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太学不同,虽然民间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也经常将这两者弄混,但是实际上,太学更多的是负责传授知识,指向教育和最高学府的功能,而国子监则偏向于督查监管,指向国家教育管理的功能。
  所以崇祯皇帝打算把大学给弄出来。
  没错,就是叫大学,以后就不叫太学了——少一点儿,就是让那些精力多到无处发泄的学子们少折腾一点儿,别总想着对朝堂指手画脚的。
  等崇祯皇帝回过神来之后,张瑞图与洪承畴也吵的累了。
  洪承畴的精神和精力要比张瑞图强上一些,毕竟是抄过刀子砍过人的狠茬子,比张瑞图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要强上一些。
  然而也没有强到哪儿去。
  在铁道部待了近十年,每日里埋首劳形于案牍之间,早就髀肉重生了,没累死都算他身体底子好了,还想着再有精力怼人?
  崇祯皇帝望着吵累了的两个人,心中暗笑一声之后才开口道:“怎么着?都吵累了么?”
  崇祯皇帝不轻不重的语气,让洪承畴和张瑞图心中一沉,赶忙躬身道:“陛下息怒,臣等有罪!”
  崇祯皇帝却呵呵笑道:“这个倒没什么,理越辩越明,两位爱卿都是为了大明好,朕心里也是明白的,自然不会怪罪。”
  洪承畴的嘴角微不可察的咧了咧,躬身道:“陛下,铁道部如此多地都在施工之中,万万耽误不得啊,请陛下三思!”
  张瑞图闻言,顿时就瞪向了洪承畴。


第706章 皇后,朕知错矣!
  张瑞图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洪承畴能不要脸到这般的地步。
  眼见洪承畴已经率先扔了面皮,张瑞图也赶忙躬身道:“陛下,以皇家学院医学院所出示的血管结构为例,铁道部所修铁道乃是大血管,然则公路便是剩下的小血管与那些微细血管。纵然大血管再粗再壮,没有了小血管,大血管又有何用处?物资转运和兵力转运,指望铁路也只能是进行布政使司与州府之间,何如黑油石路可以通往各县?”
  崇祯皇帝瞧了瞧吵成一团的张瑞图和洪承畴,又瞧了瞧老神在在的温体仁等人,干脆开口道:“两位爱卿所言都极为有理,朕也知道铁路与黑油石路的重要性。然则手心手背都是肉,朕又怎么能厚此薄彼?罢了,户命和礼部多费费心,再从倭国还有科恩等处多招募一些劳工回来也就是了。”
  原本还在看笑话的郭允厚顿时乐不出来了——老夫不干了,一定要致仕回乡,这纯属于无妄之灾啊!
  ……
  朝堂上面对于黑油石造成的后果没什么感觉,或者说还没来得及感觉,黑油石事件就已经宣告结束,所有的目光都被转向了另外的地方。
  刚刚上任不久的顺天府知府钱祚征可能疯了。
  钱祚征当然不可能真的疯,但是跟少府令丁彦文有过一番接触之后,钱祚征整个人的画风就跑偏了,开始小规模的迁移京城中的百姓,喊着要对京城进行改造。
  第一步先开始的就是东偏门和西偏门。
  嘉靖四十三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东端修建了东偏门和西偏门。
  当时原本的打算是围着京城再修一道外城墙,将整个京城都包裹进去形成外围防御层,然而穷逼的大明朝廷居然负担不起京城城墙的修建,最后硬是搞出来东偏门和西偏门这两个烂尾工程。
  现在户部有钱,对比起铁道部和交通部这两个兄弟,顺天府简直就跟户部的亲儿子一样,想要从户部里面划拉出银子简直不要太容易。
  实际上,崇祯十三年年末的时候,钱祚征就已经从户部弄到了一千万两的预算,用于整个京城的维护和修缮。
  然而无论是钱祚征自己,还是批了银子的郭允厚都没有想到,丁彦文这个读书人之中的败类居然会找上了钱祚征,打算让顺天府跟少府联手,对于整个京城进行一番大改造。
  丁彦文代表了谁,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事儿——这个文人中的败类,更像是一个太监,一个可以不鸟内廷、外廷,完全以崇祯皇帝马首是瞻的假太监,完全没有一丁点儿的文人风骨!
  现在丁彦文找到了钱祚征,也不知道他怎么劝服的钱祚征,反正两家一合计,便臭味相投的搞到了一起,打算对整个外城进行扩建。
  丝毫没有古迹保护意识的崇祯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整个京城呈现凸字形不好看,干脆把东、西偏门都给干掉,将嘉靖四十三年时烂尾的工程给搞完,再将京城原本的外墙拆除,直接将整个京城再扩大一圈。
  崇祯十四年的三月还没有过去一半的时间,整个京城就开始了大拆改模式。
  跟后世不同,后世时想要进行这项工程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政府有心无力,百姓心里愿意但是会想着更多的拆迁款。
  大明不在乎这个,百姓们也没有谁想着跟官府去要什么拆迁补偿款——大明律不是开玩笑的,跟官府对抗就是作死。
  崇祯皇帝也没打算搞什么冥煮滋油一类的玩意,放着堂堂的天子不干非得玩民主?早期的民主自由是个什么鸟样儿不知道?脑子坏掉了?
  现在崇祯皇帝支使马仔们改造京城,百姓们一句怨言都没有,换成民主制度下试试?你丫能拆的起才怪!
  东偏门附近的百姓们在得到了顺天府的回迁保证之后,很痛快的就搬家了,搬到了顺天府在良乡附近搞出来的安置点。
  整个京城跟少府就像是一座上好了齿轮的机器一般开始了精密的运作,对于东便门的拆改一步步的进行了下去。
  这时候的大明百姓,展现出让崇祯皇帝高兴的一面,证明了百姓还是那些百姓,他们心里还是有这个皇帝的。
  没有谁要求一天工作四个时辰,一天工作六个时辰都没有人在乎——日出而作,日落而休,如果不是顺天府按着自己的意思不允许加班到晚上,只怕这些百姓们能干出来挑灯夜战的事情。
  然后崇祯皇帝就命尚膳监熬了大量的骨头汤给工地上送去,每天都有那么几十桶,保证每个前来干活的百姓都能喝上一碗。
  东西不值钱,猪棒骨还远远达不到后世那么贵,现在一根大大的棒骨也就几文钱而已,可就是这么便宜的棒骨熬出来的汤,却大大的收买了工地上的人心。
  丁彦文那个无耻败类曾经私下里问过工地上的百姓们一句话——知道为啥这工地上一个蛮子都没用不?知道为啥一定要让大明百姓来修城不?
  百姓们脑补的能力实在是可怕,转瞬间就脑补出了无数中可能,然后在其中挑选了自认为最靠谱的一种。
  大明的京城让蛮子们修建,一是怕蛮子们污了京城这片风水宝地,再一个是皇帝老子信不过他们,毕竟皇帝向来重视大明的百姓,却从来没把蛮子们当回事儿。
  丁彦文笑笑却不回答,几乎等同于默认的态度,却让百姓的心里更加的火热。
  就像是锦衣卫报上来的消息那样儿直白,百姓们心里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就知道皇帝对百姓好,咱们这些百姓也不能没了良心,给他老人家干活,得下死力气!
  每次看到他老人家这样儿的说法,崇祯皇帝总是无奈的摸一摸自己嘴巴上的胡须——这就成了老人家了?虽然号称是万岁,可是朕才三十来岁吧?
  再然后,因为整个京城都快要变成一座巨大工地,崇祯皇帝干脆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们跑路了。
  这个天气多好啊,在这个动物们开始发情的三月,整个大明所有的地方,除了奴尔干都司以外都变得温暖了起来,身上的衣服也是越换越薄,眼看着就要想办法避暑了。
  崇祯皇帝自然是有地方避暑的,捕鱼儿海那里的行宫修了好几年的时间,终于在崇祯十三年秋的时候完工,如此避暑天堂,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不去看一看?
  等崇祯皇帝带着大小老婆和儿子女儿们一起登上了皇室专列之后,专列便向着山海关方向而去。
  几个儿子别管大的小的,因为新鲜感的原因,都选择了在车厢里跑来跑去,时不时的还想跑到车头那边去看看火车到底是怎么前进的。
  几个女儿倒是文静的多,起码都陪在了崇祯皇帝身边,没跟那几个熊孩子一样儿乱跑。
  周皇后等人也是颇为好奇。
  皇家专列的存在,众人都知道,包括同行的熹宗懿安皇后张嫣也是知道的,毕竟这趟专列是专供皇室服务的,皇宫的后、妃们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然而知道归知道,却因为宫中后、妃不得随意出宫的规矩限制而使得没有人登上过这趟专列,也使得这趟专列成为了崇祯皇帝很少动用却从来不缺少维护的玩物。
  望着周皇后和张皇后等人好奇的来回张望,崇祯皇帝笑道:“说起来,皇嫂倒是第一次登上这趟专列?”
  张皇后点了点头道:“这东西倒当真是稀奇至极,若是你皇兄还在,只怕连木匠活也不愿意做了吧。”
  听张皇后提到了木匠皇帝,崇祯皇帝的心情也不禁失落了起来。
  其实到现在为止,崇祯皇帝都分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整合了原本崇祯皇帝的记忆,还是崇祯皇帝整合了程序猿的记忆,反正两者不分你我。
  也正是因为这种根本分不清谁融合了谁的情况,原本的崇祯皇帝对待木匠皇帝由校和懿安皇后张嫣的感情,也全盘继承了下来。
  崇祯皇帝理解不了为什么总有些种马想着推倒张嫣——长嫂如母这句话在大明不是说着玩的,推倒张嫣?脑子坏掉了?
  紧接着,崇祯皇帝就想到了另一个方面。
  民间会不会有一些像段小荣一般的混账东西,编排出来朕和皇嫂的话本?
  崇祯皇帝脸上的杀机一闲而逝,却没有开口说话。
  这种事儿自己怎么说?让锦衣卫和东厂去查?
  如果已经有人编排了,自己还可以借口是听到了风声,如果没有人编排呢?会不会让厂卫误认为自己有什么想法?
  这种误会几乎是致命的——厂卫未必有多大的节操,他们很可能会用尽手段,把懿安皇后送到龙床上。
  一想到这个可怕的后果,崇祯皇帝便暗自摇了摇头,将所有的想法都甩出了脑海。
  人和畜牲是不同的。
  得益于这十五年的皇帝经验,让当初的面瘫影帝已经进化成了实际上的全能影帝,因此崇祯皇帝那一闪而逝的杀意,竟是没有人发现。
  呵呵轻笑了一声之后,崇祯皇帝才道:“皇嫂若是喜欢,大可乘这趟专列回乡省亲?”
  张嫣轻笑一声道:“又何必呢?本宫早晚随了你皇兄去,还回乡省得什么亲?不过是徒惹伤感罢了。”
  打起精神后,张嫣又接着道:“且不提这茬儿了。本宫看这火车虽然速度比不得骏马,然则不眠不休,不饮不食,又较之骏马强上了许多。更为难得的,便是这火车可以多多的生产,铁路修到哪里,这火车便可以去到哪里,当真是镇国的神器一般,皇帝可要多加上心才是。”
  崇祯皇帝也不禁笑道:“皇嫂放心,臣弟已经命人大修铁路,朕在位时修不完,还有皇子登基后接着修,还有皇孙能接着修,早晚有修遍大明的那一天。”
  张嫣点了点头道:“皇帝心中有数便可,本宫便不再多言了。你且好生陪陪周氏她们,本宫乏了,先去歇息了。”
  周皇后赶忙起身道:“林氏,和本宫一起送皇嫂去歇息。”
  张嫣压了压手,止住了正准备起身的宜贵妃等人,笑道:“你们好生陪着皇帝罢,本宫还没有老到走不动路的那天。”
  等到张嫣起身往着另外一节车厢而去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皇嫂心中思念皇兄,只怕也是凄苦的紧,皇后和众位爱妃还要多陪皇嫂解解闷才是。”
  周皇后掩嘴笑道:“我等去没有用,还是让皇子皇女们去的用处更大一些,皇嫂最喜的便是他们几个。不瞒陛下,上回慈烺也打算跑出宫外,若不是皇嫂派人传话替他求情,妾身原本打算好好教训他的。”
  崇祯皇帝呵呵干笑一声道:“男孩子么,总是皮了一些,想要出宫游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多命人注意便是。”
  周皇后白了崇祯皇帝一眼道:“是么?燝儿上次跑到哪里去了?玉卓妹妹哭的伤心时,燝儿在哪里?陛下您又在哪里?”
  崇祯皇帝顿时被噎住了。
  朱慈燝起了个坏头,自己成功的越狱出宫,最后也成功的达到了缅甸,可是想同样越狱出宫的朱慈烺就倒了大霉了。
  宫内宫外联手严防死守,还没能成功的跑出去,朱慈烺就被抓了回去,被周皇后给捆在了椅子上面学规矩。
  实际上,如果不是张皇后派人传话求情,周皇后原本是打算把朱慈烺揍上一顿的——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只要他一天没当上这个太子,怎么打就得看自己心情如何。
  崇祯皇帝自然也知道此中关节,只是讪讪的赔笑道:“皇后,朕知错矣!以后这几个孩子若是敢在没有朕带着的情况下私自出宫,不用皇后开口,朕便命人好生收拾他们!”
  袁贵妃,宜贵妃,还有田妃,沈妃等人便捂嘴轻笑起来——整个皇宫之中,崇祯皇帝最怵的两个人,一个是张皇后,另一个便是这周皇后了。
  崇祯皇帝正自无奈,周皇后却又接着道:“还有,此番从奴尔干都司归来,只怕这秀女们便该遴选出来了,到时候还需要定下名分。”
  轻叹一声后,周皇后又接着道:“怕只怕,陛下有了新人忘了旧人,妾身与林氏、袁氏、田氏、沈氏这几位妹妹,要整日里以泪洗面了呢?”
  崇祯皇帝的额头上都开始冒汗:“皇后这是说的哪里话……”


第707章 朕是不是太残忍了?
  一路上好话说尽的崇祯皇帝总算是摆平了自己的大小老婆们。
  就像后世的那些老司机所说,没有什么是一炮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炮。
  而崇祯皇帝的身体素质,又要比之后世的那些老司机们强上百倍——除了操刀子砍人练出来的一副好身板,皇宫大内的各种奇珍补品,也足以保证崇祯皇帝在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同时而不伤身。
  即便如此,当皇室专列晃悠到捕鱼儿海的时候,崇祯皇帝依旧觉得有些腰疼,可是看看几个容光焕发的大小老婆,崇祯皇帝心中又涌出一股豪气——没有什么妞是朕摆不平的!
  下了皇室的专列,再次换乘了御辇之后,崇祯皇帝一行又接着往被命名为夏宫的奴尔干都司行宫而去。
  刚刚穿过了行宫的后殿,周皇后的眼睛便睁的大大的。
  好大的一片湖,一眼望不到头,数十只天鹅两两成双,在湖面上来回游弋着,不时交颈梳理羽毛,更不时有的鱼儿跃出水面,激起一片水花后又消失的无影无踪,惹得从湖上掠过的鸟儿发出一阵阵鸣叫。
  回头望了望袁贵妃与宜贵妃等人,周皇后不禁掩嘴笑道:“这片湖当真是极好的,紫禁城里面的可没办法跟这儿比。”
  袁贵妃同样笑道:“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这片湖一眼望不到边,也不知这行宫到底有多大?”
  周皇后摇了摇头道:“谁知道呢?这行宫从开始动工到去年完工,咱们姐妹就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也只知道此处有皇家行宫罢了。依本宫之见,倒不如回头寻了陛下,求得一份行宫图纸来看,心中也多少有些数?”
  想了想,周皇后又接着道:“本宫记得婉妃的父亲也在行宫不远处罢?不若召了扈国公前来夏宫,也好让婉妃与扈国公团聚一番?”
  完颜玉卓顿时便躬身道:“旦凭皇后娘娘做主。”
  就跟大明民间的小女儿家说的旦凭父母做主是一样的套路——民间若是父母想要招个女婿了,多半会问一问女儿的意见。
  女儿若是不同意,多半都会说不想出嫁,只愿多侍奉二老,若是同意了,便会说旦凭父母做主。
  此时完颜玉卓说旦凭皇后做主,便是这个意思了。
  看破了完颜玉卓心思的周皇后轻轻一笑,开口道:“罢了,回头本宫便替你求陛下的恩典便是。”
  既然知道了完颜玉桌生的皇长子朱慈燝没有登上太子大位的可能之后,周皇后便将完颜玉卓视为了盟友,朱慈燝也自动被周皇后划到了朱慈烺的盟友当中。
  至于宜贵妃林氏,自然就成了周皇后的敌人——周皇后生的是儿子,宜贵妃生的也是儿子,而且自从宜贵妃升到了贵妃之后,身份便只在皇后与皇贵妃之下,三皇子朱慈熠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朱慈燝和朱慈熠,或者还有以后的皇子们谁能登上太子大位,进而登上那张宝座,自然是由崇祯皇帝做主,然而崇祯皇帝怎么挑选太子?肯定是看众皇子平时的表现和其背后的支持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周皇后自然要拉拢婉妃完颜玉卓,打压宜妃林桐棠——哪怕是崇祯皇帝的皇宫已经无比和谐,一旦涉及到太子大位,自然也少不了几分无声的争斗,只不过无论是周皇后还是宜贵妃,都不敢把事情做的太过罢了。
  因为任谁都知道,一理过早的暴露出自己的心思,便会在崇祯皇帝面前先失了印象分,而像崇祯皇帝这种强势的帝王,往往又是最介意这一点的。
  所以,斗争可以有,但是必须控制在一团和气的表面氛围之下,否则的话就很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便宜了其他妃子产下的龙子。
  崇祯皇帝自然不知道行宫后殿之中上演的一幕大戏,反而正在拿着刘兴祚整理的奏报在翻看着。
  直到将最后一份情报翻看完毕之后,崇祯皇帝才讥笑道:“那小野獾如今又一次与毛奴陷入了拉锯战,也没想着另寻出路?”
  头发已经花白,整个人却极为精神的刘兴祚躬身道:“陛下,那小野獾不是不想往别处去,只是建奴与毛奴交手之处,已经在原本的北山女真部之地。
  该地向东,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向东南有座大岛在倭国之北,名曰库页鸟。
  岛上虽然只有兀烈河卫驻守,然则建奴没有水师,又畏惧我大明海军舰队,自然不可能逃往此处。
  至于向西,则有古里河卫驻扎,纵然闯过去,也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微臣所部的奴尔干都司各卫所的围剿,建奴自然也不敢冒这个险。
  与其逃往这两条必死之路,小野獾也唯有选择继续北上,等以后打退了毛奴之后再想办法西进。”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道:“你说,就这么逼着这些建奴去送死,朕是不是太残忍了一些?”
  一同随刘兴祚觐见的夏额哲当即便摇头道:“陛下仁慈,已经给了那些狗建奴无数的机会,是那些蛮夷自寻死路,与圣天子无碍。”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既然如此,那就再残忍一点好了。”
  听到崇祯皇帝的这般说法,刘兴祚和夏额哲都好奇起来——都已经逼着残余的建奴在北山以北跟毛奴死磕了,怎么样才算是更残忍一点儿?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回头刘爱卿问问五军都督府的意思,看看能不能再多卖给小野獾部的建奴一些兵器,要想办法让他们从毛奴那里打开一个缺口,最好能将那些毛奴杀光。当然,这些东西肯定不是白给的,就让小野獾拿那些跟萝卜一样的人参还有狐裘等破烂东西来换好了。”
  刘兴祚点头道:“是。那些建奴的手里除了人参还有狐裘等破烂东西之外,便再无其他的好东西了,也只能让他们占些便宜。另外,微臣打算从建奴手里大量的收购毛奴,不知道?”
  崇祯皇帝阴笑道:“五两银子一个!实在不行的话,再加些银子也是可以考虑的。反正朕的要求只有一个,先让建奴活下来,然后让他们跟毛奴血拼,我大明再跟在他们身后去收复失地。”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接着问道:“对了,黄台吉那个狗奴才的侧福晋布木布泰现在如何了?”
  不怪崇祯皇帝关心布木布泰,实在是段小荣那个臭不要脸的家伙写的那本《布木布泰》秘史实在是太引人入胜了。
  再加上后世的某个叫做二月河的包衣奴才在其作品里各种跪舔,崇祯皇帝想不关心这个被尊为孝庄太皇太后的小娘皮都不行。
  刘兴祚虽然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会突然间到布木布泰,却也知道崇祯皇帝对于建奴的女人没啥兴趣——丑成那副德性,也就是黄台吉这些狗建奴能下得去鸟儿,换自己都嫌丑,更不用说后宫佳丽无数的崇祯皇帝了。
  仔细回想了一番关于布木布泰的情报之后,刘兴祚便躬身道:“启奏陛下,建奴悖逆人伦,有如禽兽,那布木布泰已经嫁给了小野獾。”
  夏额哲却误会了。
  皇帝刚刚来到奴尔干都司,就先打听那个小娘皮,是不是打算玩玩?自己身为天子最忠诚的鹰犬,自然要尽心为天子分忧才是。
  眼下这种情况该如何会圣天子分忧?自然是率兵把那个叫布木布泰的小娘皮抓回来,让天子乐呵乐呵了!
  至于小野獾,自己会怕了他?弄不死他个狗建奴!
  心中打定了主意之后,夏额哲便躬身道:“陛下,不若微臣带兵去一趟北山女真部以北的建奴之所在,将那布木布泰抓回来献给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