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子妃的繁花田园-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上两斤。
这时,乐轻悠提出把培育出的砂糖桔嫁接到善溪县中后来又增添了三个的桔园中时,那些先买果干茶后来又发展出桔子罐头的村子还不太同意。
乐轻悠也不强求,只是在这四个桔园中各挑了十几个颗嫁接,让他们看到成果后再做决定。
这一年秋天,正好是方宴任蜀州知府的第三年,八月初,接到了吏部公文,让他卸任回京,来年二月前就任大理寺卿。
第316章
大理寺卿是正三品,方宴这是平稳地升了两个官阶,入仕六年,这个升迁速度是很令人羡慕的了。
不过相比在京任官,他还是更愿意任个一州知府,能带着轻轻四处走走,了解各地风土民情的同时也能搜集各地美食,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为官过程中,他们两个都很愉快。
“三哥”,一道清悦柔亮的声音响起,方宴抬头,看见身形随着长大而抽条的越发纤细袅娜的少女,提着一个装满了小桔子的精巧的洁白竹篾花篮子进来,忍不住笑道:“怎么了?”
乐轻悠来到书桌边,说道:“善溪县嫁接的砂糖桔大丰收,这是县里那书办送来的,那高家村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砂糖桔,比我种在花园里那些要甜好多呢。”
说着已经拿了一个深红色的小桔子,剥开薄薄的桔皮,白色的桔络一扯就只剩下干干净净的桔子瓣,她直接把这小桔子喂到方宴口中,眼睛晶亮的看着他:“甜吗?”
方宴笑了笑,伸手拉着她的手臂往自己身前一扯,隔着宽大的书桌,把一颗桔子瓣抵到她口中,声音醇雅道:“这样更甜。”
乐轻悠嚼着桔子瓣,暗想他的舌头还很灵活呀,自己刚才可是一整个桔子塞到他嘴里的,转念又想到今年过年时他趁着醉意可是把自己按在圈椅里亲了一刻钟,不是早就领会到他舌头的灵活了吗?
见轻轻的脸色隐隐发红,方宴忍着笑站起身,绕过书桌,来到她身后,将她牢牢圈在怀中,说道:“轻轻,我刚收到了吏部的调任文书。”
乐轻悠一怔,才察觉她和三哥在蜀州待了已经三年了,便问道:“调任到哪儿?”
方宴看她一眼,脸颊贴着她的脸颊蹭了蹭,低声道:“大理寺,二月前就任大理寺卿。”
“那这么说,我们接下来要回京城了?”想到能回京城,乐轻悠还是挺欣喜的,毕竟打从和三哥出来,她已经有长达六年不能和大哥、二哥常聚了。
修长的手指勾着她腰前的系带把玩,方宴说道:“是的,回京后便请大哥、二哥帮我们准备成婚事宜好吗?你想看大周各地风俗,等下一次考评之前,我再主动请旨外任。”
乐轻悠很想回去的,转身靠在方宴手臂间,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道:“那就回京城待一段时间吧。”
方宴看她眉眼明媚,笑意盈然,不由地低头在她额上、眉上、鼻上落下一个又一个碎吻。
“我就知道,轻轻也在期盼着嫁给我。”
乐轻悠伸手,在劲瘦有力的腰间拧了一下。
方宴倒抽一口凉气,往后一退,严肃地看着乐轻悠:“成亲前,我身上的敏感地方不准碰。”
乐轻悠忍笑点头,却是低声吐槽道:“以前也不是没掐过你。”
方宴心想,那能一样吗?他都加冠两年了,怎么会不想和她行夫妻之礼?
……
十一月初的一个霜降满地的清晨,已经和新任廖知府交接过蜀州府事务的方宴带着乐轻悠,如同三年前来就任时一样,四匹马两辆马车,四个护卫,赶马车的光伯和春明,没惊动任何人地离开了蜀州。
方宴离任的事府城里的其他官员,乃至下面各个县令的官员都是知道的,从在邸报上看到方明府即将就任大理寺卿时,这些同僚就三五天一个践行宴地安排了起来,然而对于下层的百姓来说,知府大人是谁,是不是到了更替期,大部分都不关心的。
这却不包括那些个从两年前大规模种植果树的县治,但等他们知道方大人离任的消息时,也已经是廖知府亲自到这些依靠果子致富的县中视察的半个月后了。
知道方大人离任,好些百姓都不舍又惋惜,里长村长等都知道上一任知府大人可是连任了九年,他们是真没想到方大人会调任的这么快。
这日午后,天气阴沉沉的,去县里卖砂糖桔的高家村村长一脸难过地回了村,等在村口的几个男人见村长这般模样回来,都赶紧上前,村长的兄弟最先不确定地问道:“村长,那些砂糖桔不好卖?”
虽是这么问,但大家都觉得不太可能,那些桔子多甜啊,一口咬下去跟喝了一口糖水似的,关键这糖水还有果子特有的清香和酸甜。
便是桔子集中上市那会儿,他们村这砂糖桔也不能不好卖。
高村长摇摇头,“都卖光了,后来剩下的几十斤二十文一斤也有人要。”
“那您怎么这个脸色?”高村长的弟弟又问。
高村长叹口气,朝牛背上甩了一鞭子,道:“回去说。”
到了村长家,跟着过来的已经不止一开始等在村口的那些人了,因为去年冬末嫁接的砂糖桔少,村里三个桔树园子,也总共收了二十多筐,先收下来那会儿已经卖了一多半,剩下的这些是村里人商量着特地留到深冬时卖的。
他们想看看怎么样划算,村长这一进村,好些人家上午做家务都心不在焉的妇人老人便也都往村长家听结果去了。
高村长一到家,就把褡裢里的银子倒在了院子里的一个木墩桌子上,对院子里挤得满满当当的村民道:“六筐六百三十斤,共卖了五两五钱银子。”
听到这个数字,众人脸上都露出喜色,之前那十五筐也才买了八两,看来还是放到深冬时卖划算,就算中间会有坏果的损失,也比一摘下来就卖划算多了。
众人七嘴八舌,都在说他们明年可是有了三个园子的砂糖桔,肯定能收许多桔子,都放是放不下的,还是得有一部分摘着卖着。
说着才有人发现,村长却没多少高兴的样子,便问道:“村长啊,这是不是还有什么事儿?”
高村长这才道:“我说了,大家也别不高兴。”
众人都道:“您说您说。”
“方明府,调任回京了”,人群中的低声交谈声、笑声都静止了一瞬,高村长又道:“都走了半个多月了。过两天,新任的廖知府会来咱们村子里看看桔园,到时候大家都高兴些。”
“这是怎么话说的?”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问道,“那乐小姐也走了?”
“乐小姐是大人的未婚妻,能不一起走?”高村长说道。
另外几个老头老太太也都笑不出来了,前段时间乐小姐还跟着县里的吏员来给他们的桔园嫁接砂糖桔,小姑娘别提多招他们这些老人家的喜欢了。
“我那时候不舒服,小姐第二天来时还给我带了药”,妇人说着声音有些哽咽,“人家一个千金小姐,还记着咱们,给咱们这砂糖桔种,让咱们有钱赚,这离开蜀州了,咱么却连送送都没能。”
“村长,您说个话”,又有人道,“要不咱们派两个月追去送些罐头。”
“方大人他们能缺这个,再说这时候肯定已经出了蜀州,咱们怎么追?”村长想了想,说道:“过几天我去县里,问问太爷,方大人家住在哪儿,来年秋天桔子熟了,再点几个大小伙子给送去。咱们村里人,也能见识见识京城的风光。”
听了这话,众人都说好。
村长又道,“我还有个想法,这砂糖桔是小姐特地给咱们村里培育的,咱们给这砂糖桔再起个名字,也算是一份谢意。”
话音一落,立即就有人道:“叫富贵桔怎么样?”
闻言,其他人都对这个名字不太同意的样子,村长家认字的大孙子道:“木山叔,您这名字取得也太土了,人家叫这个名字,也不能知道是小姐给咱们村培育的啊。”
“那星娃子,你说叫个什么名字好?”听他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这么问。
十一二岁的小子背着手,看看天看看地,思考了好一会儿,说道:“千金桔。”
众人都问:“怎么说?”
村长也是脸上带笑地看着自家大孙子,就听孩子道:“因为小姐是千金小姐,而且小姐给咱们培育的这些桔子才那么几颗就卖了十一两五钱银子,以后等咱们的桔子园成了气候,还能不值千金?”
听完了这说法,村长抱起大孙子颠了颠,笑道:“好孙子,你可要好好读书,要不然咱们的桔子园成了气候咱们也护不住。”
好些有条件的村民,眼看着村子有了赚钱之道,也动了送自家孩子去读书的想法。
高家村正谈论镇上哪家私塾好时,乐轻悠一行人也已经出了蜀州,走上了相对平坦宽阔许多的官道。
出蜀州地界不远,就是一个八角亭,亭角还栽着几颗垂柳,可知这亭子是专为送别亲友时暂留地点而建的。
方宴让光海停下马车,主仆十人先后进了亭中,不一会儿就升起了两个炉子,三个炭盆。
……
吃过午饭,坐车坐得浑身不舒服的乐轻悠还不想回去,又磨蹭着吃了两块花生酥才被方宴牵着手上了车。
就这样,又走走停停地大半个月,他们终于看到了三年前离开的那个宽大的京城西城门。
天空中飘扬着鹅毛大雪,城门外并没有多少人,正掀着窗帘瞧雪景的乐轻悠一眼就看见等在城门口的陈管家。
陈管家是二哥成婚后特地从一众下人中选拔出来的,刚刚三十岁,办事应对上却都很老道,他在这儿等着,肯定是得知他们要回京的二哥担心自己又中途去别的地方,让人来接他们的。
陈管家抄着袖子,这时也看到了从漫天飘雪中走来的两车四马,欣喜地上前一步,看清那骑马的驾车的都是熟人,便忙迎了上去。
跟在陈管家一旁的两个小厮也赶紧回到长长的城门洞中,将停在里面的马车调过头。
京城的街道上因有临路店铺家小厮的打扫,也只是积着一片薄薄的雪,马车走过,比外面那种一过去能雪能把轮子漫去一半的城外道路上轻松许多。
乐轻悠这个坐车的都能感到这种轻松,又想掀开窗帘开街边景色,腰却被坐在一边的方宴揽了过去。
“已经看了好一会儿了”,他说着把一个暖炉子塞到她手里,“暖暖手。”
乐轻悠笑道:“我不是想画一画这两天一路走来的雪景吗?”这么说,却还是老老实实靠在方宴怀里,捧着炉子和他一起看起书来。
雪中的京城,热闹并不减以往,尤其是那茶楼、吃食铺子,这时反而比以前更热闹几分,铺子里的雾气伴随着人们谈笑的声音传出来,别有一种岁月静好感。
但有人在温暖的食铺里享受美食,就也有穿着单薄的衣衫在雪花飘扬的室外讨生活。
坐在马车另一边的陈管家,抄着大毛袖子,在车篷的遮挡下半点雪花都落不到身上,正跟赶车的光海说这两年家里的变化。
什么家里新添的两位小主子,小小姐和小少爷有多可爱,什么又请了个淮扬的大厨,什么大少爷家的两位小少爷现在都在家里的。
正说着,陈管家不经意地往路边一看,那个穿着秋衫的矮小影子就进入了视线中,陈管家顿时有些怜悯地摇了摇头。
光海也转头看了一眼,那小影子是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带着个半旧的单布帽子,脸色冻得红彤彤的,正不停地搓着小手跺着小脚站在一个绣庄门口。
“小陈”,挥了下马鞭子,光海问道:“那孩子你认识?”
陈管家收回目光,唏嘘道:“光伯,那孩子还算是咱们家的亲戚呢。”
车里,乐轻悠也因这一句话,掀开车窗帘往外看了一眼,巧的是那孩子所站在一旁的绣庄正好在她掀窗帘的这一边。
乐轻悠便很清楚地看见那小孩子的年纪和穿着,至多两岁的小男孩,本该是还带着婴儿肥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是瘦得颧骨明显,一双眼睛也大得非常。
他很小,站在寒冬的室外给自己取暖的搓手跺脚动作却很熟练。
乐轻悠这边刚掀开窗帘,那绣庄里就走出一个同样披着披风拿着兔毛暖袖的丫鬟,她出来后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远远看着是说了声走吧,小男孩就迈出有些僵硬的小短腿跟了上去。
第317章
而在这时,陈管家的声音也从车前传来,“那就是咱家隔壁,苏家少爷的庶子,三年前,苏家夫人把他们家的那丫鬟给了苏少爷做通房,那丫鬟却不是个好命的,虽进门后很快就有了身孕,云家表小姐却在她之前也查出了身孕。”
“不巧的是,表小姐后来生的也是个儿子,这有了嫡子,便是亲爹,亲祖父亲祖母都在,也难免忽略一个丫鬟生的庶子。更不巧的是,表小姐的儿子满月时,还来了个化缘的道人,说了一番丫鬟后生的这个,在生辰八字上冲撞了嫡子的话。”
陈管家说着摇了摇头,“为这,苏家夫人跟表小姐都连连恳求解法,照表小姐的意思,是想把那庶子和通房送到乡下去,苏夫人却不太舍得,到底求那道人留了一个玉佩化解。还说了,八岁之前,庶子都不能照嫡子的面。”
“大约没过多久,苏家隔壁的一个小官被罢回了老家,表小姐花钱把隔壁买了下来,庶子和通房都被安排到那个院子里。这又过大半年,通房却是得病去了,这庶子再怎么说都是苏少爷的儿子,苏家的主子除了表小姐外,谁能舍得他一个人过,于是苏夫人又花钱,买了个丫鬟到隔壁伺候庶孙。”
“照你这么说,孩子的日子不该如此难过啊?”光海问道,看了眼那挎着篮子兀自走在前面的丫鬟和在后面奋力追的小人儿,“我看这丫鬟可是很不用心。”
陈管家嗨了一声,“当家主母哪个会真心疼庶子,云家表小姐真想这庶子好过,当初怎会单独把他们母子弄到隔壁?还不是打着磋磨的主意。苏家夫人也是个糊涂的,她觉着在她眼皮子底下,儿媳妇不敢磋磨庶孙,还有她买的丫鬟看顾着,怎么都能好好长大,可她却不知道,这丫鬟早就被表小姐那边的人给拉拢了。”
“咱家的下人都知道的,苏家的庶小少爷日子难过得很,便是当家主子给他些东西,也都被那丫鬟昧下了。他们一家子也是糊涂,孩子把隔壁一放,十天半个月都不去看一次。”
光海叹口气,看那小孩子在跟得磕磕绊绊的,暗道了一声作孽。
陈管家又道:“因着是亲戚,还是别人苏家的家事,二少爷有次上衙去时见到那小孩在外面街上捡树枝子,给了他几个铜板,回家又跟少夫人说有可能就看顾一下,少夫人便隔几天就让他去咱家玩一会儿。便是如此,还让表小姐好几次不满,说是让他到咱家得经过苏家大门口,若是跟她儿子照了面,她是不依的。”
车里的乐轻悠听到这儿心里真不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了,任是谁看到那么点儿大的孩子在雪里磕磕绊绊的走,都够心疼的,再听到这些话,却又是无力了。
像是陈管家说的,苏家的家事,她二哥二嫂管了一点,云霞便能立即找上门说话。
或许是她不理解嫡庶之间的天然敌对,她是真的不明白云霞为什么要针对这么一个才两岁的孩子。
真的有生辰八字的冲撞吗?
乐轻悠摇了摇头,别人家的家事,还是那位云霞表姐家的,她还是不要多管的好,想到从未见过面的侄女乐纱和侄子乐纶,她靠回三哥身边,自言自语道:“也不知道纱纱和纶儿会不会喜欢我们?绍儿和纾儿也在二哥家,不过他们肯定不记得我们了。”
方宴好笑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回到家与他们玩两天就熟悉了。”
“也是”,乐轻悠点头,起身抽开沙发下的长抽屉,把里面她给侄子们和小侄女准备的礼物都拿了出来,每一个礼物都用彩纸精心的打包了,给小侄女纱纱的还系了漂亮的蝴蝶结。
这些礼物有小弓箭,有衣裳,有嵌着铃铛的蹴鞠球,还有回来之前那一段时间她做的一些糖果。
已经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吃。
想着,乐轻悠打开看了看,小纸盒里的各种形状的糖果都还好。
方宴帮她合上纸盒子,“现在天冷,糖又是耐放的东西,不会坏的。”
盒子刚盖好了,乐轻悠正重新系着时,外面传来陈管家的声音:“三少爷,小姐,到家了。”
乐轻悠和方宴下车来,那十几盒礼物也没让陈管家喊过来的小丫头提,她自己提了五六个,方宴把剩下的一手都提了起来。
看看方宴,乐轻悠好笑地想,这时候真有种回娘家的感觉。
家里的大门敞开着,可以看见院子里没有积雪,应该是有下人随时清扫的,回廊抱厦中挤着好些个丫鬟,看样子是不知道出来见不见礼。
乐轻悠和方宴走进去时,就见一个她认识的婆子走过来呵斥那些小丫鬟:“还不快出来见过小姐、三少爷。”
这些丫鬟几乎都是这三年内新添的,被张嬷嬷一喝,都低着头老老实实地走了出来见礼。
也正在这时,从二门内呼啦啦走出来一大群人,前面为首的正是叶裁裳,她身后跟着的则是已经嫁了人升为管事娘子的垂杨,和她最为倚重的大丫鬟垂柳。
垂柳也换了妇人装扮,小腹微凸,乐轻悠以为她这是嫁了人还在主子身边伺候,等跟着看见他们满脸笑容的叶裁裳到里面的小花厅坐下来,才听二嫂介绍道:“垂柳现在是府里的姨娘,刚坐了胎三个月,知道你回来了,还非要跟着我一起出来接着。”
乐轻悠哦了声,又点点头,有些反应不过来道:“那二嫂让她坐着吧,不用跟我见礼的。”
已经走上前来的垂柳在小丫鬟的搀扶下施了一礼,叶裁裳便道:“快坐着去吧,累了就回去歇着。”
垂柳说道:“多谢小姐惦记,奴婢没事的。”
乐轻悠看到现在,真的是万分肯定这主仆俩还跟三年前她回来时一样的好,半点没有其他人家的那种妻妾相争。
这也算是古代妻妾相处间的一种常态吗?
叶裁裳又问了问乐轻悠路上是否辛苦,这时刚刚带方宴到客厅歇息的丫鬟回来了,叶裁裳问她可上了茶点,之后又让人再去衙门,请老爷快些回府。
那丫鬟刚退下去,又有一个小丫鬟进来报道:“夫人,吴姨娘前来拜会小姐。”
还有个吴姨娘?
乐轻悠差点咬住自己的舌头,这才三年不见,二哥连两个姨娘都娶了?
叶裁裳不在意地笑了笑,说道:“让她进来吧”,跟着对乐轻悠道:“这吴姨娘是我怀着纱纱时凑到你二哥身边的,是吴家商号的小姐,有次舅舅那有宴,见了一面,后来便常在外遇到阿峻,我担心传来传去不好听,问了他的意见,就抬了进门。”
说着话时,一个披着狐狸毛领边披风的妇人走了进来,停在门口让丫鬟伺候她解披风,看着身姿柔弱。
叶裁裳趁她没走近,低声对乐轻悠道:“她有些拎不清,不过也不敢太出格,有什么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乐轻悠愣愣地点点头,她觉得,有些不认识二哥了,二哥怎么会喜欢这样小白花一样的女人?
吴姨娘近前来,倒是规规矩矩地见了礼,说声“小姑好”,然后又向叶裁裳见礼。
叶裁裳让她坐了,说道:“吴姨娘若是没事,在这儿多坐会儿吧,轻轻还没吃饭,我们都陪着吃些。”
乐轻悠很想摆手说不用不用,当下却也只能笑了下。
吴姨娘看样子身体不太好,闻言欠身道:“夫人,妾身午后刚用过药,前次吃得东西不克化,老爷还再三叮嘱妾身不要多吃。”
说完了,便坐好,垂着头。
乐轻悠又明白了些,二嫂抬举垂柳,就是为了压制这个看起来比较受二哥宠爱的吴姨娘吧,想想也是,只要有妾室,这家里即便没争斗,那口舌之间呛呛几句却是少不了的。
她再次觉得失败,大哥二哥都是娶妻娶妾毫不耽误,自己以前跟哥哥们提过的还是只娶一个媳妇好的话看来都是被他们忘到了脑后。
方宴呢?
想到这儿,乐轻悠心里一突,继而又坚定下来,以后成亲了,他如果敢在自己小日子或是怀孕时的所谓不方便的时候娶妾,她就让他妻子孩子一起失去。
突然听到叶裁裳笑道:“轻轻想什么出神呢?”
乐轻悠说道:“没什么,对了,二嫂,纱纱他们呢?”
“过了午都睡去了”,叶裁裳说道,“吃过饭你也回去歇会儿,醒来再让他们过来给你这个小姑姑磕头。前段时间云家祖母过寿,大哥带着绍儿和纾儿回来了一趟,两个孩子在他们外祖家住了一段时间,前几天知道你要回来,你二哥才让人把他们接了过来。这一下子,四个孩子你都见齐了。”
乐轻悠脸上露出笑意,跟小时候只有她和三个哥哥相依为命比起来,现在自家真得成了一个大家庭了。
没多大会儿,吴姨娘便以身体不适为由告退下去。
屋子里的人都没在意她的去留。
乐轻悠吃了些东西,叶裁裳就让丫鬟送她回去之前的一直给她留着的厢房去休息,等她睡一觉醒来时,就听到门外有小小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