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平帝想到三皇子刚才的样子,顿时明白了三皇子做了众人手里的刀,怕是连皇后也动了手脚。但景平帝刚才只略微沾了下唇,侥幸逃脱一条命。
  平老大的哨音刚落,宫墙外立刻此起彼伏都响起了哨音,一声接着一声,一层一层往外传递,很快,京城外响起了震天的响声,京畿两营都出动了。
  但景平帝的动作更快,京畿两大营离这里远,御林军可是就在宫墙外面。
  平老大可不是平老二和平老三那两个夯货,他的后手多着呢,不光城外的京畿两营,御林军和五城兵马司里也有平家的人手。而且,平正涛提前借着由头,把一队人马调到了内城。本来这些暗桩都在跟着景平帝的命令行事,他一声哨响,这些人立刻把刀对向了同来的伙伴。
  整个场面再次乱做一团,先冲进来的一波御林军,一部分在候统领带领下保护景平帝,另一部分在和叛乱之人拼杀。平老大的那一队人马也冲破宫禁,直奔勤政殿。
  双方人马立刻交战了起来。
  混乱中,有人想趁机浑水摸鱼。一位膀大腰圆的兵丁冲到四皇子面前,举刀就要砍下去。
  李承业等人早就围在四皇子身边,庆哥儿和四皇子紧紧依偎在一起,兵丁一脚一个把李穆川父子二人踢到了一边,举起刀只要四皇子和庆哥儿的命。
  紧要关头,一直在一边暗中观察的杨镇举起一把椅子,直接砸到了兵丁头上,兵丁被砸昏了头,愣了一下后,反身来砍杨镇,杨镇一个闪身躲到了一边。
  哪知这兵丁看似粗糙,实则奸诈,刀砍到一半,调转方向,也不管庆哥儿了,又直奔四皇子。
  杨镇眼见来不及了,直接用双手去夺刀,刚抓到刀刃,剧痛袭来,他右手四根手指被齐根切掉。兵丁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又一刀砍向他的大腿。
  四皇子大惊,“杨先生。”
  宫廷里皇子们的教育比较系统全面,皇子和伴读们也有武学师傅,见先生被切掉手指头,四皇子立刻抄起手边的物件直接砸了过去,庆哥儿也在背后补了一脚,本来就被椅子砸昏了头的兵丁,立刻被二人联手攻击的趔趄了一下。但杨镇还是被砍到了,蓝色的衣裳顿时变成血染的红色。
  李穆川父子捂着肚子也聚了过来,很快,又有兵丁过来想要砍杀其余皇子。正当李穆川觉得吾命休矣的时候,丁大人来了,他几刀下去,把作乱的兵丁砍死,并拨出二十几个人,让他们把四皇子等人围起来,来犯者就地砍死。
  到这个时候了,大伙儿已经顾不得君臣大义,先顾着自己人吧。
  勤政殿刚乱起来的时候,立刻有人去给皇后那边报信。
  皇后一听说大皇子遇害,立刻暴起,一簪子刺死了坐在旁边的平贵妃。然后,她带着自己的一干心腹人,直奔勤政殿。诰命们立刻乱做一团,贤妃眼明手快拉住肖氏婆媳二人,带着两位公主,退到角落里。
  皇后到了勤政殿后,立刻吩咐手下人,逮住二皇子和四皇子,立刻砍死。
  老大已经死了,老三呈上毒酒,已经背负了罪名。这个时候,只有去了二皇子和四皇子,老三才能上位。至于自己,庞皇后已经管不了那么了,开弓没有回头见。
  但她没想到的是,景平帝并未即刻丧命。然而,二皇子有了防备,岂会任由皇后处置,他直接趁着混乱跑了。四皇子有丁大人护着,皇后连边都摸不着。
  平老大渗透了御林军和五城兵马司,同样,京畿两大营里,也少不了景平帝和庞家的人。各家的细作和暗庄这个时候都开始起作用,你砍我我砍你,闹哄哄的。
  候统领立刻当机立断,趁着两大营的人马还没到齐,他的人多,费了一番功夫后,拿住了平家几个男丁,但平老大逃脱了。
  一夜之间,血洗皇城。宫墙外的百姓,头一天夜晚看过花灯后都回家睡觉去了。后来听到大街小巷里都响起刀兵之声,都吓得紧闭门户。
  京城里的百姓每隔个一二十年都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权力交替,哪回不见血。
  等到天明的时候,候统领终于镇住了皇宫里的局面。城外,平老大纠集了两营的人马,想要反扑。
  两营的人本是平正涛的手下,平老大虽然是平正涛的嫡长子,但威信总比平正涛差了许多。最后,军队勉强跟他到了城墙根,却不肯动了,两边就这样僵持着。
  平老大一边稳住两营的军队,一边找二皇子,最后,从上林苑的农田里把二皇子揪了出来。
  宫里,一群太医正忙着给景平帝诊治。听说景平帝中了毒,这些太医顾不得太多,先给他灌了许多催吐的东西,让他把肚子里的东西吐了个干净,但总归,还是有一些进入了身子里,虽然不多,也瞬间让景平帝去了大半条命。
  这一个晚上,许多大臣们也跟着受了伤,甚至还有几个人稀里糊涂做了刀下冤魂。杨镇的四根手指已经接不回去了,彻底成了残废,以后连笔都无法拿,大腿伤口虽然被包扎好了,但因失血过多,奄奄一息,李家父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王太师和严文凯等人聚集在景平帝床前,景平帝白着脸,细细说了几句话,众人附耳听去。
  “抄捡平家,圈禁皇后和庞家。”
  皇后被圈禁了起来,蓬头垢面。她一边伤心大儿子死了,一边痛恨老天无眼。
  她知道景平帝要除掉平家,但即使除掉了平家,大皇子就能安然上位吗?子大父壮,天家从来没有人伦可言。大皇子做了太子,时间越久,越会被皇帝猜疑。历朝历代都是这个样,谁都跑不掉。说不定等平家倒了,下一个就是我要倒霉了。不如趁此机会,借景平帝的手除掉平家,再趁乱除掉景平帝,彻底扶持大皇子上位。
  但景平帝一向谨慎,他喝的酒水,都是他身边心腹尝过了之后他才肯进口。也只有亲儿子给他斟酒,他才会给一些薄面。但三皇子何其无辜,皇后听说景平帝拿大皇子当诱饵后,立刻也狠下了心,让三皇子呈上了毒酒。
  皇后心里也觉得对不起三儿子,她自己劝自己,等你大哥登基,立刻封你做亲王,给你个富庶的封地。成王败寇,史书也不敢写你给父皇呈上毒酒。
  三皇子哪里知道酒里有文章,亲自给景平帝倒的酒。哪知景平帝谨慎到如此地步,连亲儿子敬的酒都没有喝光。
  这一回,也不知道谁是黄雀谁是螳螂了。
  平老大捉来了二皇子,立刻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开始进攻京城,想一鼓作气拿下京城,先立了新君王,挟天子以令诸侯。
  远在福建的赵世简,已经于三日前就接到了景平帝密令,即刻带着十二万东南陆军出发,星夜奔向京城。一路急行军,在平家刚刚攻破了外城的时候,他赶到了京城。
  十万京畿大营士兵,有一部分景平帝安插的人早就叛离,一部分已经折损,剩下七八万人对京城发起了一连串的猛烈进攻。御林军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在候统领和英国公等人的带领下,苦撑了七八天,终于等来了援军。
  东南军一到,京城人顿时信心大涨。
  赵世简刚入京城,来不及休息,立刻命人直接攻击平家后方。若说御林军是花架子,京畿大营勉强能算得上正规军。御林军全靠着京城易守难攻,才勉强撑了这么久。但京畿大营在久经战场的东南军面前,也是不堪一击。
  里外夹击,平家很快被拿下,平老大直接被就地正法,平家其余族人,凡在册,不论男女老幼,哪怕襁褓里的孩子,全部处死,出嫁女也不放过,煊赫的贵妃家族瞬间土崩瓦解。
  赵世简出发之前,给李姝留了三千人马,命另一名张副将带领,保护她们母子安全。
  赵世简走时,李姝问他,“官人,是不是可以动手了。”
  赵世简点头,“京城怕是已经乱了,这会子,没人顾得上这里了,娘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李姝又叮嘱他,“官人,你去了京城,先要照顾好自己,再要看顾好家里人。”
  赵世简摸摸她的发髻,“娘子也要照顾好自己和平哥儿,我去了。”
  说完,他翻身上马,直接走了。
  赵世简前脚走了,李姝立刻让人捉来了平氏母子几个。
  平氏被捉来了,蓬头垢面,到这个时候,她有什么不明白的,她这些日子受得罪,怕都是这个贱人害的。
  李姝看了她半天,轻轻说道,“怎么,你不服气?让你多活了这些日子,你应该满意了。”
  平氏想骂她,又担心孩子,立刻梗着脖子说道,“一人做事一人当,都是我做的,跟我的孩子无关,他们都是无辜的。”
  李姝立刻拍桌大喊,“我的孩子难道不无辜吗!”
  平氏立刻哑口无声,她当日只想除掉李姝,根本就没想过闽娘是否能活着。
  不等李姝开口,封娘立刻充上,左右开弓给了平氏几个嘴巴子,“你这个黑了心肝的毒妇,我们姐儿才多大,你就这般狠心。”
  平氏的脸立刻肿了起来,她嘴里咕咕噜噜说着什么,想还手,立刻被身边忍制止。封娘直打的手疼了才停下,又狠狠呸了她一口。
  李姝走过来,看了眼平氏的几个孩子。平氏的大儿子已经成亲了,儿媳妇手里抱着个一岁多的小男孩,正在瑟瑟发抖。其余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都害怕地围一起。
  李姝转头对平氏说道,“你应该庆幸,我和你不是一样的人,不然,你这几个孩子都要陪着你去了。”
  平氏急了,立刻张开带着血沫子的嘴大喊,“你这样草菅人命,眼里还有王法吗?”
  李姝冷笑,“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说完,她起身吩咐道,“张副将,送她上路。其余人,男丁卖到黑砖窑,女眷,卖给山区老光棍做婆娘。”
  平氏立刻目眦欲裂,冲过来要撕扯李姝,还没等她起身,立刻被人按下,张副将亲自动手,把平氏拖到外头,活活勒死了她。
  京城这边,满朝文武刚松了口气,西北又传来了让景平帝差点一口气就去了的坏消息。


第105章 北论阳谋再征北方
  庞敬渊听到大皇子身死、三皇子背负罪名的结果后; 立刻将景平帝安插在西北军中的人全部杀光; 然后放了十万胡人入关。
  没有了西北军这道屏障,胡人如同入无人之境,一路烧杀掠夺,一连拿下十几个城池; 眼见着就要打入京城了。
  景平帝本就身体虚弱,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喷出一口老血。
  中原百姓手无寸铁,在胡人的铁马长刀下; 如同瓜菜一般,被随意砍杀。胡人一路南下; 一路百姓惨遭洗劫,尸体堆山填海。
  王太师气得大骂; “国之巨贼!国之巨贼!”
  但不论满朝文武怎么痛骂; 胡人还是一路毫无阻拦; 直奔京城。
  庞皇后听说后; 冷笑了一声,“圣上,只许你算计我庞家; 我庞家就要引颈受戮吗。”
  景平帝在龙床上晕乎了好久; 慢慢醒来。
  一想到百姓正在胡人蹄铁下惨遭□□; 景平帝顿时心里揪成一团。
  他如何不知道庞敬渊的意思,放胡人入关,让东南军去和胡人打; 等东南军和胡人打的差不多了,西北军来捡便宜。坐收渔翁之利后,杀回京城,立三皇子为新君,庞家再次走上权力巅峰。
  景平帝气得笑了,庞三郎,你果真是大气,不像平家一样玩阴谋小道,你跟朕玩阳谋,可朕却不得不往你挖的坑里面跳。
  但你阳谋玩的再好,你永远也做不了君王,因为你心里没有天下子民和百姓。你给朕挖坑,朕就舍了这一身剐,把自己葬给天下百姓。你只记着庞家的荣耀,却不知无辜百姓正在受苦受难。
  可惜了,你若不是为了庞家而一直和朕作对,朕真想把你培育成国之肱骨。你少年成才,又这样能干,朕小的时候说是个皇子,还不如你一半耀眼,你又是朕的亲小舅子,若是咱们郎舅一条心,何愁天下治理不好。可惜了,可惜了,下辈子,你可别再做庞家人了。
  景平帝内心一阵激动,猛烈地咳嗽了几声。旁边的内侍见了,忙过来给他拍拍背,“圣上,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天下百姓还等着您去拯救呢。”
  景平帝笑了,“你个老货,怕朕死了以后没靠山了。放心,朕就算死了,也给你找个养老的好地方。”
  内侍从景平帝被抱到庞太后身边的时候就开始服侍他,几十年了,主仆二人感情深厚,听景平帝这样说,他立刻跪下,哭出声来,“圣上,老奴不要去养老,老奴身子骨还好着呢,老奴要伺候圣上活到一百岁。”
  景平帝用袖子擦擦嘴角,“莫啰嗦,宣王太师、英国公、甘将军、侯统领、靖边将军及六部尚书。”
  内侍擦擦眼泪,起身往外走,很快把几个人都叫了过来。
  自从胡人入关,朝廷一干重臣整日不是泡在衙门,就是都耗在宫里。如赵世简,从来了之后,连平康坊的家都没回,也没见着庆哥儿的面,这头一叫,那头很快就来了。
  景平帝在内侍的服侍下坐了起来,内侍用枕头给他靠着,又端了温水给他喝一杯,太医嘱咐,圣上饮食要清淡,浓茶也别喝了。
  景平帝喝了口水,顺了口气。
  十一个人进来后,屋子里顿时有些拥挤。
  诸位重臣给景平帝行礼,“臣见过圣上。”
  景平帝摆摆手,“都坐。”
  小内侍们早搬来了椅子,分成两列,一边是王太师打头的文官,一边是英国公打头的武将。
  景平帝咳嗽了两声,然后说道,“诸位爱卿,胡人入关,有何退敌良策?”
  王太师叹了一口气,“圣上,明知山有虎,却不得不向虎山行啊。老臣惭愧,毫无良策。”
  景平帝沉默了一会,笑道,“还是先生看的透彻,朕是大景朝的君王,外族入侵,国难当头,朕岂能龟缩。”
  英国公拱手到,“圣上,臣愿意率军前往退敌。”
  景平帝又是一阵沉默,然后说道,“老公爷,皇城还要靠您守呢,打仗的事,让年轻人去吧。”
  英国公抬手,“臣遵旨。”
  景平帝又道,“英国公、甘将军听令。”
  英国公和甘将军忙起身,“臣在。”
  “命英国公即刻接任京畿大营,甘将军为辅,你二人掌管剩下七万人马,守卫京城安全。”
  二人忙抱拳,“臣遵旨!”
  景平帝摆手,“坐下吧。”
  景平帝咳嗽了两身,缓了两口气,“侯统领,清点御林军剩下的人马,和五城兵马司一起,及时修补好城墙。兵部和工部,全力配合。”
  被点名的人忙起身道好。
  众人听到这里,知道此次北征胡人的任务,怕是要落到年轻的靖边将军身上了。
  景平帝歇息了好久后,又开始说话,“安之,你这个靖边将军的封号,朕果然没取错,此次,你又要替朕去靖边了。”
  赵世简忙起身,躬身说道,“圣上有命,刀山火海,臣绝不退缩!”
  景平帝笑了,“好,明日,你带剩下的全部东南军出发,去给朕把胡人杀光。”
  赵世简低头回答,“臣遵旨。”
  众人心里明白,杀过了胡人,西北军就要南下了。东南军只有十二万陆军,与平老大厮杀过程中,折损近一万,等和胡人交战完毕,怕是剩不了多少。到时候,再遇到兵强马壮的西北军,怕是凶多吉少。
  众人心里又一阵叹息,年轻有为的靖边将军,这个大景朝第一个文武双进士,此次北征之后,怕是再难回来了。等西北军到了京城,圣上自己怕是也难逃一死,这君臣二人,都要为国捐躯了。
  王太师想到这里,立刻老泪纵横,“圣上,圣上呐,老臣无能,愧对先帝!”
  景平帝擦擦嘴角,勉强笑了一下,“先生不必难过,朕死得其所。朕愧对父皇,愧对天下子民。”
  现场气氛立刻变得低沉起来,景平帝已经视死如归,君辱臣死,皇帝都要没命了,大臣们内心也感到一阵阵羞愧。
  赵世简一直没说话,他在犹豫,要不要交出火器。皇帝还是更信任英国宫,把守卫皇城的任务交给他,让自己去打仗。
  一旦交出火器,皇帝定然不放心自己独自带着军队和火器在外,征北之战怕是要换统帅,自己也难逃私自藏匿火器的罪责。但若不交出去,战争中一旦使用,也藏不住。
  他想了想,忽然开口,“圣上,臣有一所求。”
  景平帝看向他,“爱卿尽管说。”
  赵世简道,“臣请带上犬子,一起上战场。”
  景平帝惊愕地看向他,“庆哥儿才多大?他上战场能干什么?”
  众人也觉得奇怪,你自己去了,十有□□都回不来了,白折损一个儿子干什么,又是嫡长子,赶紧让他隐姓埋名逃命去吧,等庞家一旦入了京城,贤妃一党,怕是一个都活不了。
  赵世简道,“臣此去,若能生还,他跟着臣一起去,见一见战场厮杀,见一见百姓流离之苦,多些血性,再多些对百姓的怜悯之心,总不是坏事。臣若不能生还,他留在京城,早晚也难逃一死。与其窝窝囊囊的死,不如跟着臣到战场上,多杀几个胡人,也算死得其所。”
  景平帝忽然击掌大笑,“好,好,好,朕钦点的文武双进士,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说完,他对内侍道,“去,把西五所庆哥儿叫过来,见见他爹。”庆哥儿近来一直跟着四皇子住在宫里,四皇子担心外头不安全,一直没让他回去。
  庆哥儿很快就跟着内侍来了,他还没来得及给皇帝请安,就一头扎进赵世简怀里,一声声呼唤,“阿爹,阿爹。”
  父子相见,彼此都红了眼眶,众人看得也鼻头发酸,这一对父子,愿他们能平安归来。
  赵世简拍拍庆哥儿的后背,“去给圣上请安。”
  庆哥儿这才想到自己失礼了,忙按照平常的规矩给景平帝请安。
  景平帝笑了,“安之,这几年,朕替你把庆哥儿照顾的还可以吧?你看他如今,出去往那里一站,身上的气势比哪个皇子也不差的。”
  赵世简忙抱拳,“臣谢过圣上恩典。”
  景平帝接着说道,“庆哥儿,你阿爹说带你上战场,你想去吗?”
  庆哥儿立即毫不犹豫地回道,“我想去。”
  景平帝笑了,“你想去就去吧,多见识见识也好,等回来了,把你的见识说给老四听。”
  庆哥儿忙道好。
  吩咐完了事情,景平帝摆摆手,“都去吧,朕歇息一会。”
  众人鱼贯而出。
  赵世简与大家打过招呼后,带着庆哥儿直奔军营。
  父子两个策马狂奔,庆哥儿拍马跟在父亲身边,十二岁的庆哥儿内心又激动又骄傲。这是他的阿爹,阿爹又要去打仗了,我也可以跟着阿爹一起上战场,去杀胡人。
  到了军营后,赵世简一边走一边吩咐,“唐副将,即刻去京郊,把赵家、李家所有人带往福建,还有京城里方家人、肖家人和赵家亲近族人都带上,远一些的旁支,愿意跟着的就跟着,不愿意跟着的,各家发放银两,让他们各自逃命去。”
  唐副将犹豫道,“将军,末将走了,您这边。”
  赵世简说道,“你只管去,把人带到福建后,即刻带上夫人和二公子,坐我的私船,到旁边的岛屿上躲一躲,那里会有人接应。”
  唐副将低头抱拳,“末将遵命。”
  有唐副将在,赵世简不用担心家里人撤退的事情。都这个时候了,京城满朝文武都以为他再也回不来了,他此时把家人撤走,旁人最多心里叹息一声,赶紧逃命去吧,等庞家人来了,满朝文武只要愿意投降,还能继续做官,但贤妃一党就算投降,怕也是难逃一死。
  等他的火器一问世,京城这边立刻就会知道,若不把家人撤走,到时候他就被动了。
  庞敬渊这个局,把景平帝困进去了,赵世简何尝不也是被困进去了。火器不问世,百姓被屠戮,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火器一问世,他立刻就站到了景平帝的对立面。
  你有火器,为何不早点呈现上来。但早些呈现上来,此次征北的功劳,就要落到别人头上去了,他还要落下个私自研发火器的罪名。
  这个坑,他必须跳,但他跳之前要给自己想好退路。京城这一大家子,是他的软肋,把人都撤走了,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
  第二天,赵世简带着东南军向北出发。那边,唐副将带着李家人、赵家人、肖家人和方家人即刻前往福建。
  赵世简走之前,做了两件事。一是立刻让户部给东南军将士每人发放一件厚棉袄,东南军长期在南方,若不做好御寒措施,怕是无法适应北方天气。第二件事,就是把庞大郎带上。这个已经被父亲和家族抛弃的少年,心如死灰,木呆呆地跟着军队走。
  庆哥儿惺惺相惜,二人虽说因为家族立场问题,平日不大说话,但同为质子,如何不同情他的处境。庆哥儿见他可怜,一路上让人好生服侍他。
  庞大郎头一天见到庆哥儿时,笑了一声,“赵公子,你有个好父亲。”
  庆哥儿不知道要如何安慰他,“庞公子,愿你来生,平安喜乐。”
  庞大郎眼神空洞,看向北方,“是啊,来生,愿我不再出生于豪门。哪怕长于乡野,父母团聚,兄弟友爱,有三五亩田地,日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