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单单只是这样儿,郭允厚无非就是肉疼一些,毕竟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着从自己的手里流了出去。
  但是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才是真正的最恶心人的:“各地的社学、县学、府学学堂,一起跟着官衙重建,建好之后由工部派员前去验收。若是官衙修的毛毛糙糙的糊弄事,主事官员一概就地革职查办。”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阴笑一声道:“但是,各地的学堂标准,要比官衙的标准更高一些。以后再遇到地龙翻身这种事儿,如果官衙倒了,官员革职,学堂在官衙之前倒了,直接抄家问斩!”
  别说是郭允厚了,就连温体仁等人的心里也是咯噔一声,暗骂了一句不当人子。
  这事儿怎么看怎么就是个坑,而且不止是大坑,应该是天坑才能够形容这个坑的深度。
  就跟后赵的石虎一般,他规定了修筑城墙的检测标准:城墙由夯土建成,修建时分段,每一小段由一名工匠负责。
  等到验收的时候,石虎直接调来一队士卒,命士卒用长矛往城墙上猛插。
  如果矛头插入城墙超过一尺,负责的工匠当场斩首。如果矛头插入城墙不够一尺,该名士兵当场斩首。
  现在崇祯皇帝干出来的事儿跟石虎相比,其实要求差不了多少,只能说是更温合一些,仅此而已。
  地龙翻身这种事儿虽然说不经常遇到,可是谁就敢保证自己不会遇到?
  而且官衙修的好不好,工部自然会验收,如果学堂修的还没有官衙好,那自然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其中的差别的。
  也就是说,最次最次的情况下,这些个官员们也得把学堂修的跟官府一样才行。
  否则的话这脑袋就不一定能保的住。
  郭允厚却突然间想起来一事,问道:“陛下,若是地方官衙重修,则六部各个衙门?”
  崇祯皇帝摆手道:“全算上,有一个算一个,以各部各科主管为主事之人,由工部来统一安排。”
  等到六十余个州县抚慰赈济的事情还有重修官府和学堂的事情安排完毕之后,崇祯皇帝才再一次把话题转向了辽东。
  张惟贤眼见自己家的皇帝陛下满肚子火,便安慰道:“启奏陛下,辽东之事虽然有些意外,总体却还在掌控之中,必然出不了大问题。”
  崇祯皇帝道:“朕不担心别的,就担心大凌河城,那可是两万多的将士,若是就此折在了大凌河,朕的心里该是个什么滋味儿?”
  张惟贤无奈的道:“陛下仁慈,只是战场之上,如果心不够狠,就会有更多的将士送命,因此微臣才同意了孙阁老这份以大凌河为饵的计划。”
  真要严格说起来,这份计划不光是张惟贤同意了,其实崇祯皇帝自己也是同意了的,张惟贤这么说等于是主动的把锅揽到了自己身上。
  在崇祯皇帝的计划里,只要黄台吉真个敢兵围大凌河,那自己就亲自带兵远征辽东,兵围黄台吉。就算是一次怼不死他,也得从丫的身上扒几块肉下来。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说的就是眼前的这种情况。
  崇祯皇帝满脑子想着的是如何去怼死黄台吉,连银子都给准备好了,就差建奴从沈阳跑出来了。
  可是这该死的地龙翻身直接跳出来捣乱,把崇祯皇帝的整盘计划搞的是七零八落的。
  如此一来,就连崇祯皇帝都怀疑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位面之子了——怎么这该死的天象会意外的偏帮了黄台吉那个狗奴才?
  心中越想越不爽的崇祯皇帝干脆没有理会张惟贤,而是向着王承恩吩咐道:“回头派人去寻了张祖庸,传朕的旨意,着龙虎上谴使,将那条地龙斩了!”
  至于张祖庸等人准备怎么斩掉地龙,崇祯皇帝并不关心。左右不过是一条地龙而已,又不是把大明朝的龙脉给斩了,无所谓的事儿。
  吩咐完王承恩后,崇祯皇帝才又接着道:“如今计划有变,一切却也只能看辽东孙先生的安排了。”
  张惟贤点点头,躬身道:“陛下放心,五军都督府一定鼎力支持孙先生的计划,争取一役重创建奴!”
  崇祯皇帝等人商议着地震的事儿,还有怎么支持孙承宗怼建奴一波的时候,孙承宗也有些头大。
  原本是大明的国库有钱了,自己的计划能搞的起来了,孙承宗这才力排众议,同意了邱嘉禾修建大凌河城的计划。
  然而就在建奴发兵,打算兵围大凌河的时候,孙承宗还想着跟崇祯皇帝把京营和新军要过来,再集结上山海关本身的军队,外加上扈国公完颜宏那边儿的力量,还有东江的毛文龙以及朝鲜,组成一个大联军直接怼死黄台吉。
  然而就跟不学无术的穿越者崇祯皇帝一样,孙承宗也没有想到大明会突然遭到六十多个州县同时出现地龙翻身的操蛋局面。
  这种情况下,再扯什么各方联军一起怼死建奴的事儿已经明显成了不现实的事情,否则的话这国库的银子到底该怎么安排?
  唯今之计,也只有靠着山海关本身的实力去硬怼了。
  而最大的变数,就出在了自己一力主持的大凌河城上面——如果大凌河城撑不住,不管是投降还是被建奴破城,那最后的责任都会落在自己的头上。
  如果说只是承担责任,那不管是砍头还是其他的处罚,孙承宗都可以表示自己并不在乎——自己只是想报效君王,报效大明,倒也没想太多有的没的。
  问题是大凌河城陷落的后果,孙承宗自觉得承担不起。
  士卒损失了,可以再招募,战马损失了,可以再采买,就连城中用来筑城的物资其实也不重要,反正孙承宗自认为建奴没那个本事仿造出来。
  最大的问题在于建奴的气势。
  想要打造出一支睥睨天下的强军,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快的办法就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而一旦大凌河城被破,那建奴的气势必然高涨,一扫之前略显颓废的局面。
  大明的气势则有可能会受到打击。
  这样儿一来,建奴的气势愈高,大明的气势就愈低,甚至于会完全丧失到崇祯皇帝登基之后通过不断的胜利积累起来的心理优势,转而又会像天启年间一般,没有勇气去面对建奴。
  这样儿的后果,孙承宗自认为承受不起,哪怕是把自己给大卸八块甚至于千刀万剐,也不足以赎其罪。
  然而事已至此,再多想也是没有什么用处,尤其是大凌河城里面,谁知道里面现在是个什么情况——粮食,真的够呛。
  看着刚刚飞出去的信鸽还没有飞多远就被人一箭射了下来,祖大寿瞧了一眼身边的锦衣卫小旗,闷声闷气的道:“他娘的,这下子妥了,看天意吧!”
  那锦衣卫小旗笑了笑,却没有说话。
  就算是信鸽被建奴得了去,也不过是消息没有发出去,至于说建奴想要破解其中的内容,那还是做梦去吧!
  至于再发出去消息,虽然说现在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山海关的锦衣卫与自己这边早就有约定,如果说上一次的情报后超过五天还没有接到新的情报,山海关方面会派人进行侦查。
  但是祖大寿却是处于一种忧心如焚的状态。
  自己的弟弟祖大乐被生擒,两千骑兵尽数折了进去,而祖大寿只能在城头上眼睁睁的看着那两千多的骑兵奋力拼杀,直至最后一骑倒下。
  然而祖大寿却又无能为力。
  如果说自己率步兵出城,城里的两万多步卒能不能怼的过几万在马上的建奴?
  答案连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怼不过的。
  那样的后果只能是整个大凌河城落入建奴的手中,而且这些兄弟们也救不回来。
  而且城中的粮食也确实已经没有了,现在牛肉汤也没得分,树皮草根早就光了。
  眼下这种局面,整个大凌河城在明天一早儿就只能吃肉了。
  人肉。
  然而真到了吃人肉的关头了,祖大寿再一次的怂了——崇祯皇帝在陕西因为有人吃人肉而满城屠尽所带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何可纲和张存仁看着祖大寿的神色,心中同样纠结万分。
  尽管何可纲的职位要比祖大寿低一些,但是何可纲有一点是祖大寿所不能比的,因此祖大寿在某些事情上也颇为倚重何可纲。
  那就是何可纲的决断。
  何可纲不管什么事儿,只要是认准了,那就铁定会去搞下去,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还是不回头。
  比如说在吃人肉这件事情上。
  所以在看到祖大寿纠结的神色之后,何可纲就开口道:“大帅可是不想让兄弟们吃人肉了?”
  祖大寿嗯了一声,开口道:“你让本帅去吃,没问题,毕竟咱们这样儿的什么都享受过了,哪怕是死,也不亏。可是这些兄弟们呢?他们以后还做不做人了?以后陛下还能不能容得下他们?”
  何可纲嗤笑道:“大帅莫不是忘了之前说过的了?不吃人肉,这些兄弟们撑不过三天,吃了人肉,就能活下去,很简单的事儿。如果说大帅实在是不忍心直接让兄弟们吃人肉,不如直接告诉全军将士们,让他们自己选择到底是饿死,还是先吃人肉活下去。”
  见祖大寿脸上的忧色依然不减,何可纲又接着道:“如果说陛下容不得我们这些个吃人肉的,大不了咱们就向陛下请求冲阵而死或者去海外做个先锋军队,也总好过饿死之后失了大凌河城。”
  无奈之下,祖大寿也只有嘿了一声道:“那就告诉兄弟们吧,让兄弟们自己决定!”
  祖大寿的话音刚落,却听得门外有士卒快步走了过来:“启禀大帅,建奴有使者求见!”


第420章 四路援军
  祖大寿与何可纲还有张存仁等对视了一眼之后,便沉声道:“缒他上来。”
  这种两军交战之时,是不可能出现什么直入中军帐的说法的,就连开门放使者进来也是不可能的事儿。
  基本上都是守城的一方会用绳子垂下一个吊篮,然后使者坐进吊篮里面,城头再拉动绳子把人给缒上去。
  建奴的使者也是在这样的形式下进的城,而且还比别的使者进城更为憋屈——吊蓝上有士卒下来先把他的眼睛给蒙上,一路跌跌撞撞的走来,等摘下去的蒙着眼睛的黑布时,已经是在祖大寿面前了。
  对于这种待遇,以诸生身份归顺了黄台吉的黄玉轩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心中暗喜不已。
  如果说一路上没有人管自己的事儿,反而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把自己带到祖大寿的面前,那才吓人,要是自己就这么死路上那他娘的才叫一个冤枉。
  其实祖大寿和何可纲也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种熊心豹子胆,还敢替建奴当使者上门。
  毕竟前面射死使者的事儿才过去没两天的时间。
  在见到黄玉轩的时候,祖大寿和何可纲还有张存仁心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老天爷瞎了眼。
  用什么丰神如玉、英俊潇洒来形容眼前的这个读书人打扮的家伙那是一点儿不为过。
  甚至于用风姿绰约来形容也没有什么问题。
  唯一的问题就是脑袋后边那个如同猪尾巴一般的辫子——是真的如同猪尾巴一般大小,甚至于还没有猪尾巴粗。
  应该说是金钱鼠尾辫才最为合适。
  祖大寿盯着黄玉轩,神色淡然的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然后你就上路。”
  黄玉轩心中暗骂一声,却拱手道:“请大帅屏退左右。”
  祖大寿正欲开口,何可纲却挥了挥手,直接吩咐道:“都退下吧。”
  祖大寿莫名其妙的看着何可纲,问道:“你干什么?这是建奴的走狗!”
  何可纲却没有理会祖大寿,反而笑着挥手道:“都退下,本将与大帅一起会会这个建奴的使者。”
  祖大寿被何可纲弄的有些莫名其妙,突然之间却感觉后背后有人碰了碰自己,再想想身后的人,当下也是挥挥手道:“都退下吧。”
  等到屋子里就剩下祖大寿,还有何可纲以及张存仁,还有那个锦衣卫总旗之后,黄玉轩才开口道:“彼其娘之,要是没死建奴那儿反而死在大凌城,那才是笑话。”
  那锦衣卫总旗却是不等祖大寿开口说话,就直接道:“平辽。”
  黄玉轩道:“五年。”
  锦衣卫总旗又接着道:“诗三百,思无邪。”
  黄玉轩答道:“那不是无邪,是天真。”
  锦衣卫总旗又接着道:“水太凉。”
  黄玉轩又答:“头皮痒。锦衣卫子课黄玉轩,见过祖大帅,见过何副帅,张副帅。”
  何可纲这才笑道:“大帅,刚才锦衣卫的兄弟在你身后,一直在向着卑职使眼色,卑职这才心知有异。”
  锦衣卫总旗笑道:“大帅还有两位副帅可能不清楚,可是卑职在看这位兄弟刚才行礼前暗中的几个手势,就知道这兄弟必然是与锦衣卫有关系的。”
  祖大寿却顾不得客套,直接就问道:“建奴何时退兵?援军那边有没有消息?你有没有办法把城中的消息传给山海关?”
  黄玉轩苦笑道:“卑职现在只混了个诸生的身份,还没有爬到那个层次,所以很多消息并不知晓,这一次进城来当这个使者,也是机缘巧合之下的事儿。至于城中的消息,卑职也没有把握能不能传到山海关,如果有暴露的风险,卑职会果断放弃,请大帅谅解。”
  祖大寿烦闷的道:“他娘的,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城中的粮食已经没有了,明天晚上就得开始吃人肉了。”
  黄玉轩却道:“大帅这里没有粮食,建奴那边其实也没有多少粮食了。现在无非就是比谁更能忍的住罢了。若是再过上三五日,只怕建奴也要想办法筹粮了。”
  祖大寿心里那个不爽劲简直没办法提了。
  别说是再过上三五日,便是两三日过去,城里的士卒们基本上也就动不了了,到时候建奴自己缺粮或者不缺粮,其实意义根本就不大。
  何可纲却突然道:“大帅,要不然诈降?先让建奴给上一天两的粮食,或者干脆诈降了之后往锦州去?”
  祖大寿道:“你傻了吧,建奴会相信咱们投降?再说了,就算是建奴信了,咱们又能跑到锦州?本帅自己好跑,可是城里的兄弟们怎么办?”
  何可纲道:“若是有着卑职的人头呢?到时候建奴相信的机率便会大的多,到时候或者能骗来一两日的粮食。”
  祖大寿怒道:“滚一边去,净他娘的胡咧咧,什么狗屁主意都敢想!”
  训了何可纲一通之后,祖大寿才对着黄玉轩道:“反正城中的局面就是这鸟样儿,你自己看着能不能传出去,传出去就传,传不出去就拉倒。我估摸着援兵怎么着也该到了。”
  一番商议之后,祖大寿又换了副嘴脸,怪笑着道:“为了让建奴相信,说不得你要受些委屈了。”
  说完之后,祖大寿便喝道:“来人,将这狗东西与本帅乱棍打出去,让他滚回建奴那里报信儿。”
  身上挨了几十棍子,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狼狈不堪的黄玉轩回到了黄台吉大军之中后,便受到了黄台吉的召见。
  黄台吉看着往日里形象上佳的黄玉轩落的这番模样,尽管心中暗爽,脸上却怒道:“该死的祖大寿,简直欺人太甚!”
  接着又安慰道:“辛苦了黄先生了。”
  黄玉轩躬身道:“替大汗办差,是奴才的荣幸,不敢当辛苦二字。”
  黄台吉挤出一副感动的神色,然后又问道:“城中的动静如何?”
  黄玉轩躬身道:“禀大汗,那祖大寿虽然死撑着嘴硬不肯投降,却有些意动。依奴才之见,这大凌河城中必然是缺粮了。”
  黄台吉嗯了一声,问道:“那祖大寿是如何说法?”
  黄玉轩依旧躬身道:“启禀大汗,那祖大寿前日里还射杀了我大金国的使者,今日虽然把奴才好一通打,却没有立即就砍了奴才,只是喊着无论如何也不会投降,则足可见其心。至于其依旧死撑着不降,必然有什么顾虑罢了,否则的话,只怕今日已经降了。”
  黄台吉点了点头,吩咐道:“那就再辛苦黄先生一趟,待会儿去见一见祖大乐,看看能不能让他致书给祖大寿,劝其投降。”
  黄玉轩应了,又接着问道:“那那个一起被俘的太监呢?要不要先杀了了事?”
  黄台吉摇摇头,吩咐道:“且先留着,不管是哪一个先有了降意,则命其去书给祖大寿。以后这些汉人泥堪,轻易杀不得。”
  想了想,黄台吉又接着道:“明儿晚上再辛苦先生一趟去见祖大寿,就说本汗先释放一些被俘的明军士卒以示诚意,你到时候一起带过去。”
  黄玉轩却反对道:“大汗恕罪,奴才不敢奉命。”
  黄台吉奇道:“为何?”
  黄玉轩道:“大汗此举,无异与纵虎归山,到时候祖大寿便是多了一人,便多了一份与我大金为敌的力量,不可不慎。”
  黄吉台却笑道:“无妨,左右他城中无粮,人多了更好。黄先生休要再言,本汗心意已决!”
  见黄台吉已经打定了主意,黄玉轩也只得退了下去,直接持了黄台吉所赐信物,往着关押祖大乐等人的营帐而去。
  祖大乐等人虽然被关押,却根本就没有遭到什么严刑拷打,反而是有吃有喝,除了帐中内外皆有士卒看押之外,其他的待遇可谓是分毫不差。
  见黄玉轩进来帐中,祖大乐将吃了一半的饭食扔到桌子上,冷笑道:“怎么着?又来劝本将投降?”
  黄玉轩还没有开口,一个太监打扮的人却开口道:“得啦,你回去就跟黄台吉那狗奴才说,想要让爷们投降,先把他大小老婆送来让爷们乐呵乐呵,否则免谈!”
  黄玉轩却根本不怒,反而拱手道:“公公说笑了,便是大汗同意,公公您……”
  呵呵笑着的黄玉轩意思很显示——你一个死太监,就是给你个娘们儿,你丫也没那功能。
  那太监的眼神却是缩了一缩,冷笑道:“不行就不行吧,那你也可以回去了。”
  祖大乐同样儿冷笑道:“回去吧,本将的意思与安公公的意思是一样儿的,大好头颅在此,随意取之,投降免谈!”
  黄玉轩笑道:“二位果然都是忠贞之士,只是不知道二位死后,家中妻儿老小又该如何?”
  祖大乐道:“瓦罐难免井边破,既然吃了这口饭,谁还在乎家中妻儿?一切都是命。滚罢!”
  黄玉轩当下神色转冷,也不再劝,反而直接退了出去。
  第二天一早,大凌河城中的祖大寿纠结了半晌之后才吩咐道:“去把本帅的战马,还有亲兵们的战马都杀了,让将士们有口肉汤喝着。”
  无论如何,祖大寿还是下不了吃人肉的决心,实在是太恶心了。
  何可纲此时也不再劝,干脆说道:“把本将手里的战马也一起杀了罢。”
  等到张存仁也同样效仿之后,祖大寿正欲开口说话,一个传令兵就匆匆忙忙的跑到了过来,拜道:“启禀大帅,建奴西南方突然起了烟尘!旗号是吴。”
  祖大寿冷笑道:“他娘的,黄台吉小儿这是拿本帅当傻子不成!”祖大寿的话音未落,又一个传令兵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拜道:“启禀大帅,东北方向有大股烟尘起,旗号是扈与完颜!”
  两个传令兵带来的消息有些大,祖大寿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西南方向的吴字大旗,那有可能是自己的妹夫吴襄,也有可能是建奴假冒的。
  东北方向的扈与完颜大旗,有可能是扈国公完颜宏,也有可能是建奴假冒的。
  只是不等祖大寿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又匆匆忙忙的跑过来一个传令兵,拜道:“启奏大帅,东南方向有大股烟尘起,旗号是毛,还有李!”
  到了这个时候,祖大寿已经来不及多想了,匆匆忙忙的就和何可纲等人向着城头上赶去。
  祖大寿自己也知道,就凭着自己,还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让建奴如此煞费苦心的对付。
  很有可能这几路援军都是真的!
  祖大寿正在往城墙的东南方向而去,西面却又匆匆忙忙跑来一人,拜道:“启禀大帅,西方也有大股烟尘起,看旗号是曹!”
  祖大寿此时已经完全的放下心来。
  就自己看见的这些烟尘来着,估计人数得上十万——城下的建奴加一块儿也达不到十万之众。
  这就意味着,这四路援兵起码不会是建奴搞出来恶心自己的,而是真正的援兵!
  祖大寿正在狂喜之中,亲兵却问道:“大帅,这马还杀不杀了?”
  祖大寿狂笑道:“杀个屁!留着,把城中所有的战马全集中起来,看看有多少,到时候用得上!”
  何可纲却道:“杀上个三五匹,让能骑马作战的将士们吃饱了先!”
  祖大寿也反应了过来,笑道:“对!杀上个三五匹的,够吃就行!千万别多杀喽!败家仔儿!”
  妈了个巴子的,孙承宗这老东西果然是够狠的,拿着老子和大凌河城当饵来钓黄台吉这条大鱼。
  问题是哪怕再晚上一天,这大凌河城就他娘的得完犊子!
  心中愤愤不平的祖大寿对何可纲道:“老何,一会儿本帅带兵出城去杀上一阵,这大凌河城可就交给你啦。”
  何可纲怒道:“你是主帅!主帅带兵冲杀算怎么回事儿?我就不同了,我只是个副将,要去也是我去!”
  祖大寿被何可纲的话噎的一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