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头疼的是该从琉球征召多少兵员去辽东或者其他地方的战场上面。
  毕竟把男人消耗掉之后,再研究同化什么的是最省事儿的。
  温体仁则是哪儿哪儿都头疼,各种乱七八糟的事儿就没个消停时候,突然冒出来琉球这么一档子事儿,不头疼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琉球原本的官员什么的,如果说大明对于琉球的统治维持现状,那并进来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反而是给自己找麻烦。
  对琉球原本的官员们进行一场大动作大调换就有意义了,但是激起反弹的可能性也很大。
  郭允厚头疼的则是原本户部就忙的要死要活,现在再并进来一个琉球,事儿肯定就更多。
  比如赋税,对于琉球该怎么算?跟大明一视同仁,其他的待遇是不是也要一视同仁?
  然后温体仁和郭允厚等人把各自头疼的问题告诉了崇祯皇帝后,崇祯皇帝就更头疼了。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的崇祯皇帝干脆拍脑门做出了决定:“琉球新附,前十年一切如前,并不改变。十年之后,凡年满十八岁者,身体健康者必须从军,调驻大明各地及海外各地;赋税亦如是,十年之后,一切与大明看齐;土地、科举之事同样与大明百姓相同,不分二致。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条件。”
  前面崇祯皇帝提出来十年不变的时候,温体仁还觉得崇祯皇帝终于有了一个正常皇帝的样儿,考虑问题开始全面些了。
  当听到崇祯皇帝的“但是”两个字之后,温体仁就知道,皇帝还是原本的那个皇帝,不靠谱的地方应该还是跟以前一样不靠谱。
  崇祯皇帝没有理会面前几人那些稀奇古怪的脸色,而是直接道:“一切的前提,就是说汉话,写汉字,原本琉球的文字可以废除了。自琉球并入大明之事通过之后,一应官方文件记录等,必须使用汉字,蒙学也必须教授汉语,十年之内,许琉球语言与汉语并行,十年之后废除原本的琉球土语,以大明官话为准。”
  温体仁和郭允厚等人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崇祯皇帝所说的这些,基本上实行起来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的,而且琉球并入大明之后,由于十年之内的不同待遇,大明的百姓们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尤其是十年之内的科举问题,就等于十年之内不会有人来抢大明书生们的名额。
  有了十年这么一个缓冲期,基本上都能接受,不至于让这些掌握了笔杆子的家伙们一时无法接受。
  崇祯皇帝或者说大明的朝廷手里是握着官帽子和刀子,砍人也好,还是升降官员也好,这些读书人是玩不过朝廷的。
  但是人家手里有笔,写出去可就是遗臭万年了。
  尤其是大明的读书人,节操下限到底有多底,基本上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实在想不出来看看自己也能看出来了。
  看看杨二被黑成了什么鸟样儿就知道了。
  然后吏部尚书房壮丽则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十年之后,琉球的现有官员们该怎么办?
  说来说去,其他的事儿都好办,最终比较难以解决的还是这一个问题。
  如果大明要往琉球派官去进行管理,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波及到这些现有的官员身上。
  是升?是降?是罢?
  升,是本地升迁还是往大明本土升迁?一个萝卜一个坑,这都是有数的。
  降的话基本上也是一样,都波及到坑的问题——坑就只有那么多,除非是像崇祯皇帝搞出来铁道部的时候,突然之间空出来了一大批的位置。
  可是年年都搞个新部出来,可能么?大明养不起那么多的官员,更不需要那么多的官员。
  罢官的话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之上——触动了现有利益集团的利益,会搞出些什么事儿来谁也不清楚。
  张惟贤却是微微一笑,开口道:“十年之后,十八岁以上的青壮从军外调,就算是有人想要闹出些问题来,也得有人闹不是?更何况,十年之内,我大明的百姓就不去琉球了?只要我大明百姓去的够多,十年之后的琉球到底是我大明百姓多还是原本的琉球百姓多,可就不好说了。”
  崇祯皇帝点头道:“不错,正是这个意思。鹤顶红直接喝下去会毒死人,但是掺到几缸水里再喝下去,还有什么毒性了?几个人想要搞出些事情来,也得有人跟着他们去搞才行,否则的话,只需要调派一卫之兵就可以平定。”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个理论,温体仁等人表示以后慢慢看效果,但是辽东的夏额哲等人可是实打实的看到了效果的。
  原本夏额哲加上孟繁星、王豪杰还有刘航几个人,再把手下全部都算上都没十万人,在奴尔干都司那么大的土地上基本上放个屁都不够响。
  但是当刘兴祚带着四十万大军和二十万百姓来了之后,整个效果就显出来了。
  不管是打地基建城还是操刀子砍人,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原本可能是两个人去砍一个蛮子,现在则十几个人去砍一个蛮子。
  虽然说人多了之后变得有些人头难抢钱难弄,但是安全性也是成指性形势的上涨。
  最起码动不动就几万人出去砍人捕奴换银子的时候不用担心自己家的老巢会不会被人抄了。
  哪怕是出动十万人,还能剩下三十多万大军看家,更不要提二十万百姓里面还有数万的青壮也能武装起来。
  这可比原本只有几万人的时候强多了。
  唯一不好的就是奴尔干都司这边的冬天实在是太难熬了,哪怕是屋子里搭上了火坑也是一个鸟样儿,崇祯七年十月到崇祯八年的三月,这段时间相当难熬。
  雪大,风寒,就是奴尔干都司最直接的写照。


第471章 有人抢生意!
  紧了紧身上的袍子,孟繁星吐出了一口白茫茫的浊气,叹息道:“老子一定是疯了,这要是搁在大明,这会儿柳树都该抽芽了吧?现在老子居然要跑到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来砍人?”
  王豪杰闷声道:“要不然把你现在的土地什么的都折算成银子卖给我,你回中原去?”
  刘航嗤笑一声后开口道:“别听他姓王的胡说八道,他出什么价,老子都比他多一文钱,如何?”
  没有理会几个人的笑闹,夏额哲开口道:“过了长城,基本上就是这么个鸟样儿,冬天够长够冷,一场雪下来就不知道要死多少蛮子。可惜了。”
  舔了舔嘴唇后,夏额哲又接着道:“现在还好,不管是本侯手下的百姓,还是卜失兔和卓里克图那两个混账东西的手下,现在日子都好过的很。这要是换成以前,一个冬天不冻死百十个儿,那都不算是正儿巴经的冬天,纯属于玩笑一样。”
  虽然夏额哲一口一个蛮子,看起来颇为轻松的样子,可是孟繁星等人都是听出了夏额哲话里的无奈。
  一路无话,复又向前行了一个多时辰后,夏额哲才揉了揉脸,开口道:“再往前可就是林中百姓了,也不知道这一回能抓多少蛮子。”
  孟繁星道:“抓多少是多少吧,留下够咱们用的,剩下的卖给孙督师便是。”
  孟繁星的话音刚落,夏额哲就哀嚎一声道:“这些该死的蛮子,抓多少才够用啊!怎么就死的那么快!”
  听着夏额哲的抱怨,孟繁星等人也是一阵无语。
  蛮子死的快,还不是您老人家不把蛮子当人看,这些蛮子在您老人家眼里连牲口都不如——好歹牛羊骡马还能混够吃的呢。
  天冷想要偷懒的,您给砍了;到现在没学会基本汉话的,又让您给砍了。
  就这么今天砍两个明天砍三个的,再来多少蛮子也不够您这么祸祸吧?
  想了想,孟繁星劝道:“侯爷,这回可不能再这么砍蛮子们了,都给砍死了,这些苦活累活可真就得咱们自己上了?”
  夏额哲哀叹道:“你当本侯想要砍他们?你瞧瞧一个个蠢的跟猪一样,干活不行,学习汉话也不行,留着他们就是浪费粮食!难怪苏学士曾经说过,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之也,譬如禽兽然。”
  对,你说的很有道理,夷狄就是禽兽——问题是你自己看起来也跟那些个禽兽没什么区别吧?
  对于夏额哲这种几句话不离子曰诗云的行为,孟繁星感觉到了深深的羞耻——自己还是堂堂的孟子之后呢,居然不如一个归化的蛮子好学?
  实在是太丢人了。
  想了想,孟繁星还是劝道:“侯爷,要不然咱们弄点儿倭奴过来怎么样儿?”
  夏额哲奇道:“就是之前本侯抓的那些三寸丁糓树皮?”
  刚刚说完,夏额哲又一拍脑袋,接着道:“不对,说他们是三寸丁糓树皮,实在是屈了武大了。孟兄弟说的就是之前那些个倭奴?”
  孟繁星点头道:“不错,现在我大明各地都有这些倭奴的影子,被派去监工建奴白奴昆仑奴干活。这些倭奴虽然对于我大明的百姓毕恭毕敬,可是对于那些个建奴昆仑奴什么的,当真称得上是毫无人性。毕竟有些事儿交给这些倭奴来干比较好,咱们手上还是不沾那些个黑血为妙。”
  刘航笑道:“瞧瞧,这读书人的心,真他娘的黑。不过我很好奇啊老孟,这倭奴自打上一回被侯爷给抓了之后,这奴尔干都司可就再也看不到蛮子们的踪迹了,你上哪儿去弄?”
  孟繁星则是神秘兮兮的道:“你想想,倭奴要想来大明,得经过哪里?”
  刘航瞥了孟繁星一眼,开口道:“你当老子傻是不是?倭国孤悬海外,想要来大明要么走朝鲜,要么走登莱,难不成还能跑松江府去?可是朝鲜向来自诩为大明孝子,又与倭国有仇,你让倭奴走朝鲜,闹不好会出大乐子的吧?”
  孟繁星道:“让倭奴走朝鲜,肯定会出大乐子,可是你个耙耳朵却忘了一件事儿?”
  刘航此时也顾不得孟繁星称呼自己耙耳朵的事儿了,连声问道:“什么事儿?”
  孟繁星笑道:“九州岛啊,九州岛现在可是咱们大明的地盘,施凤来施大人可是九州岛总督,只要侯爷修书一封,弄些倭奴走朝鲜送到咱们这儿来又怎么会出乐子?”
  王豪杰闷声道:“那要倭奴干什么?弄些新罗奴也一样儿吧?反正都是干监工的活计,新罗奴在前隋时可也不是什么好鸟来着。”
  孟繁星道:“什么新罗奴?老王你说话注意点儿,人家那是朝鲜人,大明的孝子贤孙,可不是以前的高句丽。就算是咱们让他们来当这个监工,那也是来这里务工的,可不是新罗奴!当然,咱们肯定不能让朝鲜人来当这个监工的,必须得让倭奴来干才行。”
  王豪杰冷哼一声,问道:“为啥?咋还一定要让倭奴来干?那些个朝鲜人来干不也是一样儿的?”
  孟繁星嘿嘿笑道:“九州岛啊。你想啊,现在九州岛是咱们大明租借了九十九年的对吧?就今上的性子,别说九十九年以后还回去了,再过个三五十年后这整个倭国就得被收入囊中,还回去干什么?咱们现在让倭奴来当这个监工,一是替倭奴拉上一些仇恨,再一个,等这些倭奴没用了就顺手处理掉,等于是前提帮助咱们大明的军队处理了一部分,一举两得的事儿啊。”
  自从孟繁星开口之后就一直保持沉默的夏额哲这会儿已经把嘴巴张的大大的,让人怀疑他的舌头会不会掉下来——这些个读书人,真是太他娘的坏了!
  然后觉得这种玩法很先进的夏额哲就一锤定音道:“那就倭奴和新罗奴都来点儿,最好让他们狗咬狗,省得一家独大。”
  没毛病,养狗就得养两条,就算是其中一条不听话了,也有另外一条可以牵制。
  当然,如果两条都不听话了,那下场估计就是一起被打死吃肉了。
  夏额哲揉了揉脑袋,开口道:“先去抓蛮子,等回去后就修书给鸿胪寺还有施总督,三位兄弟记得提醒夏某一番。”
  正说话间,面前就出现了一个小部落,只是看起来这个部落的情况不怎么好,残肢断臂遍地,一个活物都没有了,帐篷东倒西歪,东西也被翻的乱糟糟的。
  对于这个部落里的人口是什么人,夏额哲等人都不感兴趣,几个人关心的是竟然有人抢在自己前面了?
  彼其娘之,不知道奴尔干都司是爷们几个的地盘吗?抢食抢到这份儿上,当真是寿星佬吃砒霜,活腻歪了!
  阴沉着脸的夏额哲开口道:“来人,去看看还有没有活着的,弄清楚人是从哪儿来的,又是从哪儿走的!”
  近半个时辰之后,夏额哲和孟繁星等人的手下才回来禀报消息:“全部落上下无一活口,上到老人下到刚出生的婴孩儿,全部被杀光了。还有,整个部落里面值点儿钱的东西都被带走了,连口铁锅都没留下。从留下的脚印判断,对方应该是从北边儿过来的,杀人抢劫之后又向着东北方向去了。”
  夏额哲阴沉着脸问道:“东北方向是哪儿?”
  对于奴尔干都司地图早就背了下来的孟繁星闻言便回答道:“应该是木河卫,正统十五年间所设,只是后来弃守,该地应该是有女真部落或者什么其他的部落在那儿。”
  夏额哲道:“管他是女真部落还是什么部落,要抢也应该是咱们兄弟们来抢,什么时候轮到别人了?他娘的,本侯这就要去那边瞧瞧,看看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奴尔干都司撒野!”
  孟繁星嗯了一声,应道:“同去!同去!孟某也想看看到底是谁敢抢在咱们面前下手!”
  不得不承认,论起追踪草原上的踪迹,夏额哲的手下远远要比孟繁星等人由响马袍哥老秦人组成的杂牌中的杂牌要专业的多。
  虽然这些家伙们砍人的时候很专业,可是论到正规军阵还有循迹追踪,可就真不怎么样儿了。
  夏额哲所派的前军追着踪迹而去之后,夏额哲还有孟繁星等人就开始整理自己的装备,打算一起跟上去。
  眼看着太阳一点点的偏西,再过上一两个时辰就该暗下来,夏额哲的心里也有些着急了。
  白天的时候,哪怕是天还亮着,就不用担心对方能跑掉。
  但是天色一旦黑下来,对方又正好已经退走,再想追起来可就麻烦了——在这种鸟不拉屎的破地方,往往只需要一个晚上就能掩埋掉很多东西。
  随着众人一路催马急行,被夏额哲派出去的前军之中有一骑飞快的赶了回来。
  气喘吁吁的到了夏额哲向前后,这名信使便拱手道:“侯爷,前面有蛮子,是毛奴!”
  夏额哲顿时来了精神——毛奴啊,身高体壮,拿来当苦力干活最合适不过了,而且在战术方面又弱的一逼,曾经被黄金家族吊起来打,想要弄死他们挺简单的。
  夏额哲将目光投向了孟繁星等人,却发现这些家伙的眼睛里已经冒出了一颗颗的小星星,全是银子形状的小星星。
  抹了抹嘴角,孟繁星问道:“大概有多少人?”
  信使拱手道:“约摸两三千人左右?兄弟们已经引着他们向这个方向来了!”
  夏额哲干脆咳了一声,吩咐道:“准备迎敌!”
  搓了搓手,王豪杰开口道:“两三千个蛮子,既然敢出来抢劫杀人,估计都是些青壮,这下子发了!”
  刘航道:“可不是?一万多两银子呢。这要是天天都遇上这等好事儿,那可就爽的很了!”
  等看到了对面的蛮子之后,王豪杰越发的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现在大明应该是草长莺飞的时候,眼看着就进了三月,可是奴尔干都司这地方还冷的要死。
  最起码自己这一行人都是穿的厚厚的,连夏额哲的手下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没有少穿,就怕冻成死狗一样。
  可是对面的蛮子,一个个的袒胸露背的,身上长长的毛发比猴子都短不到哪儿去,毛发下面的肌肉隆起,看上去就是孔武有力之辈。
  或许用猴子来形容不太正确,应该用大猩猩来形容?
  活该老子们发财啊!就这样儿的,一个五两银子绝对不行,怎么着也得卖十两银子一个才行!
  打定了主意的夏额哲和孟繁星等人互相使了个眼色之后,就各自带着自己的手下马仔们冲了上去。
  不得不说,自从夏额哲来了奴尔干都司以后,孟繁星等人也是捡到了天大的便宜——弓箭这玩意是不缺了,而且都是明军准备淘汰的制式弓箭。
  别以为明军打算淘汰这玩意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了,而是因为明军从崇祯皇帝到五军都督府再往下,现在专门研究的是怎么样玩火器,而不是弓箭。
  但是不管皇帝再怎么不重视再怎么看不上,也无法掩盖明军的弓箭制造技术已经无比成熟的事实。
  不管是使用寿命还是射程方面,弓箭都已经足够使用了——最起码建奴都装备不起明军已经瞧不上眼的弓箭。
  当然,这玩意再怎么被正规明军瞧不上眼,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就流落到任由民间使用的地步。
  毕竟弓箭可以算做是远程武器,杀伤力绝对不小。
  所以王豪杰等人此前想要弄到这玩意并不是很简单的事儿,各种报备和手续麻烦的要死要死的。
  完颜宏部所能提供的弓箭倒是敞开了供应,然而那质量让已经用过制式弓箭的孟繁星等人感动的想哭。
  现在好了,夏额哲的到来基本上就意味着这玩意随便弄了,用来对付几个毛奴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尤其是夏额哲军中还有一些弄出来没多久就被淘汰放弃的八牛弩和神臂弓一类的玩意。
  这种东西射出去,只要后面的人够多,这东西就会把人像是串羊肉串一样的串起来。
  威力这么大的装备,大明不要了……


第472章 他们跪的太久了
  对于蛮子们叽里呱啦的鬼叫,夏额哲和孟繁星,还有王豪杰和刘航都没有什么兴趣去了解——连人话都不会说,要么去死,要么去做苦力好了!
  随着跑路回来的前军绕过本阵,将蛮子们露了出来之后,夏额哲用马车拖着的八牛弩和神臂弓一类的玩意就随着机括的响声将一支支儿臂粗的长箭射了出去。
  密集的箭雨使得对面的整个蛮子军阵为之一滞。
  凡是被八牛弩和神臂弓射中的蛮子,要么胳膊腿一类的肢体横飞并伴着鲜红的鲜血狂洒,要么就被串成了一串,就连倒地时都是好几个被串起来的人一起摔倒。
  一阵箭雨过后,随着吱吱呀呀令人牙酸的响声,八牛弩和神臂弓开始第二次上弦。
  孟繁星撇嘴道:“这要是陛下在此,估计会有数不清的掌心雷随便扔,那玩意才带劲呢!”
  一起参与过火烧沈阳城的王豪杰和刘航,还有夏额哲皆是一阵无语。
  谁不知道掌心雷那玩意好用,就算是火铳也比弓箭要强,先是火炮齐射然后狂扔掌心雷,最后再火铳轮流射上这么几轮,面前基本上就没有能站着的了。
  问题是没有站着的,上哪儿抓蛮子去干活?上哪儿抓蛮子卖给孙承宗?
  再说了,那玩意现在整个大明就只有官兵手里才有,拿着银子你也买不到啊。
  现在有了八牛弩和神臂弓这两样好东西就不错啦,还想要什么掌心雷啊真是的。
  别看自己几个人有侯爷也有大明的预备役游击将军,真要是敢跟五军都督府开口要那些东西,估计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挂城门上边风干去。
  自己家的皇帝是个什么性子还能不知道?
  大明现在不光是那些士子可以佩剑,普通百姓们也可以,官府已经放开了百姓们携带刀剑的禁令。
  但是像弓箭和弩一类的玩意,大明内部还没有放开。
  至于说自己这些在关外混的,由于波及到砸场子砍人抓苦力,所以冷兵器随便玩,包括弓箭和弩箭。
  但是火器这种东西,谁敢碰谁就得做好掉脑袋的准备!
  再说了,现在这场面就不小了,一枝八牛弩能串起来这么多人,不也是爽的很?
  如果让崇祯皇帝看到这种场面,想必会对后世的烧烤失去一切的兴趣——羊肉串放大再放大无数倍之后,就是眼前的景象了。
  一支八牛弩上面串着几个人,简直跟羊肉串没有什么区别。
  见过这玩意儿之后还能再吃得下烧烤,那只能说心是真大。
  然而这满对的碎肉和鲜血对于夏额哲等人来说更像是一种催化剂,舔了舔嘴唇之后,几人就各自带着马仔冲了出去。
  面对这种局面,最好用的可不是著名的曼古歹战法,更不是直接操刀子上去砍,而是围猎法。
  曼古歹讲究的是诱敌,边跑边射箭,以达到消耗敌人的目的,而围猎则更像是几只猫玩一只老鼠一般,将猎物围起来,转着圈的将箭射向敌人。
  这种战法,夏额则会玩,完颜宏会玩,黄台吉和奥巴台吉也会玩。
  现在孟繁星等人也一样会玩,但是孟繁星等人却不习惯这种战法。
  这种战法虽然杀人高效并且己方伤亡小一些,可是却没有操刀子砍人来得痛快。
  那种刀子砍入人体带出鲜血迸溅的感觉,再加上敌人的惨加声,那才是最爽的玩法!
  然后夏额哲就一脸懵逼的看着孟繁星等人跟打了鸡血一样操着刀子冲了上去——咱们不应该是先覆盖射击,等蛮子死的差不多了之后才操刀子上的?
  感觉孟繁星等人比自己更野蛮的夏额哲无奈之下,也只得率军冲了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