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子妃的繁花田园-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搁媳妇跟前也收着点。”
  这些话都是赵安国平日跟林氏闲谈时,林氏说到过的,还说让他这个做舅舅的方便时提醒一下外甥,这时说到了,赵安国便提一嘴,“若是得了赏赐有了好东西,都让这叶氏先选选,她总不能一点都不给轻轻剩。再说了,咱们家也不缺那一点半点的东西。毕竟日后这家里都是你媳妇掌管,她心里不跟轻轻起嫌隙,轻轻回家后才舒服。”
  瞧瞧阿巍那里,别说轻轻不乐意去,他这个去了就被尊着的舅舅也不乐意去。
  乐峻说道:“舅舅放心,叶氏之前便跟轻轻关系很好。”
  本来,他对叶裁裳是没这个意思的,不过先前小舅母给他说起过的那些个女子,比之叶裁裳更让他不耐烦看,去年重阳偶遇放灯的叶裁裳,聊了会儿才发现她这个人挺通情达理,都十八了也还没定下人家。
  当时他就有了与这女子结亲的想法,之后又在宴会上遇到几次,乐峻确定她不是大嫂那样的女子,又因为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为人不爱斤斤计较,这才请小舅母去叶家提的亲。
  今年元日前一日与叶裁裳成了亲,虽然才相处半个月不到,乐峻却可以肯定,她不会事事跟轻轻相比。
  乐峻又道:“轻轻知道我娶的是叶氏,也很开心,大冬天还非要亲自过来参加我的婚礼,我连写了三封信不让她奔波,这才罢了。”
  “现在的信送过去,一两个月内,丫头就能回来了”,赵安国笑道,“到时再恭喜你们这哥嫂也不晚。”说着一顿,道:“今年三月一过,轻轻丫头也就十五及笄了。既然你和阿巍都同意了她和小宴的事,便趁小宴去蜀州上任前,给他们走起六礼吧。”
  乐峻一直惦记着这事,便道:“本来我还打算带着叶氏去靖和县给妹妹举行及笄礼,现在却是巧,晚上我就与叶氏说,让她开始准备起来及笄礼要用到的东西。只是舅舅,您觉得是先给轻轻举行了及笄礼再定亲比较好,还是先定亲比较好?”
  赵安国想了想,打从娶了媳妇,这些家事他就没操过心,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定亲要走六礼,时间长,他们一回京,就先走定亲礼。如此一来,也不用耽误小宴上任的时间。”
  在大周,从完了现任官职上的事务,再到新任职职位上时,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定亲、及笄礼都能很从容地办下来。
  舅甥两个就这个事又说了好一会儿,叶裁裳才带人进来布菜。
  ……
  与乐家后花园一墙之隔的苏家,今天也过去帮忙待客的云霞此时才坐在铜镜前拆卸钗环,想起上午去乐家时看到的,那张供在香案上的今上亲自写的封乐轻悠为和平郡主的圣旨,还有随同圣旨送到的,镌刻了“和平”二字的金镶玉牌,她心中的不平之气就控制不住地再一次顶到了嗓子眼儿。
  “和、平郡主,还有三个县的采邑”,她满是讽刺的开口,把从发髻上拔下的珠钗扔到了桌子上,“我那表妹,运气可真不是一般的好。”
  一旁,苏城正准备睡了,听到这话,转头看向她:“你这是什么语气?都是姻亲,你这样说不好。”
  他们已经成亲一年有余,苏城对这个妻子还是挺满意的。妻子虽出身商户,却也熟读诗书,同时对他爹娘还很恭敬,比他预想中要好上许多。
  今日还是第一次,苏城听到妻子用这样的语气说起别人,那别人还是她表妹。
  云霞笑了笑,散了头发,起身,到苏城身旁,挥手让正帮他系里衣扣子的小丫鬟下去,亲自给他系了颈下的三颗扣子,同时说道:“早年间,轻悠表妹可是连饭都吃不饱的,后来帮了我大表哥一把,大表哥拿她当亲妹妹疼,再后来,我舅舅认了大表哥,给了他们不少产业,她一下子就从一个吃不饱饭的小农女成了丫鬟仆从如云的千金小姐。”
  “等表哥们进了学”,云霞说着,给苏城抻了抻袖子,挽着他的胳膊在床边坐下,感叹道:“她的身份便一二再而三地往上拔,现在竟然被表哥们一起给她请了个郡主之位。这还不是运气好吗?”
  苏城听她还说得有理有据的,只得明白了说道:“二表嫂没跟你说?我却是听二表哥说,圣上之所以封表妹郡主,是因为她改良了小麦、玉米种子,先前的种子一亩至多收五百斤,经表妹改良的,一亩能收千斤。这样大的功劳,得封一个郡主之位绰绰有余了。”
  云霞的脸色僵了僵,干笑着道:“原来如此,我没听表嫂提起。不过轻悠倒是厉害,多少老农都做不到的事她小小年纪就办成了。”
  苏城看出她这样是对那位表妹有些嫉妒了,便也不多说她,免得她面子上难看,只是还是嘱咐道:“这样的话莫要再说了,咱们和二表哥家比邻而居,这些话若是被下人传到那边的下人耳中,两方都不好看。”
  云霞点点头,放下了帐子:“不说别人家的事了,我们早些歇息吧。”
  ……
  第二日苏家一家人正在餐厅吃饭时,在院子里帮忙做杂活的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走进来道:“夫人,刚才乐家的秀心姐姐来说,二少夫人请少夫人饭后和她上街去置办东西呢。”
  “去吧”,苏夫人点了点头。
  云霞这才对那小丫头道:“你过去说一声,半个时辰后我去找表嫂。”
  小丫头应了声是下去了,饭桌上又恢复了平静。
  苏夫人拿起勺子给主位的苏老爷添了一碗粥,突然想起似的道:“儿媳妇,待会儿到街上,你置办一床喜庆些的帐子、被褥来。”
  云霞心里顿时咯噔一声,却装作不明白地问道:“不知娘要帐子作什么,我那里有,您可以直接取了用。”
  她装糊涂,苏夫人也不生气,说道:“不是我用,你也嫁进来一年有余了,却还没动静,家里的鹊儿是我早打算给城儿的人”,略顿了顿继续道:“本打算等你有了身子再给她开脸,现在我想着,还是先给她开了脸。”
  虽然早知道会有给丈夫纳妾的一天,这时的云霞却还是很生气,握着筷子的手骨节都有些泛白。
  苏城见她面色不好看,说道:“娘,我们才成婚一年,不如晚些再……”
  “多的妾室我还没那个闲钱给你安置”,苏夫人瞪了儿子一眼,不咸不淡地道:“一个妾室都容不下,日后岂不是要骑到你头上去了?”
  云霞忙扯出笑容,道:“娘,夫君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您放心,这件事我会安排好的。”
  苏夫人看了她一眼,“我也不是那等故意给儿媳妇找不痛快的婆婆,不过是想求个子嗣繁茂罢了。”
  云霞面上笑着,心里却直骂老不死的。
  尽管见过听过不少纳妾的事,自家父亲也有不少妾室,但从没哪一刻,妾室之流让她心生恨意。
  吃过早饭,云霞带着丫鬟来到乐家,叶裁裳正在屋里熨她和乐峻的衣服,听丫鬟报表妹来了,便让人请她直接进来。
  乐峻已经去了衙门,没什么不方便的。
  云霞进得门来,看着宽敞室内的温馨布置,摆在正堂盛开的水仙、月季小小地盛开着,挽起的浅色帐幔和珠帘,让宽敞的卧室也显出几分精致,她心中顿时又是羡慕又是苦涩。
  叶裁裳一身闲适家居服,挽着同心髻,一边拿着水熨斗熨衣一边跟她打招呼,“表妹先坐,我马上就好了。”
  云霞在圆桌边的一个凳子上坐下来,旁边的丫鬟立即过来斟茶,她摆摆手说不用,继而深深叹了口气。
  叶裁裳回头看她一眼,笑问道:“表妹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云霞又叹了口气,说道:“我真羡慕表嫂,上无婆婆压制,做什么都能随心所欲,哪像我……”
  叶裁裳笑了笑,没接这个话,虽然她也知道,成为别人家的媳妇最难过的就是婆婆那一关,丈夫没有母亲,她不用受婆婆管制生活是很自由的,但她却不能也这么说,否则让阿峻怎么想?
  一个因为没有婆婆而觉自得的媳妇,他能喜欢的起来吗?对她来说是婆婆的人,可是他的亲娘。
  叶裁裳只有这么劝云霞:“一家子生活,总会有磕磕碰碰的,忍一忍就过去了”
  云霞苦笑,“婆婆总着急抱孙子,今儿又要给我夫君抬妾,我这心里,真是难受得很,可还不得不管。”
  叶裁裳也不知道怎么劝了,她同是女人,很能理解把别的女人塞给丈夫那种心情,但是她们这样的人家,谁家的男人还能守着妻子过一辈子?
  “过些日子,轻轻就能回京了,今日我就是想出去挑着京里时兴的东西给她置办些”,叶裁裳把话题岔到了别处,“你跟轻轻比我熟,到时候给我些意见。”
  云霞本就不太好的心情更不好了。
  这一日阳光晴暖,空气里的风也是暖的,似乎已经带着了春的气息,上街的人尤其多。而千里之外的西北,同样是一个万里无云的晴天。
  午后,乐轻悠坐在小凳子上,乘着温暖的阳光,在光秃秃的榕树下跟崔大娘、嫣红、杜鹃一起做针线。
  整个县衙后院儿都被静谧覆盖,叮叮当当敲着换香油的吆喝声、不远处集市上的热闹人语传来,在后衙听得一清二楚。
  乐轻悠被太阳晒得有些想睡,手里拿着的针一歪,差点扎到手指头上。崔大娘哎呦了一声,忙道:“小姐,您要不回去睡会儿?”
  乐轻悠摇头:“一睡都到后半下午才能起来了”,放下手里的鞋底子站起来,“我在院子转转,对了,你们想吃什么不,我去给你们拿。”
  嫣红、杜鹃都摇头。
  崔大娘笑道:“小姐不用管我们。”
  杜鹃拿起乐轻悠放到箩筐里的鞋底子看了看,说道:“小姐的手真巧,这鞋底子纳得太密实了。”
  乐轻悠这是第一次做鞋,还是给方宴做的日常穿的鞋,以前在家时他还不缺鞋穿,到了靖和县,只有嫣红和崔大娘两个人,这鞋子乐轻悠也不好意思让她们做,因此方宴日常穿的都成了官靴。
  自个儿穿的都是软底鞋,她做着倒不费劲,前两日崔大娘在凑空给家里的男人做鞋,乐轻悠见了也想给方宴亲手做一双,这才跟着崔大娘学了起来。
  仅仅一上午,就累得她手腕酸痛。
  “小姐纳得过密了,穿着也不舒服的”,崔大娘从杜鹃手里拿过鞋底子瞧了瞧,说道:“把这三个针眼的距离换成两个就可以了。”
  乐轻悠受教点头。
  杜鹃说道:“小姐若是做不来,奴婢帮您做。”
  闻言,崔大娘看了她一眼,见她神情坦然,才低下头继续纳鞋底。
  乐轻悠摆手,“我能做来,不用帮忙。”
  她主要是想给宴宴一个惊喜,哪能让别人代劳?
  半下午的时候,乐轻悠正埋头慢慢地纳鞋底,嫣红跑过来小声提醒:“小姐小姐,大人回来了。”
  乐轻悠忙把针线一收,交给嫣红藏起来,只片刻,一身藏青官服的方宴就大步走了进来。
  “三哥,你回来啦”,乐轻悠跑过去,往他面前一站,指了指他手里拿着的两封信,“大哥二哥又有信来?”
  “有一封是二哥的信”,方宴牵了她的手,向客厅走去,“另外一封是吏部发来的升迁信。”
  “升迁?”乐轻悠问道,“不是三年一换任吗?”
  在客厅里坐下,方宴直接拉她坐在了腿上,先拆了乐峻的来信,边拆信时边说:“靖和县今年的秋税只比府城的小一半,良种之事我已上奏,应该是这个让朝廷破了例。”
  说话间,往信纸上一扫,笑着低头对怀里的乐轻悠道:“和平郡主?轻轻,你成了郡主殿下,以后可要多罩着哥哥啊。”
  乐轻悠扶着他的手往信纸上一看,颇有些无语道:“和平郡主,怎么跟和平大使似的。”
  “郡主封号一般都是这样的风格”,方宴好笑道,“若是不喜欢,忽略就是。嗯,二哥信上说,让我一交接完县里事务就带着你回去,接任的是已候缺一年多的同进士。这人应该接到吏部调令就过来了,明天便开始归置东西,先让光伯把行李运回去。”
  “真要走啊”,乐轻悠还有些舍不得,“跟县里的人都熟悉了,这一走,只怕以后都没机会再见面了。还有,咱们庄子上的温泉我还没泡够呢。”
  “做官便是这样,咱们在这儿有庄子,等以后我致仕了,再带你来玩”,方宴说着,蹭了蹭她温热的额头,“京城府里的两处温泉都建好了,你不想去看看?”
  “对了,三哥,你升任到了什么官职”,乐轻悠转头问道。
  方宴便打开盖着吏部戳子的那封信,看着笑道:“蜀州知府。蜀州好,天然温泉多,到时买两个带温泉的庄子,你想什么时候泡就什么时候泡。蜀州好山好水也多,休沐时我能带你去的地方就多。”
  虽然这么说,对于靖和县,两人心里都很是不舍。
  当晚,县太爷调任蜀州的消息便在县衙传开了,从计县丞到下面的差役,每个人都在听到这个消息时沉默了下来。
  方大人要走了。
  计县丞在家里跟夫人叹道:“一转眼,已是两年多了,方大人竟要调走了。罢了,方大人前程大好,总会离开靖和的。”
  两年,计县丞和计夫人外貌上都没发生什么变化,但是他们家的变化却很大,首先他们唯一的儿子中了举,来年就要去参加春闱,其次,计家重新翻盖了一座青砖大宅院,生活水准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看着手上的好茶盏,计县丞忍不住再次叹道:“方大人就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但他这么一调走,我心里还真有些没底。”
  旁边,计夫人说道:“我同样不舍得乐小姐,这两年来,她那个茶话会,真真没少给咱们县里妇人帮忙。只是不能因为舍不得,就不替他们高兴,你啊,别这样高兴的样子”,说着也叹了口气,看向已经擦黑的夜空,“等大家都知道了,恐怕都舍不得。”


第305章 
  正应了计夫人这句话,第二天上午,方大人即将调任的消息就在县里传开了,听到方大人升官了,大家先是替方大人高兴,再一反应,方大人这一升官就要离开靖和县的,一个个心里真是舍不得。
  有那受县衙帮助良多的老人,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就红了眼眶,半晌后却连连道好,“方大人是个好官,把咱们这儿治理好了,也该其他地方受惠了。”
  之后的日子里,县衙频频有百姓登门,都是得知方大人要离任而过来送家里土产的。
  已经成为养鸡大村的草帽村更是直接拉了一筐鸡蛋和二十多只正在下蛋的母鸡,代表整个草帽村村民来送鸡的两个小伙子说:“这是咱们给大人、小姐送的干粮,若是不收,村长就不让回村了。”
  乐轻悠又是好笑又是感动,问了他们村里的养鸡情况,又强调了注意卫生、防治鸡瘟等事项,最后提出要把这些鸡和鸡蛋等价买了,却没等把这话说完,刚才还认真听同时拿出个炭笔头记重点的小伙子转身就跑远了。
  接连几天都是这样,县衙里小小的库房几乎都被乡民们送来的土产堆满了,乐轻悠看得直发愁。
  方宴就说:“我跟刘捕头交代一声,等咱们走了,把这些东西都分给县里的贫困人家。”
  “只能这样了”,乐轻悠指了指临时搭成的鸡窝,“这些现在就分了吧。”
  靖和县后衙不像他们家,地方太小,即便每日清理,还是有异味。
  方宴看了眼那些安安稳稳窝在鸡窝里吃食的鸡们,笑着说了声好,跟着就让嫣红去前面叫刘捕头带两个差役过来。
  当天,刘捕头就带人把这些母鸡每家两只的分给了县里的几家贫困户。
  这边还没刚把母鸡分下去,罗西村村长也带着两个小伙子抬着一大筐花生、芝麻等地里出产的东西过来了。
  花生等经济作物在大周是很贵的,一斤得十好几文,这么一大筐,怎么着都得二两银子往上。
  二两银子对自家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般人家来说,二两银子可是很大的一笔钱了。
  罗村长来时,方宴也在,他不收两个字一说出来,就把罗村长急得不行,可这对面是县太爷,他也不敢跟自家朋友似的劝,只好把求救的目光看向乐小姐。
  乐轻悠笑道:“村长,这些东西您还是拿回去吧”,见村长和两个小伙子听到她的话都是满脸的失落,她想了想又道:“这样,我让人捧些出来,领了你们的心意。”
  “好好”,罗富贵脸上立即带了笑,一弯腰就捧了一大捧花生出来,对一旁的嫣红和杜鹃道:“丫鬟姐,烦你们拿个深些的筐子出来。”
  杜鹃转身到厨房,拿了一个洗菜的竹筐出来,罗富贵把花生放进去,这一捧就满了竹筐小半。
  一旁的罗平、铁蛋也各捧了芝麻、大枣往里面放,只是竹筐就那么大,三人各放了一捧,这竹筐就冒尖儿了。
  看着如此不能盛东西的竹筐,罗富贵和两个小伙子都恨不得把竹筐摁一摁再摁大些。
  只是太爷就在边儿上站着,他们也不敢一直跟竹筐较劲,看了看神情淡淡的太爷,罗富贵更不敢说小姐啊您再拿个竹筐出来吧,因竹筐实在盛不下东西了,不由很是惋惜地把手里剩的花生又放回竹筐内。
  乐轻悠看得好笑不已,这个场景,让她很想用漫画记录下来,以后可以和三哥一起看,当下,她请罗村长和罗平、铁蛋到一旁坐下喝茶。
  跟如今专营养鸡的草帽村一样,这个出产煤球、煤炉子的罗西村也是她还有些话要提醒的。
  几人就在榕树下的小桌边坐下了,乐轻悠主要交代的,就是不要竭泽而渔、每年都要种树,注意保护环境。
  关于村里是否能够一直保证赚了钱按劳动给村民分配,则是方宴更关心的,只有村长的保证还不行,还需有明确的官府加印的契约。
  罗村长边听边点头,“太爷放心,明日我就让存喜写一份契约,存喜就是管咱们煤球生意的账房,然后再让村里二十六位户主摁了指印再拿来县衙加官印。”
  方宴说道:“本官走前会帮你们办一个二十年的开山文书,二十年之后若还继续开山,你们就需重新跟衙门订立文书。”
  一听这话,罗富贵连带着罗平、铁蛋都从椅子上站起来,结结实实给方宴磕了三个响头。
  二十年啊,他们这些人都没求到跟前太爷就给办好了,换做其他的官,不刮三层地皮是绝不行的。
  二十年后,凭借着这煤球生意,他们村里也早立住跟脚了,便是需要跟衙门打点,也有了底子。
  方大人给他们的不仅是二十年的开山权,更是世世代代的富贵。
  回去的路上,罗富贵哭了半路,边哭还边嘟囔:“方大人真真当得父母官,可是这怎么还没在咱们做三年官儿呢,就调走了。”
  最会说的罗平也是闷闷的,倒是日常负责运送煤球的铁蛋说道:“叔,瞧您说的,方大人升官了还不是好事?总不能在咱这穷乡僻壤当个十几年的官吧。”
  “怎么不能?”罗富贵看着路边一片片垄沟整齐的田地,叹道:“有方大人这样为民着想的父母官在,咱们靖和县才两年就大变了样,若是方大人一直在这儿,再过几年,咱们县里只怕比府城还富有。”
  罗平和铁蛋闻言,异口同声道:“咱还是盼着新来的太爷不太糊涂比较实际。”
  在整个靖和县都不舍的情绪中,新任县太爷江和带着两个随从抵达了县城。
  江和进城门时就把上任文书出示给了守城卫,今儿个在城门当值的是已经升至小队长的程让,一接到文书,他心里就是一哭,面上还得做出欢迎的表情。
  “原来是江大人”,把文书折好交还给这位看起来比自家大人还大了好几岁的江大人,程让侧身笑着抬手示请,“江大人快请进,方大人前几日便交代下来,小人为您引路。”
  江和留着两撇小胡子,人看起来却是很温和中正的,当下笑着点了点头,客气道:“有劳了。”
  听这话音儿,程让略略放心,江大人应该是个比较好说话的官。
  这时,乐轻悠和方宴已经搬到了玉泊镇下面的那处庄子,毕竟新任县官已经在来的路上了,他们得把县衙腾出来。
  他们在县衙后的那处院子大多是乐轻悠种的花,培育的新品种作物,环境没有繁花农庄好,因此方宴每日来回十几里地上下班,也没让乐轻悠将就。
  程让引着江和到了县衙时,方宴正要下班,已经牵着马走出了县衙大门,瞧见程让一行,他便把缰绳交给了县衙门口的当值的差役。
  程让介绍道:“大人,这位便是来接任的江大人。”
  “方大人,久仰大名”,江和笑着拱拳见礼。
  方宴拱了拱拳,“江大人,一路辛苦了。”
  县衙门口寒暄了一阵,说好明天早晨到县衙交接事务,又让还在县衙的崔大娘给江大人做几个菜,这便牵着马往繁花农庄去了。
  乐轻悠这几日在农庄跟佃农家的一些与她差不多大的女孩儿一起做鞋子,眼睛累了就到庄子外面的田间小路散步,庄子上的女孩儿也都会在这个时候种蒜黄,于是她一天里总有各种不同的事情做。
  今天,方宴回到农庄,还是在一家种蒜黄的地窖里找到的她,牵着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