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罢便扬长而去。周围百姓见此,亦是觉得大快人心,便纷纷叫好。唯有几个书生,脸上却是一阵青一阵白,直如开了那买染色铺子,灰溜溜地钻出人群走了。


第038章 辽阳之屠
  崇祯皇帝在宣府城门外筑京观,又收拢了一波民心。御驾亲征追亡逐北,挟大胜之威的崇祯表示,有东西厂有内厂,还有锦衣卫,军心民心在手,哪个渣渣敢反对朕?
  崇祯很开心,但是想要回师去求沈阳的皇太极可就很不可以了。甚至于已经愤怒到想要亲自操刀子去砍人了。
  先是豪格失陷在蛮子的京师,原来稳稳的功劳没劳到不说,还把小命给扔进去了。
  更可恨的是蛮子的狗皇帝,居然有胆子御驾亲征。每日里也不与自己正面交锋,只是不停地袭扰,就像草原上的狼一样,抽冷子就咬一口,如今光是从蛮子京师到宣府这段路,就已经折损了近千的大金勇士。
  多尔衮这个混账又折损了三千多人马,粮草还被狗蛮子给烧了个精光,如今与这混账汇合,反而拖累大军。
  还好阿敏比较让人省心。虽然阿敏这混账是个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蠢材,不过好歹没出什么意外。
  如果说只是以上的问题,那皇太极咬咬牙也就忍了。毕竟回师去求盛京要比这些问题更为重要。
  但是,神转折一样的林丹汗也他娘的来凑热闹了!
  一路之上的袭扰战法与那蛮子狗皇帝简直是如出一辙!
  等到过了锦州,快要到盛京的时候,皇太极惊奇地发现,带出来的五万建奴大军,如今只剩下四万不到!十余万的汉军八旗与科尔沁骑兵,更是折损了七七八八。
  待到了盛京附近,却见附近村庄是一个也无。便是原本就长于附近的树林,亦是被人放火烧光。
  此情此景,如何不让人恼怒?本来已经休养地差不多的皇太极又是一口鲜血喷出。等被人救醒后,第一句话便是咬牙切齿道:“崇祯小儿,本汗誓不与你干休!”
  皇太极在此吐血不提,毛文龙与刘兴祚可就开心的很了。
  趁着皇太极绕道蒙古之时,刘兴祚便已经悄然回兵,一肚子坏水的孙国祯还又人登莱调了两个卫所塞给了刘兴祚。
  等到皇太极兵围京师,刘兴祚已经与毛文龙合兵一处,一路上绕道,前往沈阳攻去。待到了辽阳地界,两人复又分兵,毛文龙率军围攻辽阳,刘兴祚则继续往沈阳进发。
  最后,在皇太极回军之时也未能打破沈阳城墙的刘兴祚见势不妙,当机立断,在沈阳周围完美了执行了烧光、抢光战略,待烧抢一空后又跑到辽阳与毛文龙一起攻打辽阳。
  最终,在皇太极的大军到达沈阳之前,两个坏种打破了辽阳。
  待辽阳城破之后,刘兴祚却是问道:“毛帅,刘某记得陛下给您的旨意里曾经说过,‘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样的话?”
  对于自己得到过皇帝亲旨指点这一点上,毛文龙可是颇为自得——咱也算是天子门生了吧?便是你袁蛮子重任了蓟辽督师,还敢在俺跟前吆五喝六的?
  当下手抚胡须道:“不错。陛下是曾有过交待,命本将在东江先以保人为主,必要时可暂时放弃地方。”
  刘兴祚却道:“既然如此,那这话对建奴来讲也是一样的了?”
  毛文龙一愣,问道:“不错。既然陛下这样说了,想必对于建奴来讲也是一样。”
  刘兴祚当即狞笑道:“既然如此,这辽阳城中可是有不少建奴!”
  刘兴祚道:“不错。反正据探子回报,皇太极这狗建奴要明天才能到沈阳。”
  毛文龙也狞笑道:“既然这样儿,不如我们来点儿彩头。以日落为限,你我重新在城门处汇合。”
  两人约定好,刘兴祚向东,毛文龙向西。
  “皇太极已经被大明皇帝杀死在京城脚下!”
  “皇太极被明军的大炮给轰死啦!”
  “多尔衮被人毒死啦!”
  “大明十万大军攻打辽阳,要屠城啦!快跑啊!”
  消息越传越乱,整个辽阳城已经彻底地乱成了一团。
  待到太阳夕下,毛文龙与刘兴祚二人在城门处汇合时,辽阳城中反而听不到多大的喊杀声了——城中建奴都被屠的差不多了。
  两一数人头,毛文龙以七八个的优势胜出,笑道:“与刘老弟一起共事就是痛快!倘若换了那袁蛮子,少不得又要叽叽歪歪!”
  刘兴祚道:“刘某与建奴之仇,不共戴天!这回却是杀的痛快!”
  两人看城中汉人多半都聚集在城门口,商议一番后决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辽阳城中的汉人去东江。至于这辽阳城,一把火下去,让建奴伤心去吧!


第039章 难收的商税
  等到皇太极派阿敏率兵前来支援辽阳时,毛文龙与刘兴祚早就一把火烧光了辽阳城,两人带着辽东汉人与东江镇的兵丁,跑回东江去了!
  得到阿敏回报的皇太极更是怒上加怒,但是此时从宣府率兵回到京城的崇祯皇帝可就高兴的很了。
  自从成祖皇帝之后,由于太子都是由文官教导,以致于文官系统逐渐把持了朝政。即使是有嘉靖皇帝、正德皇帝等使用阉党与之抗衡,也始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其实在崇祯看来,五千年上下,历朝历代,除去秦汉之外,都避免不了这个问题。尤其是这个问题还是从汉孝武皇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时开始就埋下了祸根。
  可是,为什么每一朝的开国皇帝都可以无视文官系统呢?
  因为每一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马上皇帝。不管是老流氓刘邦,还是有着胡人血统的李二,或者北宋的赵匡胤。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马上得的江山,在军中威望极高,甚至于被神话。
  这些开国皇帝手握军权,根本不怕人造反。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是文官还是勋贵,在自己手握屠刀的情况下,要么听话,要么去死。
  崇祯现在就很想对着东林党的那些嫌水凉的正人君子们举起屠刀。不过这也只是想想罢了。偶尔的杀上几个当然没问题,但是全给宰了,谁来给自己办事?没了制衡的厂卫和阉党吗?
  越想越头疼的崇祯干脆不想了。今天就先在朝堂上慢慢和这些官老爷们撕扯一番。
  只是刚刚上朝,文武百官就在内阁首辅温体人的带领先,对崇祯皇帝御驾亲征且大胜而归表示了恭贺。一番常见的马屁吹捧之后,崇祯开口道:“先帝弃朕群臣而去。自朕御极,建奴叩关,围困京师。此朕德薄,不能远服四夷也。朕当斋戒三日,反思己身。”
  有道是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不管是不是装装样子,群臣还是呼拉拉跪倒一片,山呼道:“此臣之过也,非陛下之故。”
  崇祯道:“罢了。此番亲征,朕感受良多啊。”
  群臣闻言,心头皆是一颤,中心暗道,正题来了。
  冷眼看着下面的群臣,崇祯接着道:“温爱卿,大明立国,是如何定下四民等级的?”
  温体仁奏道:“回陛下,我朝自太祖洪武皇帝立国,便定下了四民曰士、农、工、商,士在前,农次之,工、商居于后。而军户则单独列之,不与四民混同。”
  崇祯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朕闻,凡牧民者,必知其疾。以朕不敏,亦深以为然。朕以为,四民当生而平等。然而在宣府,朕入目处,贫者几无蔽体之衣,富者满身绫罗。又有为商者范永斗等八人,私通建奴,出卖国朝,朕深恨之。故朕欲去此祖制,使为商者可以耕作读书,为工者亦可以经商耕读。众卿以为如何?”
  当即便有御史跳出来反对:“陛下,此乃祖宗成法,怎可轻改?”
  崇祯心里那个腻歪劲儿就别提了,尼玛,你们不都是既得利益者?你这时候跟老子扯个蛋蛋的祖制啊?不应该是高呼皇帝圣明来着?
  崇祯道:“朕闻,时者,易也。易者,通也。又闻,穷则思变。今天下粥粥,朕欲微变祖宗法制,还望诸卿有以教朕。”
  温体仁不愧被称之为木偶首辅,向来皇帝怎么说就怎么办的温体仁当即出班奏道:“陛下圣明。臣亦以为可以放开限制。只是一旦放开,百姓失了管束,只怕更生祸乱?”
  崇祯道:“既如此,此事先于宣府试行。命锦衣卫多加注意便是。若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亦圣人之道也。”
  接着,崇祯又道:“朕以为,商人逐利,本为天性。但是此等无国无君之行,朕却是万万忍不下的。故而,朕欲重开商税,卿等以为如何?”
  群臣心道,这才是你的最终目的吧?亏你绕了这半天!
  当即,内阁次辅施凤来便出班奏道:“臣启奏陛下,陛下重开商税,本是丰盈国库的善举。
  只是如今各地税收却是极为混乱。地方衙门会收,矿监亦收。待到路上,各州复又设卡再收。
  层层盘剥之下,原本一钱银子的货物,最终须得卖到一两银子以上,方才能有利润,否则便要折本。
  也正是因为如此,民间走私猖獗。若是下重手处置,民间货流不通,百姓不便。若是不加管束,则国朝无商税可收。
  因此上,自嘉靖皇帝起,国朝便多设税监以收矿税,这商税基本上收无可收。”
  崇祯一看,这尼玛又是阉党的!再看看东林的大老爷们,年老成精的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倒是有几个年轻御史跃跃欲试,想要出班上奏,却又缩了回去。
  大失所望的崇祯又不死心地问道:“若是厘清税制,由锦衣卫配合地方官府一体收取,如何?”
  施凤来道:“就算如此,仍挡不住地方小吏于其中上下其手。若地方官府与锦衣卫相勾连,只怕陛下仁政也成了害民之政了。若是另设监督,又怎么防止监督之人不会互相包庇?另外,我朝俸禄较之故宋,堪称是极低的,故而各级官员难免于其中伸手。”
  崇祯听完,也是大感头疼。让自己一个程序猿去解决五千年都禁不住的贪腐?这又不是写段程序,加个监控进程就可以的事儿。
  越想越头疼的崇祯皇帝走到十分的无奈。即使自己刚刚御驾亲征,军方民间声望一时无两,仍是感觉这商税一事无从下手。
  就算自己把文官全杀了,那又有什么用?缺少文官制衡的厂卫会不会放飞自我?最终自己还是得挂到那棵老歪脖子树上去。
  越想越气的崇祯向群臣道:“那众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收商税,贪腐成风。不收,从老百姓身上又能出来多少?国朝赋税每况愈下。惹真是逼的老百姓揭杆而死,尔等还能否立于朝堂之上?”


第040章 祭出大杀器
  看着朝堂上的木偶们,崇祯莫名地想起了后世看过的鬼畜视频,各种恶搞配音版本的《元首的愤怒》。
  崇祯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地下里的元首一样,一群渣渣们正准备坑死他,而建奴就像北极熊一样随时冲进来怼死自己。
  就在崇祯想着是不是再抓几个人杀掉时,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却突然出班奏道:“陛下,这商税不收,国朝哪儿来的银子练兵?哪儿来的银子济民?至于方才施大人所说的贪腐问题,臣愚昧,却是有一点儿看法。”
  崇祯却是对许显纯的一番话感兴趣了。要知道,“五彪”之一的许显纯属于武职,让他去打打杀杀的肯定没问题,出谋划策却真是为难他了。
  不管怎么样,下面人有积极出头的,这是好现象,要鼓励。崇祯当即问道:“许爱卿有何高见?”
  许显纯道:“启奏陛下,施大人所虑,无非是下面的官员小吏们从中贪腐,又担心监管之人与之勾结。不过,若启用太祖洪武皇帝所制大诰,让老百姓监督官员呢?以一县之地为例,便是县令贪腐,能收买一人,还能收买全县人?再加上厂卫暗中监督,贪腐可止矣。”
  朝堂上的官员一听,心中可就骂开了。
  许显纯不愧是阉党五的五彪,行事当真是够阴狠。这一招等于是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百姓肯定是不愿意官员们贪腐的,但是自从成祖皇帝之后,这大诰慢慢的就成了有名无实的摆设,因此上又有哪个泥腿子敢去管官老爷们的事儿?
  如今许显纯重新祭出了大诰这么个大杀器,再加上锦衣卫去给泥腿子们撑腰,朝堂上众人就算拿屁股去想都会知道,下面的人轻易不敢贪腐。
  那么问题来了,下面的人不敢贪腐,朝堂上的大佬们去哪儿收受“孝敬”?若是没了下面人的“孝敬”,难道要我们这些内阁辅臣,和各部尚书亲自去下场捞钱吗?还要不要朝廷的脸面了?!
  崇祯可不管朝堂上的众臣怎么想。在他看来,只要能刹住贪腐这股子歪风邪气,辅以商税,大明就亡不了!自己也不用总是担心哪天就会有快递小哥来逼的自己自挂东南枝了。
  龙颜大悦的崇祯皇帝决定就这么办,他甚至于想要学习某位大佬的那句:“谁赞成?谁反对?!”
  崇祯当即不理会下面群臣死了爹妈一样难看的脸色,对王承恩道:“王承恩,拟旨。”
  “大明百姓,都要在家中准备一份大诰。朕会派地方官府给你们第家每户送去。谁敢不送,朕派锦衣卫处理。家中有大诰的,可以拿着大诰去县衙门看看你们的县官有没有贪钱。如果有,把他押送到京师,朕重重有赏。家里有孩子进学的,也要好好学习大诰,以后考试会增加大诰里的内容,不熟悉的就不能当官。”
  说完,崇祯又对王承恩道:“就按朕刚才所说去拟诏,不许多字也不许少字。务必要让百姓听得明白。此诏一如永不加赋诏,广宣天下,使百姓咸知此事。”
  崇祯想了想,又对众臣道:“既然这监管的问题解决了,众卿且说一说,这商税该怎么个收法?朕先定下个调子,农户自产自用者不收,利少者少收,利高者多收。其他的卿等补充吧。”
  既然商税一事已成定局,手握屠刀的崇祯又定下了调子,群臣也只好再争取争取,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些好处。崇祯眼见一时半会儿的也讨论不出个结果,干脆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此次朕去宣府,命人查抄了勾通建奴的八家汉奸,所得不少。既然有钱了,朕也想着,将这大明文武百官的俸禄向上提一提。众位爱卿回去后仔细考虑考虑,回头递折子上来。”
  “另外,朕在出京追击建奴之前,就已经命工部督造忠烈祠,如今怎么样了?”
  工部尚书当即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眼下已是十月,无论如何赶工,都无法下降雪之前完成。到时雪打风吹之下,质量便难以有保证。请擅自做主,已命工匠暂停了营造,待来年开春再继续。臣有罪。”
  崇祯“唔”了一声,道:“此事不怪爱卿。这建奴叩关的时间太巧,非卿之过。既然暂停了,便先暂停了吧。只是工匠先不要散去,且等候朕的旨意。”
  崇祯却是想起来别扭的地方了。玻璃,水泥,火药,这可是穿越。者必备的法定啊。
  火药已经有了,这玩意自己不懂。玻璃自己只知道是拿沙子烧出来的,至于怎么烧?该死的,朕穿越前只是个程序猿,不是工科狗!
  水泥?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大不了弄上一堆石头,各种各样的。都来点儿,分开烧,烧成灰应该就行了吧?然后加点儿水,哪个凝固了特别结实,那就是。水泥了吧?
  越想着水泥越心里痒痒的崇祯干脆道:“罢了,今天就到这里。众卿回去后,仔细想想这两件事儿。一为商税,一为加俸。折子以白话为宜,越是简单明了地说明爱卿心中的想法越好。都散了吧。”
  退朝之后,回到后宫的崇祯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想法靠谱。等到了之前天启皇帝做木工的地方,崇祯才忽地想起,天启干的是木匠,这块地儿只是适合干木匠活,要想研究怎么烧水泥,还须得清理一番。
  好在崇祯是皇帝,一声令下,整个宫都的太监宫女都忙碌起来。搬东西的搬东西,扫洒地面的扫洒地面,不多时便清理干净了。
  闻讯起来伺候的魏忠贤看着眼前的一切慢慢被清理,又想起大行的天启皇帝,鼻子一酸,眼眶便红了。
  崇祯见了,潜藏在脑海深处正牌崇祯的记忆也被勾了起来,却强打精神喝道:“哭甚么!皇兄大行,朕也伤心。但是皇兄留给朕的烂摊子,朕也得收拾。打起精神来,派人去工部,招一些烧石灰和砖瓦的匠人进宫来此。朕有些事情要吩咐!”
  想了想,又道:“命人将此地改名为鲁班殿,以慰皇兄。”


第041章 玩泥巴的崇祯
  众多匠人入宫时,崇祯还在考虑着水泥的和石灰的关系。
  毕竟作为一个经常在网上看小说的程序猿,看见有人回古代后造水泥发家致富还是很好奇的。虽然在网上搜索过水泥的制作方法,可是也仅仅是记住了要有石灰、粘土、石膏粉这三种玩意一起烧出来的。至于步骤?注意事项?程序猿表示那是工科狗们该知道的,关朕屁事?你要能给朕弄个百度出来,朕敢给你研究蘑菇弹。
  至于现在想要烧水泥怎么办?在崇祯看来,既然记住了这三样主要材料,也知道是要锻烧的,剩下的交给匠作监的人去头疼就好了。不断地去试,总有试出来的一天,然后再慢慢改进不就行了?
  魏忠贤见崇祯一直在发呆,对进来的匠人视而不见,便壮着胆子上前道:“皇爷,匠人们已经来了。”
  回过神来的崇祯这才看向匠人们。匠人一见皇帝望了过来,便跪地山呼万岁:“草民等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不说平身免礼,众匠人便只能继续跪在地上。过了一会儿,才听崇祯道:“朕召唤尔等入宫。乃是有机密事吩咐。此间不论何事,不得外传,无论何人,包括你们的上官乃至当朝首辅,便是家人也不许说。否则,一人知道杀一人,十人知道杀十人。泄密者族诛。都懂了吗?”
  众匠人闻言,心中皆是一颤。原来以为进宫不过是皇帝有甚么吩咐,却不曾想摊上了这等要命的事。不过众匠人还是齐声道:“臣等遵旨。”
  崇祯这才道:“起来罢。此事做是做的好了,朕不吝封爵以待。另外,朕于今日早朝,已经下旨,农户匠户之分废除,以后,尔等子女亦可读书做官,不必再为匠户。只是先于天津卫试行,以观后效。”
  众匠户当即又跪倒在地道:“陛下仁慈!”
  再次命匠户们起来后,崇祯道:“你等之中,有烧石灰的,有烧砖瓦的,还有人是烧炭的。且以此为据,各人进行分组,推举领头者出来。”
  众人一番商议推举,便分别推举出来三个匠人。一个是烧了一辈子石灰的赵大,一个是烧了一辈子砖瓦的刘成,还有一人是烧了一辈子煤炭的周正。
  见众匠人推举完毕,崇祯便道:“历朝历代,筑城皆以三合土为主。只是此物不易制得,兼职天气将寒,朕欲在降雪之前建好忠烈祠,故而这三合土却是用不得。
  朕曾翻阅典籍,偶然从一本残书中看到,将粘土,石灰,石膏掺入一起锻烧,可得一物。
  此物状呈黑色,粉状。若遇水,不久则凝,坚如铁石。
  只是残本中语焉不祥,制作之法亦是不见,想必早已毁掉。
  朕想,古人能制得,我大明亦可制得,无非是多试几次罢了。
  此次召卿等进宫,便是为了此事。若能成功,则我大明城池无忧矣。卿等亦会封爵,留名青史。”
  只是听崇祯说完这些话,魏忠贤和王承恩便将脑袋垂地更低了。别人不知道,他们两个还不知道崇祯以前都是读的什么书。无非是儒家想要崇祯看的三代之治那一套罢了,何曾有过崇祯所说的残本?
  只不过崇祯是皇帝,他既然说看过,那就一定是看过的。宫内生存的第一法则就是,皇帝永远正确。第二条就是,不该听的不要听,更不要说。否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只是思及此处,魏忠贤却是目露凶光,看向这些匠人的眼光中满是不善,却是打算等完成后便将这十余人给蒸发掉。免得出去了胡说八说。
  王承恩却是咯噔一声,心知魏忠贤已经起了杀心。却是想着要提醒皇帝一下,免得魏忠贤真个为了替天子保密而杀光所有参与其中的匠户。
  接下来的几天,崇祯却是一直在关注着水泥的进度。
  先是无用,怎么着都不能凝固,慢慢的发展到开始凝固,只是所需凝固时间极长,又不耐重击,往往用小锤都能敲碎。
  知道后世水泥标准的崇祯当然不满意,于是众匠户便不断试制,力求能满足皇帝的需求。
  只是不管崇祯怎么保密,自己在宫中玩泥巴的消息还是传了出来,在越传越离谱的小道消息中,自己已经变得和大行天启皇帝一样,只是自己爱好的是泥瓦匠!
  大明朝野上下的心情简直如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你哥哥搞木匠,你就玩泥巴?想要和你哥哥组成个兄弟建筑一起盖房子玩吗?
  便是连民间,也是议论纷纷。不过相对朝堂来说,民间才不管你皇帝喜欢干什么。老百姓只要自己有饭吃有衣穿就好。
  朝臣弹劾崇祯不务正业的奏章如雪花一样的飞入宫中,尤其是年轻御史,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仿佛崇祯再不翻然悔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