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显纯更是恨不得掐死留在大明的锦衣卫——这种情报让东厂传过来不比由锦衣卫传过来更好?
  现在皇帝陛下暴怒,老子就活生生的站在他老人家跟前,我该怎么办?在线等,人命关天,挺急的!
  崇祯皇帝捏着手中的信件,晃的哗哗作响:“人呢?十来岁的孩子都看不住,你们锦衣卫跟东厂都是干什么吃的!”
  许显纯只是躬身道:“臣该死!”
  崇祯皇帝却是将手中的一撂信件扔向了许显纯:“吩咐下去,派人给朕去找!找不回来,朕就要他们的脑袋!”
  被气到有些晕头转向的崇祯皇帝来回踱步,吩咐道:“派人去找,命人封锁所有的港口和边境线,尤其是东南一带和云南一带。还有,黔国公带兵回云南一线巡视,好好的找,一定要给朕找到这个混账东西!”
  止住了脚步之后,崇祯皇帝才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才接着道:“找到后,不要再送回宫里了,直接捆到朕这儿来。朕要把他吊起来抽!抽不死这个小王八蛋,朕跟他姓!”
  随行出征的来宗道闻言却是忍不住了,躬身道:“陛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大皇子只要还没出我大明的国界,想必就能找到。”
  迟疑了一下,来宗道又接着道:“即便出了大明国界,大皇子也必然是向着这个方向来的,陛下且放宽心便是。”
  冷哼了一声之后,崇祯皇帝才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
  大皇子跑路了,找了个借口溜出宫去,甩开了随行的小太监之后就跑路了,留在宫里只有一书信,上面写着自己要去寻找父皇,要替父皇分忧。
  彼其娘之啊!
  婉妃已经哭成了泪人一般,周皇后惊怒之下干脆在每个皇子身边又加派了一倍的人手并且禁止了所有人出宫。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接着吩咐道:“传令给完颜成,让他带着三千铁骑在大军之后搜寻大皇子。”
  崇祯皇帝这才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了——十来岁的孩子,放后世还忙着早恋逃学呢。
  都说民间疼的是长孙幼子,其实放在皇家又如何不是这样?
  而且皇长子天然的就没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让崇祯皇帝心里也隐约的想要多补偿一下这个孩子。
  结果就给惯出毛病来了——刚刚十岁,就学会离家出走了!
  ……
  摇摇头,把这些烦心事给抛到了一边之后,崇祯皇帝才再次将目光转向了帐中的文武大臣们。
  原本的计划之中,缅甸内附是好事,却也不会这么急着全盘收接,起码得有个时间慢慢过渡,让缅甸彻底的融入大明之中。
  可是克伦威尔的一句话,彻底打乱了他隆的计划,也彻底打乱了崇祯皇帝的计划,导致大明跟莫卧儿提前开怼——崇祯皇帝才不会承认自己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平复了一下暴怒的心情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现在说说吧,下一步都应该怎么办?”
  南居益直接便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和南海舰队郑提督一道,已经将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安得拉邦、卡纳塔克邦还有果阿邦一带的所有岸防攻击了一遍。如今这些地方的岸防已经形同虚设,我大明正好可以派卫所登陆这些地方,一举将这些地方收入囊中。其后,便可以依靠这几个邦为跳板,一步步的向北推进,进而与缅甸这边的大军合兵一处,再攻击整个莫卧儿。”
  郑芝龙也开口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南提督所言及是。只要攻下这一片土地,便可以与缅甸成犄角之势,如果再取下奥里萨邦,则可以兵分三路,分进合击,直取阿格拉。”
  崇祯皇帝一听到分进合击这个词的时候,就感觉到了一阵蛋蛋的忧伤。
  萨尔浒是怎么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出在分进合击这四个字上面!
  这年头别说是卫星了,连个无线电都没有,有线电话同样没有的年代,想要比例分布开的军队传达军军令,基本上就是扯蛋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不是在第一线,接触不到最新的军事情报,任何命令都有可能是乱命。
  至于文人们书里写的什么锦囊妙计一类的,那就纯属于文青病发作,得治!
  《孙子兵法》虚实篇里面就已经明确的指出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一大堆连战场地形都不清楚的文人瞎鸡儿意淫一番,就制定出了这种阵形那种阵形,然后再告诉武将该怎么怎么去打仗——你们这么牛逼你们怎么不上呢?
  如今郑芝龙提出来的这个套路其实也是一样的。
  兵分三路倒是没什么问题,这次跑来莫卧儿捞军功的杀才们足足有五十万之众,基本上抽调了四分之一个大明的兵力,就算是兵分三路,每路也能达到十七万人之众。
  如果单纯的从每路十七万人的兵力和火力上来说,崇祯皇帝已经有足够的信心怒怼莫卧儿了。
  毕竟,这五十万人带来的火铳、火炮等等装备,基本上足够把莫卧儿的每一寸土地都覆盖一遍了。
  但是,分进合击的不靠谱在于,这三路大军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互相支援的程度,哪怕是不需要支援,这三路大军也没有办法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分工。
  比如,按照郑芝龙的说法,西路大军就是拿下泰米尔纳德邦、喀拉拉邦那些莫卧儿最南端的那一路大军,中路大军就是拿下奥里萨邦的那一路,至于东路,就是由缅甸出兵的这一路了。
  问题是,泰米尔纳德邦在什么位置?奥里萨邦在什么位置?缅甸又在什么位置?
  阿萨姆邦那边先不去说他,就算是他们不老实也不足为虑,撑死了能挺过大军一个月的攻击而不灭国,就算他们祖上的坟头埋的好!
  可是,从地图上面来看,从卡纳塔克邦和安得拉邦开始往南,直到泰米尔纳德邦,这些地方就跟一个伸出去的大岛一样,而奥里萨邦就在安得拉邦的东北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兵分三路的后果就是,奥里萨邦将成为第一个被拿下的地区,而等到西路大军推进到安得拉邦的时候,中路大军可能都已经推进到了莫卧儿的腹地,大概会到了加林杰尔附近,最次最次也得拿下了冈德瓦纳这边的那些土邦。
  而东路大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大概也会推进到比哈尔邦,大概会到达哈吉普尔那里。
  那么问题来了,中路军和东路军的距离不算太远,互相策应还比较容易一些,西路大军怎么办?
  如果不管伤亡和补给一路向前平推,其实也可以,最起码推进到萨朗格普尔或者赖森那里的问题不大,同样可以与中路军互相策应。
  但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一路平推猛进,会留下多少隐患可就不太好说了。
  因此,崇祯皇帝直接就否定了这个分进合击的策略——分进可以,但是却不需要合击。
  换言之,兵分三路没问题,但是各打各的,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只要埋头向前平推,早晚都能把整个莫卧儿给平堆掉。
  沉吟了一翻之后,崇祯皇帝才道:“南海舰队,除南御林卫外再抽调五万京营,黔国公那边再抽调十个擅长于山地作战的卫所,加上那些海盗一起归郑爱卿指挥,给朕拿下喀拉拉邦,卡纳塔克邦。东海舰队,调北御林卫过去,再抽调五万京营,白杆兵一并调入,听从南爱卿调遣,比例朕拿下泰米尔纳德邦还有安得拉邦。等到这些地方都拿下之后,两位爱卿替朕守好这些海疆,陆地行动交由南北御林卫来分别主导。南御林卫及所部依旧向北,直取比贾普尔,北御林卫及所部向东北方向推进,直取高康达,最后会师于比达尔,再继续向整个莫卧儿的西北方向推进。”
  等郑芝龙和南居益一起躬身领命之后,崇祯皇帝才算了松了一口气。
  整个莫卧儿之战,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这靠西边的情况。
  因为从卡士奇邦往西北方向一直前进,慢慢的就能进入到一个崇祯皇帝经常听到的地名——帝国坟场,当年镇压一世的毛熊就是折在了这里。
  当然,毛熊折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鹰酱出银子,兔子出轻武器,坟场那边出人,最终联手埋掉了毛熊。
  但是,胆小怕死的崇祯皇帝也极为担心,这里会不会成为大明坟场——毕竟,那些动不动就boom!的存在,实在是太他娘的吓人了。
  只不过,转念一想之后,崇祯皇帝又慢慢的放下了心来。
  这年头想要boom!的成本很高,首先就是火药的问题,其次,跟后世动不动就人权什么的不同,现在所有的权利都是崇祯皇帝说了算。
  崇祯皇帝说你是个人,那么恭喜你,你可以拥有大明户籍并且可以任意欺压没有大明户籍的蛮子。
  如果崇祯皇帝说你是个蛮子,那么很抱歉,死大街上也不会有人关心一下,最起码大明的官府是不会关心的。
  所以,李吖子这些海盗们就派上了大用场。
  海盗们可以肆意的抓捕这些人,然后再以五两银子的价格卖给朝廷,然后朝廷会把这些“劳工”安排进铁道路,从事铁路修建的工作。
  没有人会指责李吖子她们,如果有人指责并且实力高于李吖子她们这些海盗,那么就去跟南海舰队对话吧,他们的实力更高一些。
  比划着地图琢磨了半天之后,崇祯皇帝正打算研究一下中路军这边该怎么安排,一直守在门外的小太监就推开了帐门,跪地道:“启禀皇爷,成国公和英国公急报。”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抬头望去却不见信使的影子,心中便安定了下来,随口吩咐道:“带信使进来吧,正好都听听有什么好消息。”
  也只有是好消息,信使才会安稳的在大帐外等着传见。
  如果是战局不利的坏消息,只是朱纯臣派来的信使也会是红翎急报,根本就用不到小太监通传就已经直接进来了。
  只是信使进来之后便行了军礼,然后奏道:“启奏陛下,成国公与英国公有密报要卑职交给陛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示意王承恩去接过密报之后,一边拆封一边问道:“此行阿萨姆那边可还顺利?”
  信使道:“回陛下,此行一切顺利,阿萨姆尔掸国国主暗弱,未曾交兵便带着大军寻到了曼尼普尔,已经寻到了前唐遗民。”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之后问道:“那成国公和英国公有没有说好归期?那些百姓一路上的吃住可都安排好了?”
  只是话刚刚问完,崇祯皇帝就噗嗤一声笑了,摇头道:“罢了罢了,不问了。众位爱卿一起来看看这封书信吧。”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道:“来人,先带信使下去好好休息,准备好饭食和酒水。”
  看崇祯皇帝笑的有些不见眉眼,大帐中的文武百官顿时都好奇了起来。
  崇祯皇帝的喜怒,文武百官们根本就无从猜测,也不敢去猜,只要老老实实的做好该自己做的事情便是——不知道死了多少妄测天心的蠢货了,文武百官也不想再主动跳出去送死了。
  等王承恩将书信交给来宗道等人看过之后,来宗道便当先躬身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天威远播,尔掸国不战而降,皆赖陛下之洪福也!”
  对比起向来“尽心事君而人皆以为诌”的温体仁,来宗道的名声好歹要强上那么一点儿,如今却是大吹法螺,另其他人也好奇了起来,纷纷挤了过去,打算看看这封信里到底是怎么写的。
  等到其他人都传看过一遍之后,文武大臣们便一起躬身道:“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第650章 腾笼换鸟
  其实,崇祯皇帝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儿小小的遗憾。
  毕竟,巴尔普坎请求内附,是迫于大军已经进入到尔掸国国土的情况下,才不得不请求内附。
  可是朝鲜和琉球,还有缅甸,那就是完完全全的是因为大明爸爸威武,大明爸爸霸气,所以才想着内附的。
  两者之间,可比性不大。
  如果尔掸国一早就主动请求内附,那纸面上的数据可就好看的多了——最起码,也能养活一大批的清流文人,针对此事水出一大堆花团锦簇的文章。
  等到朱纯臣的信件再一次回到崇祯皇帝的岸头上之后,崇祯皇帝才将目光投向了来宗道:“那尔掸国之主巴尔普坎不日将要来缅甸朝觐,一应事宜,倒是要麻烦来爱卿了?”
  来爱卿出班后便躬身道:“启奏陛下,此等盛事,微臣得附骥尾,实在是三生有幸。不过,臣敢问陛下,原本那些前唐遗民,又该做何处置?”
  崇祯皇帝道:“众位爱卿不妨先议一议,看看到底该如何安置为上。”
  来宗道秒懂。
  处置跟安置,两个词中的字面意思差不多,但是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这两个词的意思可就差的太多了。
  在自己用了处置这个词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于无声之间就转换为了安置这个词,那么今天讨论的重点就要重点放在“民”这个字上了。
  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来看,必然是把这些前唐遗民当成了跟大明百姓一样的子民来看待,所以才用上了安置这个词,否则的话,用处置这个词才是最恰当的。
  既然涉及到了安和置,首先就得考虑到这些前唐遗民们自己的意愿——愿意回到大明去居住,还是愿意留在这里。
  其实站在来宗道的角度上面来看,这些遗民们继续留在曼尼普尔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反正整个尔掸国已经内附大明,到时候阿萨姆也好,曼尼普尔也好,都会跟缅甸一样,成为大明的领土,朝廷该怎么派遣官员的就得怎么派遣官员,该怎么治理的就得怎么治理。
  就连铁道部,都得重新规划设计线路,把阿萨姆、曼尼普尔、缅甸这些地方都考虑进去,进行统一的规划和修建。
  但是,如果这些人愿意回到大明呢?那要考虑的事情可就多了去了,远比让他们留在曼尼普尔要麻烦的多。
  首先,这些人回到大明之后,几十万的人在两万万的大明百姓这个基数面前什么都算不上,可是你总得给这些人安排吃住吧?到时候是户部出银子还是内帑出银子?
  这些人又该如何安置?是打散了之后混入大明百姓之中?还是再给他们挑个地方,让他们集体住下,然后一步步的往里面掺沙子?
  而且,不管是另找地方还是打散了安置,其实都涉及到一个最大的问题——总得给这些人分地吧?
  不给人家分地,人家吃啥?喝啥?连吃喝都没了,不造反还在等啥?难道朝廷一直出银子出粮食养着这些人?
  如果朝廷不养着,这些人吃喝都没有,然后再轰轰烈烈的打着恢复盛唐的旗号造个反,到时候谁今天支持了让这些人回到大明,谁就得跟着倒霉。
  来宗道可不认识崇祯皇帝会因为自己白发苍苍而心软。
  拉着一众大臣们商议了半天之后,来宗道又找上了武将勋跺的大佬们开始研究了起来。
  然而研究了半天,来宗道也没有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
  武将勋贵的大佬们倒是信誓旦旦的保证,这些前唐遗民再怎么着,在大明也掀不起风浪来,谁敢跳的话,直接按死也就是了。
  然而来宗道敢信这种屁话?
  这些武夫说的倒是好听,可是这些人一旦造反,自己肯定得先倒霉,到时候还得拉上一大批同僚。
  而这些武夫们就可以举着刀剑唱着歌儿去平叛,去分军功——好处全是武夫的,坏处可就全落到自己头上了。
  纠结了半天,又与众多大佬们商量了半天之后,来宗道才咳了一嗓子,示意文武大臣们各自因到各自的位置上去。
  等到大帐之中再一次静下来之后,来宗道才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方才与众位同僚商议了一番,在这些前唐遗民的事情上,却是难处颇多。”
  崇祯皇帝饶有意味的嗯了一声后才问道:“比如说呢?”
  来宗道躬身如仪:“最大的问题便是土地。中原原本就没有多少空闲的土地,纵然藩王们将封地置换到了海外,空出来的土地只怕还是不够分配给这些人。
  民无地则不安,没有土地的百姓连吃喝都会成为问题,而官府又不可能一直养着这么些人——这对其他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
  因此,臣的意思是,能不能先征求一下这些人的意见,看看他们是留在曼尼普尔,还是愿意回到大明?
  若是这些人愿意留在曼尼普尔,则是再好不过了。
  若是这些人不愿意留下,而想着回到大明,其实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安置。”
  崇祯皇帝这下子有些感兴趣了。
  这些人如果愿意留在曼尼普尔,倒还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最头疼的是吏部,需要挑选出足够的官员来缅甸。
  本着一头羊是赶,两头羊也是放的原则,吏部多弄点儿人出来也就是了,大不了多给郭老抠发点儿年终奖。
  等着这些官员来了之后,阿萨姆和曼尼普尔基本上也就跟大明内地的那些地方没有区别了——都是行的大明律,都是说汉语写汉字,连科举都是同样的一套东西,还有什么不一样的?
  就像是新明岛一样,现在新明岛上的百姓还能感觉到新明岛与大明的区别吗?
  答案是不能。
  在把新明岛的蛮子们清理干净了以后,新明岛那里跟大明本土几乎就是一模一样的,除了离大明远一些。
  但是崇祯皇帝自己也知道,让这些人继续留在曼尼普尔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都说是故土难离,从天宝年间到崇祯年间,足足千年的时间过去,这里大概也已经变成了他们的故土。
  然而这些人,是彻彻底底的汉人,他们的骨子里那种对中原土地的怀念,却是无论如何也抹不去的。
  尤其是,这千年里面,虽然在曼尼普尔繁衍生息,可是这千年的时间里,征战不休都是很正常的事儿,再加上天灾人祸,真要说这些人对于曼尼普尔有多深的感情,却也不见得。
  所以,这些人有很大的机率会选择回到大明。
  之前自己脑袋一热就同意了,完全就是脑袋抽疯的原因,对于这些人如何安置等等问题上,还真的没有考虑太清楚……
  而这些问题却又真实存在,想想都让人头大。
  现在来宗道居然说还有另外的安置办法?
  端起王承恩放好的茶水呷了一口之后,崇祯皇帝才淡淡的道:“来爱卿不妨说一说,看看是什么好点子。”
  来宗道躬身道:“陛下,若是这些前唐遗民愿意回归大明土地,那曼尼普尔这里可就空下来了?”
  崇祯皇帝眉毛一挑,顿时明白了来宗道的意思。
  腾笼换鸟之术。
  ……(可能引发降维打击的内容,自行脑补,大概两万字,顶五更的欠更!)
  这些前唐遗民回到大明之后,曼尼普尔这里确实就空下来了——没有百姓居住的领土还能算自己的领土吗?
  难道,随便抓两个卫所过来守卫着这么一大片的土地就算完事儿了?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儿。
  这么大片的土地,哪怕是奢侈一些,谁来给谁一百亩呢,也不能就这么荒着不管了不是?
  而腾笼换鸟之术虽然在后世属于阴损到断子绝孙都不为过的招数,可是放在现在的大明,却根本就没有这个顾虑。
  前唐遗民跟大明百姓有什么区别没?
  有,前唐遗民一辈辈的生活在曼尼普尔近千年的时间,是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强不好说,可是一代更比一代黑是肯定的。
  可是除了这一点之外,剩下的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些人的饮食习惯上可能会偏向于曼尼普尔这里一些,可是跟大明的区别不大,更不要提汉字汉语依旧在被这些人使用。
  从文化饮食再到服装、生活习惯,这些人跟大明百姓几乎就是一模一样,扔在大明也不会显眼。
  被移民出来的大明百姓到了这进而之后也不会有什么不习惯——官府的人都是大明的,附近住的可能还是原来的邻居,顶多就是再加一些新面孔而已。
  大概也就是山东的可能会遇到山西的做邻居,仅此而已。
  至于原本的蛮子——大明的铁路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劳工呢!
  如此一来,腾笼换鸟之术实行起来,就完全的没有问题了。
  赞赏的点了点头之后,崇祯皇帝开口道:“来爱卿的提议不错,朕会认真考虑的。”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干脆提笔在面前的一张白纸上面写了起来。
  “成国公对曼尼普尔前唐遗民整编之事,朕已知之。令其指挥使对汉唐遗民进行普查,统计愿留者几何,原归者几何,待地方官员来彼之后,便造黄册。诸事完毕之后,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之极,曼尼普尔卫指挥使,尔掸国国主一并前来。”
  ……
  崇祯皇帝的回信很快就被送回到了朱纯臣的手里。
  朱纯臣也没有任何的废话,在搞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图之后,直接就把曼尼普尔卫指挥使乐文给找了过来。
  乐文这段时间几乎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离家千年的游子,虽然没有对家这个概念有一丝的模糊,但是对于未来会怎么样,所有人还是带上了一丝迷惘。
  当大明天兵到缅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