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有句话曾经说过,人和物都是相同相似的自动聚集,那位苟先生的朋友想必也是和他一样,需要钱,而且有些或多或少的毛病——这其实很好。
  人有毛病不可怕,无论是喜欢钱财还是女色,有弱点的人终归是人而已,可怕是那些没有弱点的。
  那样儿的人,要么是神仙行走在人间的化身,要么就是心里有些更加庞大和黑暗的计划。换句话说,那样儿的人如果太多了,你敢用他们吗?反正我是不敢。”
  斐迪南三世道:“说的是。”
  又是沉默了半晌之后,斐迪南三世才开口道:“不过,与其求助于一个根本就不认识的苟先生,为什么不求助于大明帝国的三皇子呢?”
  猛的一拍额头,英诺森十世才开口道:“是啊,确实是这么回事儿,刚刚我把三皇子的事情给忘了。如果三皇子愿意帮助我们从大明帝国带一些有学问的人来欧洲,那对于我们推进语言和文字的改革将会是很大的助力。”
  斐迪南道:“没错。而且根据情报,三皇子现在已经开始在巴伐利亚那边推进语言和文字的改革了,只是要比我们设想的改革温和的多。”
  英诺森十世愣道:“温和?”
  “是的,温和。三皇子那边现在推行的双语制度,也就是既承认我们的语言和文字,也承认大明帝国的语言和文字。为了推进他的改革,使用大明的语言和文字会被加分——无论是他现在推行的考举制度,还是在他处理公务的时候,使用大明的语言和文字会有额外的优待。”
  英诺森十世一脸懵逼地问道:“公务?你要知道,那个所谓的科举制度有加分其实是无所谓的,但是公务上面怎么加分?这不成了闹着玩?”
  斐迪南三世面色凝重的道:“然而三皇子并没有闹着玩的意思。优待的意思想必你也知道,就是会有额外的赏赐给那些官员,如果使用拉丁文则没有赏赐。要知道,人都是有好胜心的,那些使用拉丁文的官员们看到那些使用大明语言和文字的官员们得到了赏赐,他们的心里会怎么想?当上层的官员们开始带头了之后,下面中级的官员,还有底层的官员们会怎么选择?他们肯定会选择学习大明的语言和文字,这样儿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英诺森十世摇头道:“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办法想要见到一定的成效,实在是太慢了,没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时间,可能都见不到什么效果?”
  摇了摇头之后,斐迪南三世道:“确实很慢,但是效果却也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个办法也是目前来说最为稳妥的办法。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着急呢?”
  ……
  斐迪南和英诺森商议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朱慈熠的耳朵里面。
  自认为见多识广,在崇祯皇帝那来学来无数手段的朱慈熠也没有想到,斐迪南和英诺森居然会有这么骚的操作。
  朱慈熠永远也不会忘记,崇祯皇帝当初跟自己说过些什么:“想要彻底灭亡掉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他们的语言和文字入手。抹去他们记载历史的文字,改变他们平时交流用的语言,天长日久之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就会失去自己的历史记录,失去民族自信。这样儿的民族注定要消失,你在欧洲的时候也要着力推进这件事情,慢慢来,千万不要着急,千万不要被人看出来你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崇祯皇帝的教导,朱慈熠才选择了求稳的方法,而没有激进的从上而下全盘推翻巴伐利亚原有的语文和文字,也没有一直来就直接将巴伐利亚的规矩改成和大明一样。
  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朱慈熠甚至不惜给自己的行为套上一顶胡闹的帽子,以图能够慢慢的影响巴伐利亚,进而影响整个欧洲。
  现在倒好,斐迪南三世和英诺森十世居然比自己还要激进,居然试图一下子对整个欧洲的语言和文字进行改革!
  难怪父皇曾经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狗一样的队友——按照这种情况来看,欧洲人拥有这样儿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这样儿的教宗,简直就是被狗队友直接带到了沟里!
  但是,拥有神一样的骚操作意识,目光又看的不够长远,这样儿的人选不正是自己需要的欧洲盟友?
  尤其是眼前被派过来的这个卡克斯顿,更是狗队友里面的神狗!
  沉默了半晌之后,朱慈熠才开口道:“对于皇帝陛下和教宗冕下的决定,我个人表示一百个一万个支持,然而卡克斯顿先生有没有想过,这会给欧洲带来什么样儿的动荡?”
  卡克斯顿迟疑到:“未必会有什么动荡吧?即便是有,改革哪里又有不流血就能够完成的?殿下,欧洲人实在是太苦了,他们吃不饱也穿不暖,无论从哪一方面都没有办法跟大明的百姓相比,活的甚至不如大明的一条狗滋润。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得让欧洲的统治者改变他们的想法,而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就必须先从语言和文字开始入手,慢慢的一步步推进。”
  跟本皇子有关系么?
  大明发展到今天,是因为有些五千年的底蕴,有父皇那亲儿英明神武的皇帝,欧洲有什么?居然妄想向着大明学习?
  又是一番沉默之后,朱慈熠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是啊,本皇子也觉得欧洲百姓实在是太困苦了,所以本皇子才在巴伐利亚进行改革,试图一点点的改变欧洲。不过,卡克斯顿先生说的对,改革哪里又有没流血就能成功的呢?既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宗冕下都有意进行改革,那我又怎么能不支持呢?”
  见卡克斯特脸上露出喜意,朱慈熠又接着道:“不知道卡克斯特先生认为,本皇子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陛下,还有教宗冕下呢?我指的是除了人手方面的支援以外,事实上,我已经聘请了大量的学者来欧洲,如果皇帝陛下和教宗冕下愿意,我可以从大明聘请更多的学者,甚至可以请求父皇出面。”
  卡克斯特斟酌着道:“最好,能够再提供一些精通科举制度的人手?我在大明的时候曾经跟许多人交流过,科举制度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制度,一个一个的等级划分,会让人们为了登到最高的学阶而努力。”
  朱慈熠突然有些懵逼了。
  科举制度是为了让人们登上更高的学阶?难道不是为了选拔人才,然后让这些人才替皇室打工,治理国家的吗?
  沉吟了一番后,朱慈熠道:“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事实上,我从大明聘请来的那些学者里面,很多人都精通科举制度相关的东西,他们完全可以针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国情搞出来新的科举制度。”
  “不,不,不”,摆手连说了三个不之后,卡克斯特才接着道:“皇子殿下,相对于落后和欧洲来说,大明帝国的科举制度已经很完美了,根本就不需要修改。只要皇子殿下聘请的那些人里面有精通科举制度的人,让他们在神圣罗马帝国主持科举制度,相信一定会让欧洲有一个很大的改善!”
  点了点头之后,朱慈熠道:“既然这样儿,那我就从大明聘请更多的学者来欧洲吧,让他们将大明帝国的科举制度搬到神圣罗马帝国来。”
  卡克斯顿忍不住喜道:“那就多谢皇子殿下了,想必皇帝知道了也一定会很开心的!”
  斐迪南开心不开心,本皇子不知道,但是父皇肯定会很开心!
  心中暗自吐槽了几句之后,朱慈熠才道:“卡克斯特先生来巴伐利亚,不仅仅是因为科举制度的事儿吧?”
  卡克斯顿道:“睿智如皇子殿下!我这次来,确实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想要请求皇子殿下的帮助。”


第839章 未必就会亏!
  朱慈熠觉得自己继承了崇祯皇帝很多的优点,比如说大方。
  轻轻的笑了笑,朱慈熠便开口道:“卡克斯顿先生请讲,有什么是需要我帮忙的?”
  卡克斯顿脸上透露出一股为难之色,颇为不好意思的道:“殿下应该知道现在的欧洲战局吧?诸侯混战,帝国的政令根本就没有人理会,那些该死的波兰人甚至还想引沙皇俄国的那些野蛮人进入欧洲。”
  朱慈熠点了点头道:“这个事情,本皇子确实知道。大明有句老话,叫做兄弟阋墙而共御外侮,说的便是哪怕自己家兄弟们有矛盾,也要一起抵御外来的侵略。”
  卡克斯顿道:“正是如此。可是那些波兰人现在丝毫不顾及他们也是欧洲的一份子,反而因为对帝国的不满,而完全倒向了野蛮的沙皇俄国。上帝做证,那些沙皇俄国的野蛮人,以前在金帐汗国的统治时代,在欧洲可没少干杀人放火的事情!现在,那些波兰人忘记了以前的仇恨,想要让沙皇俄国的野蛮人进入欧洲,这不仅仅是对于教会的不尊重,同样也是对于帝国的背叛,更是对于大明帝国的敌视!”
  朱慈熠道:“确实如此。不知道卡克斯顿先生有什么好的看法?”
  卡克斯顿道:“睿智如皇子殿下,现在的帝国已经无力支撑大规模向波兰人用兵,甚至于连士兵都不如波兰和沙皇俄国的士兵更为精锐。如果说欧洲还有哪里的军队可以抵抗沙皇俄国和波兰那些背叛者,估计也只有巴伐利亚的大军了。”
  心中琢磨了半晌之后,朱慈熠才开口道:“如果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就是本皇子的岳父大人想要对波兰和沙皇俄国用兵,巴伐利亚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比如军火和军队。”
  巴伐利亚公国的军队组成相当复杂,其中既有完全由大明士卒组成的巴伐利亚卫,也有完全由大明士卒和原本巴伐利亚士卒混编而来的整训卫,还有一支完全由巴伐利亚士卒组成的后备卫。
  按照朱慈熠原本的计划,是依靠大明的巴伐利亚卫为根基,通过一点点儿的渗透,将整训卫变成一支内心忠于大明的军队。
  至于后备卫,则是拿来充当炮灰——朱慈熠刚才说的派出军队,指的就是巴伐利亚后备卫,属于那种消耗光了也不用心疼的炮灰部队。
  卡克斯顿的反应却完全超出了朱慈熠的预料。
  摇了摇头之后,朱慈熠才道:“单纯的依靠巴伐利亚卫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就像是大明人常说的,把鱼送给别人却不如教给别人怎么样钓鱼。
  事实上,帝国的军队也一直在进步着,尤其是在大明派来的那些军事教官的教导下,实力更是一天比一天强。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那些军事教官实在是太少了些,想要完成对整个帝国所有军队的训练,需要的时间会变得很漫长。
  而帝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尤其是随着沙皇俄国已经开始向欧洲进军,这个时间也会变得越来越短。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皇子殿下能够替帝国从大明帝国那边征召更多的军事教官,让他们来帝国,尽快的完成帝国军队整训?”
  啧啧,这个要求,很不错嘛!
  大明不是不想派更多的军事教官进入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中,毕竟长时间的整训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要操作得当,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都将向倒向大明。
  如果有一天发生两国之间的战争,一个老师在面对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时,大部分时间都可以轻松吊打。
  先不提神圣罗马帝国的士卒的士气问题,也不提他们是不是有勇气面对一手将他们培训出来的老师,光是对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的熟悉,就已经算得上是沾够了便宜!
  之所以在第一批的军事教官之后没有派更多的人过来,只是每隔上两年就进行轮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大明担心大量的派人会引起神圣罗马帝国的警觉与反弹。
  现在好了,大明方面还没有人提出来,卡克斯顿却率先提了出来。
  很明显,这个所谓的卡克斯顿的要求不可能仅仅是他自己的想法,后面也必然有着斐迪南三世和神圣罗马帝国军方的影子。
  这样儿的神狗队友哪里找?整个欧洲都不多见!
  笑眯眯的点了点头之后,朱慈熠才道:“这件事儿,本皇子记下了,回头会写信向父皇说明此事。当然,这件事情成与不成,也不仅仅在于本皇子,神圣罗马帝国的态度也很重要,本皇子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最后还是要看父皇的决断。”
  卡克斯顿也知道朱慈熠说的是事实,当下便笑着向朱慈熠致谢,之后才又开口道:“另外,我还想向皇子殿下购买一批书籍,用于神圣罗马帝国的教育改革?”
  朱慈熠开始怀疑。
  自己是不是传说中的天选之人,就像是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儿,想什么就来什么?
  军事和教育上面都完全倒向大明,等过上个百十年,这些欧洲蛮子们除了外貌跟大明的百姓们有所区别,剩下的还有什么是不一样的?
  轻轻摇了摇脑袋,将欧洲人白皮蓝眼红发搭配儒衫的模样甩出脑海之后,朱慈熠才开口道:“这个没问题,本皇子可以先替父皇答应下来,毕竟传播圣人教化于天下,原本就是大明应尽的责任。”
  卡克斯顿已经不知道怎么感谢朱慈熠才好了——要人给人,要书给书,要什么样儿的支持就给什么样儿的支持,三皇子殿下真乃是欧洲人的好朋友!
  ……
  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大明,而崇祯皇帝的反应也不出朱慈熠的预料。
  要人?要书?
  要钱要装备都给了,还差人和书这么点儿小事情?不答应他们,自己的良心都会谴责自己!
  拉着卢象升和张之极讨论了一会儿之后,崇祯皇帝就拍板答应了下来。
  大明的那些书商们都快要哭了,不同于以往被收税时心疼的哭,这一次是笑着哭——为利益而笑,而商税而哭!
  书商们苦啊,之前朝廷召集各大豪商们瓜分欧洲的商业利益,书商就是为数不多没有接到请贴的那个。
  这个时代也操蛋啊,虽然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已经被提出来并且进行了规范,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的盗版商,可是放着大把的银子却不能赚,剩下的也就只有红着眼睛看那些铁器和丝绸商人们大把大把的搂钱了。
  如今终于轮到自己了啊,几百万上千万册的书籍印刷下来,那就是大把大把的银子!
  崇祯皇帝却又将目光投向了沙皇俄国那边。
  陷入狂欢盛宴之中的不仅仅只是那些商人,也不仅仅是大明朝堂上下,也不仅仅是崇祯皇帝,还有民间的那些百姓们。
  尤其是山东、陕西、山西、朵甘思和乌思藏、辽东、奴尔干都司那些地方的百姓。
  社会的稳定和生活的富贵,带来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最简单的一点就是饱暖思那啥。
  吃饱穿暖之后,人的精力开始进入了富余的状态,多余的精力总是要找个地方宣泄出去,否则最终还是会引起大麻烦,就像后世那些吃得太饱的狗一样。
  歪打正着的就是这次对沙皇俄国用兵。
  崇祯皇帝和朝堂大佬们想要劳工,民间那些吃饱穿暖,精力无处发泄的家伙们顿时就激动了。
  不就是操刀子砍人?谁还不会砍个人了咋的?军训了解一下?
  一大批的壮汉和壮小伙子们自备刀马,去官府那里求了路引,乡里之间互相串联之后,就直接奔着北边儿去了。
  如果说整个大明还有什么人不太高兴的话,大概就是官府县尉所属的那些官差了。
  这些良家子没有一个是让人省心的,一言不合就老拳相向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如果不是官府的威慑还有这些良家子都在克制着,只怕早就闹出了人命官司。
  刘震就从自己的老爹刘航手里接过了捕奴的重任,带着一帮子马仔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雪地,向北方而去。
  王豪杰的儿子王志远同样也是如此,只是对于北疆动不动就大雪封山的情况大为不满。
  恨恨的呸了一声后,王志远才道:“说起来,这时候关里会是个什么样子?应该还没有开始下雪吧?”
  刘震道:“别说是关里了,就算是辽东那里都还没有下雪呢,尤其是金州卫那些地方,听说还暖和着呢。整个大明又有几个地方跟这里一个鸟样儿?”
  王志远道:“那咱们来干啥?我说等开春了再来,你非得现在来,结果一个蛮子影都没见着,咱们兄弟反而要在这里吃雪!”
  刘震忍不住瞪了王志远一眼:“你傻了吧,忘了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啊呸!”恨恨的吐了口痰,王志远道:“咱们起的还不够早是咋的?可是蛮子呢?人家蛮子也得过冬!”
  刘震觉得自己跟王志远这种一根筋的人没办法交流:“不是,你想想,这里是哪儿?刚刚过了北山才多远?咱们还在大明境内呢,你上哪儿抓蛮子去?”
  王志远更闹心了。
  自己这伙人早早的就出发了,可是走了都他娘的快一个月的时间了,还是在大明境内——这大明到底有多大!
  刘震懒得再搭理王志远了,招呼一声便带人向着跑去。
  大明跟王志远这样儿的人多的是,每天似乎不骂上两句就不痛快——这些人嘴里嫌弃大明这不好那不好,可是却容不得旁人来说。
  就像这次一样,听说皇帝陛下和朝堂的大佬们需要劳工,很多人就自己准备好了刀剑马匹出发了。
  一个个都是口嫌体正直的玩意儿,不用理会他们。
  王志远当然是口嫌体正直。
  自己说大明不好那是自己的事儿,就像是那个跑来辽东做生意的蛮子一样,只不过是说大明不太讲究人权,自己当场就打掉了他两颗大门牙,让他知道什么叫人权!
  至于事后被官府拎过去问话再训斥几句,王志远根本就不放在心上——自小经常打架,进县衙就跟回自己家一样熟悉,不怕!
  过了半晌也不见刘震搭理自己,王志远忍不住开口道:“话说,你上次偷看人家小娘子洗澡的事儿怎么样儿了?”
  瞪了一眼王志远之后,刘震忍不住嘿嘿笑道:“快了,快了。他家父母都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估计我很快就要改口叫岳父岳母了。”
  竖了竖大拇指,王志远赞道:“咱们兄弟里面,倒是你最快,眼看着就要娶上媳妇,可怜我们这些兄弟们啊!”
  又一次呸了一声之后,王志远才道:“也不知道单身狗这个词是从哪里传来的,形容的倒也真贴切,咱们这些兄弟们,一个个的可不就是单身狗么。”
  指了指京城方向,刘震道:“反正是从京城那边传出来的,具体的就不知道了。”
  说完之后,刘震还是忍不住道:“你可少说两句吧,这破地方冰天雪地的,少说两句也能多攒些体力。”
  撇了撇嘴表示不满,王志远倒也没有再开口说话,只是跟着刘震一起带头向前而去。
  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刘震和王志远一行人才算是越过了大明军队的防线,正式踏入了沙皇俄国的土地。
  王志远呸了一声道:“他娘的,我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
  见刘震望向了自己,王志远道:“你想想啊,这里的蛮子弄干净了之后,这里是不是就成了大明的地盘了?”
  刘震点头道:“没错啊,然后呢?”
  王志远道:“然后?然后陛下和朝堂诸公们再想要劳工,咱们上哪儿抓去?就算是更远一些的地方还有蛮子,可是咱们兄弟得跑多少路?这次都花了两个多月,眼看都快要开春了,连年都是在路边过的,以后咱们兄弟不得跑到春暖花开或者是夏天去?咱们兄弟亏大了!”
  伸手指了指远处升起的一股狼烟,刘震道:“也未必就会亏!”


第840章 坚持洗脑二十年,试刀!
  王志远和刘震这伙人都是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的,虽然并没有进入军中,但是每年都会接受训练,再加上父辈传下来的手艺和心得,怎么砍人抓劳工早就有了一套完整的流程。
  狼烟升起之后,刘震和王志远也不再扯皮,各自呼啸一声后就带着一众马仔们分别向着狼烟方向奔了过去。
  战术很简单,包抄,分割,砍人,抓人,一整套的流程下来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也不存在玩什么围三阙一的战术,直接就是简单粗暴加轻松愉快。
  事实证明,经过验证的战术就是好战术,一股并不多的“劳工”就此被抓了起来,只需要少量的十几个人,就可以带着百十个劳工回到大明的军队后面。
  王志远又不爽了起来:“刚才你说未必会亏,那你说说,怎么就不会亏了?蛮子之玩意是越抓越少,今天抓一百个,明天再抓上两百个,以后上哪儿抓去?”
  刘震眯着眼睛道:“你想那么多干什么?咱们现在有蛮子可以抓,眼前就不会亏,难道你还想让你儿子跟你一样继续抓劳工?”
  牛眼一瞪,王志远就怒道:“他敢跟我学,老子不打断他的狗腿!好好的兵不去当,好好的书不去读,非得跟咱们一样?”
  刚刚发完一通火,王志远忽然间又泄了气:“说这些干什么,我到现在还是个单身狗,又哪里有孩子了?”
  刘震道:“早晚会有的不是?别着急,再过上几年,估计你就该嫌孩子太多了烦了。我跟你说啊,这蛮子劳工有的抓就抓,没得抓就去干别的,我爹跟你爹他们在辽东淘金不也玩的热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