽然好奇,却不会去探究。”
其实深想一下,那封召回折子无非是三皇子先联合了季玄泰,然后趁先帝重病时假称先帝名义送去季玄泰手上的,或是当初先帝病重自知时日无多让人送去拥重兵而被忌惮的季玄泰手上,让他来保先帝最看重的儿子之类的,但却在后来被三皇子的人截了先机。
像季玄泰那样的边境重将,没有帝王的信任,最终都难逃一死的,如今有这样从龙之功的机会,但凡不是真想要拥兵自立的,都会接着旨意过来。
然而这又是一步险棋,如果季玄泰真有反心,让他带兵到京,京城危矣。可是再往深里想,大周才刚建朝几十年,百姓们都很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朝廷官员也不都是脓包,西北、西南、东南三境也有大将,虽他们比不上一个季玄泰,但季玄泰若真窃了朝,这些人只怕没一个会服他的。
或许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点,先帝才下定决心下旨让季玄泰带兵进京。
说是不探究,乐巍、乐峻还是在后面的话题中隐隐涉及了这些事。
方宴放下手里的筷子,不知道该不该说,有光烨组和以前的关系在,这里面的内情他是知道的。
他接到为保他和轻轻安全,还在京城收集信息的烨一传来的消息,因轻轻从未好奇过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他也就没说。
这时见大哥、二哥还是关心此事,方宴想了想,觉得还是说明白比较好,的确像轻轻所说,好奇心是危险的,但就在场中时,如果对一些内幕了解都不了解,恐怕什么时候触了雷都不知道。
这也是烨一一直坚持关注朝堂动向的原因,及时的消息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这件事我知道一些”,方宴咳了咳,这么说。
乐巍、乐峻、乐轻悠都朝他看去,不过三人半点都未惊奇,不说知道方宴事情最多的乐轻悠,就是不太了解的乐巍、乐峻,也知道他手里还有些势力。
在他们的目光下,方宴继续道:“先帝召回季玄泰时,恐怕根本没有脑子想那么多厉害。季玄泰的被召回,是蘼贵妃一力促成的,她不是赶在先帝驾崩前早产生了一个儿子吗?她想母凭子贵。而季玄泰,在东北收过不少安开等小国进上的美人。”
乐巍、乐峻都恍然大悟。
乐巍道:“之前当值翰林院时,我倒是见过两次伴驾的蘼贵妃,她身边的宫女一个个确实都称得上一句国色天香。如此,想用美人计拉拢住爱好美人的季玄泰,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季玄泰,怎么转而支持了三皇子?”
方宴并不想多说这个,他之前半点不跟轻轻提及也有此事略略和她有些关系的原因,那三皇子不知从哪儿得知季玄泰曾和乐家关系匪浅的消息,派身边的谋士以和乐家兄妹是好友的名义约见了季玄泰,还说以后他登基,会给季玄泰最大的自由空间,也会给乐家人最好的发展机会,于是季玄泰就答应了。
而今二哥得了个巡边巡抚的重要位置,恐怕不仅因为二哥当初立过功,还有季玄泰那边的一些原因。
不过目前看来,今上是个守诺又不轻易猜忌人的明白人。
压下心底这些想法,方宴说道:“三皇子底下的能人不少,先皇发出奏折的后脚,三皇子的人就悄无声色地跟了过去。季玄泰就是想守着东北自个儿乐呵,他们自然很容易谈妥。”
乐轻悠皱眉,总觉得跟皇家谋算什么,都是很危险的,而且一个王朝的开明之君,怎么可能允许有地盘不在中央朝廷的管辖范围内?
“当初小舅舅说,若是三皇子继位,一定会收回季大哥的权力”,她想着说道,“我怎么觉得,他如果支持蘼贵妃的小皇子,获得的利益会更大。”
方宴说道:“或许季玄泰还有其他考虑吧。”
什么考虑?
支持蘼贵妃一派,日后他少说也得是个摄政王。
乐轻悠如此想到,但转念一想,她那边的历史中,就是朝廷宗室出身的当了摄政王,最后也都是下场凄惨,季玄泰一个外姓的,真敢摄政的话,等小皇帝长大了,他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乐轻悠能想到的,乐巍他们如何想不到,只是那些话都不好再说下去。
乐巍更是想到,那蘼贵妃不仅有一众美貌宫女,她自己的容貌比那些宫女更上一层的,若是季玄泰真站在她那一边,以后还不知会生出多少龌龊事来。
这个话题更不好在妹妹跟前说,乐巍极其自然地笑着换了话题:“对了,小舅舅如今调任了刑部,过完年便能正式执掌尚书官印。我也从工部调离了,出任泸州知府,同样是年后上任。”
泸州知府?那不是蒋大哥的父亲曾经任职过的地方吗?
一句话就在嘴边,乐轻悠愣是憋了回去,方宴就是个醋坛子,听了这话待会儿还不知道怎么找机会惩罚她呢。
只她欲言又止,就引得他朝自己看来,乐轻悠向他笑了笑,自然而又略带得意道:“泸州距离咱们家很近的,大哥以后旬休就可以回山庄玩呢。”
偏偏不给你惩罚我的机会。
方宴忍不住掩唇低笑,心想你还不知道你这个小模样让我多想亲上去吧?还在那儿小得意!
乐峻咳了一声,乐轻悠看向他,说道:“二哥,我说的不对吗?”
“对,对”,乐峻深感当父亲的心累,自家妹妹就这么被叼走了,“既然大哥任上离家近,你要不要跟大哥一起去?”
其实这话乐峻说出来就有些后悔了,大嫂不知怎地对妹妹还不如她和大哥成亲前好,他是知道的,因此当时在京城,妹妹不去大哥那儿住,他也什么都没说。
现在只想着不让妹妹方宴一直处着了,却忘了那边还有一个大嫂。
乐峻这话刚落,乐轻悠就赶忙摇头:“我跟方宴在这里挺好的”,担心大哥心里不好过,又加了一句:“哪儿都不去。”
乐巍心里的确不好过,看着自己护到大的妹妹连自个儿身边都不愿待,他心里不止不好过,还闷闷地发疼。
他算什么长兄?连一个可以让轻轻能随时回去的地方都不能提供。
但这些,乐巍都不敢表现出来,轻轻有多懂事,他但凡表现出难过之类的情绪,她都会费心让他好起来的。
他总不能再让妹妹替他操心,便笑道:“什么时候想去找我了再去。倒是你二哥那里,他这代天子巡边,每到一处都有当地官员接待,可比我们之前出门游学时方便好玩许多。你要不要跟你二哥出去游玩一段时间?”
只说一段时间,没说让她长时间跟方宴分开。
方宴心里就有些不安,担心轻轻真会跟二哥跑出去玩。
下一刻便见那小丫头摇摇头,看着他笑道:“我和三哥还没把靖和县建成最富裕的县治呢,哪能半途而费?”
乐巍真是很想捶方宴一顿了。
乐峻呵呵:轻轻没良心起来也是够没良心的,现在他和大哥在她眼里就是个摆设的哥哥呗。
兄妹四人到底是好久没见,一顿饭间边吃边谈话,一直从午时吃到了申初,菜大部分都在凉了时让崔大娘端下去热热给还没吃饭的人吃了。
只留了那罐乌鱼炖鸡,在下面加了只小炉子,又让崔大娘切些豆腐、洗些嫩芹送了上来,他们改吃涮菜。
乐巍看着那些小小的嫩芹,说道:“若知道这地方苦寒成这样,我们来时就该多带些青菜。”
乐轻悠说道:“等下一年夏秋时我做些干菜就不怕没菜吃了。这芹菜就是我在前面倒座房里壅的,说明这里冬天也不是不能种菜,到明年,说不定三哥就在县郊建起蔬菜大棚了。”
“蔬菜大棚?”乐峻听到这个新鲜词,脸上带起几分笑意,“盖个棚子专门种菜,也就你能想得出来。”
四兄妹的话题便又换到了这靖和县的民生上面。
第270章
暮色四合时,烟树棵棵后的一户农家前的小路上,驶来一辆骡车,骡车上坐着个长相精明的中年妇女,她一面扬鞭一面哼着轻快的小调,看起来有很大的开心事儿。
到了那户篱笆圈起来的农户门前时,妇女这才收起轻快的小调儿,从那骡车上跳了下来,拉着骡子栓到门口的一株枣树上,向里面高声喊道:“老三家的,老三家的。”
“哎”,随着喊声,一个腰系围裙、面目沧桑的女人从院子左边的小茅屋里走出来,“二嫂,从县城回来了啊?吃饭了没?”
韦二成家的呵了一声,语气嘲讽:“到了城你二哥就着急着去给你家小升换那金贵的小米去,这不,三斤白花花的大米,就只换来这么一斤小米儿。”
沧桑女人正是韦三明媳妇,她接过来妇人手中那个小布袋,一过手就知道这小米恐怕一斤都没有,且她在城里也待过几年,知道那米店的价格,那三斤好大米,怎么着都能换二斤小米的。
张了张嘴,韦三明媳妇到底什么也没说,男人被发配服苦役去了,她一个妇人带着还未成年的两个孩子,以后要用到上面两个哥嫂的事情恐怕还很多,吃点亏就吃点亏吧。
心里如此想,韦三明媳妇脸上露出笑容,对那妇人道:“我刚做好了玉米糊糊,二嫂进来吃些再回去吧。”
“进村我就让你二哥回家去了,现在应该已经做上饭了”,韦二家的说是这么说,还是迈步向那小茅屋走去。
小茅屋里灯光昏黄,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和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正围坐在低矮的餐桌前,饭菜都已经摆好了,正要开动的样子。
韦二家的笑道:“刚要吃饭啊,我来的可真是瞧”,一抬眼看见男孩手边还放着一本书,又大惊小怪道:“小升看书呐。你爹在那会儿你要是有这么个读书的劲头,凭你爹手里的那些钱财,你也不至于看个书连灯都点不起啊。”
韦三明家的把小米放到柜子里,转过身又那碗添了满满一碗饭,对妇人道:“二嫂有所不知,小升以前也读书的”,跟着对儿子道:“小升,明天再看吧,天暗了费眼睛。”
韦升没说话,默默把书合起来,他姐姐伸手接过书起身放到了柜子上面,免得吃饭时将饭渣子洒在上面。
韦二家的看了韦升这侄子几眼,摇头叹息道:“要我说啊,你家明子也是自作孽,当初要不是在你怀着的时候他养外室,你哪能气晕过去好几次?小升也不会一生出来就看着比别的孩子笨。”
韦三明家的几次张口,想打断她的话,但终是顾忌着以后,不敢把这性子掐尖刚强的二嫂得罪了。
她女儿韦小羽却是听不下去了,强忍着厌烦道:“二伯娘,您别再我弟弟跟前说以前那些事了。”
韦二家的看她一眼,啧啧道:“不说就不说”,却又道:“哎,小羽啊,你若是个小子,当年你爹怕也不会去找什么外室。”
韦三明家的终于是忍不住了,打断道:“二嫂,吃饭吧。”
“吃饭吃饭”,韦二家的端起碗拿起筷子,呼噜喝了一口,话依旧没停:“明子以前怕我们这些穷哥哥穷嫂嫂沾他的光,只把婆婆接到城里,这两个哥哥只作没有,现在呢,他犯事了,养婆婆照顾他老婆孩子的,不还是我们来?那时他但凡把手里的钱漏些给我们,我们也能伸把手。”
韦小羽低声嘟囔道:“我爹没帮你们,你们家那十几亩良田怎么买的?”
韦三明家的在桌子下踢了踢女儿,示意她别说话,被她二伯娘抓住话把,到村子里一嚷嚷,女儿的名声就没了。
韦二家的听见了也装作没听见,要真掰扯起来,老三家的给他们要地怎么办?
安静地喝了两口饭又吃了几筷子菜,才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道:“瞧我这脑子,老三家的,我今儿个和你二哥在城里可是听说上面派巡抚大人到咱这边来了。听说巡抚大人可比县老爷厉害多了,巡抚大人到了,直接就在县衙门口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