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医生,自己还是不要指望他们了——虽然不至于手疼剁手脚疼剁脚,可是这些人依旧在抱着教廷的那一套来治病。
  简单点儿说,治好了是病人命不该绝,治死了就等于病人提前回到了上帝的怀抱。
  医生如此不靠谱,病急乱投医的斐迪南三世甚至考虑过请巫婆来替玛丽亚·利奥波丁治病。
  现在听到李承彦说有医生能保证他们从遥远的大明来到神圣罗马帝国而不生病,那么这位医生的医术之高明,可想而知。
  暗赞了一声多情种子后,李承彦淡然笑道:“冕下何必急在这一时?那位大夫就在我等的住所,稍后派人去请也就是了。”
  心中焦虑不已的斐迪南三世不得不按下了心中的焦虑,将心思转了回来:“对了,你家皇帝在信里面提到的那些武器装备,士兵们大概需要用多长时间来熟悉?如果按照你们的练兵方法来训练,又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
  李承彦斟酌着道:“刀、剑、盾一类的兵器,贵国士兵的使用习惯与我大明的使用习惯未必相同,熟悉起来大概要慢一些。但是火铳和火炮这些装备,根据我大明缴获的荷兰、西班牙、英格兰、法兰西那些人的装备来看,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想必贵国士兵也能很快熟悉。如果按照我大明的练兵标准来训练士兵,需要多长时间就需要看您想怎么训练,还有士兵的接受能力了。”
  没等斐迪南三世开口询问,李承彦就直接道:“我大明的卫所,其实是分成一级战备卫所和二级后备卫所的,两者之间承担的作战任务不同,装备和训练也不同。如果按照一级战备卫所的标准来训练士兵,起码需要半年甚至于一年的时间来让士兵们熟悉纪律、装备、熟悉战法、锻炼体能,其标准之复杂,远超常人想象。如果按照二级后备卫所的标准来训练,大概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来让士兵们熟悉纪律、装备和战法便可以了。”
  斐迪南三世开始感兴趣起来:“不知道你们舰队上所带来的士兵,他们是几级的士兵标准?”
  李承彦道:“大概相当于一级战备卫所。如果皇帝冕下想要详细了解的话,可以让人整理出一片空地,还有山林树林等地形,我可以让舰队的士兵们进行演示。”
  斐迪南三世当即就拍板决定,留给明军一天的时间准备,第三天的时候就亲自去现场观看明军的演示。
  对于大明的名声,斐迪南三世也隐约听说过一些,从眼前的使节口中,却是可以清楚的知晓,大明是让法兰西和英格兰,还有西班牙和荷兰吃了大亏的。
  虽然对于具体的细节并不是很清楚,使节也没有详细的说明白,但是神圣罗马帝国跟法兰西、英格兰、西班牙还有荷兰的战争中处于劣势,被人按在地上摩擦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有机会看看大明的战法,对于神圣罗马帝国来说,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而明军似乎并没有任何保留的意思,几乎是将一切的进攻手段都展现了出来,无论是最传统的刀剑战法还是最为先进的火铳排除枪毙,甚至于边火炮集射洗地都演示了一下。
  李承彦望着远处不断升起的火光和烟尘,跟刁启荣对视一眼之后,又将目光向了斐迪南三世。
  斐迪南三世的表现还算是镇定,但是紧紧捏起来的手指却将他心中的激动、艳羡,还有畏惧等情绪展现无疑。
  羡慕大明人居然可以搞出来这么先进的火炮和火枪,尤其是他们的火枪似乎并不需要清里枪管?
  虽然每次清理枪管都用不了多长时间,但是在战场上,几分钟甚至于几秒钟的时间就往往足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走向!
  激动的则是自己马上就要拥有这些可爱的,无敌的装备了!
  大明的皇帝统治大明帝国占据东方,自己则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占据西方,无论是对于平民还是对于世界的格局来说,无疑都是最好的!
  至于那一丝丝畏惧,则是因为大明的无敌舰队。
  斐迪南三世不是一无所知的农夫,反而看过很多资料和典籍,从书里看来的资料和从那些荷兰人的口中听来的资料,无一不证明了大明的舰队究竟有多么可怕。
  而神圣罗马帝国偏偏没有一支像样的海军!
  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是掌握在荷兰、西班牙和英格兰、法兰西那些叛军手中的海军,偏偏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
  悄然打量了一眼正在和刁启荣谈笑风生的李承彦一眼,斐迪南三世的心又安顿了下来。
  就算是这些明国人再次打通了苏伊士运河又能怎么样?爱好和平,喜欢银币的明国人难道还会越过汪洋大海来攻击自己?
  在这一刻,斐迪南三世甚至于选择性的忽略了大明派遣舰队跟英格兰在非洲大陆上面死磕的事情。
  直到硝烟散尽,李承彦才开口笑道:“不知道皇帝冕下对于我大明的这些士兵,还有他们的装备和战斗力还满意吗?”
  斐迪南三世笑眯眯的点头道:“很满意。远东的大明帝国真是让人叹服!我想信,如果有足够多的这种装备和如此精锐的士兵,欧洲大陆就再也不会有什么叛乱了。”
  李承彦同样笑眯眯的道:“如您所愿。实际上,我大明的皇帝陛下也说过,只要西方的神圣罗马皇帝有需要,大明会尽全力对您进行支持。请您务必相信,我大明皇帝所说的尽全力,是真正的尽全大明之力——无论武器装备,还是于兵员训练和战术指导,甚至于经济贷款,大明都将不遣余力的为您提供。”
  听到李承彦前面说的尽全大明之力支持自己,斐迪南三世心中还激动不已,但是当听到经济贷款四个字的时候,斐迪南三世的心就彻底凉了下来。
  论起有钱,整个欧洲可能都挑不出比法兰西更有钱的国家了,哪怕是海上霸主一样的西班牙和荷兰,因为法兰西是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债主,似乎就没有他们不敢放的贷!
  当然,现在法兰西无敌的军队是他们敢放贷给其他国家而不担心烂账的底气之所在,现在比法兰西更强大的大明也提出了贷款,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会成为下一个趴在欧洲身上吸血的吸血鬼?


第744章 儿子养偏了怎么办?
  李承彦接下来的话,就让斐迪南三世和一众的大臣们开始喜出望外了:“因为是支援极西的兄弟国家,所以我大明皇帝陛下还特意吩咐过,经济贷款是无息的。也就是说,无论皇帝冕下向我大明贷款多少,都是免去一切利息的,只需要在借款到期之后归还本金就可以了。”
  先不说斐迪南三世根本就没有想过赖账不还,就算是他有那个胆子不还钱也无所谓——大明从来都不在乎银子的事儿,尤其是花到自己家的银子。
  神圣罗马帝国以后不就是大明的土地?先期投入一些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斐迪南三世的心中很激动。
  远东的大明帝国实在是太神奇了,而且对于神圣罗马帝国来说,实在是太友好了!
  他们带来的御医已经替玛丽亚·利奥波丁诊断过了,在几乎整个欧洲的医生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那位神奇的医生只是淡然一笑,用那种神奇的毛笔开出了药方,并且指出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康复。
  虽然这些药材都需要从遥远的东方运送过来,但是那位神奇的医生也向自己保证了,玛丽亚·利奥波丁绝对可以等到药物从远东运过来,并且可以健康的活下去。
  心情大好的斐迪南三世爽快的答应了李承彦所提提出来的那些要求,包括由大明的军所士卒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进行培训,大明的商人可以自由的往来神圣罗马帝国进行商业贸易行为,还有使节团将在整个欧洲进行游历的要求。
  甚至于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斐迪南三世提出将给予大明百姓们神圣罗马帝国公民的身份,所有的权利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公民相等同,而神圣罗马帝国应该获得同样待遇。
  在私下接见李承彦等人的过程中,斐迪南三世仔细的了解过大明政治和制度,并且对于这种制度十分的感兴趣。
  在斐迪南三世看来,大明对于百姓的等级划分是十分公平合理的——大明百姓自然是处于第一阶级的,其后是附属国的公民,再次才是其他国家的平民。
  当然,最重要的大明的皇帝世系——选举?那是什么玩意?
  这套制度完全可以搬到神圣罗马帝国来试验一下,尤其公民等级和皇帝继承的制度。
  如果搬过来的话,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就相当于明国的勋贵体系,而罗马帝国的公民就相当于明国的百姓,至于平民和奴隶?他们没有资格关注这些大事!
  针对于斐迪南三世提出来的这点要求,李承彦仅仅是口头上表示了同意,但是真正的落实还是要回到大明之后由大明崇祯皇帝来决断。
  在告别了斐迪南三世之后,李承彦等人就往梵蒂冈而去。
  斐迪南三世不仅让李承彦等人带上了大明的士卒以为保护,甚至于还派出了自己的卫队作为保护,以保证李承彦等人在路上的安全。
  相比斐迪南三世的热情还有谈成诸多协议的速度之快,教宗英诺森十世的态度在一开始的时候,远远谈不上热情。
  当然,这也只是相对来说。
  对于任何一个宗教来说,大明都是一个庞大无比的信徒市场,尤其是对于英诺森十世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早在英诺森十世之前,教廷就已经派遣了无数的传教士前往大明传教,甚至于在教士们中间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掀起传教热潮。
  但是早期的时候还好说,后来去大明的传教士们似乎出了什么问题,除了回信表示一切正常之外,剩下的信息都很少传回来了,尤其是明国地理、经济、军队等情报,几乎等同于零。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种情况很不正常,但是随着荷兰和西班牙在海上吃瘪,再想要派传教士过去打探情况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想要从陆地上过去,就必须考虑到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帝国,这两家对于传教士的态度虽然说不上特别坏,但是离好这个词似乎也很遥远。
  没有这两个国家的支持,传教士想要从欧洲到达远东,很难。
  如今远东大明的使节团在拜访了斐迪南三世之后,又来拜见自己,这对于英诺森十世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一场没有其他人陪同,仅仅只有教宗英诺森十世和李承彦两人的晚宴,在使节团到达梵蒂冈的第三天晚上举行。
  教宗英诺森十世一直都很好奇,明国人跑到梵蒂冈的意图究竟是什么——要知道,现在的教廷可不是百年前的教徒,在欧洲的话语权已经大大下降,就连所谓的绝罚令都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李承彦则是操着磕磕绊绊的法语道:“如果英诺森教宗对于大明有所了解,或者说对于大明之前的历朝历代有所了解的话,那么您一定知道,中原的皇帝,其实是集合了教宗与世俗君王双重身份的。
  对于我大明皇帝陛下来说,遥远的欧洲大概是有两个人的身份与他相仿佛的,一位是您,英诺森十世教宗,另一位则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面对欧洲现在的状况,我大明的皇帝陛下觉得很不满意,君不似君,臣不似臣,这是那些藩属邦国对于皇权的大不敬!
  所以,我奉命而来,在提出了我大明皇帝陛下对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支持后,又来拜会您,看看有什么是我大明能帮助到您的?
  相信我,不论是从军事上,还是经济上,或者是政治上,我大明都将不遗余力的对您进行帮助。”
  英诺森十世十分心动。
  能够得到当世第一大帝国的帮助,对于自己来说当然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儿——没有哪一个教宗不想重振教廷的辉煌!
  叹息了一声之后,英诺森十世才开口道:“现在的教廷,已经不是几百年前的教廷了,不管是赎罪券,还是绝罚令,已经没有人害怕,也没有人会担心,因为人们已经开始否认天堂的存在。”
  英诺森十世决定先卖惨,虽然这些都是事实。
  既然明国的皇帝想要支持自己,那么就一定要让明国的皇帝了解到自己现在的处境,越惨越好的处境。
  也唯有这样儿,才能从明国的皇帝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
  当然,光凭卖惨是不行的,还得表明自己的优势之所在:“当然,教廷和教宗的存在,还是没有人否认的。就算所有人都否认了天堂的存在,也不会否认上帝的存在,因为所有人都需要信仰,一个能骗得过自己的信仰。”
  李承彦对于英诺森十世的说法还是很认同的。
  当然,认同归认同,自己要干的事情可跟自己认同英诺森十世的说法没有丝毫关系:“教宗冕下,或许,天堂是真实存在的。”
  英诺森十世却是不以为然的一笑。
  正所谓位置越高,越不相信神灵的存在,真正虔诚到疯狂的人,也没办法走到教宗的位置上面。
  实际上,教宗这个位置下面,是无数的白骨与血肉,比的既不是谁对《圣经》的理解更深,也不是谁对于主的信仰更虔诚。
  自己能爬到教宗的位置上,早就对一切都看破了,倘若真的有天堂,那就应该由那些苦修士来担任教宗,而不是自己。
  李承彦自然发现了英诺森脸上的那抹不自然之色,心中也明白英诺森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当下只是淡然一笑,对英诺森道:“福寿膏的名字,教宗冕下自然是听说过的?”
  英诺森十世道:“自然是听过的,现在东印度公司靠着福寿膏可是发了大财。当然,我也知道,这是他们从远东的大明获得的神药。”
  李承彦道:“现在,教廷也可以获得这种神药,这种上帝赐给他的子民的神药,让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可以见到天堂。”
  李承彦在刚刚见到英诺森十世的时候还不能确定他是否吸食,毕竟科恩那个老家伙都知道福寿膏的坏处而没有吸食,难免不会告诉其他人。
  但是当英诺森十世将之称之为神药的时候,李承彦就知道了,这位教宗冕下肯定也离不了这种东西。
  而英诺森身为教宗,自然是不可能缺钱的——不缺钱就不存在会断顿的情况,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这玩意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只要教宗冕下愿意,您将获得的神药,比东印度公司拿到的神药纯度更高,效果也更好,而价格基本上是相同的。当然,还有大量的军火,比如火铳,比如火炮,比如战舰,这些东西都可以慢慢谈。我个人认为,是时候发出教廷的声音了,让那些教宗治下的藩国们知道,什么叫做上帝的威严不可玷污。”
  李承彦的嘴皮子上下翻动,如同引诱夏娃吃苹果的毒蛇一般喷出毒液,而英诺森却没有拒绝这份诱惑。
  谈判的进程很顺利,连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用掉就顺利的达成了协议。
  大明将对教廷予以支持,就像是大明同样支持神圣罗马帝国一样,无论是军火还是贷款或者是福寿膏,还有无息的贷款,都将对教廷大明提供。
  而教廷要做的也很简单,一是证明自己对得起大明的这份支持,二是每年派遣上百名近似于金尼阁一样的传教士去大明。
  当然,他们去大明不是去传教的,而是进入大明的皇家学院去工作,这份协议的有效期直到教廷认为可以终止的时候,并不会有任何的强制期限。
  一切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英诺森甚至于没有在其中发现什么对教廷不利的地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友好和约的典范。
  李承彦也很满意,除了否决掉英诺森提出来的加封大明皇帝为圣子的提议之外,剩下的条款基本上都完全达成了自己的预期。
  神圣罗马帝国也好,教廷也好,只要签了这份协议,剩下的也就不需要自己去多操心了。
  至于说法兰西那些国家的意见,那就让他们保留好了。
  想必他们在战场上发现被神圣罗马帝国给怼了之后,会自己想办法打听这些军火等物资的来源,到时候自然就会想办法联系大明。
  跟神圣罗马和教廷不一样的是,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东印度公司的科恩来联系大明,而不需要自己跑上门去找他们谈判。
  这样儿一来,科恩会得到大量的好处,荷兰会得到大量的好处,然后就会有更大的耐心和精力去和神圣罗马帝国硬怼。
  当自己回去之后,大明就要开始准备第一批的军火给神圣罗马帝国,同时还要派出军事教官给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替他们培训军队对于火器的使用方式,培训他们士卒的作战观念。
  然后等着整个欧洲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就可以了,大明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赚取大量的银子并且通过他们在战场上的反馈来改进武器。
  当李承彦踏上归途的时候,崇祯皇帝正在宫中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自己的儿子养跑偏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堂堂的辽王殿下偷摸的跑路了,扔下王府里面已经有了身孕的兴子,自己带着一些侍卫潜到了东海舰队出发往蓬莱大陆的船上,跑路了!
  当兴子将消息传回到大明的时候,估计朱慈燝那个混账东西已经随船到了海上,再想把他找回来也没有什么希望了。
  完颜玉卓大气都不敢喘,望着暴怒之中的崇祯皇帝,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宫里面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崇祯皇帝陷入了暴怒之中,除了周皇后之外就只有宜贵妃能劝得住。
  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周皇后和宜贵妃自身难保——皇次子,身为此次出海事件的发起人,就是他带着朱慈燝一起跑路的,周皇后对此也是无话可说。
  两个年龄大点儿的儿子没一个省心的,偷偷出宫,潜入舰队跟着出海,他们两个混账东西想要干什么?
  如果不是自己牢牢的把控着军权和厂卫,崇祯皇帝都要怀疑这两个混账东西是不是串通好了想要造反了!
  至于老三朱慈熠,现在正被捆在椅子上学规矩——这个蠢货也打算出宫去找自己的两个哥哥!


第745章 朕的大白菜!
  理论上来说,皇长子和皇次子这两个家伙溜出宫去是好事儿,毕竟打着为父皇分忧的旗号,这是大孝。
  但是,长公主朱靖雪也跟着朱慈烺一起跑了出去,只是在库页岛被她的两个弟弟给扔下了,美其名曰让她留下来陪已经怀孕的兴子,没带她出海。
  兴子之所以让表章告状,就是朱靖雪出的主意。
  瘫坐在椅子上的崇祯皇帝揉了揉额头,叹道:“派人去库页岛将靖雪还有兴子都接回京城来,让靖雪陪着兴子住在辽王府。这两个混账东西,他们是不把朕气死不罢休啊!”
  京城是没有什么秘密的,尤其是崇祯皇帝没有刻意封锁消息的情况下,从文武官员到升斗小民,都知道了皇次子偷偷溜出宫去,汇合了皇长子之后出海的消息。
  对于皇长子和皇次子出海的消息,百姓们并不是很在意。
  崇祯皇帝开疆扩土无数,两个皇子有乃父之风,这是好事儿,哪怕是皇三子甚至于更小的皇子们都跟着出去了才好。
  最起码,这样儿也说明大明的下一任皇帝依旧重视海外的开拓和尚武之风,只要继续执行崇祯皇帝的政策,自己这些老百姓的生活肯定只会更好。
  对于朝堂上的大臣们来说,就完全不是这样儿了。
  皇子尚武是好事儿,武将勋贵体系自然是高兴的,文官方面因为也能捞到好处,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
  问题在于,国本。
  现在整个大明最大的问题在于国本未定——有资格入主东宫的,肯定就是皇次子。
  至于皇长子和皇三子,其实希望都不大——毕竟一个是婉妃所生,另一个是宜妃所生,都不是皇后正宫所生,天然就没有太子大位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两个成年的皇子全跑出去浪了,宫里除了一个九岁的皇三子,就是一群几岁的皇子们,一旦出现点儿什么问题,必然就是一场动荡。
  尤其是皇长子和皇次子一起出海的情况下,一旦皇次子出了什么事儿事,能入主东宫的就是皇三子,辽王却不知道要背上多少麻烦。
  这种动荡对于任何一个文武官员都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皇次子还没有成婚的情况下,就更不能接受了。
  就这么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朝中已经有大量的官员开始上书,要求崇祯皇帝早定太子以安国本了。
  当然,这些奏章都被崇祯皇帝给留中了。
  早定太子?自己才多大?现在就定下来太子干什么?让官员们有第二个效忠对象?
  周皇后见崇祯皇帝揉着额头纠结,心中不忍,但是还是提出了让崇祯皇帝更为纠结的问题:“雪儿现在已经二十岁了,陛下还打算留在身边几年?”
  崇祯皇帝哼了一声道:“雪儿的婚事,让她自己做主便是,朕不替她指婚,谁家来求婚就让雪儿自己决定便是。”
  皇室与勋贵们联姻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但是崇祯皇帝偏偏看不上这个规矩。
  皇帝要是自己有本事,不靠嫁女儿照样能压的天下死死的,皇帝要是自己没本事,嫁再多的女儿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