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前卒-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我,你可不能成为大明的皇后娘娘,真要一帆风顺的话,或许今天你也只是这上京城中某一个贵胄大臣媳妇儿,泯然众人。”闵若英笑了起来:“你我兄妹二人,终不是凡品。”
闵若兮扭过头去,懒得再理会他。
“小文小武还好吧?当年你生他们,我可是在院子里站了整整一晚,不停的祈祷满天神佛保佑你们母子平安!”闵若英转了一个话题。
说起一儿一女,闵若兮的神情变得柔和起来:“他们都很好,已经开始启蒙认字,熬练筋骨,开始习武了。”
“你肯定从来没有跟他们说起过,他们还有一个舅舅。”闵若英挑了挑眉,道。
闵若兮闭嘴不言。
闵若英叹气:“兮儿,血浓于水,我们可是同胞兄妹啊!”
“亲大不过理。”
“疏不间亲,为亲者隐!”
两人瞪眼互视,各不退让。
好半晌,闵若英才摇了摇头:“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不与你争辩,你爱怎样想就怎样想吧!可他们终归还是会知道的。这一次回来,怎么不带小文小武一齐来?秦风怕我扣住你们不放,即便不带小武,小文还是能带回来的嘛。”
“在秦风的心中,小文小武都是一样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闵若兮道。
闵若英哈哈一笑,“兮儿,这一次回来,多住一些时日吧,母后想你想得厉害,她老人家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了,你终归是大明的皇后娘娘,能回来一趟不容易,下一次再相见,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不如就在这里过年了再走吧!”
闵若兮摇头道:“我只会在上京城呆三天,三天之后,我便会启程返回越京城了。”
“上京城可是你的家。”闵若英道:“是你从小长大的地方。”
“家,早就被你毁掉了。”闵若兮冷然道:“在大楚的皇宫里,我看到的只是触目惊心的血,闻到的只是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如果不是母后,我不会再踏足上京城一步。”
闵若英沉默了下来,半晌才道:“好吧,既然你如此决绝,我也不再强留,这三天,你好好的陪陪母亲。”
“是的,今日走出这太庙,我不会再你的面。”闵若兮抬头看着屋顶,眼角有泪轻轻滑下。
闵若英眼角也有些湿润。“也好。兮儿,我有些事情要与你谈,当然,这是公事,我现在面对的不是我的妹妹,而是大明的皇后娘娘。”
“你要知道,任何对明国不利的事情,我都绝不会做,更不会插手国事。”闵若兮摇头道:“你看看母后,她可也是前越的公主,这么多年来,她可曾对国政有可一丝半毫的插手。”
“你们不一样!”闵若英道:“你已经插手了,这一次杀李挚不就是如此吗!而且你在明国,虽然不言不动,但却有一些天然的班底不是吗?你们鹰巢的统领是郭九龄,长阳郡的郡守是马向南,当然,还有江上燕率领的宝清营,他们都在明国,在我看来,你的话,对他们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的,其实,我也不会去损害明国的利益,我只想与秦风结成同盟,一齐抗击齐国,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还可以一齐合作,先吞并了秦国。”
“大明现在只会专修内政,富国强兵,而不会擅自对外启衅。”闵若兮摇头:“杀死李挚,只是因为我们不想秦国对我们有太多的威胁,让他们更专注于内斗从而让我们大明能够从容有余的发展而已。”
“当真如此?”闵若英冷笑。
“就是如此!”闵若兮认真地道:“秦风说过,大明奉行的外交政策就是不结盟。”
“不结盟就意味着他随时可能改变外交策略。”闵若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我猜秦风的策略是,如果我们与齐国的战争极其不顺,甚至有可能大败的话,他就会帮助我们,而如果我们大胜而齐国大败,他就会站在齐国一边,而在此之前,他先把李挚搞死,让秦国没了主心骨,这样的话,他就能从中坐收渔翁之利是不是?他就不怕这种墙头草风吹两面倒的政策会激起公愤,我们先联合起来灭了他么?”
闵若兮轻笑起来:“二哥,你能么?你能办到么?更何况,大明的这一政策,会让你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大楚失败,你还指望着明国向齐国发动攻击,从而挽救危局呢!现在楚齐之战,连遭败绩,你已经在着急了不是吗?”
“小挫而已。”
闵若兮站了起来,向外走去:“二哥,早知当日,何必当初?我不会再见你了,今日一别,再无相见之日,你,好自为之吧!”
看着闵若兮向外缓缓而去的身影,闵若英眯起了眼睛,转身,看着那一层层码上去的灵牌,咬牙道:“我不会输,大楚也不会输,一统天下的,终归只会是大楚,小小的挫败不会让我退缩,更不会让大楚退缩。”
第653章 纸币
越京城,皇宫。
大雪早已覆盖了整个越京,北风呼啸,天气几乎可以说是滴水成冰,不过对于苏灿来说,今天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数月的辛苦,今天,由他负责的大明新货币发行的事情,已经一切准备妥当,只等着皇帝陛下签署最后的命令了。
几个月的时间,他几乎都没有怎么回过家,一直呆在原户部那个占地近百亩的大衙门内,那一片官衙,从外面看不出什么,但内里却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且细心的越京城百姓也发现,那里的警戒也一天比一天严格,现在那里,已经驻扎了整整一支一千人的城门军。
户部衙门所占的地段在越京城是很不错,周边住着的,也都是非富即贵的人,但进入冬季之后,靠近这里的住户,都陆续搬了家,不是他们想搬,而是朝廷命令,他们必须搬。朝廷拨给他们土地,银钱作为补偿,随后,这些民居尽数被拆除,转而建起了一排排的军营,那一千城门军,便驻扎在了这里。
直到现在,一般的普通百姓还是不清楚这个挂着大明帝国银行的衙门那里是干什么的,但只消看看这排场,那就不得了。越京城是都城,各类衙门不说多如牛毛,那也是一抓一大把,可没有见到其它那个衙门有这种规格的保护,几乎可以比拟皇宫了。
苏灿昨天晚上回了一趟家,舒舒服服的洗了一个大澡,爬上床便睡得死猪一样,倒是把他的媳妇给心疼死了,以前那个白白胖胖的家伙,现在瘦了一大圈,弹性十足的肚子现在皮都松了,一拉能扯老长。
苏开荣一如既往的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可如今已经不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事情,而是箭已经射出去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儿子苏灿要么就此一飞冲天,要么便是半途夭折,遗臭万年。
即将发行的新货币样品已经完全制作了出来,只等呈给皇帝御览之后便将正式大规模的印制,好在在自己三番五次的找首辅权云分说厉害之后,由权云出面劝说皇帝,这才将原来比较激进的政策,改成了三年缓冲期。分三年逐步完成金属货币的退市,由新货币取而代之的策略。这至少给了儿子一个回头的机会,一旦不妙,出现了问题,那苏灿要担的责也就少多了。
首辅权云,户部苏开荣,大明帝国银行苏灿,商业署王月瑶一行人,此刻正走在往朝阳楼的方向,全身裹在裘毛之中的苏灿极其激动,将手里的盒子,如同稀世珍宝一般紧紧地抱在怀里。盒子里,便是由大明帝国银行这小半年来一直在研发的新型纸币。
踏入朝阳楼,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大裘顿时便穿不住了,整个楼内的地面都安上了地龙,温暖如春,进入朝阳楼内,与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
“各位大人,陛下正等着呢。”乐公公的腰弯得很低,眼前这几位,可都是大明重臣,纵然是大内副总管,他可也是得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
而对于这位副总管,权云几人自然也不会甩脸子给人看,瑛姑这位挂名的大总管是不干活的,皇宫内的几乎所有事务,都是这位公公在负责,看起来这位前越的大公公现在在皇帝面前也是越来越受信任了,不管什么重大事务,皇帝也并不避着他。每次与皇帝谈事,这位总是侍奉在跟前的。
“有劳大监!”权云微笑着点点头。
“拜见陛下。”几人弯腰,向着大案之后的秦风拜了下去。
“罢了罢了,今天起了个大早,可就是专等着你们。”秦风呵呵笑着,看着眼前的几人,最后目光定在了苏灿身子,又些惊讶地道:“瘦了这么多?看来当真是操心到了极点,辛苦了!”
一句辛苦了让苏灿顿时大为欣慰,心中比吃了人参果还要舒坦,直起身子,笑道:“以前屋里那位总嫌我胖了,可臣就是瘦不下来,一直被嫌弃着呢,这一回好了,臣现在可觉得身轻如燕,精神大好呢!”
在皇帝面前如此说话便显得有些轻浮了,权云皱了皱眉,苏开荣咧了咧嘴,什么他媳妇开心啦,明明昨天晚上儿媳妇都心疼得落泪了。而一边的王月瑶却是抿嘴而笑。
秦风却是开心的大笑,苏灿固然是瘦了一大圈,但就现在那体格,也比一般人要壮实许多,实在谈不上什么身轻如燕。
看着苏灿手里的盒子,秦风问道:“就是这东西了?”
“是!”苏灿走上前,拉开了盒子的第一格,将固定在内里的一块板子,轻轻地抽了出来:“陛下,大明的新货币分成了两个档次,一个以文计量,分成了四档,分别为一文,五文,十文和百文。”
落在秦风眼中的是四各颜色,图案各异,大小不同的四种纸币。
伸手抽出了其中价值最高的百文纸币,眼中却是露出了讶异之色,这纸张摸在手里,比一般的纸张大不相同,柔韧,光滑,手一抖,居然有轻微的哗哗声。纸上图案画工极为精妙,只怕是出自那位大家之手。
“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他有些疑惑地看着苏灿。
说起这个,苏灿就很得意了。
“陛下,以前各钱庄的银票,因为发行量不大,而且每一张的价值都挺大,所以一般都用人工制作,利用各种暗语来辩别真伪,但对于朝廷来讲,这就不适用了,因为我们的发行量太大,如果这样做,即便是累死也做不出来,所以我们的第一大要务就是防伪。”
“这做钱的纸,是首辅下令,从专门为朝廷制作制张的御坊之内抽出的经验最为丰富的大师傅来制作的,工艺复杂,外头极难仿制。”
秦风点点头。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颜色了。不同的币值,颜色不一样,而颜色的配料,是防伪之中的第二步,配料稍有不同,颜色便会出现差异。”
“这两步做下来,一般人便极难仿制了。”秦风很是满意,拿着这张价值百文的纸钞,对着光看了看,突然叫了起来,“这上面的有几个字居然会变色。”
苏灿得意洋洋,“陛下目光真是敏锐,如果说先前的都是工艺上让人难以企及,而这一点,就更难了。这还得感谢太医署的舒大人,舒大人经常练制一些丹药,发现从有些矿石和材料之中能提取一些东西,舒大人曾经送给王大人一件小玩意儿,而臣在不经意之间见到了这件东西,当时也是灵光一闪,便想到了这一点,后来求到了舒大人,弄到了这个配方,当然,臣麾下的匠人,又在这个配方之中稍稍加了一些料。”
苏灿边说连呵呵笑着看向王月瑶。秦风也是芫尔一笑,爱情的魔力无比强大,舒畅就是被爱情这玩意儿给激发得灵感连连的家伙,面膜,香水这些现在市场之上仍然是有价无市,暴利惊人的行业,全都来自于这家伙想向王月瑶献媚的产物。
“看起来,还得给舒疯子记上一功,月瑶,你说是不是?”秦风笑看王月瑶,现在无论是秦风,还是王厚,大家都在想办法促成舒畅与王月瑶的事情,当然秦风也可以直接下令赐婚,但王月瑶可不同于一般女子,她可是大明朝堂之上非常重要的一位官员,堪称大明财神,秦风并不想勉强于他。而且舒畅也不同意,于他而言,这样的赐婚,无异是强扭的瓜,心高气傲的他,根本就不想要。
“这种能让字变色的颜料,不好提练,所以只在百文以上以及以两为单位的纸币之中才用到。”苏灿拉出盒子中的另一块板子,放到了秦风的面前。
一两,五两,十两,百两,与文对应,以两为单位的纸币也是四种,纸质是一样的,但颜色,图案却不同,特别是百两的图案,居然便是以朝阳楼为背景的。
“臣本来想印上陛下的画像,但首辅说这纸币以后都是千人用万人摸,对陛下可是大不敬,所以最后确定了以这朝阳楼为背景。”苏灿道。
“不错,很好。”摸着哗哗作响的纸币,秦风非常满意。一张张拿起来对着光看,发现每种币值的颜色变化也各自不同。
“防伪的最后一招,便是将这种纸币给渡上一层膜,当然,这也是为了防止纸币的破损。”苏灿道:“这也是受到了舒大人的启发啊,他发明的面膜有一种其薄如翼,而且是透明的,臣就想,如果给咱们的纸币蒙上这种这样的膜,那么不仅能防伪,而且还能保护他能用得更久,必竟是纸币,用的时间长了,也会有破损,使上这种法子,便可以让使用时间得以延长,毕竟,制作这样一张纸币的成本也是不低的,能用久一点,细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又是舒疯子,看来苏大人回头得请舒疯子喝一顿酒了。”秦风大笑起来。
第654章 法令
权云清了清嗓子,看着秦风,道:“陛下,按照户部的估算,我大明明年的税赋费等收入大概在四千万两至六千万两之间浮动,所以这一次发行的纸币总量为二千万两,在三年的时间之内,逐渐完成从金属货币到纸质货币的转换,而在这三年期间,大明仍然允许金属货币与纸质货币同时流通。”
“首辅此策算是老成持国之道,避免一次性全部质换而又可能出现的风险,这我是赞同的。但是一个新事物出现,让大家接受,总是有一个过程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金子,银子,铜钱,忽然换成了这种轻飘飘的纸,大家心里犯嘀咕也是情有可原的。”秦风抖着手里的纸票子,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对于如何推广纸币的使用,让百姓们心甘情愿的使用他,首辅可有了预案?”
“当然!”权云欠了欠身子,“官员是国之股肱,食国之禄,自然须忠君之事,为君分忧,自陛下签署法令之日起,官员的薪俸将直接发放纸币不再发放其它,官员是国之精英,只要他们开始使用,他们是有一定的扩散效应的。第二便是军队,军饷每年的开支在财政支出中是大头,我大明现在有正规野战军五万余人,每年的饷银总计超过五百万两,这些也将用纸币支付,再加上各地郡兵的饷银,他们薪饷较低,但总计亦有上百万两,这两项加进来,其实已经消耗了我们第一年发放纸币的绝大部分数量了。”
“嗯,官员,军队来作示范,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秦风笑道:“但如果市面之上的商家拒绝接受这些纸质货币怎么办?”
苏开荣道:“陛下,这倒不用太过于担心,户部已经对此作好了准备,从法令颁布之日起,我大明的税,赋,费,第一年金属货币与纸币各半,第二年这个比例便将上升到七成,第三年便只接受大明纸币,其它的不再接受,不管是商家,农户,他们要支付这些税赋,就必须使用纸币,所以陛下倒不用担心他们不用。”
工部尚书葛庆生笑着插嘴:“陛下,明年工部将有不少工程上马,但凡承接我工部各项工程的,我们也只会支付纸币,想要做我们的生意,就必须得接受我们的条件。”
王月瑶接口道:“商业署这边摊子太大,涉及到的银钱往来动辙数以万计,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户部的缓进策略,但凡与我们打交道做生意的,也都必须接受纸币。”
秦风微微皱眉,“办法倒是好办法,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这税赋费几乎天天都在收,而我们第一年发行的纸币只有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那很明显,纸币就属于紧缺的东西了,而且这些纸币上市流通是需要一个时间的,打个比方说,我今天去一家商户收税,可他的确手里没有纸币,那怎么办?按苏尚书的说法,第一年必须有一半用纸币支付啊,这个口子肯定是不能随便松动的,你松一尺,最终便可能松上一丈,搞不好最后就名存实亡,那纸币之策,可就要垮台了。”
“陛下所虑极,对于此,我们也是有应对之策的。”权云微笑道:“其一,纸币流通法令颁布之日起,大明太平银行也将正式开业,而太平银行有一项业务,便是兑付纸币。先前我跟陛下说过,官员,军队几乎消耗掉了七八成的纸币,但还有数百万两的纸币,最终便会进入到太平银行,谁要是没有纸币来交税赋,那便可以去太平银行进行兑换。”
“太平银行!”秦风点了点头,这便是王月瑶搞出来的了。
“这一次的法令,暂时还只在各地郡城展开,也就是说,是以各地郡城和越京城作为试点来推广,郡城是各郡之经济中心,对周边各县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第一年只要在郡城顺利展开了这项工作,那么,第二年便可以顺利的推广到县,第三年,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在全国各地展开了。商业署辖下的太平银行,已经在全国各郡城布好了网点,法令颁布之日起,太平银行也正式开始对外营业了。”
“各个郡城都布了网点,月瑶你好大的手笔,手脚也麻利得紧啊!”秦风赞赏地看着王月瑶。
王月瑶轻笑道:“陛下谬赞了,商业署下本来就在各郡分布着各类产业,这一次,月瑶也只不过是从这些产业之中抽调了一些人手先将班子搭起来了。这一次户部一次性拨付了五百万之巨作为太平银行的启动之资,对于我们商业署来说,这可是巨资,就算是不吃不喝不睡,月瑶也得将此事办好。”
“王大人,太平银行也是大明的,我这也不过是从左口袋拨到右口袋而已。”苏开荣在一边不满的道。
“那倒是!”王月瑶掩嘴轻笑起来。“这一次苏尚书为太平银行调去了上百名精通钱名的官员,这才让我们能顺利的展开工作,商业署对苏尚书是感激不尽。”
秦风听得呵呵笑了起来,苏开荣担心儿子,这一次可是不遗余力,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刚刚首辅只说了其一,不知其二又是什么说法?”
权云轻咳了一声:“陛下,明年我们的预估税赋有可能达到六千万,但纸币却只有两千万,但按照户部的政策,纸币应当有三千万才能够用,很显然,只要明年的税赋费收到当真达到六千万,那纸币就明显不够用了。”
“增发?”秦风问道。
“当然不!”苏开荣道:“陛下,到时候纸币不够用,但交税赋,却有一半必须要用纸币,那就会造成纸币短缺,说到底,纸币那也是一种商品啊,比方说,臣今天要交税一百两,纸币便需要五十两,但我手中只有四十两,那怎么办?”
“去太平银行兑。”
“太平银行要是也没有了呢?”
秦风摊了摊手,表示想不出来。
“那臣就必须要想其它的法子,去找其它人换。”苏开荣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陛下,我去找人换,那肯定是不可能原值兑换的,必然得加价,稀少的东西总是值钱的。这便会造成纸币溢价,会比等量的金属货币更值钱。”
“这样一来,有利于纸币的推广,难怪你只发行三分之一。”秦风笑道:“原来打得这个主意。”
“陛下,苏尚书的意思可不在此。”王月瑶咯咯笑了起来:“这对于朝廷来说,可是一笔大生意。”
“嗯,这从何说起?”秦风不解地看着二人。
王月瑶知道,哪怕秦风看了钱论,恐怕也是搞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的了,当下细细地给秦风分说了一遍,秦风这才恍然大悟。
“如此一来,岂不是成了掠民之财?”秦风讶然道。
“陛下,发行纸币,本身就是正大光明的掠财之道。”苏开荣微笑道:“其实不止是纸币,即便是发行铜钱都是一个道理,不过纸币的成本更低而已。”
“现在的成本并不低。”权云在一边插嘴道。
“刚刚开始,自然成本高,但随着技术一步步的成熟,纸币发行数量愈来愈多,那成本与利润相比,几乎便可忽略不计了。”苏灿赶紧过来为自己辩别,“现在成本高,主要是我们的技术还有缺陷,但我有信心,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内,便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听着众人的话,秦风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道:“首辅,我忽然有一个想法,你说要是咱们在纸币在本国流通起来后,如果能在其它国家也流通起来,比方说在秦国流动起来,秦人也觉得咱们的钱好用,觉得咱们的钱值钱,那他们会不会也就用我们的纸币了,要是他们也用我们的纸币了,那岂不是……”
苏灿在一边将他的大脑袋点得鸡啄米似的,“陛下圣明,陛下英明啊,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咱们可就大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