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游_月关-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要是出去吧,很难得能出去一回,每次想要出去,洪辰耀和安如、桃依依几位大梁、大柱就会跑来百般阻止,好不容易“恩准”一回,一出去前呼后拥的……

  两位姑娘感觉不是出去游玩的,是出去展览,被人围观的。所以,后来想出去的心思也就淡了。

  她们正是花儿一般的年纪,却没有感兴趣的事情做,没有社交、没有朋友、整天困在这“东篱下”,就像一对笼中鸟,越想越苦逼。

  “良辰姑娘,美景姑娘……”

  外边响起了呼唤声,每天见到的就是那么几张脸,两位姑娘只听声音就知道是康班主,哦!现在是康大柱。

  两人瘫在那儿一动不动,你给我挑了挑眉,示意我出声,我对你牵一牵嘴角,示意你说话,半晌谁也没动。

  门外,康班主……康大柱又说话了:“良辰姑娘,美景姑娘,李鱼小郎君回京了,说是因功封了爵,不日外放。老康想告假三天,邀集一众好友,在京效别业大办酒席,宴请李郎君,还望两位姑娘恩准。”

  嗯?

  两位趴在那里扮死狗、半听不听的姑娘对视了一眼,老康刚刚说什么了?不管它!好像要出门?京效别业?

  两位姑娘“嗖”地一下就弹了起来,动作无比地敏捷:“准了!我们也去!”

  第573章 千年大计

  “郎君回来了?”

  李鱼正在花厅里逗着儿子。

  儿子已经和他混熟了,两个人玩得很开心。这小子精力旺盛的很,一直也不睡,咿咿啊啊、连滚带爬的,可以想见,当这小子会走路的时候,得是一副什么光景。

  这时候,花厅外传来一声惊喜的喊声,李鱼还未及分辨是谁说的,吉祥、作作、深深、静静就扑了进来。潘大娘也喜盈盈地跟在后边。

  一家人紧紧拥在一起,话还没说几句,被独自撇在一边的儿子不干了,扯开喉咙啊啊地哭起来,但大家只一围上去,他就马上闭了嘴,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瞪得圆圆的,呶着小嘴儿,开始拉扯众人身上的裘衣。

  毛茸茸的感觉,看起来让他摸着很舒服,李家大宝眉开眼笑,马上扯住作作裘衣的一角,连蹬带踹起来。

  “什么?郎君封了爵,要搬去基县?”

  李大宝奋力同一件又一件裘衣努力做斗争的时候,几个宽去裘衣,只着燕居常服,在榻边坐下的女人登时瞪圆了眼睛。

  她们没想到,李鱼刚一回来,就出了这么一个惊爆的消息。

  基县,这名字并不出名,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也并不长。北周明帝武成元年,这个地方才设县,隋开皇三年又废了,唐武德元年重置,不过因为地处边隆,动荡不安,所以虽然设县,这里却一直没有设行政衙门。

  日常一些行政事务,由当地驻军代入处理,算是军政府。

  而到了先天元年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基,基县就改名祐川了。所以,几人中除了作作,就没一个知道它在东西南北什么地方的,但一说陇右,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好……远!

  “是啊!皇帝把我的爵位和官职,都封在了那里,所以,这一去就不是轻易可以回得来的了。咱们自然要一家搬去。”

  李鱼对自已的情况也做了了解,爵位和官职封于一地的,就没有过混个三年五载就能迁转的先例,那个小心眼儿的,是打算眼不见为净,让他在那边陲之地贻养天年了。

  不过,李鱼还真不大在乎,而且有种捡到宝了的感觉。

  为何?因为天下动荡才是常态,古往今来,不管是不是盛世,那些朝代都有有一种“安不过三代”的感觉。秦是如此、汉是如此,隋是如此,唐……也是如此,然后就会陷入枝强干弱、内乱频仍的漫长岁月当中。

  百姓的日子大多过得苦不堪言,庙堂诸公也是派系林立,尔虞我诈,没有谁能做一颗长青树,始终傲立世间的。不过,有一种人例外!

  那些看起来过于偏远、穷困,朝廷影响力薄弱的边远地区,譬如西南、譬如西北,他的模糊记忆中,隐约记得前世时看过一本小说叫《夜天子》,讲的故事就是与那些千年世家们有关的。

  没记错的话,那些雷打不动,任由江山变换,我自岿然不倒的土司家族,最初的时候,就是朝廷派驻到那些地方的官员。因为该地太不稳定,流官到了那里也不流了,世世代代就驻守在那里,渐渐就演变成了比世家更牛B的“世家”,土司。

  水东宋氏,就是唐德宗年间,被派驻该地任剌史的,结果千年之后,该家族依旧屹立不倒,江山换了无数遍,宋家始终是那里的土皇帝。

  思州田氏,是隋文帝开皇二年,田氏先祖被派驻该地平乱的,就此驻扎下来,于是也摇身一变,成了传承千余年的土司家族,五代十国时,曾经的七宗五姓都被动荡百余年的时局毁得根基全无,但田家,却依旧崛壮。

  李鱼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很久了,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个时代思想的影响。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远忧?世事无绝对的,真要谋划的话,就是能保证子孙千年无忧。保子孙千年基业,也够了啊!

  所以,李鱼在获悉对自已的任职安排,在获悉基县所处具体位置后,他就给自已立下了一个宏大而长远的目标。

  基县啊,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个极度不想去的地方吧。但对有志于打造千年家族的李鱼来说,他打算扎根边陲,千年搞基了!搞定基县,一搞千年。

  可这所有一切的谋划前提,是要先能在那里站稳脚跟。

  原本总是动荡不安的所在,可你去了,就能把那里治理好。才能让朝廷对你产生依赖,没个三代五代的经营之前,朝廷要调他迁他拔了他,还是完全做得到的。

  “不用担心!我去过陇右,作作更熟悉陇右,那儿,并不是不毛之地。真有本事的人,在那儿一样锦衣玉食。没本事的,就算住在长安,又能如何?”

  李鱼说着,笑微微地看过众女,目光落在娘亲脸上,却发现神情最为惶惑、为难的却是母亲。

  怎么?

  李鱼突地恍然大悟,母亲已经嫁了杨思齐,如今儿子要远走他乡,定居彼处,可她去另有丈夫,她该何去何从?她既舍不得儿子,也舍不得丈夫啊。

  杨思齐倒是个属曹操的,这儿才想到他,还没说出口呢,他就回来了。

  刚刚验收了一座府邸,才回家就听说他的继子回来了,杨思齐马上兴冲冲地闯进来,只是一瞧满屋子的人,虽说都是很熟了的自家人,有点社交困难症的杨思齐还是马上又腼腆起来。

  “父亲……”

  李鱼马上过去,恭瑾地扶着杨思齐到榻边坐下,几个儿媳妇忙让到一边。

  李家大宝正奋力地同裘衣做斗争,一眼看见爷爷,突然眼前一亮,舍了被他蹂躏的不成样子的裘衣,屁股一扭一扭地向他爬过来。

  杨思齐抱过李家小宝贝,宝宝马上伸出白嫩嫩的小手,玩起来他的胡子,看来这才是孩子最稀罕的宝贝。

  “咳,是这样……”

  李鱼把情况对杨思齐说了说,道:“儿奉有皇命,不得不去。可若是去了,就不能承欢膝下,孝敬爹娘。不知父亲大人可愿同往?”

  那儿可是基县,遥远的基县。让你从北京户口换成黑河,你干吗?李鱼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

  不过,他想邀请杨思齐过去,也是早就有所打算的了。除了他是母亲的伴儿,李鱼并不想把母亲一个人丢在长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杨思齐懂建造。

  李鱼要打造千年基业,上哪儿找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大建造师为他筑城?

  “筑城吗?”

  杨思齐的眼睛亮了:“什么时候走?”

  “啊?”

  怎么老杨比他还急?

  杨思齐迫不及待:“太好了!我一直想造一座城!完全由我来一手打造的城池!千百年后,曾经的许多事物都不见了,可它始终还在,矗立在那里,哪怕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可它的骨骼不会变!”

  “筑城啊!我造的城!”

  杨思齐两眼闪闪发光,仿佛正在酝酿着一首绝世好诗的大诗人:“我现在就去准备,我们去基县,哈哈哈哈……”

  一向性情内向腼腆的杨思齐居然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把孩子交给静静,就兴高采烈地就跑出去……收拾行装了。

  还有一肚子说服的话没说的李鱼呆在那里。

  呃……,继父大人这也太热情了吧?他是要把毕生的理想,借由我手来实现吗?可他会不会因为太兴奋,在我的基城里造一座“大裤叉”啊?好担心!

  “我们要全家搬去陇右吗?”

  龙作作一脸懊恼,好看的眉都拧到了一起:“我今天刚刚才盘下对门的店铺,花了好多钱。”

  “没关系呀,咱们在这边的店铺和地,都留着!路不能走绝,双子星状态最安全,进可攻、退可守!”后边半句李鱼没说出来,你和吉祥两头大,将来子嗣也得有所安排啊。一边干实体,一边经商业,最好不过。至于静静和深深……,儿子要么从武,保卫家园。要么读书,出去做官,李家不养闲人。

  “长安这边不能放下,就算咱们家将来扎根于基县了,这儿也得好好经营,完全的偏居一隅,是会没落的。”

  听了李鱼这番话,龙作作的脸色才好看起来,家业再大,她也不想随意挥霍。这才刚刚盘下来,要是马上再转手往外卖,能卖得出价才怪。

  咦?我说盘下了对门的店铺,他怎么没反应呢?还没醒悟过来吗?

  龙作作咳嗽一声,道:“那就好!对门儿的‘乾隆堂’生意还挺红火的,我是看着杨姑娘要远嫁他方,店铺一时不好出手,而且这店铺生意不错,这才接手。幸好没砸在手里。”

  李鱼一怔,讶然道:“你说……对门儿‘乾隆堂’的杨姑娘要远嫁他乡?”

  刷!吉祥正陪潘娘子说话,静静正挠着大宝的小脚丫,逗得他咯咯笑。深深正整理着榻上的裘衣,但三位姑娘的耳朵,却都竖了起来。

  她们很淡定地做着仍然在做的事,但李鱼明明感觉到,自已似乎是被雷达锁定了,还不只一部……,( ̄工 ̄lll)

  “哦!是么……”

  李鱼淡淡一笑,若无其事地道:“那倒是让咱家捡了个便宜,哈哈!家里的东西,适当做些整理就好,也不用太过着急,搬去基县,应该还会有些时日。”

  李鱼说着,返身抱起了儿子:“静静,别老逗他,适当笑一笑就好,笑多了容易呛着。”

  李鱼轻轻拍着儿子的后背,心中急急地想:“远嫁他乡?哪有这么快就找到如意郎君的道理,她……只是要走?设在京城的据点都撤了,她这是打算从此放弃复仇,还是……想化明为暗?可别再作妖了,我这一走,就没人再护着你了。不是,就想不出搬家的借口了么?为什么要说远嫁他乡?”

  第574章 瓜分

  李鱼回来了。

  李鱼被封了爵,爵位不同于官位,它可是可以世袭的。

  这喜悦冲淡了远行的不安,虽说大家基本上都不了解基县,不过在他们的想象中,能被皇帝用做封赏的地方,应该是塞上小江南吧?

  尤其是河陇,汉唐时代定都关中,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富产实也丰富的河陇,号称天下富庶者无出其右,只不过那地方战乱太多,总是动荡不安,所以财富过于集中,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所以总体上给人一种穷的感觉。

  但是陇西李氏,在唐时七宗五姓中,已然排名第三,在其上只有崔氏、卢氏,足见其实力。

  所以,全家人对于未来还充满憧憬的。

  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着未来的规划,当听说囿于西域形势,朝廷对李鱼的封地税赋实行额定征收,额度之上多收多少都是李家的,若是不足反要李家补足,一众李家娘子军更是摩拳擦掌。

  农林牧副渔,各种生财之道纷纷提及,谈笑之间,仿佛李家已经成了基县首副。只是这融洽的气氛到了晚上,未免就有些暧昧起来。

  杨思齐杨先生自从听说要去陇右,还要由他来设计、打造一座城池,整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这一晚上就没见人影儿。等潘娘子去拖他休息的时候,因为还没勘察基县地形,杨先生只做不受地形限制而必须要有的城市规划,业已画了满满一张设计图纸。

  这位杨先生,到真是一位事业狂人。

  而潘娘子一走,花厅中的氛围便透着一些儿古怪。

  天色很晚了呢!

  这年代也没有电视、手机可以消磨时光呢。

  大家坐在这里也好久了呢,要不一块儿打打叶子牌?

  铁无环和狗头儿、陈飞扬悄悄到花厅外走了一圈,却连最迟钝的狗头儿都察觉了室中诡异的气氛,于是哥三儿很不讲义气地又悄悄溜了。

  深深和静静当然不认为郎君今夜会陪她们,不过,作作和吉祥中总得选一个吧?如果她们现在走掉,会不会让现场气氛更尴尬?所以姐俩儿只好装傻。

  吉祥和作作其实也没那么饥渴啦,男人走了这么久,当然会想亲热一下,但也不至于一晚都等不得。但是,总觉得郎君今晚陪谁,就是心里更爱重谁多一点怎么办?

  所以……很久以后,深深真的鼓足勇气,打算拿出叶子牌的时候,终于有人来解围了。

  精力旺盛了一天的李家大宝终于困了。

  宝宝困了,就开始叽歪起来,蹬着藕节儿似的胖胖的小腿,嘟着嘴巴,开始发脾气。

  然后,他就爬到了吉祥身上。

  看来,平时照顾他最多的,真的是吉祥呢,这时候,孩子总会找他最亲近的人。

  “好儿子!不愧是我亲生的”

  作作开心地看着吉祥抱起了她的儿子,眉飞色舞。

  她决定,明天瞒着婆婆,再给儿子吃一根猪尾巴。

  婆婆总说小孩子容易滑肠子,不肯现在给他吃肉,作作有时候就偷偷地喂点儿,她决定明天让厨下把猪尾炖得烂烂的,犒赏儿子。

  “宝宝乖,不闹了不闹了,姨姨哄觉觉,姨姨哄觉觉。”

  吉祥抱着大宝,轻轻地颠着:“我带宝宝去睡了。”

  吉祥一走,深深和作作如蒙大赦,忙也起身告辞。三女一走,作作登时媚眼如丝……

  李鱼回头时,就见她轻轻地咬着下唇,眉梢眼角,都是春意盎然。

  一夜无话,其间香艳,旖旎无边,诸多情趣,实是不宜言述。

  李鱼早晨醒来的时候,仿佛耳边依旧回响着作作那勾魂摄魄撩人情欲的细细呻吟。

  “咦?不是回响!是真的!”

  作作还闭着眼,脸色潮红,依偎在他身上,一条修长销魂的大腿搭在他身上,柔滑香斩的纤纤玉手习惯性地就向下摸了下去。

  很快,又是一场大战,直到她酥胸起伏,汗湿秀发,羊脂堆玉般一个身子仿佛被抽了筋,整一个粉腻雪白的身子连挂在他身上的力气都没有了,那一双销魂蚀魄的大腿还不时地抽筋似地抽搐一下。

  李鱼才一脸不屑地起了床。

  嘁,明明卖力气做运动的是我,真不明白你们女人为何那么累的样子,现在不仅眼皮睁不开,说话都咿咿唔唔地听不清了。

  李鱼洗漱停当,吩咐丫环不要吵醒作作,赶去花厅的时候,花厅中气氛与昨日大不相同。

  此刻厅中就坐的都是男人,铁无环、陈飞扬、狗头儿、康班主、刘老大、华林……

  乍见故人,李鱼也是欢喜非常。

  听康班主说起要在京郊别业中为他设宴,李鱼笑道:“哦?你在京郊盖了别墅了?看来如今混的当真不错。”

  华林道:“康班主如今可是八柱之一,早阔起来了。”

  “哦?你已晋升八柱?西市如今,如何啊?”

  康班主笑吟吟地道:“好!一切都好!第五大梁平素不常去西市了,杨大梁还是一如既往。不过,良辰美景两位姑娘新提拔上来几个,虽不称大梁,却暂代大梁职务,干的蛮好。

  那个陆希折,小郎君还记得吧?还是小郎君你招揽进西市的呢,这小子挺能干,如今忝为八柱之手了,是良辰美景两位姑娘最得力的臂助,我常听人说,良辰美景两位姑娘都很属意他,有可能姊妹俩会一起下嫁,做他妻子呢。”

  李鱼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嗯!那个陆希折,我有印象,人挺不错 的。”

  说着,李鱼的颊肉不禁抽了抽,耳边依稀响起驼铃声……响起陆希折那习惯性的尖叫:“不好啦,小郎君又出事啦……”

  嗯,那一阵儿,是皇帝特许的三百九十名死囚回京待决的日子将近,他想假死逃脱,带家人避往西域。结果……,任凭他如何的花样作死,却总是被陆希折给“救”回来,往事不堪回首啊!

  如今想来,当年的常剑南,坟头早已野草蔓蔓,乔大梁业已尸骨朽烂,自已曾的小跟班,都已成为八柱之首,还得到了那对坐拥整个西市的姊妹花青睐,要尽享齐人之福呢。

  啊!人生,变化真大呀……

  一时间,李鱼颇感唏嘘,他这个无意中闯入大唐世界的小子,如今在很多人眼中,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前辈了呢。

  ************

  “东篱下”,一个最大的雅间内,坐着几人。

  章太浪,年近中旬。文长风,还要比他年长些。

  萧影鸿、陈剑平,莫莫,张笑来,年岁与陆希折相当,但若论品貌形象,只有萧影鸿堪与之比拟。

  门口有侍卫,枪一般地站着。

  室中,陆希折陆大柱与几人围坐案前,桌上虽有酒菜,但看他们模样,却不似对外所说那样,是小聚饮宴。

  章太浪,陆希折所举荐,现在主要负责西市对外人脉的经营,虽不是大梁,实在干着大梁的事情。

  文长风,第五凌若怀了身孕,很少再来西市之后,他便脱颖而出,现在算是第五凌若最强力的助手,实际上做了半个西市财神。

  萧影鸿、陈剑平,位居八柱之末,不过在西市,业已是十分了得的人物。

  莫莫,张笑来,十六桁中人物。

  他们和陆希折一样,都是苏有道派进西市的人。

  苏有道本想安排他们控制西市,以此巨额财富,做为李承乾保住皇储之位的资本,可惜世事变幻,当他们成功地把持了西市诸多重要职位,渐渐将良辰美景架空之后,李承乾却因为齐王叛乱而暴露,被大帝果断地抹杀。

  苏有道也以身殉了他的道。

  如此一来,陆希折等人的处境就尴尬了。

  他们都成了风筝,断了钱的风筝,他们要保的人已经完蛋了,一手把他们栽培起来的苏先生,也往生极乐了。

  他们……该怎么办?

  昨日,他们又听说李鱼出现了,而良辰美景两位姑娘还兴致勃勃地要参加他的宴会,众人顿感不安。李鱼,那可是西市的一个传奇,之前西市那一片的血雨腥风,何曾少过他的身影?

  众人得以上位,得有今日,全是李鱼把西市拆了个七零八落之后的事,才有了他们成长、壮大的空间。

  现在,那个人又出现了,良辰美景还要与其接触,众人越想越不安,才有了今日之会。

  陆希折看看众人忐忑的神情,道:“大家也不必过于紧张,我已打听明白,李鱼受封男爵,将往陇西上任,要远离京城了。”

  众人一听,顿时松了口气,但负责对外人脉的章太浪却马上道:“据我所知,李鱼受封基县开国男爵,而基县,现在还被吐蕃人占着,吐蕃人一日不退,他就无法上任。如此一来,还不知道他要在京城待多久。”

  众人一听,顿时又提心吊胆起来。

  张笑来道:“太浪,基县之乱,何时可以平息?”

  章太浪道:“皇帝已派兵却敌,至于那边的战况 ,实不相瞒,我以前并未打听过,如今已使人探察了。”

  一时间,几个西市商业集团的大佬,突然开始关心起国事来,就陇西局势纷纷发表看法,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最多一个月,基城必然收复,李鱼这个不安份的家伙就能走马上任。

  莫莫松了口气,道:“如此说来,我们只要一个月内偃旗息鼓,莫叫李鱼发现什么不妥,以后便能高枕无忧了。”

  陆希折笑笑,道:“正是如此!”

  文长风一拍几案,道:“李鱼又没有三头六臂,有什么可怕?你们何以如此忌惮他。”

  众人都拿眼乜他:“你个只会拨拉算盘珠子的家伙懂个屁,就是因为看不出他有什么可怕,可他总是可以干出叫人害怕的事儿来,所以才怕啊!”

  文长风横目一扫,又道:“希折,以我之见,你不如把良辰美景干掉算了,苏先生已然过世,今后我等只为自已而活。便占了这西市,今后你我呼风唤雨,可不快活?”

  陆希折淡淡地道:“现在我等就是大权在握,又何必定要篡位?如果良辰美景两位姑娘安心待在楼上,并不过问西市事务,便让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