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我的罪过。
罗妈妈继续劝她,“玉娘别生气,今儿小年呢,二奶奶肚子大了,哪里也去不了,今儿就在家里过。晌午我多做几个好菜,你用心服侍奶奶,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玉娘点点头,“辛苦妈妈了,”然后走了。
处理完了家里的事情,新年很快到了。
这个年,李姝哪里都没去,她的肚子已经八个月了,坐车颠的难受,各处亲戚家,只打发赵世简去走动,连年夜饭都是在如意坊吃的,赵书良等人也不介意。
赵世简一个人,去得快回的也快,都知道他家里娘子肚子大了,他不放心,也都没有狠留他。
过完正月十五,赵世简反而不再如年前那样拼命读书,开始把这一年自己的文章拿出来细看,逐一对比,看看有没有不妥的地方。在对比的过程中,他欣喜地发现,自己这一年颇有进步,不论是行文方式还是辞藻,在张主事的指导下,大有改观,且得益于他这一年多的当差生涯,他的文章做的越发有理有据,比那些只知道闷在家里苦读的书生更老辣。
李姝近来日子很不好过,她肚子太大了,走路有些累,夜里睡觉时,翻身都难受,且经常半夜小腿抽筋。
李姝知道自己可能有些缺钙,可她照着自己前世的经验,拼命食补,还是没能避免,且肖氏等人都认为腿抽筋是正常的。
除了这些,她肚皮上开始长花纹了。整个肚皮被撑开了,又痒又胀,难受的很。
为了不影响赵世简的春闱,她大多数时候都默不作声。半夜腿抽筋,她自己把腿伸直,咬牙忍过去。有时候赵世简听见动静,忙起来给她揉一揉。
到了二月份初九,春寒料峭的时刻,赵世简正式去参加会试了。
今年的春天来得迟,考试的时候还有些冷。李姝经验丰富,带着两个丫头,给赵世简备好了考场上能穿的衣服,以及各色不违规的吃食。
为了防止夹带,只能穿单衣,天气太冷了,李姝一口气给他准备了6件单衣。吃食里有可能夹带,故而她都做成极小的块状。笔墨纸砚都是他常用的,考篮也是他自小用到大的。考场用的炭火,李姝准备的都是上好的银丝炭,无尘无烟。
好在赵世简身体好,比一般的书生都抗冻。见了李姝给他准备的六件单衣,他笑了笑,都穿到了身上。
到了考试那一天,贡院门口人山人海,李姝命文崖和墨染一起送赵世简到了考场。到了考场后,赵世简很快找到了李承业,郎舅二人碰头后,相互打了招呼,李承业又问了妹妹两句。
二人正在说话,忽然一个声音传来,“二郎,简兄弟。”
二人同时侧头一看,发现是杨镇。李承业和赵世简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都朝杨镇拱了拱手,“杨大哥。”
都到了这个份上,李家已经不再计较过去的那些事情。三人相互看了看,都笑了,颇有些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
赵世简笑着跟杨镇说道,“杨大哥是上一课的京畿解元,这回定是稳操胜券。”
杨镇也笑了,“二郎蛰伏了一科,定然胸有成竹。简兄弟如今也越发稳重,想来中榜也不在话下了。”
李承业也客气道,“我文章不如你们两个,只得多等一等。原来预备下一科来考,圣上开恩科,我岂能不来。”
杨镇点了点头,“咱们都尽力而为。”
还没等他们寒暄完毕,时间到了。
贡院大门敞开,出来两名同考官,都是翰林学士。
同考官出来后,所有人立刻鸦雀无声。二人点点头,吩咐旁边的衙役开始考前流程。
赵世简随着一众举人一起,大家排好队,逐一进了考场。
进去后,几人一组,轮着进了一间屋子,先是搜身。大伙儿都要脱个精光,让衙役仔细查看。
几个书生都有些扭捏,赵世简一马当先,把自己扒干净,让衙役细细搜索,等查看无误了,快速穿好衣裳。这天这么冷,可不能冻着了。
这边检查人,那边检查随身携带的考篮。笔墨纸砚和吃食,一样不放过。毛笔的笔筒都要打开看看,有些人带的吃食块头稍微大一些,都要掰碎了,看看里面有没有夹带。
等他们检查完毕,一人发三根蜡烛,又有衙役把他带到一间号房门口,开了门,让他进去,他刚进去,外头门就锁上了。
来参加会试的都是举人,大家经验老道,这些流程都经历过了很多遍,故而都面不改色,一一进到号房里头坐好。
赵世简坐好后,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号房位置不算太差,至少不是臭号。若分到茅房门口,那可要哭死了,被活活臭几天,哪里还写得出锦绣文章。
坐下不久,外头衙役开始发试卷。赵世简脑子清醒,思路畅通,很快就写好了一部分。号房比较矮,坐的时间久了,赵世简感觉腿有些发麻,起来走了走,又一不小心磕到了头。
到了晌午,各个号房的举子们开始自己动手做午饭。
赵世简把自己带的小炉子拿出来,放入些炭火,很快升起了炉火。炉火升起了后,他把小锅子摆上去,往里面倒了些清水。水是外头衙役送来的,各个号房分一些。每人都定量,若是不小心打翻了,那可就没有了。
等水烧开了,他把家里带来的饼和咸肉干放一些进去。李姝还给他备了些新鲜菜,一片片都掰开了,撕成小块,够吃个两三天。
很快,饼香肉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飘入空气中,他感觉肚子开始咕噜噜叫唤。赵世简也不用碗了,直接抱着小锅子,大口吃了起来。
这时,只听隔壁有人咕哝,“来考试,还吃肉。”
赵世简顿了一下,继续吃,且吃的声音更响了。
白天很快过去了,到了晚上,号房里忽然冷了起来。小小的号房四处透风,二月的天气异常的冷,到了晚上,手指都有些伸不开。
赵世简点了蜡烛,就着烛光和炭火的温度,继续答卷。
过了许久,他看了看蜡烛的高度,赶紧熄灯睡觉,把炉子也灭了。每个举子只有三根蜡烛,能带的炭火重量也是有限制的,他不能毫无节制的用,后面还有八天时间呢。他搓了搓手脚,躺在号房硬硬的床板上,缩着身子,很快睡着了。
一连九天,共分三场。赵世简窝在号房里,仔细按要求写了各类文章。精打细算,每一口吃的、每一粒炭都不能浪费,直到最后一场结束,他还剩了有两顿饭、一斤多炭火。
出了考场后,饶是赵世简这样身强力壮的人,也感觉有些头重脚轻。号房矮小,在里头蹲了九天,他基本上没直起来过腰。
出来后,所有举子们在大院里集合,直到衙役收齐了所有的考卷,举子们才可以依次出去。
考试时间还没结束,还有人没交卷。
赵世简四处张望,只见杨镇老神在在的站在一干举子中,忙过去打了个招呼。
除了杨镇,赵世简还遇到几个其他相熟的举人,谢举人自然也来了。
见到赵世简,谢举人虽然满脸憔悴,仍旧不忘开玩笑,“赵老弟这回捡便宜了,你身子骨这样壮实,回去睡一觉就好了。哎哟,可怜我这老胳膊老腿的,真是要命了。”
旁边有人笑,“谢举人正当年,如何敢说老呢。”
很快,李承业也出来了。
杨镇知道李承业的天资不够,全靠勤奋,问了一句,“二郎感觉如何?”
李承业回答的很谨慎,“尽力了,看天意吧。”
杨镇点点头,不再说话。
很快,考试时间结束。衙役立刻命令所有举子站立起来,不许再写一个字。然后依次打开号房的门,把一干平日斯文高贵的举人老爷们当做牲口一样从号房里轰出来。
收齐了试卷后,大家依次鱼贯而出。
才出了贡院大门没多久,赵世简就听见文崖的声音,“二爷,二爷,”李承业那边也听见了银宝的声音,杨镇自然也有家里人来接。
三人都有些精疲力尽,各自拱了手,就回家去了。等赵世简到了家门口,天已经快黑了。
赵世简刚进家门,李姝就挺着大肚子迎接了上来。
“官人回来了,定是累坏了,玉娘,墨染,快,把浴桶拿出来,给二爷倒满热水,好好洗个澡。封娘,去厨下看看,饭菜好了没有,让罗妈妈准备好,二爷这边洗过了就要吃了。”
家里几个人立刻忙的团团转。
赵世简摸摸她的肚子,“娘子这几天好不好,它有没有闹?”
李姝笑了,“闹总是会闹得,住的这样挤,胳膊腿儿都伸不开,定然要闹了。”
赵世简听得哈哈大笑,“娘子说的有理,就像我在号房里一样,抬起头就磕着脑袋,总是想生气。”
这边小两口在说笑,那边洗澡水放好了。李姝亲自给赵世简找了一身家常的衣服,让她刚收拾完,那边饭菜就端上来了。
他在考场苦熬了九天,胃口都熬坏了,李姝不敢给他做大荤,就准备了几样家常小菜,皆是清脆可口。
吃过了饭,小夫妻一些歇下了。
第二日,赵世简照常去了衙门。
刚进职方司,一干上官和同僚们都拥了上来,问他考得如何。
赵世简忙鞠躬道,“多谢诸位大人关心,下官等会把文章默下来,请诸位大人给我参考。”
刚过完年,朝廷太平无事,职方司就更闲了,赵世简一个上午就在默写自己的文章。
写过了后,先给张主事看。张主事仔细看过了,点了点头,“赵大人这回定是能中了,名次就要看天意了。”
张主事看过了都说没问题,其余几位大人也觉得好,只让他静候佳音。
过了几日,到了放榜那一天,赵世简提前告了假,在家里等候消息。他没有自己去,而是打发文崖和砚台一起去了,并让他们留心二舅老爷和杨大爷并谢举人的名次。
夫妻二人一起在家里一边说话一边等消息。
李姝看的出来,赵世简有些紧张。这也是人之常情,换做谁此时都不能说真的稳如泰山。十几年寒窗,为的不就是这一刻。
快到晌午了,忽然,文崖砰地撞开了门,一边跑一边喊,“二爷,二爷中了,二爷中了第十八名。”
赵世简忽地站了起来,第十八名,他忽然哈哈大笑,搂着李姝高兴地喊,“娘子,娘子,你听到没,我中了,我中了,第十八名呢。”
李姝也高兴,“是呢,官人高中了,恭喜官人,得中金榜。”
家里其他人也连忙过来,吉祥话不断。
赵世简想了一会儿,忽然觉得自己太过张狂,忙收敛了笑容,问文崖,“舅老爷他们如何?”
文崖喜得搓搓手,“恭喜二爷,恭喜二奶奶,舅老爷也中了,一百一十七名,谢举人中了九十五名。杨大爷可了不得,中了头名会元!”
李姝笑了,“二哥也中了,真是喜事。官人,二哥这个名次,殿试时能过二甲吗?”
赵世简也说不好,“娘子,因明年有正科,此次恩科,只取一百八十人,一百名往后的,都是同进士。二哥殿试如果考得好,说不定能中二榜。”
李姝点点头,又笑这吩咐玉娘,“玉娘,开了银钱箱子,一人先多发一个月月钱。这几天都精心些,好生照顾二爷,等二爷殿试过了再说。”
众人忙道谢,又各自去忙碌。
李家那头,李穆川听得儿子中了一百一十七名,摸了摸胡须,虽心里有些担忧,也是先安抚了儿子,“二郎不要担忧,你已经尽力了,为父如何不知道。说起来,这也不怪你。为父当日读书,也是天资不够,你这也是随了我。若说刻苦,你比哪一个也是不差的。”
肖氏也安慰儿子,“二郎,咱们家谁不知道呢,你整日苦读,下的功夫比谁都多,只要自己尽力了,旁的事情,全看天意吧。”
严氏的父兄都是两榜进士,此时虽然心里有些不足,也只得跟着劝慰丈夫。
李承业笑了,“多谢阿爹阿娘体恤,儿子自知自己天资不够,能考到这个名次,儿子已经很满意了。好在妹夫名次高,咱们家也能长一长脸。”
肖氏笑了,“你们都是好孩子,知道上进,我和你阿爹如何不清楚呢。十几年了,你们郎舅两个,没有一刻松懈过。”
李家人及时安抚了李承业的情绪,过了几天,李承业又信心满满地参加了殿试。
一百八十名进士齐聚太和殿,景平帝亲自出了考题,让大家就当前朝廷吏治写一篇文章。
众位贡士都有些傻眼,吏治这个东西,自来是帝王强悍,朝臣就老实,但从来没听说真正清明过的。
杨镇是头名会元,文笔自是扎实。但他此次是为了拿个好名次的,自然要愈加谨慎。他没做过官,却喜欢研究官场里的道道。如今朝廷关键问题不是吏治,而是党争,圣上说吏治,实则在考察新科进士的忠心。
圣上开恩科,自然是为了建设自己的班底。自己是会元,殿试名次自然也不会差,若不能写的圣上满意,难道要去投靠庞家或平家?那更不可能了。我来考科举,就是不想再投靠任何人。为了她,我也要自己闯出一片天来。
圣上年轻有为,如今正缺人手,这是自己的机会,一定要抓牢。杨镇想明白了之后,立刻开始思索文章。很快,一篇换团锦簇、内容扎实的文章就做出来了。
那边,赵世简郎舅二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贤妃的娘家人,自然只能是帝党,立场问题想都不用想,剩下的就是文采问题了。
景平帝高坐龙位,仔细观察下面的每一个人。头名会元看起来文采风流,不过,这个人到底要不要用,景平帝还有些犹豫。
杨镇一中了头名,那头,立刻有好事者把此人与敏贤妃定过亲又退了婚的事情传到了景平帝耳朵里。景平帝仔细让心腹打听了,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景平帝想到贤妃最开始对自己不冷不热,难道是惦记着这个人?
男人的自尊让景平帝心里有些膈应,但此人的文章真不错,且再看看吧。
一百八十名贡士埋头思索,奋笔疾书,景平帝带着一干官员在一边静候。中途,景平帝下来巡视了一番。走到杨镇身边,低头一看,嚯,字写得不错,再看几句,嗯,文章也很扎实,贤妃目光很好。可惜了,你们没有缘分,贤妃只能是朕的人。
景平帝继续往后面走,走到李承业身边时,李承业感觉到了,抬头看了一眼,忙恭敬地低下头,景平帝很满意,李家大郎知道规矩,听说一向很是谨慎,从不仗势张狂。
赵世简习武之人,耳朵听力好,他计算着景平帝的脚步,刚好离他有几尺的距离时,他抬起头,假装很吃惊的样子,然后冲着景平帝咧开嘴笑了。
景平帝心说这是哪个傻子,再看看他的卷子,边上有姓名和籍贯。哦,就是那个巧娘子的男人,嗯,贤妃家里一下子来两个考试的,若是文章可以,倒是可以一用。
等所有贡士都写完文章,已经过了晌午饭时刻了。礼部尚书田大人命人收了试卷,请景平帝示下。
景平帝温和地跟贡士们说了几句话,然后打发他们回家去了。
殿试头十名,都是皇帝钦点。但皇帝不可能把所有试卷都看完,先由主考和副考看过了,呈上优秀的文章,请御笔再点,皇帝若觉得哪个好,名次可以往前提,若觉得哪个不好,名次可以往后推,也可以替换。
赵世简考过后,就随着众人一起出宫了。
殿试名次出来的快,当天夜里,皇帝就钦点了前十名。
景平帝一看田尚书等人呈上来的,杨镇又是头一名,他仔细看了看杨镇的文章,嗯,倒是识趣,也知道些东西,只是,就这样给他状元的名头,景平帝总觉得心里不痛快,遂对田尚书道,“爱卿,这杨镇年纪轻,又文采风流,人也长得俊俏,何不点个探花郎。”
田尚书觑了皇帝一眼,见他脸上带笑,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升上圣明,只是,此子解元、会元一路中过来,老臣看他文章扎实,文采也好,想着连中三元,又是天子门生,岂不美哉。”
景平帝想了想,也是,若他头一次开恩科,有个连中三元的状元,自己脸上也有光,如今他正需要多往自己脸上多抹点粉。
景平帝点了点头,“还是爱卿老道,朕只想着风流天下的探花郎如何招人喜欢,没想到连中三元的状元郎更是出彩了。”
田尚书忙道,“圣上爱惜人才,臣等也是秉承圣意,当不得圣上夸赞。”
景平帝不情不愿地给杨镇点了个状元郎,再看后九名,大多都可以,又问田尚书,“爱卿,今儿朝朕笑的那个年轻贡士的文章在那里,朕看他为人诚恳,想来文章里说的也都是真话。”
田尚书想了想,问了下头人,下头副考和同考官忙从一堆试卷里扒出赵世简的试卷。景平帝看了看,抚掌笑道,“果真是赤子之心,爱卿快看,此子的文章样样都为朝廷考虑,此等忠臣,名次岂能太差了。”
田尚书心想,圣上您可是高兴了,此子的文章可是大大得罪了不少人,若按他说的做,多少人都得乌纱帽落地,老臣怕他太出头被人记恨,才给他排了个二十几名。
景平帝心里高兴,对田尚书道,“这样好的文章,才要记前十,他年纪小,就给他个第十名吧,省得太出头遭人记恨。”
田尚书被噎了一口,只得照办。
第二日,殿试名次下来了。
殿试的榜单直接贴在皇城门口的墙上,贡士们都亲自来看了名次。
杨镇看到第一个名字就是自己,顿时内心一片翻腾。豆娘,我中状元了。你知道吗,我等这一天等了好多年,以后,我可以在朝堂上为你发声了,你有委屈不用自己一个人扛着了。你看,二郎也中了,简哥儿也中了,我们三个以后就是你的左膀右臂,什么庞家,什么平家,你放心,我们定给你撑出一片天来。
李承业从头看到尾,终于在第一百名那里看到了自己,他禁不住笑了出来。
赵世简忙道,“恭喜二哥,中的二甲。”
李承业忙拍拍他的肩膀,“恭喜妹夫,中的第十名,这可是圣上钦点的,比我这孙山强多了。”
郎舅二人一起哈哈大笑了起来。
正笑着,杨镇过来了,“二郎,简哥儿,咱们又到一起了。以后,你们还愿意认我这个大哥吗。”
郎舅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杨镇是头名状元,又工于心计,以后定是前程远大。且他对大姐姐情缘未断,是个可用之人。
赵世简先拱手,“杨大哥,我们等这一天,可等了许久了。恭喜杨大哥,三元及第,名扬天下。”
杨镇也笑了,笑着笑着,似乎眼眶有些发红,胸前的钥匙也似乎又开始发烫。
豆娘,我们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开文这么久,评论已经过千条,刚才看了许多小天使们的评论,第一次忍不住来加了个作话,和小天使们讨论人物设定。
杨镇怎么才能不放弃呢?婚已经退了,豆娘难道要去死缠烂打?换做是我,在那个婆母大于天的年代,你妈不喜欢我,你再喜欢我,我也不会嫁给你。杨镇难道能跟他妈干仗?不能,那个礼教吃人的年代,谁都不能忤逆不孝。就算强行成婚,以后也是每天家庭不和谐,长此以往,朱砂痣变成蚊子血。
杨大姐受害,是她妈连累的,杨镇心里苦,也是他妈害得。父女两个,都是因为有个自以为是的妈。
作者家里孩子还小,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所有人,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行加到孩子头上,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以此共勉。
自从最近重提杨镇,作者已经被小天使们批评的帽子都要掉了。可作者还是想继续自己的大纲,生活中,这样的无奈放弃是最多的。豆娘和杨镇,是生活写照;姝娘和赵世简,是我向往的白月光。
一部作品里,只有甜的话,未免乏味,各种味道都全了,才算有味道。
拉拉杂杂说了一堆,谢谢亲亲们的一路相随,如果以后不能再同行,祝你们生活甜美、万事如意~
……………………………………………………………………………………………………………………………………………………
感谢在2019…12…31 16:25:50~2020…01…01 16:58: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鱼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鹤边、鱼 2个;TMT、不为、唐月笙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七月榴火、小辣椒、再来一瓶、小姒 10瓶;春暖花开、22664288 6瓶;natsuki、早睡早起身体好 5瓶;懒懒的假期 3瓶;28314659、秦月晴 2瓶;Amandasdu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89章 琼林宴喜得麟儿
看过了榜单后,三人结伴走了一程; 然后各自回家了。
当天夜里; 皇帝去了贤妃的朝霞宫。贤妃的肚子已经很大了; 看样子随时都会临产。算算日子; 其实已经过了快十天了。但太医都说,孩子迟半个月都是正常的; 贤妃也只得耐心等待。
皇帝来了,贤妃挺着肚子出来迎接; 两个女儿也随在她身边。
母女三人正要行礼,景平帝忙扶住了贤妃; “爱妃身子不便,免礼吧。”
贤妃摇摇头; “谢过圣上; 只是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