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回踱了几步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这种铁甲舰的优点都知道,缺点呢?朕不相信它一点儿的缺点都没有。”
张之极躬身道:“启奏陛下,从目前报上来的消息看,这种铁甲舰最大的问题在于续航能力不足。
如果想要保证火力,那么煤炭的装载能力就会被削弱,同样的,如果想要保证一定的续航能力,那这艘战舰的火力就得被削弱。
实际上,从眼前的情况来看,这艘铁甲舰的火力本身就处于一个严重不足的状态,最起码比之宝船的火力要弱一些。
再加上从大明一路远航到英格兰,这艘战舰一路上已经补给了几十回,每次都是补充水和煤炭。
如果单纯的从战舰本身角度来说,这艘战舰无论在火力还是在续航能力上,都比不过宝船。
只是在正常航行时,还有逆风航行时的速度上面,这艘铁甲舰又远远的甩开了宝船,尤其是在逆风的时候最为明显。
从眼前的情况来说,这艘铁甲舰的参考意义更大于实战意义,或者说它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实战意义。”
崇祯皇帝摇头道:“也不是没有实战意义,最起码,铁甲舰要远比宝船更为皮实,同样挨上几发炮弹,宝船可能会起火,而铁甲舰基本上没这个顾虑吧?”
张之极点了点头道:“理论上来说确实是这样儿。而且在弹药库的防护上面,铁甲舰也是大大的高于宝船。”
崇祯皇帝道:“那也就是说,制约这艘铁甲舰实战能力的最大因素就是续航能力和弹药不足的问题了?”
见张之极点头应是,崇祯皇帝便开口道:“那就再仿造福船,打造出几艘大型的补给舰出来,然后让它们组成编队作战。补给舰上面装载弹药补给和煤炭,不参与实际作战,而铁甲甲在作战的同时完成对补给舰的保护,甚至于,热气球也可以往补给舰上装嘛。”
拜后世鹰酱所赐,崇祯皇帝了解过一个词叫做航母编队。
虽然不太清楚这玩意到底怎么回事,但是大概的还是知道一些的。
无非就是航母上面有战机和直升机,然后拖着一大群的驱逐舰和炮艇啥玩意的当打手,顺便还得再带上补给舰当奶妈。
大明自然是没有这个条件和实力,搞出来那种牛逼到炸的航母编队,但是搞一搞简易版的却是没有问题——最大的改变就是航母自己变成了奶妈,而不再承担装载战机一类的战斗任务。
另外,原始也有原始一些的好处。
后世的航母是谈不上什么战斗力的,甚至于整个航母编队之中的舰只都是为了航母服务的。
大明版的奶妈航母不需要什么保护,在这个没有鱼雷和水雷的年代,奶妈航母完全可以在自己身上装一些火炮,从而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甚至于作战能力。
剩下的问题就在于怎么把现有的福船改造成铁甲福船了——原有的福船和宝船虽然足够牛逼也足够大大,可是跟铁甲舰的设计制造完全是两回事。
尤其是铁甲舰的体积,根本不是多加一块铁就能造的更大一点,里面涉及到的,需要计算的数据,几乎都是天文数字,而且还得不停的实验。
就以崇祯皇帝现在所在的这艘铁甲舰来说,从皇家学院把它设计出来,再到如今航行到英格兰的这艘试航舰只,中间足足经历了七八个版本。
在没有超级计算机,连普通计算机都没有,更没有AutoCAD一类辅助软件,只能靠算盘来完成计算和验算工作的年代,这几乎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工作量。
更加操蛋的,则是每一个版本都得制造出来,然后试航——从最开始的微型版,再到湖面上测试的小型版,再到近海航行的标准版,再到最终成型的远洋版本,中间付出的人力物力几乎能够将一个小国家拖到破产。
就目前来说,也只有大明和奥斯曼能负担的起这份天文数字一般的开销。
而奥斯曼帝国显然没有发展海军的底蕴,哪怕是现在奥斯曼帝国意识到了海军的不足,已经在大力投入海军发展,然而缺失了几百年的底蕴依旧让奥斯曼帝国头疼不已。
可以想象的是,现在崇祯皇帝又提出来将福船再铁甲化,最终将之弄成妈妈版的航母,这中间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花费,几乎又是另外一个天文数字。
只不过,张之极不太担心这些花费的问题。
皇家学院所有的费用支出都是走的内帑,不管皇家学院花多少钱,其实都是崇祯皇帝的内帑来出,根本就不用走国库报销,也就不用担心吴甘来那个老抠会拒绝批复相关预算。
反正崇祯皇帝在所有涉及到研发的事情上面都舍得花钱,自己才不用操这个心。
眼下的问题,倒是怎么能让崇祯皇帝开心:“陛下,这铁甲舰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航行能力,作战方面基本上也没有什么问题,陛下是不是给它赐个名号?就像是宝船和福船一样,这铁甲舰总不能一直就叫做铁甲舰吧?”
“驱逐舰!”
驱逐舰三个字几乎是脱口而出:“远驱异族于万里之外,追亡逐北至大洋深处,就叫做驱逐舰!”
张之极躬身应道:“谢陛下赐名!”
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崇祯皇帝干脆开口道:“眼下这艘驱逐舰既然是试航的战舰,也是我大明第一艘可用于实际作战的驱逐舰,实有些开天辟地之意,就叫做盘古号罢。”
张之极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盘古号?他老人家的名讳您也敢拿来用用?天道之字任性如斯?
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后,张之极又道:“陛下,以后的大明舰队,就以这驱逐舰为主力?那原本的福船和宝船,是不是卖给奥斯曼那些蛮子?”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以后行,但是现在不行。”
第803章 鸿门宴
把宝船跟福船卖给奥斯曼帝国,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一点儿的心理压力都没有——那玩意早晚都得过时,不趁着能卖钱的时候卖掉,以后卖给谁去?
问题就在于早晚这两个字。
卖晚了肯定不成。
如果大明把奥斯曼给怼死了,这些福船宝船还有谁来买?估计最后的下场也不过是卖到民间,最后充当货船或者是渔船。
卖早了就更不行了。
现在的驱逐舰也只是在逆风航行和普通航速上面比福船宝船更给力一些,就算是皮实耐操,火力也不弱,剩下的顺风、续航这两方面也是极大的劣势。
如果早早的就把把福船宝船卖给奥斯曼或者其他的蛮子国家,当两方开战的时候就极有可能出现驱逐舰吃亏的画面。
换言之,如果没有搞出来大明版的奶妈航母,这玩意就绝对不能卖。
所以早晚这两个字就成了关键,只有在大明没干掉奥斯曼之前,或者是大明版奶妈航母快搞出来的时候,这福船宝船才能卖掉,否则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邀请斐迪南三世,还有英诺森十世,就说朕请他们钓鱼。至于奥斯曼那边,在大明搞定彻底搞定英格兰之前,暂时不跟他们提出售宝船福船的事情,必须等大明在英格兰站稳脚跟之后才行。”
张之极躬身应了,又开口道:“陛下,那沙皇俄国那边呢?刚才军府这边已经传过来情报,沙皇阿列克谢已经同意了波兰人的请求。”
崇祯皇帝呵呵冷笑道:“同意就同意,反正奥尔金早就已经跟阿列克谢商议过,沙俄出兵欧洲已经成了定局,且不用管他们。只不过,朕倒是想要看看,在失去了莫罗佐夫和奥尔金之后,沙皇阿列克谢拿什么跟尼康斗,又靠谁来给他出主意应对欧洲这个烂摊子。”
欧洲确实已经成了烂摊子。
依靠着大明提供的军火和教官,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的战斗力几乎是直线上升,两方联手之后,甚至于对整个欧洲形成了碾压之势。
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在某一刹那甚至产生了可以一统世界的错觉。
当然,错觉就是错觉,两个已经混到了顶峰的大佬还不至于把错觉当成现实——两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就算是统一了整个欧洲,两个人也没有实力跟大明掰腕子。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进攻之下节节败退的波兰会邀请沙皇俄国进入欧洲的骚操作,倒是实打实的让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震惊了一把。
不同于大明是最近这几年才将精力投向欧洲和沙皇俄国,原本就是欧洲一家亲的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对于波兰跟沙皇俄国那点破事儿门清。
在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看来,波兰从来都不是什么好鸟,以前不是,现在不是,以后肯定也不会是。
以前,波兰人搞出来伊凡四世皇太子季米特里这么一出闹剧。
早就已经被证实死掉的季米特里前后出现了两个,而且第二个成功的登上了沙皇的宝座,然后在政治等方面偏向于波兰,要说这里面没有鬼,只怕鬼都不会相信。
现在,波兰人又在欧洲乱斗的时候想要引沙皇俄国入场。
沙皇俄国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尤其是现任沙皇阿列克谢,这家伙绝对是从骨子里都充满了征服欲望的那种坏蛋!
这位沙皇的宫殿里装饰着欧洲最为流行的雕塑和时髦壁画,他还命人建造了西班牙式的玻璃夏宫,他的服装按波兰式样裁剪,他的肖像按西方流行的艺术风格绘制,他还下令使用。
盘、碟、刀、叉吃饭,甚至建起了俄国最早的宫廷剧院——娱乐宫。
为了促进俄国经济的发展,阿列克谢从西方引进大量技术人才,成百上千的欧洲技师和工匠为了银币去了莫斯科——多一个去了莫斯科的工匠和质量,欧洲就少一个。
同时,阿列克谢又不断引进欧洲的先进生产技术,鼓励欧洲商人在俄国投资办厂,促进了俄国手工工厂和市场的逐渐形成。
如果仅仅只是在生活、政治和经济方面靠拢欧洲,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也绝对不会对阿列克谢保持这么高的警惕,反而会笑的合不拢嘴。
真正是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对阿列克放保持警惕的原因,是阿列克谢一直没有停下来的战争脚步。
通过各种方面弄到了银币,增强了沙皇俄国的国力之后,阿列克谢就直接出兵,收复了被波兰吞并的斯摩棱斯克、切尔尼戈夫、谢韦尔斯克等地区。
而在此之后,阿列克谢一直就在打着乌克兰和波兰的主意——直到赫梅尔尼茨基正式向沙皇阿列克谢提出请求,要求其同意将扎巴罗热为中心的东乌克兰并入沙皇俄国。
如果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知道阿列克谢统治下的沙皇俄国还曾经跟大明帝国硬刚过正面,只怕两个会忍不住对阿列克谢顶礼膜拜——你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当然,无论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再如何佩服阿列克谢,也仅仅只是对他敢于作大死的大无畏精神感到敬佩,实际上却没有半分向阿列克谢学习的意思。
尤其是当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站在“盘古号”的甲板上面之后,这种对阿列克谢作大死的精神就更加佩服了。
甲板上左右军士皆全装贯袋,持戈执戟而立,看着战战兢兢的两个人,崇祯皇帝笑道:“朕之军士,颇雄壮否?”
斐迪南三世与英诺森十世道:“真熊虎之士也!”
崇祯皇帝又引二人至炮舱,指众多火炮曰:“朕之火炮,可粗长否?”
斐迪南三世与英诺森十世道:“真又粗又长,吾等不及也。”
崇祯皇帝大笑曰:“想朕以冲龄,克承大统,其时外有建奴,又有党争,国库之中空无一文,朝堂之上文武不合,实不曾想能有今日。”
斐迪南三世道:“以陛下之雄才伟略,实不为过。”
崇祯乃执斐迪南三世与英诺森十世之手曰:“大丈夫处世,当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今日朕欲以此平英格兰诸蛮,纵然君士坦丁与恺撒之辈复生于此,又能耐朕若何?”
言罢,崇祯皇帝大笔,斐、英二人面如土色。
崇祯皇帝复携二人进帐,会诸文武大臣再饮,因指诸人曰:“此我大明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大明英国公张之极,见崇祯皇帝甚乐,乃召军士相扑以为乐,又使人舞剑,作歌曰:
丈夫处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歌罢,满座尽笑。
英诺森十世与斐迪南三世不解其意,乃召翻译,问曰:“其歌为何意?”
翻译迟疑片刻,答曰:“其意为,男人就该操刀子砍人,砍完了人就喝酒,喝多了就该大声吹牛逼。”
英诺森十世与斐迪南三世对视一眼,喝采道:“真豪杰也!”
酒过三巡之后,崇祯皇帝才放下酒杯,醉眼熏熏的道:“如今英格兰将平,朕离归期不远,倒是颇为舍不得这里。”
斐迪南三世也放下了酒杯,劝道:“陛下何出此言?大明与罗马虽然相隔万里,然则海路方便,大明战舰纵横海上,往来也不过是数月之期而已。待三皇子与小女艾薇尔成婚之后,陛下还可以来巡视巴伐利亚,来看看他们的孩子,想必也是一桩美谈。”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却又将目光投向了英诺森十世:“朕此前曾与教宗商议,许教宗前往大明传教,倒不知教宗考虑的如何了?”
英诺森十世低头盘算了半晌,最后才抬头道:“启奏陛下,能够前往大明传教,原本是欧洲所有教士的梦想,英诺森也不例外。只是眼下欧洲战局混乱,教廷也身涉其中,只怕一时半会儿的也抽不出时间来。”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笑道:“这个倒也无妨,朕不会强人所难,教宗大可以放心。只不过,朕还有一事想与教宗商议一番,不知教宗意下如何?”
也不等英诺森十世开口询问到底是什么事情,崇祯皇帝就直接说了下去:“在我大明,原本也有两个宗教,一个是道教,另一个是佛教。道教有道教祖庭,在江西龙虎山;佛教有禅宗祖庭,在河南少林寺;如今教廷也有自己的祖庭,便是这梵蒂冈。道教,佛教,教廷,三者都是导人向善,最后寻求大超脱大自在,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善举。然则道教龙虎山大真人,佛教少林寺住持,都受我大明册封,而梵蒂冈教廷,是不是也应该受我大明之册封?”
英诺森十世还没有开口,红衣大主教巴尼·艾迪生就愤而起身,怒道:“我教廷传承千年,教宗选拔自有规矩,何需大明册封?”
崇祯皇帝的脸色没有变,依旧笑吟吟的,英诺森十世和斐迪南三世不安的扭了扭身子,似乎后背上有小虫子在爬一样,看起来颇为不自在。
张之极向张世泽使了个眼色,张世泽便躬身对崇祯皇帝拜道:“启奏陛下,微臣近几日学了些西洋剑术,与我大明剑法相互印证之下,倒也有所得,臣请舞剑,供陛下观赏。”
崇祯皇帝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意味深长的道:“所谓剑法,无外乎刺、劈、撩、挂、点、抹、托、架、截、扫几种,招数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正所谓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招招都是攻敌之不得不守,这便是天下一等一的剑法。”
张世泽躬身道:“谢陛下指点,臣记下了。”
崇祯皇帝这才嗯了一声,吩咐道:“你且将你所学演来看看。”
张世泽扮演了项庄的角色,然而英诺森十世身边却没有项伯护着,如果不是崇祯皇帝一直都没有暗示张世泽杀掉英诺森十世,只怕在张世泽收剑之前,英诺森就已经尸首两处了。
收起手中的长剑,张世泽躬身道:“在下学艺不精,倒是让教宗受惊,还望见谅。”
崇祯皇帝挥了挥手,示意张世泽退下之后,便笑眯眯的对英诺森十世道:“世泽这孩子,胡乱学了几手剑法,便学人出来卖弄,当真是贻笑大方。”
英诺森十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陪笑道:“小公爵剑法高超,英诺森可是佩服的紧,倒是陛下,对小公爵还是太过于苛责了些。”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朕的女婿,要求高一些也是正常的嘛,倘若没什么进取心,朕却又不喜了。”
又是闲扯了两句之后,崇祯皇帝才呵呵笑道:“对了,刚才说到哪里了?教廷推举教宗是什么规矩?朕倒是好奇的紧。”
说完之后,崇祯皇帝又似乎想起来什么,又接着道:“对了,光这样儿聊天,似乎也挺没意思的,不若换个人来舞剑助兴?”
不用了!
英诺森想都没想,直接摇着双手道:“不,尊敬的皇帝陛下,这样儿谈话就很好,观看舞剑容易分神。”
崇祯皇帝颇为遗憾的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就算了,朕也不强人所难了。对了,英诺森教宗还没有回答朕的问题,尤其是刚才那位红衣大主教是吧?怎么称呼?”
面对着崇祯皇帝咄咄逼人的态度,刚刚还义愤填膺的红衣大主教巴尼·艾迪生顿时想找个地方,把自己的脑袋埋起来。
这也太特么吓人了,一言不合就舞剑,还招招冲着要害比划,合着今天要是不答应你,咱们这些人就得死在这儿了?
面对着想要装死的巴尼·艾迪生,英诺森十世只得躬身道:“启奏陛下,这位是教廷红衣大主教巴尼·艾迪生,刚才他喝醉了,口不择言,望陛下恕罪。”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朕又岂会与一个醉酒之人一般见识?倒是教宗,对于册封一世怎么看?”
英诺森顿时坚定无比的表了态:“启奏陛下,上帝让教廷管理羊群,而羊群的主人却是伟大英明的大明皇帝,所以,教廷必须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和授权,才能履行管理羊群的责任!”
第804章 满满的都是黑历史
像英诺森十世这种情况,毕竟是高层领导人的事儿,怎么能说是怂呢?
这叫从心!
英诺森十世和红衣大主教艾迪生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心,毕竟从心也是教廷的优秀传统,传承于教廷他爹那一代。
说到教廷他爹,就得提到教廷自己看着都不顺眼的犹太教,这个起源于希伯来人的一神教。
当提到犹太教,基本上就得顺着历史再往上查,一直查到希伯来人那时候。
早期的希伯来人饱受巴比伦、埃及等反动派的压迫和奴役,到处盲流,几乎要灭种,不得不被迫长征。
然而他们并没有红朝太祖的魄力和实力,反正就是走过来走过去,最后还是没有根据地。
自卑绝望之余,民族领袖摩西为重建族人信心,团结群众力量,只好装神弄鬼,跑到山里藏了几天之后宣称自己从上帝耶和华那里取到了真经《旧约》。
摩西表示,华总已经跟自己表态,宣称希伯来人是最优良品种,上帝的选民,未来的世界领袖,虽然现在待遇不算太好,但是华总答应等东方红太阳升的时侯,就会派天堂特派员兼大救星——救世主弥赛亚下凡,一定能领导希伯来人民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过上好日子。
事实证明,只要牛逼吹的好,哪儿有事情成不了——摩总的牛逼吹好了,犹太教的日子确实好过了许多,后来不仅成功上市(建国),还出过勇猛的大卫王和智慧的所罗门。
但是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富不过三代,又或者说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香油,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暴发富。
一朝乍富的以色列很快就陷入了骄奢淫逸和争权夺利的怪圈之中,跟后世那些一朝暴富的家族里面上演的宅斗剧一无二致,最后干脆分裂成了犹太和以色列两部分。
中原还有句老话,叫做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一朝翻身把歌唱的犹太人拿着上帝选民的鸡毛当令箭,对周边的国家和民族装逼,天天出来撩猫逗狗,就跟后来的鬼子进中原一个鸟样儿。
鬼子强行装逼的下场是凄惨的,而犹太人的下场,似乎也没比那个后辈强到哪儿去。
亚述,新巴比伦,波斯,罗马,这些势力挨个上场把上帝选民们给狠揍了几百年之后,上帝的选民们又回到了以前的流浪汉状态,而且比之前混的还惨,只能天天盼着华总能派一个救世主出来搭救一下他们。
然而华总似乎根本就没想起来他们这些选民,也有可能是华总派出来的救世主迷路了,总之犹太人一直没有等到华总派来的特派员。
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华总不派特派员,犹太人干脆撸起袖子自己干。
这时候的犹太人倒是真有一些平头哥生死看淡的意思,总之就是老子这些上帝的选民都不好过,你们这些异端还想有好日子过?
再说了,神不都是人做的么?
罗马人不信这个邪。
想当神仙是不是?想证明自己是救世主是不是?
没问题,来人啊,把这位神仙拿木头板子盯起来,三天不死就算丫的是真神仙!
然而没有谁被钉上去之后还能活三天,大部分连半天的时间都没能抗过去,身上的血就已经流干了。
成没成神的不太清楚,可是总归没有人能在被钉了三天之后化身为救世主,出来搭救这些上帝的选民。
直到一个混血儿的出现。
耶酥,男,公元前5年生人,籍贯约旦,民族犹太。
反正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