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狂士(高月)-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臻没有吭声,其实他也有这种感觉,他想到了自己的兴唐会金牌,李显和李旦为什么会给他只有皇族才能拥有的金牌,总是有原因的,难道就是这个原因吗?

这也正是李臻急着要弄清真相的原因,既然他师父是知情人,为什么不来问问师父呢?

“怎么,你觉得我的想法很荒谬吗?”狄燕回头望着他道。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因为这两块玉佩,虽然龙凤饰品在平头百姓是很寻常,但在贵族或者重臣那里却很少看见,这是很大忌讳,而这两块玉佩显然不是普通人能拥有,我就在想,谁会拥有龙凤玉佩呢?只能是皇帝所赐。”

“或许有这种可能”

李臻叹息一声,“现在一切都是猜测,我只能见到师父后,才能明白真相。”

狄燕点点头,又问道:“那你怎么去见师父,他可是在婺州啊”

李臻无所谓地耸了一肩,笑道:“我打算先找到一点高丽复国会的线索,然后交给秋娘和吕晋去追查,我跟你赶去婺州,就当那边也有一点线索吧”

狄燕笑了起来,“难怪你要拉我一起来,原来是想让我做你的保镖”

这时,院子里传来手下的禀报:“禀将军,林太守前来拜访”

李臻还准备前去拜访林清,没想到他居然主动上门了,李臻快步来到了前面大堂,只见太守林清正负手站在门前,后面还跟着长史赵文初,以及都尉庄文重,客栈掌柜吓得面如土色,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李臻走了出来,拱手笑道:“怎么还烦劳太守亲来,等会儿李臻前去拜访就是了。”

林清回一礼,微微笑道:“李将军是贵客,怎么能让贵客住客栈,馆驿已经收拾好了,我特来请李将军搬去馆驿客栈也是李臻临时落脚休息,否则他二百名手下都到来,小小客栈哪里住得下,李臻也不客气,欣然点头道:“既然太守如此诚意邀请,李臻就却之不恭了。”

他随即回头对手下道:“让大家收拾一下,准备搬去馆驿居住”

几名手下飞奔而去,李臻又对林清笑道:“搬家需要时间,不如林太守和赵长史先进来坐一坐。”

林清和赵文初对望一眼,都笑了起来,“那就先打扰了”

掌柜早去准备了会客堂,几人来到客栈的会客堂内坐下,掌柜给他们上了茶,知趣地退下,林清刚才已经向庄文重了解了情况,庄文重是太守林清的心腹,被武三思出卖,却又得到李臻的全力帮助,林清心中也感激不尽。

他向李臻略略欠身,十分诚恳道:“上次李元嘉叛乱,多亏李将军力挽狂澜,才挽救了扬州,也挽救了我们,在此,我们再次向李将军深表感激。”

林清的话语中有深意,他们和李元嘉都暗中有往来,如果不是因为李臻在,恐怕李元嘉起兵后,他们也会被迫卷反叛,最后必然是死路一条,正是得到了李臻的帮助,才使他们保住官位,没有被牵连,也保住了身家性命,林清和扬州的一众官员当然对李臻深为感激。

“林太守不必如此客气,若不是得到林太守和赵长史全力相助,李臻也未必能击败李元嘉,我们是互相帮助,共度难关。”

“说得好”

林清赞许道:“互相帮助,共度难关,李将军的心胸着实令人敬佩。”

双方又寒暄几句,李臻便将话题转到了他此行的目的之上,他沉吟一下道:“想必庄都尉已经告诉了林太守,我此时再来扬州,主要是为了剿灭高丽复国会的余孽,林太守能否给我提供一点这方面的情报?”

林清脸上微微一热,当初因为武三思的关系,他和高丽复国会一直就暗中有往来,对高句丽人的情况也比较了解,李臻虽然没有这个意思,但林清还有一点心虚,他回头看了一眼赵文初,意思是让赵文初来说此事。

赵文初明白太守的意思,连忙接口道:“当年唐军攻灭高句丽,将大量的高句丽人迁移到大唐各地,扬州也是一个重点迁移地区,其实在高句丽灭国之前,扬州就已经有不少高句丽商人在这里经商、居住,后来又来了上万高句丽移民,有贵族也有平民,他们为了适应在扬州的生活,自发组建了高丽人互助会,也得到了朝廷的准许,可谁也没有想到,高丽人互助会竟然演变成了高丽复国会,令人遗憾”

“那现在呢?”李臻追问道:“这个高丽人互助会是否还在扬州存在?”

赵文初摇摇头,“根据我得到的最新消息,自从京城高丽复国会被剿灭后,扬州的高丽人互助会也仿佛在一夜之间消失了,但我认为他们并没有解散,而是藏匿起来,或者说,暂时不再活动了。”

“如果我们要抓这批人,扬州官府能否提供协助,我是说,他们目前的住址和藏匿之处,扬州官府是否掌握?”

林清沉思片刻道:“其实圣上下旨宣布高丽人互助会为叛逆后,我们也开始着手调查扬州的高句丽人,他们确实藏匿起来,不过我们倒是有一点线索,知道几个人的藏身之处,而且没有打草惊蛇,李将军需要我们立刻动手吗?”

李臻想了想笑道:“先不急,等我的手下明后天到齐后再动手也不迟,不过还是要监视住他们,以免他们闻讯逃走。”

第0312章分兵南下

虽然高句丽国灭亡后,迁入扬州的高句丽人有近万人之多,但对于百万人口的扬州城,这些高句丽人还是算不上什么,大部分高句丽都是普通平民,或在乡村内种田为生,或者在城市内做小买卖、当伙计、酒保等等。

经过二十余年的生活,第二代高句丽人都已是土生土长,言谈风俗基本上都和本地人没什么区别了,很多年轻人都不再认为自己是异国人,都把自己视为大唐一员。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高句丽都对故国淡漠了,还是有部分一心复兴故国的高句丽人,他们大多是原来的高句丽贵族,在大唐的地位下降,更使他们无比怀念故国的生活,扬州一向是高丽复国会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最早的高丽人互助会就是由在扬州经商的高句丽商人们组建。

扬州的高丽复国会规模也仅次于洛阳和长安,有一百多名骨干,主要以经商为主,扬州的高句丽富商颇多,也成为了高丽复国会最重要的经费来源地。

不过自从刺杀相王李旦导致洛阳的高丽复国会被完全摧毁后,扬州的高丽复国会也在一夜之间沉寂了,包括扬州高丽复国会的首领裴顺清也不知所踪。

扬州南市的药行内,有一家专门卖人参的店铺,叫做北参王,这家店铺是在五十年前由一名高句丽药商所开,经营了五十年,它已成为大唐两大参铺之一,另一家是长安的仙草堂。

药铺的主人叫做泉重熙,年约三十余岁,是创办这家店铺的高句丽人的长孙,但在大多数时候,他都使用汉名张全,包括在官府中的登记。

泉重熙也是高丽复国会的活跃人物,他的祖父在创办北参王药铺的同时,也创办了高丽人互助会,可他怎么也想不到,数十年后,高丽人互助会竟成为了高丽复国会的掩护,他孙子更是复国的积极倡导者。

泉重熙曾经是高丽复国会扬州地区的首领,但自从剑东熙掌握了复国会大权后,便将心腹裴顺请安插到了扬州为首领,泉重熙反而成为了副职,这令他心情极为不爽。

不过剑东熙不久前被杀,裴顺清仓皇逃亡,又使得泉重熙的心情好了起来,他就指望着风头过去后,他再重新统领扬州的高丽复国会。

这些天泉重熙极为低调,基本上不再出门,所有的高丽复国会成员也都隐藏在街头巷尾中,做着普通人的事情,高丽复国会就仿佛空气一般在扬州消失了。

这天中午,一名年轻少妇带着几名随从来到了北参王店铺内,一名伙计照例热情地迎了上来,“夫人是来买参吗?我们店里各种名贵的人参都有,保证夫人满意!”

这名少妇正是赵秋娘装扮,她走进店内坐下,将手中盒子打开,里面全是黄澄澄的金锭,将伙计眼睛都照花了,他结结巴巴问道:“夫人,要买…买什么?”

“我要十棵千年人参。”

伙计半天合不拢嘴,对方居然要千年人参,而且要十棵,这可不是他这个小伙计能做主的事情,他急忙跑去找来掌柜,片刻掌柜匆匆赶来,掌柜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也是高句丽人,长得颇为高大,但他一脸笑容,就算再挑剔的人见了他,都会心生好感。

“你就是店掌柜?”赵秋娘冷冷问道。

掌柜满脸陪笑道:“小人就是店里的掌柜,夫人是第一次来买人参吧!”

店掌柜说得很含蓄,其实就是在说赵秋娘不懂行,百年人参就已经是极品,千年人参更是罕见,一般只有宫廷内才有,就算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更不用说要十棵千年人参了。

不过掌柜听出对方是京城口音,倒也不敢太得罪了,一般京城来的大客户非权即贵,他可不敢大意,又笑道:“千年人参是极为稀罕之物,一般市场上很难看到。”

赵秋娘哼了一声,“我在仙草堂就买到了三棵千年人参,想在你们这里再买几根,如果你们店没有就直说,别找什么借口。”

掌柜愣住了,对方把长安仙草堂搬出来,看来也不是不懂行啊!难道是来砸牌子?他心中有点不安起来,想了想道:“小店倒是有两三棵,不过店有店规,普通伙计只卖普通人参,我负责卖百年人参,如果要买千年人参,那必须看我家东主是否同意了。”

“你们东主在吗?”

“在当然在,请夫人稍坐,我去禀报东主。”

掌柜急急向后院走去,赵秋娘的目的就是来试探泉重熙是否在店内,他见掌柜去禀报了,立刻回头给一名手下使个眼色,手下会意,转身出去了。

泉重熙住在后院的主堂中,他正在品茗一碗参茶,这时掌柜匆匆赶来,在门口道:“东主,来了一个要买千年人参的女人。”

“千年人参?”

泉重熙冷笑一声,“这还用得着向我禀报吗?这种无理取闹的人,赶出去就是了。”

“可她说她在长安仙草堂买到了三支千年人参。”

“什么?”

泉重熙一怔,他不可置信地摇摇头,“不可能,仙草堂只有一支压箱的宝贝,怎么可能卖给她,更别说三支了。”

“她是什么来历?”泉重熙又问道。

但他话音刚落,便听见‘轰!’的一声巨响,从后窗和前门同时扑进来三四名黑衣武士,他们快疾如腾鹰,猛地将尚未反应过来的泉重熙掀翻在地,迅速将他嘴用破布堵住,又将他手脚捆绑起来。

旁边的掌柜吓得目瞪口呆,眼睁睁看着东主被捆绑,却说不出一句话,这时,一把雪亮的长剑架上了他的脖子。

掌柜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这时,赵秋娘缓缓走了进来,对掌柜冷冷道:“药铺照常营业,若有人问东主,就说他出去催货了,明白吗?”

掌柜呆呆地看着赵秋娘,这才终于明白过来,没有什么千年人参,他上了这个女人的当。



泉重熙被秘密抓捕,无疑打开了扬州高丽复国会的一个重大缺口,在内卫的严刑拷打之下,泉重熙终于熬不住重刑,开始交代每一个复国会成员的藏身之处。

当天晚上,在一千扬州州兵的协助下,二百名内卫武士分为二十支小队,开始分头抓捕高丽复国会成员。

南市一家海货店,五十名州兵将小店团团包围,执弓搭弩,瞄准了每一个可以逃走之处,十名内卫武士一脚踢开了大门,冲了进去,小店内顿时响起一片叫喊声。



在一家大户房宅内,几名原高句丽的贵族吓得战战兢兢,坐在堂上一动不敢动,州兵和内卫武士则在房宅内四下搜寻,“在这里!”一名内卫武士在厨房木柜内发现了密道人口,他们掀开木板,将几支火把扔了下去,照亮了下面的地窖。

这时一个黑影从地窖内窜出来,企图强行逃离,院子里,几名内卫武士一起举弩放箭,黑影连中四五箭,惨叫倒地,当场被射死。

类似的抓捕在扬州城各坊发生,一夜之间,被抓捕的高丽复国会骨干多达五十余人,另外还有十几名负隅顽抗者被当场格杀。

扬州官府也紧急配合内卫的审讯,他们特地将州监狱腾了出来,专门用来关押被抓捕的高丽复国会成员,由吕晋连夜进行审讯,审讯的关键是要得到一份详细的名单,以及收集一切重要的证据,尤其要得到尚未被抓捕的成员信息。

内卫武士在刑室内轮番拷问,几名州衙抽调的从事在迅速记录口供,然后再进行不断的对比,发现口供有矛盾之处,则继续审讯核实。

房间内,李臻还没有休息,虽然抓捕高丽复国会是他的官方任务,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去探望师父,并询问他身份的隐秘,抓捕高丽复国会无疑给他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这时,一名武士道:“将军,吕校尉和赵校尉来了。”

李臻看了看墙角钟漏,已经是四更时分了,

“启禀将军,完整的口供和名单终于整理出来。”

吕晋笑道将厚厚一卷名单递到了一直在等候的李臻手上。

李臻慢慢翻看这厚厚一卷名单,扬州的高丽复国会一共有一百一十六人,被抓被杀者有七十四人,也就是说还有四十二人没有被抓到,包括他们的首领裴顺清。

吕晋解释道:“在扬州的复国会成员基本上都被抓捕了,其余没有被抓捕之人都分散在江南各地,不过他们的藏身之地我们都已得到,卑职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立刻分头行动,去江南的各州各县抓捕余孽,趁消息还没有传出,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臻点点头,又问旁边赵秋娘道:“赵校尉的意思呢?”

吕晋和赵秋娘虽然已经被李臻定为郎将,但兵部还没有批准下来,所以两人暂时还是校尉,赵秋娘连忙道:“卑职同意赵校尉的建议,将二百人化整为零,分赴各地抓捕人犯,尽量不让一人逃脱。”

李臻负手走到墙边地图前,注视地图片刻道:“那我们就分为三队,赵校尉负责扬州、润州和升州一片,吕校尉负责苏州、湖州和常州,我带一部分弟兄南下杭州和越州,记住!死活无论,务必将他们斩尽杀绝。”

第0313章再见师父

婺州便是今天金华、义乌一带,这一带丘陵起伏、河流众多,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此时已是七月中旬,正值中元节拜祭之时,家家户户都在拜祭先祖,夜晚在河中放流阴灯,使大江上光练如华,璀璨夺目。

这天晚上,李臻和狄燕带着三十几名内卫武士来到了义乌县内,他们要去越州搜查潜逃的高丽复国会成员,由于时辰已晚,李臻便下令在县内一家客栈内落了脚。

客栈颇大,掌柜见多识广,能说一口流利的官话,尽管李臻为了掩护身份,他和手下并没有穿内卫武士盔甲,而是装扮成商人,带一些香料去越州贩卖。

但掌柜还是看出李臻等人不是一般商人,连忙命几名伙计给他们安排食宿,小心伺候,掌柜心中十分忐忑,不知自己该不该去通报官府,万一这些人是什么大人物过境,或者是江洋大盗,自己如果不及时汇报,官府会不会事后责怪自己?

这时,一名武士快步走来,对掌柜道:“我家东主请掌柜前去问话!”

掌柜听出对方是洛阳口音,他心中愈加吃惊,连跟随武士前往餐堂,此时,李臻和众武士都聚在餐堂内吃饭,掌柜上前躬身施礼道:“李东主找我有事吗?”

“掌柜请坐下说话!”

掌柜心中不安地坐下,李臻又笑问道:“我该怎么称呼掌柜?”

“在下…姓王!”掌柜紧张地回答道。

“原来是王掌柜。”

李臻看出掌柜的内心紧张,他看了一眼手下,见他们个个杀气腾腾,哪里有半点商人的模样,李臻心中释然,又微微笑道:“王掌柜不必害怕,我们其实是京城龙门武馆的武士,受官府之托押送物品去越州,路过此地,不是歹人。”

王掌柜又偷偷看了一眼李臻的手下,原来是他们是武馆的武士,难怪个个孔武彪悍,他一颗心稍稍放下,笑道:“不知我能给李东主提供什么帮助?”

“掌柜见多识广,我想问一下,义乌可有高句丽人在这里居住?”

王掌柜摇摇头,“义乌没有,据我所知,金华倒有几十户,不过早已汉化,很难找到他们,要找高句丽人只能去越州,或者去杭州,那边比较多。”

李臻不过随口问问,他手中有明确的情报,知道该去哪里抓人,他话题一转又问道:“义乌可有什么有名的寺院?”

“当然有,东城宝林寺,是我们义乌第一大寺院,还有南城外的双林禅寺,历史悠久,名气在江南一带很大。”

李臻问的就是双林禅寺,他连忙又问道:“双林禅寺可有什么高僧?”

“怎么说呢?住持明峰法师是京城神秀大师的弟子,佛法高深,深得信徒敬仰,而忘尘法师虽然来义乌不久,但他广开书院,收贫家子弟读书,同样令人尊重。”

李臻听到了师父的名字,心中暗暗激动,又问道:“去双林禅寺怎么走?”

王掌柜笑道:“双林禅寺,义乌无人不知,李东主出南门,沿官道一直走,大约走十里,快到林溪镇时在官道左南就能看到寺院的院墙和房顶,非常醒目。””多谢掌柜了!”

次日一早,李臻命令手下在客栈内继续休整,他则带着狄燕骑马向南门外奔去,官道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水稻长得郁郁葱葱,就像一幅绿色的地毯覆盖在大地上,远处山峦起伏,林木茂盛,在玉带般的河边分布着一片片小村落,蓝天白云下,风景格外秀丽。

早晨天气凉爽,狄燕也格外精神饱满,她尤其喜欢沿途的秀丽风景,现在只有她和李臻两人,她显得更加兴致盎然,“李大哥,你有没有发现,这里的气候比扬州还要滋润,虽然是盛夏,却不是特别炎热。”

“嗯!”李臻心不在焉地回了一声。

狄燕见他心神不定,知道他在想什么,便抿嘴笑道:“你是为即将知道身世而紧张,还是因为马上要见到师父而激动?”

“都有一点吧!”

“其实我倒觉得什么身世并不重要,说不定还是你的负担,现在不挺好吗?”

李臻苦笑一声道:“只是想知道,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毕竟吊在心中感觉很难受。”

狄燕也不再多说什么,两人骑马一路奔驰,约奔出七八里,狄燕勒住缰绳,指着不远处一座山丘道:“你看,是不是那里?”

李臻也连忙勒住战马,打手帘望去,只见在数里外一片低缓的丘陵上,出现了一座红墙黄瓦的寺院,巨大的宝塔高高矗立,在刺眼的阳光下闪烁着金光。

李臻点点头,“应该就是它了!”

他猛抽一鞭战马,向丘陵疾奔而去,狄燕也紧紧跟随在他身后。

山脚下格外热闹,来自江南各地的香客络绎不绝,男女老幼都有,个个面色虔诚,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山脚下有一座造型古朴的山门,石牌上刻着‘双林禅寺’四个大字,这里就是李臻师父忘尘大师的落脚之地了。

李臻和狄燕将马匹寄存在山脚的一家客栈内,两人也跟随众多香客,向山上走去。

两人走到寺院门前,一名知客僧迎了上来,合掌施礼道:“两位施主是来许愿,还是还愿?”

李臻回一礼笑道:“我们是从敦煌大云寺而来,带有灵隐大师的口信,特来求见忘尘法师。”

知客僧听说他们是从佛教圣地敦煌而来,顿时肃然起敬,连忙道:“两位请随我来!”

李臻和狄燕跟随他走进了寺院,一直来到后院的一座禅房前,知客僧对他们道:“两位施主请稍候,我去禀报一下。”

知客僧快步走进了房中,片刻,走出一名老僧,李臻以为是忘尘大师,急忙上前,细看却不是,他心中一阵失望,不由后退一步,知客僧低声对李臻道:“他是我们住持明峰法师。”

李臻连忙合掌施礼道:“参见大师!”

明峰法师微微一笑,“施主是从敦煌大云寺来吗?”

李臻点点头,“在下李臻,从小在敦煌大云寺读书,是忘尘大师的弟子。”

“阿弥陀佛!原来是李统领到了,贫僧失敬了。”

李臻没想到远在义乌的小寺院居然也知道自己,他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大师去过房州的孝恩寺吗?”

明峰住持笑了起来,“房州孝恩寺住持弘福法师虽然来过这里,但李统领的名声却天下皆知,贫僧虽是出家之人,也有所耳闻。”

果然自己没有猜错,李敬业来这里找过师父,李臻知道他们虽然出家为僧,但兴唐之心不灭,包括师父也是一样,这是他们毕生的志向,出家只是为了躲避追捕。

他心中略略有点紧张,又问道:“能否请大师替我禀报师父!”

明峰住持点点头,“请李统领稍候,我去问一问。”

明峰住持穿过一扇侧门,向另一座小院走去,李臻这才发现,旁边小院内,还有一座小小的禅院。

不多时,明峰法师走了出来,向李臻缓缓点头,李臻回头给狄燕使个眼色,让她等在这里,他快步向小院内走去。

他慢慢走进了禅房,只见一名老僧盘腿坐在蒲团之上,慈眉善目,满脸笑容,正是他的师父忘尘大师,李臻鼻子一酸,扑通跪下,爬到师父面前失声痛哭起来。

忘尘大师眼睛也有点湿润了,轻轻抚摸着他的头笑道:“痴儿,没想到我们还能再见。”

李臻激动万分,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