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张万春这两天也是颇受大汗重视,一众建奴倒也没有小觑了他。
  完颜晗点点头,便抽刀随着张万春向城头杀去。
  而张二成等人为了保全自己的满门老小,也是拼了命的与一众厮杀起来——锦衣卫的人说的很清楚,只要自己等人完成了诱敌进城的任务后尽数战死,随着张万春降敌的事儿就算是一笔勾销。
  否则的话,满门老小,上到九十九,下到不会走,鸡犬不留。
  谁也没有胆子去赌锦衣卫干不出来这事儿。
  锦衣卫的名声在大明乃至周边诸番国都是臭了大街的存在,与其赌他们不敢杀光自己的满门上下,倒不如赌一把他们会大发善心放过自己一家人。
  无路可选的张二成等人也算是拼了命,以伤换伤什么的都算不得什么,到后来干脆是以命换命的在与一众建奴厮杀。
  城中的喊杀城不停,黄台吉的烟瘾却在这时候范了。
  慌忙点起了一泡福寿膏连抽几口之后,黄台吉才吩咐道:“冲过去!进了城就安全了!”
  不得不说,黄台吉此时所作的决定在常理上来说是正确的。
  只要是进了城,遵化城里边的骑兵就算是废了一大半,基本上指望不上。
  但是黄台吉却忘了还有人心心念念的想要怼死他。
  崇祯皇帝此时离着遵化也已经不远了。
  为了保密,崇祯皇帝和皇太吉做出的决定一样,都是摸黑赶路,借着月光和北斗星来判断方向。
  传承了数千年的民族,自然有许多本事是埋在骨子里的,一般人学不去。
  单凭着北斗星和月亮的定位,崇祯皇帝带的大军竟然没有跑偏到玉田去,而是到了离遵化不足五里的地方埋伏了起来。
  等到遵化城头的火光亮起,喊杀声响起,崇祯皇帝当即便兴奋了起来,连声吩咐道:“快举火把,上马杀过去。”
  这时候离着遵化城不足五里的距离,就算是点着火把大摇大摆的杀过去,除百他黄台吉够狠,能够舍下已经进了遵化城的正白旗建奴,否则的话,想要逮住他的机率很大。
  崇祯皇帝穿越至今两年多的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怼死的几个人里面,快递李小哥排名自然是第一位的,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黄台吉。
  多尔衮什么的依次向后排就是了。
  如今有了这等机会,崇祯皇帝又怎么可能放过,当下便随着大军向着遵化方向冲了过去。


第314章 狗奴才留步!
  黄台吉再怎么抽福寿膏把脑子给抽傻了,也知道在遵化的周围洒出去一些探子。
  也正是这些探子救了他一命。
  在收到探子回报的明国蛮子大股骑兵向着这个方向而来,从马蹄声上判断,人数怎么着也得几万,离此不足一炷香的时间,黄台吉心中顿时就是一凉。
  哪怕是再傻再笨,黄台吉也知道自己这回又栽了。
  险些一口老血喷出的黄台吉怒喝道:“走!撤回关外去!”
  固山额真敬源试探着问道:“大汗,失陷在遵化城的那些勇士还有张万春?”
  啪的一声,黄台吉便是一鞭子抽向了敬源,怒喝道:“顾不得了!此番中了张万春那狗奴才了计了!”
  敬源此时却还是没有反应过来,迷糊道:“大汗说那张蛮子是诈降?”
  黄台吉一边抬腿上马,一边骂骂咧咧的道:“必然是那狗蛮子弄的苦肉计了,咱们一共才万余骑,怎么跟明国蛮子数万骑打?更何况他们还背靠着遵化,等到蛮子把遵化城中平复之后,必然会再向着城外而到,到时候咱们想走都走不了了!”
  一番话说完,黄台吉已经在马上坐稳当了,略一辨认方向,当下便拨马而走。
  剩下的建奴一看自己家的大汗都跑了,哪里还会有人去管失陷在城中的两千来骑,当下都是跟着黄台吉向着龙井关方向仓皇而去。
  只是黄台吉还没有跑多久,崇祯皇帝就带着自己手下的马仔们到了遵化城下。
  京营来了两万骑,新军来了两万骑,蒙古万骑来了一半,锡伯部三千铁骑一半护卫皇宫,剩下的一半也跟来了。
  加在一起四万多骑兵的崇祯皇帝信心十足。
  黄台吉算个毛线?带着一万六的骑兵就敢来大明装逼?
  这个逼,崇祯皇帝绝对不可能让黄台吉装舒坦喽。
  到了遵化城下的崇祯皇帝沉吟了一番后,干脆吩咐道:“看看狗建奴向哪个方向去了?”
  巴特尔正从马上下来,贴耳于地仔细的听着,此时遵化城中却冲出来一骑,远远地喊道:“建奴向东北方向去了!”
  此时巴特尔也已经从地上起来翻身上了马,对着崇祯皇帝拱手道:“启奏陛下,建奴是向着东北方向去了。”
  崇祯皇帝闻言大喜。
  皇帝出行,自然就是真龙出行。
  虽然说风从虎,云从龙,但是老天爷今天当真是给足了崇祯皇帝面子。
  等崇祯皇帝在刚刚到达遵化的时候,天上原本还有的几片云朵也闪的一干二净,光是月亮就已经足够照亮之用了,更别提还有点点明了。
  连他娘的火把都用不上了。
  既然老天爷都给面子,而且自己这回出来带的是一人双马的配置,论到马力和追逐战,自己光靠拖都能拖死黄台吉那孙子,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崇祯皇帝当下便挥手道:“追,别让那狗奴才跑喽!”
  四万六千多骑,一人双马的配置下,整个骑兵阵营多达九万多匹马,奔腾而起的声势是何等浩大。
  崇祯皇帝只觉得胸中一股子血气在奔腾不已,当下更是不断的挥动马鞭,打马疾行。
  黄台吉此时心中已经开始暗自叫苦了。
  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自己已经能感觉到地面通过马蹄带给自己的震动——如果不是有大股的骑兵,别想有这么大的声势。
  这回好了,装逼不成反遭雷劈,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到辽东都成了问题,更别说什么面南称制一类的美梦了。
  此时时间已经是丑时过半,崇祯皇帝已经远远的可以借着月光看到黄台吉大军的尾巴了。
  说来也是奇怪,崇祯皇帝一路追,一路之上的云朵就快速的散去,仿佛当真是上天有灵,暗中相助崇祯皇帝一般。
  只是崇祯皇帝高兴了,黄台吉可就是真个高兴不起来了——莫非这蛮子狗皇帝当真是承天受命?
  要不然怎么这满天的云彩都散了云,让月亮替这狗皇帝照明?
  黄台吉越是这般的想法,心中就越是惊慌。
  结果这一慌不要紧,他跑错路了——前面远远的就能够看到一个营寨。
  此时营寨之中已经是灯火通明,人吼马嘶之声已经隐约可闻。
  黄台吉心中更是大惊。
  好死不死的怎么跑到三屯营来了!
  虽然说三屯营只是个小卫所一般的存在,可是好歹也是个大明的正规卫所。
  万一这里面现在有个几千骑兵,自己还往哪儿跑?
  当真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黄台吉刚刚拨转马头向北,三屯营中就已经斜斜的冲出来了近千骑,从自己的右后方斜着追了过来。
  三屯营总兵朱国彦虽然说担心赵率教来到三营屯之后任由麾下兵丁胡来而拒绝其入内,但是不代表朱国彦就不想怼死黄台吉了。
  虽然副总兵韩涛胆小怕死,早早就带着家小逃了,但是三营屯中却还有另外一个叫做孙祖寿的家伙散尽了家财后招募了一些旧日的兵丁,一起投了军中。
  原本四五百骑的三营屯的兵力一下子就扩大到了近千骑。
  而手中有了一些本钱的朱国彦听到夜不收回报之后,朱国彦几乎是本能的察觉到黄台吉要倒霉了。
  而且他黄台吉不仅是倒霉,而且是倒了血霉的那种——要不然的话大晚上的玩命跑个什么劲,多他娘的危险。
  而能让黄台吉跑成这个熊样儿的,只有一个可能性——怼遵化不成,反而被朝廷的大军给反怼了。
  向来练兵不缀的朱国彦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匆匆忙忙的拉上孙祖寿之后,朱国彦便点齐了兵马冲出了三营屯,向着建奴的方向而去。
  当然,不管是身为总兵的朱国彦还是原本武进士出身官至副将的孙祖寿都不是什么缺心眼的傻子。
  自己一共就千骑不到,硬怼上建奴的万余骑,估计连个浪花都翻不出来就得被摁死。
  但是现在建奴是在逃跑,这事儿可就有了可操作的余地了。
  用最形象的话来说就是,现在的建奴就像是一头受了伤的独狼一样。
  狼呢?铜头铁骨豆腐腰。
  正面硬撼肯定是不成的,但是只要能冲过去将其中军截断,便能给朝廷追击建奴的大军创造全截建奴后部骑兵的机会。
  至于前边儿跑掉的,慢慢儿的再追就是了。
  朱国彦和孙祖寿早就合计过,当下也是这么干的——两个人率兵斜着冲向建奴的队伍,就是为了把建奴一分为二,切割开来。
  黄台吉也明白这千余骑的骑兵想要干什么。
  但是却根本就没有办法拿这千余骑的骑兵怎么样儿。
  有句老话说的好,兵败如山倒,此时用来形容黄台吉的情况是再恰当不过了。
  崇祯皇帝所率大军一人双马的配置让黄台吉一方将四万六千骑误判为近十万骑,因此面仓皇北逃。
  一旦骑兵提起来速度狂奔,再想改变个方向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如今这近千骑的骑兵就是利用自己不想正面硬拼以免全军覆没的心思而选择切掉自己一部分大军。
  自己却还没有其他的办法。
  当真是彼其娘之!
  黄台吉郁闷的想要骂娘,可是却不得不加速北逃。
  至于哪一部分被切断,让被切断的那一部分勇士们自求多福罢。
  大不了自己回到辽东之后再好生补偿一番他们的家小。
  急着逃命的黄台吉成功的让朱国彦和孙祖寿心中的设想成为了现实。
  尤其是明亮的月光之下,敌我双方很好分辨,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误伤的可能性——三营屯的骑兵可是在切入建奴军中之后就不断的喊着屠奴,以免误伤了自己人。
  而且朱国彦和孙祖寿也不贪心,选择截断建奴的位置只有两千余骑。
  虽然说人数比自己这一方要多一半,但是丧家之犬安敢言勇?
  两方士气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黄台吉也不愧是个枭雄,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断尾求生,扔下了被截断的两千骑,只顾带着剩下的骑兵接着向北而去。
  只是黄台吉跑了还没有半刻钟的时间,崇祯皇帝带领的追兵也到了三营屯。
  疾驰之中的崇祯皇帝向着张之极作了几个手势,张之极便带着一股骑兵分了出去,直接冲向了正在绞杀成一团的朱国彦等人。
  朱国彦和孙祖寿见援军已至,精神振奋之下,杀死建奴来更是卖力。
  崇祯皇帝却根本没有停下。
  两三千人绞杀在一起虽然看着唬人至极,但是剩下的建奴却更多,那些才是自己应该追击的目标。
  尤其是里面还有黄台吉这么一条大鱼。
  又是狂追了一刻钟的时间,崇祯皇帝与黄台吉大军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近。
  三观不正五行缺德的崇祯皇帝当即开口喊道:“狗奴才留步!朕有话说!”
  可惜的是急速奔驰所带起的呼啸之声,让黄台吉根本就没有听到崇祯皇帝在喊些什么玩意。
  看着双方越来越近的距离,崇祯皇帝干脆从身上掏出早已上好弦的弩箭射了出去。
  暗骂了一声晦气,崇祯皇帝又悻悻的将弩箭收了回去——脱靶了。
  其实崇祯皇帝也知道想要在高速奔驰的战马上射中人是很难的事儿,但是毕竟能吓唬人不是?
  只是崇祯皇帝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一点。
  黄台吉毕竟跑路的时间比较早,而且这家伙在刚才被朱国彦和孙祖寿阻击的时候选择了断尾求生,因此时间是一点儿都没耽搁。
  哪怕是跑偏了之后再接着跑,依旧是让黄台吉跑到了龙井关——除了千余骑实在是没能跑进去的建奴骑兵,剩下的建奴可都跟着黄台吉跑了进去。
  此时的崇祯皇帝简直恨不得这破关口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或者是个豆腐渣工程算了。
  只要建奴不是傻到二哈那种程度,依靠着龙井关,自己别说只是带了四万多骑兵,哪怕是带上十万,在缺少大型攻城器械和武器的情况下,在晚上也照样是拿龙井关没辙。
  除非花上一两千人,拿人命去硬填,那样儿的话倒是能拿下龙井关了。
  但是崇祯皇帝明显不愿意这么干。
  别说是一两千人了,便是五六百人,崇祯皇帝都觉得心疼不已。
  恨恨的吐了口吐沫,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后退五里安营,明儿个调兵过来。”
  刘兴祚向着崇祯皇帝一拱手,便领兵去安排扎营之事了。
  但是崇祯皇帝却是在关下开口骂道:“狗奴才!朕口口声声的让你慢点儿跑,你他娘的没听到?!”
  此时已经略微一休息之后才来到龙井关上的黄台吉闻言大怒,喝道:“狗皇帝欺人太甚!”
  崇祯皇帝见黄台吉发怒,便笑道:“朕就欺你了!有能耐你出来!”
  ……
  你他娘的是觉得本汗是傻子吗——黄台吉满脸黑线。
  好不容易跑进了这龙井关,准备再往辽东跑路,现在你他娘的喊老子出去?出去干什么?
  心中大怒的黄台吉也喝道:“狗皇帝不要欺人太甚!若是有朝一日,本汗打破了你的皇城,定然要将你拖死!”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嗤笑道:“孙子诶!有种你就出来,咱们堂堂正正的做过一场!如果你赢了,朕放你过关,如何?”
  黄台吉觉得自己有些心动了。
  如果说蛮子皇帝当真下令向自己离开,那自己就还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但是崇祯皇帝却不知道黄台吉刚才已经有了那么一丝的心动,反而接着喊道:“你就忙活罢!你老婆布木布泰让尔衮睡了!等你死了,你的大金汗国就便宜了多尔衮了!到时候多尔衮睡你的婆娘还能打你的娃!”
  黄台吉终于没有再忍住,一口老血喷出之后喘着粗气道:“狗皇帝!别逞口舌之利!有种你攻打龙井关!”
  崇祯皇帝却是冷笑着回道:“朕不像你一般缺心眼!你他娘的给朕等着明儿个的!”
  今天算是白折腾了。
  没抓到黄台吉的崇祯皇帝十分不爽,哪怕是骂上几句出气,其实也当不得多大用。
  但是崇祯皇帝一番话却是提醒了黄台吉。
  这里毕竟是大明境内,想要调几个卫所带着攻城用的家伙事儿过来可就太简单了。


第315章 崇祯小儿不过如此
  黄台吉哪怕是被崇祯皇帝撵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也没忘记带上自己的福寿膏。
  托这玩意的洪福,自觉头脑清明的黄台吉认为自己肯定能回到辽东。
  至于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托张万春投降的福,龙井关等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关内所有军用物资有的是。
  而马石等人跑的又十分匆忙,除了将手中雷和火铳一类的玩意带走,剩下的羽箭和檑木滚石一类的则是根本就没来得及消毁。
  在这种情况下,黄台吉觉得自己哪怕是在龙井关跟崇祯皇帝死磕一场,估计也能磕个两三天。
  但是两三天之后呢?
  援军可没办从在两天之内从辽东赶到龙井关。
  更别提援军会不会有的问题了。
  暗自发狠的黄台吉觉得觉得自己亏了本,也不能让崇祯皇帝好受。
  等统计完龙井关内的物资之后,由于这几天不断劫掠来的物资和大安口和洪山口的物资也都被提前集中到了龙井关以方便自己退却,黄台吉倒真是发现了一些好东西。
  油。
  其中既有猛火油这种好东西,也有桐油菜油一类的玩意。
  大半夜的想要跑路需要火把,桐油拿来弄火把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黄台吉则是干脆吩咐道:“把这些油都倒在龙井关左近,等咱们出了关,一把火烧掉。”
  崇祯皇帝原本觉得自己出行,月朗星稀的天象纯粹是老天爷给自己面子。
  可是等到龙井关及关口附近的火着起来之后,崇祯皇帝才发现下雨原来也是件好事儿。
  但是这回老天爷没再给崇祯皇帝面子,死活就是不下雨。
  狗奴才黄台吉这一招可当真是够狠的。
  他自己带着抢来的东西跑了,留下一个着了火的关口和山岭给崇祯皇帝。
  可是崇祯皇帝还真就不能不管这火。
  虽然现在四五月份的天气,按说山岭之上的树木什么的都是不缺水份,火也没那么好着。
  但是看山上这样儿,明显就是黄台吉那狗奴才用了猛火油一类的东西。
  崇祯皇帝哪怕是再小白,也知道这破玩意的性质跟后世的汽油基本上是一样儿的,一旦烧起来就当真是水泼不灭,要多恶心就有多恶心。
  尤其是山上的树木还特别多。
  哪怕是树木水份多,但是被烤干了之后就可以着了不是?然后就是这么蔓延下去了。
  后世的森林火灾也不只是在冬天发生。
  而且后世还有二氧化碳一类的东西来灭火,尤其是丧心病狂的种花家,什么灭火导弹灭火坦克灭火火箭弹大把的有,大不了就是来几发的事儿。
  可是大明没有。
  而且不光是没有这种用于灭火的大杀器,甚至于连完善的消防措施都没有。
  尤其是像眼前的这种情况。
  阴沉着脸的崇祯皇帝恨恨的吩咐道:“派兵去截断火头,防止火势再向旁边蔓延,至于黄台吉那狗奴才先放一放。”
  脸色同样难看至极的刘兴祚和巴特尔等人领命,率兵前去挖坑铲草,能砍出多大的空地来就算是多大的空地,好歹让这把火烧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至于蔓延到整个关口和附近的山岭。
  此时建奴被截断的两千骑也被张之极和朱国彦等人联手绞杀殆尽,凡是下马投降的也都被捆了起来。
  等到张之极和朱国彦等人率兵赶来之后,也被眼前的大火给惊呆了。
  再一看崇祯皇帝的脸色,有心表功的朱国彦十分干脆的就把嘴给闭上了。
  看这样子,黄台吉跑路是肯定了的,而且这一把火烧下来,没有个一天半天的时间根本就平息不了,到时候还追个屁。
  直到忙活到了东方露出了鱼肚白,太阳那不甘寂寞的红色也开始显露的时候,刘兴祚和巴特尔等人才算是弄出了一条完整的隔离带。
  此时的崇祯皇帝才将目光投向了一身疲色的张之极和朱国彦等人。
  等到朱国彦和孙祖寿向着崇祯皇帝自报了家门之后,尤其是听朱国彦说完孙祖寿自散家财募兵以抗建奴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心里可是高兴的很。
  谁说大明的官员就没有靠的住的?
  乌鸦里边儿出凤凰,总会有几个好的会出彩一些。
  比如孙承宗和倪元璐,还有眼前的孙祖寿这样儿的。
  崇祯皇帝叹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之言,诚不我欺也。”
  对比着水太凉头皮痒的那些正人君子,还是眼前的孙祖寿这样儿的人更可爱一些。
  止住了谢恩的孙祖寿之后,崇祯皇帝又吩咐道:“且先回遵化罢,待战果统计完了之后再行论功行赏。”
  最后的战果统计让崇祯皇帝觉得自己亏本了,很是蛋疼。
  根据三个关口报上来的资料,建奴此行大概也就是一万五千骑左右,连两万骑都没有。
  彻底留在大明的,不管是投降的还是被怼死的,加一起大概也就是五千骑左右。
  而大明一方,光崇祯皇帝自己出动,就带了足足有四万余骑。
  再加上山海关方向的赵率教的四千精骑。
  崇祯皇帝怎么算都觉得自己亏本。
  如果说把黄台吉那个狗奴才怒死在遵化城下倒也罢了,问题是还被这孙子给跑了,来了还放了一把火。
  这买卖可就亏了。
  至于五千骑的建奴,崇祯皇帝倒没怎么放在心上。
  那玩意除去战死的,活着的也就剩下了两千不到的样子,拉去当苦力倒是行,剩下的一点儿用处没有不说,还得浪费粮食。
  唯一能让崇祯皇帝感觉到有些欣慰的,一是发现了孙祖寿这样儿的忠心之人,另一点则是黄台吉跑的不怎么光彩,也算是凑合事儿了。
  实际上,黄台吉跑的不仅是不怎么光彩,甚至于可以说是十分狼狈了。
  一路狂奔过了冷岭之后,黄台吉才算是放心的喘了口气。
  再清点一番之数之后,黄台吉的脸色也是黑的没法儿看了。
  自己来大明时带了足有一万六千骑正白骑的精锐,可是这一番折腾下来,能完好无损的跟着自己跑出来的仅仅只有万骑。
  这倒成了蒙古的万人队编制了。
  剩下的六千骑,不是战死,就是投降,还有部分估计是路上跑散了。
  这回是真的亏大了。
  如果不去怼遵化而直接跑路的话,估计这一波捞的东西就够自己吃的饱饱的了。
  但是人心总是不足,贪念永远也止不住。
  为了能达到死去的父汗的威望高度,自己才选择了硬怼遵化。
  但是这下子不光没有把遵化给怼下来,连正白旗都给折进去五千多。
  这次回到辽东之后,汗位都未必能稳的住了。
  想到这里,黄台吉越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