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皇帝却嗯了一声,屈指敲着桌子道:“社学之事急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非一朝一夕之功,朕也知道急不得。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却是眼下这事儿暴露出来的,以后倘若不将这事儿解决了,今天的事情早晚还会重演。”
  卢象升依旧躬身道:“是,乡间士绅话语权仍极重,升斗小民视宗法大于国法,视宗令大于政令,畏宗老甚于父母官,一旦有人煽动,便会出现大问题。”
  卢象升之前也没有想到会出现今天这一幕——顺风顺水十几年,从崇祯五年之后就几乎是海晏河靖,民间又出现了歌舞升平之象,突然出现的情况让朝堂上下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崇祯皇帝却嘿嘿冷笑一声道:“是朕提不动刀了?还是有些人太飘了?朝廷政令不下乡的情况以后也该改改了,朕不管什么宗法族法,在朝廷律法面前,必须得为律法让道!内阁和户部、吏部一同商议一看,看看县以下该如何设镇,置镇长以辖其下之乡,乡置乡长以辖其村,村子里面必须有村长。一旦再次出现这样儿的问题,从村长到乡长一直追究下来,朕就不信还能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抗大明律!”
  卢象升顿时蛋疼无比。
  历朝历代没有人不知道皇权不下乡的坏处,也不是不想直接将行政单位直接设置到村——古人虽然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技术和科技作为支撑,但是也不见得政治眼光就比后世的人要差哪儿去。
  说白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哪怕是有了科举制度,能大量的选拔出人才,想要做到人才过剩还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哪里能把这些官老爷们分配到村长这么个位置上去,更多的还是靠着里长来打理。
  古代乡里小吏,春秋时八十户为一里,以有治事才能者为里正。秦汉百家为里,里置里正,也称里典、里魁。晋和南朝改称里吏。北魏、北齐、隋、唐、宋皆置,仍称里正。宋以里正、户长等督赋税;宋太宗淳化五年始令各县以一等户为里正,二等户为户长。金、元也设里正,明称里长。
  这里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吏不是官!吏部也不可能将精力放在县以下的官员身上——吏部负责的是整个大明的官员,连县一级都不想管呢,还乡?
  还有就是,这些里正大部分都是当地宗族里面弄出来的,自然也就会向着自己家的宗族势力,至于朝廷法令到了这些人的嘴里会怎么解读,也就可想而知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一提到县下面设乡,乡下面再设村的时候,卢象升才会感觉到蛋疼无比。
  大明也没有这么多过剩的人才!
  尤其是随着明军不断的征伐,领土面积越来越大,需要的官员数量也越来越多,就更没有多余的人才浪费到地方上去了。
  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却根本就不算是什么问题:“废除里长,村长由一村之民共推之,三年一选,不合格者罢黜,合格者给与官身,归入当地布政使司管理。至于乡长,先从各地县衙里面遴选吧,官身从九品,大诰同样适用于村长、乡长及以上各级官员。对了,乡里同样设置乡尉,以退伍的总旗、小旗领之,乡丁也从退伍的士卒之中挑选,以守卫乡里,缉拿盗贼等事宜交给他们来办,想必也没有什么问题。”
  卢象升沉吟半晌之后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崇祯皇帝很任性,一拍脑门子就能做决定,至于中间该怎么操作,就得是内阁跟户部还有吏部来头疼。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崇祯皇帝提出来的办法也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
  县衙直接对接里长的好处是垂直管理,有什么事儿可以直接到里正一级,再往下就直接到了百姓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县令才被称之为亲民官。
  问题在出在了这一点上,里长直接面对的就是县一级,一个县得有多少个里长?县令光管理里长都忙不过来了,还用再去管其他的事情?
  一旦有什么问题,光是找来这些里长,将事情吩咐下去再到执行,就已经会花掉一部分时间了,行政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现在崇祯皇帝提出来从各级县衙里面遴选出乡长来,其实就已经省掉了很大的功夫——最起码,这些乡长不需要吏部从每年科举出来的士子里面选派。
  至于村长就更好说了,哪怕第一届选出来的村长依旧是那些族老宗长,其实问题也不大,因为他们头上已经有了个直管他们的乡长。
  乡长不像是县长,县长可能忙的要死,乡长盯着的就是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完全可以将大量的精力放在跟这些族老宗长们斗法上。
  哪怕是斗不过他们,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运作,让这些族老宗长们在三年以后落选,或者直接就把他们的村长之位给废掉,然后重新推选——就算是这些族老宗长们再一次当选,那就再一次推选。
  反正玩黑幕操作这种手法大家都是玩惯了的,也不见得这些族老宗长们就一定能把地方控制的死死的。
  他们要是真有那个本事,崇祯皇帝之前玩移民实边的时候就已经闹出来大乱子了,还会老老实实的等着官府安排?
  事情到了这一步,崇祯皇帝心中仍然不太满意:“朕闻很多地方,百姓依旧认宗法族法,常有宗老族老绕过大明律而行私刑的情况。以后县、乡、村各级都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宗法族规是个好东西,朕也不是要让他们全部废除,但是无论是什么样儿的宗法族规,都不得违背大明律。”
  这就是直接奔着断根去了——宗法族规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好东西,崇祯皇帝也没打算将之完全给废除。
  但是这玩意是好东西的同时也是个坏东西,属于典型的双刃剑性质,因为宗法族规里面有很多根本就是无视了大明律的。
  说的再简单一点儿,这玩意的存在除了对于人进行了一定程度上道德约束的同时还存在了滥用私刑的情况。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通奸——凡和奸,杖八十,男女同罪。《大明律》卷二十五。
  虽然这杖八十真真正正打下来也会把人给打死,但是民间私下的处理办法却是直接浸了猪笼,属于在实际上违背了《大明律》。
  当然,这些规定仅仅都是针对于民间的,对于官员们的处罚基本上都是在对百姓们的处罚上再罪加一等二等来量刑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律始终不受大明官员们欢迎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刑罚都是官员较之平民百姓要罪加一等二等。
  等到卢象升再一次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大明律跟宗法族规的冲突,乡、村两级的设置,皇权不下乡?笑话!


第753章 给欧罗巴放血
  吏部尚书许若鲁终于知道上一任吏部尚书房壮丽为什么早早的就挂掉了——百分百是累死的,根本就不存在第二种可能性。
  大明的疆域有多大?有多省个县?现在连州府都数不清楚,至于县想要数清楚就更不可能了。
  然后现在还要一拍脑门子就在县下面设置镇和乡?然后这些镇长和乡长还要官身?这是逼着本官去死啊!
  许若鲁并没有死成,虽然心里想死,但是终究还是没有死。
  早就在朝堂上面混久了的许若鲁也早就学会了崇祯皇帝第一大技能——甩锅。
  崇祯皇帝可以动动嘴皮子就把事情决定下来,自己同样也可以,比如把事情扔给左右侍郎,然后让他们去抓苦力来一起琢磨这事儿该怎么办。
  至于苦力的原来,除了中极殿那边,不是还有来八部行走的那些进士?不是还有京城大学的那些学生?
  先琢磨着呗,这事儿虽然决定下来了,但是想要实行下来却不是一天半天的事儿,估计要花费不少时间。
  刑部尚书孟兆祥跟吏部尚书许若鲁的心情是一样的,想死,却又舍不得。
  宗法族规跟大明律的最大冲突点在于个人利益的保护上面。
  从整个大明律来看,强调的是国家利益至上,然后是个人利益的保护,而宗法族规却讲究的是家族利益,这两者必然会出现冲突。
  而在此之前,并没有一部完善的律法来规定宗法族规该怎么制定或者执行,现在崇祯皇帝一拍脑门子决定了,就意味着刑部必须得出台相关的律条,来规范宗法族规这一方面。
  但是任何一部律法的制度与实行,又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不过好在皇家学院和京城大学各有一个以之前的明律科扩充而来的法学院,上里面抓一些苦力再找中极殿的大佬们商量商量,总是能把事情办妥当的。
  铁道部的洪承畴则是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不是没有人上书弹劾,弹劾的理由也是乱七八糟的,主要集中在了打扰祖宗陵寝上面。
  但是洪承畴根本就不在乎——崇祯皇帝连孝陵附近都修了铁路,其他人就算敢叽叽歪歪的也只能在背地里,对于自己的弹劾也多是被压了下来,无所谓的很。
  除了各部的大佬们各自头疼之外,一场风暴开始从京师开始向外蔓延——缇骑四出!
  锦衣卫如此大动干戈还是在十几年前收拾复社和东林党的时候才有过,自那以后锦衣卫已经在大明显得有些透明了,赫赫凶名最多只是官员们害怕,民间反而不怎么在意。
  如今锦衣卫再一次大索天下,让所有人都想起了在厂卫支配下的恐惧感——还是那个崇祯皇帝,还是那群如狼似虎的厂卫!
  通州城里,林幻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向着身后的锦衣卫校尉们挥了挥手,喝道:“上!”
  锦衣卫办事向来不太文明,实际上也没有人要求锦衣卫搞什么文明执法一类的——连京城的城管衙门都不讲究文明执法,锦衣卫就更不存在什么文明执法的说道了。
  一个校尉直接将手中的绣春刀架在了门子的脖子上面,其他人便跟在哈哈大笑的林幻羽身后向着院内而去。
  百户白兴宇是个有眼色的,丝毫不管院子中混乱哭喊的人群,径自到了大堂上寻了一把凳子搬了出来,放到林幻羽身后:“大人请先安坐。”
  林幻羽赞许的点了点头,一撩衣袍便坐了下来,寻了个舒服的姿势,斜斜的靠在椅子上眯起了眼睛。
  直到多半个时辰之后,院子里面才算是消停了下来,无论主仆都被捆了起来,家主李成桂被押到林幻羽面前时,已经全无了往日的风雅,整个人都变得狼狈无比。
  林幻羽刚才还笑眯眯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伸手从旁边的百户白兴宇手里接过鞭子,在掌心里轻轻拍打了两下之后,便劈头盖脸的向着李成桂身上抽去。
  李成桂的衣服被鞭子上的倒刺撕裂,继而又被带起一条条的血肉,整个人很快就遍体鳞伤,模样看起来凄惨无比。
  抽了半晌之后终于停下来的林幻羽蹲下身子,一把抓住李成桂的头发,冷笑道:“你说你们这些废物,干什么事儿都喜欢藏头露尾的。你们要么就好好藏,好歹别被锦衣卫给摸到尾巴行不行?要么就大张旗鼓的造反,也省得咱们锦衣卫的大爷们麻烦,你说这不上不下的算怎么回事儿?为了找你个混账东西,老子从京城被扔到了通州,倚红楼的小玉还在等着老子回去喝酒,你居然不自觉点儿自缚双手,居然还要等老子找上门来?”
  白兴宇等人四处打量着地上的蚂蚁,似乎根本就不认识眼前的千户大人——往日里文质彬彬的林千户,当朝贵妃娘娘的胞弟,现在就跟个泼皮一样骂骂咧咧的,实在是有损形象了一些……
  等到林幻羽骂完了,李成桂却勉力抬起了头,咧着嘴强笑道:“小人向来诗书传家,不知道怎么招惹了锦衣卫的大爷?”
  林幻羽摇了摇头道:“你若是招惹了老子,老子倒也没心情跟你计较。千不该万不该,你暗中指使人散播那些谣言,诋毁皇家学院农学院的院正,这一回,没人救得了你了。”
  李成桂却摇了摇头,似乎对于林幻羽的说法有些不以为然:“千户大人知道有多少人参与其中?”
  林幻羽面带怜悯的讥笑道:“本千户既然带着人来抓你,其他地方自然就有别人去抓。至于你们串联了多少人,本千户也没兴趣知道。这么跟你说吧,你们串联了一千人也好,一万人也罢,就算是十万人百万人,最后的结果也是一样。”
  林幻羽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些人哪怕是串联上百万人,该被流放的结果依然是被流放,该被砍头的还是会被砍头——自己那个姐夫有多大的杀心?区区百万?这些年被筑成京观的蛮子早就过了百里万之数了,再加上百万的大明人又能如何?
  在锦衣卫中混了这么多年,林幻羽早就认识清了一个道理——有的时候,割除了腐肉才能恢复的更好。
  当一个人饱受身上腐肉的折磨因为怕疼而不将之割掉,早晚都会蔓延成更大的一片,倒不如忍一时之痛将之全部割掉,就算是疼一些,却可以更好的恢复过来而不会因为腐肉蔓延而致命!
  恰好,眼前的李成桂这些人,就跟大明身上的腐肉一样,割了也就割了,趁着还没有蔓延之前就割掉,反而对大明更好一些。
  同样的一幕还在大明其他的方上演,无论是江南还是北方,大量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或者单独行动或者联合出手,甚至于有些地方还会调动卫所一起配合行动。
  到最后,连锦衣卫的诏狱都装不下这许多人了,干脆把顺天府的牢房也给占用了,再到最后干脆扔到了京营里面实行军事看押。
  任谁也没有想到,崇祯皇帝居然真的会下这么大的狠手——南北方加到一起,抓起来的足足近十万人之众!
  十万人在这个时候绝对不是什么小数目,放到欧罗巴那边,可能一场大型的战争都不会有十万人那么多,就算是在大明,一次性抓捕十万人也足以称得上是惊天大案了。
  就连大明开国时的四大案都被比了下去——四大案可不是同一时间抓捕杀掉那么多人,而且是四件大案总一起还不到十万人。
  崇祯皇帝倒是更胜乃祖,直接一次性的抓了十万人,如果不是因为牢牢的把控着军权,只怕天下又要动荡了。
  然而崇祯皇帝却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
  抓十万人的影响大不大?
  说不大,是骗人的,任何时候一次性的抓十万人都足以造成一阵动荡了。
  但是说小的话也确实很小。
  大明不讲什么法制,在这个皇权至上而皇帝又牢牢握着军权民心和钱袋子的情况下,就算是再抓上十万人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崇祯皇帝甚至于没有提心自己的两个儿子在蓬莱那边怎么样了——欧洲那边现在已经快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放在蓬莱那边。
  眼下比较重要的倒是李承彦报回来的消息。
  被斐迪南三世按在地主摩擦了几回之后,欧洲的那些蛮子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儿。
  想要打胜仗,单凭着自己手中的装备是不行的,最起码得拿到不弱于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手里的装备才可以。
  神圣罗马帝国是属于接近三十年的死仇,双方都恨不得对方立即死掉,就算是斐迪南三世再怎么抽疯也不至于帮着其他国家购买军火。
  而教廷就更坑了——现在的教廷已经在组建十字军,打算将主的荣耀洒遍整个欧罗巴大陆,为此不惜重启了当初的赎罪券等业务,甚至连“可以通往天堂的神药”,福寿膏都被他们拿出来大肆宣扬,已证明天堂确实存在。
  这种神药,之前就只有科恩通过遥远的大明搞来贩卖,现在这两家都有了,而且是跟他们手里那些威力巨大的火器同时出来的,基本上可以证明这些火器是来自于遥远的东方帝国,大明。
  而跟大明在军火方面有业务往来的就只有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指望这两家也不现实,唯一能指望得上的,也就只剩下科恩和东印度公司了。
  东印度公司也不是没有试着提出军火贸易的请求,但是在莫卧儿和爪哇、吕宋等地得到的答复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大明不出售军火,仅供自家军队装备。
  这种屁话也就是骗骗小孩子才行。
  能混居到高位的人哪里会有简单的货色,更不会相信这种糊弄小孩子的鬼话——如果只是供大明的军队装备,那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手里的装备是怎么来的?
  无奈之下,东印度公司只得再一次请出了科恩,打算让科恩跟李承彦好好接触一番。
  科恩也确实给力,或者说李承彦也足够给科恩面子,虽然没有当场同意科恩的贸易请求,但是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答应回到大明之后请示一番。
  这对于科恩和欧洲的那些国家来说,已经是极大的好消息了。
  要知道之前的时候,大明方面可是直接拒绝的,更别提能接触到李承彦了。
  现在李承彦既然已经答应了回去之后请示,那么事情基本上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只能靠上帝保佑了。
  崇祯皇帝对于欧洲蛮子们找到李承彦并且提出大量购买军火的要求早在预料之中,就连中极殿方面也早就推演到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按照这种可能性接着往下推演的话,结果无非有三种。
  一是这些欧洲蛮子国家等到军火不及时,被神圣罗马帝国给怼死;
  二是这些欧洲蛮子国家得到大量军火,实力反超之下把神圣罗马帝国给怼死;
  第三种可能就是两败俱伤,谁也奈何不了谁,再次进入一个平静期。
  在综合了锦衣卫和东厂、五军都督府提供过来的各种资料之后,中极殿方面认为现在应该卖给这些蛮子们火器了。
  不仅要卖给他们,而且要在这些蛮子国家的军火供应数量和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的军火供应数量上面作文章,争取让三方能够继续开片,不要轻易的就安稳下来。
  简单来说,就是这一次要多卖给欧洲这些蛮子国家一些装备,下一次就要多卖给神圣罗马帝国一些装备,至于教廷,暂时先不考虑,继续维持现在的数量。
  两方实力不均衡,占到上方的一方就会想着进攻,尽量在报仇的同时给自己捞到好处,而吃了亏的一方也绝对会想着报复回来。
  等到以后这两方都打不动了,再好好支援教廷一下,让教廷出马去怼这两家,然后再想办法逼着这两家联合起来怼教廷。
  这样儿一来,基本上在近几十年内是不用想着结束这场混战了,不把欧洲蛮子们的最后一滴血放开,都算是中极殿智库白推演了!


第754章 笼罩在世界幕后的黑手
  自从中极殿这个外挂一般的机构被崇祯皇帝折腾出来之后,世界就被笼罩在一双无形的大黑手之下。
  比如莫卧儿,比如说欧洲大陆,比如说奥斯曼帝国,这些国家或者地区的后面,隐隐约约的写着两个字——大明。
  现在的大明是真正的做到了文体两开花——文化教育方面不用多说了,有皇家学院和国子监,还有京城大学和完善的社学、县学、府学,绝对是当世第一的教育强国。
  至于体这方面,随时能拉出来一两百万精锐马仔的大明帝国如果说自己是第二,任谁都得好好考虑考虑充当第一名的风险。
  更别说现在整个世界上就大明担任了唯的军火贩子这个伟大而光明的职业——敢说这个职业不光明的,基本上都被埋了,或者被送进了海底去喂鱼。
  事实上,大明现在不仅仅在抽欧洲的血,而是在抽整个世界的血来补充自己,让整个大明在小冰河时期不光没有遭受到太大的损失,反而有些蒸蒸日上的感觉。
  这也是崇祯皇帝所能想到的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了。
  小冰河时期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在原本的历史上造成的伤害是整个大明一亿多的人口间接或者直接消失,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就此覆灭。
  想要撑过去,光靠大明自己造血的希望不是没有,但是比起抽全世界的血来补充自己,还是让别人去死更划算一些。
  正是在这种伟大思想的指导下,李承彦对于科恩的一应要求基本上是满口答应,但是却又绝口不提什么时候交易。
  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的科恩一次次的找到李承彦,打算问一问大明到底打算什么时候展开真正的贸易谈判。
  李承彦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好:“科恩啊,我的兄弟,既然来了大明,这大明各地的好山好水,可得好好看看。”
  指了指桌子上的茶杯,李承彦又笑道:“瞧瞧,这是我大明皇帝陛下钦赐下来的好茶,泡开之后一饮便唇齿留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上品啊。”
  科恩的脸上强挤出一丝笑意,开口道:“这茶确实是极好的,想必运到欧洲以后会风靡各国的王室贵族,让我们得到一大笔的利润。”
  李承彦摇了摇头道:“科恩兄弟啊,这是贡茶,天下间的产量便只有那么多,也只有皇宫大内才能有这茶,便是同样的茶树上产出来再多的茶叶,也不允许叫做贡茶,否则便是大不敬之罪。”
  见科恩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原本还关心军火贸易的心思顿时被李承彦给带跑偏到茶叶上面:“那李兄弟的意思是?”
  李承彦笑眯眯的道:“那些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