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游_月关-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天,这期间就发现了被绑得死死的,嘴里又塞了布团的庙祝及其几个弟子。

  只是天子明明想淡化此事,众臣子都看在眼中,不但大臣们对方才奇异的行刺之举绝口不提,连负责皇帝起居住的官员都没把如此重要的一段事情记录下来,这些大内侍卫虽不及文臣心眼儿多,可也是明白事理的,直接就把这些人解了绑先带出去,伺机才详加询问,根本没在人前向天子禀报此事。

  等一切办妥,皇帝才起驾回行宫,临行又重复了两件必须尽快解决的大事:难民的安置、大堤的修缮。行刺?有过这回事么?

  皇帝心意既然如此,大臣们心领神会,回头少不得也要让目睹其事的难民们小心嘴巴,不能胡言乱语。不过,这个只需吩咐下去,着地方上的捕虞侯们去处理就行了。

  而在此期间,赵元楷就穿着一身湿淋淋的衣服在秋风里吹着,里里外外地跟着,还没回城,他就两筒清鼻涕长流不息了,磨磨蹭蹭地跟着大队人马回城,刚进城门,就一头栽倒下去。

  旁边有人抢上扶住,一试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他脸色,已经浮起一片病态的潮红,马上就有人命其随从将其抬回府邸,自行延医诊治。

  皇帝御驾在前,对此毫无所知。

  回了行宫,百官请安,各自散去,对于今日堤上发生的奇事,他们虽然好奇,但是只在心里转悠,都没有三三两两加以议论,能混到如今这个身份地位的,谁还没点深沉,那种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油的,到不了这一境界。

  李鱼也是一身湿衣服,仗着年轻火力壮,倒没像赵元楷那么不堪,可也冷得难受。一见皇帝回了行宫,李鱼松了口气,转身就想走,不想两个御前侍卫已经堵在面前,其中一人笑眯眯地道:“李工部,陛下召见!”

  于是,李鱼穿着一身湿衣服,进了行宫。

  空荡荡的大殿上,李鱼站了许久,李世民才自后面出来,看其模样,已经沐浴过了,换了燕居的常服,身边只带了两个大太监,不过看那两个大太监步履轻盈,双眼总是似闭非闭的精芒隐隐,双手也是似垂非垂,李鱼总觉得和墨总管有些像。

  “应该也是高手!”李鱼如此揣度着。

  李世民扫了一眼长揖下去的李鱼,见他仍是一身湿淋淋的衣服,神色微微动了动,不过却没说什么。他自分袖坐下,这才淡淡地道:“平身吧!”

  李鱼起身站定,李世民呷了一口茶,手持茶杯出神半晌,突然目光向李鱼盯来:“今日,你几次三番向朕示警。难道,有歹人欲行刺于朕,你早有觉察?”

  李鱼心里打了个突儿,这事要是解释不好,可能就要惹来杀身之祸了。

  李鱼轻咳一声,道:“是!臣……早已有所觉察。”

  李世民的目光更加锐利:“既然如此,为何不明白说与朕知道?”

  李世民身后垂手而立的两个大太监同时抬了下眼皮,大殿上只有他们四人而已,可李鱼被他们这么一扫,竟有一种四面八方扑面而来的窒息感。

  李鱼打了个哆嗦,李世民不觉眯了眯眼睛。

  若他心中发虚,为何发虚?

  其实李鱼只是一半被吓的,一半是冷的,不过李鱼反应也快,马上就换了一副腆腆颜色,跟个羞答答的大姑娘似的,还轻轻扭动了一下身子,完美地把先前的“娇躯一震”给掩饰了过去。

  “臣……臣不敢有瞒陛下!”

  李鱼长揖一下:“臣学过些占卜之术,偶尔尝试,居然大多灵验,所以笃信不疑。今日恰卜一卦,卦象显示如此,但……但臣一则不敢确定,二则只是模糊卦象,无法说得清楚。再者,这旁门左道功夫,难登大雅之堂,是以……不好启齿。”

  “原来如此!”

  李世民恍然大悟,他也信这个。而且他手下就有两个最有名的算命先生,一曰袁天罡,一曰李淳风,既然如此,也就释疑了。

  李世民淡淡地道:“若非你示警,朕难免受伤。你,有功,何必惶恐。”

  又沉默半晌,李世民突然问道:“那行刺女子突然被其同党救走。而其同党所用之物……似乎就是古籍中所载,鲁班曾经所造之木鸢,你对此有何看法?”

  李世民不敢不重视啊,如果歹人拥有这等利器,趁夜的时候无数刺客无声无息飘落大内,外边重兵就全无了作用。大内除了宫娥就是太监,他这个皇帝只能任人宰割了。

  李鱼心道:“这要是真有一帮子穿越者,大家一起出现,那你又怎么挡得住?真把秦琼和尉迟恭弄去当门神也不管用啊。耶?也不是诶,我国治安奇好,枪枝管控极严,就算真穿过来一帮,怕也身无利器,只能送菜!”

  李鱼这厢胡思乱想着,见李世民正定定地看着他,忙收敛心神给皇帝吃定心丸:“陛下不必担心,臣虽任职于工部,但那实因陛下加恩,臣原本是……,陛下也知道的,于建造一道,臣并不精通。”

  李鱼先把姿态放得极低,接着便道:“不过臣却因此机缘,接触过许多建造方面的高人,那等载人的木鸢确实奇特,若寻访高人,令其建造,一样造得出来,所难者悟其飞翔之理,那等器物,却没多少难度的。不过……”

  李世民沉声道:“不过什么?”

  李鱼道:“不过,要造那器物,所需材质,却非那么容易。歹人只此一架,只用于危急时刻救人,可见一斑,故难普及。此其一也;而且,那器物分明需要借助风力以及高下距离才能起降,若在城中,极难使用,此其二也;那器物起降并不能随心所欲,否则他们大可乘驾此物袭杀,何必再埋伏于堤上龙王庙,并扮作纤夫等靠近?此其三也。故,臣以为,此物不可恃,亦难生大用。”

  李世民仔细想了一想,暗暗松了口气,淡淡地道:“你救驾有宫,朕自有定夺。且先回去吧,免得湿意入体,着了风寒。”

  李鱼暗暗吐槽,你的心病去了,这才表示关切,刚才干嘛去了?可面上却是恭谨一片,道:“臣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些许寒冷算得什么,啊气……”

  这年代医学不发达,一个风寒真能要了性命的,李世民淡淡地瞟他一眼,道:“不要逞强,来啊,赐姜汤一碗,退下吧!”

  一个大太监向前迈了几步,向李鱼做出肃手的动作,既是天子有赐,那就得先带走去用了姜汤再走了。此时殿上没有小黄门侍候,就得他这大太监来办。大也好,小也好,那只是在旁人面前,皇帝面前还不都是使唤人?

  等李鱼退下了,李世民长长地吁了口气,闭眼养神片刻,也不睁眼,只缓缓道:“李鱼所言,你看如何?”

  旁边那大太监躬身道:“奴婢查过李鱼的情况了,他在利州,确有小神仙之称,精通占卜之术。”

  李世民点点头,忽道:“无忌心胸不够宽广,与一个小辈,计较什么?”

  那大太监陪着笑脸,这可不是他该品评的了,人家不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下,还是陛下的大舅子,哪敢多嘴。

  李世民又想了想,忽地一笑,道:“李鱼这厮,由商而入道,先入鼓吹司,再迁工部,俱非其所长,但凭其勤勉,倒也不曾出过差错。”

  这话好笑中就带着几分欣赏了,这时候就得该插嘴凑趣了,要不皇帝大爷一个人唱独角戏也无趣不是?

  那大太监马上就陪笑道:“不具其才,却能成其事。这是陛下的一员福将啊。”

  李世民哑然失笑,凝眸想了一下,道:“朕为主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李鱼救驾有功,不能不赏。此人实则一直游离于文武两途之外,文途的话,叫他去科举,只怕是强人所难了。看他身手还不错。拟旨……”

  那大太监连忙弯下腰去,竖起了耳朵……

  第505章 神仙?

  李鱼回到自己住处,深深和静静便迎上来,但一瞧李鱼脸色,再瞧他半干不干的衣袍,便又站住了,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不碍事,失足落水。”

  李鱼顿了一顿,道:“我先沐浴,之后再一起晚餐。”

  古人其实挺好洁的,当然,这是指那些具备这个条件的上等人,他们一般每天要沐浴两次。

  李鱼现在是五品大红袍,有这个条件,家里早已备好了热水,马上就有人摆好浴桶,提来热水,深深静静亲自调拭水温,眼见李鱼心事重重的样子,深深轻声问道:“可要奴奴侍奉郎君沐浴?”

  “不用了。”

  李鱼说了一句,忽然一笑,在她粉颊上捏了一把,道:“真没事,不必担心。”

  李鱼说完,这才走向帷幕之后。

  静静凑到深深面前,小声道:“郎君有心事。”

  深深白了她一眼,道:“就你看得出。”

  深深咬着唇想了一想,叹气道:“男人的事,咱们也搀合不了。去,告诉厨下一声,郎君要沐浴之后再用膳,叫他注意火候。”

  静静答应一声,奔了厨下去了。

  里间浴室里,桶沿上已经放了一条四折过的大毛巾,柔软舒适,可做枕头。李鱼脱下那套已然半湿不湿的袍服,把自己赤条条地浸进水里,舒服地呻吟一声,这才枕着毛巾,轻轻闭上了眼睛。

  旁人都以为这是有巧匠学到了古时候鲁班大师的木鸢制作技术,但李鱼当然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居然亲眼目睹了穿越者,那人为何又消失了?他是又去了别的时空,还是消失在这个时代的其他州府了?如果就在本朝,他又岂非甘于平庸,有一天,自己会不会遇到他?一旦相遇,是敌是友?

  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久,李鱼可不会天真地相信,因为两人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就一定亲切的不得了,进而成为莫逆之交。在这个世上,有一些珍贵的东西,只有我和你知道,除掉你,我就能垄断这一切,进而为我创造无穷的好处。

  李鱼并不了解那人品性,可不敢相信那人一定就不会把他视为生平大敌。

  可是,那人究竟去了哪里,靠想又怎能想的明白?

  李鱼搓洗着自己的身子,思索良久,还是不得要领,身子却已泡得红了,仿佛一只煮熟的虾子。

  ,罢了,既然不得要领,那就不去想它,管他是此间过客,还是就此落脚,老子连三眼外星来客都见过了,难道还怕你不成?我才是位面之子啊!

  李鱼掬起一捧热水,浇在了自己脸上。

  “郎君,可要奴奴侍浴?”

  又过了许久,估摸着他若有什么心事也该想得差不多了,深深便站在帷幔外头轻声又问了一句。

  古人便是男人也是一头飘逸的长发,清洁起来很是麻烦。家中有人侍候的,便很少有人自己濯洗头发,是故深深有此一问,身上不用搓洗,头发总要我来洗的吧?

  “进来吧!”

  李鱼已经想开,声音都开朗了许多。

  想那么多干嘛,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罢了。

  这时候,他已泡了很久,肌肤发烫,热力侵入肌体,额头都冒出了细细的汗水,那黄河水中泡过又被秋风吹过的寒意早已一扫而空。

  深深进了浴室,便不禁羞红了脸,轻啐一口。

  李鱼竟已从浴桶中出来了,赤条条的,健硕的身上蒸腾着热气。

  李鱼持着一条干净的大毛巾递给深深,便转过身去。

  深深拿着毛巾擦拭他身上水痕,待转至正面,轻轻擦他胸口水珠时,李鱼伸出手来,往她肩头按了一按。

  深深红着脸,眼中水意浓浓的仿佛要漾出来,只波光潋滟地瞟了他一眼,便盈盈温顺地蹲了下去。

  “嗷~~”

  紧张、焦虑,一扫而空。

  李鱼快意地长出一口气,赞道:“深深这张嘴巴厉害,你那妹子万万不及。唔……丝……哈……嗯……”

  ************

  赵元楷失魂落魄地被随从送回家,行尸走肉一般任由家人为其脱下湿衣,及至浴桶备好,调好热水,洒了姜片,想要请老爷沐浴时,赵元楷忽地一个机灵,清醒过来。

  “嗯?热水?”

  “不只热水,还有姜汤一碗,阿郎快喝了,发发汗驱寒。”

  “胡说八道!喝什么姜汤,备什么热水?老夫不用!”

  赵元楷把眼一瞪:“都拿下去,都……等等……”

  赵元楷擦了把鼻涕,眼珠转了转,微微一亮,强忍着打喷嚏的冲动,哑声吩咐道:“快去,打井水来,越凉越好,把这桶水倒了,换凉水。”

  几个丫环惊呆了:“阿郎,秋意浓重,已经寒了,这怎么用冷水……”

  “聒噪什么?去!”

  丫环们不敢抗命,只好乖乖听从安排,不过丫环们也留了个心眼儿,出去准备时,便有人飞跑去禀报二夫人了。

  这赵元楷纵有万般不是,对感情倒看重的很。他那结发妻子崔氏当初落入匪盗之手,为保清白,乱箭穿心而死。赵元楷自给她报了仇,便再未续弦。只是当时无后,为了留后才纳了个二夫人,说妻不妻,说妾不妾,介于两者之间。

  似这等尴尬的身份,其实这位二夫人在赵元楷身前,说话也没什么份量。被抖着一身白肉刚刚跳进冷水,正觉十分难耐的赵元楷一声咆哮,就吓得不敢吱声了。

  浸在冷水中的赵元楷哆哆嗦嗦地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受御史弹劾,遭天子惩办,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可是危险归危险,大堤毕竟还没有出事,所以他这罪责便可大可小,如何惩办全在天子一念之间。

  如今不妨使出这个苦肉计,让偶染的风寒变得更严重一些。

  一则,这是天子遇刺时自己摔进黄河的,甭管有没有救驾之功,这份苦劳总跑不了吧?再则,回头报去行宫,皇帝也必以为,这是天子之威发生了作用,自己被吓的。

  当皇帝的,若知一个臣子对自己是如此的敬畏,加以惩治时会不会抬抬手呢?那样的话,也许不会罢我的官,大不了从上州贬到下州,依旧是一方牧首,自在逍遥。

  所以,他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

  “呼!哈!格格格……,好冷!好冷!”

  ************

  杨千叶在策划行动之前,就与部下商量好了分头突围后的聚合地点。

  不过这聚合地点并不近,在太原。

  这也是考虑到毕竟是刺杀皇帝,无论成败,朝廷大索四方的范围必然不小,所以稍远些的地方才适合。

  而太原是李唐的龙兴之地,在谁看来,刺杀李唐皇帝的凶手都不会选择这处李家经营最多的地方藏身,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更加安全。

  只是这一来,杨千叶当晚便赶不到太原了。

  她被带到了黄河对岸,首先就得绕道,从远处过河,蒲州这条线是不可能走的,再加上当时已经过午,这一场烂仗打完,就已经接近黄昏。

  当繁星开始羞涩地眨起眼睛的时候,杨千叶已经穿过了上游一个小村庄,潜入了村头挨着树林的一处柴屋。

  她没有急着过河。

  旁边就是这户人家的居所,但天都黑了,不用担心会有人来柴屋。

  秋意浓重,柴屋四处露风,并不保暖,只比待在外边稍好一些。

  杨千叶靠着一堆劈柴,避着些风,疲惫地坐着。

  这位公主虽已亡国,但是凭着手中花用不尽的钱财,其实仍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同一位真正的养尊处优的公主相比,苦,她也能吃。比现在更困难的时候她也不是没遇到过,她承受得来。

  只是,此时此刻的她,安静地嗅着那松柴的气息,心头却是无比的惘然。

  那个可以遁空而去的仙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复国无望,她的归宿只有一个,相夫教子,安闲度日。那仙人甚至已经指出,她的良人……在对岸。在对岸啊……能是谁?

  难不成,就此回头?

  就此回头,可是彼岸?

  从小所受的教诲,拼命地跳进她的脑海,试图抹杀她新生的念头,可却只能让这念头在她心底不断地起伏。

  那是神仙所示啊!

  神仙这么说了,我又怎么可能成功?父亲、墨师、二止,还有已然为我牺牲的……

  黑暗中,杨千叶珠泪盈睫:不是我不肯尽心,我真的已经尽了力啊。现在连神仙都明白地告诉我,事不可为,我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么?那可是神……

  嗯?杨千叶蓦地瞪大了眼睛,饶是在黑暗的柴屋中,也如夜空中的星一般闪闪发亮:“神仙?这神仙的装束和作派,和传说中的神可真不一样呢。他落地时甚至还摔了一跤,会摔跤的神仙?李鱼,利州的小神仙,这……这不会是他搞的把戏吧?可他……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本领?究竟是小神仙骗我,还是小神仙就是神仙?

  第506章 小李将军

  门下,册命李鱼为羽林游骑将军,屯卫任事,辅掌百骑,即刻赴任。望当望汝恪尽职守为国尽忠。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勿辜负圣恩!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下边是一边串的中书侍郎、中书舍人、侍中臣、黄门侍郎等人的加印。皇帝巡幸中州,这套班子带得可挺齐全。

  那大太监说完,就把圣旨笑眯眯地交给了李鱼,道:“恭喜小李将军。”

  这圣旨是不会生虫虫的绢黄纸写就的,这时候的敕旨一般为三种,立皇后太子亲王和三品以上大官的,叫制书,是写在竹简上的。唔……这年代竹简已经没人用了,不过这种隆重场合,仿点古风,显得有范儿。

  再一种就是李鱼所接的这种了,这种是用绢黄纸写就的,第三种是慰劳颁奖类的圣旨,圣旨质料与此相同。

  这年代,武人可还未被文人压着,而且大唐尚武,此时又是大唐初期,武臣地位不比文臣低,建功立业甚而封爵的机会又比文臣多,所以李鱼从从五品下的工部郎中迁为从五品上的游骑将军,大太监要向他道一声喜。

  更何况,李世民可是指定让他去屯卫任事。屯卫是何等所在?北衙六卫禁军,这六卫禁军中的精锐嫡系就是百骑,出则伴驾左右,入则拱卫玄武门,直接负责皇帝贴身保卫工作的。

  在这里边待上几年外放的,莫不是一方大将,只要不是太无能,再立上点功劳,前途不可限量。

  武将掌兵权的,皇帝任命武将尤其在意,而你曾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天天在皇帝跟前晃悠的,这时已然外放当了将军的你立了点功劳,皇帝一看奏章,是他啊,自然比对一个陌生的将领多了几分亲近,也比较放心让他掌兵。

  李鱼懵懵懂懂地接了圣旨,他也不晓得这年代太监们有没有收礼的习惯,禀持着礼多人不怪的想法,还是包了个大红包,一番客气之后,那大太监随手接了,笑眯眯地甩给随其前来的四个中官,道:“还不谢过小李将军?”

  人家收了钱,这就更显亲近些了。

  大太监便笑眯眯地多透露了几句:“李将军本在工部任职,照理说,右迁军中有些不合规制,好在李将军本擅武功,又非科途出身,我大唐立国未久,文武两途分得也不是那么清楚,中书门下也便无甚异议。

  再者,北衙六卫乃天子亲军,天子属意,臣子们也无话可说。现如今,百骑由中郎将李大器掌管,你去了,便是他的副手。呵呵,百骑,可是天子心腹,你甫一去,便是中郎将之辅佐,足见天子器重啊。”

  大太监笑眯眯地走了,李鱼心道:“难怪他叫我小李将军,原来百骑的正印官也姓李,那就是大李将军了。看来在龙首原和黄河大堤上两次救驾,忠勇之态已入圣心,这是赢得了老李信任了。”

  直接做天子亲卫,带兵的,自己可以整天挎着刀在天子眼么前儿晃荡,最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忠,天子得对你放心才行。所以这百骑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千挑万选,身手出众只是最基本的条件。

  可以想见,这样一支队伍,其中每一个人都得大有来头,多多少少有些背景身份,那位中郎将李大器没准还是皇族宗亲,李鱼在这样一个所在,能去了后马上做二把手,这份恩宠着实地不小。

  李鱼接旨时,深深和静静没资格在现场,可二人一人一个大碗,扣在门上,都在里边偷听呢,眼见得传旨的人已经走了,姐妹俩儿便欢喜地冲了出来。

  在她们看来,做一个带兵的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可比在工部管着造楼造房子威风多了,事实上……也确实威风多了。

  “郎君做了大将军啦,可喜可贺。”

  “游骑将军,听着就威风,恭喜郎君,贺喜郎君。”

  李鱼点点头,一时还有点蒙,这怎么就从了军呢?他这几日伴驾,是见过百骑的,那是一支寸步不离皇帝左右的军队,在黄河堤上时,仓促之间,就是这支军队护卫了皇帝的安全。

  他们骑的是六色驳马,军卒穿虎皮衣,李鱼此去是游骑将军,要着甲的,倒不必要他们一样把自己打扮得跟豹纹男郎似的。

  咳!这倒不是调侃。百骑中人,不但出身好,武艺好,长相也得好,再加上个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