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帝王歌-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院学士胡砺。

    我杵在门外,犹豫不决,不知改进还是该退。秋兰低声问我:“娘娘,陛下召见大臣,为何把娘娘带来?”我苦笑道:“你问我,我问谁去?”

    正为难着,迪古乃略显焦灼的声音传出:“元妃呢?元妃去哪儿了?”

    此话一问,暖阁内顿时安静下来。我揉一揉眉心,只好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迪古乃见我进来,神色微微一松,看得我心下纳闷。张通古先是一惊,随即忙站起身,欲让我坐在炕沿儿。我婉言推辞道:“大人德高望重,我等晚辈理应以大人为尊。”

    ……………………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324章 萧裕

    张通古微一迟疑,眸中略带满意之色。迪古乃含笑道:卿等皆是长者,元妃所言极是。”说毕,示意我去他身旁坐着。

    如此又闲话几句,迪古乃端起茶盅,噙着一丝笑容,缓缓道:“朕废除行台尚书省以来,河南山东之地尽归政朝廷。然朕有所命,使者奔波数千里之遥,地方接旨已逾数月,车马劳顿,需半年方能往返。百姓疾苦,朕无法及时了解,更不能及时解决。若有急切之事,朕甚有鞭长莫及之感。况南方物富事繁,北方民清事简。遂朕意欲迁都南下,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张浩与粱汉臣早已知晓迪古乃心存迁都之意,遂并未有过多反应。张通古与蔡松年先是一怔,接着默契地互视一眼。萧裕愣了一下,抬头望向迪古乃,复又垂下眼睑,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态。

    张通古侧身笑道:“陛下圣明,老臣早有此意。”

    迪古乃闻言很是高兴,但见萧裕沉默思索,不由得高声道:“萧裕,朕问话时,你却走神,该当何罪?”

    萧裕忙赔笑道:“陛下误会了,微臣正想着陛下迁都何处最佳。”

    迪古乃“噢”一声,盯着他问:“可想出来了?”萧裕犹豫一下,回道:“臣以为,汴京最适合。”

    蔡松年颇为激动,反驳道:“汴京过于近宋,更曾是宋国国都,若举朝迁往汴京,无疑是**裸的挑衅·易引起宋人反感仇恨。

    且届时大军一同南下,宋国必定惊疑,若因此起争端,甚是不妥。”说完,他像是寻求盟友似的,望向我问道:“微臣此言,娘娘可赞同?”

    我未料他会问我,愣一愣之后,忙道:“蔡大人言之有理·金宋两国自和议以来,已经和平共处多年。若因迁都生出嫌隙,于金于宋皆不利。”

    萧裕一急,还想再说,迪古乃接话道:“朕经过深思熟虑,以为燕京最为合适。且朕曾派张浩前往燕京考察,具体迁都地址早已规划清楚。朕今日召诸位过来,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包括如何说服我女真族人,如何规划新都的营建……”

    萧裕问:“陛下早就有所决定?”

    迪古乃轻抿一口茶·微笑道:“正是,朕打算月底便下诏至燕京,营建宫室。”

    萧裕不再说话,眉心一拢一拢,脸色很是难看。我纳闷地扭头,只见迪古乃正凝视着萧裕,目光却深不可测,颇为诡谲。

    张通古沉吟片刻,说道:“族中贵人反对,也是因故土难离·眷恋祖陵。陛下不若将祖宗陵寝一并南迁,以断其念。且下诏时,不必直接提迁都·改为‘经营两都,,或许能少些阻碍。”

    迪古乃点头笑道:“此法可行。”说着,他向胡翰林院学士胡砺道:“胡卿这就帮朕拟诏吧!”

    萧裕惊道:“这么急?”迪古乃开玩笑道:“朕幼年时,便早有此心。”说完想了想,又道:“朕亲自来,元妃帮朕抚纸,萧卿给朕研墨。”

    我依言起身,萧裕欲言又止·跟着我行至书案前。

    迪古乃略一思索·便提笔落下,行文流畅·不曾停顿,仿佛早已在心里想过数遍。

    顷刻·这份颇具时代甚至历史意义的《议迁都燕京诏》拟写完毕。迪古乃交给张通古等人过目,笑问道:“卿等认为是否还需补充?”

    张通古边看边读:“····…既而人拘道路之遥,事有岁时之滞,凡申款而待报,乃欲速而愈迟。今既庶政为和,四方无侮,用并尚书之亚省,会归机政于朝廷。又以京师粤于一隅,而方疆广于万里,以北则民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深虑州府申陈,或至半年而往复;闾阎疾苦,何由期月而周知。供馈困于转输,使命苦于驿顿,未可时巡于四表,莫如经营两都。眷惟全燕,实为要会,将因宫庙而创官府之署,广阡陌以展西南之城。勿惮暂时之艰,以就得中之制。所贵两京一体,保宗社于万年;四海一家,安黎元于九府。咨尔中外,体予至怀。”

    胡砺捋一捋胡须,赞赏道:“陛下之文采,远胜老臣,不需要再有所补充。”

    其余人纷纷附和,迪古乃禁不住夸奖,脸上微微泛起红晕。我掩口而笑,却见萧裕望着窗外出神,恍然不知所在。

    晚上就寝时,迪古乃颇为兴奋,不停地与我讲话,毫无一丝睡意。我躺在他怀中,念及一事,问道:“今晚召见几位大臣,你把我带去做什么呢?”

    他怔一怔,忽地把脸埋在我肩窝中,抱紧我说:“最近若离了你,我就感觉无所依靠。”

    我心下微叹看来昨夜“闹鬼”之事,终究还是在他心里产生了负面。

    依旧寒冷的四月,迪古乃正式下诏迁都燕京。意料之中的,女真权贵多有反对,甚至一连几日集体称病,罢朝抗议。

    而关于唐括辩的罪证,高怀贞已经搜集罗织完毕,此时正一一向迪古乃汇报。

    听完后,迪古乃默了一瞬,望着站在下面的箫裕,问道:“你说,朕该如何处置这个叛徒?”

    萧裕闭了闭眼,躬身道:“陛下早有决断,无需微臣多言。”

    迪古乃轻笑,“朕还以为你二人交情甚笃,怎地也不帮他求情开脱几句?”

    萧裕道:“陛下决心已,微臣……”他停一停,抬头直视迪古乃,“微臣只想问陛下,当初助陛下登位之人,是否最终都得死?”

    我手一抖,茶水微微波动。迪古乃瞥我一眼,淡淡道:“你并非不知,秉德与唐括辩,不过是与大势妥协,暂时自保。诚心帮朕夺位的,只有你与乌带……”

    萧裕默然不语,迪古乃盯着他,轻叹道:“萧裕,你我二人的情分,有多少年了?”

    萧裕答:“当初在中京与陛下相识,距今已将近十年之久。”

    迪古乃又问:“朕待你如何?”

    萧裕道:“陛下待臣甚好。”

    迪古乃满意一笑,继续问:“那么你呢?是否对朕忠心不二?”

    萧裕眼睑微动,平平道:“萧裕忠于陛下,苍天可鉴,只是……只是身为人臣,难免对陛下有所畏惧。陛下上位以来,杀伐果决,毫不手软。萧裕亲自参与其中,经手的血案数不胜数······”

    迪古乃不悦道:“你是指责朕好杀戮?”

    萧裕不敢再说,立即跪地磕头,“微臣不敢,微臣不敢······”

    迪古乃哼声道:“敢于不敢你都已经说了!”他站起身,步下台阶,“朕是杀了不少人,可朕杀他们,是因他们对朕存有威胁。而萧裕你,以及张通古、胡砺等大臣,朕一向是敬重有加,甚至与你们平起平坐。如果唐括辩安分守己,朕何必要对他起杀心?如果你忠心事朕,你又有什么好畏惧的?”

    最后一句音调较高,在空阔的勤政殿显得格外清晰。萧裕双肩一颤,接着便一动不动,默不作声。

    迪古乃望他几眼,转身回到座位上,语气叹息道:“朕累了,你退下吧。”

    萧裕走后,我递给迪古乃一杯茶,低低道:“你似乎很激动?”

    他接过茶杯,望着萧裕消失的背影,冷不防道了句:“萧裕,你别逼朕,朕不想杀你。”

    我惊讶道:“你说什么?”

    迪古乃低头喝茶,淡淡道:“你可知,萧裕为何想让我迁都汴京么?”我摇头道:“我不明白,按理说燕京与汴京,他应当清楚哪一个更合适。”

    迪古乃揉一揉额角,望着我道:“萧裕是奚人,奚人与契丹人同源,拥有共同的祖先东胡与鲜卑。契丹建立辽之后,奚人归附契丹人,成为辽国中与契丹人并列的国族。后来奚人望族大多被赐姓萧,萧姓奚人望族便和耶律皇族世代联姻。”

    我给他捏一捏肩膀,若有所思道:“那么,萧裕便是被赐姓萧的奚人。如此说来,他家当年还是辽国的望族,既富且贵。”

    迪古乃握住我的手,“萧裕的家族正是辽国显贵,我大金攻打辽国时,他父亲降了我大金。否则萧裕若只是普通奚人,当年如何能成为统领千户的猛安。”

    原来萧裕竟还有这层背景,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介庶民。看样子,辽国若是未亡,萧裕如今的地位没准更高,毕竟有大家族倚仗,连皇帝也得敬三分。

    不过,我忽然想到什么,脱口道:“不知萧裕是否还眷恋往昔?”

    迪古乃黑眸一闪,口气愠怒道:“他岂会不眷恋?从一年前起,他频频与契丹人、奚人往来。借着朕给他的便宜,陆续派人至临安、建康,买走数百名江南美女。萧裕并非酒色之人,他买这么多江南美女养在封地上,专门用来和蒙古人互易马匹、毛皮、兽筋······”

    我讶然道:“这些全是军用物资,民间不可私自交易。”

    迪古乃冷笑道:“他以为朕不知,不知他一心想要复辽。朕提出迁都,他便建议朕南迁汴京,好把西北腾给他经营,分割朕的江山给他复国之用!”

    ~~一一一

正文 第325章 密信

    我安抚道:“或许事实并非你想的这样严重。他当初真助你夺位,现在日子过得好好的,何必要冒着风险干一场希望渺小的杀头之事呢?”

    迪古乃缓一缓气,说道:“凡事不可同日而语。当初他人微言轻,自然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够复辽。而如今他身为有功之臣,大权在握,炙手可热。这些年又结交了众多江湖豪杰,声望地位已非昔日。若非朕花半年时日暗中调查,也不会怀疑他竟然存有贰心。”

    我默了一瞬,问道:“那你有何打算?”

    他合上一本奏章,眉心隐隐含愁,“萧裕事朕多年,更曾与朕结成生死兄弟。朕会适当警告他,只要他放弃复辽之心,他还是朕的好兄弟……”°

    我“嗯”了一声,微笑道:“既然一些事有多种方法解决,就最好不要选择最极端的那一种。过几日我让紫月进宫一趟,再和她聊一聊,或多或少也能获得一些信息。”

    迪古乃拍一拍我的手,“我明白,我也不想再兴杀戮,何况我确实不想杀他。”说完,他想起什么,向门外道:“高怀贞。”

    高怀贞一直侍立在门外,听见迪古乃叫他,忙躬身走进来。迪古乃看了眼案上写满唐括辩的罪状,吩咐道:“将这些全部送去许王府中吧!”

    次日早朝,许王完颜乌带上奏检举唐括辩谋反,并亲自率领禁军包围唐括辩府邸,里里外外大肆搜查·当场抓获唐括辩与数名身份不明人士密谈。

    秋兰拾起银箸递给我,唏嘘道:“这唐括辩真是个大笨蛋,放着悠闲富贵的日子不过,偏偏要密谋造反,这下可好了,只能去地下后悔了!”

    我感慨道:“有时候,人呐,就是喜欢赌博——”

    话未完,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许久未见的拓雅忽然出现在眼前。

    我又惊又喜,忙拉着她一同坐下,吩咐茗儿再添一副碗筷。

    拓雅按住我说:“你别忙,我是有急事要告诉你。”

    我见她脸色严肃,不由得问道:“出什么事了吗?”她点点头,低声道:“今日我带福宁进宫给太后请安,离开时遇见阿律和高怀贞。我给福宁戴帽子时,隐约听见他俩说什么密信,仿佛是从唐括辩家中搜出了未烧尽的信函,上面竟然有葛王完颜褒的名字!”

    我浑身一震·葛王完颜褒,不就是乌禄么?乌禄怎会与唐括辩私下有过联系?我记得他二人并不熟识,且乌禄现在任济南尹,与京师相隔甚远……

    *记住最快最新文字版更新*本站正确网址

    拓雅道:“我本不想告诉你,可我知道你与葛王家关系匪浅,若是瞒着你我内心难安。”说完露出为难的表情,继续道:“你要不要亲自问问陛下?”

    我答非所问,自言自语道:“他一直怀疑唐括辩背后有人,密信上出现的人必然会引起他猜忌……”

    思及此,我急急起身·吩咐秋兰:“快备轿,去勤政殿!”

    阿律一见我来,堆着笑容挡住我的去路·“娘娘,陛下正与大臣们议事呢。”我反问道:“那么,陛下可有说,不许本宫进去?”说完便绕过他,直接大步走了进去。

    御座前,完颜乌带正款款而谈:“陛下莫忘了,完颜秉德曾说过,葛王乃是他心目中最佳新君人选。依臣推断·完颜秉德起兵造反之前·肯定与葛王有过联络。还有宗敏那老匹夫,当夜得知咱们杀了东昏王之后·立即跑去葛王府中商量对策……”

    萧裕附和道:“趁葛王未发觉之前,陛下应当快刀斩乱麻·连夜派军南下济南,捉拿葛王回京……”

    我踏门而入,冷笑道:“萧大人不久前还指责陛下杀戮过多,现在怎地又怂恿陛下再掀血腥之风?”

    萧裕“啊”一声,复又恢复镇静,与完颜乌带一同向我请安。

    迪古乃微微蹙眉,对我的突然闯入表示不满。我正待说话,他站起身,挥手道:“此事暂且搁下,先好好审理唐括辩的案子,其余的日后再说。”说完招来阿律,看我一眼,说道:“摆驾,去永宁宫。”

    我茫然地杵在御阶下,望着他的背影闪出殿门。完颜乌带踱步至我跟前,似笑非笑道:“娘娘保重,臣等告退。”我脸一沉,扭头轻哼。萧裕欲言又止,望了我几眼,一并告退离去。

    空荡荡的勤政殿只余我一人,午后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不带任何温度。我咬了咬下唇,转过身见拓雅一脸悔恨,双手来回绞着衣带。

    是夜,迪古乃留在永宁宫未归。隔日一早,阿律过来说,永宁宫太后身体违和,迪古乃要常住永宁宫,侍疾奉药。

    我低头搅着碗里的粥,喃喃道:“他是生我的气了?”拓雅笑着安慰道:“我瞧着,陛下是怕你追问,这才躲着不见你。”

    我默然不语,她拍一拍我的手,保证道:“木普尔如今担任殿前侍卫,对陛下的行踪掌握地一清二楚。我回头交代他,让他给娘娘盯着陛下,一旦陛下去了其他宫妃那儿,马上来回禀娘娘!”我无奈一笑,低头舀起一勺粥。

    岂料拓雅竟是来真的,木普尔果然每日都会差一个小内侍,向我汇报迪古乃一天的行踪。

    “今日早朝后,陛下回永宁宫奉药,接着又去了勤政殿。有司图上燕京宫室制度,营建阴阳五姓所宜。陛下说:‘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

    “今日陛下宣布,罢岁贡鹰隼,并限制贵族出猎······”

    “沂州有名男子,名为吴真,犯了死罪。但此人上有老母,且身患疾病,除他之外无人可照顾。地方官员不好审判,便一级级上报,传进了陛下耳中。陛下说此人死罪不可免,但其母可由官府养济,并将此著为令……”

    “今日罪臣唐括辩被处死……

    “陛下将尚书右丞张浩大人调至燕京,监督宫室营建······”

    “陛下命太官常膳只进鱼肉,旧贡鹅鸭等悉罢之······归德军节度使阿鲁补私自挪用官木构建私宅,被陛下赐死······”

    “陛下诏文武百官,今后若有称病不治事者,监察御史要与太医一同前去诊视,无实者坐之……”

    数日之后,我终是忍不住,把木普尔叫了过来。正想说些什么,他怯怯地看我一眼,汇报说:“大臣们今日上奏,请陛下续纳罪党妇人入后宫,繁息皇家子嗣。”

    ~~一一一

正文 第326章 乌禄献宝

    第326章乌禄献宝

    我睫毛轻动。放下手中的茶盏。轻问道:“陛下同意了?”木普尔道:“陛下说再议。”

    再议?也就是说有可能会采纳了?

    秋兰觑我一眼。安抚道:“娘娘不必忧心。此事还没个准儿呢。”

    我笑了笑。弯腰抱起亮亮。对木普尔说道:“行了。你忙去吧。以后千万别再来了。若叫人晓得了。你我可都是要吃罪的。”

    我想了想。又道:“我好久没见到福宁了。你伺壬告诉拓雅。有空就多带福宁来玩玩儿。”木普尔颔首一笑。躬身告退。

    茗儿端来一碟榛仁。亮亮只瞟了几眼。复又窝在我怀里。秋兰摸了摸它的小耳朵。说道:“小松鼠愈发懒了。莫不是在咱们这儿呆腻了?”

    茗儿道:“若只是懒了倒好办。就是怕生了ft么病。咱们也瞧不出来。”她亲手喂了颗榛仁给亮亮。仰头问我道:“不如叫高将军来瞧瞧。他曾养过那么多宠物。肯定比太医还要了解。”

    我眉心微皱。“高怀贞么。仿佛有段时日没见着他了。”

    秋兰犹豫几下。说道:“高将军上个月就离京了。应该是在外执行任务。”

    上个月……难道高怀贞去了济南?

    正暗暗思量。身边的人突然安静下来。有股熟悉的气息钻入鼻中。我下意识地抬眼。只见迪古乃一身简练骑装。英姿飒爽。气宇轩昂。令殿中所有的珍贵器物。顿时失去华彩。

    秋兰茗儿反应迹果。手忙脚乱地上前请安。迪古乃挥一挥手。示意她们退下。

    对望几眼。我鼻头发酸。忍不住撇过脸。不想理他。亮亮知趣地从我怀中跳了下去。拖着毛茸茸的长尾巴溜了出去。

    他一言不发地拥住我。下颌来回蹭着我的脸。我轻轻挣扎。埋怨道:“胡子扎死人了。”

    迪古乃低笑。大掌探进我的衣衽中。“你从前可是说喜欢我的小胡茬。叫ft么来着。对对对。性感是不是?”

    闻得此言。我一肚子气也消散了大半。娇嗔道:“亏你还记得。我以为你连恙么来瑶华殿都忘了呢。”

    迪古乃默了一瞬。亲了亲我耳垂。说道:“母亲这病来的太突然……”我讶然道:“太后病的很严重?我以为……以为……”

    他斜眼道:“你以为朕是故意寻借口躲着你?”我垂下眼。默默不作声。

    不过须臾。迪古乃轻哼道:“当然。朕确实生你的气。”我心下一叹。抬头问道:“既是如此。你带我去看看太后吧。”

    迪古乃道:“母亲病中不耐烦见人。等好转之后再去也不迟。”说完。他轻轻解开我的襟扣。我挡了一下。瞪他道:“你于计么?”

    他挑一挑眉。嘲笑道:“朕要带你去围场。自然要给你换骑装。你不要想太多。”我脸一烧。恨得牙痒痒。这臭家伙。总是爱捉弄人。

    迪古乃遣画师给罪党妇人画像。随后将众多画像送来瑶华殿。说是让我从中选几个纳入后宫。也好堵住大臣们的嘴。秋兰与茗儿乐得其中。喜孜孜地选看了大半日。最终敲定了五位妇人。

    我随便瞟了几眼。哭笑不得道:“是你们的眼光太差。还是你们故意想恶心陛下?”秋兰掩嘴吃笑。“陛下既然让娘娘负责此事。明摆着就是让娘娘专挑丑妇。”

    我哑然失笑道:“可是。咱们选的是皇妃。又不是寻常官家贵妇。若是资质过于平庸。岂不是有损天家颜面。一旦叫两宫太后知晓。我可就成了为人不齿的妒妇了”

    茗儿小嘴一嘟。不情不愿地说:“好啦好啦。咱们重新挑。”

    次日一早。我携秋兰去了勤政殿。把选定的几位妇人给迪古乃过目。

    合上卷轴。迪古乃拉了我的手坐下。轻笑道:“宛宛倒是大度。”

    我指着画像道:“这五位妇人。虽非明艳俏丽。姿容倒也清秀。关键是。她们皆是次室。母家既不煊赫。也不寒微。身后无大族撑腰。不涉及前朝派系。入宫后自会安分守己。只求自保。”

    陪侍在旁的杨伯雄笑道:“娘娘的考虑很是周全。”

    迪古乃略一怔怔。温柔摩挲我的手心。怜惜地说:“你放心。不管宫中添了ft么新人。朕都只拿她们做摆设。”

    唇角微微泛着苦味。我玩笑道:“杨学士听了。可要笑话陛下了。”

    迪古乃哈哈一笑。正待活。阿律静悄悄地走进来。似乎有事情要禀报。

    我适时站起身。迪古乃未阻拦。望着杨伯雄道:“伯雄。送娘娘出去。”

    行至廊前。我止步回头。问道:“陛下最近派人去了济南?”杨伯雄道:“微臣不知。”我盯他一眼。心下微叹。不再逼问。

    转身下台阶。只见近侍局使梁手捧一物匆匆而来。近侍局使相当于内侍总管。梁本身也是个阉人。从前在北宋皇宫中当差。此人文化较高。出口能成华章。深得迪古乃宠信。

    我脱口笑道:“梁公公手里拿的是何物?”

    他尴尬地行礼。可能许久没听过有人这样称呼他。一时有点发懵。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