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亲临东周(遥望)-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顷王五年,赵盾为了防止秦军从桃林塞入侵晋国,派大夫詹嘉驻守瑕异。臾骈进言道,“河曲之战,为秦康公献计的是士会。只要士会在秦国,始终是我们晋国的心腹大患。”

赵盾觉得臾骈说的也对,必须有个办法对付士会。于是赵盾诸浮别馆召集六卿议事。这六卿分别是赵盾、郤缺、荀林父、栾盾、臾骈和胥克。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对付晋国旧臣士会。

第十三章    士会的舞台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自从赵盾逼走了士会,得到士会的秦国因此得到了与晋国作战的法宝。经过河曲一战,赵盾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召集六卿议事,讨论如何对付士会。

会议一开始就跑偏了,荀林父认为应该把狐射姑召回来官复原职。因为狐射姑所在的狐氏为晋国立功不少,本来就是有功之臣。从这儿到可以看出来荀林父是个老实人,一心为国。为什么?狐射姑当时是因为和赵盾作对派弟弟刺杀了阳处父而逃跑的,属于畏罪潜逃。赵盾对于自己的敌人向来是一翻脸那就是彻底绝交,下死手整治。能把狐射姑家属送出去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如今还想把狐射姑官复原职,赵盾将如何想?

再说了,赵盾心狠手辣,狐射姑已经都明白过来了。就算你召狐射姑回国,哪怕是官复原职,他敢回来吗?

果然荀林父的建议一提出来就遭到了郤缺的反对。郤缺认为狐射姑当年是畏罪潜逃,如果现在给他官复原职,别的人会怎么想?社会风气还如何引导?大家都可以随便杀害大臣了,反正是会官复原职的。而士会就不同了,士会当年出奔不是犯了罪,而且人家士会足智多谋。假如召士会回国,可去秦国一助力。何况秦国如今对晋国咄咄逼人,这是最严重的地方所在。狐射姑所在的不过是区区狄人小国,哪儿能对晋国造成威胁?

看来让前领导后悔心碎只有一个办法:油菜花的你在竞争对手或者敌人那里获得重用。

赵盾也明白应该把士会召回国,可是他为难的是秦国如今对士会言听计从,人家找到发挥能力的舞台了,就算晋国召他,人家能回来吗?

臾骈当即保举一人,说我们晋国还真有这样的人才。先臣毕万的孙子,也就是魏犨的从子寿余,现在封地在魏,此人足智多谋,颇有权变。如果派寿余执行这个任务,那一定能很好的完成。

赵盾闻言大喜,既然臾骈都举荐了,可见这寿余差不了。于是赵盾命令臾骈负责联系寿余执行这一任务。

六卿会议胜利闭幕。

当天夜里臾骈就奔赴寿余府邸,将赵盾的托付告诉了寿余。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寿余同意了臾骈的请求。

第二天在晋国朝会上,赵盾建议命令河东各位邑宰训练团练队伍,轮流前往黄河岸边值戍,以对抗秦国入侵。为保全面,派食采之人前往负责监督。并且还提出魏是大封邑,魏倡导此事大家都会听从命令。晋灵公同意了赵盾的意见。

赵盾于是用晋灵公的命令召见魏寿余,派他负责组织团练戍守。谁知道这魏寿余根本不认同赵盾的想法,说黄河岸边那地方可太大了,那根本没办法去守卫,反而把我们的兵力暴露了出去。此事不可行。而且我本人就是封邑的继承人,也没有什么作战经验,所以难以胜任。

赵盾愤怒的说道,“国难当头,魏寿余还推托什么?限你三日之内将组织戍守的军士名册呈上来,不然军法伺候。”

一看赵盾根本不听自己的建议,魏寿余只能叹息而去。

魏寿余回到家里就有了心理负担,闷闷不乐之极。几经思索之后,他决定带着家人出奔秦国。老子不伺候了!

魏寿余命令妻子收拾细软金银,自己喝了个酩酊大醉。碰巧家里的厨师送上的下酒菜不合心意,魏寿余手持鞭子将厨师鞭打一百多下,还追着要杀了厨师。

厨师一看主人如此疯狂,急忙逃命,跑到赵盾府邸告发魏寿余准备出奔秦国。

赵盾大惊,派韩厥包围了魏寿余的府邸。可惜晚到一步,只抓住了魏寿余的妻子。

魏寿余孤身一人来到秦国,觐见秦康公,要求在秦国出仕。

秦康公问士会此事如何处理,士会说晋人多谋,如果恐怕有诈可以看他用何献功?

这是水浒里要投名状的意思。看你是不是诚信投降,就看你送什么入伙礼、投名状。

魏寿余取出一物,原来是魏地土地人民的名册。秦康公一看就激动了,但是他还是问士会,魏地可取吗?

这时候魏寿余用眼角瞥了士会一眼,士会心中一动,当即回到说既然秦国已然和晋国撕破脸了,取魏地有何不可?河东诸城,魏地最大。如果得到魏地作根据地,那么就可以逐渐收取河东之地了。

魏寿余也说,魏地的官员百姓虽然是晋国的,但是更听魏地的命令。如果秦国能发兵一支,魏地唾手可得。

秦康公思虑半晌,下决定攻取魏地,但是他派士会随军同行。因为士会毕竟是晋国人,熟悉情况。

大将西乞术率领秦军前行到河口,忽然有人报告说前面有一支军队驻扎。

魏寿余说那肯定是魏地的军队,他们还不知道我在秦国呢!请派熟悉晋国情况的人和我一同前往,说明情况,保证他们弃暗投明!

熟悉情况的人,那非士会莫数。秦康公派士会和魏寿余一起前往,士会却说晋人虎狼之性,此次前往,如果他们听从了秦国命令,那当然是秦国之福。可是如果人家不听秦国命令,扣押了自己,还请秦康公不要为难自己的妻子老小。

听话听音,话说到这已经很明白了。士会在为自己回到晋国为亲属留退路。

可是魏地就好像硕大的馅饼烧得秦康公忘乎所以。秦康公当即保证,士会此次前往,如果获胜必将重赏,如果被扣留,那秦康公也一定会送还士会的家人,表示对他的感谢。

士会要的就是这句话。秦康公为了让士会心安,还和士会指着黄河起誓。

秦康公鬼迷心窍,不代表秦国所有的人都是傻子。秦国大夫绕朝劝告秦康公,千万不能放士会去晋国!士会是晋国重臣,如今好好的将士会放归晋国,那可不是放虎归山吗?

可是秦康公认为既然士会都和自己指着黄河发誓了,这事儿很靠谱。

是指着黄河发誓了,可是发誓的内容是两个结果,而且说明万一士会留在晋国,秦康公负责送回士会家属啊!

秦康公一意孤行,士会和魏寿余告辞而去。还没走多远,后面忽然有人追赶。士会仔细一看,是秦国大夫绕朝。绕朝追上士会,送给他一根鞭子,说明你可别以为秦国没有人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最好快去快回,迟则有祸!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但也是无力的威胁。

再说士会和魏寿余渡过黄河,果然晋国派一将军接应,是赵盾之子赵朔。赵盾能够派自己的儿子来接应士会,也是一种态度。

士会在晋军的拥簇之下回朝去了,黄河对岸的秦军看的一清二楚。秦康公闻言大怒,好你个士会,原来你和晋国合伙玩儿我啊!

秦康公一怒之下就准备发兵讨伐晋国,可是探马又报告说后面来了许多晋军,听说晋国大将荀林父和郤缺已经率领大队晋军到了黄河岸边了!

渡河,渡河,人家都准备好了,还渡的什么河?

秦康公都要气傻了,看来晋国早有准备,为了士会居然发动晋国主力部队。无耻,无耻,太无耻了!

所有人看着秦康公气的面目扭曲,却没人敢说一句话。领导被骗已经很闹心了,你还说什么?这时候说什么都是错的。

西乞术无奈只能请求撤退。

西乞术是秦军大将,不说话也没办法。

秦康公无言的挥挥手,同意了西乞术的请求。

荀林父等人见秦军撤退,也返回晋国。士会离开晋国已经三年了,如今再度回到绛城无限感慨。回朝之后,士会肉袒请罪。是的,当日士会出于一时义愤出奔,他没错。可是他帮助秦军,也就是晋军的敌人获胜,从这一点来说,他又有错。

晋灵公表示士会没错,让他在六卿之间战列。

赵盾说明这都是魏寿余的功劳,晋灵公赐予魏寿余车十乘。

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是魏寿余的策划。魏寿余不但是这整件事情的导演,更是男主角。试问以赵盾之谋怎么会想到派团练巡视整个黄河大堤的愚蠢主意?而魏寿余再愚蠢,也不至于当面顶撞赵盾,还要仓皇出奔,弃多年祖业于不顾。至于在出奔之夜重责厨子,那明显是为了给赵盾报信。

魏寿余从一开始就想的非常明白,必须有一件事情能让士会有借口回到晋国,最好能够和自己出奔秦国是同一件事情。那就只能是自己献地投降。至于士会和秦康公发誓,也都是士会自己发挥,为了保全家人之举。

秦康公回到秦国之后命令将士会的家人送回晋国。

不是害怕不遵守誓言受到惩罚,而是秦康公想明白了,留得住人,留不住心。士会的确在回去的时候把秦国耍的滴溜溜转,但是他并没有对秦国造成实际性的伤害。而且士会毕竟为秦国立过功。

换位思考,假如自己被迫离开秦国,为了回到故土恐怕也会不择手段。

虽然输了计谋,但是不能再输人。

士会当然知道自己的欺骗不足以让秦康公遵守誓言,于是写信表示感谢,同时说明希望晋国和秦国从此友好发展,不再有战火蔓延。

于是在秦康公统治的时代,秦国和晋国大约数十年未曾交兵。这也是士会回到晋国发挥的作用。

第十四章   领导去世带来的一切

尽英雄豪杰,行凡人所不能。但是无论是谁,都绕不过去时间。所以在短暂的生命中,如何渡过有意义的一生是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命题。而重要历史人物更替,也对局势发生着影响。

周顷王在位六年驾崩,世子班即位,是为周匡王。这对于当时形势没有产生影响,充分说明了周天子举足不重的尴尬地位。

而此时楚穆王去世,世子旅即位,是为楚庄王。

楚王更替带给中原诸侯难以言表的刺激。楚国实力雄厚,楚穆王行事霸道,能让中原大部分诸侯俯首称臣。可是楚穆王他去世了,这下子可就形势逆转。

被压迫者总要抓住一切机会反压迫。

不然就是心理有问题。

在楚穆王时期采取收缩政策的赵盾觉得晋国的机会来了,于是在新城举行诸侯集会。

如果楚穆王在,晋国召集的这次诸侯集会不一定有几个人来。可是既然楚穆王已然去世,各位又都捧晋国的场,呼呼拉拉来了很多诸侯。像什么宋昭公、鲁文公、陈灵公、卫成公、郑穆公、许昭公都来到了新城,曾经死心塌地跟着楚国的宋昭公、郑穆公和陈灵公还见面就进行自我检讨,说当年都是上当受骗啊,不然怎么会和楚穆王整到一起去呢!

赵盾何尝不知道这几位是典型的墙头草,但是当时晋国自己都采取了收缩政策,也怨不得别人。于是赵盾对宋、郑、陈三国领导表示了亲切慰问。

各位一看,晋国看来实力又起,而且能够容人,于是又跟随晋国从事。

可是这次新城集会,蔡国没有来。

赵盾想想就生气,楚穆王都死了,你蔡国还跟着楚国,看来是楚国的忠实走狗啊!当然蔡国实力微弱,也不差他一个。可是说出去有人敢不听晋国号令,这事儿就严重了。

赵盾命令郤缺率领晋军攻打蔡国。

你别说,药到病除,蔡国立马表示臣服。

再说齐昭公本来准备参加新城会盟,但是身有重病,没几日便去世了。世子舍继位。世子舍的母亲昭姬是鲁国人,素来不得齐昭公宠爱,而世子舍也没什么惊人才华,就是一平庸之辈,所以世子舍在齐国没有什么人气。

平庸又没有靠山的领导最容易引来背叛。世子舍继承齐侯之位,的确让很多人不服气。

比如齐桓公的儿子公子商人。

公子商人早有篡位的想法,可是齐昭公对他实在太好了。公子商人为了权势还没到疯狂的地步,所以一直隐忍不发。

可是如今齐昭公去世了,继位的世子舍又是那样一个令人不服的领导,公子商人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齐昭公末年的时候从卫国召回公子元,公子元可是一个贤良之辈。公子商人感到了莫大的威胁。他必须和公子元对抗。既然自己不是贤良之人,那么装贤良总是可以的。

公子商人为自己策划了一个形象,尽出家财,体恤贫民。如果钱不够,那就去借贷!

终于齐国人都为公子商人感动,他可真是个大好人啊!

倘若管仲在世,一定会说这是什么好人?和易牙、竖刁一样,都是违背人情的奸诈之辈!

公子商人博取世人好感,暗地里却阴蓄死士,意图不轨。

等到公子舍即位之后,有彗星在齐国上方出现。公子商人派人占卜一番,说这次彗星出现,意味着宋、齐、晋三国君主都会死于变乱。

公子商人心想这是上天给我的启示啊,老天爷都发话了,我还犹豫什么?他当即命令手下刺杀了世子舍。

世子舍是去世了,可是还有公子元。

公子商人找到公子元,说那啥我把世子舍给杀了。可是都是为了你能登基做齐侯。

公子元都要疯了,什么,你处心积虑连世子都杀了,是为了我?你还真是贤良!公子元当即表示知道公子商人为了齐侯之位准备多年,而且自己能做公子商人的属下,但是公子商人不会做自己的属下。所以但求为公子商人一臣子,能够平安度日足以。

看来公子元的贤良也要打个折扣,怎么不能为世子舍求个公道呢?不过公子元的话打消了公子商人的顾虑,既然话都说开了,是公子元自己对齐侯之位没有兴趣,那就怪不得自己了。

公子商人继位,是为齐懿公。

但是公子元厌恶公子商人所作所为,所以托病再也没有入朝,闭门不出。或许这也是公子元避难的办法。

就算贤良,未免太过窝囊。

这个世界上如果还有一个人为平庸的世子舍悲痛,那就只能是世子舍的母亲昭姬。

世子舍再无能,也是昭姬的孩子,试问这世界上能有哪个母亲看着儿子被害无动于衷?

世子何罪,你们非要杀了他?

世子无罪,只是这个职位有罪。没有能力,却当了世子,只能等着被害。

昭姬日夜啼哭,齐懿公将她囚禁起来,并且减少饮食。昭姬派人暗中去娘家鲁国送信,鲁文公虽然不敢和齐国叫号,但是也不能看着昭姬被害不管。鲁文公派大夫东门遂到周朝,请在周匡王救助昭姬。

周匡王一听这事儿也挺生气,你齐懿公也太狠了,都已经夺了齐侯之位还不满足,还要为难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

周匡王命令单伯前往齐国处理此事。

单伯来到齐国,见到齐懿公开门见山的说道,“既然都杀了她儿子了,为什么还要囚禁母亲呢?不如放了昭姬回鲁国,让世人知道齐国的宽宏大量。”

单伯的确是正义之士,但是齐懿公虽然卑鄙,毕竟是一国领袖,如今听单伯说的一点情面都没有,不由得面红耳赤。

如果说得好听一点,齐懿公犯不着和周匡王为难,更不必为难昭姬,毕竟昭姬对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威胁。

可是单伯如此说,假如还听周匡王的话,那岂不是说齐懿公承认自己犯罪恶行?

齐懿公当即命令将昭姬送到别的宫殿,同时让人对单伯说,我们领导齐懿公从来就没有怠慢国母的意思。何况如今周匡王都说话了呢?不如您去看看国母,让她知道周天子眷顾君侯的意思,也好心安。

估计单伯同志觉得自己是周匡王派来视察工作的上级同志,也没去想那么多。还是明白的人心险恶太少了。齐懿公连齐国的世子都能不吭不哈的杀掉,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的?

头脑简单的单伯同志也没跟齐懿公请示一下,直接驱车前往齐宫拜见昭姬。

昭姬一见单伯悲从中来,虽然从来没见过面,但是知道单伯是周匡王派来营救自己的。这些年在齐国受到的冷落和失子之痛令昭姬放声大哭不止。俩人还没说上话,忽然齐懿公从外面闯了进来,大骂单伯私见国母,欲行苟且之事!

单伯暗自叫苦,如今便有一千张嘴也说不清楚了,就算明白是齐懿公陷害,在齐国地盘上,让人家抓住了把柄,还能说什么?还有谁会听他说?

齐懿公装腔作势大骂单伯,命令将单伯和昭姬分别囚禁在一个房间,说是要和周匡王上诉。

周匡王派来营救昭姬的使者单伯,和昭姬有奸情。

恐怕在狗血的电视剧也想不出来这样的情节。

不过齐懿公也明白,周匡王能过问这件事情,自然是鲁国在背后用力的结果。

齐懿公发兵讨伐鲁国。

小心翼翼想做好事救人的鲁文公,终究还是得罪了齐懿公,为鲁国招来了大祸。

要说齐懿公,杀害世子,囚禁国母,陷害周王使者,还无故攻打邻国,可是坏出花花来了。

就这样德行的领导愣能做齐侯,不得不佩服齐国百姓能忍。公子元还能闭门不出,能忍!

齐懿公出兵的消息传到鲁国,鲁文公也急了。

见过不讲理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

明摆着欺负人啊!

我们鲁国怎么了我们,不就是要救回来我们鲁国的女子昭姬吗,有这么费劲吗?

鲁文公派上卿季孙行父前往晋国告急。

看来鲁国真是没有自信和齐国抗衡,知道周匡王不顶用,投奔晋国了。

赵盾奉晋灵公表面上的命令,其实是赵盾做主,召集宋、卫、蔡、陈、郑、曹、许,一共是八国诸侯在扈地集合,商议要合兵讨伐齐国。你齐懿公不是厉害,能欺负人,能出兵打别的国家吗?那我们八国联军和你较量较量!

这下子齐懿公傻了,他就觉得鲁文公不是自己的对手,根本没想到别的人。要是知道能有八国联军的事情,借他一个胆儿也不敢如此张扬惹事啊!

看来这齐懿公脑子是不怎么好使,东周进行到现在,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都已经分别称霸,齐国、晋国、秦国和楚国,为了称霸都较量了几千回合了,他还根本不明白这其中力量制衡的道理。

齐懿公是不明白天下形势,但是他深深地明白,八国联军打过来齐国肯定要遭。单一个晋国,那就不是现在的齐国能对付的了的。

齐懿公派人送贿赂到晋国,答应送单伯回周朝,送昭姬回鲁国。这种人就是南山的核桃砸着吃,如此一来晋国做主,八国诸侯各回各家。

但是没出息的鲁文公听说八国联军并没有真正攻打齐国,估计是考虑到鲁国和齐国地理位置比较近的缘故,派公子遂去齐国贿赂求和。

第十五章   户外运动爱好者宋昭公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当生命只剩下运动,绝对是不合理的。

宋国身份最尊贵的女人,莫过于王姬。王姬是宋襄公的夫人,周襄王的姐姐,同时她也是宋成公的母亲和宋昭公的奶奶。

话说这宋昭公是狂热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不过按照当时的条件他喜欢的不是登山,也不是探险,而是贵族热衷的田猎。宋昭公在作世子的时候和公子卬、公孙孔叔、公孙钟离三个人经常进行田猎。三个人志趣相投,非常要好。这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宋昭公继位之后将田猎作为自己的惟一事业,只听这三位哥们儿的话,根本没任命六卿,也不过问国事,天天田猎。

专业的一国君侯,成为了专业的田猎者。

傻子都能看出来,宋昭公再这么作下去,宋国没好。

司马乐豫让官于公子卬,司城公孙寿也告老辞职。宋昭公任命公孙寿的儿子荡意诸继任司城一职。

这时候宋昭公的危机果然出现了,尽管这借口非常不可思议。原来宋昭公的奶奶王姬,人老心不老,就喜欢花美男。由于宋昭公的庶母弟弟公子鲍美色过人,王姬灌醉了公子鲍,逼着公子鲍作了自己的情人,并且许诺要废了宋昭公,立公子鲍为宋侯。

这时候宋昭公作了一件蠢事,他忌惮宋国公族穆襄之族的势力,准备除去公族。

王姬抓住机会,只做了一件事情,就令宋昭公头痛不已。

王姬将宋昭公准备收拾穆襄之族的消息传递了出去,这两个宗族当即作乱。

公子卬和公孙钟离在朝门被杀,荡意诸出奔鲁国。

公子鲍和宋国大臣关系都非常好,于是和诸位大臣说定,既往不咎,不追究杀害公子卬和公孙钟离得事情。反正杀得是宋昭公的人,公子鲍为何要追究呢?同时公子鲍迎接荡意诸官复原职。

宋国的这一场动乱勉强平定下去。不过经历了这件事情,宋昭公的势力和声望都受到了不小的损伤。

而公子鲍听说齐懿公篡位的消息,也四散家财,收买人心。

宋昭公七年,宋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公子鲍开仓放粮,救济国内百姓。公子鲍还建立了宋国基本养老保险,凡是宋国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公子鲍每个月都派人前往送去布帛粟米,饮食珍味,并且加以问候。凡是有才能的人公子鲍都将他收归门下,好好款待;公卿大夫每月都有馈赠,宗族有事更是倾囊相助。

看来公子鲍财力雄厚。

宋昭公八年的时候,宋国发生了更加严重的饥荒,公子鲍将家财散尽救助民众,后来宋昭公的祖母王姬也将宫中财物拿出来资助公子鲍完成爱心事业。

这次灾荒过后,宋国的民众不论贫穷富贵,都希望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