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代善向来都不怎么赞成退回建州——老奴活着的时候向来只有各种硬怼,怂的退回建州去?
  代善从感情上就接受不了:“倘若蛮子再追向建州,我大清再往何处去?”
  黄台吉闭着的眼睛也睁开望向了黄玉轩:“不错,倘若蛮子再追到了建州呢?又该当如何?”
  黄玉轩回道:“万岁爷,奴才请万岁爷北狩奴尔干都司!”
  黄玉轩的话一出口,代善便喝道:“混账!你这不是让万岁爷扔下大清的基业逃跑么!?”
  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黄玉轩干脆把心一横,咬牙道:“当年老汗起兵之时可有建州?十三副盔甲起兵,兵又有多少?如今我大清国兵强马壮,纵然万岁爷北狩奴尔干都司,忍让他蛮子一时又能如何?依奴才愚见,倒不如暂时先行避开蛮子的锋芒,北上奴尔干,再造我大清基业!”
  代善暗中与多尔衮对视了一眼,多尔衮则是悄然的点了点头。
  黄玉轩说出来的,基本上与代善跟多尔衮商量的结果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把代善构想中的多尔衮北上变成了让黄台吉北上跑路。
  多尔衮的意思也很明显——现在这种情况,不是互相扯王八犊子的时候,倒不如依着这黄玉轩的说法,让黄台吉带着大家伙儿一起北上奴尔干都司算了。
  至于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先保住大清才是正经事儿,其他的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
  尤其是现在这种局面,黄台吉当这个皇帝比任何人当都靠谱!
  至于说跑到了奴尔干都司以后的事情,就凭着黄台吉现在这副鸟样儿,能不能撑过崇德元年还是个问题,更别说以后长期霸占皇位了。
  如今见黄玉轩这么干脆的就把一切都给挑明了,黄台吉也不再藏着掖着,而是直接道:“北上奴尔干倒是没什么,辽东苦寒,奴尔干也是苦寒之地,了不起比辽东再差上一些也就是了。”
  黄玉轩拜道:“万岁爷英明!”
  建奴这边儿在商量着该怎么办,最后的基调就是扔了沈阳退回建州,建州也保不住的话就往奴尔干都司跑。
  反正奴尔干都司那片地方够大,足够装下好几个大清国了。
  崇祯皇帝则是在头疼。
  大明朝的官老爷们,向来有记吃不记打的传统,或者说他们连吃也不记,只刻捞好处这三个字。
  就像是重庆的翟昌一样,这货居然给崇祯皇帝献上了白兔?说是什么祥瑞?
  早就被楚国公那本书里粘上金箔的猪给恶心坏了的崇祯皇帝对于祥瑞这两个字本能的就有些反感——祥你妹的瑞!
  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朕的皇位稳了,什么祥瑞不祥瑞的,重要么?
  你们把老百姓逼的活不下去了,到时候好处你们捞了,麻烦都是朕的,百姓恨的也是朕,祥瑞能解决问题吖?
  操蛋的事情不来则已,一来就是好几件。
  清江县南城陷二十余丈,入地深二丈有余。
  二十余丈的城墙塌陷了,陷到地里两丈多深,这要说不是豆腐渣工程,除非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更操蛋的是,文震孟的好学生,滋阳知县成德被锦衣卫给抓了。
  这哥们的娘也是个牛逼人物,连着十多次上书怼温体仁,温体仁为了避嫌干脆没搭理他,等到成德被锦衣卫抓到把柄给下狱之后,成母玩了出大新闻。
  一路到了京城之后,干脆就趁着温体仁外出的时候把温体仁给堵在路上臭骂了一通。
  据说温体仁的脸都被骂青了,差点儿一口气上不来给气死。
  然而成德出自于文震孟门下,却没有学到半分文震孟的风骨,反而贪了起来——被抓之后,追赃两千金。
  这些狗屁倒灶的破事儿到这儿就算完了?
  六月丙子,有赤芒大星如斗,自西南流南,其声如雷。
  如果不是钦天监那边已经摸到了崇祯皇帝的一丝脾性,把这事儿定性为皇帝亲征辽东的大胜之兆,估计不知道会跳出来多少官员弹劾崇祯皇帝。
  即便如此,也已经是内阁六部把其他乱七八糟的消息筛选了一遍之后,挑着紧要的给崇祯皇帝送来的。
  满脑子都是怎么样儿把建奴怼死的崇祯皇帝干脆再一次发挥了平头哥的精神。
  那个叫翟昌的,你丫的不是指着白兔当祥瑞么?先看看自己身上干净不干净,但凡贪污了六十两银子,你丫就等着剥皮实草吧!
  还有成德,也别在诏狱里住着了,多浪费粮食不是?
  菜市口上走一遭!
  至于成母,念其老迈,遣送回籍,送慈幼局里养老去,其他一切优抚尽数夺回!
  文震孟识人不明,教徒无方,着罚俸三月!
  钦天监对于天象的解释,很正确,很到位,有赏!
  崇祯皇帝在沈阳城外对于这三件事情的处理,翟昌和成德是自寻死路,钦天监是马屁拍的到位,唯有文震孟算是躺枪,一个人哭晕在厕所。
  谁能想到教出来个这么个不是东西的学生,还被锦衣卫给抓了?
  如今自己好处没得到,还被这个混账东西连累的罚俸三月,当真是彼其娘之!
  当然,文震孟心里也清楚,这已经是崇祯皇帝法外施恩的后果了——按照崇祯皇帝之前写下的规矩,学生贪腐,座师都要跟着倒霉,更何况自己这个正牌的老师了。
  仅仅罚俸三个月而不是把自己也赶回老家去种地,足见崇祯皇帝宽宏大量了。
  处置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之后,崇祯皇帝才又一次的把张惟贤等人召集到了一起:“如今沈阳城外墙已废,众位爱卿以为下一步该当如何?”
  这两天打炮上瘾的张惟贤干脆躬身道:“启奏陛下,与其挥军攻城,倒不如继续炮击沈阳?”
  崇祯皇帝很感兴趣的望向了张惟贤——昨儿个你还吵吵着挥军攻城呢,现在就要接着打炮了?
  张惟贤老脸一回,解释道:“陛下,攻城之时伤亡虽大,却也不及巷战之时的伤亡更大。如今我大军云集,火炮和弹药众多,倒不如先用火炮打开入城的道路,然后再遣大军入城?”
  崇祯皇帝却突然想起来,好像后世牛逼到不可一世的鹰酱物种部队海豹就曾经在巷战里边吃过大亏?
  就连很多部影视剧和穿越者培训中心的教材上面也都有提到,说是巷战的伤亡和危险性比之野战的更甚?
  想了想,崇祯皇帝开口道:“就依英国公的提议,先行用火炮开路,把剩下的弹药打光,将沈阳摧为平地也无所谓!”
  现在沈阳还在建奴手里,不是自己家的,不心疼。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好心疼的——沈阳城里最值钱的无非就是建奴的伪宫,这玩意上次都被自己火烧过一次了,难道现在已经恢复了?
  再说了,就算是完全恢复了又能怎么样?比得上紫禁城还是比得上南直隶的皇城?
  至于巷战什么的,能用火炮解决的问题还叫问题?
  一发不够,再来一发就是了!


第501章 给狗皇帝准备的大礼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发炮弹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发——崇祯皇帝语录。
  对于崇祯皇帝这种信奉精确制导型大炸逼主义的人来说,只有精确制导型的大炸逼主义才是王道。
  单纯的追求精确制导或者单纯的追捧大炸逼主义都是异端。
  就跟豆腐脑一样,不放辣椒油却要放什么乱七八糟的盐?糖?
  火刑架了解一下?
  当然,穿越之后的崇祯皇帝悲催的发现自己只能玩一玩命中准确度,至于说什么精确制导,没那个条件玩。
  连他喵的二级管都没有,拿毛线去制导?制谁的导?
  因为不是工科狗出身,连个电磁线圈都不会绕的程序猿小白皇帝根本就搞不出来精确制导的必要条件,所以皇家学院现在研究火炮的那些家伙,墨家的人还有那些被忽悠或者说被抓到皇家学院的蛮子们开始往射程和口径上面努力。
  也正是因为这些家伙的存在,所以崇祯皇帝现在可以放心的带着开花弹在离着沈阳城远远的地方开始轮射。
  反正射程够远,再加上口径够大,只要把炮弹一发一发的砸进沈阳城里去,巷战一类让人头疼的问题就再也不是问题了。
  然后济尔哈朗悲哀的发现,自己修缮城墙的速度比明军破坏城墙的速度慢也就算了,明军的火力居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弱!
  这得多少弹药!这得多少银子!
  济尔哈朗觉得自己都在替蛮子的户部官员们心痛——你们的银子是捡来的还是抢来的?
  然而财大气粗的崇祯皇帝表示你们得庆幸朕的手里没有别的大杀器,否则一定会让你们见识一下红色警戒里面更丧心病狂的玩法!
  至于现在,先让你们见识一下把戒哨炮修到别人家门口架起来轰的快感——用炮弹炸到你们这些狗奴才怀疑人生!
  崇祯九年七月初十,入夜,沈阳,建奴伪宫。
  瘾头刚刚发作过一阵的黄台吉此时看起来就跟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身上别扭无比的龙袍已经是湿漉漉的。
  但是大清国的皇帝们,都特别热爱这个岗位。
  就像是溥仪就曾经说过,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甘心。
  黄台吉也差不多。
  身为大清的开国皇帝,黄台吉不怎么在乎身上的龙袍湿漉漉的难受,更不在乎外城究竟死了多少人。
  反正只要能当大清国的皇帝,一切都好说。
  至于奥巴台吉和辽阳一类的,暂时顾不上了——朕的大清都要亡了,谁还顾得上你们?
  代善抬起来悄然的瞧了黄台吉一眼,却没有从黄台吉的脸上看出什么表情,更没办法猜到黄台吉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然而这不重要。
  盛京的城墙现在眼看着已经顶不住了,是时候该准备跑路了,要不然被蛮子的狗皇帝围在城里,大家谁也好不了。
  伸手拂了拂马蹄袖,代善躬身道:“万岁爷,下面的兵勇们都已经准备妥当了,您看?”
  黄台吉眯起眼睛道:“明儿个天一亮,咱们就走。只是临走之前,朕还有一份大礼送给那狗皇帝。”
  代善躬身道:“请万岁爷吩咐!”
  黄台吉的脸色逐渐变的有些扭曲,甚至于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嘶哑起来:“朕得不到的,也不会留给那个狗皇帝!传朕的旨意,城中所有泥堪,一概杀光,鸡犬不留!”
  代善和多尔衮等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即就出去执行了黄台吉的命令。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一直炮击却不攻城的玩法给黄台吉帮了大忙——原本靠着城墙居住的百姓为了安全一些,都选择了跑到城中去睡大街,而不是留着城墙下等死。
  代善和多尔衮等人执行黄台吉的屠杀旨意时,因为人群相对集中,杀起来更是顺手。
  甚至于连什么火光一类的都没有出现,只有不断的砍杀声,哀嚎声,还有流满了地面的鲜血见证了这一切。
  崇祯九年七月十一,寅时末。
  天边刚刚亮起了鱼肚白,这几天打炮上瘾的明军就开始了早餐前的例行炮击。
  崇祯皇帝也难得的从御辇里面出来,骚包无比的一身盔甲装备上之后就端坐在了马上。
  士卒们要埋锅造饭,崇祯皇帝不需要,想什么时候吃都会有热乎乎的可口饭菜供他选择。
  至于跟士卒们同甘共苦,还是算了吧,皇帝不败家不奢侈,士卒们心里都没有底气。
  扬起马鞭指了指沈阳城墙剩下的那一点儿墙垛,崇祯皇帝脸色阴沉无比的道:“今日破城之后,城中凡是会喘气的,一个不留!”
  跟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朱刚脸色同样极为阴沉,向崇祯皇帝拱手行礼后便转身传达崇祯皇帝的旨意去了。
  旁边的张惟贤和朱纯臣的脸色同样不好看。
  黄玉轩传出来的消息晚了一步——等消息到了崇祯皇帝手上的时候,沈阳城都快被建奴给屠完了。
  虽然说沈阳城里的汉人就算是活下来也要被抓回大明当苦力,但是这苦力和苦力能一样么?
  大明国内因为修建铁路,苦力已经不光是那些被抓来的蛮子和俘虏,还有大明犯了罪的犯人。
  蛮子苦力就算是被北条次郎那些倭国监工打死,也不会有人去管。
  这些犯人苦力,只有同样充当监工的大明官差才能揍,而且不会弄死。
  犯人苦力和蛮子苦力能一样么?
  所以崇祯皇帝和张惟贤这些人的脸色才会这么难看。
  大明的百姓就算是要抓回去当苦力赎罪,那也是大明自己的事儿,建奴把他们给屠了,那就是建奴的责任。
  沈阳城中,济尔哈朗突然发现明军的火炮炮击力度在加大。
  连着被炮击了好几天,充当前锋的济尔哈朗已经可以从炮声中判断出大概的火力强度了。
  然而今天早上的这个强度,别说是过去几天没办法比,就连明军刚刚到了沈阳城下的第一天也比不上。
  兜转马缰,回到黄台吉身边后,济尔哈朗拱手道:“万岁爷,外面蛮子们的炮击,有些不对劲儿。”
  见黄台吉一副示意自己说下去的样子,济尔哈朗便接着道:“虽然说蛮子们在前几日的时候也是炮击不断,可是不管是间隔时间还是密集程度,都远较今日要弱许多。奴才以为,蛮子可能要开始攻城了?”
  黄台吉冷笑道:“那就随蛮子喜欢好了。他们既然要这盛京,咱们就把盛京给他们,回建州老家去!”
  轻轻一磕马腹,等马儿缓步开始前行了之后,黄台吉才低声对济尔哈朗道:“等近了东门后折道向南,咱们走东南那边冲出去!”
  济尔哈朗不解,问道:“万岁爷?”
  黄台吉嘿了一声道:“昨儿个晚上刚刚把泥堪杀光,今儿个蛮子就要攻城,你相信这世上有这么巧合的事儿?”
  见济尔哈朗脸色一变,黄台吉轻声喝道:“噤声!”
  济尔哈朗心中一凛,应了声是之后,就再一次回到了前锋军中,带队向着东门而去。
  建奴的高层都准备跑路了,下面再守起来自然也没有什么意义,更何况面对明军那几乎是无何止的炮击,建奴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崇祯皇帝所在的西边城墙是最早被彻底抹去的,接着便是北边,东边,南边。
  趁着明军炮击停下,准备向前推进的时间里,济尔哈朗带着的前锋就向着东南方向冲杀了出去。
  负责东边防守的曹文诏叔侄和南边的吴襄父子虽然心有不甘,可是皇帝陛下的旨意就在那儿,再怎么不愿意也得“无意中”让开一条路,让黄台吉能够带着代善等人跑向建州。
  至于沈阳城里没能跟着黄台吉等人一起跑掉的建奴,被严格执行了崇祯皇帝命令的明军给彻底的清理掉了。
  黄台吉早上跑路成功,崇祯皇帝到了中午才能进城——实在是城里的地上全是血和尸体,清理起来太麻烦了些。
  再加上皇帝进城,锦衣卫还要先行进城去排查是否安全,搜索可能藏人的地方,时间就耽误了下来。
  等到锦衣卫回报城中的建奴已经彻底清理完成,安全上没有问题之后,崇祯皇帝的战马才来到了沈阳的城门口。
  当然,现在说是城门口其实不太恰当,毕竟都已经被轰成了一片废墟,连个门的样子都找不出来了。
  朱纯臣向着崇祯皇帝拱了拱手,恭维道:“陛下英明神武,今日将建奴赶出辽东,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崇祯皇帝却是冷着脸道:“这才到哪儿?黄台吉这个狗奴才不死,朕,念头不通达!”
  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的朱纯臣讨了个老大没趣,只得老老实实的跟在冷哼一声后进城的崇祯皇帝身后,向着沈阳城内而去。
  越往沈阳城里面走,朱纯臣也就越发的清楚崇祯皇帝为什么是为副难看的脸色了。
  城中道路上的尸体已经被清理的差不多,血迹也已经被掩盖的差不多,可是道路两旁那洞开的民居里面,已经被鲜血浸透的土地上依旧伏着一具具的尸体。
  至于城中的道路上面,血迹是暂时被掩盖了,可是血腥味儿是掩盖不住的。
  哪怕是骑在马上之后一时之间闻不到,可是看看那些黄土之上的绿头苍蝇也能想象的到,下面的血腥味儿有多大。
  朱纯臣也不得不佩服黄台吉的狠辣——这些百姓在天亮的时候还帮着他守城以对抗大明,晚上的时候就被屠杀殆尽。
  “真他妈狠,比老子对待那些泥腿子还狠!”
  听着朱纯臣的小声嘀咕,旁边的张惟贤哼了一声道:“能一样么,你虽然挺不是个东西,可是好歹还要点儿脸面,这些建奴什么时候要过脸面了?”
  听到张惟贤的说法,朱纯臣却是不自觉的望向了崇祯皇帝的背影。
  向着城中得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终于来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地方——建奴伪宫。
  只是眼前的建奴伪宫看起来比上次自己那把火烧的还惨一些,基本上已经成了一堆焦土,再看不出来一丝原本的模样。
  张惟贤拍马向着行了几步,凑到崇祯皇帝身边后拱手道:“陛下,这沈阳城?”
  崇祯皇帝四下望了一眼,叹息道:“万间宫阙都作了土!这些狗奴才,作下好大的孽!”
  张惟贤应道:“陛下说的是,建奴向来如此,倒也算不上多么稀奇的事儿。只是这沈阳城是否还要重建?”
  崇祯的脸色微不可见的红了一下,旋即又恢复了正常。
  自己一开始误解了张惟贤的意思,以为张惟贤是说这沈阳城的模样实在是太惨了,百姓遭罪太多,所以忙不迭的把锅扔给了阿黄去背。
  当然,这个锅本身就是阿黄的,所以倒也不能怪崇祯皇帝甩锅太积极。
  定了定神,崇祯皇帝才道:“还重建什么?死了这么多人,这里还适合让百姓居住么?”
  张惟贤心中一喜,接着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崇祯皇帝沉吟了半晌也没沉吟出个什么结果来,干脆开口道:“此事以后再议吧。现下还是看看下一步该怎么办。”
  张惟贤心中虽然有些失望,却也不担心已经基本上进了五军都督府嘴里的肥肉会再飞走,当下便拱手道:“是。依臣之见,下一步建奴逃回建州之后,必然没有胆子死守,倒是应该提前逼迫建奴北上了。”
  点了点头,崇祯皇帝又问道:“刘兴祚和毛文龙他们那边儿可有消息?”
  张惟贤道:“回陛下,毛文龙部已经拿下了辽阳,前锋已经到了咸宁营,大军将走清河堡到鸦鹘关,然后直奔建州。至于刘兴祚部,昨儿个的消息是已经和扈国公联手拿下了科尔沁,正在追击奥巴台吉,他们将走丁字泊堡,然后从会安堡直插萨尔浒。”
  听到这两路大军带来的好消息,崇祯皇帝郁闷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开口道:“就是不知道朕给那狗奴才准备的大礼如何了?”


第502章 朕说过要杀你全家!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恨。
  如果老奴努尔哈赤不玩什么七大恨举兵叛乱,崇祯皇帝也不可能带着几十万马仔跑到辽东来搞事情。
  如果黄台吉不屠城,也就不会彻底的激怒崇祯皇帝。
  原本还打算着先在沈阳城下干掉几个蛮子,起码也得留下几个建奴高层的崇祯皇帝改变了主意。
  这一次,一个建奴都不留下,让他们顺风顺水的跑到建州去。
  一路上的顺风顺水,让黄台吉这个领兵征战已久的“开国皇帝”心中觉得不对劲。
  济尔哈朗也觉得不对劲。
  从盛京城中出来之后,除了一开始的时候面对了一阵毛毛雨一般的明军炮击,损伤了几百人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拦和追兵。
  如果换成朝鲜那种废物点心一般的军队,济尔哈朗一点儿不怀疑,但是换成明军,这就很不正常了。
  从老汗起兵至今,明军就没有一次是轻易说放弃的,别管他们是处于上风还是下风,损失有多大,哪怕全军覆没也不会轻易的放弃跟大金为敌的机会。
  尤其是这狗皇帝登基之后,明军更是脱胎换骨了一般,个个都跟疯狗差不多。
  如今倒好,前无阻截后无追兵?
  但是任凭济尔哈朗再怎么派出斥候侦察,一样是没有一丝的异常,好像所有的明军都已经打道回国,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一点儿向着建州追击的意思。
  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的济尔哈朗在找到了代善和黄台吉等人后,将自己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万岁爷,奴才觉得这很不正常,除非蛮子在前方埋伏了主力军队想要伏击?”
  说完之后,济尔哈朗又在第一时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只是奴才派出去的斥候已经将范围扩大到五十里,依然没发现什么问题?”
  黄台吉也觉得不对劲,只是现在自己这个大清国的开国皇帝要是先慌了,剩下的其他人怎么办?
  定了定神,黄台吉笑道:“且不去管他,纵然前面有兵拦截又能如何?既然后无追兵,我等便加快速度,多放出些斥候便是。”
  济尔哈朗应了,回到前锋军中之后又多撒了斥候出去,再一次的让行军速度提升了一些。
  不管是黄台吉还是济尔哈朗,或者代善和多尔衮,都没有想到逃回建州的这一路会是如此的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