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皇后依旧是不怎么相信这东西能彻底解决天花,更不愿意在自己没有亲眼看到效果的情况下给皇子皇女们接种。
  沉吟了半晌之后,周皇后才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先给臣妾等接种,若是臣妾等无事,再给皇子皇女们接种!”
  崇祯皇帝知道周皇后心里怎么想的——万一有问题,大家伙儿一块儿玩完,总之不能让人威胁到靖王的太子之位。
  尤其是完颜玉卓生的儿子,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皇长子,属于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只得苦笑道:“好,好,依你总成了吧?那就先给你们几个种上,再给皇子皇女们接种。原本朕是打算让你们和皇女皇女一起接种的。”
  被崇祯皇帝戳破了小心思的周皇后根本就没有不好意思的神情——后宫里面不就是这般模样么?就算自己没有害人之心,可是防人之心却也是必须要有的。
  后宫,那可是真正吃人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周皇后总算是同意了接种牛痘的事儿,崇祯皇帝心里也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天花这玩意,实在是太可怕了——这玩意根本就不在乎你是九世行善还是十世作恶,更不管你是平民百姓还是九五至尊。
  一旦得上,一百个人里面也不见得有一个能治好的,偏偏这玩意传染性极强,一个人得了,满城死绝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就算是治好了,那也是满脸坑。
  康麻子为什么能当上建奴的皇帝?还是不因为那满脸麻子——出过天花的后遗症。


第490章 又一家想要内附的
  对于后宫里的勾心斗角,崇祯皇帝向来懒得去管。
  斗吧,只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别闹出什么妖蛾子来,愿意怎么争斗就怎么争斗。
  只有后宫的妃子们有争有斗,自己才会更嗨皮一些,绝不能让后宫这些小娘们儿抱成一团。
  至于说小说里面后宫一团和气,大家姐姐妹妹你好我也好的情节,看看就得了,真要是当了真,那就是二傻子。
  就像周皇后和完颜玉卓一样,事涉太子大位,甚至于是以后皇帝的位置,你能指望这两个小娘们儿团结一心?真团结了,皇位算谁的?
  至于说感情什么的,崇祯皇帝也承认,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但是在皇室,这种感情其实是要被压抑住的。
  被感情所控制的皇帝可能是一个善良的皇帝,但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好皇帝。
  就像是当初派王玄寂等人去辽东抓范文程回来一样,崇祯皇帝不知道这些忠心耿耿的汉子很有可能会全都折在辽东?崇祯皇帝就那么狠心?
  崇祯皇帝知道这其中的风险,但是因为抓到范文程的好处要大于坏处,哪怕是为此再折过去一些人手也是值当的。
  所以崇祯皇帝就派人去干了。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自己穿越过来最大的意义就是彻底怼死野猪皮,省得大明的百姓以后要人人拖着根猪尾巴招摇过市。
  还他娘的不够丢人的!
  当然,怼死建奴这个伟大的目标眼看着就要实现了。
  毕竟整个大明的精锐现在都已经集结到了京师的周边,从京城一直到山海关,各个卫所里面都有着客军在驻扎,就等着自家老大崇祯皇帝招呼一声,大家伙儿就组团去辽东砍人。
  至于说崇祯九年正月的时候孝陵里有棵树被雷劈了然后着火这种事儿,崇祯皇帝肯定不会理解为这是老朱对自己不满意了所以才烧自己寝陵的树玩。
  崇祯皇帝的理解是老朱觉得自己终于要怼死建奴了,高兴,所以点棵树看烟火或者玩烧烤。
  没毛病。
  而且心心念念去怼死建奴的现在不光是崇祯皇帝,其实大明的大量活力组织现在也在合计着转型。
  不转型不行啊,地方的卫所现在不像是以前那样儿无能,官府的差役也不像以前那么好打点,更操蛋的则是锦衣卫。
  总之,以前犯些事儿,上下打点一番就差不多了,现在犯事儿,最大的可能性是被拉到卫所去打靶。
  这很不人性,最起码对于大明的各个活力组织来说很不好。
  然后大家就合计着转型。
  前边先有了山东响马四川袍哥还有从不饶舌的老秦人,那一个个的可是都发了大财的——每次一到年关,这些家伙都是敞开了花银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在辽东砍建奴赚钱了一样。
  真是让人看着都眼红。
  不过没关系,他们能去,大家伙儿一样能去,尤其是这些活力组织论到操刀子砍人,可比那些个家伙们狠多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大明的活力组织比他们的后辈,后世的那些个古惑仔们更不是东西,什么刨绝户坟踹寡妇门一类的事儿干起来比古惑仔们还要厉害,但是有两点是后世的古惑仔们比不上的。
  一是身手,二是重信。
  不像是螨清借着侠以武犯禁把天下武学毁去了无数之后的后世,现在的功夫基本上还是那些战阵之上改良出来的东西,用来杀人放火是极好用的。
  至于重信,毕竟有强汉之时的游侠儿做榜样,大家伙儿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剧孟一般的大牛,讲究的就是一口吐沫一个钉。
  虽然这种重信只是在某些时候有用。
  但是当这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们打算起程奔赴辽东的时候,锦衣卫找上门了。
  锦衣卫上门的目的很简单,找他们谈话,约束一些这些无法无天的家伙们。
  毕竟这些有组织但是无纪律的家伙们到了辽东,估计跟蝗虫过境是差不多的。
  唯一的不同就是蝗虫已经被吃的差不多了,但是他们在辽东却不会有人去管理。
  至于建奴能不能怼死他们,所有的活力组织根本连想都没有想过。
  建奴再牛逼,还能敌得过朝廷大军?爷们儿去了辽东怼建奴,朝廷大军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被建奴给弄死?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儿!
  最后的结果就很搞笑了——在老朱一把火烧了自己孝陵的一棵树之后,崇祯皇帝终于打算起程去怼死建奴了,而在崇祯皇帝之前出关的却是这些活力组织。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虽然这些家伙是奔着捞银子捞军功去的,但是自己必须得支持他们才行。
  这回是建奴,要是下次轮到莫卧儿帝国的时候呢?
  有了这些古惑仔,自己就算是只征发五十万大军,估计最后都会有上百万的刀子出现在印度。
  毕竟大明的活力组织多的很,光一个漕帮就能随随便便的凑出十几万马仔,更不用说其他乱七八糟的那些活力组织了。
  但是有句话说的好,怼人者,人恒怼之。
  崇祯皇帝心心念念的打算去辽东怼死黄台吉,黄台吉其实也时时刻刻的想着给崇祯皇帝找找乐子。
  而现在的建奴里面,除了阿敏和莽古尔泰两个家伙在划水之外,剩下的人还真的贴近了黄台吉——毕竟大金国完犊子了之后,大家伙儿谁都没个跑。
  代善带着自己手下的正红、镶红两旗去怼乌拉部和辉发部,多尔衮带着正白镶白两旗去怼哈达部,这就是黄台吉给崇祯皇帝准备的第一道大餐。
  这三个部族在辽东说是多么大的部落,当然是算不上的,最起码连完颜宏的锡伯部都能比他们强出许多倍去。
  但是要说这三个部族是什么无名无姓的存在,倒也不尽然——加一起也有好几万人呢,就算再怎么烂,凑出个一两万的青壮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辽东倒也算得上是一股势力。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鸟用。
  如果这些个部落真要是有本事,早在老野猪皮努尔哈赤当老大的时候就已经怼死女真部了,还用等到现在靠着完颜宏的庇护,时不时的给建奴找点儿乐子?
  而且这两个逗逼部落没胡靠在一起,反而是分开居住的——辽东这么大,两家都凉了之后,完颜宏才得到消息。
  只是再怎么后悔也没有什么鸟用了,完颜宏现在能做的,只有把剩下的那几个部族赶紧的往一起收缩,以防建奴再来怼一波。
  其实黄台吉还真就没打算去怼完颜宏一波——完颜宏的战斗力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虽然说锡伯部的铁骑真要是玩起命来,确实比大金国的兵勇要牛逼一些,但是人数是硬伤,哪怕是加上了明军的正规军装备,大金八旗一样对怼死完颜宏。
  但是现在黄台吉觉得自己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命。
  比如说,研究一下朝鲜?这次不跟毛文龙扯犊子了,先绕过去,然后直取朝鲜的王城,彻底把朝鲜拿下之后再回过头来怼死毛文龙?
  而且拿下朝鲜之后,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大金国就有了足够大的回旋余地,不至于缩在辽阳以北,海州卫以东。
  这一回,黄台吉依然不打算自己去,而是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还有代善。
  这三个家伙去怼朝鲜,兵力基本上是足够的,就凭朝鲜那些个战五渣,分分钟就能把他们灭了。
  最大的问题在于毛文龙,如果东江镇的毛文龙不计伤亡的支援朝鲜,这一战的伤亡肯定不会少就是了。
  但是毛文龙那边再牛逼能有多少弹药?拼着伤亡去怼的话,毛文龙其实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再者说了,不趁着明国的那个狗皇帝还没有来辽东,难道还要等着他来了之后再想办法?
  到时候是跑路还是跑路?反正死守是不可能的。
  有了朝鲜,就算是那狗皇帝真来了,大金国能跑的地方也就又多了一个选择。
  除了回到建州,或者是北上越过奴尔干都司的大部分地盘直接去北山女真部那边,还有朝鲜可以去。
  根据地理位置上面来说,朝鲜可比奴尔干都司强太多了,毕竟靠着海,冬天的时候不是那么冷,甚至于比盛京城都要强一些。
  不得不承认,黄台吉打的主意很好,济尔哈朗和多尔衮也完美的执行了他的命令。
  甚至于他们绕过毛文龙所部的计划也成功了——阿敏和莽古尔泰根本还没来得及把消息传递给毛文龙呢,济尔哈朗和多尔衮的大军就已经长驱直入朝鲜了。
  朝鲜的军队也确实如黄台吉等建奴所预料的那样儿,战斗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连连失地,甚至于很快就接近了朝鲜王城。
  意外的是,朝鲜绫阳君李倧丫的跟他老祖宗学了一手,带着自己的手下跑了,跑了!
  没有什么死守江山社稷,更没有什么全民皆兵以求玉碎,而是很干脆的带着满朝的文武大臣跑了,直接就往着东江的方向跑了。
  当然,对于济尔哈朗和多尔衮来说,李倧跑路不跑路的不重要,就算是他跑路到了东江镇毛文龙那里也同样不重要。
  反正这次来就是为了怼死朝鲜和毛文龙的。
  等怼死了毛文龙,区区一个李倧还不是瓮中之鳖?
  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赶紧把朝鲜剩下的地盘全处理一遍,收到大金国的手里才是正经事儿。
  至于毛文龙和李倧,暂时先不管他们,等到朝鲜平定下来,这两个混账东西哪个也跑不了。
  至于现在就去怼死毛文龙,这跟一开始的计划并不相符,因为怼死毛文龙的代价有点儿大,尤其是朝鲜全境还没有肃清的情况下,更是容易陷入拉锯战。
  这样儿不符合大金国的利益和计划。
  然而正是济尔哈朗和多尔衮商量再三之后的结果,让李倧做出了一个连黄台吉都目瞪口呆的决定。
  李倧觉得现在辽东的屁事儿真多,尤其是当这个朝鲜国主,天天劳心累力的不说,还他娘的得担心受怕,远没有大明爸爸那边安全。
  但是只要自己一天是朝鲜国主,就必须一天待在朝鲜,哪儿也去不了。
  这样一来,该如何是好呢?
  内附!
  反正自己家的老祖宗就已经请求过内附了,当时是因为倭奴的事儿。
  不过老祖宗运气不太好,当时的大明皇帝没想着收编朝鲜,只是派了大明的双花红棍把倭奴给怼死就算是完事儿了。
  自己这回不一样啊,连王城都丢了,建奴也长驱直入了,朝鲜,亡了啊!
  这时候去找大明爸爸求情,请求内附,大明爸爸应该是会同意的吧?
  毕竟前边已经有了一个琉球了,要是不丹顾忌着朝鲜东海霸主的脸面,自己也早就跟着琉球一起玩什么全民公投了,还用等到现在?
  现在好了,借着这个机会,等到大明爸爸替自己怼死了建奴之后,直接就请求内附,应该没问题了。
  毛文龙在听到李倧的这个决定时,同样也是心头奔过了数万头的神兽。
  什么时候连一国之君都不想干了?就想着到大明当个虚衔的王爷?
  脑袋是不是让驴给踢了?没看大明自己的那些个藩王都想方设法的往外跑呢?
  为了能成功的跑到海外当个土皇帝,你看看丫们一个个的又是给皇帝送钱又是送土地的,就差送几个美人了!
  你丫还上赶着跑去当猪?
  李倧不这么认为,起码不认为自己去大明是当猪了。
  现在内附,最起码大明也得给个王爷的待遇吧?怎么着也得是例同亲王吧?世袭罔替是要有的吧?
  这些玩意都有了,跟在朝鲜当个国主有什么区别?
  还更安全,还不用操心,天下简直找不到比这更爽的事儿了!
  甚至于朝鲜的大臣们也支持李倧的这个决定——只要真个内附了,以后大爷们就是正儿八经的大明天朝官员了!
  对于朝鲜君臣们的表现,别说是毛文龙了,就算是接到了奏报的崇祯皇帝都表示目瞪口呆——还能这么玩?城会玩啊!


第491章 让你们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在崇祯皇帝原本的打算里,其实也是要把朝鲜弄成内附的——日本都得弄成自己家的地盘,何况朝鲜?
  有了日本,等于是在东海之外有了一座永不沉没的航母,朝鲜再横在中间算怎么回事儿?
  不内附还留着恶心自己?
  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到底是要脸还是不要脸,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不要脸,朝鲜国主要求内附自己直接同意就行了,但是这吃相上未免有些不太好看?
  要脸,人家要求内附就这么直接同意了?然后再像琉球什么一样的折腾折腾公投?
  而且,万一自己现在没有同意,然后派兵怼死了建奴,帮助朝鲜解除了危机,绫阳君李倧反悔了怎么办?不想内附了怎么办?
  毕竟当朝鲜的国主那也是关起门来的土皇帝不是?
  反正换位思考了一下,崇祯皇帝觉得自己肯定不会干出这种狗屁倒灶的事儿来。
  毕竟琉球要求内附,是因为刚刚被人怼的欲仙欲死,连地都割了,请求内附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这朝鲜是怎么回事儿?尤其是绫阳君李倧,好好的外藩不当非得内附?是不是有病?
  这要是换成自己,哪怕是现在有外星人跑来说我们替你怼死建奴,大明成为我们某某星人的附属就好——崇祯皇帝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关门放厂卫,而不是会同意这种操蛋的条件。
  然而被崇祯皇帝召进宫的温体仁和张惟贤都表示绫阳君想要内附很正常,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儿了,用不着这么大惊小怪的。
  因为朝鲜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景命神历弘功隆业显文毅武圣睿达孝昭敬大王,也就是宣祖李昖,就已经正大光明的要求过内附了。
  原因就是知名矮矬子丰臣秀吉脑袋一热乎,打算借道朝鲜进攻大明被拒绝之后怼上了朝鲜,所以李昖就借着这个机会请求内附。
  但是李昖谋划的这事儿没有成功。
  毕竟当初大明开国之时就已经指明了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占城、真腊、暹罗、苏门答腊、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尼、西洋顼理等十五个国家为不征之国,同意内附实在有点儿不符合当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
  内附这种事儿不符合当时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可是符合崇祯皇帝的价值观啊——到了朕手里的就是朕的,敢说不是的,让许显纯找你们谈谈?
  所以温体仁的意思很简单:反正陛下您都这么不要脸了,这时候还忸忸捏捏的干什么?直接同意了啊!
  已经不算是太小白的小白皇帝崇祯,皱着眉头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关于朝鲜内附之后的待遇问题。
  按正规礼制讲,大明皇帝顶十二旒冕或十二梁冠,穿十二章衮服,亲王和太子为九梁冠、九章服,郡王七梁冠、七章服。
  朝鲜、安南、琉球和其他属国国王的级别应是的“郡王”,但是大明唯独赐给朝鲜国王衣冠是九梁冠、九章服,其他属国则为七章。
  如此一来,无形之中就把朝鲜的地位给提了一级,与大明的亲王相同了。
  甚至于建文帝那个智障还特许朝鲜国王可以比照宗室用五爪龙——虽然还是九章纹服,可是后世很多蠢货,尤其是棒子们就以为他们家的主子是皇帝的待遇了!
  实际上,五爪龙没有问题,因为这是建文帝特许的,你让朝鲜国主把九章纹服换成十二章纹的试试?
  怼不死丫挺的,哪怕是朱允炆那个智障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那么问题来了——朝鲜现在的国主绫阳君李倧用的已经是九章纹服加上五爪龙了,内附之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有优待的,也就是抬高一级。
  再往上台就是十二章纹服了,崇祯皇帝和李倧穿一样的衣服?到底谁是皇帝?
  想到这儿,崇祯皇帝也不禁感叹一声,穿越真他娘的是个技术活!
  穿越早了,万事无忧,穿越的晚了,尤其是像自己这样儿的,麻烦事儿简直就是一堆。
  想要杀个人什么的,还得先看看户籍——五等汉?杀了杀了,没问题,不会有人关心的。
  万一要是杀个建奴什么的,卧槽,河蟹404降维打击了解一下?有人天天光腚肿菊举报了解一下?
  就像现在这事儿,万一给的人家朝鲜人待遇低了点儿,以后那朝鲜人民能乐意?不得天天找光腚肿菊举报?
  蛋疼不已的崇祯皇帝干脆把目光转向了温体仁:“温爱卿对于朝鲜内附之事有何看法?”
  斟酌再三之后,温体仁才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以许之内附,毕竟朝鲜昭敬大王已经请求过一次内附,如今绫阳君再次请求内附,于情于理都应该答应。”
  嗯了一声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问道:“若是同意,又当如何封赏绫阳君?”
  崇祯皇帝现在也很佩服温体仁这股子不要脸的劲——于情于理?什么情?什么理?
  反正一时之间,崇祯皇帝没有把这个情和理给弄明白,依旧是迷迷糊糊的。
  当然,这个不是关键,关键还是在于对于绫阳君的封赏。
  温体仁则是躬身道:“启奏陛下,不若封绫阳君为亲王?虽然绫阳君现在使用五爪龙服并不违制,然则毕竟是同郡王例而非亲王,当用七纹章服而非九纹章服。一旦陛下许之内附,其用之则为违制,不用则降为郡王。不若封之为亲王,使其用之名正言顺,再另行赏赐一些也就是了?”
  点了点头,崇祯皇帝又望目光投向了张惟贤:“英国公以为如何?”
  张惟贤自然清楚崇祯皇帝的心思——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能少花就少花,实在不行,花一文得有十文的好处才行。
  如今温体仁提出来的封赏,只是区区一个亲王的头衔外加一些其他的赏赐就把人给打发了,这种好事儿自然是皇帝乐意见到的局面。
  想了想,张惟贤就赞同道:“臣以为如此甚好,可另许张绫阳君三百护卫,任其在朝鲜军中挑选?”
  这下子崇祯皇帝更高兴了。
  三百护卫跟大明藩王们被削去的三个护卫或者几个护卫不一样,那就是简简单单的三百人。
  不像是大明藩王,一个护卫的人数从三千人到一万九千人不等,到了绫阳君这里,干脆等于是只剩下了三百甲士而已。
  至于说三百朝鲜甲士能翻起什么风浪来,打死崇祯皇帝这个历史小白他也不会相信——光锦衣卫都能在一个时辰之内彻底怼死这三百甲士。
  事情商量到了这个份上,其实已经等于是接受了绫阳君的内附,所欠缺的也不过是时间和流程而已。
  毕竟内附不像是上街买菜那么简单,一整套的流程走下来,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琉球的内附流程还没有走完呢,更别说比琉球大了许多的朝鲜了。
  而最最重要的流程,就是开头第一步——首先要由朝鲜使节在朝堂之上提出绫阳君愿意献土来归的请求。
  只是第二天的大朝会刚刚开始,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等朝鲜使节开口,就直接吩咐道:“王承恩,宣旨。”
  王承恩应了,随即便从旁边的小太监端着的托盘之中取过圣旨,朗声读了起来:
  “朕仰承天道,俯御万方,念此军民,谁非赤子,只因辽东建奴为乱,一二无知,渐至胁迫从奴。
  辽东百姓多受其苦,亡辜被僇,不知其几。朕痛心恻念,寝令靡宁。
  目今兵甲齐备,行将大兵加剿,必定玉石难分,虽指示生路,犹恐各官举行未善,若辈猜惧多端,或疑将领计诱杀降,或疑有司分别看待,或虑日后奸棍诈害,或虑目下生业销亡。
  种种深情,良可矜悯,为此再颁赦书,遣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