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崇祯望向自己,温体仁躬身道:“启奏陛下,林丹汗所部多为骑兵,而我大明如今缺少战马,若林丹汗远遁,陛下又当如何?”
  崇祯想想,缺马这个事儿确实闹心,不过也没什么,自己家里没有,自己老丈人家不还有么,再说了,既然卜失兔还有那几个甚么扎鲁特部和巴林部的,不都已经跑到卜失兔那里去了么?这些人总是有马的,带上他们去抢粮抢马抢地盘,杀牛杀羊杀鞑子,妥妥的。
  心中计议已定,崇祯便道:“顺义王不是快要进京了么?还有与他一同前来的卓里克图汗,他们总是不缺战马和骑兵,到时候将他们也一起带上。至于他们的族人,既然内附,就要有个内附的样子,命他们族人入关,暂受宣府节制,骑兵随朕出征林丹。”
  很好很强大,不仅是缺少战马的问题被崇祯轻描淡写地解决掉,就连骑兵都多了出来,温体仁想了想,接着道:“启奏陛下,还有民夫一事,尚需陛下决断。此时正是耕种时节,征召民壮,不免会耽误农时。”
  崇祯嗯了一声后说道:“那也是没甚么法子的事儿,总不可能就这么等着林丹汗打过来,到时候一样耽误农时。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个道理,温爱卿想必是知道的。至于民壮么,该征召的就征召。户部尚书与兵部尚书何在?”
  郭允厚与崔呈秀听到崇祯皇帝点名,赶忙出班道:“臣在!”
  崇祯道:“兵部征发民壮,户部与地方官府要统计好有何人受了征召,该免赋的免赋,该减税的减税,另外,每人每日都要发放钱粮。大明,不能占百姓的便宜。”
  话音一转,崇祯的话中却是充满了冷意:“若是中间有人趁机上下其手,贪腐害民,须知朕的锦衣卫也不是好相与的!到时勿谓朕言之不预也!”
  郭允厚与崔呈秀闻言,皆是心中一颤,赶忙躬身道:“臣,遵旨。”心中却是打定了主意,回去后先把下面的人都敲打一遍,别有不开眼的被那些无孔不入的厂卫给盯上,到时候连累了自己,那才是真的大麻烦。
  朝堂上摸清楚崇祯性子的大佬们都是不再说话,只是心中暗暗盘算着,这一仗下来,自己有没有可能捞到甚么好处?好歹也不能惹皇帝不高兴,省得触了崇祯皇帝的霉头,给自己找不自在。
  但是一众御史却是不这么想,本着出名要趁早的想法,之前就在扯甚么兵者凶器的御史却是出班跪地,摘了自己的乌纱帽置于身前,叩首道:“臣启奏陛下,陛下万金之体,实不宜御驾亲征,陛下不见英宗皇帝旧事乎?区区林丹汗,不管是许了他岁赐,或者命一上将领兵拒之皆可无虞,陛下又何必亲征?臣斗胆,战场上刀枪无眼,若真有不忍言之事发生,便是朝堂动荡之大变,臣请陛下三思。”
  正想拂袖而去的崇祯一听到朝堂动荡,却是心中一凛,冷笑道:“岁赐?我大明三百年国祚传至于朕,何曾听说过送公主与外族和亲?何曾听说过岁币?何曾纳贡于外族?何曾向外族称过臣?你们都给朕记住了,堂堂炎黄苗裔,不受威胁!想要岁赐,那就让他林丹汗自己来京城取!”
  不待那御史再说甚么,崇祯却是看着朝堂上的大臣们冷笑道:“朕虽然不在京中,但是厂卫却在。朕今日也把话给说个明白,免得以后有人说朕不教而诛。动荡?朕倒是要看看有何人敢蹦!”
  “你们谁要是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拖朕的后腿,或者是扰民害民的,有一个算一个,朕会把你们统统给挂到煤山上那边儿的树上!”
  朝臣们这才想起来,最后一段时间没有怎么发火的崇祯皇帝,还是那个让人琢磨不透的皇帝,一言不合便将首辅大臣黄立极和御史给剥皮实草后挂在宫门上风干,动辄诛连九族,远超成祖皇帝,直追开国的太祖高皇帝的那个暴君,没错,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前任首辅大臣黄立极被剥皮实草的第二天,崇祯皇帝也是在这个大殿中,说过一番要把群臣挂树上的话。
  威胁完朝臣的崇祯皇帝却是径直回了后宫,换上了那身骚包拉风的战甲之后,便躲开了皇后及张皇后一行人,直接跑到了京营之中,只剩下皇后拿着监国诏书在宫中暗自发愁。
  宣府的卢象升和秦良玉看着眼前的崇祯皇帝,也是暗自发愁。上次就是皇帝自己带兵追杀建奴,这回可好,又要自己带兵去打林丹汗,一如成祖皇帝五征草原一般,自己亲自撸袖子下场。
  只是皇帝已经跑来了宣府,自己等人再劝也是没有甚么用,纠结了半天,也只得先捡着重要的跟崇祯说了一下。
  崇祯却是道:“若是如此说来,那林丹汗三日之后便能到了这宣府城下?”
  卢象升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无意外,却实如此。如今宣府之中所在器械粮草,只怕不足以打一场大仗。”
  崇祯却是冷笑道:“那先不去说林丹汗。大军既至宣府,又怕他林丹甚么?打回去就是了。至于器械粮草,朕已经命兵部征发民壮。另外,那顺义王和卓里克图汗呢?宣他们进来。”
  待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进来拜见大明的崇祯皇帝之后,崇祯的一番话,却是让卢象升和秦良玉见识到了甚么叫做真正的厚颜无耻:“此番林丹汗之所为,朕已尽知矣。此番卓里克图汗率部来归,朕心甚慰。朕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顺义王与卓里克图汗被那林丹汗如此欺负,所以,朕亲自带兵来了,朕要亲自替二位爱卿找回一个公道。”
  有道是花花轿子人人抬,顺义王卜失兔与卓里克图汗一齐感动地行礼道:“外臣谢过陛下!”
  崇祯却是虚扶了一把,接着又极度不要脸地道:“只是我大明国内的主要精力,还是在辽东,所以这边儿么,朕虽然亲自带兵过来,但是这仗,却还需要二位爱卿与朕一起来打。”
  卜失兔与卓里克图汗心道就知道小皇帝没安甚么好心,估计也是想拿着老子去当炮灰。正自腹诽间,却听崇祯问道:“顺义王与卓里克图汗,二位爱卿那里能有多少敢战之士?”
  卜失兔与卓里克图汗都是被人怼成狗一样后才想起来跑到大明来的,又哪里还有多少能用的手下?现在就是让他们凑出一个万骑出就已经很难得了,各自心下合计一番后,卜失兔先道:“启奏陛下,外臣手下,不过是五千骑可用。”
  卓里克图也道:“启奏陛下,小汗的两个部落,也不过能凑出来五千骑兵。”
  崇祯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便将这一万骑编为一个万人队,效仿成吉思汗故例,设万夫长,向下直到十夫长。此番北征林丹汗,大明并没有多少骑兵可用,这万骑便可作为主力。二位爱卿回去后,告诉他们,此行不论缴获多少,朕只取一成,剩下的,只依战功分配。”
  卓里克图汗还没有甚么感觉,卜失兔却是心下咯噔一声,开始怀疑自己跑来大明这事儿倒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了。
  别的不说,自从蒙古帝国打下了偌大的疆域之后,这种无视身份,只靠战功封赏的玩法就已经变了性质。那颜们拿的肯定多,下边儿的人基本上都拿不到甚么好东西,甚至于在故元时期,还有蒙古人卖身给汉人为奴的事情发生。
  可是,那是建立在已经打无可打的情况下,基本上捞不到战功封赏了——如今这小皇帝再玩这么一手,只要抢了林丹汗的,不就可以封赏了?
  暗骂自己愚蠢,早先不曾想起这么一个套路的卜失兔恨不得给自己一个耳光。只是如今人在屋檐下,也不得不低头了。
  果然,就听崇祯皇帝接着道:“到时候这林丹汗的地盘儿么,便都是二位爱卿的了。只不知这一战后,二位爱卿的部族之中要有多少万户千户了。另外,朕有意于宣府之外,再设几城,以为互市之地。”
  大明的皇帝不要林丹汗的地盘儿!都是自己的了!还要多开互市!长生天啊,您终于开眼了吗?互市一开,草原上便能从边市上得到急需的盐和茶砖,布匹,铁器。
  此时的卜失兔心中却是激动不已,甚至于开始暗自感激林丹汗把自己给怼成了狗——若非如此,怎么能惹得大明皇帝亲征,又怎么会许下如此非厚的条件?
  正自高兴,却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这建城之地,却是要划归大明管辖了,二位爱卿可不要心疼啊。”
  鬼才心疼!反正现在自己屁都没有,先答应了大明皇帝,把地盘儿拿回来再说这些有的没的,现在那些地方可是林丹汗所有,而不是自己所有!
  正想就此答应,却又听崇祯皇帝道:“另外,这宣府马上要成了大战之地,二位爱卿的部族,便迁入宣府之内罢。”
  卜失兔与卓里克图汗心中却是暗自怀疑崇祯皇帝的用意,只要入了关,这还是当年的蒙古铁骑么?自己二人的权势还能不能保的住?以后便只能做个富家翁了么?一时之间,二人竟是分不清楚崇祯皇帝到底是想要吞并了二人的部族,还是真心的要让部族之人进入宣府躲避战乱。
  只是形势比人强,归顺了明朝皇帝,自己等人还能保得住性命,若是投降林丹汗,自己还不得被马拖死在这茫茫的大草原之上?
  却不妨崇祯却又接着道:“朕看这林丹昏庸不堪,不能为蒙古共主。顺义王乃是我大明册封的,到时候便为我大明的北疆屏藩罢。”
  仿佛后世一个穷途末路之人突然间从地上捡了张彩票,而且这张彩票还恰恰中了五百万的巨奖一般,卜失兔此时的心里却是不知道该有些甚么想法好,满脑子皆是一个声音:“大明皇帝还是要让本王统御蒙古!本王还有机会!”
  卓里克图汗听着,便心想自己呢?却是如同一个期盼着主人赏赐的狗子一般,眼巴巴地望着崇祯皇帝,期望能听到好消息。
  崇祯也没有让卓里克图汗失望,接着便说道:“卓里克图汗么。”
  手指敲了敲桌子,这本是后世的崇祯皇帝思考问题时的一个习惯性的小动作,此时却如同一柄臣锤一般敲在卓里克图汗的心上:“以这万骑为基,待平定辽东之后,卓里克图汗所辖的巴林部与鲁特部,便向北一些,与锡伯八部共治东北的科尔沁向北之地。”
  欣喜若狂的卓里克图汗却是慌忙跪倒在地,若不是距着崇祯皇帝还有一些距离,卓里克图汗此时便恨不得去亲吻崇祯的靴子,心中大喜过望的卓里克图汗拜谢道:“小汗愿生生世世,永为大明屏藩,若违此誓,必被长生天所不容,愿下十八层地狱,永堕沉沦!”
  崇祯心中却是冷笑,发个誓有甚么了不起的,朕随时能发十个八个的给你看看。屁的长生天,若不是利益和好处,你他娘的能乖乖听话儿才是见了长生天的鬼!
  只是心中冷笑,表面上还是做出一副高兴的样子,口中一边儿说着平身,一边儿虚扶起卓里克图汗。
  崇祯想了想,又说道:“一会儿两位爱卿回去后,务必要把朕的意思传达下去,不管是那颜,还是平民,甚至于是奴隶,只要立了战功,封赏便不会薄了。还有,朕会把监军派到百人队,以方便统计战功甚么的,他们也不会干涉一应的战事,只管战功是否属实。二位爱卿告诉下面的人,勿要多想。”
  见崇祯把派监军的事儿直接摊开来说,又说明了监军只管战功统计,不管其他,心下倒是不曾怀疑有其他的问题,便都表示回去后必然转述崇祯皇帝的伟大指示,必然不会有人多想云云。


第179章 心黑脸皮厚的崇祯
  对于卢象升和秦良玉来说,崇祯皇帝哪儿都好,爱民,勤政,节俭,知兵,不管怎么管都是一个完美的明君圣主,可是有一点儿,这位爷太任性了。
  想一出是一出这事儿就不说了,反正做皇帝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咯,所以想一出是一出这个不算是甚么大问题。
  可是你一个皇帝不好好的在后宫玩你的妃子,非得要跟你家老祖宗学,带着骑兵就要跑到草原上去怼人是什么鬼?东边儿的建奴还没有搞定啊好不好!
  但是崇祯皇帝显示不这么认为。打仗嘛,自己不会,但是自己可以学习历史上著名的老流氓刘邦啊,会不人不就行了?指挥骑兵打仗这种事儿,不是有刘兴祚和张惟贤?自己出来就是来刷声望的!
  显然,在崇祯皇帝眼里,林丹汗就是个面瓜,虽然欺负欺负内喀尔喀五部和顺义王这种战五渣是没什么问题,但是面对建奴不照样被打成狗?而建奴黄台吉又曾经被自己给打成狗,由此可得,自己能把林丹汗这个战五渣给虐成哈士奇。
  虽然卢象升和秦良玉不知道崇祯皇帝这谜之自信是哪儿来的,到底是谁给了他勇气敢带着骑兵深入大漠,但是为人臣子,该劝谏的还是得劝谏。
  卢象升斟酌了一番后才开口道:“陛下毕竟是万金之躯,何苦亲自率兵去征?若是陛下有甚么方略,大可以交待给英国公和刘都督。”
  崇祯没有回答卢象升的话,心中却是想着傻逼才他娘的不愿意在后宫呆着,自己家一后三妃,哪个不是娇滴滴水灵灵的?可是总他娘的有些王八蛋想着把朕给卖了,顺便还要把朕给挂到树上去啊魂淡!
  既然这样,自己不如跑出来带兵远征蒙古,反正林丹汗这种二哈级别的战五渣好对付的很,就算他进化成了藏獒,可是朕还学习过张狗少的干法不是?带着几万骑兵去抢钱杀人祸害草原,这种事儿想想都激动的要尿尿。
  崇祯心中正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却被秦良玉开口打断了他乱七八糟的思路:“臣也以为卢大人所言有理,陛下虽然武艺不凡,但是兵危战险,臣以为陛下坐镇宣府即可。另外,臣要弹劾英国公张惟贤和新军都督刘兴祚鼓动君王御驾亲征,置天子于险地。”
  张惟贤和刘兴祚却是满脸无奈地看着秦良玉,这老娘们儿惹不起,但是真不是我们两个能鼓动的啊,这位皇帝的任性满朝堂上谁不知道,那是比正德皇帝还要任性不讲理的主好吗?
  回过神来的崇祯皇帝摆了摆手,开口道:“两位爱卿不必再劝,这事儿与英国公与刘爱卿也没有关系,是朕非得要来的。”
  见秦良玉还想再劝,崇祯皇帝抢在秦良玉说话前便开口道:“此外,朕去草原,也不是头脑发昏,乃是另有他意。”
  你有个屁!还不是想觉着你家祖上的那几位带着大军去浪!
  几人正腹诽间,却听崇祯接着道:“一来,朕去草原,是要刘爱卿陪着一起去的。再者,还有御马监一众好手护驾,当可无虞。”
  崇祯又习惯性地敲了敲桌子,这才接着道:“朕想要去草原上看看,看看牧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儿的,与我大明中原之地到底有何不同。朕还想看看,这个万人队到底能不能再现蒙古铁骑的风采。若是能的话,辽东的建奴根本就不足为虑。”
  “最重要的,就是看看草原到底能不能彻底归为我大明所有。”
  这才是你最重要的目的!刚才你就是忽悠人家顺义王和卓里克图汗的!卢象升和秦良外,加上张惟贤和刘兴祚,此时彻底被崇祯皇帝的不要脸给打败了。
  前脚还许诺着各种封赏,甚么地盘甚么缴获,到最后,估计缴获能让那些蛮子拿到一些,地盘的事儿,只能说是呵呵了。
  秦良玉见劝之不动,便退而求其次道:“若陛下一定要御驾亲征,臣请陛下带上臣子祥麟并白杆兵,以为护卫。”
  崇祯虽然任性,也对把白杆兵当成骑兵用心存疑虑,但是毕竟是秦良玉的一番好意,只能挥手道:“马爱卿是可以带上。白杆兵么,带五百之数足以,剩下的还是留在宣府守卫为上。毕竟此行,乃是以骑兵为主,便是补给,朕都没打算多带。”
  卢象升闻言,却是想起来历史上也有人干过这事儿,当下便问道:“陛下可是想要效冠军侯故事,就粮于敌?”
  崇祯嗯了一声道:“不错。若是由我大明进行补给,则战线必然拉长,还需等待民壮运送。战机往往稍纵即逝,又如何等的起?且此行乃是一人双马,便是学那伪元骑兵一般靠马奶补给,估计也是够的。”
  张惟贤和刘兴祚却是饶有兴致地看着卢象升和秦良玉,这些事情在来的路上,崇祯皇帝就已经跟他们商量过了,就是不知道卢象升和秦良玉知道崇祯的套路后是个甚么表情?
  卢象升和秦良玉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两人的脸上却是满脸地纠结,说不清是佩服还是佩服,或者还是佩服。
  崇祯当然不会完全不理会卢象升和秦良玉怎么想,但是自己不却草原上溜达一圈,又怎么能提高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自古以来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军队的保障,崇祯觉得自己哪怕就是把大明的文官体系杀的人头滚滚,实际上也没有甚么用。对于那些捞钱捞疯了的人来讲,如果皇帝敢阻拦他们捞钱,他们根本就不介意换个皇帝。
  但是如果皇帝是像开国的洪武皇帝一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随便他杀的人头滚滚的,只要军队不乱,谁也翻不出甚么浪花来!
  心中计议已定,崇祯便问王承恩道:“让你带来的小太监们怎么样儿了?可能受得了?”
  王承恩闻言,便躬身道:“回皇爷,小的们精神还都好,御马监的操练虽然苦了些,但是孩儿们也都知道这是陛下给他们的机会,因此上都是格外珍惜,如今倒是能适应了这行伍之间的事儿。”
  崇祯唔了一声道:“明儿个就把他们派下去,让他们仔细给朕看看,这个万骑中的人,有多少是顺义王的死忠,又有多少能被我大明拉拢。此外,不得干预作战,只要统计好战功即可。”
  见王承恩躬身应是,崇祯这才笑着对卢象升等人道:“明儿个咱们再看看顺义王和卓里克图汗凑起来的那个万骑。倘若合用,下午便出发。朕要绕开林丹汗,直接去他的后院儿放火。宣府这边儿,卢爱卿和秦爱卿,便尽量拖住他林丹汗。”


第180章 天可汗崇祯大帝
  崇祯根本就没有留在宣府城中过夜。在宣府城中诏见了顺义王卜失兔和卓里克图汗之后,又与卢象升等人初步商议一番关于军队的安排,之后崇祯就出了城,回到了城外的军营中。
  没穿越之前的崇祯皇帝,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去土鳖陆军里边儿当兵,尤其是传说中的特种兵,那简直就是崇祯的梦。
  但是他并没有当得上,在体检的时候,身上的伤疤就直接把他的梦给破灭了。但是得益于那个让无数娘们儿又爱又恨又败家的剁手宝存在,所以崇祯倒也算是小小地过了把瘾——家里各个制式的迷彩服、军靴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装备可是弄了不少。
  如今穿越了,别管这军队是啥时候的军队,大明的部队哪怕再坑,那也是个军队。自从上次追着黄台吉的屁股一顿狂撵之后,崇祯就更喜欢这种赖在军队里的感觉了。
  崇祯皇帝表现的,很是爱兵如子,吃的跟其他的士卒都是一样的,根本就没有搞甚么特殊化——如果不看方正化偷偷摸摸送进崇祯营帐中那只油腻腻的烧鸡,那崇祯皇帝却实是和士卒同甘共苦。
  而且一边儿吃一边儿和其他的士卒大声吹着牛逼,也证明了崇祯皇帝愿意放下架子,和士卒们打成一片——虽然都是他自己在吹,其他士卒们洗耳恭听。
  由于还没有出去宣府,觉得应该先会个餐的崇祯皇帝很人性化的宣布了一条命令:不进行宵禁,晚上整个营中都把火把点亮,找不远处的顺义王那边儿去弄些羊过来烤个全羊加餐,斥侯远远地放出去,多布暗哨,营中士卒随便他们怎么吹牛逼闹腾。
  只是崇祯宣布完这条命令之后,却是愁坏了英国公父子和刘兴祚,连其他几个知兵的将领都开始跟着头疼了。
  自古来这大营中就没听说有谁敢跟崇祯皇帝一样胡闹,都是要执行宵禁的。
  这个宵禁可是和城市里的宵禁不一样,禁止大声喧哗,禁止来回走动,禁止聚众扎堆等等一系列的禁止,犯了哪条都是要砍脑袋的,怕的就是产生营啸。
  “营啸?”回到营帐后,崇祯皇帝面对英国公的问题,表示朕根本就没听说过这玩意,难道是整个军营的士卒都一块儿呼啸叫喊?乐意喊就喊呗,这是关内,又不怕让林丹汗那些蛮子发现。
  张惟贤见崇祯一脸好奇的样子,无奈地躬身道:“启奏陛下,陛下虽然熟知兵事,却不知道这营啸比哗变更可怕。”
  崇祯的脸色开始放正了,别的不知道,哗变他是知道的。后世的论坛上曾经有人说过,正百因为士卒哗变,还有个姓毕的被士卒们给剁了。就是不知道那个毕姥爷是叫毕自严还是毕自肃,这个记不清楚了。
  张惟贤见崇祯一脸凝重之中带着好奇,知道崇祯也是晓得了其中厉害,却又不知道原因,便接着道:“所谓营啸,便是有人梦中发了癔症,或者大喊大叫,或者挥刀砍人,一个营中倘若有一个人犯了癔症,多半也会有其他人跟着发病,到时候便是一场混乱,止都止不住。”
  崇祯这才明白是怎么个营啸,这他娘的就是或者是新兵蛋子刚上战场压力太大抗不住,要么就是老兵杀人太多,心理出了问题,晚上屁都看不见的营帐里喊一嗓子发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