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朱聿键有些懵逼——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在干什么?我刚才怎么答应他的?这不是掉坑里了么!
  懵逼了半晌之后,朱聿键才总算是回过神来,当下便躬身道:“陛下恕罪,臣宁死,亦不敢奉诏!”
  这回轮到崇祯皇帝有些懵逼了。
  他朱聿键要是有抗命直谏的胆子,当初还能从圈养的猪进化成野猪,直接就答应自己来海外建国?现在倒是有胆子抗命了?
  见崇祯皇帝阴沉着脸不说话,朱聿键干脆小心翼翼的道:“陛下,若是前往新明岛也就罢了,就算是前往莫卧儿,与莫卧儿的蛮夷们争雄,微臣也是不怕的,哪怕是需要微臣领兵征战,微臣也不怕。只是陛下前往英格兰,就必须先经过苏伊士运河,而苏伊士运河虽然眼下掌握在我大明手中,两岸却皆归那奥斯曼的蛮子们所有。倘若奥斯曼的蛮子们生出了不臣之心,新明岛舰队未无足够的把握护得陛下周全,万一发生什么不忍言之事,臣万死难赎其罪!”
  早在新明岛还有刚刚到达缅甸时就已经研究过地图的朱聿键,打死也不敢同意崇祯皇帝的要求。
  除了言官们的弹劾之外,就是刚才朱聿键挑明的这个原因了。
  大明帝国在海外的形象绝对算不上多好,不知道有多少人心里恨大明帝国恨的要死,只是找不到机会搞事情,再加上也没多少人有胆子搞事情,所以海外才显得很平静。
  简单点儿来说,奥斯曼帝国怎么样?奥斯曼现在国内乱成一团,就跟大明的暗中挑拨脱不了干系,不知道有多少锦衣卫在奥斯曼那边搅动风云。
  如果奥斯曼帝国真的起了坏心思,想要抓了崇祯皇帝要挟大明,到时候该怎么办?答应他们的条件还是不答应他们的条件?
  在朱聿键看来,答应他们条件的可能性几乎就是个零——老朱家素来就有头铁的传统,大不了换一个皇帝再接着干也不可能答应他们的条件。
  那崇祯皇帝呢?他还能像英宗皇帝一样回国,再一次登上皇位吗?
  这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于一心想要让大明更好的朱聿键来说,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别以为宗室藩王们就全部是当猪的,一个猪圈里面总会有那么一两头变异的,比如朱聿键就是,要不然当初这家伙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勤王了。
  面对油盐不进的朱聿键,崇祯皇帝顿时也有些无可奈何了。
  沉默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王叔祖这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随朕去英格兰?”
  朱聿键躬身道:“启奏陛下,若陛下有命,微臣自己前往英格兰一行,哪怕是马革裹尸,微臣亦百死而不悔。若陛下意欲亲往英格兰,臣不敢奉命,亦百死而不悔!为大明计,为江山社稷计,请陛下收回成命!”
  崇祯皇帝无奈的揉了揉额头,淡淡的道:“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再强行往英格兰去了,只是王叔祖陪朕往金奈一行可好?”
  朱聿键这回没有再提出反对,而是老老实实的躬身道:“是!”
  从地图上面来看,从缅甸的洪口直接前往金奈几乎就是一条直线干过去的,基本上可以算做是内海航行,遇到大风浪的危险几乎不存在。
  而且从缅甸到金奈的所有港口和沿海都有大明的驻军,就算是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立即靠岸,然后通过陆路再回到缅甸或者干脆从阿萨姆那里再回到大明。
  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朱倬纮和朱存机:“庆王叔和秦王兄呢?可有兴趣随朕一同前往?”
  朱倬纮和朱存机互相对视了一眼,一齐躬身道:“臣等愿为陛下牵马坠蹬!”
  见两人这般表态了,崇祯皇帝才哈哈笑道:“好!王叔祖和庆王叔再加上秦王兄,便随着朕往金奈一行。咱们且不管他欧罗巴如何风云起,也不管他英格兰如此塌了楼,咱们去看看莫卧儿那边的风景到底如何!”
  等到朱聿键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机一起退出去之后,崇祯皇帝才眯起了眼睛,问道:“那两个混账东西现在跑到哪里去了?”
  王承恩躬身道:“启奏陛下,早上刚刚得到的消息,二位殿下前几日在这里出现过,只是后来又往阿萨姆那边去了,不知道想要干些什么。”
  崇祯皇帝气哼哼的冷笑道:“这两个小畜生!他们想干什么?他们还能干什么?这两个混账东西只怕气不死朕!”
  王承恩顿时迟疑道:“陛下,阿萨姆那边,可是有为数不少的前唐遗民来着,他们现在已经成了我大明百姓,二位殿下到了那边,想必也是无碍的吧?”
  崇祯皇帝道:“他们自然是无碍的,怕只怕莫卧儿这边又要风云再起,那奥则朗布要大大的有碍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心里清楚,朱慈燝和朱慈烺这两个家伙都是那种狗胆包天的性子,既然敢往莫卧儿那边去,只怕这两个混账东西是打算去那边搞事情了。
  不过,这两个家伙大概会失望,因为这两个混账东西的手里没有调兵的兵符,也没有圣旨可以调兵,就算是跑到了阿萨姆,也搞不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说雕刻个萝卜当大印伪造圣旨这种事儿,小朱秀才敢干,这两个混账却是没有那个胆子的,因为小朱秀才他爹只有一个儿子,自己却是好几个儿子……
  然而糟心的事情始终是一件接一件——崇祯皇帝还没有琢磨明白该怎么处理莫卧儿这边的一堆破事儿,王国兴就从外面匆匆忙忙的进来了,躬身道:“启奏陛下,长公主和三殿下一起出海了!”


第778章 下血本坑人?
  崇祯皇帝顿时怒了,也顾不得其他的什么事情了,召集了朱聿键等人就要扬帆起航,打算去把老三抓回来抽一顿——好的东西没学到多少,净跟他两个哥哥一样学的不着调!
  当然,顺便还得去寻找自己家的那棵大白菜,海外风浪这么大,养一棵水灵灵的大白菜小棉袄,朕容易么!
  崇祯皇帝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失败。
  作为一个皇帝来说,自己无疑是成功的,就算是面对着历史上诸多留下了自己大名的皇帝们,比如秦始皇,比如刘野猪,比如杨二和李二,比如朱重八和朱老四,自己都能够算得上成功。
  最起码,自己在位期间面对着无数的天灾,不仅没有造成大的动荡,反倒是收复了大量的失地,顺道还扩土无数。
  就冲着这一点,在以后的历史上面就绝对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哪怕是混不到一个圣祖的名号,混个武帝一类的名号也是轻松简单加愉快。
  然而作为一个父亲来讲,自己无疑是失败的,比之饿死沙丘的赵雍和儿子造反的李二来说,自己也是强的有限。
  自己这几个儿子虽然不至于像赵何、李承乾那样儿明火执仗的来跟自己作对,但是这些儿子女儿们都被养偏了,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想想吧,老大十几岁的时候就敢甩开贴身小太监,一个人往缅甸跑,老二好歹比老大强一些,知道拉上老大当个垫背的。
  现在老大老二好不容易消停了一些,自己最心疼的那棵大白菜还有老三又一起跑路了,当真是头疼之极!
  朱聿键看了看阴沉着脸的崇祯皇帝,小心翼翼的道:“陛下,长公子和三殿下既然往阿萨姆那边去了,想必是去寻大皇子和二皇子了,陛下倒也不用太过于担心。”
  崇祯皇帝冷哼一声道:“王叔祖不用劝朕了,这三个混账东西没一个是让人省心的,加上雪儿一起到了阿萨姆,还不知道他们会搞出些什么事情来。这一次,朕一定要好好教训一番这三个混账东西,否则的话,他们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最终闹的一发不可收拾!”
  朱存机却道:“陛下,臣有一些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崇祯皇帝道:“秦王兄有话尽管直说,咱们一家人之间,哪儿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
  心中嘿了一声之后,朱存机便开口道:“启奏陛下,以微臣之见,不论陛下属意哪位殿下为太子,三位殿下的表现都已经证明了自己,以后会是合格的太子。”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斜着眼睛道:“此话怎讲?”
  朱存机道:“无论三位殿下和长公子在莫卧儿闹出了多大的乱子,最起码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孝心,也证明了他们的本事。倘若几位殿下都长于深宫,不识战阵之事,亦不知民间之疾苦,如何会有往阿萨姆一行之事?不管几位殿下是去体察民情,还是去那边征战莫卧儿,总归是一件好事,陛下还是应该宽心一些才是。”
  崇祯皇帝冷哼了一声,却没有开口说话——理是这么个理,问题在于谁的儿女谁心疼!
  他们三个熊孩子加上一棵大白菜跑到阿萨姆去会干出些什么事儿来,崇祯皇帝用脚后跟想都能想出来,说什么体察民情,那完全就是扯蛋,他们不是跑去找莫卧儿的麻烦才是怪事。
  谁家养的孩子谁家自己清楚,那三个熊孩子胆大包天,倘若单单只是老大老二还好,现在又加上一个老三和向来被宠坏了的长公主,这几个孩子搞不好真会兴兵攻打莫卧儿!
  别以为这几个孩子没有兵马,如果换成崇祯皇帝登基之前,大明的藩王们手里确实没有兵马,纵然有也不过是三百亲卫而已。
  但是当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为了让这些被圈养起来的渣渣们向着开国时的九大野猪塞王进化,崇祯皇帝可是亲手撕开了一个口子——遵照太祖高皇帝旧制,许诸藩以三个营。
  营这个编制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按照戚继光督阵蓟辽时的编制,一营的兵力为九百七十二人,后来则两千七百人,而镇戍兵的营制则是三千人或者两千二百五十人为一营。
  而三千营最开始时确实是三千骑兵,后来则是扩充到了七万余骑,改名为神枢营,而五军营更是达到了十六万人……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藩王只要有胆子有实力,随时都可以拉起一支一万余人的部队来充当自己的亲卫营。
  至于崇祯皇帝自己的亲儿子,那就更没什么好说的了。
  比如老大朱慈燝,人家确实是没有带着什么兵马,更没有带着自己的亲卫过来,但是按照定制,这家伙随时可以从辽东拉一批人马过来搞事情。
  别忘了,这家伙的姥爷是完颜宏,舅舅是锡伯部下一任的族长,整个锡伯部都算是婉妃完颜玉卓的嫁妆,他们就算不鸟以后的太子也会绝对听从于老大朱慈燝的命令。
  因为对于这些锡伯部的骑兵们来说,朱慈燝才是他们实际上的小主人,是他们效忠的第二对象——第一对象肯定是连想都不用想,必须是崇祯皇帝才行。
  像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崇祯皇帝没有明确的下旨表示反对,朱慈燝想要从辽东找完颜宏要一些骑兵过来充当自己的护卫营,然后带着这些骑兵去搞事情,很难么?
  至于老二朱慈烺就更坑了。
  老二的母亲是大明的国母周皇后,虽然周皇后的娘家不像完颜家那样儿有着一整个部族作为陪嫁,但是人家身份占优势啊。
  理论上来说,万一崇祯皇帝哪天突然挂掉了,老二朱慈烺就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除非崇祯皇帝临挂掉之前确定了其他皇子为太子——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朝堂上有的是人反对。
  退一步讲,哪怕是崇祯皇帝立了其他皇子为太子,也顺利的将其扶上了皇位,只要朱慈烺不作大死,任何人都必须顾忌到影响,哪怕他犯了天大的罪过也不过是罚酒三杯或者背地里弄死他才行。
  而老三朱慈熠的身份同样没低到哪儿去——母亲是宜贵妃,理所当然的第二顺位继承人身份。
  在这种情况下,老二和老三这两个混账东西只要随便寻个名头,就能各自拉起来一万余人的兵马,再加上老大从辽东调兵过来,这三个家伙在莫卧儿可供支配的兵力将达到三万余人。
  三万余人的兵力放在大明自然算不得什么,光一个五军营就能将之压得死死的,连喘息之机都不会给他们。
  然而这三万人放在莫卧儿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老二和老三的身份在这里摆着,尤其是长公主也在,张世泽那头猪肯定也会跟着跑过去,到时候身为五军都督府大头子的张之极就算是再不愿意,估计会也捏着鼻子认下,然后给他们调拨军火粮草一类的东西。
  而朱存机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说出来了几个孩子的孝心还有忠敬之心这种屁话来安慰崇祯皇帝。
  要不然还能怎么办?
  直接告诉崇祯皇帝说你要凉了,你儿子比你还不靠谱,估计他们就是跑到莫卧儿来搞事情,你丫还是想想怎么替他们擦屁股的好?
  哪怕朱存机心里就是这么个意思,也不能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否则崇祯皇帝的狗脾气一旦发作起来,谁知道他会怎么样?
  而崇祯皇帝想的则是另外的事情。
  三万余人的兵力放在大明根本就不算什么,放在莫卧儿也差不多。
  虽然三万多人的兵力在莫卧儿已经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如果运用得当,甚至于能够跟奥则朗布掰就掰腕子,但是人家莫卧儿毕竟还不是后世那个左手右手那啥那啥的三哥,还是有一定本钱的。
  再者说了,这三个熊孩子以前经历过战阵没有?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三个熊孩子都玩过军棋推演,该怎么行军打仗的理论知识都掌握了。
  但是理论知识始终是理论知识,这三个混账东西谁也没有真上过战场,老大老二在蓬莱岛的那一场远征更像是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在这咱情况下,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不担心?
  然而再担心也没有什么鸟用——孩子都跑了,崇祯皇帝除了自己一路上走海路往阿萨姆那边赶,顺便让张世泽走陆路赶往阿萨姆之外,剩下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担心的除了这几个孩子的危险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现在莫卧儿内乱刚刚平定下来,其国军伍也算是久经战阵,纵然实力不济,然则其作战意志还有作战手段,这几个孩子却不一定能够应付得了。”
  朱聿键突然开口道:“陛下,微臣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问陛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王叔祖请讲?”
  朱聿键道:“微臣敢问陛下,为何想着亲征英格兰?”
  崇祯皇帝却突然被问住了。
  是啊,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远征英格兰呢?因为那些条约?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琢磨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回过味来。
  跟那些条约自然是有关系,跟圆明园也有关系,但是更多的还是跟自己的性子有关系。
  自己就不是个老老实实的性子,没事儿尚且想着搞出些事情来,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去英格兰搞事情,自己怎么可能放弃?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己的儿子自然是有样学样,能有搞事情的机会就绝对不会放过。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那英格兰蛮夷不识天数,妄自扣押我大明百姓在先,是可忍,孰不可忍?朕便是想着一定要御驾亲征,替我大明百姓讨回一个公道,顺便宣示诸蛮夷,敢犯我大明百姓者,有如英格兰蛮夷之先例!”
  朱聿键笑道:“陛下爱民如此,乃天下万民之福也。”
  崇祯皇帝静静的听着朱聿键拍马屁,别管这家伙是如何的胡说八道,总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朕确实是爱民如子,没毛病啊!
  关键是,这个马屁拍的到位,拍的舒服,有前途!
  朱聿键又接着道:“三位殿下如今效仿陛下,一则是为陛下分忧,二则也是为我大明百姓考虑,同样为万民之福,陛下应当高兴才是。”
  不对劲啊,朱聿键这个渣渣是在拐着弯骂朕呢,是不是?这家伙在骂朕上梁不正下梁歪!
  心中感觉到有些不对劲的崇祯皇帝顿时就不开心了。
  朕自黑可以,但是你不能骂——原本坑你还有点儿内疚,现在这点儿内疚的感觉已经烟消云散!
  笑着点了点头之后,崇祯皇帝开口道:“对了,朕还一直没有问过王叔祖呢。王叔祖前往新明岛之时只有一个世子,不知如今王府之中,可又添了几位小王爷?”
  朱聿键心中顿时暗叫一声不好!
  这位爷向来不太关心藩王们生多少孩子这个问题——推恩令之下,藩王们生的多了还是自己头疼,现在他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肯定是憋着什么坏呢!
  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爷,无可奈何的朱聿键只得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现在膝下又多了两子两女,两子现在分别是七岁和五岁,两女则是五岁和三岁。”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那便将世子和两位小王爷送进京来吧,让他们入宫随着几位皇子读书也是好的。另外,朕还有一个打算,想要征求一下王叔祖的意见?”
  朱聿键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道:“王叔祖亦知推恩令,然则百十年后,唐国封地便会一小再小,不知最终小到什么样子,所以朕打算另封世子为安王,封地就在英格兰那里寻一块土地,如何?”
  朱聿键顿时蛋疼了——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这位爷,能让这位爷下这么大的血本来整自己?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安王这个封号,他不太好啊……


第779章 跟父皇学的!
  现在崇祯皇帝突然提出来要把自己的儿子给封安王,还要把世子给扔到英格兰那边去,原因呢?自己怎么招惹这位爷了?
  因为历史上第六个朱楹,永乐十五年突然暴薨,无子除国。
  崇祯皇帝突然提出来这么一出,不是恶心自己是什么?还是说又打着什么其他的坏主意?
  崇祯皇帝倒是真心没想那么多,刚才仔细琢磨了半天才发现,大明的王爵都封的差不多了,一时半会儿的想不出来什么好的封号,所以干脆就把安王给甩出来了。
  “我不平安王贼,我不回家门哪”,穆桂英挂帅里不是有这么一句唱词么,恰好崇祯皇帝又想起来这么句唱词……
  崇祯皇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英格兰那边的地盘被占下来,其实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早晚不过是这一两年或者是两三年的事儿。
  然后呢?把英格兰扔在那里,跟蓬莱洲一样闲置起来,等以后人多起来了再移民过去?
  问题是,蓬莱岛可以这么玩,英格兰却是绝对不能这么玩的。
  原因很简单,蓬莱岛孤悬海外,只要将上面会喘气的人形生物都给剿杀干净,那里就会向着原始时代进化,基本上不会有人打上那里的主意。
  而英格兰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远了不说,跟英格兰互怼了近百年的法兰西蛮子们会不打英格兰的主意?到时候自己再跟法兰西蛮子们怼一波?
  那么不是扯蛋么,现在让欧洲的蛮子们互殴多好,非得自己亲自动手参与进去?
  而且英格兰的位置多好,等一两年后英格兰这边的粮食产量上去了,自己想要干法兰西就可以直接出兵去干,转运粮食的成本将会下降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水平。
  既然英格兰这里想要弄成实际上的占领,并且还在开荒耕种,那么就必须得有人。
  目前指望大明的百姓有些不太现实,因为崇祯三年的这一代人才刚刚成长起来,人口爆发估计还得等上十几年的时间。
  所以崇祯皇帝才将主意打到了秦王的身上。
  自古来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就算是朱聿键渣渣了一些,可是好歹也能生条蟒出来吧?而且唐王封地上面有许多百姓,只要先弄几十万过来,这土地不就占下了么?
  至于说把英格兰分一块给唐王世子,崇祯皇帝会不会心疼——肉都烂在锅里了不是?
  别管唐王也好,还是什么秦王庆王也好,只要是把大明百姓弄过去,这里的土地就是大明的,怎么折腾也不会出现八国联军进京城这种破事儿吧?
  眼看着朱聿键面露迟疑之色,崇祯皇帝便笑道:“王叔祖放心,朕只是想着将唐王世子分封在英格兰这边,然后从新明岛上抽调一些百姓过来。”
  朱聿键心中呸了一声,暗骂崇祯皇帝果然还是打着坑人的主意。
  同样是抽调百姓,您老人家为什么不从大明国内抽调百姓,反而将主意打到了新明岛上面?
  不还是担心大明本地的人口数量问题,生怕大明的百姓少了,或者因为征发百姓而闹出乱子来?
  问题是,您老人家担心,本王也一样担心啊,知不知道,本王为了鼓励百姓们多生孩子,连给赏银这种招数都用上了?
  现在眼看着新明岛的百姓数量即将迎来一波爆发,您老人家就跑来薅羊毛了?
  但是朱聿键又忍不住想要同意崇祯皇帝的提议。
  只要自己同意了,世子就是妥妥的王爷,从此唐王系就会再分裂出一个安王系,一门两王,比起徐家一门两国公还要牛逼的多!
  沉吟了半晌之后,朱聿键才开口道:“臣,谢陛下隆恩!”
  崇祯皇帝又将目光转向了朱倬纮还有朱存机:“庆王叔和秦王兄自然也是如此,世子另在英格兰之地择地分封。”
  沉吟了一番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当然,这事儿现在只是朕与王叔祖还有庆王叔和秦王兄商议,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