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驿丞选自民间殷实之家,择其才貌可用者,县申州、州申府、府申布政司,方许收参。也有朝官贬为驿丞的。偏远地区亦有未设驿丞者,由卫所百户为驿官。
  驿丞虽官卑职微,但责任重要,迎送对象多是显官大吏。除驿丞外,通常并有1名吏员协助驿丞工作。驿吏需任职9年方为期满。
  明驿除管理人员外,另有夫役。夫役又称驿卒,数额庞大,来源复杂。有常年在驿站服役的职业驿卒,有自备口粮轮番到驿站服役的贫苦农民,有抽调的边防戍卒,亦有发配到边远驿站的刑徒。
  夫役分工较之蒙元站户更为细密,有马夫、驴夫,马头、驴头。马夫驴夫管饲养马驴,答应差事。马头驴头管收买马驴和杂物。车夫、厨夫各有专司。库子分为廪米库子、铺陈库子、草料库子。斗级和防夫负责驿站及仓库安全。看囚夫负责过往囚犯的看管。轿夫、杠夫是最劳苦的夫役。
  这些资料,温体仁大概地知道一些,崇祯皇帝则根本就不知道。而且除了上面这些人之外,另外还有锦衣卫派驻到各个驿站的座探,只是编制在锦衣卫而不是驿站而已。
  除了这套驿站体系,大明还在一些主干驿路有递运所设置,专司官物运输。递运所一般有牛二百头左右,供驾车用。每大车一辆,载粮十五石者,配车夫三人,牛三头,布袋十条。小车一辆,载粮三石者,配车夫一人,牛一头。大车比较节省人力与牛只。
  就比如这次崇祯皇帝把张侯爷扔在驿站处理那些粮食转运的问题,这事儿最后就得落在递运所的身上。只是崇祯皇帝小白的不清楚,以为都是走驿站的,所以才跑到了驿站去休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碰上毛羽健的奇葩老婆。
  温体仁左思右想一番,觉得这事儿不能自己抗着。这事儿要是不拉几个人下水,便是累死自己,估计也很难搞的成:“启奏陛下,此事乃是善政,然则相关事务太多,臣一个人也不清楚这其中的关窍,臣请陛下派兵部与户部各自出人,一起负责此事。”
  小白的崇祯皇帝想了想,便点头道:“准。郭爱卿与崔爱卿挑选人手,听从温爱卿的指派,尽快将此事整理好再呈递给朕知晓。”
  然而让朝堂上的大佬们绝望的是,皇帝原来什么样儿,现在还是什么样儿,并不会因为这回对驿站动手便有什么改变。
  因为第二天一早,宫中就命人传出了话来,事情安排好的崇祯皇帝再一次跑路了,目的地不明,而且,内阁之中也证实了这一消息,只是扔下了温体仁和崔呈秀,还有郭允厚,三个人大眼瞪小眼的懵逼。


第205章 崇祯下陕西之无耻之徒
  崇祯皇帝早就听说过蓝田县的大名了。
  不过,是在上辈子没穿越之前。毕竟除了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外,蓝田还出过一个姓云的传国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传国公没传到自己的大明来。
  此时已经是将近九月的时节,近理说,已经接近秋收之时。
  可是在蓝田县,完全看不到任何秋收的迹象,或者说根本就没得收。
  基本上就没怎么下过雨的地面上,龟裂的土地,仿佛是有人拿着刀子随意在地方上乱划一样。
  土地里面,原本应该有着饱满的庄稼和趁着早上凉快的时候赶紧忙农活的农民。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有的,只是偶尔能见到几棵半死不活的庄稼。剩下的,只有一片片龟裂开的土地。
  触目惊心。这是崇祯对蓝田县,或者说陕西大旱最直接的感受。
  然而这一切,崇祯并没有办法去改变。陕西大旱之时,西安知府马维骃便已经组织过百姓打井自救。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打出来的与其说是水,还不如说是少得可怜的黄泥汤子。多番尝试无果,马维骃也放弃了打井的想法,干脆向朝廷求救。
  深深地叹了口气,崇祯皇帝果断地翻身上马,吩咐一声:“进县城看看。”说完,便打马而去。其后随行的王承恩和方正化等人也是齐齐踢动马腹,随在崇祯身后向着蓝田县县城驰去。
  到了蓝田县城之后,崇祯皇帝才对这场在史书上不过记载为“崇祯元年三月,全秦大旱,天赤如血”的旱灾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入目之处,尽是些衣衫褴褛的百姓,面黄肌瘦的样子,让崇祯以后自己穿越到了后世的中东难民营,甚至于非洲的贫民窟。
  唯一比之那些地方要好的,大概也就是蓝田县城里还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整洁而已。
  就在崇祯站在街上发呆的时候,远处便来了一声:“哎,让让,都让让!”
  崇祯放眼瞧去,却是几个差役推着一辆平板车,车子上盖着一张破草席子,席子下面,露出了几双脚,看样子,有男有女,有大人也有孩子。
  一直以为这种场面只有在电视剧或者电影中才能见到的崇祯彻底被震惊了。伸手撤过这边儿的一个同样是灾民样子的中年男子问题:“老哥,这是啥情况?”
  那中年男子看着约摸三十四岁的样子,闻言打量了崇祯一眼,见是一副富家子弟打扮,倒也没有发怒,只是撇撇嘴道:“还能啥情况,饿死了呗。”
  纵然是心中早有准备,崇祯皇帝却还是被惊到了:“饿死了?朝廷不是放了赈灾粮食了吗?某在京城之中可是听说了,当今皇帝知道陕西大旱,可是在朝堂上发了火了的,要求不能饿死一个人。”
  那男子叹了口气道:“皇帝?山高皇帝远呐!赈灾的粮食听说是有的,只是每天一碗能照出人影儿来的稀饭,饿死几个人还不正常?您说的皇帝发火这事儿,俺信,早听说当今天子是个爱民的。但是他能插上翅膀飞到这儿来看看?”
  崇祯闻言,好奇地道:“听说朝廷买了不少粮食运到这儿来,咋还能饿死人呢?莫非有人贪了?便是十成里有那么三四成,也不该饿死人啊。”
  那男从瞥了崇祯一眼,讥笑道:“您小哥一看就是个富家子弟,读书读的多的。十成里有个三四成?便是有一两层,也饿不死这许多人。您要是有胆子,到城外的乱葬岗上去瞧瞧,看看有多少尸体,十有八九都是饿死的。便是换了别人家的孩子来吃掉,只怕也快喽。”
  崇祯闻言,只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情况比锦衣卫报上来的情况还严重。
  放开这个男子,崇祯阴沉着脸吩咐道:“走,咱们别耽搁了。”
  说完,便带着随行的方正化和朱刚等人向着另外一条街道走去。
  等转完了小半个蓝田县县城,崇祯的脸色已经是彻底看不成了。别说是天天护卫着崇祯皇帝的王承恩和方正化了,便是朱刚这种神经大条的厮杀汉,也能瞧得出来,此时的崇祯皇帝已经到了暴发的边缘了。
  到了中午,崇祯皇帝只是匆匆地在酒楼吃了几口东西,待找人问过了方向,便又带着方正化等人往城外的乱葬岗而去。
  大白天的,已经吃死人肉成瘾的野狗也毫不避人,只顾着撕扯刚刚扔过来的尸体上面的肉,一双双的狗眼,都因为吃多了人肉而变成了血红色,看上去更像是返祖后的野狼一般。
  就算是在草原上因为自己下过屠杀令而见多了死人的崇祯皇帝此刻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草原上屠杀掉的,那是敌人,不是后世的同胞,所以崇祯的心里倒还没有甚么压力。
  只是眼前的这根本就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的尸首,却是自己的同胞,子民,这种感受和看着敌人的尸体完全就是两种感觉。
  崇祯也实在想像不到,到底是什么,才能让这些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如此丧心病狂地贪没,坐看百姓饿死而无动于衷。
  悄悄打量了崇祯一眼,朱刚此时也是颇为坐蜡。想要劝解,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劝起。眼前这位皇帝看着像是个书生一般,但是在草原上却能笑着下达屠杀令,而且是不分老幼,鸡犬不留的屠杀。
  如果不劝,这位爷的火就这么压下去,也不知道一旦爆发出来,会烧死多少人。
  正纠结间,却听崇祯皇帝淡淡地开口道:“传朕的旨意,命张之极以京营奉旨入秦岭训练前暂时休整一番的名义进城,接管城防。其后封闭城门,不许任何人进出。
  还有,把这蓝田县的县衙给朕围了,一只鸟儿也不许飞出去。
  传西安府知府马维骃到蓝田来见朕。明天要是看不到他的人,就让他滚蛋回家去种地。
  传田尔耕,曹化淳,命二人多带些锦衣卫校尉和东厂番子,六百里加急来蓝田。朕要在十天之内看到他们。不管他们跑死多少匹马,十天之内到不了,朕扒了他们的皮!
  命魏忠贤加紧向陕西山西一带调派人手,东南的可以先暂缓。
  另外,从转运所中先调一批粮食来蓝田,路上派新军的士卒去盯着。中间不管是谁打这些粮食的主意,就地格杀勿论。若事涉当地主官,记录下来,一个名单也不许漏了。”
  王承恩努力地记下崇祯皇帝的指示,待确认无误后便匆匆而去。
  待到王承恩回来复命,表示事情都已经办妥之后,崇祯皇帝这才再一次地翻身上马,再次往着蓝田县而去。
  而此时的蓝田县衙后院之中,县令沈修庭正在招待着一位贵客。
  这位东南来的吴老爷的大公子可是位真正的贵客。自己虽然久不在江南地,一直被发配在蓝田这么个破地方吃灰,但是沈修庭可也是听过这位吴老爷的大名的。
  这回吴琦吴大公子亲自带这个小破地方,可就不是说明吴家已经注意到了自己么。只要有了吴家相助,自己脱离蓝田这个小破地方便指日可待了。
  心下越发高兴的沈修庭笑着举起酒杯道:“来,吴公子,本县敬你一杯。”
  吴琦却是赶忙站了起了,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道:“当不得当不得,老父母抬举,学生可是万万当不得。”
  有道是花花轿子人人抬,又有道日千里当官只为财。
  这位吴琦吴大公子既是自己的财神爷,又难得这般的没有架子,当真是个可造之才。
  心中愈发满意的沈修庭笑着道:“坐,坐。”
  待吴琦坐下后,沈修庭才接着道:“这回的粮食总算是差不多了罢?”
  吴琦闻言,微微一笑道:“差不多了,学生准备明天便回浙江去向家父复命。想必家父还会有另外一份心意要给老父母,希望老父母可不要介意。”
  心领神会的沈修庭抚须笑道:“令尊太客气了。左右不过是一些粮食罢了。这也就是时间短,令尊又催的急,否则,便是再多一倍,也不是甚么难事儿。”
  吴琦闻言,只是伸出大拇指赞道:“老父母好手段!学生佩服,佩服!”
  说到这里,却正好挠中了沈修庭心中的痒处。自己一番偷天换日的手段使出,到了这里的粮食中便有四五成被自己换成了烂了的,或者不能吃的粮食。还有一两成,干脆就是换成了沙子。
  至于城中的锦衣卫,呸!左右不过是些不识抬举的狗罢了,又能拿自己如何?
  正自得间,沈修庭从老家带过来的管家却是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喊道:“老爷,老爷,大事不好啦。”
  沈修庭却是淡定地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有甚么事儿,慢慢说。”
  管家见沈修庭还是一副淡然的模样,也顾不得请罪,便是连额头上因为一路小跑而出的汗都顾不上去擦,只是急着对沈修庭道:“启禀老爷,京营,京营的丘八们把县衙给围了!”
  哐当一声,沈修庭却是再也不见刚才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催问道:“京营怎么会来蓝田这么个小地方?县尉呢?有没有问过是怎么回事儿?”
  那管家这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回道:“刚才老奴在来的时候已经先问过县尉大人了。县尉大人说,京营是借着在进入大山训练之前先休整一番的名义进的城。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何,又强行接管了城门,现在又围了县衙,如今便是县尉大人也被赶进了县衙,不许外出。”
  不仅是沈修庭开始着急上火,便是方才大家子弟风范十足的吴琦也是失了分寸:“老父母,这可如何是好?莫不是走漏了风声,惹得大军前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沈修庭经过最初的慌张,此时已经镇定了下来,闻言只是瞥了吴大公子一眼,悠哉悠哉地道:“吴大公子说的甚么风声?本官怎么不知道?”
  被沈修庭语气中的冷意吓了一跳的吴琦说道:“粮食的事儿啊。莫不是咱们联手摆弄粮食的事儿发了?只是这大军怎么无声无息地便来了?”
  沈修庭却是呵呵一笑道:“粮神?甚么粮食?本官只是接手粮食安排赈济灾民而已,莫不是这些粮食出甚么问题了?”
  吴琦一愣,接着也反应了过来,笑道:“不错,学生也只是来这蓝田县看望故人,见蓝田百姓遭此劫难,学生也是心中不忍,唯有代家父捐出五百石粮食,聊表寸心,还望老父母不要拒绝才是。”
  沈修庭闻言,哈哈大笑道:“吴公子和令尊一片拳拳爱国之心,本官又怎么会拒绝?如此,本官便先代这蓝田百姓先行谢过吴老先生和吴大公子了?”
  说完,二人对视一眼,便一同哈哈大笑起来,颇有些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味。
  笑完之后,沈修庭便对管家道:“本官怀疑县尉赵经私下倒卖粮食,正在暗中追查,不想大军前来,却是正好交给来的上官处置。”
  那管家也是心领神会,苦着脸道:“回老爷的话,县尉大人已经在回到县衙后,畏罪自杀了。”
  沈修庭闻言,便痛心疾首地道:“这又是何必?为了区区一点儿的粮食的事儿罢了,他赵经糊涂啊!”
  管家闻言,一躲身道:“启禀老爷,老奴还有些事儿要办,您和吴公子先行宴饮,待老奴忙完之后再过来伺候?”
  沈修庭摆了摆手道:“去吧去吧,这里暂时也用不上你甚么。”
  待管家退下后,沈修庭再次端起酒杯,对吴琦道:“来,本官先敬吴公子。这一杯,乃是本官代蓝田百姓谢过吴公子及令尊,吴公子可不能推辞啊。”
  吴琦赶忙商超酒杯道:“这些不过是学生份内之事罢了,可当不得老父母如此抬爱。”
  就在两人推杯换盏之间,刚刚来到县衙外,正阴沉着脸的崇祯皇帝吩咐身边的张之极道:“砸门,拿人,不许走脱了一个!”


第206章 朕欲借尔人头一用!
  只听得哐当一声巨响,蓝田县县衙后院的大门便被人直接砸开了。倒在地上的两扇大门砸起了好大一股子烟尘。
  一群被困在后院的衙役们觉得此时表忠心的时候到了,各自都拿刀冲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大胆敢砸坏县衙后门,这事儿等县太爷知道了,自己可就是大大的有功了。
  只是看到全副武装的京营士卒后,几十个衙役便果断地扔下了手中的刀,都没用张之极开口警告。
  开什么国际玩笑,全副武装来砸县衙的大门,想想都知道这些丘八们的后台有多恐怖了,惹不起,惹不起。
  见这些衙役都很是知情识趣,张之极也懒得再多说,只是向着身后一挥手,吩咐道:“进去,拿人,一个不许放过,都不许走动。”
  跟在张之极身后的副将拱手应是,接着便率兵冲了进去。
  一时之间,整个蓝田县衙颇有些鸡飞狗跳的意思。不时传来喝骂声和哭喊声。
  直到小半个时辰过去,县衙后院才安静了下来,张之极的副将也回来复命。
  此时街道上早已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一个个伸头探脑的想要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怎么当兵的就敢围了县衙。
  崇祯却是不管这些百姓是不是在围观,听着里面的声音已经渐渐小了下去,崇祯皇帝便抬腿迈步,向着县衙的后院而去。
  等进了后院,脸色已经恢复了往日平静的崇祯问道:“蓝田县令呢?带朕过去看看。”
  张之极的副将平日里也是个蔫坏的主儿,闻言便躬身道:“启奏陛下,末将进去拿人之时,蓝田县令正在后院与人宴饮。”
  崇祯皇帝的嘴角一抽抽,吩咐一声“前头带路”,便向着后院里面走去。
  等到了沈修庭和吴琦喝酒的地方,崇祯看着满桌子的酒菜,再看看被京营士卒用刀逼着跪在地上的二人,只冷哼了一声,便在凳子上坐了下来。
  沈修庭虽然被刀逼着跪在了地上,但是一看崇祯一副年轻贵公子的打扮,想来可能是哪家勋贵的子弟,当下便梗着脖子道:“这位公子不知是哪家的子弟?要知道带兵冲击县衙,可是罪同谋反的!”
  看着沈修庭语气的威胁之意,崇祯简直要被气乐了。他娘的,造反?老子自己造自己的反么?
  倍觉好笑的崇祯皇帝淡淡地笑道:“无妨,别说只是带兵冲击县衙,便是老子带兵冲击了府衙也没事儿,这个就不劳你操心了。”
  不理会沈修庭一副看傻子的表情,崇祯继续道:“这位大人贵姓?如何称呼?”
  人在刀下,不得不服气。沈修庭开口回答道:“下官乃是天启三年的进士,姓沈,名修庭。忝为蓝田县县令。不知公子是何人?”
  崇祯有意戏弄,便开口道:“说来巧了,小爷我姓朱,乃是国姓。生在下的那天,家父在街上捡了好大一块儿的猪油,因此便给小爷起名叫做由检。”
  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的沈修庭被逗的乐了,笑道:“公子好名字,猪油捡,猪……”
  突然之间,沈修庭却是反应了过来,这个名字到底代表了甚么,不管有多么难以置信,虽然也不知道当朝天子怎么就跑到这么个破地方来了,但是看身边全是京营士卒在护卫便知道应该不假。
  心中凉凉的沈修庭这回却是赶紧拜伏在地:“臣,蓝田县县令沈修庭,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妄呼天子名讳,死罪,死罪。”
  崇祯却是轻描淡写地道:“区区一个名字,有甚么呼得呼不得的?这蓝田的百姓只怕都在骂朕是狗皇帝了罢?直呼名子总比直接骂要强的多了,无妨。”
  此言一出,却是将沈修庭吓的半死。
  虽然崇祯皇帝说的是无妨,但是谁要是听不出来前面的百姓骂他是狗皇帝这句重点,那才是真正的傻哔好吗?
  只是这皇帝是怎么知道百姓骂狗皇帝的?偷瞄了一眼崇祯身上的装束,沈修庭却是心中恍然——这家伙是学他家老祖宗里边儿的正德皇帝,微服出巡来了!据说正德皇帝就喜欢微服出巡去祸害大臣家的媳妇!
  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事实真相的沈修庭再次伏地拜道:“陛下爱民如子,贤名远播,又怎么会有百姓不知道?方才陛下说言,定然是有刁民在造谣!”
  你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要不是老子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只怕朕都要相信你这一番屁话了!
  崇祯不理会沈修庭的一番屁话,直接问道:“朕进县城时,见有饿死的百姓运往城外的乱葬岗。沈知县,朕要一个解释。”
  沈修庭眼珠儿一转,便回道:“启奏陛下,蓝田一县百姓约有两万之众,划拨过来的赈济粮食却是仅仅够用罢了。只是最近几日有许多外地逃荒过来的百姓,臣又不得不管,因此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臣已经于昨日向西安府上报,要求再多拨一些粮食。”
  崇祯却道:“沈爱卿所言甚是。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每耽误一天,这蓝田县中便有百姓被饿死,沈爱卿可有良策?”
  沈修庭闻言,只是躬身道:“臣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死罪,死罪。只是臣也知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道理,因此臣才宴请了旁边儿的这位吴公子。吴公子已经代他父亲答应,愿意捐五百石粮食,用于赈济蓝田县的灾民。”
  崇祯望了一眼这位生得颇为清秀的吴公子,只是淡淡地道:“吴公子一片爱国之心,朕心甚慰。只是,这粮食又要多久才能到?”
  见崇祯问自己,吴琦赶忙叩头道:“启奏陛下,学生家里的粮食,估计这两三日便可到蓝田。”
  崇祯摇了摇头,对沈修庭道:“沈爱卿看起来还是没有明白朕的意思。方才朕已经说了,是如何现在就解决蓝田县百姓饿死的问题,而不是等两三日。若是等得,朕大可以等西安府多调些粮食过来便是。”
  沈修庭心中咯噔一声,这事儿不是没得解决。只要把自己卖给吴大公子的粮食追回,别说是蓝田县了,便是再加上一个县的灾民,也是够活命所用了。
  只是崇祯皇帝在这么逼问,不回答是不行了,沈修庭只得再将身子趴得低一些:“启奏陛下,臣无能,请陛下恕罪。”
  崇祯淡淡地道:“罢了,罢了。朕倒是有一个法子,能立即解决眼前的状况。只是要向沈爱卿借一些东西来用才行。”
  沈修庭好奇地回道:“不知陛下要借些甚么?只要臣有的,都愿意捐献出来供陛下使用。”
  崇祯却是突然冷笑一声,对沈修庭道:“朕欲借尔人头一用!”


第207章 九族不够,十族来凑!
  沈修庭闻言大惊,叩首道:“陛下,不知臣所犯何罪,陛下不经三司便要直接定罪?”
  崇祯笑了笑,对沈修庭道:“三国演义这本书,想必爱卿时读过的,不知道那粮官何罪?爱卿之罪,大于粮官多矣。因此单只爱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