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把三人诏进京中,这不正是崇祯皇帝重视宗亲的表现?
  至于说引发三人进京的引子朱常洵,那就是一个作死的傻逼而已,不要在意。
  原本事情的发展和三人预想的也差不太多——最起码这宗亲里面,自己三人说话的份量可真是响当当。
  当初朱聿键移封海外的时候,大明朝上上下下的藩王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嘲笑朱聿键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枢三个笨蛋。
  移封海外,说的好听。
  虽然说名义上是实打实的一国之主,开国初期可能也确实如此,可是实际上呢?
  太尉和丞相这两个关键性的职位被朱聿键那个混账东西给卖了,必须由大明国内指定。
  如此一来,就算是一个实权的王爷,在对大明恭敬的时候可能还没什么,一旦有了二心,那就只能呵呵了。
  更不要提出海之后还需要真刀真枪的去跟土人玩命,抢地盘。
  刀枪这玩意是长眼的?汉高祖刘邦那么牛逼的人物不照样受伤之后挂了?
  合着你朱聿键就比汉高祖还要强一些不成?
  这种冷嘲热讽,在朱存枢出海之前挂掉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明着说,肯定是没有人敢说的,把锅甩到崇祯皇帝的身上去,同样也没有人敢。
  但是把火力集中到朱聿键他们三个渣渣的身上就毫无压力了。
  诸如“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那个命就享不了那个福”这一类的谣言早就喧嚣尘上了。
  但是,当郑芝龙的舰队回来之后,一切的一切就变了。
  海外不光发现了大岛,而且不比大明小多少?
  上面根本就没有多少土人,而且土人蠢的跟蹲在树上吃果子的猴子们一样?
  上面石炭都不用挖?就在地面上等着去捡?
  上面土地肥的扔把种子就能等着收成?
  地上宝石到处都有,随便挖挖就能发家致富?
  正所谓三人成虎,谎言重复一万遍就成了真理,朱聿键他们三个渣渣简直走了狗屎运!
  实力打脸的打脸三人组如今已经不再是人渣三人组或者是傻逼三人组了,而是“极具眼光的,运气极好的人渣三人组”。
  大明的藩王们都合计开了。
  这三个渣渣出海,捞着这么大的一个岛,分给这三个渣渣,皇帝陛下能放心?
  是不是得把老子也弄过去,然后给这三个渣渣掺掺沙子什么的?
  原本大家伙的心里,也只是想想就算了,毕竟这事儿的决定权还在崇祯皇帝的手上。
  而有事没事的往崇祯皇帝的跟前凑,明显就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当初那三个渣渣被崇祯皇帝砍去了多少肉,大家可是谁也不瞎。
  就算是不算上那三个渣渣,光是桂王朱常瀛这个倒霉蛋被崇祯皇帝砍了多少肉,那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
  可是如今倒好,朱常瀛居然捞到了第二批的出海名额,而且还为此而头疼,想要再拉上几个人一起去。
  别的藩王山高皇帝远的,知道消息也慢一些,可是朱常浩还有朱常润,朱恭枵可就不一样了——这三个家伙就在京城!
  正所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一知道消息,三人就联袂找上门来了。
  就算是朱恭枵现在还没有生儿子,连个世子也没有,那又有什么关系?大不了这个宗正老子不干了!出海当个实打实的藩王,不比留在京城看那狗皇帝的脸色要强的多?
  朱常瀛觉得这事儿应该不是问题。
  不就是让自己找崇祯皇帝替这三个家伙求求情,他们自己留在京城,把世子扔出去么——朱恭枵先占下个位置,等有了儿子再说。
  反正自己去新明岛也得一段时间准备,同样也得忽悠几个其他的藩王一起,替这三个家伙向皇帝开口求情,问题应该是不大的?
  想了想,朱常瀛开口道:“瑞王兄知道小弟可是捐了十万两军饷的?”
  彼其娘之!
  朱常浩心中暗骂一声,你捐十万两银子的事儿还是在本王的示意下才捐的,本王怎么可能不知道?
  可是,那他娘的是本王自己的意思还是那一位的意思,你自己心里没点儿逼数?
  现在提出来这一点,你想干什么?让本王也捐个十万两?
  朱常浩心中越想越是不爽——这算不算始作俑者?
  朱常润和朱恭枵同样心中暗骂。
  这事儿两个人同样有份,如今朱常瀛这个混账东西提出来,不就是等于先让自己三人表态?
  想了想,朱恭枵干脆开口问道:“不知道这是桂王叔自己的意思?还是?”
  说完之后,朱恭枵干脆伸手指了指天上。
  朱常瀛笑道:“此事乃是本王自己的意思,三位自然可以不用理会。”
  确实是朱常瀛自己的意思——你们三个帮着那个臭不要脸的从本王这里讹走了十万两,如今风水轮流转,本王能让你们三个好过了?
  朱常瀛越是这么说,朱常浩三个人就越发的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朱常瀛自己的意思还是那个臭不要脸的意思。
  讪笑了半晌之后,朱常浩决定揭过去这一篇不提——反正别管是朱常瀛自己的意思,还是受到了那臭不要脸的指使,反正自己三人想要出海建国,这事儿都得经过那臭不要脸的首肯。
  而那臭不要脸的家伙会让自己三人好过?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儿。
  既然这样儿,那现在想这些也没有用,倒不如干脆一些,回头准备好了银子再找那臭不要脸的商量商量,看看这刀子是不是能砍的轻一些。
  朱常浩道:“若是此事得成,不知道桂王兄有如何打算?”
  朱常瀛此时也变得痛快无比:“若是三位能与我一起去新明岛,咱们自然是一体的,又何分你我?”
  朱常浩哈哈大笑道:“痛快!桂王兄快人快语,就这么定了!”
  说完之后,朱常浩也不带多留,直接就和朱常润还有朱恭枵一起离开了桂王朱常瀛的居所,联袂进宫求见崇祯皇帝去了。
  崇祯皇帝对于这三个家伙的到来,一点儿都不意外。
  自从跑到了海外的朱聿键等人把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回大明之后,出海建国就成了一件大家抢着来的好事儿了。
  如今自己松了口子,能有第二批的家伙组团去新明岛,那还能有不积极的?
  这三个家伙不过是近水楼台而已,先跑来自己这里试探试探——更何况,三人去找朱常瀛的事儿,自己第一时间就已经知道了。
  看了看天色将晚,崇祯皇帝便开口道:“瑞王叔和惠王叔,还有周王兄,等会儿留在宫里一起用膳,咱们一家人好好亲近亲近。”
  朱常浩先是谢了恩,才躬身道:“陛下,臣听闻辽东战事紧张,故而决定捐银十万两以助饷。”
  崇祯皇帝原本以为朱常浩这三个家伙就是来找自己商量出海建国的事儿,没成想还捞到了十万两军饷——这种好事儿多来一些,朕不介意的。
  朱常润也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这些年来,也算是薄有家资,同样捐银十万两以助饷。”
  这就是二十万两了!
  只是崇祯皇帝看着朱恭枵的眼神却眯了起来。
  一次性的砸出来十万两求人办事儿,这事儿必然是不怎么好办——更何况是大明的铁公鸡藩王们要办的事儿了。
  而且瑞王和惠王这两个藩王对比起周王朱恭枵,那可是实打实的穷逼。
  周王朱恭枵那可是打从大明开国之时起就分封出去的藩王,十几代人积攒下来的银子,是瑞王和惠王两个穷逼能比得了的?
  现在三个人一起进宫,瑞王和惠王这两个穷逼各自捐了十万两,那周王该捐多少?
  朱恭枵一看崇祯皇帝眯起的眼睛,心中就暗道一声不好——这臭不要脸的肯定是盯上了自己的银子了!
  想了想,在出海建国和银子之间,朱恭枵果断的选择了出海建国,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愿捐五十万两!”
  这一下子就直接在朱常浩和朱常润报价的基础上面打着滚的向着翻——整整五十万两,哪怕是朱常浩和朱常润加起来,也不过是二十万两而已。
  崇祯皇帝这下子满意了。
  五十万两再加上二十万两,那可就是整整七十万两,起码支撑起辽东战事来应该还能支应一段时间。
  最起码能支撑到把黄台吉那傻缺给怼回沈阳去。
  心中乐开了花的崇祯皇帝假惺惺的道:“两位王叔,还有周王叔这是干什么?朕这心里,哎。”
  表态之后,崇祯皇帝才想是刚想起来什么一般,恍然道:“对了,不知道两位王叔还有周王兄进宫来见朕,可是还有什么事情?”
  面对着崇祯皇帝这副收了银子就想赶人的嘴脸,朱常浩、朱常润还有朱恭枵很是感觉有些无可奈何的意思。
  毕竟他是皇帝,自己能怎么办?当然是老老实实的受着呗。
  无奈的朱常浩躬身道:“启奏陛下,臣等进宫,乃是为了商议置换封地一事。”
  崇祯皇帝很傻很天真地问道:“瑞王叔想要把封地置换到哪里?如今大明各地,却是没有甚么合适的地方置换给王叔啊?”
  ……
  很好,很强大。
  现在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大明的境内已经不可能再分封藩王了,这话口风您老人家早就指使着锦衣卫传的满天飞了好吗?
  至于自己三个人进宫,你心里一点儿逼数儿都没有?


第427章 该怎么办?
  没错,崇祯皇帝京师在装疯卖傻,反正这三个渣渣明知道自己在装傻也一样的无可奈何。
  心中恨的牙根都痒痒的朱常浩无奈之下,只得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欲将封地置换到新明岛上。”
  崇祯皇帝一副大吃一惊的表情,为难的道:“这是怎么说的?瑞王叔现在可是大明的宗人令,岂能去那偏远之地?更何况,那岛上已经有了唐王、庆王、秦王三人,桂王叔也快要去新明岛了。难道三位王叔也要同去不成?”
  朱常浩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既为宗令,自当为天下藩王之表率,愿再捐白银十万两以助饷,求陛下成全臣一片报国之心。”
  朱常浩的话音刚落,朱常润也不甘其后,同样又加了十万两。
  两个人的要求很简单,先把封地换到新明岛去,至于这宗令和宗正什么的,您老人家看着办就是。
  实在不行,把自己的儿子扔过去先打地盘,自己老了以后再去也没问题。
  反正这封地是死活不留在大明国内了。
  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流氓的心思,两人都把助饷的银子加到了二十万两——再加上朱恭枵的五十万两,那可就是足足九十万两了。
  崇祯皇帝心中暗爽,同时也是感叹不已——难怪有人说赚钱的路子就在刑法里面写着呢。
  瞧,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弄来了九十万两的银子,给黄台吉挖的坑又能深一些了不是?
  抹了抹并不存在一滴眼泪的眼眶,直到将眼睛揉的有些发红了,崇祯皇帝才哽咽着嗓子道:“两位王叔和周王兄一片忠心,朕这心里,可当真不是滋味的很。”
  再三人同样是一副感激涕零的神色,却绝口不再提加一文钱,崇祯皇帝无奈的道:“既然如此,那两位王叔和周王兄就和桂王叔一起准备一番,等百姓和士卒都招募的差不多了便出海罢。”
  至于这四个渣渣跑到了新明岛之后跟朱聿键那三个渣渣的关系怎么相处,崇祯皇帝表示并不关心。
  毕竟是朱聿键他们三个先要求再弄几个藩王去的,到时候地盘什么的让他们自己看着分就是了。
  大不了就平分,或者有矿产的地盘就小点儿,没矿产的地盘就大一些,多简单的事儿?
  至于说新明岛上面什么时候演一出战国七雄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并不关心,甚至于还准备卖些刀剑给他们。
  最好整个地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甚至于以后的星球大战都是老朱家或者随便哪个汉人堂口内讧才好呢。
  只要这肉烂在锅里就行了,至于这锅是不是姓朱,崇祯皇帝表示并不是那么在意——自己能活几十年?
  有生之年,自己连第一次老朱家的内战都看不到呢,更何况星球大战那么遥远的事情。
  但是崇祯皇帝隐隐约约的又有些担心。
  别整个星球统一了之后,玩了命的发展科技,但是对于那些大杀器却不怎么研究,还停留在自己死前的火器时代,那就太搞笑了。
  崇祯皇帝穿越前看过一本教材,上面可是说了,宇宙和地球都是一个鸟样,比的是谁更烂,谁的科技树更歪——有很多二傻子一般的星球科技树就歪了。
  歪到了宇宙航行都搞出来了,可是火器还停留在前膛枪的时代。
  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崇祯皇帝转瞬之间就把这种搞笑的想法扔出了脑海之外——自己有生之间先统一了这颗蓝星再说吧,至于科技树歪不歪的,自己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反正自己活着的时候是歪不了的。
  朱常浩和朱常润还有朱恭枵显然是想不到崇祯皇帝的想法是如此的天马行空,之前还在说着置换封地的事儿,转眼就想到了科技树的问题。
  但是扔下了九十万两银子的三人,连崇祯皇帝一再表示挽留的晚膳都没有留下来吃一口。
  吃别人家的饭,再贵的酒楼,有个千把两银子就差不多了,上万两的基本上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崇祯皇帝这一顿饭,连菜还没看到呢,九十万两就没了,等会儿菜一上桌,是不是得扔个九百万两出去?
  暗自觉得自己终于英明了一回的三人赶忙出宫了——陛下您瞧,您老人家国事烦恼,我们三个也要去找人接盘——呸,是接班,同时还要招募流民和士卒,大家都很忙,这饭就不吃了吧?
  崇祯皇帝虽然心中遗憾万分,觉得自己没有跟自己的亲叔叔一起吃个饭什么的实在是太过分了,但是瑞王朱常浩说的也是事实不是?
  所以无般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得放三人出宫,自己则是跑到了周皇后那里,喊上几个后妃一起美美的吃了起来。
  九十万两的银子,能不开心么,饭都得多吃一碗,否则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崇祯皇帝很开心,有的人就很不开心,而且不开心的人很多。
  比如黄台吉,比如莽古尔泰,比如朝鲜的绫阳君李倧。
  黄台吉在去大凌河城之前,就已经派人去了朝鲜,要求朝鲜王李倧履行之前光海君李珲与建奴的约定——既为兄弟之国,何以背约向明?
  至于说之前李倧砍死了一个建奴使者的事儿,黄台吉则是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上一次由于毛文龙的存在,没能一举怼死朝鲜,但是那使者也不过是个汉人泥堪而已,死就死了,不心疼。
  但是李倧觉得这事儿不对。
  原本大家都是给大明爸爸当儿子的,你建奴不孝,还想拉着本王下水?可能么?
  所以看着一再强调什么盟约的建奴使者,李倧一忍再忍之后,终于不等朝鲜的大臣们替自己怼回去,干脆自己就开口了:“建州女真与朝鲜,皆为大明之属国,当以父礼待之。然而,朝鲜,孝子也,汝建奴与日本,逆子者。未闻有孝子叛父而从逆者!”
  马羽尚的脸色已经黑的没办法看了。
  按照李倧的说法,大金国与朝鲜一样都是大明国的儿子,那自己这些投了大金国的士子该怎么算?
  孙子?
  马羽尚阴沉着脸道:“绫阳君何必如此?蛮明昏君无道,残暴害民,我大金国承天受命,当是时也。如今我大金国兵强马壮,绫阳君不可自误于天下!否则,日后如何向朝鲜臣民交待?”
  听着马羽尚满是威胁的话,李倧干脆笑的很是灿烂:“不知汝是汝人?女真人?方才汝自称是马伏波之后,听本王一句劝,莫要再提了。马伏波在天有灵,不怕他老人家一个雷劈死你!”
  见马羽尚还想要开口说话,李倧干脆直接一挥手道:“停下!你再有什么话,也不必说了,免得污了本王这大殿,到时候弄的臭不可闻,本王又该去哪里上朝听政?”
  说完之后,李倧便喝道:“殿前武士何在?将此獠捆了,送与东江毛文龙将军处!”
  马羽尚被殿前武士捆了起来带走,却是面不改色,喝道:“今日有死而已,马某于地下等着你!”
  马羽尚既然敢来这朝鲜当使者,就已经清楚的知道自己很有可能没办法活着回去。
  既然左右都是个死,倒不如死的有骨气一些,也好叫世人高看一眼,何必乞活?
  李倧却是毫不在意马羽尚的威胁——若是建奴的威胁有用,自己早就被建奴给怼死了。
  如果说是黄台吉带着大军来跟自己说这番话,那自己当真是要好好考虑一下,说不得要屈身事贼,留下有用之身,等大明爸爸替自己主持公道。
  可是区区一个使者也敢在这里大放厥词,当真是可笑至极——尤其是毛文龙从朝鲜带走的那部分大军,可是说的明明白白的,孙师奉天子诏讨贼,这一次就要把建奴给弄服帖。
  至于说摆成什么姿势,那还是得看皇帝陛下是怎么想的。
  眼看着建奴自己都要凉了,李倧还会在乎一个建奴的使者?
  大明爸爸万岁!大明爸爸无敌于天下!
  至于说建奴奴酋黄台吉,等着一路跑回沈阳之后,再清点一番,发现折进去了差不多十个牛录。
  黄台吉的心都在滴血。
  就因为自己想要去怼了大凌河城,给明国的狗皇帝找乐子,自己的损失当真是大的有些头疼。
  别说是原来唾手可得的锦州了,现在连明金之间的分界线干脆都被推到了大辽河。
  而孙承宗蛮子显然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还在向前推进。
  更让黄台吉纠心的还在后面。
  随着回到沈阳后时间一天天过去,黄台吉骇然发现,连南四卫也被明国蛮子给收回去了。
  不止于南四卫,整个大金国的西南、南部、东南,基本上都被明国蛮子给攻了去。
  整个大金国南部现在已经成了以东昌堡至海州卫为起始,向东南至大片岭关,绣岩城,向东直到定辽右卫,经新安堡到宽甸这么一个形势。
  这些地方向北,属于大金国所有,向南,则是明国蛮子所有。
  而让黄台吉恨的牙根都痒痒的是,这些地方虽然地盘不小,可是明国蛮子根本就没有迁百姓以实之的打算,而是就放任着这些地方上的土地荒芜。
  别说是耕种了,就边放牧的打算都没有。
  黄台吉觉得明国的蛮子实在是太坏了。
  这些地方如果有百姓居住,那么多了不说,起码自己时不时的过去抢一波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现在怎么抢?抢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更纠心的则是莽古尔泰那个混账东西。
  原本从大凌河城跑了之后,莽古尔泰被压的死死的,被罚的东西也如数交了上来,可是现在这混账东西和阿敏走那么近是什么鬼?
  难道他不知道阿敏这个混账东西早就有问题了?
  莽古尔泰当然清楚阿敏有问题,早在自己被黄台吉处罚了之后,阿敏派人过来请自己喝酒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莽古尔泰显然不是很在意这一点。
  阿敏与明国蛮子有来往是很正常的事儿,没有才是大问题——毕意阿敏他爹舒尔哈齐原本可是死忠于明国蛮子,想要把自己那个死鬼老爹给弄死的。
  如果换在死鬼老爹还在的时候,莽古尔泰倒是不会倒向阿敏,可是自从被黄台吉处罚了之后,莽古尔泰觉得与其给黄台吉当狗还总是被打被骂,倒不如跟阿敏一般算了。
  就算是现在受点儿委屈也无所谓,等以后大明收复了辽东之后,阿敏能混个建州都指挥使,自己凭什么就不能混个朵颜都指挥使?
  实在不行,北山都指挥使也是可以接受的?
  等到时候自己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大明的皇帝陛下要求,要由自己亲手砍下两个人的人头。
  一个是黄台吉的,另一个就是代善的。
  黄台吉这个混账东西欺压自己已经成了习惯,狗屁的大汗!大金国由这种人做大汗,只能说自己那个死去的父汗瞎了狗眼!
  至于代善,当年要不是这个混账东西与自己的娘亲衮代搞到了一起,自己的母亲至于被赐死?自己至于被父汗所嫌弃?
  更何况,代善这个狗日的与母妃滚到了一张床上,那自己该怎么称呼他?
  反正莽古尔泰觉得只要自己有朝一日得到了翻身的机会,那这两个人是肯定要亲手弄死才能解气,否则话,死也不能瞑目。
  不爽的人还有很多,除去了黄台吉和莽古尔泰不爽,还有很多人不爽。
  比如黄台吉的小老婆布木布泰就很不爽,已经移师到了海州卫的孙承宗也很不爽。
  布木布泰不爽,是因为黄台吉从大明回来后,往关睢宫跑的更勤了,福寿膏抽的也更厉害了。
  而海兰珠的肚子也开始大了——甚至于黄台吉还放出话来,海兰珠如果能生出个男孩儿,那就让这个男孩继承自己的这片江山。
  那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
  所以布木布泰很不爽,不爽到想要扎小人的程度。
  而孙承宗的不爽,则是因为建奴跑光了之后,像海州卫这些地方留下的百姓该怎么处置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