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老汉知道这是李家女婿,打趣道:“赵哥儿,带着三娘子去哪里玩呢。”
赵世简给黄老汉拱手道:“咱们去郊外采些野菊花回来泡茶喝,烦请您送我们过去。”黄老汉咧嘴笑,“哥儿放心,您看好两个姐儿,老汉赶车的技术,连李大人都夸的。”
三人坐着黄老汉的骡车,一路晃悠着到了郊外。黄老汉见他们三个小孩子,不敢带他们去太偏僻的地方,只在一处官道旁停下了。
三人下车后,黄老汉道:“哥儿姐儿们尽管去玩,老汉在这里等着,你们玩好了,咱们再回去。”
赵世简谢过黄老汉,带着李姝和慧娘一起去了。黄老汉见他们走远了,才感叹出声:“真是小姐啊,没事来采菊花,在家多纺两尺线,还能还钱呢。”以黄老汉的见识,认为这样浪费光阴就是很奢侈的小姐行为了。
李姝和慧娘见到路边的小菊花,欢快地奔了过去。
秋意浓,路两边有杂草,有落叶,小菊花在其间分外亮眼。阳光正好,照在李姝的旧衣上,似乎平添了一丝温馨。赵世简看的怔怔的,他想起了二人在梦里一起看花看草的场景,可不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么。唯一不同的是,二人不再手拉手,旁边还多了个慧娘。
“姐姐,咱们早该来的,这花儿长得真可爱。”慧娘才不知道她二哥满脑子都在冒坏水,她极少出来,今儿高兴坏了。
“咱们只采路边的,莫走远了。”
两个小女娘开始低头掐花儿,李姝和慧娘平日在家从不做粗活,都养得十指纤纤,还没掐两朵花,手指头就红了。
赵世简见二人手都红了,忙道:“还是用剪子剪吧。”
李姝拿出剪子,递给赵世简一把,跟慧娘说,“慧娘,咱两用一把吧,来,你捏着花头,我来剪。”慧娘照做了。
一朵朵漂亮的小菊花,很快把篮子底铺满了。
李姝一边剪花一边和兄妹二人说话,“二哥,你近来读书累不累?”
赵世简道:“还能受得住,你前儿说学做鞋,学的如何了?”
李姝不好意思道:“还差一把火候呢,等我技艺好了,给你和慧娘一人做一双。现下还不行,穿出去了人家笑话。”
慧娘接话道:“姐姐比我强多了,我还没学过呢。”
李姝看慧娘就如同看上辈子的小孙女一样,温声笑道:“你还小呢,不急。这花儿明儿晒好了,你们拿一些回去,我看医书上说,菊花茶喝了对身子好。”
赵世简道:“妹妹还看医书?比我强多了。”
李姝假装惋惜道:“那可不,可惜女人不能参加科举,要不然,说不得我也能考个状元哩。”
兄妹二人都笑了。路边的行人见三个孩子在这里采花,偶尔被他们的笑声吸引,往这边看两眼。
三人一边说笑一边采菊花,过了总有大半个时辰,篮子都快装满了。赵世简见午饭时间都过了,忙对二人道:“咱们回去吧,这些也够喝一阵了。”
李姝和慧娘都同意了。
黄老汉见他们回来了,笑道:“哥儿姐儿采了多少花?我老汉还以为这花儿就是杂草呢,没想到还能当茶喝。”
赵世简拱手道:“劳您久侯了。”
待三人坐上了车,黄老汉一声鞭响,骡车开始往回走。
到了李家门口,还没下车,肖氏听见车响,忙带着刘妈妈一起出来了。
黄老汉道:“李太太好,老汉把哥儿姐儿们都平安带回来了。”
肖氏笑道:“劳烦您了,进屋喝杯茶吧。”
黄老汉客气道:“多谢太太,只是老汉下午还约了别家的活儿呢,只能辜负太太的美意了。”
肖氏问了车资,停过黄老汉报数后,把来回的车前给了刘妈妈,刘妈妈递给黄老汉。黄老汉一看,多了10文钱,忙道谢:“太太仁慈,老汉谢过太太打赏。”
肖氏道:“您客气了,谢您帮我照看几个孩子呢。”
黄老汉见三人下车了,跟肖氏拱手道别。
肖氏把三个孩子带进来,吩咐刘妈妈把中午留的饭拿出来、戚妈妈打两盆热水,哥儿姐儿们洗洗脸再吃饭。
待洗过脸,李姝带着慧娘回房,把衣服换了,又把头发重新梳了,给慧娘戴上了她的小珠花。等姑嫂二人出了房门,发现赵世简也换过衣服了,坐在桌子旁边,等着她们一起来吃饭。
李泗新吃过饭出门去了,张氏笑眯眯看着他们三个道:“怎么样,好不好玩?”
慧娘眼睛亮晶晶的,“李阿奶,我们采了好多花呢。”
张氏笑道:“好,好,明儿我让你姐姐把花晒了,给你送些去,头一回喝自己采的花茶,滋味定是不错。”
慧娘笑道:“我还想跟姐姐学怎么做花茶呢。”
张氏摸摸她的头,道:“我让你姐姐吃过饭教你,你带些花回去自己做。先吃饭吧,看饿坏了。刘家的,给孩子们把汤端来。”
“哎,就来了,老太太”,刘妈妈在外面应声到。
李姝陪着兄妹二人吃过饭,又带着慧娘午休了一会。等睡醒了,李姝把晒花茶的法子告诉了慧娘,又要分给她一半菊花。
慧娘怕自己做不好,只带走一小部分花。赵世简见她二人说好了话,才带着妹妹一起回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秋天去郊外玩,感觉最好了~~
求看过的小可爱们收藏~感谢在2019…11…13 14:04:52~2019…11…14 13:33: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蓓妖妖、云景光华、一番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7章 怼婉娘王府探亲
李姝的菊花茶刚晒好; 齐王府来人; 通知李家女眷可以上门探亲。
肖氏和张氏商量,哪些人去探亲。
张氏想了想道:“我年级大了,反应慢; 就不去了。你大嫂要照顾大郎媳妇; 也不去了。王府里人多,丽娘老实,头一回还是别去了。你带着姝娘去吧,她机灵一些。”
九月二十八日这一天,李姝起了个大老早。肖氏再三查看她的衣着,见她穿着一身浅紫色的衣裙; 头上只戴了两朵珠花,其他并无任何饰品。
肖氏点点头; “这样就很好。”肖氏怕去了给豆娘惹麻烦,只求低调。肖氏自己也穿了件淡蓝色的袍子; 头上只插了一根赤金簪子。她原想插银簪子的,又怕别人笑话豆娘娘家穷的连金簪子都没有。
母女二人带着一些给豆娘的礼物; 雇车到了齐王府,根据之前王府来人的交代,肖氏带着李姝走的西侧门。说明了来意,看门的人说道:“等着吧,我进去问问。”
母女二人等了大半个时辰,中途肖氏有些着急,李姝安慰她:“阿娘莫急; 姐姐要服侍王妃娘娘呢,完了还要吃早饭,咱们来的早,多等一时也是无妨的。”
等到快中午,终于来了个穿着得体的婆子问:“哪位是李姨娘的家人?”
肖氏母女忙起身,婆子行了个礼道:“太太好,姐儿好,姨娘着我来接二位进去,请二位跟我走吧。”
肖氏忙道:“多谢妈妈了!”又往婆子手里赛了个银角子,请婆子喝茶。婆子笑了,态度愈发和善,带着母女二人七绕八绕,到了一处小院子。
还没进院子,就见豆娘迎了出来。母女三人有一年多没见面了,彼此见到了,还未来得及行礼,肖氏和豆娘都红了眼眶。
肖氏见豆娘又长高了,容貌愈发出色。王府吃穿用度样样是上等,把豆娘养的愈加水灵。豆娘虽穿的不甚华丽,但身上的料子李姝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按品级,豆娘比肖氏还高。肖氏要给豆娘行礼,豆娘不让。
肖氏拍拍她的手:“王府人多眼杂,咱们还是按规矩来,错不了。”说罢,屈膝行礼道:“妾李肖氏见过姨娘。”李姝也跟在后面行礼。
豆娘一只手拉一个,把她们两个都拉起来了。然后立刻给肖氏行礼,口喊阿娘。
母女三个行过礼,分宾主坐了。
肖氏来的时候就看过了,豆娘住的这个院子,大小和李家差不多,只房屋没有那么多。她一个姨娘,身边只有三五个服侍的人,想来也不用那么大的屋子。
肖氏忖度着问,“在王府里,可有人为难你?”
豆娘笑道:“阿娘放心,女儿不争不抢,只用心服侍娘娘,其他侧妃和姨娘们,也犯不着为难我。”
肖氏看向豆娘的肚子,又看了眼旁边站着的侍女,没开口。
豆娘见肖氏放不开,打发侍女出去了,并嘱咐她:“琼枝,你去告诉娘娘,我娘家人来了,看娘娘什么时候方便,我带着家里人去给娘娘请安。”侍女出去了。
肖氏见人走了,才问道:“可有好消息了?”
豆娘知道肖氏的意思,向她解释道:“阿娘,我不过是个姨娘,娘娘还没有嫡子呢,况且,上面还有两个侧妃娘娘,我且得守着本分。”
肖氏道:“也对,你还小呢,身子骨都没长好,过早生育也不好。”
李姝在一边插话,“大姐姐,你有什么需要我们帮你做的吗?”
豆娘向她招招手,李姝走到她面前。豆娘摸摸她的脸,“三妹妹又长高了,也更好看了。阿娘,妹妹的亲事定了吗?”
肖氏笑道:“定了,赵家送了厚厚的聘礼,简哥儿见天的上门,今儿给你妹妹买朵花,明儿又买一包点心。丽娘也定了亲,说的是你阿爹原来的同僚,方大人家的二郎。”
豆娘笑道:“那感情好呢,简哥儿是个好孩子。方二郎我没见过,听阿爹说方大人人品好,可见儿子也是不差的。二妹妹就是腼腆了些,阿娘以后带她来我这里玩。我给两个妹妹备了些嫁妆呢。”
肖氏忙道:“家里没帮上你的忙,哪里还能要你的东西。”
豆娘小声道:“阿娘不用跟我客气,当初阿娘给我的那些银票,在宫里也派上了用场,若不然,女儿也不一定能得选。再者,不怕阿娘笑话,女儿整日服侍王妃娘娘,从不往王爷身边凑,娘娘见女儿识趣,三天两头的赏女儿东西。王府里吃的穿的戴的,样样都有,女儿要那多东西作甚呢,还不如与给妹妹们,她们穿的好看了,以后夫妻恩爱,我也高兴。”
肖氏眼眶红了,“你年纪轻轻的,长得又不难看,不用刻意避着王爷。”
豆娘沉默了一下,又道:“阿娘,女儿如今吃穿用度样样都好,娘娘又疼我,女儿很满足了。至于其他的,女儿早就看开了。何苦跟那几个似的,整日不掂量自己的身份,还想跟娘娘别苗头,能有个什么好。”
肖氏知道她被杨家伤狠了,不愿意再挂念男女之情。她也不好劝,只能慢慢来。
李姝从豆娘的几句话中,想象出了王府里一堆女人整日争宠的场面。李姝也认为豆娘的选择很好,这古代三妻四妾的种马男哪里靠得住,还不如靠着王妃,得些实惠。等过个三五年,王妃生了三两个嫡子了,豆娘再生个孩子傍身,比什么都强。
豆娘见场面冷了,又道:“阿爷阿奶身体可好?二郎读书怎么样了?三郎还淘气吗?阿爹在衙门没人为难他吧?”
肖氏笑道:“你阿爹在衙门用心当差,别人也找不出什么错。你阿爷阿奶硬朗着呢,二郎和简哥儿整日苦读,发誓要在科举上有所成就。三郎也不小了,你阿爹预备秋天送他去学堂。”
豆娘笑道:“这样就很好。”
李姝把带的礼物拿了出来,“大姐姐,王府里样样都好,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都是自己做的,姐姐留着,能用就用,不能用的做个念想。”
“这是我前几天和慧娘去郊外采的野菊花,晒干了当茶喝,给大姐姐带了些,你尝尝味道。这是二姐姐给你绣的两块帕子,这是大嫂编的两个络子,这是阿娘做的点心。。。。。。”
李姝一样样拿了出来,豆娘一边笑着一边眼眶就红了。
肖氏忙劝她,“你莫要多想,以后要是娘娘允许了,你就打发人去叫我们,我们就来看看你。”
豆娘笑:“阿娘说的是。”
母女三个正说这话,门外有人回禀:“姨娘。”
豆娘道:“进来。”
来人还是琼枝,她屈膝行了个礼,道:“奴婢去回禀娘娘,娘娘听说姨娘娘家人来了,特意吩咐厨房给姨娘备了席面。娘娘还说,让太太姐儿吃过了饭,姨娘再带着她们一起过去说话。”
豆娘起身行礼道:“多谢娘娘厚爱。”肖氏母女见豆娘起来了,也站起来行礼。李姝一边行礼一边暗自咂舌,这大户人家规矩真多啊。
传过了话,几人坐下了。豆娘吩咐琼珠,“你去把我柜子里那个雕莲花的匣子拿过来。”
琼枝去了,一时拿了个匣子过来。
豆娘打开匣子,看向肖氏和李姝,“这里面是我给两位妹妹备的嫁妆,一人两根金簪,两支金戒指,一对金镯子,还有两幅金耳环,另外一人添50两银子。现下就这些,布匹什么的,放久了就坏了,等妹妹们出阁的时候,我再给添。”
肖氏见那些金首饰都是新的,成色很好,簪子上还镶嵌了宝石,镯子是赤金的,虽没镶嵌宝石,却看起来就压手。
肖氏忙道:“姨娘,家里没给你预备什么,怎么能要你的东西。你在王府里,哪样不要钱。过些年有了小殿下们,姨娘也要花钱的。”
豆娘笑道:“阿娘别跟我客气,我还留有呢。再说了,娘娘待我好,以后还能亏待了我。这是我给妹妹们的,妹妹们有了像样的嫁妆,到哪里都不怕婆家人欺压。”
琼枝也劝道:“太太莫不如接下了,我们姨娘整日说,太太和姐儿们对姨娘好,这些东西都是死的,能全了姨娘和太太的情分,才是它们的造化呢。”
豆娘笑道:“偏你会说话。”
琼枝笑嘻嘻道:“奴婢会说话,姨娘要如何赏我。”
豆娘笑道:“赏你明儿回家一趟,歇一天。”
琼枝忙屈膝,“多谢姨娘,奴婢今儿定把太太和姐儿伺候的好好的。”
肖氏见状也不好说什么,吩咐李姝,“快谢过你大姐姐。”
母女三人说了半个时辰的话,厨房的席面来了,一大桌子菜,荤素加起来十几样。豆娘略动了两筷子,她不停地给肖氏和李姝夹菜,李姝毫不客气,给什么吃什么。
吃过饭,豆娘带着母女二人去了正院。走前,豆娘嘱咐二人,“到了正院,阿娘和妹妹不要多说,也不要多看,一切看我的神色。”母女二人忙应了。说罢,三人带着几个仆从一起往正院去。
还没到正院,又遇到了另外一行人。肖氏和李姝按照豆娘吩咐的,低下头不乱看。
对方打头的女子笑道:“姐姐这是去哪里?咦,这两位是?”
豆娘笑道:“这是我阿娘和我妹妹,阿娘,这是王姨娘。”
肖氏忙带着李姝行礼,“见过王姨娘。”
王姨娘吃惊道:“不是听说姐姐家只有个弟弟,什么时候还有妹妹了?”
豆娘又笑道:“妹妹可是糊涂了,我是李家女,李家二房二子三女,我有妹妹有什么稀奇的。”
王姨娘捂嘴笑道:“看我,又忘记姐姐姓李不姓文了。”
豆娘道:“妹妹忘了没关系的,只要殿下和娘娘没忘,我怕什么呢。”说罢,她带着肖氏母女一起走了,连告别都没有。
待走远了,李姝道:“这个王姨娘到会挑拨,姐姐可别上她的当。姐姐要是姓文,就没有参选资格,那就是欺君了。”
豆娘笑道:“我晓得,妹妹不用担心我。”
肖氏忧心忡忡,“会不会有人拿这个为难你?我和你阿爹要不要去文家看看?”
豆娘笑道:“阿娘,当日文家写过过继文书的,阿娘不要在意。文家阿爹日子还过得去,若是真过不去了,女儿也不会袖手旁观的,不然,又要被人诟病了。阿娘可认得那王姨娘是谁?”
李姝道:“看着有些眼熟。”
豆娘笑:“她是大舅同僚家的女儿,那个叫王婉娘的。”
肖氏惊道:“怎地她也在这里?”
豆娘道:“她是近日才来的。”
肖氏感叹道:“原来看她,不是这样的啊。”
豆娘笑笑没说话,旁边跟着的婆子说道:“哎哟,我的好太太。以前是以前,如今身份不一样了,肯定会变的。况且,人家如今正得宠,见我们姨娘比她长得好,可不就常挤兑我们姨娘。多亏了娘娘仁慈,疼爱我们姨娘。”
说话间,到了正院,母女三人止住了声音。
大门外的婆子见识她,放行了。到了二门,豆娘向看门的丫头道:“豆蔻姐姐,我带着家里人来给娘娘请安,娘娘可歇下了?”
豆蔻笑道,“娘娘刚用过饭,还没歇呢,可巧姨娘就来了,姨娘快进去吧。”
豆娘带着二人进去了,到了正房厅堂里,豆娘先行礼:“婢妾见过娘娘,谢娘娘晌午赏的席面。”
坐在首位的衣着华丽的年轻女笑道:“这是你家里人?”
二人忙上前见礼,齐王妃笑道:“听说太太家里也是做官的?到我这里不用太客气,李姨娘见天长在我这里,都是太太教的好。”
肖氏忙道:“娘娘仁慈,姨娘能有今日,全赖娘娘关照。”
齐王妃知道肖氏二人拘束,说了几句后,就道:“听说太太家里两个姐儿定亲了,我这里也有些添妆,欣桐。”
旁边的侍女进里间去了,肖氏忙看向豆娘,豆娘屈膝给王妃行李,“多谢娘娘关爱,我妹妹们定亲,不过是小事情,倒劳动娘娘过问。”
齐王妃道:“些许小事,不用放在心上。”说罢,她有些困顿的样子。
待欣桐拿出添妆,齐王妃道:“这里几样小东西,太太拿回去给姐儿们戴。”
肖氏忙带着李姝行礼道谢。
一翻客套后,豆娘忙道:“婢妾先回去,娘娘歇会子吧。”
齐王妃点了点头,豆娘就带着母女二人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19…11…14 13:33:08~2019…11…15 22:47: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干掉这碗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8章 喜登科大闹灵堂
时间过得飞快; 从齐王府回来后; 李家人没得到传唤,就再没上过门。
转瞬又到了第二年四月,李承业和赵世简又要下场了。这次; 是实打实去考试; 不再是试水。
李家氛围开始紧张起来,肖氏带着李姝一遍遍检查儿子和女婿入场需要用的东西。吴氏在家里,按照肖氏的要求,给小儿子做一些考场上允许带的吃食。
经过这一年的苦读,二人感觉实力有所上升,但也不敢说一定会中。
李姝已经于年前就学会了做鞋; 自出师后,她给家里人挨个做鞋; 给赵家的年礼里,公婆、赵世简和慧娘各一双鞋。
此次郎舅二人一起下场; 李姝还给他们一人做了个喜登科的荷包。
到了下场那一天,李穆川和赵书良都请假亲自把儿子送去考场。经过四轮的辛苦鏖战; 郎舅二人又如同脱了层皮一样出来了。
回到家后,二人得到了家里人的精心照顾。赵世崇见弟弟考了几年还没捞到个秀才,跟吴氏叨叨:“考个科举这么费劲,就二郎那个傻样子,要考到何年何月哟。”
吴氏骂他:“你倒是聪明,你去给我考个状元回来。”
赵世简去李家,李姝不问他考试结果; 就和他说说吃喝玩乐的事儿,等待放榜的人压力大,她也是经历过的。
过了一些日子,到了放榜日,二人兴匆匆去,高高兴兴回来。张氏见李承业一脸喜气地回来,抚掌到:“可见是中了!”
李承业高兴道:“阿奶,孙儿不辱使命,总算没落榜,中了三十五名。”
张氏等人都高兴,肖氏问道:“简哥儿中了吗?”
李承业不好意思地挠头,“中了,比儿子名次还靠前,二十七名。”
肖氏笑道:“能中都是好孩子。你们才多大,如今就是童生了。”
刘婆子等人忙上前恭喜:“恭喜老太太,恭喜太太,好事成双了!”
很快,衙门报喜的人上门,肖氏给了厚厚的喜钱。
与此同时,吴氏更高兴,一边发喜钱,一边嘱咐费婆子今儿多买些菜,夜里一家人好好庆贺一翻。
再说李家,英娘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即将临产。胡氏不放心,又上门了。
郑氏接待了她。
听说李承业中了童生,胡氏的心思立即活络起来。
她笑道:“她姑,英娘的妹妹还没说人家呢,你家二郎这样出息,我看着就喜欢,不如帮我带个话,问问她二婶看不看得上我家二丫头?”
郑氏浅笑道:“嫂子,这事儿我可做不得主。”
胡氏不甘心道:“她姑,你就帮我问一句,好不好的,都是实在亲戚,单看英娘,她妹妹还能差了。”
郑氏知道她不会死心,抽空就给肖氏递话。
肖氏委婉道:“大嫂,二郎的亲事,还是等他过了院试再说吧,这也是他阿爹的意思。”
郑氏得了准话,在胡氏走的时候就告诉了她。
胡氏心里不得劲,尴尬笑道:“我还道姐妹做妯娌,亲上加亲呢。”
郑氏皮笑肉不笑回她:“看嫂子说的,咱们郑家的女娘,又不是说不上亲,倒不用都往李家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