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来,那清风阁不还是好好的开着。
如今这东厂的档头寻上门来,却又如何是好?
但是刘四妈能在京城之中撑起凤仪楼这般的台面,自然也不是什么易与之辈。
原本还愁没有机会结识什么大人物,这凤仪楼也只能不温不火的开着,如今可不就是个机会么?
东厂的档头虽然位置不高,但是也绝不是什么人都敢招惹的!
危机危机,眼前这前是个大的危机了。
刘四妈赔笑道:“哎哟,大爷可别生气。奴家狗眼看人低,不知道秦哥儿是大爷的兄弟。若是早知道,哪儿还要银子啊,巴不得秦哥儿天天来哩。”
东厂档头却冷笑道:“少跟爷们儿扯些有的没的,爷今儿个只问你一句,要替这瑶琴姑娘赎身,要多少银子?”
刘四妈脸上的笑登时便僵住了。
这卖油秦去年就看上了瑶琴,只是一个穷卖油的,能有什么本事?自己当时信口说了句十两银子便让他见一见瑶琴,也只是戏言罢了——就算真让他攒够了十两银子又能怎么样?
只是这穷卖油的不知道哪座祖坟上冒了青烟,竟然攀上了东厂的这些活阎王,如今可是难办至极了。
若说是这卖油秦想要常来看看瑶琴姑娘,只要不是把瑶琴给梳拢了,剩下的都好说,他就是天天来,自己不收他一分钱都行——就当是给东厂面子了。
但是现在却是要给瑶琴姑娘赎身,不光是断了自己想要攀上东厂的心思,还要把自己的摇钱树给弄走,这可如何能忍?
只是不想忍又能如何?自己一个开青楼的,又如何斗的过东厂的这帮活阎王?
情急之下,倒还真让刘四妈给想出来个办法。
自打当今皇帝坐了龙椅,这京城之中的锦衣卫就跟疯了一样,挨家挨户的收甚么保护费,青楼楚馆还有赌场更是重中之中。
但是好在那些大爷也不是收钱不办事儿的,好歹替自己解决了些麻烦,倒也算是讲理的。
如今这东厂的大爷不讲理,强行要行,是不是可以找锦衣卫的人来解决?
早就听说厂卫不和,自己这事儿不是正好把东厂的把柄送到了锦衣卫的手里?
想了想,刘四妈便笑道:“大爷,这瑶琴姑娘可是奴家这凤仪楼的台柱子,若是给她赎了身,奴家这凤仪楼可就倒了呀。”
东厂番子却冷笑道:“少他娘跟爷们儿扯这些没用的,今儿个你同意也得同意,说不得还能落下些银钱。若是不同意,呵呵。”
第300章 好胆识的老鸨子
刘四妈陪着笑道:“大爷先别急,就算是奴家同意了,也得瑶琴自己愿意不是?有道是强扭的瓜儿不甜,总得要两情相悦,你情我愿的不是?要不然以后小两口天天闹别扭,这脸上也不好看不是?”
东厂档头笑道:“行,你倒是个会说话儿的。你去问问瑶琴姑娘的意思,只要她愿意,今儿个爷们就替她赎身。”
刘四妈满脸堆笑道:“大爷稍待,奴家去去就来。”
心下冷哼一声,刘四妈便告了声罪,向着楼上走去,只是还没有到瑶琴的房间,刘四妈便悄悄的吩咐大茶壶道:“去找锦衣卫的大爷们过来。”
大茶壶担忧的道:“妈妈,锦衣卫跟东厂可是一家的,他们能来管这事儿吗?”
刘四妈冷哼一声道:“放心,咱们既然交了钱,他们便不能不管。再说了,一个主人养两条狗,这两条狗怎么可能不争宠?赶紧的,别磨蹭。”
大茶壶应了,赶紧从后门去了。刘四妈又行了几步,来到了瑶琴的房间,开口道:“瑶琴啊,今儿个可是祸事上门了。”
瑶琴原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之前只是听说有东厂的番子找上门来,心中原本就担忧不已,如今刘四妈又这般说辞,瑶琴的心中也是止不住的打起鼓来。
刘四妈见唬住了瑶琴,便又做出来一副担忧的样子,开口道:“妈妈跟你说啊,楼下来的是东厂的人,说是要替你赎身。要是别人来替你赎身,妈妈高兴还来不及呢,可是这东厂是什么地方?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窟啊,妈妈可不能看着你往火坑里跳啊。”
瑶琴也是被吓住了。
以前在话本上倒是看过不少的故事,比如说要取处子红丸以炼丹,或者干脆其他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再加上刘四妈的一番话,瑶琴心中就更慌了起来,当下便焦急地问道:“妈妈,这可如何是好?您一定要救救女儿啊。”
刘四妈换了副脸色,笑道:“瑶琴放心,妈妈已经差了人去请锦衣卫的人来主持公道。还有,妈妈刚才拿言语把楼下东厂的人给挤兑住了,待会儿你下了楼,他们要是问你愿意不愿意赎身,你千万记得说不愿意,否则的话,可真就没有人能保的住你了,啊。”
瑶琴嗯了一声,咬着嘴唇点头应是。
现在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锦衣卫的人能管事儿,让东厂的人退去。
否则的话,只怕自己清白的身子就再也保不住了。
一步一挪的随着刘四妈到了楼下,就见大堂之中坐着一个东厂打扮的人,东厂番子旁边还有一个普通百姓打扮的人。
原本心中还在打鼓的瑶琴一看,却不正是总出现在凤仪楼前的卖油郎?
说到这个卖油郎,以前倒是听妈妈和其他姐妹们调笑的时候说过,说是一直在努力的想要攒够十两银子来见一见自己。
当时还以为此人也是个知道上进的,虽然说给自己赎身肯定不止十两银子,这卖油秦估计也凑不足。
但是自己可也有不少私下里攒下的银子,只要这卖油秦真个能攒足十两银子与自己见上一面,不也证明此人是个知道上进过日子的,哪些自己自赎自身的嫁了他又能如何?
只是现在看来,此人怎么与东厂搞到一起去了?莫非也只是个仗势欺人之徒?
想到这儿,瑶琴的心中可就是不太高兴了,连带着原本对于秦重还算不错的感观都变得别扭起来。
向着二人福了福,瑶琴便开口道:“奴家瑶琴,见过二位大爷。”
东厂的档头点点头,嗯了一声,上下打量瑶琴一番后就没有再说话。
秦重却是感觉自己的魂儿都要飞了——瑶琴姑娘怎么就般漂亮呢?那声音怎么就这般好听迷人呢?
见秦重被迷的有些分不清楚东南西北,东厂档头便咳了一声,开口道:“瑶琴姑娘来了,正好,我这兄弟想要替你赎身,不知道姑娘意下如何?”
瑶琴还没有开口说话,就听着门口先传来一个声音,高声道:“不如何!”
来人正是锦衣卫的百户,冷笑一声道:“东厂的人可真是长能耐了,如今都感强抢民女了?”
东厂档头干脆连起身都不起,翻着白眼道:“你哪只眼睛看到老子强抢民女了?现在爷们要替这瑶琴姑娘赎身,你情我愿的事儿,怎么就叫强抢民女?告诉你,少把你们锦衣卫那套栽赃陷害的本事用来爷们身上。咱们互相什么手段,大家手里都有数,撕破了脸,谁都不好看!”
锦衣卫百户自己也大大咧咧的拉过一张凳子坐下,笑道:“那本百户怎么听这凤仪楼的大茶壶说有人强抢民女?”
刘四妈此时恨不得掐死那报信的大茶壶。
你说你把事儿跟锦衣卫的人说明白就得了呗,说什么强抢民女?这凤仪楼里什么时候有民女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这下子,别管今儿个这事怎么处理,也别管是谁输谁赢,东厂的人肯定是恨上这凤仪楼了。
刘四妈觉得自己才是最倒霉的那个,倒不如把这凤仪楼转手卖了算了,自己也收拾收拾,改头换面一番去别处再开间院子罢。
东厂百户却是笑道:“东厂督公曹公公奉旨办差,要本档头寻一个会榨油的,本档头就看中了这小子。”
说完便指了指秦重,接着又道:“不成想这小子心心念念的惦记着这凤仪楼的瑶琴姑娘,这不,本档头便带他走上一遭,看看能不能替瑶琴姑娘赎身。若是瑶琴姑娘愿意,自然是赎了身之后跟着这小子走,以后也算是我东厂的人。若是瑶琴姑娘不愿意,也没有人强逼她不是?”
说完之后,东厂百户又冷笑道:“老鸨子,当初爷们跟你好说好商量的,你就敢跟爷们玩这一出是吧?告诉你,今儿个瑶琴姑娘要是不愿意,算你走运,若是愿意,你他娘的一个大子儿也别想拿到!”
如果东厂档头没提到曹化淳奉旨办差这几个字,今天这事儿就不易善了了。
但是既然是东厂督公曹化淳奉旨办差,这卖油郎被陛下找去定然是有用处的,这事儿可就简单的很了。
至于说眼前的东厂档头信口开河,这种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打着陛下的名号行事,往大了说,那就是矫诏。
汉家之时多少人就因为矫诏的罪名而亡的?
锦衣卫百户干脆起身之后一巴掌就抽向了刘四妈,冷笑道:“好胆识!想挑动厂卫不和,你个老鸨子当时不错!很好!”
刘四妈捂着脸不敢多说,只是一个劲的赔礼道:“奴家该死,该死!”
锦衣卫百户却冷笑着道:“你只是听说外界传闻厂卫不和,却忘了厂卫是共同替陛下办差的罢?打今儿个开始,你每个月的份子钱上浮半成。要是不愿意,你就趁早买块豆腐撞死,别说爷们没给你个痛快!”
锦衣卫百户的话既然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刘四妈如何还敢再多说一句?
心有不甘之下,刘四妈只得将眼光投向了瑶琴,只盼着瑶琴可别犯傻,真个同意了东厂档头赎身的要求。
瑶琴此时心中也嘀咕开了。
若是看现在这个样子,能让这卖油秦替自己赎身也是桩好事儿?而且以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不至于真个跟着他来一出卓文君当庐卖酒什么的?
只是这种事儿又如何可以马虎?还是谨慎些为好。
想到此,瑶琴便试探着问道:“各位大爷,小女子想单独和秦官人说几句话,不知道可不可以?”
锦衣卫百户是根本懒得理会这事儿,只要不耽误东厂的人替陛下办事儿就好。
东厂档头摆摆手,笑道:“瑶琴姑娘不必理会我等,自管与这小子去说话罢。另外,这小子以后进了东厂当差,好处绝对少不了就是了。”
瑶琴笑着谢过了,便领着秦重向着楼上走去。
待回了房间后挥退了侍女,见四下已经无人,瑶琴便开口道:“瑶琴冒昧,不知道秦公子是怎么进了东厂当差的?”
瑶琴此时别说只是问问怎么进了东厂的,哪怕是问秦重的祖宗十八代,估计已经丢了魂的秦重都会老实交待:“回瑶琴姑娘的话儿,小可原本今天便打算来这凤仪楼见一见瑶琴姑娘,只是不知道怎么着便被这东厂的档头看中了,说是要让小可去东厂当差。只是小可心中一直记挂着瑶琴姑娘,并不是十分的愿意。这档头问清了小可心中之事,便强行带着小可来此。唐突了佳人,小可罪过大矣。”
见秦重开口文雅,浑一似一般的贩夫走卒一般的粗鲁,瑶琴心下便有几分欢喜。
等听秦重说完前因后果之后,心中更是高兴,当下便道:“小女子愿意赎身,就此随了秦公子,只盼秦公子莫要负了小女子。”
秦重心中自正高兴,瑶琴却又接着道:“妈妈虽然贪财了些,这些年待小女子却也是极好的,纵然她不仁,小女子也不能无义。这些年,小女子原本也攒了些赎身银子,呆会儿便交与公子,公子以此替小女子赎身,切莫忘了。”
秦重闻言,心中更是高兴。
原本以为被东厂的人拉去之后再也没有什么机会能一睹瑶琴姑娘的芳容,却不想峰回路转,竟然有这般的好处,如今瑶琴姑娘更是愿意赎身,当真是意外之喜。
至于赎身银子,给了老鸨子就给了罢,没什么好在乎的。
瑶琴见秦重答应了,心中更是高兴。取出自己藏好的赎身银子交给秦重,两人便向上楼下而去。
老鸨子刘四妈见两人神色欢喜的从楼上下来,心中便咯噔一声,暗道坏了。
自己这摇钱树,只怕是保不住了。
再一想刚才东厂档头说过的一文钱的赎身银子都没有,心中更是悲苦不已。
到了刘四妈面前,瑶琴便躬身道:“妈妈恕女儿不孝,今日便要随秦郎去了,以后万望妈妈保重身体。”
刘四妈闻言,却是悲从心来,哭道:“儿大不由娘啊,女儿如今也要离妈妈而去了呀!”
瑶琴也抹着眼睛垂泪道:“妈妈切勿伤心,以后还是要多加保重。女儿不孝,只有与秦郎一起奉上些银子,也算是女儿的一片心意罢了。”
秦重闻言,便从怀中取出瑶琴交给他的赎身银子,恭恭敬敬的道:“还请妈妈笑纳。”
刚才秦重跟着瑶琴上楼之前,胸前还平坦一片,现在下来后,胸前便鼓鼓囊囊的,还取出来这许多的赎身银子,这银子从何而来,不问可知。
暗骂一声女生外向,刘四妈有心想要接过,却又不敢,只是泪眼朦胧的望向了东厂档头。
东厂档头冷哼一声,开口道:“我这兄弟和弟妹心善,这银子你便收下罢,把我弟妹的典身契拿来。”
刘四妈这才接过了银子,又上楼取了瑶琴的典身契,众目睽睽之下烧了,这事儿才算是彻底的了结。
等回到东厂,先寻了间屋子把瑶琴安顿下之后,东厂档头才对秦重道:“你小子的心愿算是了了,现在让你进东厂当差,你还有什么话说?”
秦重实在是好奇东厂怎么改了传说中的阎王性子,但是又不敢问。
不管怎么说,今天这事儿,自己可是占了东厂天大的光,起码就省了十两银子,更别说抱得美人归了。
如果这样儿自己还不愿意加入东厂当差,只怕自己以后也讨不了好去了。
打定主意,秦重便躬身道:“请大人吩咐。”
东厂档头这才点头道:“从今以后,你就专心在东厂里边儿研究如何用棉籽榨出油来,别的事儿不用你管。”
秦重却是瞪大了眼睛道:“棉籽榨油?那东西不是用来做棉衣和棉被的么?还能用来榨油?”
东厂档头道:“让你干什么你便干什么,只要能榨出油来,好处便少不了你的。”
第301章 天地之间有杆称
大明朝出了个大新闻,向来硬气无比,从来不曾低过头的崇祯皇帝下罪己诏啦!
哪怕是建奴围城之时宰了自己的小舅子,哪怕是在草原上筑了京观十余座,哪怕是杀了自己的亲叔叔福王朱常洵,哪怕是后来陕西大旱后把陕西一众官员杀的人头滚滚,崇祯皇帝都没有下过罪己诏,其强硬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就在今天,为了杀鲸取肉以饱食天下百姓,硬气无比的崇祯皇帝竟然下了罪己诏,而且明发天下?
“杀鲸取肉,虽有干天和,然为天下百姓饱腹计,实不得已而为之。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自当斋戒三日,静思己过,若上天见罪,其惟朕一人耳!”
虽然说不知道斋戒三日跟杀鲸取肉有什么关系,但是随着这道罪己诏明发天下,大明朝原本因为崇祯皇帝不断杀人而导致有些不稳的人心,或者说某些人的人心,便彻底的安定了下来。
不安定下来也不行,一道罪己诏明发天下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当年大汉的孝武皇帝折腾的够厉害吧,一次次的出征不说是把民间折腾的民不聊生,也是相差不远了。
可是一道轮台罪己诏下来,不照样是一代明君?大汉朝的百姓又有谁埋怨过孝武皇帝了?
更别说崇祯皇帝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能吃饱肚子,能有肉吃才下的罪己诏了。
先前的永不加赋诏和这次的杀鲸取肉罪己诏两道诏书结合在一起,所起到的化学反应,是大明朝任何人都想不到的。
原本以为皇帝下罪己诏是好事儿的某些人,还有某些官员其实是很不开心的。
但是不开心也只能忍着。
理论上来说,皇帝下罪己诏不正是说明皇帝犯错了么?没犯错你下什么罪己诏啊?
可是民间的反应太出乎意料了些。
没有百姓去议论批评崇祯皇帝怎么怎么样,是不是犯了什么错了才下的罪己诏。
半文不白的诏书很容易理解,崇祯皇帝为了让百姓们能吃饱肚子,能有肉吃,所以命人去捕杀鲸,若是上天生气了,也只要惩罚崇祯皇帝一人就好。
所以民间百姓之中,已经有人自发的给崇祯皇帝供起了长生牌位。
像这些连三清都不供,哪怕是玉皇大帝和自己家祖宗都仅仅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供一供的百姓,如今都给崇祯皇帝立了长生牌位,谁要是在他们之间搞事情,鼓动他们去造反,那才是真正的作死。
百姓的思维其实很简单。
皇帝是不是每天都用金锄头锄地不重要,皇后是不是每天烙葱油饼也不重要。
至于皇帝杀了哪个大臣啦,又弄进宫多少漂亮女子啦,其实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帝记得自己这些百姓是不是没有饭吃,是不是没有肉吃。
一个为了让百姓减轻负担而能够下诏永不加赋的皇帝,一个为了让百姓能吃上肉而下罪己诏的皇帝,那就一定是一个好皇帝。
谁敢造这种皇帝的反,那不就是和自己家的饭碗过不去?
大明朝的百姓们表示这不能忍,谁敢造反就摁死谁,绝对不能惯毛病。
民间的反应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是个意外之喜。
虽然一开始就是打算着收买民心才下了这么一道朕己诏,但是却没有想到民间会给自己立起了长生牌位。
民间百姓立长生牌位意味着什么?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意味着这些百姓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想要这个皇帝长生不老,永远统治下去。
还有比这更真诚的祝福没?
反正崇祯皇帝抓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出来还有什么样儿的祝福是比这更美好的了。
最起码不用担心民间再出现造反的情况了——除了某些脑残官员再作死到逼的百姓活不下去。
所以崇祯皇帝又把目光投向了陕西。
陕西虽然乱子快平了,但是在崇祯皇帝的记忆里,这场干旱可不止旱了一年的。
而现在快递李小哥又他娘的人间蒸发了!
今年倒是先安稳了。可是到了秋收之时发现还是一个鸟样儿怎么办?
万一陕西的百姓再反了,难道就真的指着洪承畴去大杀特杀一通,靠着人为减丁来解决问题?
那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穿越过来还有个屁的意义!减丁也是减外族的,减大明的丁算个毛的本事?
崇祯皇帝一旦有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大明朝堂上下的官员们都得跟着折腾,这都快成了惯例了。
而经常折腾下来,连大明朝堂的官员们都已经习惯了。
而且自从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开始,崇祯皇帝就已经命工部整理山陕之地需要疏通的河道、桥梁等资料准备开始修整一番。
虽然由于之前陕西的民乱未平,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但是现在陕西的乱子基本上已经差不多要完全平息了,再拖可就说不过去了。
而崇祯皇帝的想法也很简单,这时候不是扯什么慢慢来,讲究个政治妥协的时候。
现在就是大刀阔斧,大干快干努力干的时候——不借着民心向着自己的时候搞事情,难道等着那些混账官员们把百姓逼反了之后再搞?
那样儿的话不还是得往树上挂么?
所以在大朝会的时候,崇祯皇帝又选择了开始折腾。
看着陛阶之下的文武百官,崇祯皇帝曲指敲了敲龙椅扶手,开口道:“朕此前命工部整理山陕之地的河道桥梁资料,现在如何了?”
薛凤翔出班躬身道:“启奏陛下,山西、陕西河道资料已然整理完毕,大明其余诸省资料尚在整理之中,仍需三月之期方可完成。”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倒也没说什么。
现在整理资料,只能一点点儿的去查验,不像后世一般,京城之中不管是致个电还是了个伊妹儿,分分钟就能搞定。
再不济还有卫星云图可以慢慢翻。
大明不成啊。大明一没有卫星,二没有电话电子邮件甚么的,只能依靠工部的人一点点儿的云查对校验,想快也快不起来。
如果说三月之后整个大明的河道桥梁数据都能整理出来,这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便开口道:“陕西灾民已定泰半,虽然如今已经开始了春耕,但是正如朕此前所说,防患于未然,大明诸省河道桥梁都需要疏通,尤其是黄河与长江。”
温体仁一听崇祯皇帝的说法心中就暗道一声坏了。
崇祯皇帝这位爷跟别的皇帝不一样,这位喜欢拍脑门子,什么事儿想一出是一出,说干就干不耽误。
如果说要修整天下的河道桥梁,这是好事儿。
但是这位爷一拍脑门子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全天下一起干,一起修整。
尤其是还提到了黄河长江。
这两个哪个是好弄的了?几千年来也没有谁说把这两条大河给彻底摆弄明白的。
而上一个喜欢全国上下都折腾的皇帝叫杨广。
如果杨广那位爷不是动不动就来个大工程什么的折腾一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