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上行船,一船人却生出了两种心思,互相提防互相看不顺眼,这海也不用航了,先内斗一场干死一方再说吧。
  朱聿键从身了摘下一块玉佩,扔给张建英道:“赏你了,好生用心。”


第370章 这玩意能吃吗?
  朱存机还有朱倬纮两人纠结了一晚上,并没有睡好。唯有朱聿键却是呼呼大睡,一副万事不萦于心的高人模样。
  朱聿键现在根本就不在乎郑芝龙是不是会搞事情。
  如果郑芝龙要搞,自己这些人再怎么戒备,其实用处都不大——自己手下大都是陕西招募过来的旱鸭子,指望他们跟郑芝龙这样儿的海上老油条玩命,希望其实并不大。
  如果郑芝龙老老实实的,自己却做出了过派的反应,那才是取死之道。
  而且就算是郑芝龙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自己等人干掉并且找到了完美的借口,那也没有用。
  除非这家伙以后永远不回大明或者永远孤立于岛上,不与任何人接触。
  否则的话,知道了消息的陛下能让他得了好死才是见鬼的事儿。
  现在自己手下能指挥的动的这些人之中,朱存机和朱倬纮两个人的手下也就算了,不过是中人之姿,可堪一用而已。
  真正靠谱的还是侍卫统领张建英。
  这家伙好歹是受到了崇祯皇帝注意的人——先后被崇祯皇帝弄去接受了骑兵做战的各种战术,步卒做战的各种战术,水面做战的各种战术,锦衣卫侦探与刑讯技术。
  基本上可以说,该学的不该学的,这家伙都会一些,除了内厂卫的各种暗杀及护卫手段之外,这家伙当成将军或者探子来使用都是没问题的。
  除了像麻雀战游击战一类的玩意没学过。
  而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被锦衣卫那些个混账们给洗的极为彻底的张建英在自己效忠的目标上面,崇祯皇帝排在第一位。
  现在崇祯皇帝远在大明,那么自动向前进位的效忠对象就是朱聿键了。
  所以在发现了郑芝龙心思有异的时候,张建英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朱聿键,并且暗中做好了准备。
  唯一可惜的就是,海上传递消息的手段几乎为零。
  几人纠结了一整晚,直到第二天天色蒙蒙亮。
  敲开了朱聿键的船舱房门,先是行过礼,郑芝龙又接着拱手道:“殿下,咱们船上的水和食物只够今天所用,必须得派人先上岛探查一番了。”
  朱聿键见郑芝龙神色坦然,心中虽然好奇这家伙怎么没有搞事情,但是却也是放下来心来。
  毕竟远在海外,莫名其妙的死了可当真是亏大发了。
  嗯了一声之后,朱聿键才开口道:“那就先派人去查探罢。只是可惜了。”
  郑芝龙心中一突,却强自镇定下来,问道:“殿下指的是?”
  朱聿键道:“锦衣卫的人呗。那些个混账东西咱们根本就不知道谁是谁不是。让他们去探查地形找水源必然都是些好手,如今却不知道哪个才是锦衣卫,找起来哪儿有他们快。”
  郑芝龙心中这才稳了下来,拱手道:“殿下,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没有陛下的旨意,谁又能让他们主动出面。”
  朱聿键道:“不管他们了,先抽调出一个千户所去权时探查吧。”
  说完之后,朱聿键又对张建英道:“命李过带一个千户所上岛寻找水和食物,现在天色刚亮,中午之时必须返回。”
  张建英应了,随即便和郑芝龙一起去按排人手。
  只是看着李过拿着火铳和弹药就准备出发,忍无可忍的张建英一巴掌就拍在了李过的脑袋上面。
  上行下效,后面的家伙们都跟李过一个德性,全都是拿着火铳就准备出发,随身的就只有一把短刀。
  莫名其妙就挨了一巴掌的李过有些懵,对张建英躬身道:“大人?”
  张建英怒道:“绳子呢?长刀呢?小盾呢?弓箭呢?你们是打算用这把短刀去开路还是打算等弹丸都打光了用这烧火棍去跟人玩命?一群混账东西,把司南,绳子,开山刀,小盾,弓箭都他娘的带上!老子宁肯你们累一点,也不想看着你们被抬回来!”
  李过讪讪的准备好了这些东西之后,才向着张建英躬身一礼,带着自己的手下乘了小船上岸去了。
  一上岸的时候,其实温度还算是可以,伴随着从海面上袭来的阵阵微风,那种热中带着一丝海洋气息的凉爽,让李过的眼睛都忍不住眯了起来。
  等到一整个千户所都列队完成之后,李过才自己带了中百户所向前而去。至于左右百户所,自然也是一左一右的行去。
  李过行进的速度说不上慢,但是也绝对说不上快,一切还是求稳为上。
  向前数里,就是一片密林。
  看着眼前的明显不是大明境内所有的参天大树,李过深深的喘息了一口气,吩咐道:“都他娘的打起精神来,小心地面上还有树枝上面有没有蛇。另外,把火折子都拿出来,掌中雷也准备好,小心虎豹一类的玩意。”
  由不得李过不小心。在大明可是有一句老话的,叫做逢林莫入。
  眼前的这片树林看着就他娘的极大,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才能有了这般的规模,里面豺狼虎豹什么的,谁知道有多少。
  看着一只灰褐色的小家伙在抱着树叶啃的挺香,一名士卒突然叫道:“这什么玩意儿!”
  李过此时的心中无比感激张建英要求自己带上弓箭的要求,张弓搭箭,箭去如流星,嗖的一声就把那小家伙给钉在了树上惨叫挣扎不已。
  李过吩咐道:“去,抓过来瞧瞧!”
  等到小家伙被带过来后,李过等人皆是啧啧称奇,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
  大部分人的看法是一致的:“这小玩意耳朵挺大啊,长的还挺好玩呢。”
  抓着小家伙的士卒道:“这小东西得有十多斤小二十斤呢,估计够两三个人整一顿。”
  先前夸奖这小玩意好看的士卒瞥了一眼道:“你他娘的真不是个东西,这么好看的小家伙也能下的去嘴。还不知道好吃不好吃呢。”
  众人在海上漂泊的时候不算短,吃鱼甚么的早就吃腻味了,如今见了陆地上的肉,怎么可能不想着弄来尝尝。
  李过却是哼了一声道:“别他娘的扯蛋了行不?咱们中午之前还得赶回去,这玩意却只有一个,怎么分?扔了扔了,赶紧向前走!”
  这破树林子怎么就他娘的这么大!
  在又走了一个时辰左右,却还在树林里打晃的李过心中暗骂不已。
  想象中的豺狼虎豹是一个没有看到,那种刚刚扔了的小东西倒是看见了不少。
  李过等人突然止住了脚步。
  前面的地面较其他地方显得平整,而且有脚印。
  这他娘的算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李过也弄不清楚,反正有人是肯定的了。
  一行人借着灌木丛的遮挡,悄然的探出了头,向前看着。
  前面是一间木头搭建起来的小屋,看起来静悄悄的,好像已经很久就没有人居住的样子。
  过了一刻钟还是没有什么变化,李过便有些按捺不住了,对着手下吩咐道:“去几个人看看!”
  一个小旗当即就带着自己手下的五名兄弟向着木屋所在的方向行去。
  小旗打头,手下五名兄弟两名盯着左边,两名盯着右边,剩下的一名则背对而行,整个就是一个标准的六角形小旗部行军图。
  等到接近了木屋之后,却还是没有一个人影的出现。
  小旗心中也不禁开始发麻,太他娘的诡异了。
  止住了脚步,小旗干脆高声道:“此间主人何在?”
  见没有回应,干脆又接着喊了一声:“此间主人何在?”
  依然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
  小旗干脆吩咐道:“戒备!”
  自己却一把推开了屋门走了进去。
  屋子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看起来就是一户普通的人家而已。
  这样儿的木屋在大明也有不少,山上或者林间,总会有一些这样儿的木屋方便猎人居住。
  没发现什么特别的,等到这个小旗回来复命之后,李过便选择了原路退回。
  既然找到了人住的小木屋,别管这人跑哪儿去了,那就是说明了几个问题。
  一个是这岛上有人,再一个就是附近肯定有水源,还有就是环境应该还算是安全。
  等到了中午,汇集了其他的几个百户所后,李过数了数发现没有少人,便选择了带队回到船上。
  收到李过回报的李鸿基心中自然也是高兴万分——自己的亲侄子出马,结果证实了这岛上有人有水,那就是大功一件,这事儿得赶紧向王爷禀告。
  此时郑芝龙和其几个兄弟,都在唐王朱聿键的船舱之中。
  没有想象之中的逼宫,也没有什么摔杯为号,也没有血溅三尺。
  气氛反而有些凝重。
  对于郑芝龙来说,既然放下了自立为王的心思,那么不管唐王他们有没有看出来自己的心思,那么一定程度上的表态或者说补救,就是必需的事情了。
  而朱聿键关心的明显不是这个。
  对于朱聿键来说,郑芝龙既然不敢反,那么就不用太过于担心,反倒不如担心一下李过率领的那一个千户所的安危。
  先前的龙吸水已经损失了一个千户所,如果这个千户所再受到折损,那自己手下带过来的八个千户所可就去掉了两个。
  足够自己心疼了。
  所以当李鸿基敲开了朱聿键的舱门之后,就发现舱中十多双眼睛齐齐的盯向了自己。
  压力山大。
  定了定神,李鸿基拱手道:“启奏殿下,李过已经带队回来了,一个千户所,一人未损。”
  朱聿键闻言高兴了起来。
  有岛就有水是肯定的事儿,一时半会的找到没找到其实没多大关系,早晚会找到的。
  至于吃食,海上有的是鱼,这个更不用担心。
  只要人都活着,那就是好消息。
  心中大喜的朱聿键连声吩咐道:“快,传李过进来答话!”
  李鸿基错开了身子,让出了自己身后的李过。
  李过先是向着朱聿键等人行过礼之后,才躬身道:“殿下,岛上有人居住的痕迹,看起来没什么危险。至于能吃的植物和动物什么的,卑职不敢确认。”
  朱聿键高兴的道:“好!不敢确认没什么,毕竟这是个陌生的岛,上面只要没有危险,种子什么的都好说。”
  随手又扯下一块玉佩,朱聿键道:“这一趟辛苦你了,这块玉佩就赏你了,再接再励!”
  李过接过玉佩之后,便单膝跪倒在地,顿首道:“愿为殿下效死!”
  等到李鸿基和李过都退出去之后,朱聿键才对郑芝龙道:“命兄弟们用饭吧,然后咱们直接上岛。”
  郑芝龙却迟疑道:“殿下,就算是这一个方向没有危险,其他的方向却是不好说,不如咱们先派人去岛上弄些吃食和水,再探一探?”
  朱聿键却摆手道:“不必了,海外之事,原本就是风险极大,如今咱们找到了这么大的岛,看样子弄个几百万人过来也填不满,这已经是祖宗保佑了。今天先去李过找到的那片地方休整一番,等到造好了能住的营寨,再说其他的。”
  郑芝龙道:“殿下,那卑职何时返航回大明?”
  朱聿键沉吟道:“不急,怎么着也得营寨造好了再回去。海上怎么航行,你比本王懂这些,只要安全的回到大明,剩下的可就都好办了不是?”
  郑芝龙应道:“殿下所言极是,只要卑职回到了大明,就先向陛下禀报这个好消息,然后看陛下的安排,再送下一批的将士们来这个岛。”
  朱聿键道:“下一批不光要运将士们,还要运送些工匠过来。有了工匠,咱们才能烧砖筑城。”
  想了想,朱聿键又道:“还有钦天监那边,你去跟陛下要两个人过来,这地方天时气候咱们都不清楚,到时候钦天监的人可就能派上用场了。”
  等到郑芝龙应了之后,朱聿键又起一事来,吩咐道:“还有,种子,多弄些种子过来。凡是大明有的,除了罂粟那破玩意,剩下的能弄到什么种类的就都给本王弄一些过来。最起码要一艘福船上面全是各式各样的种子,本王要看看这里的地力到底怎么样儿!”


第371章 求陛下赐名
  农耕堂口的人吧,不管到了哪儿,总想着在地里抓挠两下,不种点儿什么玩意好像这日子就没办法过了一般。
  朱聿键现在就犯了不种点儿东西能死的病了。
  在朱聿键看来,像南洋的那些番国都能一年三熟,好像连冬天都没有一样,那这个大岛在更南边的南边,还不得一年四熟?
  现在是七八月份的时间,就算是郑芝龙在海上的速度再怎么慢,两个月跑一个来回也差不多了吧。
  到时候在这里先种下了看看,万一收成好呢。
  郑芝龙却拱手道:“殿下,这岛上若是有人的话,估计还是会有一定的危险,不如先筑城,至于种子,晚一些再说?”
  按照郑芝龙的想法,自己想办法多跑几趟,多弄些大明的百姓过来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岛上只要有人,就不太可能和唐王他们一条心——唐王他们就是来抢地盘的,原本的势力能愿意?
  只要不愿意,那就得往死里怼一波,分出个胜负来才行。
  所以现在种子不种子的其实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还是多弄些大明的百姓过来,这些人才是和唐王他们一条心的。
  朱聿键却道:“没事儿,先弄工匠和种子,咱们先筑个城住下,然后再向岛的中心地带推进。这岛上的人要是能接纳咱们,那也就算了,如果不能的话,左右不过是一群刚刚从树上下来的猴子,宰了就是。”
  郑芝龙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唐王殿下的这话怎么听起么这么耳熟?还猴子?宰了就是?
  郑芝龙最终也没有反对朱聿键提出的方案。
  反正现在这块地明显被朱聿键看到了,只要写一封奏章给崇祯皇帝,估计这块地盘就能归唐王所有了,自己只要不打算真个举旗造反,就没必要在这时候得罪唐王朱聿键。
  朱聿键现在的兴致确实挺充足的,说是打了鸡血的话可能有点儿夸张,毕竟之前刚刚经历了龙吸水,差点儿把小命给丢掉。
  但是说一句兴奋不已,那是一点儿都不为过的。
  这么大的一个岛,哪怕是有一半的面积能用来耕种,估计都能赶上大明的几个布政使司了。
  现在自己就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哪怕是要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机共同分享这个大岛,那也是实打实的土皇帝。
  不兴奋?不可能的。
  等到郑芝龙去张罗着卸货的时候,朱聿键也吩咐道:“去,把咱们的人都带下船,让他郑提督的人先安排卸货,咱们的人先去伐木安营。”
  大岛上面的森林,尤其是通往那个小木屋的森林,可算是倒了大霉了。
  那小木屋一看就是好多年没有人居住过的样子,所以这片森林也是很多年没有人迹到这里来砍伐。
  今天却迎来了这么一伙儿不讲究环境保护的混账东西,放火烧山的事儿是没干出来,但是直直的,特别宽的,由沙滩之上通往那个小木屋所在位置的通道却是被砍了出来。
  而且这些个家伙足足有七千多人接近八千,砍起树来更是毫无顾忌,像是光头强一样还要担心熊出没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砍掉的树木并没有被浪费,拖到小木屋所在的位置搭营帐的时候正好能用得上。
  至于期间那些个倒了霉的小动物?
  有的看着可爱也拯救不了他们的命运——先弄死,再扒皮。
  一部分拿来烤,一部分拿来煮,还有一部分拿来切片了再炒,总之先尝尝味道怎么样,有毒无毒。
  就连树林里的蛇也没有逃过被吃的下场。
  随着通道一点点儿的打通,朱聿键心中越发的满意。
  这里的土地怎么样儿,自己没种过地,不好判断。
  但是这里的树,还有那些个小动物什么的却是不少,就算是郑芝龙他们多在大明休整两个月再回来,光靠着鱼和那些小动物,自己这些人就饿不死。
  安排了人去寻找水源之后,朱聿键就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机,郑芝龙一起逛了起来。
  寻了个小山坡,几人就一起登上了高处。
  目光尽头,依旧是土地,而不是海面,这就更让人开心了。
  朱聿键干脆对着朱倬纮和朱存机道:“你们两个怎么想的?是咱们在一起,还是分头行动?”
  朱倬纮想单独自己弄快地盘发展,可是实在是没有那个胆子。
  最初的勇气,已经在之前遇到龙吸水的时候消耗一空了。
  想了想,朱倬纮道:“先跟王叔一起罢,现在咱们三个的人手还都没有到,区区七八千人再分散开来,万一遇到什么事情也不好处理。不如先集中在一处,解决了这里的住宿问题,有了个营地之后再考虑下一步的事情?”
  朱存机也赞同道:“没错,现在咱们的人手分散开来,万一遇见岛上的原住民,倒是不太好办,不如先有了营地,等人手都到了之后再各自寻一片地。”
  朱聿键算是看透了这两个渣渣。
  朱倬纮胆子小,朱存机的胆子也没有强到哪儿去,比起朱存枢来还要差上一些。
  不过这两个渣渣说的也有些道理,七八千人分散到三个人的手底下,平均一个人也不过是两千多人,万一碰上个几万的原住民,估计也是让人欺负的份。
  想了想,朱聿键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在这里耐心等待吧,等郑提督将其他的人手都送过来之后再另行打算。另外,这一片地方是本王最先发现的,理应为本王所有,到时候二位王侄可不要怪我这个当王叔的不讲究啊。”
  你丫可真他娘的讲究!
  朱倬纮和朱存机心中一起嘀咕,便是连郑芝龙心中也是这般的想法——要说最先发现这个大岛的是俺老郑!不是你唐王殿下!
  朱聿键却是毫不在乎。
  作为一个跟着崇祯皇帝混的时间最长的藩王,朱聿键也清楚的认识到了一个道理——脸面那玩意就是拿来擦桌子的,剩下的屁用没有。
  只有好处是真实的。
  就像是现在的情况一般,自己先占下了一块好大的地盘,以后这里的码头也是自己的,哪怕是他们再弄出其他的来,自己这儿由于占据着先期的优势,必然还是会占些便宜不是?
  所以脸这玩意吧,该不要的时候就不能要。
  郑芝龙万分的庆幸,自己的归程的时候没有再遇到任何的麻烦。
  不管是狂风还是龙吸水什么的,都没有遇到,反而是安安稳稳的回到了松江府。
  崇祯皇帝还在松江府停留,并没有返回京城。
  原本以为郑芝龙他们去一趟,怎么着也得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返回,只是不成想,连两个月的时间都没用了,丫的就回来了!
  看着眼前的郑芝龙,崇祯皇帝道:“那一千余将士的身份牌,先交给锦衣卫罢,回头送到忠烈祠供奉起来。哪怕这些人不是为国战死,也算是为国而死,朕不能让他们没个下场。”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吩咐道:“回头把这些将士们的资料统计一下,按照阵亡的标准去抚恤。”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郑芝龙也是为之色变。
  崇祯皇帝登基以前,抚恤的标准说是可有可无也没什么,反正是没有几两烧埋银子。
  若是某些地方规矩再讲究些什么侍死如侍生,那发下去的烧埋银子都不一定够办葬礼的。
  但是崇祯皇帝登基以后,这种情况就彻底的改了。
  首先是烧埋银子,按照崇祯皇帝的说法就是抚恤银子,可是不管是官还是兵,还是喜欢称呼为烧埋银子。
  这个烧埋银子就直接从十两提升到了一百两。
  足足有十倍之多。
  按照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年花费十两银子来算,还足够花个七八年,甚至于更多。
  还有就是忠烈祠。
  崇祯皇帝可是说过了,大明不灭,忠烈祠的香火就不会灭。
  汉人最怕的是什么?
  最怕的还不是死后没了香火血食?
  哪怕是个平常百姓家,若是只有女儿而没有儿子,那别人一说起来就是绝了后了。
  所谓的绝后,就是没有人再延续香火骨血了。
  而有了忠烈祠,就算是骨血断了,香火却不会断。
  如果单凭这两点,郑芝龙其实还可以接受。
  真正大头的,其实还是在于后面的内容。
  比如说免赋,免税,免徭役。
  总之,只要家里有人是为国战死的,除了抚恤银子,忠烈祠的香火,地方官府每年都必须要有的慰问,还免除了一切的赋税和徭役。
  这才是真正的大头,以往什么人能免了这些?
  有钱人?
  有钱人不行,哪怕是坐拥良田万亩,也没有那个资格。
  只有读书人,而且最低也得是取得了秀才功名的读书人才行。
  就连童生都不行。
  所以这会出现了投献这么奇葩的玩意。
  如今这些读书人特有的特权,为国牺牲也能得到,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郑芝龙心中正想着,崇祯皇帝却开口道:“对了,那个岛子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郑芝龙想了想,便斟酌着道:“启奏陛下,那岛极大,微臣带着船队足足走了七八十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