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天子(殷扬)-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旦、李显、太平公主这三个儿女,以及李隆基、李成器、李成义、李重润这些孙儿孙女,还有武三思、武承嗣这些侄儿侄女全部集中在这里,站在榻前。

气氛凝重,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好端端的,武则天说病就病了,得到武则天重病的消息后,李隆基他们就赶了来。先是太监忙着诊病,却是没有查出病因。

“娘。”眼泪在眼眶里滚来滚去,李旦再也忍不住了,跪在武则天榻前,放声痛哭。

“娘。”武显和太平公主也跪了下来,个个大声哭泣。

“祖母。”看着武则天这副重病的样儿,李隆基心中一疼,跪了下来。

真心来说,武则天对李隆基很不错,尽管有时会发作,会收拾李隆基。不管怎么说,武则天应该是个好奶奶。

“祖母。”李成器、李成义这些孙儿孙女齐刷刷跪了下来。

“陛下。”武三思和武承嗣也跟着跪下痛哭。

一时间,屋里哭声一片。

“太医,你说,要如何才能救得娘?”李旦冲太医问道。

“哎。”太医一声叹息,道:“皇嗣有所不知,陛下这病很怪,请恕老朽无能为力。”

“甚么?”武三思一声惊呼,冲太医喝道:“你没说谎?”

“这这这……陛下的时间不会太多了,也就十天半月的样子。”这些太医商议一阵后,犹豫了好一阵。这才道。

“十天半月?”一片轰鸣声响起。所有人大为吃惊。

“陛下。您要是走了,这江山社稷谁来继承呀?”武三思一边流泪,一边大声叫嚷。

“陛下,江山社稷不能无主呀,这可是陛下九死一生得来的。”武承嗣也是叫嚷。

太平公主和李显眼睛瞪得大大的,打量着武则天,一脸的紧张。

武则天时间不多了,这后事得安排呀。尤其是江山传于何人这事儿得确定。由不得他们不紧张。

“你……”李旦眼睛一瞪,如同疯了似的,一把揪住武三思的衣襟,吼得山响:“此时此刻,你不思如何救陛下,你却想着江山社稷,你安的甚心?你说,你给我说清楚。”

吼声如雷,口水乱溅,喷了武三思一头一脸。

李旦被赞为“谦恭孝友”。性情温和,很少有发火的时候。象这般怒火冲冠的事儿还真不多。

武三思一愣,随即喝道:“我这是为陛下着想。陛下的江山社稷要是没有传承,陛下的努力不是白费了么?”

“没错。”武承嗣也来帮腔。

李隆基一把拽着武承嗣的衣襟,沉声喝道:“好你个狗东西,枉陛下器重你,原来在你眼里只有江山社稷。陛下的安危你不放在心上,你是禽兽不如。”

“我抽你。”李隆基右手一挥,重重一个耳光打在武承嗣脸上。

感受到火辣辣的疼,武承嗣脸孔扭曲,欲要喝问,李隆基左右开弓,把武承嗣的话打回肚里去了。

“打得好!这种狗东西就是该打!”李旦大声赞好,右手一挥,一个耳光抽在武三思脸上,一个清晰的指印出现。

李旦的性格温和,动手打人的事儿扳着手指头也数得过来,武三思一下子被打懵了,张大嘴巴,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该打!该打!”李显和太平公主也是赞成。

二人摩拳擦着,眼看着就要上来揍武三思和武承嗣。

“住手!”就在这时,只听一声断喝,一个和尚快步进来。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慧辩。

“大师,您要救救娘呀。”李旦噗嗵一声跪了下来,冲慧辩叩头,太过用力,额头上起了好几个青包。

“大师,请您施展大法力,救救娘。”李显和太平公主也跪了下来,不住叩头。

“起来,起来。”慧辩把三人扶起,道:“贫僧得到陛下生病的消息,这就赶来。容贫僧察看病情再说。”

众人让开,慧辩来到武则天软榻前,睁大眼睛,一番查看。

“不好。”慧辩脸色大变,一脸的惊慌。

“大师,何事不好?快说呀。”李旦忙催促道。

这话正是众人所想,无不是睁大眼睛瞪着他。

“陛下这不是病,是灾。”慧辩一脸的心惊样儿,脸色都变白了。

“灾?”一片不解声响起。

“这是上天降灾,需以子侄辈禳福,方能消除。”慧辩沉吟着道:“需斋戒七七四十九日。这四十九日里,只能一日喝一碗水,不能进食,唯有如此诚心,方能救得陛下。”

“我愿意。”李旦想也没有想,脱口道。

“我也愿意。”李显跟着道。

“我……也愿意。”太平公主微一犹豫,立即有了决断。

武三思和武承嗣犹豫不决,想要斋戒,一想到斋戒的可怕后果,又退缩了。

四十九日每天只喝一碗水,不吃东西,就是铁人也会饿死,他们不得不怕。

“要是再有两人斋戒的话,就好办了。”慧辩目光停在武三思和武承嗣身上,问道:“你们可愿为陛下祈福?”

“我……愿意。”武三思非常不愿意,被点名了,又不得不同意。

要是不表示一下自己的忠心,这江山社稷难以落到自己头上。

“斋戒的时候,我可以买通看守,给我送吃送喝。”武三思心里如此想。

“我……愿意。”武承嗣也想买通看守作弊,立时同意了。

“大师,我们也愿意。”李成器他们围上来。一脸的期盼。

“斋戒纯属无稽之谈。不可信。武则天的病来得奇怪。事先没有一点儿征兆,这会不会有诈?”李隆基在心里暗道。

“没错,这事有诈,很可能是装病,在试探忠心吧。”李隆基念头转动,立时想明白了。

“大师,我也愿意。”李隆基想明白后忙道。

“你们有如此诚心,非常好。只是。陛下这病只需子侄就可,皇嗣、庐陵王、假梁王、武大人,随我来吧。”慧辩转过身,快步而去。

李旦、李显兄弟二人快步跟上。

武三思和武承嗣落在最后。

来到佛堂,慧辩给四人一人一间屋子,派和尚守着。

“八弟,我们一定要好好斋戒,为陛下祈福。”李显在进屋前冲李旦道。

“七哥放心,我明白。”这话也是李旦想说的。

武三思进入自己的房间后,竖起耳朵听了一阵。道:“来人,来人。”

一个小和尚进来。武三思取出一块美玉递给小和尚,道:“不成敬意,还请小师父收下。”

“你有何事?”小和尚微一犹豫,接在手里问道。

“小师父,还请给我送些美食来,武某有重谢。”武三思笑着道,笑容亲切,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

“行。你要记得你的话呀,一定要谢我。”小和尚眼里闪过一抹贪婪。

“小师父请心,包准不会少了你的好处。”武三思拍着胸脯保证。

武承嗣进入房间后,叫来小和尚,行贿一通,搞定了这进食问题。

自此以后,武三思和武承嗣两人每日大鱼大肉的吃着,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李旦进入房间后,每日里只喝一碗水,三天后就饿得不行了。

“皇嗣,你何苦如此,只需要你说一声,我就给你送来好酒好肉。”一个小和尚进来,冲李旦道:“这酒肉也费不了几个钱,只需十金一天就成。”

“你走。休要乱我诚心。”李旦眼睛一瞪。

“皇嗣,你也读过佛经,学过佛理的,你当知道只要心中有佛就可成佛,这与吃不吃肉,喝不喝酒无关。”小和尚诱惑道。

“滚!”一向不发火的李旦双眼一翻,大声吼道。

“你……”小和尚碰壁了,很是不爽,脸色难看的退走。

又过了一天,这个小和尚又来了。这次,他不是空着手来的,而是端着一只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鸡来的,他一进屋,满屋飘香。

闻着这香气,李旦的口水流出来了,眼睛放光,目光落在鸡上,再也移不开了。

“吃吧,吃吧。”小和尚满脸堆笑,道:“看在你心诚的份上,我不要你的金了,送给你吃。快吃吧,趁热吃。”

“咕。”李旦望着鸡,不住吞口水。

右手伸出来快碰到鸡,猛的停下来,右手一挥,鸡就滚到地上。

李旦猛的站起身来,吼道:“枉你是信佛,竟然诱惑我,你滚。”

小和尚一个激灵,转身就要走。

“把鸡弄出去。”李旦喝道。

“不识好歹。”小和尚嘀咕一句,清理干净,出屋而去。

又过三天,李旦消瘦了一圈,眼睛陷下去了,很是虚弱,没有力气了。

小和尚又来了,这次不仅仅是带来一只鸡,更是带来好多美食,摆在屋里,道:“皇嗣,你放心吃吧。你放心,我不会说。这事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滚!”李旦喝道。

“行。我滚,行吧?我就要看你能忍到甚时候。”小和尚走了,却是留下了美食。

依小和尚想来,李旦一定会禁不住诱惑,一定会偷偷的吃。过了一个时辰,小和尚进来一瞧,只见美食依旧,李旦动都没有动。

又过了两天,李旦更加虚弱了。

慧辩亲自来了,带来很多美食,笑眯眯的,道:“皇嗣,这信佛与吃不吃东西没关系,只要心诚就行。你放心,我不会说的,不会有人知晓。”

慧辩是这里的主持,他的话很有信服力,按理说,李旦会相信。

然而,让慧辩意外的是,李旦只说了一句:“天知地知!”(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侄子不如儿子亲

慧辩能言善辩之人,立时道:“皇嗣能有如此诚心,天地感动,更不需如此了。吃吧吃吧。”亲手拿起一只鸡腿,递向李旦。

李旦右手一挥,把慧辩的手挡开,道:“休要误我。”

慧辩笑道:“皇嗣,你学过佛理,知晓佛家之事,初祖不也吃肉喝酒?二祖本是一将军,杀人如麻,最后信奉佛教,被达摩祖师收为弟子,传承衣钵。杀人如麻之人尚可成为佛徒,你吃点肉喝点酒,区区之事无碍于诚心。”

说到这里,把鸡腿送进嘴里,放开了大嚼,道:“你瞧,我这和尚不也吃肉?”

李旦看得一愣,眼睛放光,不住吞口水。

慧辩看在眼里,大为满意,心想李旦还是被他蛊惑了。

然而,他的念头刚刚升起,只听李旦道:“我心如铁,你诱惑不得。”

目光移开,盯着别处。

“这酒不错。”慧辩斟上一杯酒,一仰脖子喝干,亮了亮杯底,大声赞道:“好酒!好酒!”

李旦一动不动,跟雕像似的。

“真是冥顽不灵!”慧辩嘀咕一声,在心里暗道:“我就不信,诱惑不了你。”

坐下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一边吃喝一边赞好。

李旦饿了好几天了,他当着李旦的面大吃大喝,大声赞好,这是天大的诱惑,按理说李旦应该禁受不住才对,而然,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直到快吃撑了。李旦还是没有动静。

“不对。”慧辩上前一步。把李旦仔细一打量,李旦竟然晕过去了。

“你宁愿饿晕倒,也不动摇,贫僧服气了。”慧辩冲李旦合什为礼,命人进来救李旦,转过身大步而去。

xxxxxxxx

武则天寝宫里,武则天红光满面,精神抖擞。龙马精神,哪有一点儿得病的样儿。

“贫僧见过陛下。”慧辩进来,冲武则天见礼。

“原来是大师,快请坐。”武则天挪过一张铺着锦绣的矮几,请慧辩坐下来。

“大师,斋戒之事如何了?”武则天问道。

“陛下……请恕贫僧直言之罪。”慧辩微一沉吟道。

“直言好,直言好,朕就是爱听直言。”武则天微微颔首。

“侄子不如儿子。”慧辩直言道。

武则天眉头一挑,如同利剑似的,道:“能详细点么?”

“武三思和武承嗣到了佛堂。就行贿,要好酒好肉。整日里吃好喝好,日子过得优哉悠哉。”慧辩摇摇头,道:“他们那不是斋戒,比起在自己府里还要舒适。”

“砰!”武则天右手重重砸在短案上,脸色难看之极,沉声喝道:“两个狗东西,枉朕器重他们,疼他们,给他们高官厚禄,他们竟然欺骗朕!哼!”

一声冷哼,如同炸雷似的。

武则天对武三思和武承嗣寄予厚望,想要把江山传给二人。即使二人没有过人的才华,至少也要有点诚心,为武则天祈福真诚些。他们倒好,只管吃肉喝酒,纯粹就是走过场,由不得武则天不怒。

“老七老八呢?”武则天问道。

“庐陵王心诚,坚持不食,无论贫僧多加诱惑都是如此。”慧辩眼里不乏钦佩,道:“实在坚持不住了,他每天多要了一碗水。”

“老七,不愧是朕的好儿子!”武则天眼里泛着泪花,一脸的自豪,道:“饿了这么多天,就是铁人也是禁受不住,他只多要一碗水,这孝心娘知道了。”

饿了这么多天,铁人也会垮掉,李显就是偷偷吃点东西,武则天也不会怪罪。李显只是每天多要一碗水,这份孝心无论怎样赞扬都为过。

“老八呢?”武则天问道。

“恭喜陛下,有一个至孝的儿子!”慧辩站起身,冲武则天道贺。

“这话怎讲?”武则天充满期待。

“无论贫僧怎么引诱,皇嗣心如铁石,不可动摇,直至饿晕倒。”慧辩接下来,把事情经过说了。

“呜呜!”武则天掩面而泣,一个劲的道:“老八呀老八,娘错怪你了,错怪你了!”

武则天一向把不李旦放在眼里,对这个儿子很是不满意,因为李旦没有过人的才华,没有强势的性格。

“不对!”猛然间,武则天想到了什么,道:“这会不会是三郎的主意?三郎这小子,莫看年纪小,却是贼精贼精的,不会是他识破了吧?”

武则天还真说对了,李隆基就是识破了,知道这是武则天在试探。

不过,李隆基也没有提醒李旦,因为这是试探,不会有性命之忧,至于饿上几天,那有什么了不得?太子要面临的挑战比起饿上几天困难得太多了。

对于李旦的心性,李隆基特别放心。李旦注重亲情,为了武则天可以把性命搭上,不管武则天怎么试探,都是一个结果,那就是李旦很不错。

这点,早在武三思和武承嗣借用李隆基暴打张昌宗一事告刁状时就得到了验证。在当时,李隆基已被逼入“绝境”,狄仁杰准备牺牲掉李隆基,保全李旦。而李旦却是不愿舍弃李隆基,把所有罪过都揽在自己身上。

“陛下放心,即使楚王识破了,也传递不了消息。”慧辩信心十足。

“那就好。”武则天终于放心了。

“老八,你如此孝心,如此坚韧,不愧是朕的好儿子。”紧接着,武则天抹着眼泪,道:“来人,准备热汤。”

贾铭应一声,忙去安排。

“有劳大师把他们带来。”武则天冲慧辩道。

慧辩应一声,快步而去。

“老七老八,可苦了你们。”武则天眼里泛着泪花。很是激动。道:“要不是大师之计。娘还不知你们有如此孝心。”

抹抹眼泪,武则天来到门口,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一脸的期待。

没过多久,只见李旦、李显很是虚弱,在几个和尚的搀扶下而来,武三思和武承嗣龙马精神。跟在后面。

“见过陛……”李显和李旦声音极低,没有力气,就要向武则天见礼。

“老七老八,娘有愧于你们。”武则天快步而来,一脸的怜爱之色,双臂张开,把李旦和李显搂在怀里,母爱泛滥,未语先落泪:“呜呜!”

“娘!”感受着武则天浓浓的母爱,李显和李旦激动难已。紧紧拥着武则天,眼泪如同泉水般涌出:“呜呜!”

娘儿叁相拥而泣。感天动地。

武三思和武承嗣看在眼里,隐隐觉得不对劲,忙上前见礼道:“侄儿见过陛下。”

武则天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直接把他们无视了,仿佛他们是空气似的。

“这……”武三思和武承嗣心中那种不妙的感觉更加浓烈了。

若是武则天打他们骂他们也比无视要好,要好上千百倍。

哭了一阵,武则天用衣袖给李旦和李显擦眼泪,小心翼翼,仿佛这是她的心肝宝贝似的。

这又惹得李旦和李显好一阵激动。

武则天拉着两个儿子回到寝宫,命人送来热汤,端起一碗,拿着勺子,来到李旦面前,一脸的柔和慈爱之色,道:“老八,苦了你呀。来,娘喂你汤。”

舀起一勺热汤,吹了吹,这才递到李旦嘴前。

“娘!”李旦这辈子打记事起,就从未得到武则天如此爱怜,激动得泪水长流。

武则天极有耐心,一勺一勺的喂着李旦,直到一碗热汤喂完。

然后,武则天又端起一碗热汤,一勺一勺的喂着李显,这让李旦好一阵激动。

武三思和武承嗣看在眼里,羡慕忌妒恨,恨不得与李旦李显换个位置。

喝了一碗汤,李旦和李显脸色不再苍白,多了一抹红润。

歇了一会儿,李旦和李显又喝了些汤。直到身体适应了,这才少量进食。

进食之后,兄弟二人的气色一下子好多了,脸上有了血色。

“传旨:召集群臣,朕有事要说。”武则天大声下令。

然后穿戴整齐,武则天拉着李旦和李显,直奔甘露殿而去。

自始至终,武则天瞄都没有瞄一眼武三思和武承嗣,这让二人心中很不自安,很想拍武则天的马屁,却是没胆,只得闷在心里。

愣了愣,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只得强忍着心惊,落在最后。

群臣得到消息,赶来甘露殿,个个一脸的莫铭其妙。

“这都甚时间了?还要上朝。”

“这快晚上了呀,上甚朝呀。”

“休要乱说。陛下这时节上朝,定然是有天大的事儿了。”

群臣议论纷纷,猜测多端。

很快的,只见武则天一行到来。今儿的武则天与往日不同,打量李旦李显二人一脸的慈爱之色,与往日里不冷不热的情形截然不同。

“发生何事了?陛下怎会如此亲近皇嗣和庐陵王呢?”

“这不对呀,陛下历来就对庐陵王和皇嗣不假颜色呀,今儿会不会是日头打西边升起?”

“怪事怪事。”

群臣万分不解,个个一脸的诧异。

“看来,立太子这事快要水落石出了。”狄仁杰和张柬之对视一眼,大为欢喜,在心里暗道。

“父王瘦得皮包骨了,嗯,却是大事搞定,也值了。”李隆基看在眼里,也是欢喜。

李旦瘦成这样了,不算个事,只需要将养将养就会恢复。饿出个太子之位,也值了。

“来,坐到这里。”武则天亲手挪过两张矮几,扶着李旦和李显坐在她身旁。然后,武则天这才坐在宝座上。

至于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只有灰溜溜的去群臣的角落里站着。

“国老,你说得对:侄子不如儿子亲!”武则天不等群臣见礼,呵呵一笑,冲狄仁杰感慨一句。(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立子

“嗡!”

武则天话刚落音,殿里就炸了。

群臣个个惊诧不已,一脸的难以置信。

众所周知,武则天偏向武氏,为此不惜纵容武三思和武承嗣这些侄子,这是武氏作威作福,横行不法的原因所在。

而李氏却是处于劣势,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却是被武则天发配到房州去,一去十几年不能回京,等于是让李显自生自灭了。

至于李旦这个儿子,武则天同样不把他放在眼里,想要喝斥就喝斥,想要训他就训他。就是武三思和武承嗣对李旦痛下辣手,武则天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今天,武则天却是当着群臣的面,公然说出“侄子不如儿子亲”的话,这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这话意味着武氏在武则天心目中彻底失去了地位,意味着李氏的地位将会大涨。

如此巨大的变化,群臣想到了“变天”这两个字,谁能不惊诧?

狄仁杰也是好一通惊讶,嘴巴张了张,愣是没有说出话来。

“侄子不如儿子亲”,这是狄仁杰用来反对立武氏为太子的重要依据,而且,狄仁杰不止一次说过这话,而是多次说过。只是,每当说出这话时,武则天不会公然赞赏,只会稍为赞同一下罢了。

如今天这般公然赞同,还是头一回。

“这意味着立太子一事陛下已经有了决断。”狄仁杰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太子之位非李氏莫属!”

张柬之、宋璟、张说这些才思敏捷之人很快就想到这点,一脸的欣慰。

立太子这事争论了快十年了。终于有了结果。而且还是他们支持的李氏胜了。他们不能不喜。

“李氏当太子是必然,这只是成功了一步,还有第二步需要运作。”李隆基微微点头。

这太子之位非李旦莫属,唯有如此,李隆基才能当上皇帝,开创开元盛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得先让武则天立李氏为太子,然而才能确定究竟是立谁。

“不!”武三思和武承嗣听在耳里。如同雷霆轰鸣似的,摇摇晃晃,几欲晕倒。

以前,是武氏占了上风,武三思和武承嗣春风得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如今,情势颠倒过来了,是李氏占了上风,武氏势屈。他们离太子之位更加遥远了,由不得他们不急。

“敢问陛下。何出此言?”武三思急了,顾不得别的,大声问道。

这话正是群臣心里所想,齐声附和。

上次关于立太子一事发生了大争论,难有定论,武则天很烦。这才过去多少时日,武则天就有了决断,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哼!”武则天冷哼一声,如同炸雷似的,冷冷的瞪了武三思和武承嗣一眼。

二人只觉武则天的目光如同刀子似的,一缩脖子,大气也不敢出。

“两个狗东西,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