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勇是个能人——崇祯皇帝在翻看历代勋贵记录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一点。
  永乐二十二年,朱勇跟着朱老四北征,宣宗时又把勋贵家的子弟给弄到一起操练成为一军。
  正统九年的时候从喜峰口而出,怼了朵颜三卫那边的蛮子们一波,被当时的兵部尚书弹劾依旧能加正一品的太保。
  正统十四年的时候跟着英宗皇帝去了一趟土木堡,迎战鹞儿岭,中伏死,所帅五万骑皆没。——土木保之役死掉的不仅仅只有朱勇,还有英国公张辅等勋贵大佬。
  大明的军方实力算是完犊子了一大半!
  对于朱勇的记载,可以见到很明显的一句:赪面虬须,状貌甚伟,勇略不足,而敬礼士大夫。
  但是就是这样儿的一个勋贵,依然不为文官所容——景泰元年,勇子仪乞葬祭。帝以勇大将,丧师辱国,致陷乘舆,不许。
  如果说是其他的皇帝做出了这样儿的决定,倒也算是正常,可是景泰元年是代宗朱祁钰的年号!
  代宗朱祁钰是被文官们拥立上位,自己能做多大的主,可想而知。
  直到礼部尚书胡濙看不下去了,这才找了以立东宫恩得嗣这么个理由,许吧葬祭袭封——但是却减岁禄至千石。
  等到英宗复辟,再一次登上皇位之后,才算是给了朱勇一个交待——追封勇平阴王,谥武愍。仪及子辅皆守备南京。
  针对于这一点,朱纯臣确实跟鞑靼人有世仇,而且是那种不共戴天的世仇。
  但是王怀德和朱纯臣开了一个很坏很坏的头。
  大明的军制是世袭制,老子死了儿子顶上,除非绝了后,否则这军户是代代世袭下来的。
  崇祯皇帝是有意推动废除军户世袭,甚至于在登基之初就在天津和东江镇试行了一番。
  但是并没有什么鸟用。
  刚放开这个口子的时候,大量的军户想要给自己的后代脱籍,但是随着军人待遇一天比一天高,整个大明的军事系统又开始发生了另一个声音——反对废除军户世袭制,保证军户应有的待遇。
  崇祯皇帝想要推动的废除军户世袭制还没有彻底完成就就遭到了整个军事体系的一致反对,更何况之前的大部分将领都是世袭继承的。
  如此一来,在场的这些将领们大部分都能找到一个必须跟着崇祯皇帝北征鞑靼的理由——谁家还没个祖上死在土木堡咋的?
  彼其娘之,这回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崇祯皇帝心中暗骂了无数回之后,才蛋疼的望向了朱纯臣:“朕想起来宫中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这里的事情便交与成国公来决断吧。”
  我轻轻的走,正如我轻轻的来,挥一挥手,留下一地鸡毛和麻烦给朱纯臣。
  崇祯皇帝跑路了,除了钦点了一个王怀德和朱纯臣跟着北征之外,剩下的事情都交给了朱纯臣,原本想着跟朱纯臣等军方大佬们研究一下鞑靼人的事儿也就此作罢。
  但是朱纯臣却没地方可以跑——崇祯皇帝临走之前撂下的那句话实在是太坑人了。
  是,都交由本国公来决断,可是本国公能把这许多将领全带上不?
  要是全部都带上,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是陛下您老人家的国库内帑啥的能支撑不?
  要是只带一部分,那剩下没带的那一部分是怎么看?他们心里什么想法?
  只怕我朱纯臣以后会变成被针扎,被鞋底打的小人儿!
  朱纯臣的碎碎念,崇祯皇帝不知道也不会关心,原本还想着去孤儿幼军那边浪一波的心思也熄了下来。
  这些将领们都这个德性,洗脑更严重更彻底的孤儿幼军那边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儿!
  想了想,正向着宫中而去的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传话给成国公,此次出征鞑靼,把幼军也带上!”
  回到宫中瘫坐在椅子上,崇祯皇帝才抹了把冷汗。
  军功爵位制这玩意太他娘的吓人了!仅仅只是放出了这么一点儿,离着强秦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给彻底释放出来,整个大明的军事体系就已经开始了蜕变。
  这些家伙们以前想的是怎么守,怎么把这个兵当完,怎么把爵位传袭下去就算完事儿。
  但是现在呢?
  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们已经学会划拉地图了!
  先看看哪个蛮子离着大明近,再研究哪些蛮子好欺负,然后再看看哪个蛮子有不乖的迹象。
  不过很可惜。
  先是发现了新明岛这么个好地方,接着就是朝鲜和琉球内附,再然后就是吕宋和爪哇这些地方被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差点儿弄成无人区。
  就连以前闹出过倭寇的东瀛矮矬子们现在都老实无比,那些西夷的商船还在往来可是再也见不到一艘西夷的军舰。
  在这种情况下,周边的小国有一个算一个都乖巧的跟孙子一样,让五军都督府上下只能徒呼奈何。
  你们太乖,老子都不好意思下手了!
  现在好不容易蹦出来一个鞑靼人准备搞事情,五军都督府在得到消息之后就陷入了狂欢之中——老天爷睁眼,鞑靼的老铁们来送人头军功,好人啊!
  但是,什么事儿都怕但是这个词。
  鞑靼人最大的依仗就是草原足够大,打不过还可以跑,跑完了还可以再回来。
  问题是,现在的大明会怕这些鞑靼人跑路?
  现在的大明不缺战马!
  而且依着崇祯皇帝那心黑手狠的性子,把霍去病那一套拿出来简直太正常不过了,甚至会干的比霍去病更过分!
  过了半晌,崇祯皇帝才把脑袋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扔到一边去,拿起奏章看了起来。
  朱聿键这十几个渣渣想干什么?回来探亲?
  扯犊子去吧,有个毛的亲好看,不还是想着回来装逼?


第577章 弄死他们就是军功!
  项羽曾经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人生不能回到老家装个逼,谁知道你在外面混的好?
  就像是后世的那些北漂横漂各种漂,在外面日子过的再怎么苦,受到委屈打落牙和着血往肚里吞,归家的时候不照样换身光鲜的衣裳,兜里揣上两盒好烟,花钱的时候都有些不在乎的豪气?
  就像是鲁迅说的一样,人这一辈子的努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实现小时候吹过的牛逼!
  而且崇祯皇帝也乐得让朱聿键这十几个渣渣回来装个逼——大明朝的藩王们眼下有些不够用的感觉,下一步就得把目标盯向那些郡王了。
  而朝廷再怎么吹牛逼再怎么宣传,也比不上朱聿键这些渣渣们回来现身说法。
  原来都差不多的地位,这几个渣渣突然间就前进了一步,剩下的藩王们怎么想?郡王们怎么想?
  一起扑街不可怕,看别人成神才尴尬。
  当初说好一起扑成狗,可是朱聿键这几个家伙却悄然间出头成神,这能忍?
  悄然出头也就算了,光靠那寥寥数封书信根本就证明不了什么,可是这十几个渣渣现在还要回来当着大家的面装逼?
  可以预见的是,有朱聿键这十几个渣渣回来装逼,剩下的藩王和郡王们一定会更加积极的响应崇祯皇帝关于置换海外封地的号召。
  除此之外,这些渣渣们回来敢空着手?朕的内帑里是不是又能丰富一下了?
  正想着这些渣渣,崇祯皇帝突然又吩咐道:“告诉幼军那边,凡十六岁以下的,不许跟着去鞑靼。”
  十六岁以下的属于未成年人,不能带着上战场——就算是不考虑自己的大儿子也在幼军,也得考虑到让这些十六岁以下的小家伙们上战场溜一圈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
  微风徐徐,正是阳春三月之后的四月。
  周伍一身为一个京营的总旗,自从集结令下来之后就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
  不过不回家也没什么,家里也没什么好让自己操心的,一切都有老婆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回去后面对着孩子问出来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周伍一不敢瞎乱回答。
  比如我们脚底下是个大圆球?天圆地方是错的?
  勃然大怒的周伍一很想把那混小子揍一通,但是在听孩子说到这是学堂里先生说的之后,周伍一就放弃了揍孩子的想法。
  先生都是学问人,知道的肯定比自己这个大老粗更多,可能,脚底下真是个圆球?
  京城的百姓们对于大军出征也已经习惯了,打从当今圣上登基,几乎是无年不战,没有哪一年不出征,没有哪一年不打仗,区别只在于皇帝是否会亲征而已。
  连着两三年没见到皇帝亲征,今天终于在次见到,整个京城的百姓们开始沸腾了,一窝蜂的涌到了城门口看大军出征。
  崇祯皇帝看着城门处遍布了道路两帝的百姓,心中突然生些了些许感慨。
  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是属于被人欺负的那种,现在自己成了欺负人的。
  自己刚刚登基时的百姓们琢磨着怎么科举当官,现在的百姓们琢磨着怎么混进卫所里面当兵。
  十三年!整整花了十三年的时间才有了这些变化!
  一路行军,一路风雨,崇祯皇帝带着手下二十万马仔紧赶慢赶,终于在五月之前赶到了好陈察哈尔。
  针对于明军肆无忌惮的行动,鞑靼人干脆收回了压向别失八里和霍博克赛里方向的西路军,与东路军合兵一处,压向了逸都,打算正面硬刚崇祯皇帝一波。
  崇祯皇帝跟鞑靼汗哈喇巴儿思就如同两个趴在蜘蛛网上的两个大蜘蛛一样,都远远的把探子撒了出去,分析着各路探子传回来的情报,以便于随时给对方致命一击。
  崇祯十二年六月初三,阴,微风,无雨。
  周伍一带着自己手下的马仔们远远的浪荡在逸都的周围,打算看看有没有什么空子可钻。
  五十一个人加上五十一匹战马还有各自的武器,就是周伍一手下全部的力量。
  通过望远镜,周伍一远远的就判断出了对面鞑靼人的实力——游骑数量比自己要多,大概在一百骑左右。
  呸的一声将叼在嘴里的草吐到了地上,周伍一冷笑着道:“干他一票?”
  小旗刘为先不满的道:“头儿,你能不能别整天跟个土匪一样?咱们是官军,官军!什么叫干他一票?”
  周伍一斜视着刘为先道:“就你他娘的事儿多!不说干他一票,那该怎么说?”
  刘为先道:“听我姐夫说,陛下经常说干他一梭子,咱们应该学学,去干对面一梭子!”
  周伍一甩手抽向刘为先,笑骂道:“走!干他一梭子!对了,这梭子是什么意思?”
  刘为先一缩脑袋,嘿嘿笑道:“我问过我姐夫,他也是听说的,没敢去问陛下这梭子到底是什么,想来是好东西吧?”
  周伍一嗯了一声,抬手拉下了面甲,喝道:“整理着装,检查火铳!”
  等身后的五十骑都检查好了之后,周伍一喝道:“兄弟们,干他们一梭子!”
  “杀!”
  一百骑,除去总旗周伍一外,剩下的每个人都能分到两个人头,就算是让对面跑掉了一半也能分到一个。
  一个人头十两银子或者十贯崇祯宝钞,一家人两年的花销就有了。
  关键是,对比起干掉对方游骑探子所得到的军功来说,十两银子根本就是洒洒水的存在!
  五军都督府对于斩首或者生擒对方探子的奖励,可一点儿不比强秦时少,反而更多!
  只要斩获敌人“甲士”一个或者“游骑探子”一个,就可获得一级军士长的爵位,宅子一处,口粮田十亩,奴仆两个。
  除了军士长的爵位和口粮田不能传给自己的儿子之外,宅子和奴仆是可以继承的!
  更何况,百户大人说了,现在砍死的蛮子越多,以后自己的孩子活的就会更轻松!
  当把全天下的土地都抢下来之后,自己家的孩子可就是真正的人上人了!
  当然,监军太监对此是嗤之以鼻的——什么叫抢?那叫收回失地!
  总之,别管是把对面的游骑探子给干掉还是抓活的回去,也不管这事儿到底是抢地盘还是回收失地,这该有的赏赐一点儿都不会少。
  周伍一带着自己手下的马仔向着鞑靼游骑冲了过去,鞑靼游骑也发现了这伙五十一骑的明军探子。
  百夫长巴图缓缓的抽出马刀,轻轻的磕了磕马腹,大声喝道:“杀!”
  巴图很有信心,一百骑对五十骑不仅仅是数量上的碾压,更是质量上的碾压!
  明军不是不可怕,也不是不强,但是他们的强大和可怕,是建立在他们火炮的基础之上。
  论到马上砍人,巴图觉得自己可以当那些明军探子的祖宗!
  伏在马背上的巴图完美的躲过了对面明军探子头领扫过来的马刀,并且让自己的马刀成功的从对方的身上划过。
  看到了吧,这就是明军!两军骑兵对冲,你他娘的直着身子是几个意思?仗着你们有盔甲的保护所以敢无视了马刀?
  知道快速穿过的骑兵马刀有多锋利吗?
  周伍一手里的马刀一空,接着腰间就传来一阵剧痛。
  双方交错而过之后,周伍一才低头望向了腰间——护着腰的盔甲被割开了一个小口子,洇洇的鲜血已经将战袍染红。
  呸的一声吐了口吐沫,周伍一望向了身边的五十骑——都他娘的跟自己差不多一样,都被割伤了,幸好没有人坠马,也没有人重伤。
  到此为止了!
  刚才的距离太远,用火铳干掉对方明显不现实,但是双马交错而过后,双方的距离可就缩近到了火铳能够得到的距离!
  右手的马刀没有动,周伍一左手松开马缰,从马脖子附近的得胜钩上面摘下了火铳,瞄向了对面的鞑靼游骑,冷笑道:“再见!”
  跟在周伍一身后的五十骑早就习惯了自家总旗的这副德性,也早就熟悉了这种套路,当下便一起摘下了火铳,一起瞄向了对面的鞑靼游骑。
  随着砰砰砰的响声,巴图脸上的冷笑就此凝固——明军的火铳比以前要远得多!还他娘的不用火折子!
  这么重要的情报,必须得想办法传回去!
  扭头看了看身旁坠马的十余骑,巴图咬了咬牙喝道:“冲上去!”
  最后一搏!
  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明军的火铳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会连着击发!
  对面没有形成他们擅长的三段击阵型,仅仅靠五十支火铳,威胁应该没有那么大!
  再说了,就算是他们的火铳能连续击发又能怎么样?这么近的距离,最多再让他们击发一轮两轮,两军就能绞杀到一起,到时候死的还是他们!
  周伍一满脸都是冷笑,静静的看着对面的鞑靼骑兵开始催动马匹冲锋却没有击发火铳,连身后的五十骑也是一样,就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
  现在击发并不是什么好的选择,面对的速度还没有提升上来,随时都可以调转马头跑路。
  但是当对面的骑兵速度提升上来之后,再想要调转马头,可就不像现在这么容易了!
  死死的盯着对面的鞑靼骑兵,等到对面剩下的八十余骑将速度提上来之后,周伍一才喝道:“开火!”
  连续击发了两轮之后,周伍一将火铳挂了回去,伸手抓住缰绳,调转马头后喝道:“走!”
  巴图的心都凉透了。
  两军交错而过的时候,明军第一轮射击让自己损失了十多骑,刚刚的两轮射击让自己这边足足损失了五十余骑!
  到了现在这种局面,自己手下仅仅剩下了三十多骑,连六十骑都不到了!
  见对面的明军探子骑兵兜转马头绕开,巴图反正直接猛磕马腹,选择了继续向前冲锋。
  这时候已经顾不得那些明军了,再不跑,自己这三十多骑兵估计就全交待在这里了!
  必须得跑,明军火铳现在这么厉害,必须得把这个情报传回去!
  周伍一策马向着旁边跑的时候就在注意着巴图等人的动向,见巴图等人根本没有追击的意思反而向着鞑靼大军的方向逃去,周伍一转眼间便想明白了。
  轻轻一拉马缰,周伍一就带着自己手下的五十骑探子追了上去——虽然这个情报不重要,但是敌人想要办成的事儿,自己就得想办法破坏!
  但是在追击的时候还想要在马上保持住射击水平,可就远远没有刚才那么容易了。
  一路逃一路追,才将将留下了巴图手下十余人,剩下的都被逃掉了。
  眼看着再追下去就要接近鞑靼人的前锋大军,周伍一恨恨的呸了一声,勒住了马缰,喝道:“把刚才那些鞑靼蛮子枭首带回去!”
  小旗刘为先笑道:“不错了,前后杀了的鞑子得有八十了吧?照这样儿杀下去,这些蛮子们可能还不够咱们杀的呢!”
  周伍一瞪了刘为先一眼,呸道:“下次这些蛮子还会这么蠢?老子告诉你,别想你自己想的多厉害,也别把蛮子想的太蠢!”
  刘为先不以为意的道:“后边他们蠢不蠢的,跟咱们关系已经不大了。照今天这样子看,蛮子们很快就会把大军压上来,这种游斗的机会绝对不会多。”
  周伍一冷哼了一声,却也知道刘为先说的是事实。
  蛮子们既然知道了自己这边的骑兵手里有这种厉害的火铳,肯定不会再放出这种小股游骑来送死。
  就算是要放出探子,估计也会放出大量的探子组成一支能硬扛住一个总旗部攻击的队伍,或者干脆就只放出一骑两骑,探明情况就跑,好让自己这边没办法抓住机会玩这种小股歼灭战。
  蛮子们虽然蠢的很,但是在这种打仗的事情上,真正的蠢货早就死绝了,剩下的都是有脑子的。
  正如周伍一和刘为先所预计的那样,巴图带着剩下的十来个手下跑回去之后,就直接奔着鞑靼汗的大帐而去。


第578章 对面的蠢货在找死!
  鞑靼汗莫图思巴尔抚摸着自己显得有些杂乱的胡须,面色阴沉的盯着巴图道:“你知道谎报军情是什么后果?”
  单膝跪地的巴图满头大汗,顿首道:“卑下所说,句句属实,不敢有半点欺瞒!”
  挥了挥手命巴图退下之后,莫思巴图尔才望向了帐中的一众马仔,皱眉道:“刚才他说的,你们也都听到了,说说你们的看法!”
  巴图孟克抚胸躬身道:“大汗,巴图说的无论真假,都证明了这支明军的实力不弱,我们都必须要提高对于明军的防备。依我之见,倒不如兵分三路以应对明军?”
  莫思巴图尔道:“继续。”
  巴图孟克道:“左、右两路大军侧应两翼,中路大军直面明军。如果明军不堪一击,则左右两路大军可以南下包抄他们的两翼和退路。倘若明军的战力远远超过我们,左右两路大军便可以袭扰他们的两翼,保证中路大军的安全。”
  莫思巴图尔沉吟了半晌,望向了帐中的其他人:“你们呢?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巴尔斯博罗特皱眉道:“我们原本以为明军的火炮虽强,可是火铳这东西也就是那么回事儿,现在看来,事情却是有了变化。但是不管怎么说,两军对垒,明军最大的依仗还是他们的火炮而不是火铳!”
  莫思巴图尔开始感兴趣了:“为什么这么说?”
  巴尔斯博罗特道:“依着巴图所说,明军斥候手里的火铳不需要点火就能击发,而且击发的速度远超以往的火铳。
  但是巴图没说明白的是,这些火铳的射击准确度并不高,甚至于低到了吓人的地步!
  他们第一次射击,巴图的手下损失了多少人?十来个!而第二次和第三次射击加在一起,巴图的手下因为避无可避,才损失了五十来个,其中一部分还是坠马后被战马踏死的。
  更不要提后面的追杀过程中,明军一共才杀掉了巴图手下十来个人。
  而明军有多少人?五十一个,五十一个同时射击,才让巴图部损失了八十来人。”
  莫思巴图尔嗯了一声道:“那你的意思呢?”
  巴尔斯博罗特道:“大军直接分散压上,让明军火炮和火铳的威胁减到最小!也只有这样儿,才可能直接冲击明军的中军,甚至于直接冲击他们的皇帝所在!”
  巴图孟克讥笑道:“那左右两翼呢?不管不顾了?如果我们没有分出来左右两翼而明军分了出来,我们该怎么办?”
  巴尔斯博罗特道:“不是我们不分出左右两翼,而是不能把大量的兵力分布到左右两翼!明军不傻,他们肯定会分出左右两路大军,想着包抄我们的后路,但是同样的,一旦分兵,他们中路的大军就会减少,这也是我们的机会!”
  巴图孟克道:“机会是没错,但是如果明军的左右两路大军包抄过来呢?”
  巴尔斯博罗特道:“所以刚才我说了,我们要留出左右两翼以为中路大军策应。只要我们能直取明军的皇帝中军,他们的左右两路军队自然会回师救驾,而火铳以马上的作用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厉害!”
  莫图思巴尔眼见巴图孟克和巴尔斯博罗特越吵越凶,渐渐的已经有向着全武行发展的趋势,便喝止道:“都住口!吵归吵,都是为了打败明国蛮子。可是看看你们两个,现在都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打算出去后领着各自的亲兵再打上一场,谁赢了谁就说的对?”
  巴图孟克和巴尔斯博罗特互相对视一眼,又同时冷哼一声,各自移开了目光。
  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