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姝把他的小脚捉回来,“每回都是这样,吃奶也不老实,两只脚定然要踢来踢去。”
等他吃完了奶,虽然仍旧不让自己抱,却靠在李姝肩头,冲着赵世简咧嘴笑。
赵世简觉得自家儿子真是哪里都好,看看,多好看,多壮实,又可人疼。他喜欢的摸摸他的小脸,又摸摸他的小脑袋,庆哥儿高兴地咯咯笑了。
夜里,两口子一起带着儿子,吃了顿饭。赵世简吃了几个月的军粮,如今忽然又吃到家里的热饭热菜,心里感慨万千。
“娘子不知道,军营里每天都死人,有人胳膊腿儿断了,有人肠子流出来了。我运气好,这回没有受伤,同去的五品副将丁大人,一路上没少教我东西,可惜他腿折了,如今走路还有些瘸。过几天,我带着娘子一起去看看丁大人。”
李姝点点头,“我听官人的。”
赵世简笑了笑,“你看我,跟娘子说这些作甚。娘子只管在家里带孩子绣花,外头的事情有我呢。这回若能升一升,娘子出去也能多一分体面。”
李姝把儿子递给玉娘,挥挥手,让她带庆哥儿出去玩。然后给他夹了一筷子菜,“官人待我好,我心里都知道。官人想说什么,尽管跟我说。我又不是那等娇养的富贵小姐,听不得血腥。我也是读过史书的,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知道沙场十去九不还。官人不和我说,还能和谁说呢。我喜欢听官人跟我说这些,这样我才能知道官人在想什么,感觉自己和官人是一体的。”
赵世简吃了口菜,又喝了口酒,“姝娘,一眨眼,咱们儿子都半岁了。我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你硬说我非礼你,我都冤枉死了,哈哈哈。”
李姝拧了他一把,“还说那些作甚,我一眼相中你了,怕你跑了,还不成么?”
赵世简自己又喝了两杯,只有两口子在,他有些熏熏然,开始什么都往外说,“说起来,这么多年,我一直想问娘子,娘子当日,为甚要抓着我不放哩?难道以前见过我。”
李姝的神情忽然柔和起来,“官人,我们的缘分不是从那年七夕开始的,官人就不要再问了,我们的缘分,是老天爷老早就安排好的。”
赵世简也眯着眼睛笑,“娘子跟我弄鬼,我还能不知道,不过我愿意跟娘子去。说起来,娘子也不是金枝玉叶,也不是貌若天仙,我却能多次梦到娘子,可见是老天爷的安排。”
李姝也笑道,“官人不用想那么多,咱们就这样和和美美地过,岂不好?”
赵世简笑了,“娘子说的对,以后,咱们好好地过。”
说罢,李姝忽然拎起了他的耳朵,“官人说我不是貌若天仙,难道在外面见过貌若天仙的?”
赵世简一把搂住她,“管他什么貌若天仙,我心里只认姝娘是我的娘子。天色不早了,咱们歇下吧。”
李姝拍他,“我还没洗澡呢!”
赵世简一边往卧房里去,一边哈哈大笑,“娘子,跟军营里那些丘八比起来,娘子简直香得不得了。”
两口子第二日又一起去了柿子树巷,赵书良听说儿子这回没有受伤,心里很满意。
“想来你的官位又要往上升一升了,只是,你怕是要离开翰林院了。”
赵世简想了想,“阿爹,儿子也不想在翰林院读书了,反正儿子以后又不准备做三公,能中个二榜,就很满意了。”
赵书良点点头,“那你以后预备去做武将?”
赵世简笑了,“这个哪里是儿子能做主的,全看圣上和诸位老大人的安排。不论文武,都是为圣上为朝廷当差,儿子尽心就是了。”
赵书良不再说话。
赵世崇问他,“二弟,战场上凶险吗?看到二弟建功立业,我惭愧的很。说起来,我一向认为自己身体比二弟壮实,功夫也比二弟好,却从来没上过战场。”
赵世简忙道,“大哥守卫京畿安全,这是重要差事,不比战场上轻松呢。我也是机缘巧合,才能跟着大伙儿去了两回。凶险的紧,大哥你是咱们家的长子,阿爹还要靠着你呢,大哥可要保重自己。”
赵世崇笑道,“我也就这样一说,我还是更喜欢五城兵马司,那里都是和我一样的粗人。六部衙门里要么是两榜进士,要么是豪门贵族,我去了,要被人比到泥里去了。二弟是正经两榜进士,又立过功劳,到哪里都是人中翘楚,连我出去,脸上都多几分光彩。”
赵书良摆摆手,“好了,自家人,说那些客气话干什么,吃饭吃饭。”
赵世简又谢过父兄对妻小的照顾,大家都让他不要放在心上,都是一家人。
赵世简又带着煦哥儿玩了一会,赵书良抱了抱庆哥儿,煦哥儿摸了摸弟弟的小脸,看到弟弟冲他笑,高兴地指着弟弟对着孙氏啊啊直叫。
孙氏笑了,“煦哥儿喜欢弟弟呀,弟弟也喜欢你呢。”
李姝摸了摸煦哥儿的头,“明儿去婶娘那里玩,弟弟近来最喜欢跟哥哥们玩。”
一家人热热闹闹吃了顿夜饭,然后一家三口回如意坊了。
在家待了两天,他又回到翰林院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1…04 14:37:22~2020…01…05 13:31: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淮上佳人 2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叽里呱啦、吃你煮的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可可露 20瓶;银色月光、happyreader 10瓶;伊人阿攀、小柿子 5瓶;28314659 2瓶;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2章 青云路无限艰辛
翰林院诸人见他平安归来; 忙过来给他道贺。
大伙儿纷纷打趣; “赵学士; 趁着还没走; 赶紧多看看翰林院的书; 等明儿你高升了; 我们这里的书可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了。”
赵世简哈哈大笑; “我倒是舍不得这里呢; 诸位大人待我好; 教我读书修史; 我到翰林院来学的东西比我前十几年都学的多。怪道人家都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跟着好师傅; 才能学真本事呀?不过; 以后何去何从,都是听朝廷安排,小子哪里敢置喙。”
有人问他,“赵学士; 是笔杆子重还是枪杆子重啊?”这一听就是找事的。赵世简本是两榜进士; 却要去上战场一刀一枪地杀敌,有些人看不惯。在这些人心里; 觉得垂拱而治才是君子所求; 他一个文人,又不是丘八,作甚干这样有辱斯文的粗鲁事,实在是给翰林学士丢脸。
赵世简忙收敛了笑容; “我不敢说笔杆子和枪杆子哪个更重,只是,圣上治国,自然是文武兼治。圣上一句话,让我拿笔杆子我就拿笔杆子,让我拿枪杆子我就拿枪杆子。我只听圣上的,不知您可有别的高见?”
那人听他抬出圣上,不好再接话,讪讪地回道,“赵学士文武兼修,我等比不得。”
有人又凑趣,“今儿晚上,咱们不若借着赵学士的由头,一起去聚一聚,给赵学士接风如何?”
大伙儿都纷纷说好,赵世简一一谢过大家。
说笑过后,大部分人都走了,只剩下杨镇和夏学士。
杨镇拍拍赵世简的肩膀,“简兄弟聪慧,不必与那等蠢人计较。学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你如今文武兼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总比一味留在翰林院读书强。这里何年何月能出头呢,你去从武,有进士身份加持,文人不如你勇武,武将不如你博学,这是一条好路子。”
说罢,他也走了。
夏学士等众人都走了,笑道,“贤弟,明儿我请贤弟吃酒如何?给贤弟接风洗尘。”
赵世简忙道,“兄长不若去我家里,总比外面干净些。”
夏学士笑了,“我给兄弟接风,去兄弟家吃饭,那不又成了兄弟请我喝酒了,说出去,旁人又要说我夏南风抠门了。”
赵世简哈哈大笑,“兄长想到哪里去了,咱们兄弟之间,计较那些作甚。兄长带两瓶好酒,我让家里人准备几个小菜,咱们不醉不归。去外头喝酒,要是被御史知道了,我一连两天在外头喝大酒,要参我荒废正业了。”
夏学士也不矫情,点头道,“那我明儿夜里就去兄弟家。”
当天夜里,翰林院一干同僚凑份子在朝阳街包了个隔间,大伙儿请赵世简一起吃了顿酒,算是给他接风洗尘。
第二日,赵世简才刚到翰林院,他的任命书又来了。
兹有翰林学士赵世简,在征北之役中杀敌有功,封五品游击将军,任御林右军丁字营郎将,即日到任。
赵世简谢过吏部送文书的官员,立刻打包去了御林军。
御林军正一品统帅一名,正二品副统帅两名,正四品翊府中郎将两名,正五品左右郎将四名。每名副统帅掌管一万五千御林军,名下两名翊府中郎将和左右郎将各两名。每名郎将下面有六品长史一名,六品司阶一名,其余参军、中侯、司戈等十几名。
赵世简任右军副统帅翊府中郎将下右郎将,管辖丁字营三千多名御林军,直接对翊府中郎将刘大人和右军副统帅张大人负责。这个五品看似不高,却手握实权。
翰林院一干学士们羡慕不已,但羡慕归羡慕,人家赵学士一来立过两次军功,二来是贤妃亲妹夫,四皇子的亲姨夫,你嫉妒也嫉妒不来。得,还是好好送行吧。
一帮人一起动手,很快把赵世简的东西收拾的妥妥帖帖。
赵世简提着包袱,谢过大家,直奔御林军。还没出翰林院几步路,遇到了赵书良。
赵书良原来是御林军正七品录事参军事,如今听说自家儿子也要来御林军,顿时高兴不已。他跟上官长史大人请过假,自己来接了儿子过去。
御林军主要职责是守卫京城安全,故而其衙门离宫廷不远。赵书良带着儿子去了中郎将刘大人那里,刘大人正四品,是御林右军两名翊府中郎将之一,赵书良是御林左军的小小参事,故而他不认识。但他旗下要新来一位年轻的右郎将,这他是知道的。
赵书良把儿子送到右军衙门口,自己回去了。赵世简自己找刘大人报道,刘大人点点头,并未多说,直接让他去自己的衙门。
赵世简虽是五品,但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前一位右郎将是景平帝亲信,如今留在了西北军中。御林军是景平帝的亲卫,凡五品及以上任命,必须经过帝王亲自过问。
赵世简是被景平帝安插近来的,御林军里皆是帝党,对景平帝把自家妃子的妹夫插进来,不置可否,且看他后面表现如何。
各位属官早就在等候,赵世简浦一进屋子,众人忙迎接过来,“见过赵大人。”
赵世简打眼一看,十几个人,个个都比自己年纪大,想来办差都经验老道,自己初来乍到,少不得还要倚重他们。
属官们行过礼后,赵世简忙赶紧扶起大家,“诸位大人不必多礼,我初来乍到,还需要诸位大人多帮衬。”
众人都点头,顾长史是个文人,笑眯眯道,“下官姓顾,是六品长史。赵大人杀敌有功,居其位名正言顺,我等以后还要跟着赵大人建功立业,保卫皇城。”
赵世简忙谦虚道,“侥幸得以平安归来,请顾长史多指教。”
右郎将有两名亲兵,顾长史随意点了两名机灵的,供他差遣,若有不趁手的,请他自行调换。
赵世简一天的功夫,把旗下的各卫队都巡视了一遍。御林右丁字营共三千多人,分十个卫,设卫长一名、副卫长两名,每个卫有十个队,各设大队长一名和三个小队长。
所有卫队的卫长队长,他都见了个遍,头一天,只是打个照面,具体如何,他还要多下功夫。
当天夜里,赵世简先回了家。李姝备了一桌酒席,赵世简与夏学士边吃边谈。
夏学士笑问,“贤弟今儿过去,感觉如何?”
赵世简苦笑道,“不瞒兄长,我心里直打鼓呢。”
喝了一口酒,他又说道,“我预备长住御林右军丁字营,直到彻底摸清情况,掌控丁字营。”
夏学士还没走,赵书良赶来了。
赵书良做梦也没想到儿子能到御林军任右郎将,一下子掌管几千人马,他心里又高兴又担心。
高兴的是儿子年级轻轻身居要职,担心的儿子如此年轻,除了两次上战场,从未在军中任过职位,忽然一下子挑这么重的担子,他如何受得住?
赵书良当日一整天都无心差事,夜里还没等吃饭就跑过来了。与夏学士打过招呼后,赵书良随意坐下了。
李姝忙又添了两样菜,给赵书良做了些他爱吃的饭食。赵书良不在意吃食,打发李姝去带庆哥儿,然后与赵世简仔细说了御林军里的情况。
三万御林军,里面很多贵族子弟,也有寒门子弟,许多将领之间亲连着亲,赵书良到里面好几年了,也才摸清了他们左军的情况,对于右军,他知之甚少。
但左右两军规模和官职设置都是一样的,各项职责和规矩也大差不差。
夏学士听赵书良说过后,笑道,“自来父子不同衙门,贤弟去了御林军,职位不低,想来叔父很快要调离御林军了。”
赵世简倒有些不好意思,“为了我,又要让阿爹奔波了。”
赵书良笑道,“嗨,贤侄不知道,我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参军,又不直接掌管军队,老二这才是要职。别说让我调离御林军,就是让我回家养老,我也不说句二话。”
夏学士哈哈笑了,“自古父母心,皆如叔父这般呐。”
听说赵世简到御林军当差,李姝知道他以后必定是早出晚归,说不得还要时常值夜。当天夜里,李姝把赵世简的衣裳准备了几套,又让墨染去鞋匠铺子里给他定了两双上好的靴子。
当天夜里,李姝把儿子哄睡后,与赵世简说悄悄话,“官人,此去御林军,是不是很不容易。”
赵世简摸摸她的头发,“肯定是不容易的,我没有在御林军待过,对里面一窍不通。若不是阿爹刚才跟我说了这许多,我更是两眼一抹黑。娘子别怕,我万事先照着规矩来,等摸熟了,就好办了。御林军要紧的是忠心,这总比上战场简单一些。只是,往后我可能经常不能回来了。娘子在家里好好带着庆哥儿,我闲了就会回来。好在我如今身上还有个五品游击将军封号,一下子领了两份俸禄,娘子又可以大方地用银钱啦。”
李姝笑了,“官人能干,我们母子也跟着沾光。官人放心,我会在家里好好带着庆哥儿的。得闲了我就带着他回柿子树巷,看看阿爹。”
赵世简想着自己后头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回不来了,一边和她说话,一边伸手摸索着解了她的衣裳,夫妻二人说着说着就交织到了一起。
第二天早上,赵世简亲了亲儿子,摸了摸自家娘子的头发,带着墨染一起去了丁字营。
墨染把赵世简送到丁字营之后,自己回来了。御林军里不允许任何官兵带家人进去,有品级的武将,身边皆有亲兵。
墨染把二爷的包裹交给了姜侍卫和黄侍卫,然后自己回去了。
赵世简正准备进衙门,忽然又叫住了墨染,“回去告诉二奶奶,买一匹马放家里养着,你先照看着。”
说罢,他头也不回地进去了。
墨染回去后,立刻禀报李姝,“二爷说,让二奶奶看着买一匹马放家里养着,让我先照看着。”
李姝点点头,“二爷如今升了五品,又是武官,家里没有马匹实在不像样。墨染,你不是懂照看马?我把银子给你,你带着文崖一起去挑一匹上好的马,再买一些草料,马暂时养在柴房里,你和文崖每日仔细照看着。”
玉娘在一边道,“二奶奶,前儿二爷回来的时候,我看他牵着军中的那匹马,爱惜的不得了,文崖要牵马二爷都没给他。如今二爷做了武将,以后定然要经常往军营里去,有了马匹,自然更快一些。”
李姝摸了摸庆哥儿的小脑袋,没有说话。她心里非常担心赵世简,他年纪轻轻的立了功劳,若说从六品升到五品,原也说的过去。只是,圣上忽然让他一下子掌管几千兵马,他如何能接的下来。但圣上亲自任命的,他岂敢不接。老天保佑,官人顺顺当当的接了这差事。
赵世简不在家,李姝又开始深居简出。墨染带着文崖一起,挑了匹刚刚成年的棕色马匹,又买了些上等草料,外加马蹄铁、马镫等马具,共花了近二十两银子。这马匹比起军中的马匹自然是不如,用来日常出行还是不错的。
御林军武将,夜间巡逻时,可以骑马,这也是官职虽小特权比较大的典范了。
赵世简一去七八天没回来,李姝每隔两日让墨染或者文崖轮着去御林右军送一些衣裳和吃食,再把脏衣裳拿回来洗洗。
每回,两个小厮带回来的话都是一样的,又一日,墨染回来后,身后跟着姜侍卫。
墨染回道,“二爷说了,他在军中一切都好,请二奶奶不要挂念。他还给二奶奶和太太又请封了诰命,想来很快就能下来了。这个月的俸银和各项军中补贴,二爷打发姜侍卫跟着我一起送过来。二爷还请二奶奶照顾好身体,天凉了,莫要总是在院子里坐着,仔细受了寒。”
后头姜侍卫听得直咂舌,赵大人在军中才去了几天,得了个贴面郎君的称号,又能打,又能吃苦,万事照着规矩,关键他还是我们御林军唯一的一个两榜进士,长的又好看,到哪里都不怯场,很快就镇住了场子。
没想到赵大人对待家里的太太却这样上心,连这等小事都要过问,真是铁汉柔情啊。
姜侍卫读书少,只说的出铁汉柔情这个词。
听墨染说完了,姜侍卫忙上前行礼,“小的见过太太,大人命小的给太太送来这个月的月俸银和军中各项补贴。”
李姝笑了,请他坐下,让玉娘端了茶来,“你们大人让你把东西都送回来,他在军中还有的使吗?”
姜侍卫不敢抬头,低头应道,“回太太,大人说了,他在军中吃喝都有,太太只需送些衣物就可以了,其余的也使不上。”
李姝点了点头,又吩咐玉娘,“把二爷的衣裳收几件给姜侍卫,再把家里的吃食给姜侍卫带一些。”然后又给玉娘使了个眼色,玉娘点了点头。
玉娘收拾好衣裳和吃食后,都给了姜侍卫,又掏出一块碎银子塞到姜侍卫手里,“劳烦姜侍卫跑一趟,这是我们太太赏的,给姜侍卫路上喝口茶。”
姜侍卫见到给他银子,忙吓得把银子丢回到玉娘身上,“小的不敢,小的是大人的亲卫,做这些事情,是本分,也是差事,怎能要太太的赏赐。”
李姝笑了,“给你的,你就接着。以后,还要劳烦你替我多照看你们大人的起居,你们大人知道了,也不会说你的。你去了跟你们大人说,家里一切都好,哥儿也好,前几天我带着哥儿去见了回老爷,老爷大爷并大奶奶们都好,让你们大人不要担心家里,自己要照顾好身子。俸银我收到了,问你们大人,过几天登高巷老太太七十寿辰,他回来不回来。若是回来,你提前来给我个信,若是不回来,我自己带着哥儿去了。”
姜侍卫忙低头应了,玉娘又把银子塞到姜侍卫手里。因怕姜侍卫推辞,玉娘抓了他的手强行塞到他手心里。姜侍卫何曾被未婚小女娘摸过手,顿时有些害臊,只得接了银子。
等李姝吩咐完,姜侍卫忙鬼撵似的跑了。
到了丁字营,姜侍卫回过话,把那银子拿了出来,赵世简点点头,一边奋笔疾书一边说道,“太太给你的,你接着。明儿再回去告诉太太,老太太生辰我不回去了,让她给老太太备一份厚礼。”说罢,不再搭理姜侍卫,姜侍卫退到一边去了。
果不出夏学士所言,过了几日,赵书良被调离御林军,又回到五城兵马司。至于赵世崇,之前已经被调离至巡捕营任职,负责看守西直门,仍旧是个看大门的,但却看守的却是是正经的九门之一。
父子三个,各在不同的衙门当值。
过了几日,赵老太太七十大寿。老太太寿辰前两天,李姝的五品宜人诰命下来了。
五品诰命,有资格进宫朝贺了。以后每逢重大节日,除非重病不能起身,李姝都要进宫向皇后行礼,与诸位诰命一起朝贺。且五品宜人年俸银有八十四两,如意坊开销越来越大,两口子俸禄多一些,也能少一些负担。
老太太寿辰当日,李姝作为孙媳妇,一大早带着庆哥儿先去了柿子树巷,随同孙氏一起,共同到了登高巷。
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太太这年纪可不多见。赵书政与诸位兄弟商议过后,决定大办一场宴席。赵老爷子走的早,老太太一个人过了这么多年,如今儿子孙子们都做了官,给她大办一场宴席,也说的过去。
余氏和吕氏今儿异常忙碌,各路亲朋好友都来贺喜,他们婆媳两个是长房长媳和长孙媳,不光要操持宴席,还要迎接各路宾客。
此次宴席是以赵书政的名义办的,赵书良父子并未给同僚们发请柬,有一些消息灵通的,来送了礼,赵书政单独记录,留给三房自己去回礼。
这回老太太办寿宴,银子是四个儿子凑的,赵书良多出了一些,其他三兄弟见他多出银子,只得多出力。
老太太见李姝跟着孙氏过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