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藩是不是太远了点儿?怎么连个王妃都是这些蛮夷?许配一个汉家女不行吗?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宜贵妃还是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妾身就这么一个儿子,您还把他外放到这么远的地方,妾身以后想念熠儿又该怎么办?更何况,这么远的距离,就算是熠儿以后生了子女,妾身也看不到,也没办法带进宫里看看,陛下,您好狠的心啊!”
  安慰了半晌也没见好转,崇祯皇帝干脆使出了最后的杀招,把宜贵妃扔到了龙床上——就这一个儿子?再生一个不就是两个了?不够就再多生两个!
  等到宜贵妃终于消停下来,崇祯皇帝才搂着宜贵妃丰腴的身子,轻声道:“熠儿的封地虽然远,可是也有远的好处,等朕跟你慢慢说来,先别急着哭。”


第799章 波兰老表的骚操作
  哄媳妇这种事儿,崇祯皇帝认了第二,估计就没人敢认第一,毕竟带着几百年后的把妹技术,崇祯皇帝要是连宜贵妃都哄不好,估计后宫早就乱的不成样子了。
  崇祯皇帝的理由很简单,自己也喜欢老三朱慈熠,可是无论祖制,还是二皇子朱慈烺的表现,都证明了他将会是这合格的太子。
  一旦立了朱慈烺为太子,那么老大朱慈燝还好说,毕竟早早的封了辽王,而老三朱慈熠呢?
  先封个王,扔到巴伐利亚,然后再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跟他哥哥一东一西都是皇帝,岂不比留在大明做一个藩王要强的多?
  至于说以后东西两个国家争谁是正统以至于开战,崇祯皇帝表示并不在意,自己能做的就是把整个地球都变成大明的地盘,以于以后?
  反正这肉是烂在锅里了!
  除了安慰宜贵妃之外,崇祯皇帝自然少不得还要去宠幸袁妃和洛小鱼,还有江灵儿。
  有时候崇祯皇帝都忍不住在想,周皇后整这么多妃子过来干啥?怕自己骑了大洋马?太小看朕的定力了!
  远在莫斯科的俄罗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同样心情不错。
  身为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二位皇帝,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除了狩猎,尤其是猎鹰。
  为了满足自己猎鹰的爱好,米哈伊洛维奇下令建造了皇家猎鹰场,时刻准备着狩猎所需的鹰,狩猎场的长期守卫也不过是百人左右,每年不过是每年从国库支出七万五千卢布作为管理费。
  至于每次狩猎,上至官员,下至侍从,加在一起也不过就是上千人的规模,就算是再加上马车、弓箭、马匹等,又能有多少花销?
  米哈伊洛维奇觉得自己很委屈,自己不过就是花了这么点儿的钱,国库至于跑来哭穷?
  再说了,就算是国库里面没钱了又是什么大问题了?就算是那些农夫和商人们反对沙皇酒肆又能怎么样?
  一年中超过180天被禁止卖酒?每人每次只可买一杯酒?禁止向已经喝醉的人售酒?
  这么点儿问题也能算是问题?自己不过是添加了一条“为了帮助国君充实国库,不可将酒醉者赶出酒肆”的规定,问题不就解决了?
  刚刚解决完酒肆的问题,老对头波兰又向自己服了软,甚至于派人过来向自己求援,这让米哈伊洛维奇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起来。
  对于波兰老表的感情,米哈伊洛维奇是复杂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诉说的那种纠结——这一切都得从沙皇伊凡四世的死说起。
  沙皇伊凡四世病逝之后,留下了费多尔和季米特里,按照长幼排序,由费多尔继承了沙皇皇位。
  生性懦弱、智力低下,才能平庸的费多尔在幼年时曾被伊凡四世强迫去观看特辖军杀人的场面,因此而吓破了胆,从此整天担心被特辖军加害,躲在修道院中祈祷,祈求上帝保佑他的性命,他因此获得了“胆小鬼沙皇”的绰号。
  他平生最喜爱的事就是敲教堂的钟,或者观看小丑在他面前挤眉弄眼的滑稽表演和相互厮打,根本不理朝政国事,国家大权逐渐被费多尔的妻兄、御马监鲍里斯·费多罗维奇·戈多诺夫把持。
  鲍里斯·戈多诺夫是鞑靼人的后裔,出身显贵,善使计谋,他将妹妹嫁给智力低下、昏庸无能的沙皇费多尔,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取而代之——实际上,戈多诺夫的谋划是成功的。
  在派人谋杀掉了九岁的季米特里之后仅仅七年,没有子女的沙皇费多尔也病逝了。
  费多尔死后,宫廷中争夺皇位的斗争异常激烈,主要参与者有两大势力,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鲍里斯·戈多诺夫和罗曼诺夫兄弟。
  东正教总主教约瑟夫是在戈多诺夫的帮助下爬上总主教的宝座,因此此时他向缙绅会议提议由戈多诺夫继任沙皇。受戈多诺夫控制的缙绅会议选举鲍里斯·戈多诺夫为沙皇。
  而作为失败者的罗曼诺夫兄弟,也就是自己的祖先,则是被戈多诺夫安排了一个蓄意谋害沙皇的罪名,然后全都流放到北方去了。
  后来,波兰老表们的骚操作就开始了——自称是伊凡四世皇太子季米特里的人前后一共出现了两个,而这两个家伙无一例外都是受到波兰老表的支持,然后在政治中亲向于波兰老表。
  事实上,如果不是后来下诺夫哥罗德商人库茨马·米宁号召可“典妻质女”,“以便把莫斯科从波兰人和异教徒手中解放出来”,并且以农民游击队为基础建立了国民义勇军,可能沙皇俄国就完犊子了。
  当莫斯科终于解放之后,全俄缙绅会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升天大教堂开幕,50个城市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各等级代表总数为700人之多。
  大会首先否决了由波兰国王和瑞典国王担任俄国沙皇的提议。最后提名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候选人,从此才开始了罗曼诺夫家族的沙皇统治。
  如果没有波兰老表,自己的家族大概是没有希望登顶沙皇宝座的,从这方面来说,自己似乎应该感激那些波兰老表?
  可是实际上,波兰老表又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沙皇俄国土地的窥视,这又让自己把他们恨得牙根都痒痒。
  现在波兰老表终于向自己服了软,并且邀请自己介入欧洲事务——这绝对是一个找补损失的好机会!
  自己家的事情自己清楚,米哈伊洛维奇知道南边有个很可怕的国家叫做大明帝国,沙皇俄国在远东与他们交手无数回的后果就是彻底丧失了大片的远东土地。
  是的,丧失了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但是后来已经属于自己的土地。
  无数次的失败,让米哈伊洛维奇丧失了继续跟大明帝国作战的兴趣——鬼知道那个大明帝国是不是又一个蒙古汗国,万一把他们惹急眼了再整出个金帐汗国,自己是不是还要过去亲那些鞑靼人的靴子?
  有道是东边损失西边补,在失去了跟大明抢夺远东的兴趣之后,米哈伊洛维奇很自然的就将目光投向了欧洲。
  沙皇俄国的双头鹰标志源于拜占庭帝国,其意义在于彰显帝国是东西两个方向的王者,要统治欧洲和亚洲的领土。
  延续近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在被奥斯曼土耳其干掉之后,为拯救被毁灭命运的东正教,在教会势力撮合下,便利用联姻方式将拜占庭帝国索非亚公主许配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借此取得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发展,并抵御土耳其人的进攻,索非亚公主也将代表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标志带到了莫斯科公国。
  所以,沙皇俄国将目光投向欧洲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是替自己不知道多少代的老祖母找场子!
  如今终于有了这么个机会,米哈伊洛维奇便迫不及待的召来了阿法纳西拉夫连季耶维奇·奥尔金一纳晓金,这个沙皇俄国最聪明的外交家和政治家。
  就像是对于波兰老表的感情很复杂一样,米哈伊洛维奇对于阿法纳西拉夫连季耶维奇·奥尔金的感觉也是复杂的。
  奥尔金来自于奥波奇卡,他的父亲一个贫穷潦倒的地主普斯科夫,只不过普斯科夫明显是个有眼光的人,他让奥尔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通晓拉丁语和德语。
  聪明睿智、善于批判性思考的奥尔金,在沙皇俄国干涉波兰与乌克兰的纷争并且吞下了乌克兰之后,就一直反对向波兰立陶宛王国采取鲁莽行动,力主在谈判桌上达成对沙皇俄国和波兰都有利的协议。
  尽管承认他在外交事务上的眼光,也承认他的才能,然而奥尔金在对波兰事务上面的态度,还是让米哈伊洛维奇不舒服,甚至于打算“公开解除他全部世俗的劳碌”。
  换句话说,就是米哈伊洛维奇打算让奥尔金彻底滚蛋,最好是能够滚到一个遥远的、耸立于密林深处的修道院才好。
  当然,有这个想法归有这个想法,现在波兰人既然已经服了软,那么自己还是要参考一下奥尔金的看法,毕竟这个家伙在外交和政治上的才能,确实很好。
  昏黄的灯光下,米哈伊洛维奇显得有些兴奋:“现在得到的消息就是这样儿,奥尔金,我需要你帮助我来分析,到底该怎么做才对沙皇俄国最为有利?”
  说完之后,心情大好的米哈伊洛维奇甚至忍不住拿奥尔金的胡须和酒糟鼻开起了玩笑:“瞧,你的胡须又长了一些,再看看你的鼻子,我就知道你没少喝酒,估计你又要交罚金了。”
  奥尔金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开口道:“当然,我的陛下,罚金会很快送入国库的。至于您所说的波兰邀请沙皇俄国进军欧洲的事情,我想,这并不是一个值得我们兴奋的好消息。”
  原本打算拿着波兰服软这条消息打奥尔金的脸,结果转眼就被奥尔金反手抽了回来,这让米哈伊洛维奇有些难以接受:“为什么?”
  奥尔金抚胸道:“我的陛下,难道您就没有听说,大明帝国跟英格兰人的战争?不止如此,大明帝国还插手了欧洲事务,他们现在大力支持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如果早上几年,大明帝国还没有进入欧洲的时候,波兰人会像现在一样服软吗?现在他们服软又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想拖我们下水?”
  虽然对于再一次被奥尔金打脸很不爽,但是米哈伊洛维奇也知道奥尔金说的是事实,毕竟自己手里也有一定的消息渠道,对于奥尔金说的这些情况也都清楚。
  略微冷静下来的米哈伊洛维奇嗯了一声,点燃了烟斗深吸了一口之后才道:“那你的看法呢?”
  奥尔金道:“答应他们,只要他们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那就答应他们。”
  稍微一停顿,奥尔金又接着道:“实际上,哪怕是他们不答应我们任何条件,我们也要答应他们的要求,进军欧洲。”
  烟雾下的米哈伊洛维奇显得有的些高深莫测:“为什么呢?据我所知,虽然你一直倾向于和波兰人谈判,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波兰人有求于我们,那为什么?”
  奥尔金道:“原因很简单,大明帝国已经介入了欧洲。整个欧洲在大明帝国的搅动下,会变得越来越糟糕,而大明帝国则是会越来越强。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沙皇俄国在正面战场上,根本就没办法战胜大明帝国,甚至于保持平衡都很困难。该死的大明帝国就像是一只吃不饱的怪兽一样,他们现在吞下了远东,又将目光投向了欧洲,如果我们不帮助欧洲,那等他们吞下了欧洲之后呢?”
  同样点燃烟斗深吸了一口,奥尔金接着道:“就目前所知的情况来判断,整个世界上的文明国家,现在大概可以分成四大部分。
  一个是最为庞大的大明帝国,然后是奥斯曼帝国,再然后是整个欧洲,再然后就是我们沙皇俄国和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已经完蛋了,很显然,奥则朗布那个蠢货现在只能趴起来舔伤口,他没有胆子跟大明帝国动武。
  而奥斯曼帝国也不是早先的奥斯曼土耳其了,现在的奥斯曼除了对银币感兴趣之外,对于打仗什么的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而欧洲,随着大明的介入和支持,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欧洲统一下来,但是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大量的平民死亡,还有大量的银币用于向大明购买军火。
  再然后,就是大明帝国干掉教廷和神圣罗马帝国——我的陛下,我敢向您保证,在平定欧洲的战争中失去了大量平民和士兵之后,无论是教廷还是神圣罗马帝国,对于大明帝国来说都将是不堪一击的对手。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建议您出兵欧洲,哪怕波兰不会答应给我们好处,因为保护了欧洲,就是保护了我们自己的安全!”
  点了点头之后,米哈伊洛维奇叹了一口气道:“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你再一次说服了我。回去吧,好好准备接下来和波兰人的谈判。”


第800章 清洗计划
  奥尔金从克里姆林宫离开了,米哈伊洛维奇又把下一任东正教大牧首,现任新斯帕斯基修道院大修士司祭尼康给召进了宫里。
  虽然说往常召见尼康的时间都会选择在星期五,也只是谈论一些宗教问题,但是米哈伊洛维奇发现,尼康的学问不止于在宗教方面,包括在国务方面都有很好的见解,所以米哈伊洛维奇打算听一听尼康的看法。
  把自己和奥尔金说的那一套向尼康大牧首复述了一遍之后,米哈伊洛维奇道:“现在,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尼康跟米哈伊洛维奇的关系,有些像是共生的关系——米哈伊洛维奇需要借助尼康在宗教这方面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尼康加入了一个由大贵族和神职人员组成的集团之后。
  尼康同样需要借助米哈伊洛维奇,毕竟现在沙皇俄国的君主,米哈伊洛维奇掌握了世俗方面的话语权,至于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面对米哈伊洛维奇提出的问题,尼康陷入了沉默之中。
  如果抛开理智,单纯的从宗教的角度来讲,那些波兰人提出来的要求无疑是最符合自己和米哈伊洛维奇的需求的。
  米哈伊洛维奇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教徒,一旦沙皇俄国全面向欧洲进军,那对于东正教以后在欧洲的布道都将极为有利。
  从米哈伊洛维奇的话里可以得知,这场战争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没能例外,而发起战争的正是神圣罗马帝国与天主教教廷这两个混蛋。
  自己是东正教的下一任大牧首,要说自己不恨天主教那个所谓的教皇,连尼康自己都不相信。
  如果从理智的角度来讲,尼康自己也说不好,同意波兰人的要求到底是好还是坏。
  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整个欧洲所有的国家,再加上天主教,如果沙皇俄国再参与进去,那么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世界性的大战,而且是涉及到了世俗与宗教等方面的全面大战,就是不知道莫卧儿和奥斯曼那边会有什么样儿的动作了。
  问题在于,现在的沙皇俄国还有实力参与进这样一场世界性质的大战中吗?
  米哈伊洛维奇为什么要在“沙皇酒肆”的规矩之外再添加一条“为了帮助国君充实国库,不可将酒醉者赶出酒肆”的规定?
  说白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钱这个字,有钱的话,米哈伊洛维奇需要通过大肆卖酒的充实国库吗?没钱,还扯什么有的没的?
  沉默了半晌之后,尼康才开口道:“陛下,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希望沙皇俄国介入到这场战争里面去,因为这对于沙皇俄国,对于东正教,都是一个机会,而机会往往只会出现在一瞬间,错过就不会再有。”
  只有尼康自己知道,自己说的这句话,连自己都不太相信——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不可能永远保持理智。
  站在尼康自己的角度来讲,现在的沙皇俄国绝对不适合参与到整个欧洲的大战中去,更适合趁着现在欧洲乱成一团的时候好好休养生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等待着欧洲乱完了之后再去收拾残局。
  米哈伊洛维奇却毫不奇怪的点了点头,开口道:“很好,您和奥尔金的看法一样,不得不承认,虽然奥尔金的为人很讨厌了一些,但是他的眼光却是很好的。”
  尼康道:“陛下,奥尔金的脾气虽然不好,但是他的眼光却是很好,您不应该因为他的脾气就不喜欢他。”
  米哈伊洛维奇点了点头,又与尼康扯了半天的宗教问题之后,才送尼康离开了克里姆林宫。
  现在的一切,都是自己跟尼康和奥尔金的商议,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还得看奥尔金前往波兰一行的结果如何。
  至于尼康这个人。
  米哈伊洛维奇望着尼康远去的身影,又重重了的吸了一口烟斗——先让他活着吧,现在欧洲的乱局对于沙皇俄国来说也是个机会,同样也是给尼康的一个机会。
  如果他真的敢扯出来什么神权君权一类的问题……
  想到这里,米哈伊洛维奇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似乎这些宗教界的人士都是狗改不了吃屎,总是想着让神权压在君权之上,甚至还有的人希望神权与君权合一。
  如果合一后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那么米哈伊洛维奇绝对不介意君权神权合二为一,甚至于让神权压住君权也无所谓。
  如果最后的权利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那君权神权合一之后,自己又该何去何从?从此成为大牧首之下的傀儡,一如当初在莫罗佐夫的手下当傀儡一样?
  再次重重的吸了一口烟斗,米哈伊洛维奇吩咐道:“让军团长克柳切夫斯基过来见我。”
  又一次将奥尔金和尼康的种种看法告诉了克柳切夫斯基之后,米哈伊洛维奇才吩咐道:“派人盯紧尼康,他现在的想法已经越来越危险,如果有必要,立即让人发动清洗计划。还有,派人去准备吧,如果奥尔金此行顺利,那么我们就要介入到欧洲的战局中,替沙皇俄国争取最大的利益。”
  但是上天注定不希望看到奥尔金有什么好下场,或者说,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都不喜欢奥尔金这个人的存在,因为这个人的存在对于欧洲战局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变数。
  奥尔金刚刚带着扈从骑士们离开了莫斯科,就在一处白桦林被人截住了。
  截往奥尔金的只有十二个人,人数与奥尔金所带的百十人比起来,似乎少的有些可怜。
  但是没有人敢小瞧眼前这十二个人——稀奇古怪的打扮,使得他们很好的跟环境融为了一体,如果不是这十二个人主动站出来,只怕奥尔金一行根本就不会发现这十二个人。
  十二个没有骑马的人,包围了一百多人的骑兵队伍,怎么看怎么好笑但是却让人笑不出来的场面就这么发生在了奥尔金的眼前。
  “鞑靼人!”奥尔金的眼睛缩了缩,忍不住的失声叫道。
  眼前这十二个人是典型的鞑靼人相貌,与沙皇俄国的人长相完全不同,自己家的祖上就有鞑靼人的血脉,自己不可能认错。
  然而这十二个人却没有任何人理会奥尔金,纷纷从怀里掏出一些圆疙瘩,拉开手环之后就扔向了奥尔金一行的队伍之中。
  莫斯科的天气很冷,早就下足了雪的莫斯科就更冷了,然而冷却不代表了潮湿,这十二个人扔出来的手雷完全好用。
  大量的手雷在人群中一起爆炸的效果是明显的,最起码奥尔金一行人所骑的战马受惊了大部分。
  更为明显的,则是这十二个人之中也有几个倒霉蛋被自己扔出来的手雷破片伤到了,伤势最重的一个更是连交待遗言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挂掉了。
  奥尔金的身边不全是废物,除了一部分四散而逃的扈从之外,还有二三十人牢牢的护住了奥尔金。
  现在的情况变得很公平了,奥尔金这边的战马早就被惊得四散而逃,一行人从骑兵变成了步兵,而这十二个人除去一个挂掉的,两个征途的,还有九个人围住了二三十人,整个局面看起来分外搞笑。
  奥尔金笑不出来,甚至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
  敢大白天在莫斯科的郊外截杀自己,这十二个人无疑就是传说之中的死士了,而莫斯科里面,又有谁有这么大的能量,能找来十二个鞑靼死士?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奥尔金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开口问道:“到底是谁派你们来的?”
  九个杀手似乎极有默契,根本就没有人理会奥尔金提出来的问题,而是不约而同的从后背上的匣子里面取出一柄模样怪异的砍刀,一起向着奥尔金冲了过来。
  最后的结果有些惨烈,这片不大的战场上面除了尸体,鲜血,被血染红的白雪,还有那片寂静无声的白桦林,就只剩下了奥尔金和一个杀手还站立着,剩下的,已经尽数都死光了。
  早就瘫软在地上的奥尔金心里已经不再报有任何的希望,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之后,开口道:“现在就只剩下你和我了,你现在可以告诉我,到底是谁派你们来杀我的吧?”
  不待对面的杀手回答,奥尔金就自顾自的开口道:“鞑靼人,这么不惧生死的狠角色,那些地主和缙绅们,没那个实力培养你们。沙皇?沙皇还需要派我出使波兰,应该不是他。莫罗佐夫?如果是他的话,他也不至于被流放了。到底是谁?能下这么大的本钱,就为了我的一条命?”
  在奥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