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推谁不是推呢,老赵办差事得力,有眼色,会来事,家里儿媳妇和东宫有亲。良媛娘娘若是这回能顺利生下皇嗣,以后少不得封嫔封妃,现下搞好了关系,说不得将来就能用上这关系。
  七品是个坎,在这偌大的京城,如果不够正七品,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官。
  赵世崇的升迁对他本人来说,更是质的变化。他一个大头兵,无品无级,忽然跨越好几级得了个九品,可把他和孙氏高兴坏了。
  赵家父子同时升官,赵氏族人都跟着高兴,一并劝赵书良摆酒庆贺。赵书良也不谦虚,但小儿子成婚在即,同时办两场喜酒,家里实在是忙不开,干脆两件事并到一起办。
  事情有变,赵书良又秤出银子,交给孙氏,让她多预备几桌酒席。
  打发了孙氏,赵书良把小儿子叫到房里。
  赵世简疑惑,阿爹要跟他说什么秘密不成?
  哪知赵书良二话不说,直接给了他两张一百两的银票。
  赵世简吃惊道,“阿爹,作甚给儿子钱?”
  赵书良低声道,“这不是给你的。你拿这钱,一半去给你媳妇买几件像样的首饰,另一半,给她当私房钱。”
  赵世简犹豫了,既然是给姝娘的,他到没理由拒绝,但若嫂子知道了,岂不要闹?
  赵书良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笑道,“我和你大哥这回能升,多少也沾了李家的光。李家不图我们什么,咱们也不能黑不提白不提的,只能给你媳妇买些首饰。你放心,我跟你大哥说了,你嫂子不会闹的。”
  赵世简这才接了银子。
  赵世崇知道这事儿后,不光没反对,还要再添加一些。赵书良拦住了,“我给钱让老二去买,合情合理,你给钱不像样,你只要管住你媳妇别闹就可以了。”
  赵世崇讪讪道,“阿爹取笑儿子,我明儿让煦哥儿她娘去打根金钗,弟妹进门了,算我们的见面礼。”
  赵书良当时点点头,“那是你们兄弟妯娌之间的事情,我不管。”
  这头赵世简接了钱,也发愁,要买什么给姝娘呢?
  赵书良听慧娘说了后,吃饭的时候笑话他,“买金镯子就是了,捡那粗的、足金的挑两对,一百两银子尽够了。”
  赵家人都笑了。
  赵世简自然不会笨到全部买金镯子,但钟爱金镯子的赵举人,去银楼仔细挑了一对一指宽刻云纹的赤金镯子,外加金钗步摇之类,把一百两银子花个精光。
  买过镯子,他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去了李家。
  当着肖氏和严氏的面,他把一堆金首饰倒在李姝面前,李姝看的眼冒金星,肖氏婆媳二人看的目瞪口呆。
  肖氏客气道,“简哥儿,如何又买这么多金首饰给姝娘?”
  赵世简也不瞒着她们,“我阿爹给了我二百两银子,让我给姝娘买一百两银子的首饰,剩下的一百两,给姝娘做私房钱。”
  肖氏隐隐约约知道一些缘由,赵家确实沾了李家的光,但都是亲家,李家也不能说什么。如今赵家愿意贴补女儿,她自然只有高兴的。
  赵世简把剩下的一百两银票塞到李姝手里,李姝一摸,不对,里头还夹了东西。
  赵世简冲她挤挤眼,肖氏婆媳二人假装看不见,一起在那里欣赏金首饰。
  李姝会心一笑,把银票塞到怀里,“谢谢大爷和二哥,我却之不恭了。”
  等赵世简走了,李姝回西厢房后发现,一百两银票里面还夹杂着几张面额较小的银票,十两、五两和二两的都有,合起来也有二三十两。
  那几张银票有些旧了,李姝一看就知道,定是这傻小子的私房钱。
  李姝摸了摸那几张陈旧的银票,眼眶有些湿润,她感觉自己手里拿的不是银票,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作者有话要说:  工作日头一天,二合一大长更,小可爱们惊喜不惊喜?
  …………………………………………………………………………
  如果感动的话,给我的新坑《卖油娘与豆腐郎》一个收藏哟,爱你们~
  感谢在2019…12…12 17:06:21~2019…12…13 13:44: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落落 10瓶;静悄悄 6瓶;杏花天影、舟洲昼 5瓶;Amanda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1章 强按头大房赔礼
  四月底; 李姝进入了婚前最悠闲的阶段。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她只需要安静地等待五月初九这一天的到来。
  肖氏近来越发忙碌; 小女儿即将出阁; 她想把婚事办得体体面面的; 就需要操更多的心。
  不巧的是,严氏即将要临产。一边是待产的儿媳妇,一边是待嫁的女儿; 肖氏哪一边都要用心看顾。原本大房全娘可以帮忙,不巧的是她也有了身子; 肖氏自然不能再开这个口。
  就在肖氏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的时候,刚刚搬家后的丽娘主动上门给肖氏分担责任。
  是的,丽娘苦等了几个月; 终于搬出去独自居住了。
  方太太此前说年后就分家,但正月不兴分家。二月里; 方太太又病了一场,丽娘更不能在此时提分家了。丽娘不急,她稳稳地坐着; 倒是方大奶奶惦记着分家后的钱和管家权,整日伸长了脖子盼着。
  直挨到三月底; 方太太好像终于想起有分家这件事儿一样。
  方太太把自己娘家人、方家族老们、方大奶奶娘家人和李家人都请了去,预备按照当下的规矩,长子得宅子和一部分银子,次子得稍微多一些银子的分法。
  李穆川和李承业亲自去了方家,方太太把分家方案甩出来后; 方太太娘家、方家族老都不反对,方大奶奶娘家人就更满意了。
  李穆川不发话,李承业见方太太要把金锁的事儿糊弄过去,心下不喜,直接问方大郎,“方大哥,大嫂子和我妹妹呢?”
  有方家人回话,“分家是男人家的事儿,若不是大郎他爹不在了,大郎他娘也是不用来的。”
  李承业沉着脸,“我妹妹和外甥女受了委屈,你们方家就预备这样盖过去吗?”
  李穆川呵斥他,“休得胡言!”
  李承业直接站了起来,“阿爹,方大奶奶敢把外甥女的金锁偷了去换成金钗插自己头上,我若一句话不说,还算是二妹妹的娘家人吗?二妹妹老实,方家就让她把这委屈往肚子里咽,阿爹答应,儿子不答应。”
  方大奶奶娘家人懵了,李家人怎地如此无礼,张嘴就污蔑人偷东西?
  方大奶奶的弟弟立刻大声说道,“李举人说的什么话?怎能这样污蔑我姐姐的名声!”
  李承业斜眼看了他一眼,根本不理他,直接看向方大郎,“我只问方大哥,你预备如何处置方大奶奶?我李家等了几个月,也没等到你方家有任何答复。怎么,方大哥难道是觉得我妹妹不如方大奶奶尊贵,欺负一下也就欺负了,还想翻天不成?”
  方大郎立刻起身,给李穆川跪下,“叔父,是我教妻无方,让弟妹和侄女受委屈了,还请叔父看在我们两家通家之好的份上,给大哥儿他娘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说罢,他给李穆川磕了个头。
  李穆川扶起了他,叹了口气,“丽娘到方家,若她做得不对,你们尽管教导。出了这样的事儿,你婶子心里很是担忧。报官是二郎的气话,但若无惩戒,以后恐会再犯。”
  旁边三方人听傻了眼,这究竟是出了何时?
  方太太眼见捂不住了,只得把事情照实说了。
  方太太娘家人不置可否,他们来的目的是确保方太太本人的利益不受损伤,两个外甥媳妇之间的矛盾,他们不便掺和。
  方家族老听得有偷盗之事,且是亲大娘偷侄女的金锁去打金钗,有古板的气得嚷嚷着要休弃这等不贤良的妇人,莫使方家人蒙羞。
  方大奶奶娘家人听到后,顿时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方大奶奶的弟弟忙拱手道,“家门不幸,愧对诸位,还请给她一个机会改过自新,其余认打认罚,我家里无一句怨言。”
  说罢,方大奶奶的娘家人就回去了。
  方大郎把方大奶奶叫到了正堂,方太太要把丽娘也叫来。
  李承业拦住了,“二妹妹带着孩子呢,惊扰她做甚。妹妹胆子小,这一屋子外男,没得吓着她,她又无过错。”
  方家人一听,好家伙,李家这个公子可不是好惹的。
  方大奶奶战战兢兢地到了正堂,见一屋子人都盯着她,自己娘家人也走了,心里知道事情败露,进门后立刻就跪下,一边哭一边求,“都是我的错,我吃了屎了,干出这没王法没人伦的混账事情。还请诸位长辈给我一个机会,我以后定孝顺婆母,友爱兄弟妯娌,把大姐儿当我亲生的一样疼。”
  说完,她发现丽娘不在,挣扎着起来后往外走,“弟妹,弟妹,我给你磕头赔罪,求你谅解我的一时糊涂。”
  李承业大声呵斥道,“你回来!”
  方大奶奶被他一声高声吓得懵了,只得又回来了。
  李承业嗤笑了一声,“大奶奶何必要去找我妹妹,你是她大嫂,你给她磕头,难道是想折她的寿?”
  方大奶奶讷讷道,“我是真心的。”
  李承业不管她真心不真心,今儿必然要给大房个教训!
  他回头看向方大郎,“不知方大哥要如何安抚我妹妹和外甥女?”
  方大郎咬了咬牙,“等分了家,二弟直接搬出去住,我这里给二弟准备三百两银子,算是我做大哥给弟弟的安家费!”
  方大奶奶嗷的一嗓子叫出来了,“三百两?你说的什么屁话?分家才分了多少?”
  是的,方大郎分家除了得了这栋宅子,另外拢共只得了四百多两银子,这一下子去了一大半,直接是把方大奶奶的心挖走了!
  方大郎瞪了她一眼,“你给我住嘴!”
  李承业笑了笑,“方大哥果然是个公证人!”
  方家族人心里直骂,好话歹话都叫你说了!
  方太太不管,其余人没意见,方大郎把刚分来的银子划拉出三百两给方二郎。
  方二郎正要拒绝,李承业开口了,“二郎,你接着,这不是给你的,你无权替丽娘和我李家拒绝。”
  方二郎只得接下了。
  李承业不管方大奶奶要吃人一样的眼神,对她说道,“大奶奶不是要道歉吗?丽娘受不起你的礼,我阿爹在这里呢,他受得起!”
  方大奶奶原以为哭一哭求一求就过去了,哪知一下子让她失去了三百两银子,正恨得要吃人,哪里还会道歉!
  方太太看李家今日一副来找事儿的样子,知道不能善了,也不再装菩萨。
  “老大媳妇,给你李叔父磕头赔罪!”
  方大奶奶梗着脖子不愿低头,她觉得自己已经赔了银子了,还让我磕头,想都别想!
  李承业笑了笑,“原来方大奶奶竟然是个有骨气的人,真让我刮目相看!我阿爹今儿没穿官服,不配您磕头,想来只有公堂上的大老爷才配您的头!”
  方家族老听出了他的意思,这事儿要捅出去,丢的是方家的脸,立刻有族老呵斥道,“此等不贤良的妇人,莫要与她啰嗦,大郎,取纸笔来,我替你写休书!”
  方大奶奶听到休书二字,顿时像被人抽掉了脊梁骨一样萎顿下来,她看一眼方大郎,乞求他能替自己说话。
  方大郎闭了闭眼睛,“你好生认错,以后咱们还是一家人。”
  方大奶奶终于有些真的害怕了,在李承业的目光下,她端了杯茶走到李穆川面前,跪下后把茶呈上,“都是我的错,请李叔父原谅,我以后定然都改了,和弟妹和睦相处。”
  说罢,把茶水递到头顶,俯下身磕了个头。
  李穆川不管放大奶奶眼里的愤恨和不甘,接了她的茶,“愿大奶奶真心悔过,以后你们妯娌和睦,一起孝顺婆母。”
  在李承业的强势压力下,方家分家,丽娘既得了实惠又得了面子。
  方家人想悄没声息把这事儿盖过去,也得看我娘家人答应不答应。
  好在李家人只是让方大奶奶磕头赔罪,且磕头的对象是李穆川而非丽娘,又没有为难方太太和方大郎,故此方二郎也没有怪罪丽娘。
  权当是给大嫂个教训。
  分家后,为了兑现承诺,方大郎亲自给弟弟看了所合适的宅子。
  宅子的位置很合适,一来离方二郎当差的地方近一些,二来离秀水坊也不远,回方家也说不上远,可谓是取尽了地势之宜。
  宅子是一栋小小的四合院,比之文进财的院子小一些。正房面阔三间,没有耳房,东西厢房各有两间,三间倒座房。
  宅子不大不小,住丽娘一家三口和线娘,绰绰有余。中人一口价四百两,没还下价来。
  丽娘分家得了六七百两银子,方大郎给三百,除去买宅子安家,净剩五六百在手里。
  方二郎把家里银钱连同自己的俸禄都交给丽娘保管,只叮嘱她每月给老母亲1两银子养老钱,其余并不管丽娘如何花销。
  丽娘最是个不肯落人话柄的,搬家后第二日,就给了方太太当月的养老银子。
  搬家后,李家人去给丽娘暖了房。
  丽娘两口子住在正房,东西厢房空着,留着放东西。倒座房三间,中间的是门楼,东边是厨房,西边那间给线娘住。
  肖氏看过后,比较满意。宅子虽小,但女儿一小家人住的开。女儿自己当家了,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方家老宅那边,方大奶奶没有等来自己梦想的日子。
  二房走了,所有的家务活都落到了她身上。方大郎深感自家婆娘不靠谱,又把银子和俸禄交给了自家老娘,并给方大奶奶画了个大饼,“等你什么时候不再把你哪张脸看得比大哥儿还重,你再管家吧。为了你娘家那帮穷酸的几句奉承话,你敢偷东西,我怕今儿把家给你,明儿你为了你那不值钱的面子,把家当都搬回娘家去了。”
  不管方大奶奶如何水深火热,李家解决了丽娘的事情后,就一心准备给李姝发嫁。
  如今丽娘自己当家了,见肖氏忙不过来,三天两头就过来帮忙。有她搭把手,肖氏瞬间感觉轻松了许多。
  五月初三那天,赵世简又偷跑来了一趟。
  肖氏等人都吃了一惊,“简哥儿怎地今儿还来了?”
  赵世简不好意思地摸摸头,“我嫂子给我重新归置房屋,我来问问姝娘,东西要如何摆放。”
  肖氏笑了,“姝娘在西厢房呢,你自去问她。”说罢,让玉娘带着他去了。
  赵世简进了西厢房,见李姝正在规整书房的书籍。
  他一进门李姝就发现了,笑道,“怎地今儿来了,让人看见了要笑话我们了。”
  赵世简笑道,“管旁人作甚,我光明正大地来,也是说正事儿的。”
  李姝斜眼看他,“把你的正事儿先放一放,来帮我看看这些书以后要怎么分类,我近来也没规整,都放的乱七八糟的。”
  这些书,都是李姝自己读过的,她预备都带到赵家去。以后自己闲了,也能再看两眼。索性都是些常用书籍,说不上名贵,李家都随她意愿。
  赵世简笑道,“妹妹的书倒不少,不知道的以为妹妹要考状元呢。”
  李姝笑道,“状元我是考不上了,要是有命,说不得能做状元娘子。”
  玉娘在一边吃吃笑了。
  赵世简看玉娘,“玉娘要不要去我家?”
  玉娘忙再次给他行礼,“姑爷,我定然要陪着三娘子一起的。”
  赵世简点了点头,“你服侍你们娘子尽心,等去了赵家,我家里人少,要多辛苦你。”
  玉娘忙屈膝应了,“都是我应该做的。”
  赵世简点点头,不再看她。
  李姝一边整理书籍一边问他,“你来有什么正经事?”
  赵世简摸摸头,“我房间里如今都空落落的,全指望妹妹带两家家伙什过去,不然我连睡的地方都没有了。”
  李家前儿去赵家量了房屋尺寸,根据家里给李姝预备的家具大小,提前设计好,各色家具要如何摆放,实在有不合适的尺寸,及早调换,免得以后放不下。
  孙氏把赵世简房里的那些旧家具全扔到倒座房库房里去了,就给他留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就这两样,等新娘子陪嫁抬过去了,也要一并换掉。
  到时候,整个新房里,全部换上新娘子的陪嫁,清一色的新家具,看着又体面又气派。
  赵世简晚上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欣喜地搓搓手,等姝娘来了,这屋子里又是满满当当的了。想到这里,他心里又如同吃了蜜一样甜,巴不得明儿就到正日子,然后数年过来和她一起过小日子。
  尺寸也量过了,家具要如何摆放,李家人心里都有数。如今赵世简找这个理由,无非是遮掩遮掩,李家人心里都觉得好笑,但谁也不曾去戳破他。
  孙氏近来忙碌得一个头有两个头大,给小叔子操办婚礼的过程中,孙氏历练得越发老道,也越来越有当家奶奶的气派。
  赵家父子见她如今有模有样,也愿意相信她。她毕竟是长子长媳,吴氏不在了,小叔子小姑子的婚事,交给她操办,说出去也合情合理。倘若给了旁人操办,一来不方便,二来外人不免揣测,日子久了,兄弟不和的名声必然会传出去。
  孙氏为了煦哥儿,如今很是自律。她没有得力的娘家,丈夫官职也低,如果她们夫妇二人再不争气,煦哥儿以后可怎么办呢。
  她把小叔子小姑子和弟媳妇照顾好了,有这香火情,一来公爹更看中她,二来以后有事相求也好开口。总不能凭白一张嘴,就让叔叔婶婶并姑姑姑父们帮衬煦哥儿吧,那也忒不讲究了。
  昔日好胜心强的孙氏,为了生儿子能豁出去脸面。如今为了儿子以后能得叔叔婶婶及姑姑姑父的照顾,又能舍下身段,万事向赵家大房大娘余氏看齐,力争要做个让家里人信服的大嫂。
  赵世简在李家厮混了大半天,肖氏见他总赖在这里不像个样子,吃过中饭,让他在前院略睡了一会子,就把他撵回来了。
  孙氏见他今儿回来的早,笑道,“二叔既回来的早,再帮我写几张帖子。”
  赵世简成婚,同族不用下帖子,家家户户必定要来。但赵家父子的同僚、赵世简的同窗,还有吴氏娘家、孙氏娘家及赵老太太娘家,这几方宾客都是需要赵家一一下帖子的。
  因赵书良父子才升了官,新结识了一干同僚,家里这样大的喜事,自然要另外给对方新下请帖,方便以后长长久久地走动起来。
  孙氏不认得几个字,见小叔子回来了,及时抓了他的壮丁。
  赵世简写帖子的时候,与孙氏商量道,“嫂子,您看咱们家可要添两个小厮?阿爹如今也是正七品了,哥哥大小也有个官位,他们出去了,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家里一个小厮都没有,出去送个帖子,还要我们自己去。若以前也就罢了,如今咱们也不能一点排场都不讲究。”
  孙氏见小叔子说要买人,她不好大咧咧直接说好,犹豫着说道,“你哥哥那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若给他配个小厮,说出去都笑掉人的大牙。倒是阿爹,等闲出门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确实看着不大合适。二叔如今也是举人了,身边连也不能没个书童。请同科一起喝酒做文章,还要二叔亲自去送帖子,看着哪里像个举人。”
  赵世简一边写一边道,“既然嫂子不反对,夜里咱们跟阿爹说一说,看阿爹的意思。”
  家里添人,对孙氏来说又不是坏事,她肯定不会反对。但赵世简一个人去说,显得他想要书童似的。如今他虽说中了举人,身上又没个差事,全靠阿爹养着,还张口要人,也太不像话。
  赵世简今儿在李家看到玉娘,想起姝娘可能会陪嫁丫头。但姝娘在李家用惯了小厮,来了赵家,要出门买个东西或去传个话,若把玉娘打发走了,她身边又没个人,总是不便宜。不若家里买两个小厮,家里人一起用。
  想到赵书良一个人养着兄妹二人,赵世简心里又有些愧疚。阿娘走后,阿爹只知道用心当差,日子都是稀里糊涂地过。等自己成了亲,妹妹出了阁,到时候各自都有了小家,就算兄妹三人对阿爹孝顺,阿爹的日子也不可能像阿娘在的时候一样和和美美。
  想到这里,赵世简心里有些难过。等成了亲,他还是赶紧去找份差事做吧,一来可以养活姝娘,二来也能减轻阿爹的负担。
  孙氏不知小叔子心里的想法,以为他在外面看到别人有书童,心里羡慕,又不好意思开口,故而拉上她一起说。
  孙氏心里想笑,就算中了举,也还是个孩子呢。也罢,反正买了人也是大家一起使,只要她不藏私心,一起说就一起说罢。
  夜里,家里人吃过饭,赵世简还没开口,孙氏先提了这个事儿。
  赵书良想了想,“老大媳妇说的有道理,老二,你明儿在家,和你嫂子一起看着买两个年纪小一些的小厮。不要年纪太大的,一来马上就要给他配媳妇,二来忠心不够。挑那十一二岁的,老二你身边留一个,读书人,没个书童怎么能行,看着就寒酸,咱家里也不是养不起。剩下一个,留在家里。我整日在衙门,上官们也没有整天带小厮的,我一个七品小官,就不去打眼了。老大就更别带人了,你一个芝麻绿豆大的武官,大老粗一个,别惹人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